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标点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标点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标点符号分类找错练习题集

2012 年新建中学中考复习

1、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2、小道理,是指站在个人的立场,局部的立场,眼前的立场上看,有道理;而大道理,是指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整体的立场,长远的立场上看有道理。

3、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4、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5、“他说得到做得到,”拿侬嚷道:“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

6、“有事。”高旭初答,这两个字吐得很重,像两块石头,砸得霍永诚有些发蒙。

7、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

8、抽签的结果,辩题为“儒家思想是‘亚洲四小龙'经济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

9、多美啊!济南的冬天。

10、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没精打采的。

11、你到哪儿去了?今天上午。

12、参加这次献爱心活动的有公务员、警察、教师??等社会各界人士。

13、生长在人际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14、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15、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

16、②王芳每天都收看《中央电视台》(第一套)主办的《焦点访谈》。

17、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18、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19、旅游景点大都承担着对广大群众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责任,景区门票价格由谁

定、如何定、定多少?都需要充分论证。

20、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

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21、姚明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

22、“还愣着干吗?”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

来了,看你怎么办??

23、“到底去不会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

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24、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

25、她打扫卫生不认真,对待孩子不耐心,买菜报花账,好吃懒做,等等??真让

人忍无可忍!

26、船上的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就是“中外之界” 。

27、近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和重庆电台共同推出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栏目——《不朽的红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28、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29、、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30、张依朋把自己的烦恼,苦闷,一股脑儿地向王校长倾诉着,说话中间还不停地叹着气。

31、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

32、李老教导他的学生说:“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33、他培育了许多香花,喂养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条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

34、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作物的

叶子(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

标点题解析

- 参考答案

1.概数中间加顿号。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解析〕:根据《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领近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其间不能用顿号隔开。此题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中间不能加顿号。值得提醒的是这里的数字表示的是概数,如果是数字表示的是确数,则需要加顿号。例如句子:

今天下午一、二组的同学打扫教室,三、四组的同学打扫清洁区。

2.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例如:小道理,是指站在个人的立场,局部的立场,眼前的立场上看,有道理;而大道理,是指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整体的立场,长远的立场上看有道理。

〔解析〕:从顿号的概念可知,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因此,“个人的立场” “局部的立场” “眼前的立场”这三个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下句中的“大多数人的立场”“整体的立场” “长远的立场”之间也应用顿号。

注意区分的是较为复杂的句子中,有的看似词语,实则是独立分句,中间不能用顿号,应用逗号隔开。

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3 .非疑问用问号。例如199

4 年全国高考题6 题B 项: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解析〕:从问号的概念可知,整个句子有疑问才用问号,即需要人回答(或反问中)才用问号。有些句子虽含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就应该用句号,而不应用问号。该句是陈述语气,因而该句中的前一问号应为逗号,后一问号应为句号。需要注意的是反问句的答案就在问句中,即无疑而问,但常需要表示强调,所以,句末要用问号。

“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4 .选择问句用多个问号。例如1993 年全国高考6 题D 项: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解析〕: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强调的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果是由相关的几个疑问句组成的选择关系的句群,则各句的句末都要用问号,例如:站在他们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5.“某某说(道、讲、问、答)”后标点滥用。其滥用的情形有以下两种类型:

1)在引用话语间插入动作神态,其后用冒号。例如:

他说得到做得到,”拿侬嚷道:“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

〔解析〕:在一个人的话语间插入说话人的动作神态,说(道、讲、问、答)后要用逗号,不能用冒号。

(2)在话语的最后用逗号等。例如下面的对话:

他(霍永诚)问:“有事?” “有事。”高旭初答,这两个字吐得很重,像两块石头,砸得霍永诚有些发蒙。

〔解析〕:在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在“说” (道、讲、问、答)之后的标点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逗号及其它标点符号。

6.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句号位置不对。有两种情形:

(1)全引句,句号放在引号外。例如: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 。

〔解析〕:这是全引句,句号在引号内部。

(2)部分引用句,句号放在引号内。例如:抽签的结果,辩题为“儒家思想是‘亚洲四小龙'经济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 〔解析〕:这是部分引用句,句号应放在引号外部。

还需注意的是:句末是问号或感叹号,都应放在引号内。7.倒装成分之间用句末点号。例如:

①多美啊!济南的冬天。(主谓倒装)

②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没精打采的。(定语和中心语倒装)

③你到哪儿去了?今天上午。(状语和中心语倒装)〔解析〕:倒装句虽然有句子成分的倒置,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全句只能用一个句末点号,倒装成分之间应用逗号。所以①中叹号改为逗号,②中前一个句号改为逗号,③中的问号改为逗号,句号改为问号。

8.标点与同它功能相同的字词并用。有两种情形:

(1)省略号与“等” “等等”并用。例如:参加这次献爱心活动的有公务员、警察、教师??等社会各界人士。

〔解析〕:有省略号和“等” “等等”都可以表示列举的省略,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2)破折号与“即” “就是”等词语并用。例如:生长在人际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解析〕:破折号和“即” “就是”等词语都可以表示解释说明,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9.随意加引。常见的有两种情形:

(1)加引范围不清。

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解析〕:此题两处错误:一处是加引范围不清。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从此句来看,加引的应是俗话“礼多人不怪” ,因此“嘛”字应放在单引号之后,因为它是说话人的语气词。另一处是“熟话说”后冒号应删去。

