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 知识点1-3单元

必修二 知识点1-3单元
必修二 知识点1-3单元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经济属于自然经济,以小农经济为主要特征,手工业和商业处于附属地位,共同构成古代经济的结构。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1、【耕作方式】:

(1)原始的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2)铁犁牛耕:A、出现时间:春秋战国时期。B、推广普及:汉代。C、牛耕技术发展:西汉耦犁。

D、铁犁技术的发展:唐代出现结构完备的曲辕犁,可根据实际需要,控制耕土深浅,反映了唐代繁盛的生产力因素。

(3)播种技术:汉代出现了播种工具耧车。

(4)耕作技术:春秋战国——垄作法(春秋战国);西汉——代田法

(5)耕作制度:宋以后: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6)灌溉:魏晋——翻车;唐——筒车;明清——水车

2、【经营方式】:以小农经济为主。

(1)时间: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直到近代仍然处于主导地位。

(2)原因:A、经济:铁器牛耕出现(生产力发展)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生产关系)

(3)内容:A:结构: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B:地位:长期处于中国经济的主导地位;

C、特点:自给自足,男耕女织,分散性,封闭,个体脆弱性和整体稳定性。

(4)影响:A:经济:促进了古代农业发展,但也制约了手工业和商业发展;B、政治:成为中央集权和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总之,成为中国古社会发展缓慢和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根本原因。

第2课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总况把握】

(1)中国古代对手工业管理有严格制度,一些关键部门和行业以官营为主。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长期存在,工官制度对手工业经济发展有利有弊。

(2)在明清时期,手工业领域出现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

(3)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曾经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并通过外贸,对世界产生影响。

1、【手工业经营方式】

(1)官营手工业:封建社会前期最重要的手工业经营形式(2)民营手工业(明中叶,超过官营)(3)家庭手工业

2、【三大手工业部门】

(1)纺织业:

棉纺织业:元代棉纺织家黄道婆对纺织工艺进行革新(捍-搅、弹、纺、织),创造新式纺车,推动了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出现新的生产关系:明代,蚕桑、棉花中植普遍扩大,在一些纺织业发达的地区,还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2)先进的冶金技术:

①青铜业:西周时期,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

②冶铁业:燃料,汉代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有了革命性的变化:到东汉时期,杜诗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水排(元代王祯《农书》中有图)。

北宋:有了以煤做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冶铁炉温度提高,加速了冶炼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③炼钢业: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灌钢法,兵器坚韧锋利。

(3)陶瓷业成就:

瓷器: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唐代:a、唐三彩。b、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宋代:官,钧,汝定哥五大名窑。

明清:彩瓷、青花瓷、珐琅彩

(4)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

A、起源早,历史悠久。

B、劳动分工细致。

C、技术水平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于世界。

D、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式并存。

E、产品不仅供应国内,还远销世界各地。

F、手工业中心受经济重心的转移而转移。

G、虽然明清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始终没有过渡到成熟的资本主义工业。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总的认识】:(1)商业使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增强了活力。(2)由于传统偏见,商人社会地位相当

低,商业被堪称“末业”,长期受到压抑;又由于统治集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工商业发展长期受到限制。(3)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严重影响了新的经济因素的生长。

1、【商人】

(1)春秋战国:出现富足的巨商。

(2)明清:出现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商帮,会馆是他们活动的重要场所。晋商和徽商势力最为强大。

2、【货币】

(1)随着商业的发展,北宋时的益州(成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2)早期银行:明清时期有经营金融业的票号,以晋商为代表。明清时期由于新航路开辟,中国进入白银时代。

3、【商业场所“市”的发展】

(1)城市:早期管理严格,宋代城市解放,被称为“城市革命”。

①汉代: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长安有九市。

②唐代:城市有严格的管理,坊市分开,而且有时间限制。唐朝后期出现夜市,反映了商业的发展,但这时期的夜市依然有时间限制。

③宋代:出现商业革命和城市革命,突破原先的空间(市坊无界限)和时间限制(昼夜相连)

(2)草市:

①唐代:草市作用已经十分明显。汴州地区,“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②宋代: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陆游诗中道:“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③明清:特别是江南地区,草市发展为工商业市镇。

四.【中国古代经济政策】

【总的认识】

古代的经济政策以小农经济和君主专制为出发点,具有典型的农业文明特色。

古代经济政策的特点有:专制性、封闭性、内敛性、保守性、落后性。这些特征,决定了这种政策对社会发展的阻碍性。

对古代经济政策不能只抓住缺陷,还要关注其积极的方面,如体现儒家“仁政”思想,如抵制西方侵扰、维护主权的倾向。

1、【土地制度】:

