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琴音乐心理学与音乐心理治疗

中国古琴音乐心理学与音乐心理治疗
中国古琴音乐心理学与音乐心理治疗

中国古琴音乐心理学与音乐心理治疗

一、古琴音乐心理学是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其中重要的一部份,在音乐心理治疗方面可以促进人的身心更和谐完美的健康。而中国古琴以它宁静高古,轻幽淡远,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在身心宁静放松的状态中,身心各方面的功能得到重新调整,人的身体在每一天的人琴互动中而分泌多种有益的生化物质,如各种激素、酶等,产生抗疲劳、助消化、降血压、调理神经系统等作用。我国元代名医朱震享曾有“乐者,亦为药也”的论断。二、在现代社会中,“音乐疗法”正成为正在迅速发展的一种新的医疗手段。三、在当今的社会中中国古代礼乐文化之一、古琴这种纯理性的乐器正越来越多的为国人所重视,它具有一定的道德教化功能。对培养人、环境、家庭、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等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状态包括:有美好的理想,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等,都会对身心带来良好的滋养。进而达到陶冶情操、启智健体等效应。优美的古琴雅乐能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潜移默化地使人们的心灵得到陶冶和洗炼,情感得到升华,从而使人们达到伏美崇高的理想境界。四、净化心灵,苏醒本有的良知良能。受到良好音乐治疗音乐滋养的人,心灵会纯净得多,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中反映的自然界事物中的真善美慧,分辨出其中的假恶丑愚。从而增强人的心灵的抗毒性。心灵的抗压性、心灵的小我自闭性。而改变自我,会更好的去关爱其它人,升化人性中真爱的力量(当然,其它音乐也是有这些帮助的。)

这里主要说的这番话是古琴与医道之间的关系。中国古琴传统音乐非常悠久。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为培养弟子所设置的课程“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音乐被放在第二位,很重要的地位。;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论述,意思是人在后天的境界中由于受到外部的物质世界的侵损,身心需要修养。才能返其本元。而音乐方面的修养提升关系到人格是否健全的高度。

汉唐时期有“乐府”、“太乐署”兼负音乐教育之责。在宋代,经学大师、教育家胡吅提出“寓教于乐、寓乐于教”的思想,明代哲学家思想家王守仁,清代教育家顔元等都非常重视乐教传统,。国外音乐家李斯特在《柏辽兹与舒曼》一文中也谈到:“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入心灵的最纯的感情火焰”。

古琴音乐疗法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包括:古琴音乐气功组场、古琴音乐催眠术(现代医学模式的概念已不足以阐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全部性质,而疾病的治疗也不仅仅依靠药物或外科手术所能草率而解决,而另一种新的概念。声波音乐心理学将起而代之。医学领域这一观念的转变。使人们更加重视心理学(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而其它的净化心灵心理学等必将在不远的未来而兴起并广泛地应用于医学临床、教育、体育。家庭、宗教。人情关怀。世情温暖等各方面。

一、古琴音乐精神世界开拓法

二、古琴音乐精神滋养支持疗法

三、古琴音乐催眠术(苏醒良知良能、本有的自身潜能愈合法)

四、古琴音乐情志激活生物反馈疗法(应用于临床:让病人通过音乐导引学会减轻心身过度紧张的方法,如在轻幽宁静的音乐中进入音乐催眠中,化心理无明愁苦、紧张于无形。而事实也证明许多疾病的成因是社会负压过大。无明自我需求欲望过高。而带来的身心紧张。是许多疾病的潜因。

音乐对身心治疗的关系。有规律的声波:良性频律。对身心的作用。(宇宙中传递信息,声波能量、人体心律。等)

古琴心理学:古琴本身所拥有的音乐潜质和能量、频律。一张好琴所有的德性。治心斋琴学练要中说:九德:“奇、古、特、静、润、圆、清、匀、芳”。

而元代以后《琴声十六法》中所提出的:“轻、松、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淡、中、和、疾、徐。”和中医中的银针和理疗按摸手法有许多相通之处。其中有医生的心理心态和后面的手法的运用。

古琴心理学中:抚琴前:一、入境(中医讲治疗前的心理导引。)情感、,品质。气质、精神的专注。(治心一处)方可得心应手。

二、入神,弹琴者(医术者)自身对琴道(医道)的把握。音乐的构思(医治的方案)。下指前成竹在胸,乃是传神之途。态度专注。分析研判毫无轻慢之心,玩忽之态。古人说“唯乐不可以为伪”。人与琴合,指与弦合。心与音合。(而医道言:医者与患者心意合,手指和银针合。从心所欲。感而愈通。

古琴弹琴八法和医术相通之处:

一、轻重:有弹琴中最基本的表现是它。亦是强弱。手法有强弱变化性和规律性,有时轻而温养之,有时重法而泻通之。所以说琴道和医术各有法度而其理圆融互容之。(我这里是借琴理而谈医理。)

二、疾徐:抚琴中有是快若闪电。不容分秒。(在医术亦然。下针收针疾如箭。在患者还没有感到痛苦时,以完成治疗。有时在过去的中医气功中。有的。只是发功一挥手。病人已病气尽除。由如秋风扫落叶。畅快而自如。医道者的境界。)而有时则需要徐徐而来。沉稳静气。运指如抽丝、回弦如恋情。(这样才能仔细判明伤者病情的细微暗患处而彻底治愈之。(高度的对患者的关爱和负责精神)三、刚柔:弹琴时右手拨奏近岳山则偏刚,远岳山,近一徵处向柔。运指疾则刚猛,运指缓则柔之。而左右手互动时,左手短而急音刚,长而慢者音柔。(医术者在临床中同样运用之,显明而微妙。大家细加体证。

四、浓淡:弹琴时。指手用气用力勾、挑、轮、撞、进、复、绰、注、吟、按、带起、剔、撮、扫、托、掩、打、摘、跪、放合、猱、拨、推、淌、分开、双弹。等等一百多种左右手法都和祖国中医治药和推拿等许多方面呼吸相关。

五、方圆:各地风土人情不一,医者气质各不相同。琴人南北各帮,音趣各样。北方人粗纩,南方人细柔艺术表现巧妙天成。方:左手上下往复两音间轻捷。圆:两音间运指圆滑,起收不留痕。方可制清朗,圆可为温润,而过当则失于中道而含混,必以精心而为之。

五、明暗:在抚琴手法中,曲中泛音的幽暗而令人如听天音,精神紧张为之一扫

之。而身体松软,便于配合进行治疗。而明音如黄钟当头,醒目明神,而便神气鼓荡。气血运行加快。

六、虚实:弹琴手法上、下带起、掩、撞、揉、逗与右手拨弦互动虚实变化。虚者实之,实者虚之。总而言之。不失其中道者,方为妙也。(医术医理一样。细玩味之。)

