产业集群形成模式探析

产业集群形成模式探析
产业集群形成模式探析

产业集群形成模式探析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文献号】1-724

【原文出处】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原刊地名】成都

【原刊期号】200304

【原刊页号】35~38

【分类号】F3

【分类名】工业经济

【复印期号】200402

【标题】产业集群形成模式探析

——以青岛家电电子业为例

【文章日期】2003-09-09

【作者简介】胡昱,刘文俭,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山东青岛 266071胡昱,男,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副教授;刘立俭,中共青岛市委党校科研处副主任、副教授。

【内容提要】探索产业集群形成的模式,分析产业集群的发生条件与决定因素,对于创造产业集群的区域环境,

利用产业集群优势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青岛市家电电子业的发展为例,就产业集群形成模

式及其原因和条件进行分析探讨。提出政府在内源型名牌企业带动产业集群模式形成中,发挥重要的推动和创造

公平竞争环境的作用;企业正确的战略选择则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和决定性因素。

【摘要题】产业组织

【关键词】青岛/电子家电/产业集群/模式

【正文】

[中图分类号]F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955(2003)04-0035-04

研究具体的产业发展形态特别是探索产业集群形成的模式,找出产业集群的发生条件与决定因素,对于创造

产业集群的区域环境,利用产业集群优势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青岛市家电电子名牌企业

的发展,就产业集群形成模式及其原因和条件进行探讨,以期对其它地区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参考。

一、青岛家电电子产业集群模式:内源型品牌带动模式

产业集群又称产业集聚。就是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

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

产业集群具有许多不同的形式,要视其纵深程度和复杂性而定。一般情况下,产业集群的形成有三种模式:

一是市场创造模式。即区域经济范围内首先出现专业化的市场,为产业集聚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市场交易条

件和信息条件,最后使产业的生产过程也聚集在市场的附近。该模式形成产业集聚的典型地区是浙江省。其首先

出现众多颇具规模的专业化市场,最终形成了诸多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产业集群。如宁波、温州等地的以生产服装

、领带、打火机、低压电器等产品的专业化产业聚集区。

二是外商直接投资形成模式。该产业集聚形成与资本流动有关,主要方法是吸引外资。在特定领域中,吸引

几家大型跨国企业进入,会引来更多外商为其配套,“串”起了一批企业,形成跨国公司的客户链,进而带动当

地各类产业的发展。最具典型的区域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

三是内源型品牌企业带动模式。该模式以青岛家电、电子产业集群形成为代表的,是以一批具有竞争优势为

核心的名牌大企业,形成产业制造基地,进而又带动一大批配套项目的“扎堆”。其特点是:上下游相关支持性

、功能性企业随产业内居于生产体系和市场主导地位的名牌企业而聚集。青岛的产业集聚正是由海尔、海信、澳

柯玛等名牌企业的主导地位而带动的。其表现形式是:由最初的组装和外围技术的加工,逐渐向核心部件和关键

技术提升,如目前已经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的高清晰液晶显示终端、数码电视线路板、电脑主板、先进电机和压缩

机的加工制造,以及许多高精尖电子元器件等,并在家电、电子整机产品中占有相当大比重。这一提升又带动了

大量基础性、边缘性材料和零部件制造以及相关研发机构的集聚,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也不断进入这一领域,形

成了产业集群。2002年青岛家电电子产业的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量的一半以上。

二、政府在内源型名牌企业带动产业集群模式形成中的作用

青岛家电电子产业集群的起源,作为“看不见的手”的市场机制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但作为另一只“看得见

手”的政府管理,也共同发挥了作用。

(一)政府的名牌战略政策是内源型家电、电子品牌企业成长的推动力量之一

我国家电行业在发展之初,由于巨大的市场需求支持,存在着大量的重复建设和规模不经济等现象。而青岛

家电行业在起步阶段,政府采取了“扶优扶强”的名牌建设政策,从而使处于成长阶段的家电行业有了一个好的

发展空间,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并培育出了具有一定实力的大企业和国内名牌。如

海尔、海信、澳柯玛等。随着名牌企业的生产规模与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整个市场份额向这些少数名牌企业集中

,拉动了家电行业从元器件到整机这一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企业集合,以及围绕着家电行业的研发设计、生产

、销售及售后服务所涉及到的企业集合,使产业组合成集群的态势,从名牌产品扩大到整个名牌企业,乃至整个

青岛地区的家电电子产业,并优化了青岛家电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了产业层次。

具体经验非常典型,如重点抓了“四改一批”:一是通过改造提高一批。对名牌产品技改项目列入财政、税

务、信贷、外汇、投资及产业政策的支持计划,从立项到投产实施责任制管理,重点扶持;二是通过改组拉长一

批。借助名牌优势,推动企业重组、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如在海尔准备扩张的1991年,市政府把青岛电冰柜厂、

空调器厂划给海尔,组建了青岛海尔集团,1995年又把青岛红星电器厂划给海尔。以上三个企业分别隶属于不同

的行政主这部门,属于不同的所有制结构,市政府不仅从行政上跨结构协调,也打破了所有制体制上的限制,因

为海尔“仅为”集体性质。海尔通过吃“休克鱼”的方式重组,使海尔集团成为我国唯一拥有生产系列冰箱、系

列冷柜、系列空调和系列洗衣机的企业集团,确立了其在全国家电行业的“霸主”地位,也为争创世界级家电名

牌奠定了基础;三是通过嫁接拓展一批。政府支持企业利用外资发展名牌产品,吸引国外世界大公司合资合作,

使名牌企业在合资的同时得到更大发展;四是通过加强管理巩固一批。通过开展“管理效益年”等活动,树立产

品和管理双优的标杆企业,同时对名牌产品实施动态管理,对名牌产品的生产、销售、质量、管理、售后服务等

各个环节进行监控。此外,为名牌产品的市场开拓创造条件。市政府每年都举办一次规模较大的名牌产品展销会

;还专门设立企业发展基金,用于扶持名牌企业,对荣获国家级名牌、省级名牌、市级名牌者给予不同的奖励。

通常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具有整体性的,而地方政府的政策是区域性的,这种区域性的政策一般更具有适

应性、针对性,即具有地理集中性的特征,对于促进地区产业竞争优势影响更大。青岛政府名牌战略政策对青岛

家电产业形成本土化的优势行之有效,它凸现和提升了青岛家电产业的竞争优势。

(二)政府创造的公平竞争环境,是内源型产业集群形成的充分条件之一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也是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主体,政府对企业的促进作用,主