(1)土地制度演变:

①土地国有制——井田制:A、时间:商周时期。B、性质: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实际归国王私人所有。

②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1)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原因);私田出现,井田制逐步瓦解;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

(2)确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运动,封建土地私有制最终在各国确立起来。

(3)特点:封建土地私有制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建国初结束);封建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封建地主和国家的剥削和压迫,生活贫困。(4)土地兼并:

①原因:在封建社会,由于土地私有制和允许自由买卖,加上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剥削压迫地位、土地兼并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现象。

2、【重农抑商】

(1)时间:A、起源:商鞅变法明确规定重农抑商的原则(法家的奖励耕战思想)。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王朝的基本经济政策。B、消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不得不逐渐放弃这一落后的政策。

(2)概念:强调要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3)影响:①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和政局的稳定。②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

3、【海禁政策】

(1)时间:明清时期。

(2)原因:①经济原因:自然经济是一种封闭的自给自足经济,开放性不足。②政治原因:明清时代,中国开始衰弱,受到外国侵略,海禁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明清时期,社会矛盾、民族矛盾尖锐,沿海常有反抗力量活动。③思想原因:天朝上国思想,儒家的夷夏观、朝贡思想。

(3)实质:官方垄断的朝贡贸易体制。

(4)概念: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影响:A、利: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B、弊: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也使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落后于西方。

4、【资本主义萌芽】

(1)时间:开始出现于明朝中后期的江南地区的纺织业部门。鸦片战争后,一部分资本主义萌芽转变为近代企业,部分则在西方的经济侵略下夭折。

(2)原因:经济进步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3)表现:①机工受机户雇佣。②实质是雇佣关系。③记工授值等方式的工资方式。④手工工场。⑤包买商。

发展缓慢的原因:①经济原因(根本):小农经济为基础,重农抑商为政策。②政治:封建专制统治。

③思想:重农抑商的法家思想和重义轻利的儒家传统。④外交:闭关锁国,使资本主义萌芽失去海外市场。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总论】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和扩展,世界市场是顺应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产

物。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展和深化。世界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第1课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动力是资本原始积累的资本欲

望)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①经济根源: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导致对黄金的需求量增大,同时要求扩大对外市场。(根本原因)

②社会根源:欧洲出现“寻金热”,《马可波罗行纪》流传使欧洲人渴望到东方实现黄金梦。

③直接原因(商业危机):阿拉伯、意大利商人垄断了当时西方贸易;奥斯曼土耳其建立后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控制,使东西方商路受阻。

④宗教原因:15世纪晚期,已完成中央集权的葡萄牙、西班牙,热衷于传播基督教;

⑤思想因素: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思潮——人文主义鼓励冒险、勇于开拓进取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⑥科技因素:人们开始相信地圆学说;制造出适于远洋航行的海船;罗盘针已在海船上使用;武器装备得到改善。

⑦ 政治因素:葡萄牙、西班牙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具备了组织大规模远洋航行的实力。(2)过程

①1487年,迪亚士绕过非洲南端,抵达非洲东海岸,发现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②1492年,哥伦布越过大西洋到达美洲,发现了“新大陆”。③1497年,达·伽马直达印度,正式开通了欧亚之间的航路。

④1519-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他在菲律宾因野蛮的侵扰被土著人打死。

(3)影响:

最大影响:世界开始联系成一个整体,新航路开辟是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的标志。

对欧洲的影响: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促进生产关系变动----引起“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价格革命成为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冲击了西欧的思想领域:开拓人民眼界,刺激人类欲望,证实地圆学说,冲击了神学理论。

对亚非美:殖民掠夺,导致东方国家日益贫困和落后。

人类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美洲的烟叶、玉米、可可和马铃薯等物产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传遍世界。麦子、水稻、甘蔗、葡萄等植物和马、牛、驴、骡等动物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

移民一起进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的经济生活。(注意高产作物对人类的影响)

总之,西方资本主义正在兴起,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而同时期的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衰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实行“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自守”政策,丧失了海洋主动权,中西方差距日益拉大,为近代的被动挨打留下了隐患。

第3课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扩展的主要途径

一、荷兰:海上马车夫

二、英国:日不落帝国

【原因】:①物质基础:为争做世界霸主,对外推行重商主义,国内推行圈地运动,资本主义经济

发达,这是在海外殖民活动中取胜的主要原因。②根本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先进的政治制度是取胜的根本原因。③武力后盾:建立了欧洲一支最强大的海军。