七、心意:人之为体。琴之为用。相和相融,乃至佳境,弹琴时心在高尚之境,如丝毫利己私利之心。而心将专注。推己及人,使琴呈阔大宏远气象。而琴道生。所以云:虚无生自然,自然生大道,大道生一气,一气生万物。

在医道而言。以诚意正心为己任,以仁爱慈心为行火,以做止为进退,以念头专一为守城,以忘机绝虑为助成。以归根复命为圆成。

八、清静平等心:做任何事,以平常心,平等心对待。换位思考,痛在他(她)的身,疼在我的心。救死抚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但愿世上常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

高山无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音。高尚的人格情操的培养,是求取上乘琴道和医道的必经之路。

音乐的心理治疗作用

音乐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 摘要:音乐治疗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当前一种比较新颖的心理干预方式,其利用各种音乐活动影响或调适个体的生理、心理、情绪以及人际关系来达到矫治目的。音乐治疗在调节情绪,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等方面有很好的作用,正因为如此,音乐已被运用到医学治疗的领域。在当今这个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超负荷的精神压力使得人们产生了许多心理疾病。通过音乐治疗方式对人精神压力的缓解和心理疾病的治疗产生的巨大帮助,使人们对这种治疗方式更加重视,也使音乐治疗这门学科可探究的深度和广度更值得研究。本文介绍了音乐治疗的涵义、原理和主要方法,阐述了音乐在心理治疗中的发展作用。 关键词:音乐;心理健康;心理治疗 一、音乐心理治疗的原理 音乐治疗,又称音乐疗法,是一门年轻的、新兴的交叉边缘学科,也是一门正在拓展的领域。它是集医学、心理学、音乐美学、物理学、特殊教育学为一体的跨学科新治疗技术。音乐治疗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语言和功能,使求治者在音乐治疗师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经历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和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一)生理上的作用。 音乐是人类感情的通用语言,音乐产生的音响效果给人们的一般感受是共同的,音乐是通过音响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大量实验研究结果都表明,主导音乐活动主要是大脑右半球的功能。许多情绪和行为都在右半球控制之下。音乐的特点在于对右半球有着直接而明显的影响,音乐的交流或传递作用,能沟通人的内心世界的交往,使情绪或行为得到调节,这是音乐治疗原理的重要依据,这种疗效主要是音乐作用于人体而产生的一种生理上的变化。 (二)精神上的作用。 音乐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艺术的感染力以音乐特有的物理特性、特定的频率、声压影响人的生理节奏,尤其是在心理和精神方面在医疗上起辅助作用。 (三)情绪上的作用。 大量的资料证明,人如果长期处于一种情绪过度紧张的状况则会引起神经功能失

音乐心理学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较多地侧重于人对声音的知觉、音乐记忆和音乐想象以及音乐感等。 人对声音的知觉包括四个要素:音高、强弱、音色和时值。这些要素是根据人对声音的频率、振幅、波形和时程等物理特征的感受而形成的。不同的知觉各与相关的物理特征相对应。但决定某种知觉的物理特征并不是单一的,它同时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强弱的感觉虽主要来自振幅,但同时也受频率、时程、波形的影响。听觉器官接受音波所得的听觉印象是一个整体,不是音波的各个物理特征,由此形成人的音乐经验和行为。人对声音四个要素的感知水平并不平衡,这些水平的发展也互不相依。有些人某种水平发展有所偏长而成为某种类型。如音调型对音高的辨别力强,对旋律与和声感觉敏锐;力度型对强弱及重音敏感;时值型对速度、节奏、时程敏感;音色型对音质、音凋泛音的构成感觉敏锐。不同类型的人在他们欣赏、表演、创作中都会表现出他们的特长。 音乐记忆既包括一般记忆,如知觉的、理解的、情绪的和运动的各种经验;也包括音乐中特有的问题,如单音记忆、旋律记忆、和声记忆、乐汇掌握及理论知识与记忆的关系、几个无联系的单音先后出现的记忆,以及记忆的音域与语言的关系等问题。音乐记忆是音乐想象的基础,丰富的音乐想象水平是音乐家的重要心理特征。阿格纽在<大音乐家的听觉影像>中收集了舒曼、莫扎特、柏辽兹、瓦格纳等大音乐家听觉影像的记载。音乐家想象中的音乐世界,比现实世界里的音乐丰富很多。 音乐感是表现音乐才能的主要因素。心理学家对音乐感的看法不同。雷维斯认为它是统一不变的素质,西肖尔认为它是一系列单个水平的组合;施通普夫认为它表现在对和弦的分辨;捷普洛夫、科瓦列夫以及米亚西谢夫把音乐感看成是特殊的水平、爱好和个性的一种独特性质的结合。 音乐感在个体中的表现有早有迟,表现出来的深度和广度基于个体的音乐经验及经验对他的影响。对于音乐感是天生的还是从学习中获得的问题,各家主张不一。雷维斯、西肖尔倾向于来自先天的看法,但训练能够揭示出这种先天的潜在水平。 音乐感与音乐技能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音乐理解及表现的深度不受乐曲所需的技术水准的限制,一首很浅易的乐曲能够表现得很深刻。但是一位音乐家,尤其是音乐表演艺术家,必须具备发挥某种音乐技能的优越的生理条件,并且实行严格刻苦的正规锻炼后,才能具有较高的水平。