(2)滥用加引。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

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

〔解析〕:根据《标点符号引用法》引号的加引范围可知,句中的“海尔—波普”不是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也不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因此加引不当,属于滥用,应去掉。

10.滥用书名号。例如:①试以《鲜花与鸦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②王芳每天都收看《中央电视台》(第一套)主办的《焦点访谈》。〔解析〕:书名号标示的有书名、篇名、报刊名、图画名、歌曲名等,并且都是已经存在的。报刊中的某个栏目或将要写的文章题目,不能用书名号。因此,①中的书名号去掉,②中的第二个书名号去掉。

标点符号考查的十大设误角度

一、概数中间加顿号

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中间不能加顿号。

如: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该句中“三四里”是一个概数。表示大概距离,“三”和“四”之间不应该加顿号。所以,该句中“三” 和“四”之间的顿号应删去。

二、非疑问句用问号有些句子虽含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就应该用句号,而不应用问号。如:

1. 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该句中虽含有一个疑问词“如何”,但在谓语动词“关注” 的统领之下,整个句子表达的并不是疑问语气,而是陈述语气。所以,句末问号应改用句号。

2. 旅游景点大都承担着对广大群众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责任,景区门票价格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都需要充分论证。

该句“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应改为“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这是因为这几个词组是谓语性质的,而“景区门票价格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作“都需要充分论证”的主语,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

三、选择问句用多个问号

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该用逗号。如:

1. 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是一个选择问句,所以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

2. 姚明在整个NBA 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

“是??还是??”是一个表选择关系的复句,只在句末用问号,该句应改为“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

四、“某某说”后标点不明“某某说”引领直接引语时,放在引用话之前,后面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之间,后面用逗号;放在引用话之后,后面用句号。

如:“还愣着干吗?” 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该句“妈妈大声地训斥我”放在引用话之间,冒号应改用逗号。

五、倒装成分之间用句末点号

倒装句虽然有句子成分的倒置,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全句只能用一个句末点号,倒装成分之间应用逗号。

如:“到底去不会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前一句改为“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这是主谓倒装句,问号应放在句末。

六、标点与功能相同的文字并用

1. 省略号与“等” “等等”并用。

省略号和“等” “等等”都可表示列举的省略,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如:

(1)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

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

该句犯了省略号和“等”同时使用的错误,应将省略号或“等”删去。

(2)她打扫卫生不认真,对待孩子不耐心,买菜报花账,好吃懒做,等等??真让人忍无可忍!

该句也犯了“等等”和省略号并用的错误,应该删去“等等”或省略号。

2. 破折号与“即” “就是”等词语并用。

破折号和“即” “就是”等词语都可表示解释说明,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如:船上的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就是“中外之界” 。

该句犯了破折号与“就是”同时使用的错误,应将破折号删去。

七、标点功用混淆每一种标点都有其独特的功用,如果混淆了它们各自的功用,就会导致使用的错误。如:

1. 近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和重庆电台共同推出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栏目——《不朽的红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该句混淆了书名号与引号的功用,该句中“不朽的红岩”不是书名、篇名和报刊名,所以不应该用书名号,而应该改用引号。

2.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该句混淆了分号与冒号的功用,句中“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是对前面分述的总结,所以它之前不应该用分号,而应该改用冒号。

八、加引范围不清

使用引号,首先必须搞清加引的范围。即不能多引,也不能少引。

如: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时出现于天宇。

该句犯了少引的毛病,“海尔—波普彗星”是一个完整的专用名词,如果加引号,应将其整体引起来,而不应只引“海尔—波普” 。

九、停顿长短不当

不同点号,表示停顿长短不同,点号根据其表示停顿的长短分为不同的级,依次为: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逗号、顿号。一个句子内部用上了不同级的几种点号,就可以清楚地显示出其表意的层次来。如果停顿的长短不当,就会破坏句子内部的层次。如:

1. 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

能工作常抓不懈。

“年结算制度”后面的顿号误用,应改为逗号,因为它跟后面的两个“制度”处在并列的层次,这样使第一个“制度”内部包含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三个并列短语之间的停顿时间更短,凸现不同层次。

2. 张依朋把自己的烦恼,苦闷,一股脑儿地向王校长倾诉着,说话中间还不停地叹着气。

“烦恼”后面的逗号误用,因为它跟后面的“苦闷”处在并列的层次,同作介词“把”的宾语,所以“烦恼”后面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十、标号与点号错位

1. 引号与句末点号的位置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引文不完整或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引号外面。如:

(1)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

也在“溪头荠菜花。”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

句中引文已作为引用者自己话的一部分,不是独立引用,所以引号中的句号移到引号外面。

(2)李老教导他的学生说:“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句中引文是独立引用,应该将句末的句号放在引号之内。

2. 括号与点号的位置。如果括号注释的是局部的词语或短语,括号就紧贴着被注释的部分,这种括号叫句内括号;如果括号注释的是整体的句子或段落,括号就和被注释的部分隔开,这种括号叫句外括号。如:

(1)他培育了许多香花,喂养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条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

该句括号里的话是注释整个句子的,是句外括号,所以应将它放在句末的点号之后,而不应放在句末点号之前。

(2)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作物的叶子(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

该句括号位置不当,括号应紧贴着被注释的部分,所以应将其分别移到“有些瓜果、蔬菜”

有些作物”后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