要体现在真正为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创造健全的市场竞争机制,让市场的“丛林法则”——优胜劣汰

机制,去选择企业,实现政府、市场和企业的有效结合,从而达到产业组织和企业组织的多样化,促进企业规模

化和布局合理化的根本目标,提高区域配置资源的效率。

在青岛,海尔、海信、澳柯玛是家电电子行业三大家,90年的海尔主要产品是电冰箱,海信主要产品是电视

机,澳柯玛主要产品是电冰柜,他们各有“领地”。当时三家企业又开始上马对方的产品。这是否是重复建设、

三家企业是否应该合并起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上级职能部门也要求青岛市把三家企业合并起来。青岛市政

府领导进行了调研,充分听取三家企业的意见,认为家电产品是全国的大市场,不存在谁的“领地”和重复建设

问题,政府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让市场作裁判,让企业自行生存发展。现在三家企业都成为上市公司,形成

了三强鼎立,同城发展的格局,这种良性的竞争格局,使得三家名牌企业互为参照物,竞争的压力使企业时时有

落后的忧患意识与超前的欲望,企业在寻求更专业的生产要素竞争优势时,自然产生对高级人才、专业设备、元

器件和信息的大量需求,也将引来相关支持性、功能性产业的加盟,进而产生了产业集聚、地区集聚的双集聚效

应。

三、企业正确的战略选择是青岛家电电子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

青岛家电电子产业集群在发展中不断提升,其中企业战略的正确选择是其演进的决定性因素。

(一)企业的价值链战略,营造了青岛家电电子产业融合化趋势迈克尔·波特在他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到企业价值链战略的中心内容:其一是产业选择问题,即从

长期盈利能力和决定长期盈利能力的因素来认识各产业所具有的吸引力;其二是企业在某一产业中的定位问题,

即如何在一个选定的产业内取得企业的优势竞争地位。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与发展。青岛家电电

子企业战略选择,使企业价值链战略理论得到了充分体现。

1.青岛家电电子企业的产业选择,加快了产业升级与发展。一个企业所属的产业的内在盈利能力是决定该企

业发展能力的一个要素。一个具有优势竞争地位的企业,如果栖身于一个前景黯淡的产业,就不能获得满意的利

润,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这就揭示出一个道理: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要把行业看透,善于判断行业的前

景,发现行业机会,进行行业选择。中国家电产业随着供需不平衡的加剧,家电市场竞争程度激烈,家电产业链

各环节的利润空间均在压缩,寻求新的市场需求,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

重要。

青岛家电电子企业的战略就是遵循这一规律,作了产业选择。如青岛澳柯玛除了生产超市、家庭用高档的冷

藏设备、除湿机、自动售货机、投影仪等电气产品外,还依托高科技产品实现企业发展。他们与科研院所合作研

发生产的海洋生物药品,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极具市场潜力。其目前生产的手机锂电池产品,正向动力电池

、燃料电池产品拓展,将为国家863计划课题电动汽车提供动力。其研发的高亮度发光二极管(LED)是权具诱惑

力的新光源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环境照明、户外广告、城市亮化,在未来可能取代其家电产品,成为新的经济增

长点。再如海尔投资机器人制造,成为一个“制造工厂的工厂”,为客户提供独一无二、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

设备供应商。海尔还进入了专业的塑料模具制造、第三方物流产业、大型连锁商业、新型材料和特种钢板等领域

2.青岛家电电子企业竞争地位的确立,补齐了企业经营战略的短板。

迈克尔·波特的企业价值链战略的分析,最重要是确定企业在产业链条中的位置和增值点,提高竞争优势。

在一个选定的产业里,如果企业不能拥有竞争优势地位,依然不能充分发展。因为,在产业链上环节有主有次,

分别发挥不同的价值创造力,把握住了产业链上的主要环节和关键环节,就等于把握住了企业竞争优势地位。所

谓的关键环节有两个标志:一是技术上具有战略地位,二是具有高增值、高盈利能力。如电子产业芯片——组件

——整机价值链条中,价值分布呈明显的金字塔型,芯片环节高居金字塔的顶端;在家电产业研发——生产——

销售价值链条中,研发环节的增值能力往往高于其它环节,这是企业竞争优势的胜出要点。

专业化是多元的基础,多元的每一个“元”都是专业化,如果专业化基本功不扎实,多元发展就搞不好。海

信选定了家电、通信、信息为主导的3C产业结构,是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上的扩展,其共享由人才、技术等构成的

高级生产要素资源,在此基础上抓住行业成功关键要素,即把技术作为立企之本,不断提升竞争优势地位。海信

技术开发投入每年占销售收入的5%,基础技术的研究达到了技术投入的80%,并且做了技术和人才充分储备。如

在等离子电视、变频空调、CDMA手机及智能交通系统、网络防火墙等方面培养和引进了国内和国际一流的专家。

2002年海信以1500名专业技术人员为基础,成立了海信集团研究发展中心,对高新技术和最先进的适用技术进行

研究、开发、利用。使企业的产品研发迅速跟进市场需求,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调整能够客观准确地到位,改变

了家电、电子制造企业中的中间(加工制造环节)大、两头(研发和市场营销)小的“橄榄型”特征,补齐了产

业生产能力过大、附加价值低的经营战略短板,保持了行业技术领跑的优势。如1996年在彩电产品价格大战全面

拉开之际,海信却逆风而动,瞄准了刚在日本市场上出现的纯平彩电,当时东芝和松下都在试制,海信立即进行

了技术准备,1999年国际国内市场纯平彩电大规模需求启动之时,海信技术人员快速反应,在一个月内就将纯平

技术产业化,成熟的自主技术使海信在当年成为纯平彩电销量最大的品牌。最近海信C3698手机的研发成功和批量

上市,又打破了高端手机长期被国外品牌占据的局面,成为国内首家能够真正实现自主研发生产高端手机的企业

。在国内移动通信市场上,再次证明海信在通信行业继续保持着竞争优势地位,使企业成为一个不定向的飞靶,

在竞争者赶上旧的优势前已发展出新的优势。

(二)企业内生性资源战略,创造了与青岛家电电子产业集群密切相关的竞争优势

内生资源战略理论认为,企业之所以在面临相同条件下,其竞争优势存在悬殊差距,外部的市场结构与市场

机会对企业的竞争优势产生一定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因此,与企业外部条件相比,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企