音乐心理学

音乐心理学 psychology of music 用心理学的方法及理论研究音乐与人的各种心理现象的相互关系,并找出其规律的科学。它与心理学及音乐学有关,并涉及声学、生理学、美学、社会学等学科,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有许多空白领域尚待进一步探索。 编辑本段概述 现代音乐心理学的开始则应归功于19世纪中叶的实验心理学流派的努力,他们最初致力于研究音响与 音乐心理学 感觉之间的关系。例如德国心理学家H.黑尔姆霍尔茨(1821~1894)通过调查及系统观察法研究了乐音与感觉的问题。G.T.费希纳(1801~1887)建立了心理物理学方法,进行了大量音响强度与感觉反应的试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16条心理-物理的有关法则。W.冯特(1832~1920)通过自我观察及内省的方法对视觉、听觉的生理及心理方面进行了研究。E.马赫(1838~1916)分析了感觉与表象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时间及音乐节奏要素的感知。 C.施通普夫研究了人们感觉的差异性,并探讨了协和与不协和的问题。这个阶段中所研究的内容以音响心理学为主,音乐心理学只占其中一小部分。 20世纪初,音乐心理学才逐步分离出来,着重研究音乐与心理的关系。如C.西肖尔提出了如何测验音乐才能的问题,E.库特研究了音乐创造的心理过程与曲式之间的关系等。随着现代心理学派的出现,也产生了构造派、机能派、格式塔派、精神分析派的各种观点。50年代以后,信息论、控制论和人工智能学的出现,又为音乐心理学增添新的内容,使它从研究声音的属性、音乐才能、音乐天资等问题进入到音乐的感知、认识过程及其本质的探讨,并更多地利用科学仪器对心理活动作出进一步的分析。 截至目前为止,音乐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大致如下:音乐对心理的刺激及其效果、音乐感、音乐记忆、音乐与感情的关系、音乐才能的定义及分类、音乐才能的测定、音乐创造及表演的心理过程、音乐天资的遗传、音乐对社会心理的影响、音乐对疾病的作用等等,并已出现了更专门的分工,如音乐社会心理学、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治疗学等。音响心理学研究音响与心理的关系。它是音乐心理学的前身,目前它们之间也颇难划清

心理治疗音乐地选择

治疗音乐的分类 不同的音乐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人们根据音乐的情绪属性,将可以用来进行治疗的音乐划分为六大类。在对在押人员进行音乐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音乐进行治疗。 (一)平稳、松弛、安静类音乐 这类音乐的速度和节奏一般比较平稳、徐缓;旋律轻悠、雅静和清新,起伏不大;调性平和,力度偏弱而变化较少。这类音乐能够给人一种平静、安全的感觉,能缓解精神紧张、镇定情绪,使人心平气和,可以消除烦躁不安,帮助人安静入睡。所以,这类音乐能够调节人的心律和呼吸,具有镇静、降压、松弛的作用。 表:平稳、松弛、安静类音乐的曲目 作者曲名形式、体裁情绪等级 中国音乐曲目 古曲关山月琴箫合奏曲 古曲春江花月夜琵琶曲、民乐合奏 广东音乐小桃红丝竹乐曲 阿炳(华彦钧)二泉映月二胡曲、弦乐合奏曲 黄自玫瑰三愿管弦乐改编曲 任光彩云追月民乐合奏曲 东蒙民歌,沙汉昆编曲牧歌小提琴曲、独唱曲 刘半农词、赵元任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独唱曲

塞克词、冼星海曲二月里来独唱曲 蔡余文、杨嘉仁、马革顺半个月亮爬上来合唱曲 张士燮词、姜春阳曲送别男声四重唱 乔羽词、刘炽曲我的祖国合唱曲(女声领唱) 张鸿西词、吕其明曲微山湖女声独唱曲 藏族民歌、冰河曲毛主席永远和我在一起独唱曲 尤小刚词、郭小笛曲月亮之歌独唱曲 茅晓峰词、邹辉明曲我愿……男女对唱曲 易茗词、雷蕾曲好人一生平安独唱曲 外国音乐曲目 巴赫(德)’弦上的咏叹调小提琴曲、管弦乐曲 格鲁克(德)行板(选自歌剧《奥菲欧与优丽狄西》)钢琴曲、管弦乐曲莫扎特(奥地利)(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第二乐章)单簧管协奏曲 莫扎特(奥地利)第#$钢琴协奏曲中的行板管弦乐改编曲 贝多芬(德)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德)悲怆奏鸣曲(第二乐章)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德))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小提琴协奏曲 贝多芬(德)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第二乐章)钢琴协奏曲 贝多芬(德)第四交响曲[#]交响曲 托马斯·穆尔(英)夏日里最后的玫瑰独唱曲、钢琴曲 舒伯特(奥地利)摇篮曲独唱曲 舒伯特(奥地利)圣母颂小提琴曲、管弦乐曲

音乐鉴赏课题目

1、怎样欣赏音乐?P6 答: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了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不只在于作品的形式美,更重要的是艺术作品的内容美。欣赏音乐分三个阶段:官能的欣赏、感情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官能的欣赏是比较肤浅的欣赏,而要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领略和获得完美的艺术享受,除了官能的欣赏外,还必须进入感情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这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音乐作品表现的是作曲家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要比较深刻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 容,就必须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点; 2)了解音乐作品的民族特征。一切作品都是植根于民族民间音乐,因此都有各自的民族特征。有些音乐作品概 括了民族音乐语言的某些特征,另一些作品则和具体的民族间音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3)了解作曲家的创作个性。作曲家由于生活的时代、环境、素养、经历和艺术趣味的不同,表现为各不相同的 创作个性,就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和舒伯特的《未完成的交响曲》,虽然具有相同的时代背景,但由于创作的个性各异,作品的风格就大不相同; 4)知道音乐作品的几种类型和风格。主要有标题音乐、非标题音乐、轻音乐和爵士音乐等。 5)音乐告诉我们的。作曲家通过音乐的模拟、隐喻、暗示或其他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同时激发我 们情绪上的联想和想象。(555) 2、艺术歌曲的特点?艺术歌曲与群众歌曲的本质区别(一句话)?P44 答:艺术歌曲主要有以下的特点: 1)诗与音乐的结合。歌曲根据原诗的抑扬顿挫等进行创作,所以歌曲所呈现的是作曲家对诗歌的主观看法。 2)以钢琴伴奏(原唱)。钢琴伴奏的地位和声乐旋律同等重要。钢琴伴奏不只是起和声与节奏衬托的作用,往 往还用特定的音型或更复杂、更精致的织体以表现歌曲的意境和内涵。例如舒伯特歌曲的钢琴伴奏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结构精致。艺术歌曲一般短小精致,是一种高度浓缩的音乐小品,在领赏或演唱时要非常主义细节,因为每 个字、每个音都有特意的安排。 4)内容丰富。由于诗歌都是采用诗人的作品,所以内涵丰富,艺术价值较高。 5)要求演唱者具备较高的演唱技巧与艺术修养。艺术歌曲的特质决定它的演唱者必须具备良好的音质、细腻的 声线、清晰地咬字与恰当的情绪表达能力。因此能否唱好艺术歌曲是衡量一名合格歌唱家的重要标志。 两者的本质区别: 群众歌曲是指为群众演唱而创作的表现群众生活情绪,演唱技巧难度不大的各种形式歌曲的总称;而艺术歌曲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手段与作曲比较复杂,伴奏占重要地位。(450) 3、简述民族乐器的种类。P85 答:我国民族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民族乐器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是广大人民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的民族器乐据不完全统计约200多种。按演奏性能民族乐器可分为: 1)吹奏乐器。其发音体大多为竹制或木制。乐器的种类和音色极为丰富多采,个性极强。并且由于各种乐器的 演奏技巧不同以及地区、民族、时代和演奏者的不同,使民族器乐中的吹奏乐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极其丰富的演奏技巧,具有独特的演奏风格与流派。 典型乐器:笙、芦笙、排笙、葫芦丝、笛、管子、巴乌、埙、唢呐、箫。 2)拉弦乐器,主要指胡琴类乐器。其历史虽然比其它民族乐器较短,但由于发音优美,有极丰富的表现力,有 很高的演奏技巧和艺术水平,拉弦乐器被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与伴奏。 典型乐器:二胡、板胡、革胡、马头琴、艾捷克、京胡、中胡、高胡。 3)弹拨乐器,分横式与竖式两类。弹奏乐器音色明亮、清脆。弹奏乐器除独弦琴外,大都节奏性强,但余音短 促,须以滚奏或轮奏长音。弹拨乐器一般力度变化不大。在乐队中除古琴音量较弱,其它乐器声音穿透力均较强。我国弹奏乐器的演奏流派风格繁多,演奏技巧的名称和符号也不尽一致。 典型乐器:琵琶、筝、扬琴、七弦琴(古琴)、阮、柳琴、三弦、月琴、弹布尔等。 4)打击乐器,品种多,技巧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不仅是节奏性乐器,而且每组打击乐群都能独立演奏, 对衬托音乐内容、戏剧情节和加重音乐的表现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典型乐器:鼓、板、钹、云锣、大锣等。(608) 4、请对贝多芬的《命运》作简要介绍。P118 答:《命运》交响曲代表了贝多芬的精神,代表了人类永不向自身妥协的精神。《命运》创作于贝多芬被疾病所困