【过程】①16世纪,英国没有实力同西班牙和葡萄牙抗衡,这时期海上活动的特点是进行一般性海

上贸易的同时进行海盗式的抢劫和贩卖黑人奴隶。

②打败西班牙: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商业贸易业发达的荷兰确立了海上霸权。

③打败荷兰:1651年颁布《航海条理》,矛头直指海上贸易强国荷兰。1652-1674年的三次英荷战争,英国打败荷兰,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英荷战争的性质是争夺世界市场的商业战争、争夺殖民地和世界殖民地霸权的战争。

④打败法国:18世纪中期,英法发生多次战争,英国1763年取得七年战争的胜利,签订《巴黎和约》,掌握了海上霸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影响】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海外市场,从而引起国内技术革命,直接推动工业革

命的发生。

【评价西方殖民扩张】

(1)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世界经济一体化起步。(市场扩大的途径:殖民扩张,商业贸易等。)

(2)为西欧国家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原始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造成亚非拉地区落后;带来先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殖民地历史的转型。

第3课工业革命(蒸汽的力量)——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和市场准则确立

1、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发生的背景:注意资本主义发展的六大要素和支持性条件

①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成为工业革命的具大动力和政治保障。

②资金: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金。

③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黑奴是为美洲种植园提供劳力。)

④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特别新兴工业棉纺织业部门更利于采用新技术)。

⑤市场:英国海外市场日益扩大,工场手工业时期商品生产已无法满市场需要。——直接原因

⑥文化因素:牛顿力学与文艺复兴等思想解放运动。

2、主要发明:

①棉纺织: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开始)。

②动力: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的蒸汽机,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③交通运输: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造成第一艘汽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

2、结束标志: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制造机器)。1840年前后,英国机器生产基本上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率先完成工期业革命。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

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6)①生产力:提高生产力,推推动社会转型:人类文明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②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A、社会变革:产生、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③促进经济政策调整: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西方国家奉行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市场经济发展。(亚当斯密《国富论》)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4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原因】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出现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

②科学基础:科技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特别是电磁学),直接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资本主义经济是创新经济,需要科技的发展。

③物质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初步工业化,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大量积累的资本为新兴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充足的资金。

【首发国家和中心】美国、德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①电力的广泛应用(显著表现)。②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深远影

响)。③化工技术的发展。④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重工业成为最主要经济部门。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①对经济的影响:促进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经济结构变化,

出现一批新兴工业部门,重工业比重上升,农业进入现代农业时期,大大提高生产力。

②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新的交通和通讯技术,大大缩短世界距离,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③对生产关系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新的调整,垄断组织产生,减少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推动了大工业发展进程,促进生产力发展

④对殖民体系的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侵略扩张进入资本输出阶段,世界被瓜分完毕。

⑥对世界格局的影响:A、英法衰落,美德崛起,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不平衡加剧,国际关系动荡加剧,是世界一体化在国际政治领域内的体现。B、随着垄断资本对世界统治的确立和金融资本向全球的扩张,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粮食和原料生产集中在第三世界国家,工业生产集中在欧美和日本。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①在交通领域: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火车、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汽车和飞机

②在生产关系: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组织。

③在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④在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上:第二次工业革命更能说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产与科技的结合更紧密。

⑤发生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源于美德,俄、日、中等国是两次工业革命同事进行。

展的主要因素;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单元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变化——鸦片战争后:①自然经济逐步解体。②外商企业出现(1840自鸦片战争后即出现于通商口岸了)。③洋务企业兴起1860。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出现1870

一、自然经济的解体(但整个近代史中,自然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直至新中国初期才消失)

1.解体的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机器化大生产的竞争)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2.解体的表现:

①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造成耕与织的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

②农产品商品化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中国是资世界市场的附庸)。3.解体影响:

①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的雇佣劳动力,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②刺激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在根本上冲击着封建制度。

二、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

1.背景:清王朝面临如何摆脱内外交困的窘境。

2.目的、实质: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3.代表人物:中央以恭亲王奕 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为代表。

4.主张、口号:在“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下,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后期以“求富”为旗号。

5.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6.内容:

①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代表: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

②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方面的困难。(代表: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大多采用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形式。有些商人为了赢利,投资入股,这些民用工业,已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③从70年代中期,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十年之中,初步建成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④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还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又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7.结果: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了。(但洋务企业还延续到20世纪初)8.评价:①洋务派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②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开端(工业、军事、教育的近代化),诱导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③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9.认识: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也无法实现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