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的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和保持企业竞争优

势的关键。

流程再造战略是基于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积累为基础的一种战略,也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模式。它

不仅仅只是业务流程再造,而是整个企业的再造,流程再造战略最成功的典型是海尔。2001年海尔集团进行了企

业流程再造。在流程再造中,从物流开始一直到最后生产,全是按“订单流”制造。即服从用户需求把企业内部

与市场联结成一个流程。一是通过新产品研发、市场研发及提高服务竞争力,不断创造用户新的需求,最终创造

新的订单;二是整合全球的商流,搭建全球的营销网络,从用户资源中获取订单;三是将商流获取的订单和研发

创造的订单执行实施,制造从过去的大批量生产变为大批量定制,实现柔性化生产;四是利用全球供应链资源搭

建全球采购配送网络的物流,实现JIT订单加速流。这样形成直接面对市场的研发、物流、商流等核心流程体系。

这种结构实现了企业内部和外部网络相连,形成横向网络化的同步的业务流程,提升了企业特有的核心竞争力。

海尔的流程再造战略,从产业集群角度分析,它形成了地区的竞争优势。

一是形成市场网络优势。海尔流程再造形成完整的物流、商流等核心流程体系,使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和企业

外部规模经济融合,培育了市场网络优势。企业外部规模经济是指企业集聚的效应,企业内部规模经济是企业自

身的规模。海尔流程再造将23个产品事业部的采购、原材料仓储、成品配送等统一整合,形成企业内部规模经济

,通过规模优势吸引大量的供应商和服务商,使这些专业性外部服务业和配套厂商具备了经济上的合理性,形成

了企业外部规模经济。随着产业集聚的程度作大,规模也越大,上下游投入品的种类更多,分工更细,集聚区内

的企业在拓展市场时往往也就结成一种市场网络效应。上下游企业因可节省市

场探索时间和成本,所产生的跟进

态势必须结成网络,这种持续发展的相互影响,最终让区域内企业形成了巨大

的市场网络优势。

二是形成技术创新优势。以海尔为中心“市场链”集聚内的企业为了应对

用户不断提升的需求,必须整体提

升产品的技术创新水平。企业不仅要对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高品位的外观造型、特色功能等进行研究,而且还

要了解上游分供方企业的技术情况以及下游营销渠道的推进情况,基于与上、

下游的企业有效沟通所形成的信任

,共同掌握并反馈市场需求信息,对影响“市场链”效率的各个环节进行改

善、调整后,联手经营新产品,从而

使企业流程运行质量提高。包括制造那些需经常重新设计、持续改变的零部

件,创新服务与营销方式等。因此流

程再造使得企业各方共同达到新产品的技术标准要求,使得技术创新产生外溢

变为可能。

【参考文献】

[1]麦克尔·波特.国家的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2]麦克尔·波特.竞争论[M].中信出版,2003年.

[3]麦克尔·哈默.企业行动纲领[M].中信出版社,2002.

[4]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姜波.青岛企业解读.这里的大企业和企业家为什么这么多[N].经济日报,2002.

[6]于明军.产业链的新胎动[N].青岛日报,2003-05-26.

[7]刘世锦.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N].中国经济时报.2003-05-20.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 玮①叶晨② (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710061) 摘要:近30年来,产业集群作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为国外经济学界所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我国目前也已形成了一批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在此背景下,合理的选择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其技术溢出效应来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在波特原有的“钻石模型”基础上,从众多实证案例中提炼出了一些其他的重要因素,建立了产业集群发展的“四因素钻石模型”,并结合高新技术产业自身特点,分别讨论了企业因素、行业因素、禀赋因素这三大生因素与政府因素这一外生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的影响。 关键词:产业集群影响因素集群模式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在地理上集中,且具有关联性的企业、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Michael E.Porter,1998)。它是介于市场和巨型跨国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近几十年来,产业集群以其独具一格的组织结构特征给所在区域乃至国家培育了大量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从而奠定了产业集群所在国在全球竞争中不同寻常的竞争能力。 产业集群存在于大多数产业中,并且越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其产业集群现象越明显。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的代表,其集群现象比较显著,这也正是美国硅谷、新竹科技园、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等产业集群典型案例受到广泛关注与研究的原因之一。与其他产业集群一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也是集群单元、集群模式和集群环境三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集群单元是基础,集群环境是外部条件,集群模式则是影响集群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 ①魏玮(1966—),男,陕西丹凤县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组织制度与产业发展。 ②叶晨(1986—),男,河南洛阳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产业投融资。

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势

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 势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高层论坛》的报告——中国产业集群现状、趋势及招商建议报告 一、中国产业集群现状 1、中国产业集群类型和形成机制 ◆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如广东的五金、家电产业集群、山西的煤炭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包括社会资源驱动型和自然资源驱动型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依靠当地的工商业传统、文化等社会资源;后者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依靠当地的矿产、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 ◆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如温州打火机产业集群、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 以本土企业为主的国内贸易和出口贸易带动的产业集群。特点是小规模企业成功创业后,迅速带动其他企业的跟进,并有相应的配套企业共同成长,最终形成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的产业集群。 ◆外商直接投资型产业集群:如昆山台资企业群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群以以IT产业为典型,主要有两类:一是围绕个别外商投资的龙头企业形成众多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如北京以诺基亚为龙头的移动通信产业集群;二是全球行业内大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齐聚的产业群,如苏州昆山的2583个外商投资企业集群。 ◆科技资源衍生型产业集群:如中关村产业集群 形成以科研资源为依托,科技创新为重点,技术推广应用为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群:如青岛家电产业集群 大企业专注于某一环节的核心能力建设,将其他业务外包出去,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依附在周边,提供配套服务。

◆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东部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的产业集群转 移,如成都女鞋产业 此类产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对外贸易等方面处于弱势,但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容量的缩小,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产业进行产业转移。 2、中国产业集群的宏观特点: ◆产业集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期 ◆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对市场环境依赖性高,外向型和创新型产业集群所占比 例较大;中西部地区以资源依赖性为主 ◆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其中技术、 资源和市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产业集群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少数大型企业正在引领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产业集群的现象在服务领域中日趋突出,文化创意、金融服务、商 务服务、物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集群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壮大起来,现代服务业集群保持较快的发展。 表1:典型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