对中西方音乐心理学发展的比较

大 众 文 艺大156 摘要:音乐心理学在中国是一门发展较晚的学科,西方心理学对中国心理学的形成和建构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比较中国和西方音乐心理学的发展轨迹,对于正确认识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历史,找出适合中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音乐心理学;特点;比较 音乐心理学是音乐学、音响物理学与心理学交叉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研究音乐与人类心理的关系、人类的音乐反应及行为的科学,广泛吸取了生物学、生理学、物理学、发生学、数学、遗传学、人类学、社会学的研究成果,逐步形成的一门独立的学科。音乐心理学属心理学范畴,是以音乐与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中西方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具有很多的相似性和不同点,本文将对此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及特点 我国音乐心理学思想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七八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尔后,历代的乐论、哲学、美学论著及其它史书中,都有不少有关音乐心理学思想的真知灼见。尽管这些思想并不系统,多采取描述、观察、内省的方法论述,缺乏严密的科学实验论据及准确的分析,并带有伦理学的色彩,但它的内容是丰富的,涉及范围也比较广,其中有很多有价值的见解,对现在的音乐心理学发展仍有影响。 首先,十分关注音乐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在他们的论述中已经涉及音乐的和谐程度与人的身心的关系,音乐对人的机体的调节,音乐与人的情感的关系,音乐影响人的情绪的特点以及音乐对人性格塑造的作用等问题。 其次,对听觉心理学的问题也有了初步的探索。虽然有时代的局限性,但这些观点已经涉及听觉审美感受与音乐的关系、听觉感受的声音范围、不同的声音产生的不同反应、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听觉差异、人的听觉个性差异等问题。 再次,对音乐中情感体验、想象、领悟等心理要素的描述是比较丰富的,这也是古代音乐心理思想相当有价值的一部分,其中有关审美活动中的通感现象的生动描述,以及对审美主体心境与客体的分析尤其值得重视。 中国音乐心理学科的建立始于19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的传入。当时有利玛窦的《西国记法》、艾儒略的《性学粗述》、毕方济撰写的《灵言蠡勺》等用中文写的介绍西方心理学思想的书。此后,不少西方心理学著作陆续介绍到中国,尤其是20世纪20年代,一批中国留学生赴美学习心理学后回国创业,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会和出版了国内的第一本心理学杂志,促进了国内音乐心理学学科的建立。20世纪80年代,中国音乐心理学研究进入了空前活跃、成果纷呈的阶段。这也是国内音乐心理学在西方心理学广泛传播的影响下,发展迅速的开始。这一阶段的研究使该学科在国内兴起,音乐心理学以一门独立的学科屹立于国内学术界。 二、西方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及特点 西方音乐心理学思想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希腊时期,音乐心理学研究中对音乐心理学的探讨同样不具备学科性,主要探讨音乐的生理、心理功能与听觉心理等问题。在研究方法上多是观察与内省,但内容丰富,不乏独到的见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探讨了声音的感觉,并从物理学的角度研究弦长与声音高低的关系,探讨协和音和不协和音之间的不同听觉感受。 其次,研究了音乐对人精神的净化作用,认识到音乐有塑造人的心灵美感与影响人的性格的作用及这种作用的特点,并且研究了不同的调式和人的性格形成之间的关系。 再次,涉及到音乐听觉心理方面,认为音乐的感知觉是基本的,是进一步领会音乐的基础;以及音乐欣赏的心理机制,如联想、记忆等功能。 而西方音乐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始于德国的科学 家赫尔姆霍茨于1863年发表了《作为音乐理论的生理学基础的声觉学说》一书,他运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人对复合音与单音的知觉、协和音与非协和音的性质,提出听觉共鸣说之后,音乐心理学便结束了前科学的状态,与物理学、生理学等学科相结合,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实验心理学的方法,以及各种科学实验的客观标准与数据,校正及补充了观察、内省、推测等方法得出的各种结论,使这一学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更高的层次。随后构造派心理学、行为主义、格式塔理论、信息论、控制论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对音乐心理学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比较与反思 无论是中国的音乐心理学还是西方的音乐心理学,都具有开端早的特点,并且在时间上比较相近,西方只是略微晚些。当西方正式建立音乐心理学学科时,而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正处于从春秋战国时期到19世纪末的孕育期,还尚属哲学范畴,仍缺乏独立的学科品格。 通过以上对中国音乐心理学和西方音乐心理学起源和发展的梳理,我们发现早期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不依赖西方的理性科学。 首先,在起源上,作为四大文明的发源地,中国的音乐心理学思想的开端甚至远于西方一二百年,远及公元前七八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而西方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其次,中西方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内容都比较丰富,涉及范围比较广泛。从事音乐心理学探索的人出现在各个层次。但是,在内容的细分上有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体现,虽然在对待情感、审美、音乐欣赏的作用等方面中西方偏于一致,但在西方的音乐心理研究中有对音乐心理从物理或数学方面的探讨,更偏重于理性和实践。再次,在研究方法上中西文化古代都使用了观察和内省。虽然研究方法一样,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异,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东方注重感受,西方注重理性,因此在研究方向和层次上产生了不同。 从早期的发展来看,我国的音乐心理学自有其体系,主要特点是在漫长的古代受文化传承的影响,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比较散漫不成体系,研究方法始终以内省为主。这也和中国几千年的教育方式——私塾有关系。 维持了漫长的二千年的传承方式后,十九世纪中期随着国门的开放,中国的思想界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的音乐心理学是在西方心理学界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始成长起来,并逐步形成学科体系。两千年来中国古人在音乐心理学上的探讨开始只是用来作为追根逆源的论据,但是,并不代表这份资源可以被忽视,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必须随着西方音乐心理学的发展亦步亦趋。吸取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中国自身的音乐心理学,建立起中国自身的音乐心理学体系是目前心理学研究中最迫切的任务。 回顾近现代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近现代的中国音乐心理学经历了起,承、转、合四个时期,已经逐渐在西方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严谨的学科研究体系,参与研究的人员队伍逐渐壮大。通过我们对中国音乐心理学发展的分析与研究,可以看出将来的中国音乐心理学发展应该注重中国文化与西方理念的结合,整理中国古代音乐心理学成果中的音乐心理学思想使之内容更加理性化,学科化,使中国的音乐心理学发展走上一条具有中国传统思想特色的学科研究道路。参考文献 [1]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M].广东三环出版社.1989.[2]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 罗小平.中国音乐心理学发展的走、承、转、合.星海音乐学院学报[J].2000.(3). [4]罗小平.中国音乐心理学动态扫描.人民音乐[J].人民音乐.2002.(7). 作者简介 鲁恩雄,音乐学硕士,河南省周口师范学院音乐系讲师。 对中西方音乐心理学发展的比较 鲁恩雄 (河南省周口师范学院音乐系 466000) 教育理论