三、民族工业的产生(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

1.产生的背景:⑴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⑵鸦片战争以后,外商陆续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⑶受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2.产生的概况:

⑴分布区域: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2)代表性企业:①方举赞的上海发昌机器厂;②陈启源的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③朱其昂的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3.特点:①分布: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内地很少。②结构:绝大部分是轻工业,重工业很少。

③基础:资金少、规模少、技术力量薄弱,深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4.意义:是中国社会未曾有过的新的生产方式;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股新气息。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历程

高中英语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欢迎使用,祝您学有所成。 第一单元 1)state 指“国家”时,常表示“政权,国体”等政治性概念,首字母常常大写。 表示“状态,情况”时,为可数名词,常作单数;in a state表示“处于混乱或者是不整洁的状态”;get into a state变得十分紧张。 in state 庄严堂皇的,隆重的 state也可以作动词,表示“陈述,阐明,声明”,多用于正式场合或者是公文,商务信函,日常用语中应该避免。 表示“据说,据称”常用于it或者sb/sth作主语的被动句中。 2)rare 作形容词,表示“罕见的,稀少的,稀有的,难得的”,可形容人或者是物。 rare也可以指肉,表示“未熟的,半熟的”。 rare也是作副词,相当于rarely,意思是“很,非常”。 rare和and连用,相当于一个副词,意思是“很,极,非常”。 3)belong 不能用于被动语态和进行时。 belong in 适宜于,用利于,应该用在……。 4)gift 表示“礼物”。 表示“天赋,才能”后接for或者是of。 表示“捐赠”常与of连用。 5)melt 表示“融化,溶解”。 melt into逐渐融入,逐渐变成。 melt还可以表示“心变软,生怜悯之情”。 melt sth down 重新融化,回炉。 6)heat 作不可数名词,表示“热,炎热,热度,发热”,前面常用定冠词。 表示“供暖(费)”。 作动词,表示“变热,变暖”,常与up连用;也可以表示“使激发愤怒”。 7)design 作动词,表示具体,确切地“计划,设计”。 也可以表示“打算,预定”,指为一目的而作安排,常用于被动语态。 表示“设计样式,设计图案”为可数名词;表示“设计工艺,设计布局,意图”为不可数名词。 by design 故意地have designs upon/on sb(sth)图谋(生命,财产)。 8)fancy 作动词,多用作及物动词,后接名词,从句或者是动名词。 fancy接从句时,意为“认为,猜想”。 fancy接名词,代词,动名词(不能接不定式),意思为“想想,设想,想要”。 用于感叹句,意为“真想不到,谁能想到……竟然”。

【范文】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 )diet 作名词,表示“日常饮食”。 be/goondiet节食 作动词,表示“节食“。 2)区别energy,strength,power和force: energy主要指人的精力,工作或活动的能力,自然界的能等。 power主要指做一件事情所依靠的的能力,功能,人或机器等事物所潜在的或所发挥出来的力量,职权,权力或政权。 force主要指自然界中的力量,暴力,势力,说服力,压力,法律,道德或情感的力量,军事的力量。 strength指一人或一物所含的内在的力量,能用以从事,忍受,或抵抗很多事物。 3)balance 作名词,表示“天平,秤;平衡,平稳“。 be/hanginthebalance不确定的,尚未决定的 keepone’sbalance保持平衡 onbalance考虑周全,总的来说 strikeabalance找出折中办法,妥协

作动词,表示“权衡,平衡”;balanceAagainstB权衡利弊。 4)sign 作名词,表示“记号,符号,标志,标记,手势,迹象,指示牌”等。 作动词表示“签名,签署,示意,做手势”。 insignof作为……的记号;表示……的。 makenosignof没有……的样子(迹象),没有表示…… signfor签约应聘或受雇 signforsth签收某物 signsbon/up使某人签约受雇 signup注册参加(俱乐部,课程) 5)sigh sighover…为……叹息 sighfor想念,思念 sighout/forthsth边叹息边说出…… 6)slim 作形容词,表示“苗条的,纤细的,小的”。 作动词,表示“变细,减肥”。 slimdown减肥,缩减。 7)lie 作名词,表示“谎言,谎话,假象”是可数名词。