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

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 一、产业集群的界定与特点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界定有多种,而哈佛大学教授波特的界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集中,且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协会等),由它们构成的群体(波特,2003)。 产业集群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围绕某一产业而形成的,即产业特性。特定领域是指某一产业,它但是三大产业中的任一产业,但一样以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为多,往往是与某具体产品联系在一起,且多是消费品。 二是在某一区域内相对集中,即地点特性。该区域可大可小,但不是以行政区域来划分,而是以地理的邻近性为界限。 三是一样都包含五大类相互作用的机构。一个典型产业集群中 图1 产来集群的五大差不多构成单位 这五大类机构构成了产业集群的五大行动主体,这五大行动主

体之间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它们的共同作用导致该产业集群成为一个有机的经济整体。其中,成品商是该产业集群最终产品的生产者,客商是最终产品的销售者,供应商是最终产品生产所需要的中间投入品的生产与供应者,中介服务机构是指为成品商、供应商与客商服务的金融、保险、运输、教育、培训、研究所、行业协会等机构,规制治理机构是指为集群中各类经营性单位服务的本地政府部门、技术检测与监督机构等。 四是存在着显著的竞合关系。最终产品制造商之间或中间产品供应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为了共同的市场,制造商之间或供应商之间都进行着猛烈的竞争;但为了某种需要,这些单位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合作。 二、产业集群形成的诱因与机制 1.形成诱因 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有三种:一是诱致性自发形成,即因某些因素诱导而自发的形成;二是强制性培养而成,即通过有目的规划与培养而形成的;三是引导性培养而成,即在产业集群的早期即能识别出并加以有效地培养而形成。 诱导产业集群形成的因素有多种,归结起来不外乎两类:一是特定供给因素的存在,如马歇尔所说的存在适合某种产品生产的、专门的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而形成产业集群(马歇尔,1994)①,或是波特所说的特定历史背景、良好的相关产业状态、一两个创新性 ①注:马歇尔是最早关注产业集群现象的经济学家,他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第一次讨论产业集群现象,只是他当时称之为“地点性工业”,意指“专门工业集中于特定的地点”。

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根据XX年3月5日张副县长的工作安排,分析农业、林业、畜牧、发改、创新、经贸等部门提供的材料,对我县电力、糠酒业、矿产业、畜牧业、生物创新产业、旅游业六大产业集群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县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产业富县战略举措,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打造和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经济,全县已初步形成了电力、糠酒业、矿产业、畜牧业、生物创新产业、旅游业六大支柱产业集群,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12月28日南沙电站第一台机组发电,标志着**县支柱产业培植又迈上新的台阶。**县产值突破亿元的产业已达5个,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产业集群覆盖面积达到xx平方公里,涉及全县14个乡镇。 XX年,六大产业集群完成总产值xx元,占全县民营经济总产值的xx%;实现产品销售收入xx元,其中出口创汇xx元;实现利税xx 元,发放从业劳动者报筹xx元。 电力产业 完成投资14304万元,南沙电站完成投资9300万元;麻栗寨河

二级电站完成投资720万元;农网三期改造工程完成投资3000万元;南沙至小新街35千伏线路建设完成投资700万元;电力设施修理改造完成投资584万元。 糖酒业 年产5万吨燃料酒精改扩建工程已建成投产。 矿业产业 与红河钢铁厂进行合作,南砂矿业公司投资XX多万元,成功地对马街铁矿进行资源整合;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县黄金有限责任公司产权转让给云南华西矿产资源公司的工作已全面完成。 畜牧业 XX年,生猪存栏xx万头,同比增长xx%;肥猪出栏xx万头,同比增长xx%;实现畜牧业产值xx亿元,同比增长xx%。实现肉类总产XX9吨,实现畜牧业产值2.61亿元,与前XX年的1997年同比,肉类总产年均增长1492吨,年均增长率40.9%,畜牧业产值年均增长2023万元,年均增长52.67%。 生物创新产业 **县国土面积2189.88平方公里,林业用地175.8万亩,占国土面积的53.5%,其中:有林地124.05万亩,灌木林地27.02万亩,疏林地0.47万亩,未成林造林地3.21万亩,苗圃地0.07万亩,宜林荒山20.98万亩,森林覆盖率41.0%。 1.膏桐 据调查,**县适宜发展膏桐的土地资源总面积为60万亩,适宜

宁波高新科技产业集群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并推广地方集群战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建工业园区等方式试图复制、通过外力嵌入从而形成产业集群,正如Poter所描述的“当今世界经济地

图上布满了被称之为集群的区域”。 高新科技产业主要是在90年代后期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高新科技开发区是由省人民政府批准于1999年建立的,是中国科学院和市政府共同开发建设的省级高新区。近年来,高新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科技兴市“一号工程”,加快高水平研发机构、高素质人才和高新科技企业集聚,着力优化环境,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高新科技产业在空间上呈现小集聚,大分散的特点。高新科技开发区以创新、创业、产业化为核心,已形成电子信息和机电一体化两大产业集群。2004年高新区完成技工贸收入193亿元,实现区域生产总值6.7亿元。高新科技产业产值2005年达到76.6亿元,占市区的51.2%,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达到40%以上,是全市最具活力的新经济增长点之一。 高新科技产业集群是新型工业化和接交国际先进制造业转移的有效方式,剖析高新科技产业集群发展趋势是研究高新科技产业集群发展规律的基础,地处长江三角洲,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人力资本及城市群的比较优势,正在迅速形成我省高新科技产业成长的地区竞争优势。这是推动工业产业升级和城市 科技产业国际竞争优势也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1. 2.1研究方法本文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通过文献阅读,提出了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和初步构思;然后通过国外的高新科技产业集群的成功原因的比