音乐心理学

音乐心理学 截至目前为止,音乐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大致如下:音乐对心理的刺激及其效果、音乐感、音乐记忆、音乐与感情的关系、音乐才能的定义及分类、音乐才能的测定、音乐创造及表演的心理过程、音乐天资的遗传、音乐对社会心理的影响、音乐对疾病的作用等等,并已出现了更专门的分工,如音乐社会心理学、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治疗学等。音响心理学研究音响与心理的关系。它是音乐心理学的前身,目前它们之间也颇难划清界限。就两者的对象而言,大抵是,音响泛指一切声音,包括噪声以及孤立存在的乐音在内,而有组织的乐音则属于音乐的范围。 /*音乐对消费的影响*/ 通常音响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如下:音的物理属性(音高、音强、音质、时值)与感觉的关系;音程(八度、协和与不协和)对听觉所产生的结合作用、融合作用及遮蔽作用;听觉与其他感觉(特别是视觉)之间的关系;听觉空间感的形成问题;有关聋人、重听或听觉疾病的问题;对噪声的感受问题等。此外还有一些属于与音响生理学或音乐心理学交叉难以划分清楚的课题,例如可闻阈、听觉疲劳、曲调感、和声感、节奏感等。 /*音乐极限*/ 一般认为,音乐感包括两类要素:①是与生理条件有密切关系的,如音高感、节奏感、音色感、和声感等。②是综合的要素,如音乐记忆力、音乐想象力、音乐形式感、音乐审美感等。音乐感通过训练及培养可以有所改善,但对于早年即极富乐感的音乐神童及所谓音乐天才究竟应如何理解,迄今未有定论。 /*音乐与国家,爱国;什么音乐,频率,节奏能唤起久远的记忆*/ 音乐记忆:指能记忆所听过的音乐的能力,包括对绝对音高、相对音高的记忆,对节奏、旋律、和声、复调、音色甚至整部乐曲的记忆能力。分析音乐记忆的特殊性,音乐记忆的过程,找出培养、加强音乐记忆的方法与原则,对学习音乐和掌握音乐有很大帮助。因此,音乐心理学与音乐教育学都将它作为一项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音乐的创造:源自于心理*/ 音乐与心理催眠:催眠时用的音乐,舒缓的钢琴曲。 /*通过音乐控制脑电波,治疗疾病*/ 音乐疗法: 1、有助于释放情绪 2、减压、排忧解困 3、改善身体和情绪功能,提高情商 4、改善沟通人际关系的能力及处事技巧 5、减少不恰当行为及增强自制 6、改善学习兴趣,提高身体灵活性 7、增强专注力与定力 8、强化个性气质,使闲暇增值 9、缓解并医治身体的各种痛症 10、加快自我成长,提升自我价值,确定人生方向。 音乐的免疫力 通过音乐,使人本身抵抗力增强,从而在更高水平上达到协调,这就是音乐的免疫力疗法。

实验音乐心理学百年历史与发展前景鸟瞰

趣在声乐艺术上的综合反映。由于不同的地理、政治、文化、经济等历史背景 ,与西欧的声乐艺术在结构形态 以及审美习惯上有着质的差异 ,这种差异决定了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 ,尽管这种演唱并不尽善尽美 ,也尚无 系统理论 ,但这并不影响它成其为中国独立的声乐学派。因为 ,这是我们民族自己“心上的歌”,代表着中华 民族千百年积淀下来的审美心态。忽视了民族审美心理相吻合的艺术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所独具的鲜明个性 特征 ,就没有了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了 ,也不可能对中国民族声乐做出全面和科学地认识。 ①稽康《声无哀乐论》 ②《乐记》 ③《论语八》 ④《荀慧主演剧散论》 ⑤《闲情偶寄》 ⑥《文心雕龙》 ⑦王骥德《方诸馆曲律》 1897 年 ,美国依阿华大学从耶鲁大学引进一位 31 岁的博士———被后人称为“音乐心理学之父”的 卡尔爱弥尔西肖尔 ( Carl Emil Seashore) 。在西肖 尔领导下 ,该校心理实验室成为实验音乐心理学的 发祥地。100 年来 ,音乐心理学已成为西方高校中 音乐学、音乐教育学和音乐治疗学等专业的核心学 科。在我国 ,它又是一切同音乐与人发生联系的学 术领域亟待了解和建设的新学科。20 世纪末 ,梳 理、评述这个学科的历程及现状 ,对其发展的问题和 前景略做判断 ,是这门学科在我国初建时期的必要 工作。 不同心理学派与音乐心理研究范畴的发展轨迹 科学研究中 ,心理学受不同学派理论观点和方 法的左右可谓最甚。所谓“用 1 个问题问 10 位物理 学家 ,其答案为 1 ;问 10 位心理学家 ,其答案为 10” 正说破这个道理。西方百年音乐心理学发展史的读 透点也在于此。对 20 世纪音乐心理学发展的阐释 , 只有与其所持的理论观点和相联系 ,才能把握其范 畴的性质和概括范围。 一、构造主义与音乐心理声学 1879 年 ,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所心 理实验室 ,心理学与哲学分离成立独立科学。心理 学家产生的基础 ,是欧洲科学主义时代精神笼罩下 的机械主义、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哲学 ,以及德国的 感觉生理学和心理物理学。视世界乃至人为可肢解