人教版必修三语文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蜀道难》《杜甫诗三首》《琵琶行并序》《李商隐诗两首》 《蜀道难》 1.重点字词:鱼凫(fú)萦绕(yíng)石栈(zhàn)扪参(shēn)峥嵘(zhēng róng) 抚膺(yīng) 巉岩(chán)咨嗟(zī jiē)喧豗(huī)崔嵬(w?i)吮血(shǔn) 噫吁(yū)猿猱(náo)飞湍(tuān)砯崖(pīng)万壑(h a) 咨嗟:叹息。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横绝:飞越。盘盘:形容山路曲折盘旋。 巉岩:高而险的山岩。湍:急流的水。喧豗:喧闹声。胡为:何为,为什么。 尚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尚且)尚贤使能(崇尚,尊重)赵王使使视廉颇尚能饭否(还) 危危乎高哉(高)危如累卵(危险)正襟危坐(正,端正)上屋骑危(屋脊) 去连峰去天不盈尺(距,距离)阳虎去齐走赵(离开) 除残去秽(除掉,去掉)去北京(前往,到…去) 猿猱欲度愁攀援为---发愁,为动用法使人听此凋朱颜使---凋谢,使动用法 砯崖转石万壑雷使---滚动,使动用法侧身西望长咨嗟向西,名作状 2.文学常识: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伟大诗人。李白性格豪迈,渴望建功立业。他粪土王侯,傲视权贵,同情人民,关心政局。有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情绪。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以惊世骇俗的笔墨,创造了瑰丽奇伟的意境,又毫不矫饰,真诚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李白诗风雄奇、飘逸、直率、自然,对当时和后代都有巨大的影响。有《李太白全集》。《蜀道难》是“送友人入蜀”,沿袭乐府古题“即事成篇”,诗人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想像之丰富,比喻之奇特,笔法之夸张扬厉,韵律之流转华美,是本诗主要的艺术特色。 《杜甫诗三首》 1、关于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1400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赞。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是“千古绝唱”,称誉杜甫是“诗学宗师”,“诗圣”,对于这些高度的称誉,杜甫是当之无愧的。 2、关于作品:《杜甫诗三首》都是作者流寓夔州时所作,都作于秋天,都是律诗。其中《秋兴八

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必修3第3单元单词短语讲解 1.Bet bet [bet] n. 赌, 打赌 1). 打赌[(+on)] Let's have a bet on the result of the election. 让我们就选举结果打个赌吧! 2). 赌金,赌注 3). 意见,猜测[+(that)] My bet is that she won't refuse his invitation. 我认为她不会拒绝他的邀请。 You shouldn't make bets = (make a bet打赌) against him v. 赌, 赌钱 1). I bet you don't know who won the game last night. 我肯定你不知道昨晚谁赢了比赛。 2). He bet twenty dollars on me to win the fight. 在口语中I bet =I’m sure 我肯定 I bet it will rain tomorrow !我肯定明天会下雨! 2.scene n. 现场, 场面, 情景, 景色, 发生地点, [戏剧]一场, 布 景, 道具布置

3.tale故事;传说 A Tale of Two Cities《双城记》 4.permit/ allow allow /permit这两个词的意义与用法相近。其句型为: 1、allow/permit sth 2、allow/permit sb to do sth 3、allow/permit doing sth 如:①This plant allows one hour for lunch. 这家工厂允许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 ②He would not permit the waste of a single grain. 他不允许浪费一粒粮食。 ③They don't allow/permit people to smoke in the offices. ④We don't allow/permit smoking in the offices. ⑤Talking loudly is not allowed/permitted in the library. permission是permit的名词形式 5.go ahead本意“前进” 6.go ahead“随便,请自便”“继续”着手做某事;尽管去做;不要 等(常用于祈使句) 7.“May I ask you a question”“Yes,go ahead.”“我可以问

英语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英语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Unit1 Cultural relics 1.基础梳理 rare valuable survive vase dynasty amaze honey design fancy style decorate jewel artist belong to remove troop reception doubt former worth local apartment paint castle trail envidence entrance sink sailor maid in formal debate take apart keep…in one’s heart 2.词语归纳 1)state 指“国家”时,常表示“政权,国体”等政治性概念,首字母常常大写。表示“状态,情况”时,为可数名词,常作单数;in a state表示“处于混乱或者是不整洁的状态”;get into a state变得十分紧张。 in state 庄严堂皇的,隆重的 state也可以作动词,表示“陈述,阐明,声明”,多用于正式场合或者是公文,商务信函,日常用语中应该避免。 表示“据说,据称”常用于it或者sb/sth作主语的被动句中。 2)rare 作形容词,表示“罕见的,稀少的,稀有的,难得的”,可形容人或者是物。rare也可以指肉,表示“未熟的,半熟的”。 rare也是作副词,相当于rarely,意思是“很,非常”。 rare和and连用,相当于一个副词,意思是“很,极,非常”。 3)belong 不能用于被动语态和进行时。 belong in 适宜于,用利于,应该用在……。 4)gift