图1.1 1.2.3研究阶段(1) (2) 文献综述的撰写; (3) 论文初稿的撰写; (4) 1.2.4相关文献(1)产业集群的定义

中国三大激光产业集群

透析中国三大激光产业集群 导读:目前我国激光产业主要应用于激光加工、医疗等行业,其中科研开发领域占12%,材料加工领域占32%,通讯领域占12%,信息领域占14%,医学领域占20%,测量与其他领域各占9%和1%。 OFweek激光网讯:激光加工(包括激光切割、焊接及表面处理等)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技术。我国激光加工产业正大踏步地向前迈进,激光这个高科技名词已经由“阳春白雪”变为了真正的社会生产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已成为中国激光加工行业的现实。 激光作为新型光源,具有方向性好、亮度高、单色性好及高能量密度等特点。以激光器为基础的激光工业在全球发展发展迅猛,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通讯、信息处理、医疗卫生、军事、文化教育以及科研等方面。据统计,从高端的光纤到常见的条形码扫描仪,每年和激光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高达上万亿美元。 激光产业已形成完整、成熟的产业链分布,上游主要包括激光材料及配套元器件,中游主要为各种激光器及其配套设备,下游则以激光应用产品、消费产品、仪器设备为主。国内激光市场主要包括激光加工设备、光通信器件与设备、激光测量设备、激光器、激光医疗设备、激光元部件等,要应用则在于工业加工和光通信市场,两者占据了近7成的市场份额。 目前我国激光产业主要应用于激光加工、医疗等行业,其中科研开发领域占12%,材料加工领域占32%,通讯领域占12%,信息领域占14%,医学领域占20%,测量与其他领域各占9%和1%。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5个国家级激光技术研究中心,10多个研究机构;有21个省、市生产和销售激光产品,常年有定型产品生产和销售、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单位有200多家。国内激光行业已形成激光晶体、关键元器件、配套件、激光器、激光系统、应用开发、公共服务平台等环节构成的较完整的产业链。 我国激光加工产业可以分为四个产业带,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华中地区和环渤海地区。这四个产业带侧重点不同,珠三角以中小功率激光加工机为主,长三角以大功率激光切割焊接设备为主,环渤海以大功率激光熔覆和全固态激光为主,以武汉为首的华中地区则覆盖了大、中、小激光加工设备。 随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一些老工业基地及小企业基地,开始向高端制造领域转型。例如温州激光产业集群及鞍山大力发展激光产业等。 一、2020年武汉将成全球激光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集聚地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部署和开发区“工业立区、项目强区”发展战略,壮大镇(街道)经济实力,根据开发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加快镇(街道)(块状)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工委、管委会“工业立区、项目强区”的发展战略,理清思路,以强镇(街道)富民为目标,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镇(街道)工业小区为载体,充分发挥集体、村(居)民闲置资金作用,突出发展工业,服务好企业,不断拓宽镇(街道)经济发展空间,把镇(街道)(块状)经济作为开发区经济重要增长点。 2、基本原则。一是强化特色原则。强化产业特色、促进专业化分工、做优做强镇(街道)工业经济。二是推动集聚原则。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引导中小企业向龙头企业配套、形成低成本、大批量、高质量的企业生产模式和产业发展模式,实现集聚集群发展。三是突出创新原则。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激励企业创新创业创造,增强镇(街道)工业经济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四是差异发展原则。错开园区主导产业,扶持和培育市场前景广、发展潜力大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不断提升镇(街道)工业经济发展活力和发展质量。

二、发展重点和目标 3、发展重点。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海西经济区建设机遇,将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以项目为生命线,以加工制造业项目、地方财源项目为重点,突出发展特色产业项目,把有色金属加工、汽车配件加工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大力承接产业转移。 三、主要措施 5、加强组织领导。开发区成立加快镇(街道)(块状)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党工委副书记黄有盛任组长,镇(街道)、区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解决好镇(街道)(块状)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6、大力支持全民创业。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全民创业的意见》(抚府发1号),在资金、融资、创业培训、产品营销等方面对初始创业者予以扶持。 7、积极鼓励建设镇(街道)工业小区。保障镇(街道)工业发展用地需求,充分利用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区位条件优越、发展要素齐备的优势,划出500-600亩地,规划建设镇(街道)工业小区,用于承接镇(街道)招商引资项目,镇(街道)工业小区用地仅收取成本价。 8、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争取金融机构重点支持镇(街道)招商引资项目、中小民营企业,扩大银行放贷规模。积极鼓励支持信用担保机构加强对镇(街道)工业项目融资力度,有效推动政、银、企、保四方的互动发展。同时,灵活筹集镇(街道)工业小区建设资金,在合法和自愿的基础上,引导村(居)、村(居)民将闲置资金参股建

产业集群形成模式探析

产业集群形成模式探析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文献号】1-724 【原文出处】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原刊地名】成都 【原刊期号】200304 【原刊页号】35~38 【分类号】F3 【分类名】工业经济 【复印期号】200402 【标题】产业集群形成模式探析 ——以青岛家电电子业为例 【文章日期】2003-09-09 【作者简介】胡昱,刘文俭,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山东青岛 266071胡昱,男,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副教授;刘立俭,中共青岛市委党校科研处副主任、副教授。 【内容提要】探索产业集群形成的模式,分析产业集群的发生条件与决定因素,对于创造产业集群的区域环境, 利用产业集群优势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青岛市家电电子业的发展为例,就产业集群形成模 式及其原因和条件进行分析探讨。提出政府在内源型名牌企业带动产业集群模式形成中,发挥重要的推动和创造 公平竞争环境的作用;企业正确的战略选择则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和决定性因素。 【摘要题】产业组织 【关键词】青岛/电子家电/产业集群/模式 【正文】 [中图分类号]F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955(2003)04-0035-04 研究具体的产业发展形态特别是探索产业集群形成的模式,找出产业集群的发生条件与决定因素,对于创造 产业集群的区域环境,利用产业集群优势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青岛市家电电子名牌企业 的发展,就产业集群形成模式及其原因和条件进行探讨,以期对其它地区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参考。 一、青岛家电电子产业集群模式:内源型品牌带动模式 产业集群又称产业集聚。就是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 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 产业集群具有许多不同的形式,要视其纵深程度和复杂性而定。一般情况下,产业集群的形成有三种模式: 一是市场创造模式。即区域经济范围内首先出现专业化的市场,为产业集聚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市场交易条

长三角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趋势分析(一)