音乐鉴赏公选课论文

中国民族音乐赏析 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经历了无数次的兴衰轮回,时至今日,淀积着的民族文化无不饱含风霜雪雨,在沧桑中透漏着荡气回肠和令人震撼的东西。琴、棋、书、画在我国文化中有着都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琴,我们姑且称之为音乐,音乐从来都是用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我们的喜怒哀乐都可从音乐中体现出来,当然我们也可以用音乐陶冶情操,通过音乐来修身养性不失为一种良策。我觉得一个人可以活的平庸但作为一个人不能没有修养,因为我们是人。作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即使他是平庸的,但在其平庸中也会透出一种不凡。修养是一种境界,是用一种有灵韵的东西填补一个人心灵的空白,是为了成就灵魂的高尚,谁也不愿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但事与愿违,放眼望去,那一双双空洞的眼神会我告诉我们一切。修身养性,并不是说要靠修身养性来修饰自己,修身养性可以提升自我,但更多的我们是要靠修身养性来慰藉自己。我喜欢音乐也希冀提高自己的修养,这是我选这门课程的初衷;我也可以确切的说,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确有收获,起码提高了自己的品味和鉴赏能力。 与其说这篇论文是我们的一次作业,还不如说这是对我们鉴赏能力的一次确认。首先,对于题目的选择,我认为一个人喜欢的歌曲或音乐一定不止一首,至少应该是一类。我喜欢的乐曲有很多,我没法对其一做评论,所以我选择了一个比较笼统和宽泛的话题进行鉴赏。其次,我之所以选择民族音乐,是因为我觉得在此之前我对我们的民族乐曲存有误解,而在真正了解了她之后,我才看到了我们民族音乐独有的魅力。以下将是我感触颇深的三个方面: 篇一:一个瞎子,一把二胡,一曲《二泉映月》开创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有魅力。 “大雪像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石乱玉,堆得面目全非。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呜呜地拉着,在淅淅疯疯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这就是一位民间艺人的真实写照。大自然的静美,生活的凄苦,人生的落魄,点缀着二胡的曲韵,指尖上流淌出的是发自内心的人生感悟。人生匆匆几十载,苦也罢甜也罢,都犹如过眼云烟,人生只不过是一曲《二泉映月》的压缩版。 《二泉映月》的曲体结构是一首传统的变奏曲。音乐一开始,短短的引子,音阶下行的旋律,犹如一声百感交集的轻轻的叹息,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深沉的意境中去。主题音乐使人联想到一个拄着竹棍的盲艺人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徘徊流浪,无限伤感,无尽凄凉。《二泉映月》就是在上述音调的多次变奏下逐渐展开构成全曲的,它通过变奏使音乐形象得到层层深化,使人感到受到阿炳怀着难以抑制的感情,一遍又一遍地向人们诉说他种种苦难和遭遇。乐曲的后半部分,音乐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积聚起来的感情迸发了,乐曲推向高潮,强烈而激愤,显示了阿炳特有的气质和魄力。这是作者对旧社会愤怒控诉的声音,它深刻地反映了阿炳倔强、刚毅的性格,表达了他对黑暗势力不妥协的反抗和斗争。 华彦钧作为一位中国的民间艺人,在中国民间音乐文化的历史积淀上,以自己度过的沧桑岁月和不平凡的经历凝聚成了逐渐获得世界性声誉的传世之作。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 篇二:中国民乐合奏版的《拉德斯基进行曲》和《戏彩》,两首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民乐合奏。 中国的民族器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自成一套体系。在《拉德斯基进行曲》和《戏彩》中大量应用了中国民族器乐,例如:胡琴、柳琴、笛子、琵琶、鼓、锣、钹…..《戏彩》具有浓郁的京剧音乐色彩和独特的东方神韵,在中国古典音乐的基础上加以现代元素,将中华民族

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_赵冬梅

第2期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N o.2 2006年6月 Journal of X inghai C onservatory of Music June.2006 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赵冬梅1,刘志雅2Ξ (1星海音乐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广东广州 510006,2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 [摘 要]音乐心理学主要采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同时汲取生理学、物理学、美学等有关理论,研究解释人由原始到高级的音乐经验和音乐行为的心理学分支。文章介绍了音乐心理学的开端,以及历史上对音乐心理学发展有所贡献的一些学者;论述了音乐心理学的几种主要研究方法,从冯特的实验内省法,到现代的实时测量和元分析等技术,阐述了音乐心理学两个热点研究领域:音乐知觉和认知神经音乐心理学。 [关键词]音乐心理学;实时测量;元分析;音乐知觉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7389(2006)02-0024-04 音乐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主要采用的是实验心理学的方法,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汲取生理学、物理学、遗传学、人类学、美学等有关理论,研究和解释人由原始(初生)到高级的音乐经验和音乐行为。国外关于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已经非常广泛和深入,国内的音乐心理学研究正处在不断发展中,关于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国内的研究者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论和分歧,[1]但多数研究者都认为音乐心理学应该采用实证的方法,并对此有所研究和贡献。[2-4] 一、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历史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如声音的物理特征在人的听觉上的反映,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才能以及音乐技能的训练和音乐表演的心理状态等。由于它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各种理论重视科学实验的根据,从而逐渐修正了音乐上的纯理论推测和凭主观印象产生的理论,并且与音乐美学的理论联系起来,构成音乐学中的一个部分。 现代音乐心理学的开始应归于19世纪中叶的实验心理学派的努力。如: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姆霍(1821~1894)通过调查及系统观察法研究了乐音与感觉的问题,于1863年发表了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作为音乐理论的生理学基础的声觉学说》。这部著作是以”欧姆定律”音响学理论,和缪勒的神经特殊能量学说理论为基础的。费希纳(1801~1887)建立了心理物理法,进行了大量强度与感觉适应的试验。[5]冯特(1832~1920)通过自我观察及内省的方法,对视觉、听觉的生理及心理方面进行了研究。马赫(1838~1916)分析了感觉与表象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时间及音乐节奏要素的感知。[6] 首创音乐心理学的是施通普夫,1883年,他发表了《音乐心理学》,把心理学的观点渗透进赫尔姆霍茨的物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中,成为心理学领域中唯一的音乐心理学家。他着重研究人对协和音与不协和音的感觉[7]。1883年和1890年他分别出版了《乐音心理学》上下卷,他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乐音心理学理论,其中主要是乐音谐和理论。他认为人类对乐音谐和的辨别不是经验的,而是先验的,是高级神经的特殊能力。他的三名弟子柯勒、考夫和勒温都是完形心理学的创始人。在他之后,雷维斯由研究听觉病理障碍而进入音乐心理学,尤 42 Ξ收稿日期:2005212212