长三角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趋势分析(一) 编者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长江三角洲新型工业化和接受国际先进制造业转移的有效方式。剖析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趋势是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规律的基础。长江三角洲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人力资本优势及城市群的比较优势,正在迅速形成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成长的地区竞争优势。这是推动长江三角洲产业升级和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力量。研究长江三角洲先进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对构造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优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趋势。 吸引有技术竞争力的世界跨国公司及其研发机构区域集聚是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传统产业集群不同,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对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研发机构的区域集聚具有特别的依赖性。这在长江三角洲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其一,高新技术供给能力是影响高新技术产品集群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高新技术、新知识的生产与供给能力即研发能力直接关系到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水平。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及其研发机构的集中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作用不可低估。其二,形成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扩散的制度安排是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和溢出效应迅速形成的核心。这离不开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其三,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要求形成分工与合作的新技术、新知识供求机制。通过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研发机构的集群进入,能促进区域高新技术研发的竞争合作新机制的形成,并能促进国内研发机构的集聚,形成研发活动的合作机制和学习机制。其四,在对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研发机构的区域集群有效学习示范下,能促进本土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的迅速成长,形成本土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集群供给优势,进而进_步放大基于国际直接投资(FDI)的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溢出效应。吸引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区域集聚是长江三角洲先进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迅速形成的直接动因。这方面上海、苏州和无锡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上海园区集聚的跨国公司是该行业享有一定地位和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上海化工区总投资金额超过了80亿美元,30家企业几乎全是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世界三大化工巨头英国石油、德国拜耳和巴斯夫公司在该园区集聚投资。而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的浦东微电子产业带,国际知名芯片公司集聚效应也十分明显,目前该园区建成或在建的微电子项目达到66个。其中,8家投资额过亿美元的企业,均以境外投资为主。包括:中芯国际30亿美元、宏力16.3亿美元、华虹NEC12亿美元、泰隆10亿美元、英特尔5亿美元、IBM3亿美元、威宇2亿美元、贝岭1.3亿美元。到2003年底,苏州吸引世界500强的91家企业投资了240多个项目,超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超过100个。到2003年底,苏州吸引世界500强的91家企业投资了240多个项目,超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超过100个。全市出口对外资的依存度接近100%,投资和就业的依存度均超过了40%。外商投资企业成为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体力量。苏州高新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占了45%。苏州沿苏沪高速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效应蓄势待发。无锡沿高速公路沿线IT产业集群和江阴港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很好,小天鹅、申达、华晶、威孚等重点企业集团,成为利用外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导企业。华晶集团加盟香港华润集团,以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等为主业,成为无锡IC产业集群的重要微观主体。无锡沿高速公路沿线IT产业集群和江阴港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很好,小天鹅、申达、华晶、威孚等重点企业集团,成为利用外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导企业。 吸引世界﹁流跨国公司参与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微观基础再造,在无锡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取得了的重要进展,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已成为无锡IC产业集群的重要微观主体,成为无锡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微观基础再造的主要对象。目前无锡拥有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企业52家。无锡希捷集中了国际领先的研发技术和生产能力,硬盘驱动器的技术每三月更新一次。无锡电子、机械、化工、医药四大重点特色产业集群经济效应开始产生。通用电气、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试卷及答案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试卷本试卷共有单选题10 道,多选题10 道,判断题10 道,总分100 分,60 分及格。 所属课程《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 一、判断题(10 道) 1. 产业集群的空间尺度和范围取决于发展集群的地方经济的能力,没有固定的规定。 正确 2. 市场驱动型集群所包含的外源企业内部的网络化程度比较高。 错误 3. “三来一补”指的是来料加工、来件加工、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 正确 4. 中国发现地质储量50亿-300亿立方米的中型气田64个。 错误 5. 事实上,产业集群可能是单一的横向关联,也可能是单一的纵向关联。 正确 6. 湖北十堰汽配城是一种典型的销地驱动型产业集群。 正确 7. 产业的纵向关联是指围绕一个企业,从原材料的筛选、加工、制造、组装到精深加工、产品的多元化等方面的延伸。 正确 8. 产业关联分为两类,分别是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 正确 9. 中关村科技园是一类技术转化型产业集群。 错误 10. 中国发现地质储量大于300亿立方米的大型气田64个。 错误 二、单选题(10 道) 1. ()的烟草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B. 云南省 2. 广西的铝资源没能形成有规模的产业集群,关键原因是() B. 资源数量不能够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的要求 3. 知识技术研发产业集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瓶颈因素是()。 A. 产品生命周期相对短 4. 在我国从研发到产业化投资强度大约为()。 A. 1:50 5. 产业集群的第一特征是()。 A. 产业关联 6. 以下各项属于知识技术型产业集群的是()。 D. 美国微软 7. 我国煤炭产业集群最有代表性的地区是()。 A. 山西省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势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高层论坛》的报告 ——中国产业集群现状、趋势及招商建议报告 一、中国产业集群现状 1、中国产业集群类型和形成机制 ◆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如广东的五金、家电产业集群、山西的煤炭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包括社会资源驱动型和自然资源驱动型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依靠当地的工商业传统、文化等社会资源;后者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依靠当地的矿产、 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 ◆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如温州打火机产业集群、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 以本土企业为主的国内贸易和出口贸易带动的产业集群。特点是小规模企业成功创业后,迅速带动其他企业的跟进,并有相应的配套企业共同成长,最终形成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的 产业集群。 ◆外商直接投资型产业集群:如昆山台资企业群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群以以IT产业为典型,主要有两类:一是围绕个别外商投资的龙 头企业形成众多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如北京以诺基亚为龙头的移动通信产业集群;二是全球行业内大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齐聚的产业群,如苏州昆山的2583个外商投资企业集群。 ◆科技资源衍生型产业集群:如中关村产业集群 形成以科研资源为依托,科技创新为重点,技术推广应用为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群:如青岛家电产业集群 大企业专注于某一环节的核心能力建设,将其他业务外包出去,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依 附在周边,提供配套服务。 ◆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东部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的产业集群转移,如成都女

鞋产业 此类产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市 场、人才、对外贸易等方面处于弱势,但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 东部地区产业容量的缩小,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产业进行产业转移。 2、中国产业集群的宏观特点: ◆产业集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期 ◆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对市场环境依赖性高,外向型和创新型产业集群所占比例较大;中 西部地区以资源依赖性为主 ◆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其中技术、资源和市场 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产业集群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少数大型企业正在引领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产业集群的现象在服务领域中日趋突出,文化创意、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物 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集群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壮大起来,现代服务业集群保持较快的发展。 表1:典型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 典型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区域 交通运输设备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萧山、上海、长春 汽车整车长春、上海、广州 摩托车零部件长春、新昌、温岭 摩托车整车江门、重庆、温岭 汽车车身及挂车长沙、顺德、重庆 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 电子元件及组件无锡、深圳、苏州 计算机外部设施南京、福州、苏州