心理治疗音乐疗法详解

音乐疗法 音乐,不仅仅是好听,它可以缓减压力、放松心情,更有助于治疗各种身心疾病。音乐治疗学作为一门集音乐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医学和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学科。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它把多学科的知识、技能融合为一体,并借助于特定的音乐活动,在音乐治疗师和患者的共同参与下,通过音乐活动对人引发的生理、心理、情绪、认知和行为体验,来达到保持、恢复、改善和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目地。 音乐治疗的功能主要有娱乐功能、教育功能和临床治疗三大功能。 娱乐功能:主要体现在医疗机构为患者开展的“娱疗”,即为人们带来的审美享受,为常人提供的音乐保健服务,以及为亚健康人群开展的音乐心理减压活动。 教育功能:尤其在儿童音乐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作用有1.促进知觉2.增进记忆力3.唤起作用4.重复学习5.刺激感觉阀。 临床治疗功能:指音乐治疗实践过程中,音乐活动对人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所产生的积极的改变功能。 生理影响:音乐不仅有影响大脑皮质运动中枢活化或抑制作用,而且具有在长期记忆中容易与各种回忆连接的特点,音乐可以绕开认知过程,直接刺激情绪,情感反应,这些有

利因素就是音乐治疗在为身心症或精神官能症患者提供音乐干预的生理影响依据。 心理影响:1.自我表现2.唤起联想3.音乐同化 社会功能:1.增进交流2.适应社会3.促进社会整合 不同时段如何选择听音乐 1.起床——消除睡意的音乐 每天的工作或是学习已经非常让人劳累,晚上再想拥有一点自己的时间看看电视,所以总是睡得比较晚。但无论是对于上班和上学的人们来说,早上起床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有的人早上起来用凉水洗个脸等让自己迅速清醒,其实聆听音乐也拥有迅速让人提神的功效。如果你起床的时候把直接开启手机听一首比较激昂的乐曲,很快就能够清醒。卡门前奏曲是比较适合早上起来聆听的。 2.上午——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上午的时候我们经常处于一种半迷糊的状态,昏昏欲睡不太清醒,经常喝咖啡来提神不是一件好事,这样会对咖啡因产生依赖性。聆听音乐是能够让我们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很好的方法之一,但是这个时候如果你聆听那种缓慢抒情的音乐可能会加速你的睡眠,所以一些带有轻快节奏和思考性的

《音乐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音乐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10601100430 课程名称:音乐心理学 英文名称:music psychology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 32 学分:2 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 实践学时:指导自学学时:6 适用专业:音乐学(音乐治疗)适用层次:本科 先修课程: 承担院部:人文学院学科组:音乐学科组 二、课程介绍 (一)课程目标及地位 音乐心理学是研究音乐与人的行为、心理过程互动关系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音乐治疗学的理论课程之一。通过音乐心理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在人听觉感知操作支配层面上的现象,引导学生运用音乐心理学基本常识探索在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以及美学中的奥秘,从而培养学生具有分析运用音乐心理学在音乐治疗中应用的能力,为学习音乐治疗课程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知识目标了解音乐艺术在人类生存中的本质功能,以及构成的依据和原则,这种知识对音乐治疗学的推动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2、能力目标通过音乐心理学的学习,掌握音乐在人的生理水平、心理层次以及社会认知层面的意义,熟练运用音乐元素进行音乐的选择与即兴创作,对音乐治疗的基本能力奠定基础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一般安排在第1个学期,本课程重点是音乐心理学基本常识的掌握和理解; 掌握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培养应用能力;难点是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的操作。重点章节是第6章、第7章。难点章节是第5章。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音乐心理学》教学以讲授和讨论与体验的教学法为主,在教学中要多开展讨论和体验的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教学目标,完成共同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策略、方式与手段。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 《音乐心理学》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学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米用何种

中国古琴音乐心理学与音乐心理治疗

中国古琴音乐心理学与音乐心理治疗 一、古琴音乐心理学是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其中重要的一部份,在音乐心理治疗方面可以促进人的身心更和谐完美的健康。而中国古琴以它宁静高古,轻幽淡远,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在身心宁静放松的状态中,身心各方面的功能得到重新调整,人的身体在每一天的人琴互动中而分泌多种有益的生化物质,如各种激素、酶等,产生抗疲劳、助消化、降血压、调理神经系统等作用。我国元代名医朱震享曾有“乐者,亦为药也”的论断。二、在现代社会中,“音乐疗法”正成为正在迅速发展的一种新的医疗手段。三、在当今的社会中中国古代礼乐文化之一、古琴这种纯理性的乐器正越来越多的为国人所重视,它具有一定的道德教化功能。对培养人、环境、家庭、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等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状态包括:有美好的理想,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等,都会对身心带来良好的滋养。进而达到陶冶情操、启智健体等效应。优美的古琴雅乐能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潜移默化地使人们的心灵得到陶冶和洗炼,情感得到升华,从而使人们达到伏美崇高的理想境界。四、净化心灵,苏醒本有的良知良能。受到良好音乐治疗音乐滋养的人,心灵会纯净得多,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中反映的自然界事物中的真善美慧,分辨出其中的假恶丑愚。从而增强人的心灵的抗毒性。心灵的抗压性、心灵的小我自闭性。而改变自我,会更好的去关爱其它人,升化人性中真爱的力量(当然,其它音乐也是有这些帮助的。) 这里主要说的这番话是古琴与医道之间的关系。中国古琴传统音乐非常悠久。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为培养弟子所设置的课程“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音乐被放在第二位,很重要的地位。;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论述,意思是人在后天的境界中由于受到外部的物质世界的侵损,身心需要修养。才能返其本元。而音乐方面的修养提升关系到人格是否健全的高度。 汉唐时期有“乐府”、“太乐署”兼负音乐教育之责。在宋代,经学大师、教育家胡吅提出“寓教于乐、寓乐于教”的思想,明代哲学家思想家王守仁,清代教育家顔元等都非常重视乐教传统,。国外音乐家李斯特在《柏辽兹与舒曼》一文中也谈到:“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入心灵的最纯的感情火焰”。 古琴音乐疗法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包括:古琴音乐气功组场、古琴音乐催眠术(现代医学模式的概念已不足以阐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全部性质,而疾病的治疗也不仅仅依靠药物或外科手术所能草率而解决,而另一种新的概念。声波音乐心理学将起而代之。医学领域这一观念的转变。使人们更加重视心理学(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而其它的净化心灵心理学等必将在不远的未来而兴起并广泛地应用于医学临床、教育、体育。家庭、宗教。人情关怀。世情温暖等各方面。 一、古琴音乐精神世界开拓法 二、古琴音乐精神滋养支持疗法 三、古琴音乐催眠术(苏醒良知良能、本有的自身潜能愈合法)

1音乐心理学的意义

1音乐心理学的意义、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特征 音乐心理学是以实证研究为基本方法,研究与音乐有关的心理现象与问题的科学。其研究范围涉及人类的基本听觉特征,音乐音响结构审美特征的心理依据,音乐表现的心里机制,音乐创作、表演、接受及审美价值判断活动中的心理特征,音乐学习、教育及与音乐能力相关的心理问题等等。其研究的基本问题对音乐美学与史学研究具有基础意义,又对广泛的音乐实践领域具有应用价值。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是以音乐活动为核心的人类主观精神活动现象,而这种精神活动的现象具有高度主观性、个体性的特征。然而作为有着共同生物基础的物类,人类的心理活动也必然存在着共同的属性与规律。人类的心理活动中存在的规律普遍性正是音乐心理学学科的基本信念。 在这样一个主观精神活动的领域中,去获得具有客观性、可证明性、可重复检验性与可推广性的科学认识的结论是非常困难的,然而是必须的。因此如何从研究方法上排除研究者的主管偏差,是心理科学之所以为科学的关键,以科学实证研究为基本方法,是音乐心理学与音乐每类其他科学的关键不同之处。使用与具体现象具有明确对应关系的概念,通过实验、调查及结构化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获得可信的现象,采用严谨的逻辑分析及必要的统计手段发现现象之间的规律与趋势,进而作出适当的结论与推论,是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过程与特征。 2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只要领域 截止目前为止,音乐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大致如下:音乐对心理的刺激及其效果、音乐感、音乐记忆、音乐与感情的关系、音乐才能的定义及分类、音乐才能的测定、音乐创造及表演的心理过程、音乐天资的遗传、音乐对社会心理的影响、音乐对疾病的作用等等,并已出现了更专门的分工,如音乐社会心 理学、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治疗学等。 音响心理学,研究音响与心理的关系。 它是音乐心理学的前身,目前它们之间 也颇难划清界限。就两者的对象而言, 大抵是,音响泛指一切声音,包括噪声 以及独立存在的音乐在内,而有组织的 音乐则属于音乐的范围。 通常音响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如下: 音的物理属性(音高、音强、音质、时 值)与感觉的关系;音程(八度、协和 与不协和)对听觉所产生的结合作用、 融合作用及遮蔽作用;听觉与其他感觉 (特别是视觉)之间的关系;听觉空间 感的形成问题;有关聋人、重听或听觉 疾病的问题;对噪声的感受问题等。此 外还有一些属于与音响生理学或者音 乐心理学交叉难以划分清楚的课题,例 如可闻阈、听觉疲劳、曲调感、和声感、 节奏感等。 3音乐感 或称音乐质,泛指对音乐能欣赏、 理解、表现或进行创造的特性。但术语 概念很广,含义模糊,音乐心理学家尚 未能提出一个被公认的定义。 一般认为音乐感包括倆类要素:(1) 是与生理条件有密切关系的,如音高 感、节奏感、音色感、和声感等(2) 是综合的要素,如音乐记忆力、音乐想 象力、音乐形式感、音乐审美感等。音 乐感通过训练及培养可以有所改善,但 对于早年即极富乐感的音乐神童及所 谓音乐天才应如何理解,迄今未有定论 与此相系的是所谓音盲,即毫无或 极度缺乏音乐感的人。有些音盲可以缔 结为由于听觉生理方面受到障碍或出 现病理现象,但也有生理上健全而缺乏 音乐感受能力,通过学习、训练难以改 善的形成。此外,在欣赏、表演及创作 能力方面,音乐感所起的作用如何,音 乐感的组成要素,音乐感的形成,音乐 感的测定,音乐感的类型,均属于有待 深入研讨的课题。 同样受到重视的是音乐与情感的关 系问题,西方音乐心理学家所注重研究 的是将音乐作为一种物理刺激,通过实 验来测定人们的各种生理以及心理反 应,求出一般的规律,以及因个人的不 同而产生的差异。由于涉及美学的领 域,各派心理学家所得出结论颇不一 致。 4音乐记忆 指能记忆所听过的音乐的能力,包括 对绝对音高、相对音高的记忆,对节奏、 旋律、和声、复调、音色甚至整部乐曲 的记忆能力。分析音乐记忆的特殊性、 音乐记忆的过程,找出培养、加强音乐 记忆的方法与原则,对学习音乐和掌握 音乐有很大帮助。因此,音乐心理学与 音乐教育学都将他作为一项很重要的 研究课题。 5 音乐才能 音乐才能的存在是不能否认的。但音 乐才能包括那些要素,又如何培养,尚 无定论。例如西肖邦认为应有6个方 面,及音高感、音强感、时值感、节奏 感、和声感与音调记忆能力。而M.舍 恩认为音乐才能应包括:听觉感受力、 音乐感情与理解力、音乐实现力、音乐 智慧、音乐记忆以及思考力、自信力与 音乐气质等。有人还指出音调想象力、 音乐经验对音乐才能也有重要关系。 为了确定音乐才能的高下优劣,在 西方出现了所谓“音乐才能测验”,由 心理学家编制一系列问题要求被测验 者回答,在根据答案鉴定音乐才能的劣 势。最早出现的测验表由西肖邦编制, 共100题,1919年录制成唱片6张, 公开发行,1930年J誇尔瓦泽 (1894-1977)的音乐测试法,只用三 个音,但不断改变音高、时值、音度及 节奏,通过40及50 次变化即可得出 判断。韦恩的“标准音乐智力测验” (1948)需用钢琴弹奏近一小时的测验 内容,包括和弦分析、音高变换、音乐 记忆、节奏重音、和声、力度及分句等。 但是这些测验究竟能否真正鉴定音乐 才能的高下,可能还是疑问,但作为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