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模式的相关理论

2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 2.1 产业集群的概念 关于产业集群的概念,不同地区或学者对其定义不同。对于特定产业中各种相互关联的企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集聚现象,一般称之为产业集群或企业集群(王缉慈,2001),亦或区域集群。而在意大利称之为新产业区,中国浙江省称之为特色工业园区,广东省称之为专业镇。 按照美国哈佛大学M?波特的观点,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Poter,1998),即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业化的制度与协会(Poter,2002)。然而,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将产业集群的概念拓展至国家层面,研究视野也更加开阔。 结合不同学者对产业集群的理解,本文给出如下定义:产业集群是由一群具有专业化分工性质的同类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为了完成某类产品的生产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柔性集聚,并结成密集的合作网络,植根于当地不断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基于信息和知识联系的创新链机制。 2.2 产业集群理论的国外研究状况 1776年,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 Smith,1776)就从分工的角度描述产业集群现象,认为产业集群是由一群具有分工性质的企业、为了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联合而成的群体。近几十年来,经济地理学、竞争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对产业集群表现出共同的兴趣和关注, 不同学术领域的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对产业集群的形成进行了阐述。 (1)外部经济理论 外部经济理论也称外部规模经济理论,其代表人物有马歇尔、韦伯、克鲁格曼、胡佛等。新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阿尔弗雷德?马歇尔(Marshal,1890)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的重要概念,并认为企业集群是基于外部规模经济形成的。韦伯(Weber,1909)进一步将外部规模经济分为本土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其中,地方化经济是指同一行业内部的不同企业之间相互关联产生的收益增加或者成本节约,城市化经济是指在更大空间范围内获得其他企业配套、便利的公共设施、规范的劳动力市场等外界的支持而获得更高的收益。胡佛(Hoover,1937)认为,规模经济是产业集群产生的原因。 (2)经济地理学理论 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有传统空间经济地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新经济地理学家保罗?

区工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区工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区工业经济以“盘活存量,优化现量,扩大增量”为抓手,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贯穿于我区工业经济发展全过程,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的态势。自2012年至2018年,我区工业经济总量及增速连年均居全市前列。 一、产业布局 我区工业产业整体布局为:南翼为**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针织服装、新型材料;西翼为**生态食品产业园区,主导产业食品加工;侧翼:各乡镇、办事处中小微企业孵化园。 二、基本概况 截至2018年,全区共有中小微工业企业1277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156家,主要分布在产业集聚区(70家)、食品工业园(13家)、乡镇办事处(73家),产业类别主要分为四大类,针织服装(73家)、食品加工(29家)、电力(2家)及其他(52家),其中针织服装及食品加工为我区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分别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46%、16%,电力占比为18%,三大板块共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0%,产值达340亿元。 三、产业发展

(一)我区传统产业主要有针织服装和食品加工两大产业。 1.针织服装产业。始于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原**县针织内衣厂为行业内闻名全国的骨干龙头企业,生产的“银鹭”牌针织内衣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5年实施“母体裂变”改制后,一厂裂变为13家法人实体企业,至2005年,由13个实体企业发展为237家个体企业, 2015年我区针织服装及相关配套生产企业达681家。在古城内外“家家都有内衣厂、户户成为加工厂”成为我区经济的一大特色,年产针织服装6亿件套,带动从业人员3万余人,为长江以北四大针织童装内衣生产基地之一、苏鲁豫皖针织童装内衣集散地,2014年9月被授予“中国针织服装名城”。随着**古城开发利用、保护与展示工作的强力推进,针织童装企业“出古城,进园区”,截至目前,已入驻园区166家,尚有78家即将入驻。 2.食品产业。1968年建厂的**酒厂历经改制、破产、重组后,原酒生产从未间断,现已储存6770吨。1982年建厂的啤酒厂由**集团公司接续后生产规模已达26万千升,拥有400多年历史的“**”酱园为“中华老字号”,不断创新发展的**公司饮品系列产品畅销全国17个省、市,“**”香油入驻全国1172家超市,**食品公司将进军新三版上市,“'**'做良心面、'**'猪肉香”已成为广大消费者口头禅、省内知名品牌。 (二)我区新兴产业主要为新型材料。****新材料有限公

中国产业集群名单

中国产业集群名单 一、浙江省 温州鹿城区 1、中国皮鞋产业集群 2、中国打火机产业集群 温州龙湾区 3、中国人造革产业集群 瑞安市 4、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产业集群 5、中国休闲鞋产业集群 苍南县 6、中国印刷产业集群 温州瓯海区 7、中国锁具产业集群 乐清市 8、中国中低压电器产业集群 永嘉县 9、中国拉链产业集群 平阳县 10、中国塑编包装产业集群 嘉善县 11、中国木业及家具产业集群

12、中国皮革加工产业集群桐乡市 13、中国毛衫产业集群 平湖市 14、中国光机电产业集群海盐县 15、中国紧固件产业集群湖州市吴兴区 16、中国童装产业集群 安吉县 17、中国竹加工产业集群杭州市萧山区 18、中国钢结构产业集群桐庐县 19、中国制笔产业集群 富阳市 20、中国白板纸产业集群宁波市 21、中国西服衬衣产业集群余姚市 22、中国模具产业集群

23、中国家用小电器产业集群宁海县 24、中国文具产业集群 义乌市 25、中国小商品产业集群 东阳市 26、中国木雕产业集群 永康市 27、中国五金产业集群 诸暨市 28、中国制袜产业集群 玉环县 29、中国中低压阀门产业集群台州市路桥区 30、中国金属固废处理产业集群温岭市 31、中国注塑鞋产业集群 黄岩区 32、中国塑料模具产业集群 台州市 33、中国缝纫机产业集群

34、中国轻纺产业集群 嵊州市 35、中国领带产业集群 舟山市 36、中国渔业加工产业集群 二、广东省 深圳市 37、中国通信电子产业集群 广州黄埔区 38、中国日用消费品产业集群广州市增城市 39、中国牛仔服装产业集群 广州市 40、中国汽车制造产业集群 广州市番禺区 41、中国珠宝首饰加工产业集群广州市花都区 42、中国皮具产业集群 广东汕头市澄海区 43、中国玩具礼品产业集群 东莞市

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

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 一、产业集群的界定与特点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界定有多种,而哈佛大学教授波特的界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集中,且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协会等),由它们构成的群体(波特,2003)。 产业集群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围绕某一产业而形成的,即产业特性。特定领域是指某一产业,它可是三大产业中的任一产业,但一般以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为多,往往是与某具体产品联系在一起,且多是消费品。 二是在某一区域内相对集中,即地方特性。该区域可大可小,但不是以行政区域来划分,而是以地理的邻近性为界限。 三是一般都包含五大类相互作用的机构。一个典型产业集群中 图1 产来集群的五大基本构成单位 这五大类机构构成了产业集群的五大行动主体,这五大行动主

体之间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它们的共同作用导致该产业集群成为一个有机的经济整体。其中,成品商是该产业集群最终产品的生产者,客商是最终产品的销售者,供应商是最终产品生产所需要的中间投入品的生产与供应者,中介服务机构是指为成品商、供应商与客商服务的金融、保险、运输、教育、培训、研究所、行业协会等机构,规制管理机构是指为集群中各类经营性单位服务的本地政府部门、技术检测与监督机构等。 四是存在着显着的竞合关系。最终产品制造商之间或中间产品供应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为了共同的市场,制造商之间或供应商之间都进行着激烈的竞争;但为了某种需要,这些单位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合作。 二、产业集群形成的诱因与机制 1.形成诱因 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有三种:一是诱致性自发形成,即因某些因素诱导而自发的形成;二是强制性培育而成,即通过有目的规划与培育而形成的;三是引导性培育而成,即在产业集群的早期即能识别出并加以有效地培育而形成。 诱导产业集群形成的因素有多种,归结起来不外乎两类:一是特定供给因素的存在,如马歇尔所说的存在适合某种产品生产的、独特的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而形成产业集群(马歇尔,1994)①,或是波特所说的特定历史背景、良好的相关产业状态、一两个创新性①注:马歇尔是最早关注产业集群现象的经济学家,他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第一次讨论产业集群现象,不过他当时称之为“地方性工业”,意指“专门工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

产业园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05AAA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05AAA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3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 Email: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高密度集聚之地,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产业园区可以通过带动投资、实现GDP增长以及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等多种渠道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非常强的拉动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对产业园区的建设和运营有着非常高的积极性,通常在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较大优惠以支持产业园区的建设。 未来产业园的发展必然从孤立的工业地产开发走向综合的产业开发,通过土地、地产项目的产业入股等方式,将土地、园区物业与产业开发结合起来;同样也从片面的环境建设走向全方位的氛围培育。同时,现代产业的发展也决定了新的产业区功能的综合性,不是单纯的工业加工、科技产品制造区,还包括配套服务的各种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医疗服务、娱乐休憩服务等综合功能。 2015年版中国产业园区市场专题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是对产业园区行业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证。2015年版中国产业园区市场专题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如实地反映了产业园区行业客观情况,一切叙述、说明、推断、引用恰如其分,文字、用词表达准确,概念表述科学化。 2015年版中国产业园区市场专题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揭示了产业园区市场潜在需求与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世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分析及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a10993113.html, 世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分析及启示 作者:马霞马燕平 来源:《经济师》2014年第11期 摘要: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不断调整发展战略,以高技术、高投入 和高效应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角逐领域。文章通过对世界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分析,归纳出其成功的共同点,并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启示,以期为我国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契机,大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知识经济的发展步伐有所贡献。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产业集群官产学研机制特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1-097-02 一、世界主要国家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 谈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模式,很容易就想到美国硅谷、128公路、日本筑波科学城、韩国大德科技园、法国索菲亚科学城和德国鲁尔工业区等。而这些国际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各具特色,但却都没有突破区位的限制,空间集聚特征凸显,也就是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当地特殊的经济、技术和文化环境为根本,从中汲取营养,借助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不断推动发展企业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下面就典型的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和韩国大德科技园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1.美国硅谷。美国硅谷是自发式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是技术领跑者模式,处于国际产业转移的输出者位置。硅谷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先驱,其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世界普遍认可。硅谷成功的主要经验可以归纳为:第一,拥有鲜明的主导产业群。硅谷先天就以晶体管、半导体制造业等技术行业为主导,在其带动下,形成比较鲜明的微电子业集群并在该领域大多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第二,良好的官产学研机制。在硅谷,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并且形成了全球性的合作网络。而且政府给与了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集聚了大量的企业和人才,为整个硅谷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第三,保持创新的硅谷文化。硅谷的“冒险精神、容忍失败、鼓励竞争、善于合作、热衷创业、重视回报”等,是硅谷保持创新的灵魂,对硅谷一直以来都稳居世界最具经济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展战略)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状态与方向最全版

(发展战略)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状态与方向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高层论坛》的报告 ——中国产业集群现状、趋势及招商建议报告 一、中国产业集群现状 1、中国产业集群类型和形成机制 ◆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如广东的五金、家电产业集群、山西的煤炭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包括社会资源驱动型和自然资源驱动型俩类,前者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依靠当地的工商业传统、文化等社会资源;后者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依靠当地的矿产、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 ◆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如温州打火机产业集群、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 以本土企业为主的国内贸易和出口贸易带动的产业集群。特点是小规模企业成功创业后,迅速带动其他企业的跟进,且有相应的配套企业共同成长,最终形成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的产业集群。 ◆外商直接投资型产业集群:如昆山台资企业群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群以以IT产业为典型,主要有俩类:壹是围绕个别外商投资的龙头企业形成众多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如北京以诺基亚为龙头的移动通信产业集群;二是全球行业内大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齐聚的产业群,如苏州昆山的2583个外商投资企业集群。 ◆科技资源衍生型产业集群:如中关村产业集群 形成以科研资源为依托,科技创新为重点,技术推广应用为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群:如青岛家电产业集群

大企业专注于某壹环节的核心能力建设,将其他业务外包出去,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依附在周边,提供配套服务。 ◆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东部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的产业集群转移,如成都女 鞋产业 此类产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对外贸易等方面处于弱势,但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容量的缩小,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产业进行产业转移。 2、中国产业集群的宏观特点: ◆产业集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期 ◆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对市场环境依赖性高,外向型和创新型产业集群所占比例较大;中 西部地区以资源依赖性为主 ◆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其中技术、资源和市场 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产业集群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少数大型企业正在引领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产业集群的现象在服务领域中日趋突出,文化创意、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物 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集群在壹些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壮大起来,现代服务业集群保持较快的发展。 表1:典型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