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一、智者学派 l. 产生背景 (l) 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 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 研究主题 (l) 探索主题:人和人类社会。 (2) 关注对象:关注人们之间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3. 思想主张 (l) 强调人的价值,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2) 反对迷信, 强调自由。 (3) 在社会道德方面, 主张个人应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不应强求一律。 二、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l. 苏格拉底 (l) 主张 ①关注人的伦理道德,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重建道德价值观。 ②重视教育, 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2) 地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 柏拉图 (l) 思想主张 ①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 ②在《理想国》里根据智慧品德把人分为几等, 各尽其责。 (2) 地位: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亚里士多德 (l) 思想主张 ①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②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2) 地位: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1) 相同点: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都否定神的意志, 强调人的价值。 (2) 不同点: ①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自由, 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 忽视道德, 追求功利。 ②苏格拉底:强调道德哲学, 认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是追求正义和真理;强调人的理性, 重视教育。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比较: (1) 相同点:都是公元前5世纪东西方思想巨人;都强调人的价值,重视道德和秩序。 (2) 不同点: ①服务的政治体制不同:孔子维护“周礼”,推崇君主权威;苏格拉底用美德维护民主政治。 ②对道德来源认识不同:孔子强调人的自律和社会约束作用;苏格拉底更强调知识的意义。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1.十四五世纪, 意大利的一些工商业城市,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新兴的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的享乐,对当时统治文化思想的教会不满。一场思想变革首先在意大利出现。 二、文艺复兴 1. 背景 (l) 经济:意大利的一些工商业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 政治: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追求现世的享乐。

人教版英语必修五第三单元知识点

U3(BX5) What changes do you expect to see in your life in one thousand years’ time. 一千年之后你料想会发生什么变化 expect (sb.) to do sth. 希望(某人)做某事 I expect to be back within a week. I didn’t expect him to stay so long. hope to do something 希望做某事 Joan’s hoping to study law at Harvard. overcome one‘s shortcomings 克服缺点 overcome enemy 压倒, 制服 be overcome with/by sth ...不堪(通常指感情,常用被动语态) We were overcome with joy. 我们喜出望外。 She was overcome by fear. 她吓得要命 First impressions.第一印象 impressions: n. [C] 印象;感想 I had a very good impression of him. 我对他的印象很好. What is your first impression of Mao ming ? First impressions are half the battle. [谚]最初的印象最深刻; 先入为主。 impress 1) v. 使(某人)印象深刻 What does this latest novel impress you ? He impressed me unfavorably. 我对他印象不好 注意:使(某人)印象深刻,常用这个句型 be impressed by/at/with sth 对…留下深刻印象,惊叹 通常用于被动语态,不用于进行时,常用于下列结构: The teachers were most impressed by your performance in the exam. The foreign delegate was greatly impress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our industry . 那位外国代表看到我国的工业发展大为惊叹。 2) v.使(某人)铭记 impress sth on sb /impress sb with sth She impressed us with her sense of humour. 3)impressive 给人深刻印象的, 感人的 an impressive scene 感人的场面 an impressive ceremony 给人深刻印象的典礼 I got the ________ that they'd just had an argument.我感到他们刚刚争论过。 Ordinary man can not produce really _________ works. 普通人是制作不出这样感人至深的艺术品。 What _________ me most was her characteristic laugh.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那独特的笑声。impression impressive impressed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Practice makes perfect! 高一英语 Book 2Unit 1 Cultural relics 1.survive 幸免;幸存;生还(survival 幸存 , survivor 幸存者) 2.in search of 寻找 (介词短语 ) search for sth 寻找 (动词短语 ) search sb/ sp 搜身 /搜某地 3.to one's amazement 令人惊讶的是(amazed 感到惊讶的 , amazing 令人惊讶的 ) 4.select 精选 ,choose 普通选择 ,elect 选举 5.be designed for sb/sth 计划或打算给某人 /某物用 be designed to do sth 设计目的是做某事 by design=on purpose 有意地 (by chance/ accident 偶然 /意外地 ) 6.fancy 奇特的;异样的;想象/喜欢( +doing ) 7. decorate sth with sth用...装饰... be decorated with被装饰; 8.belong to 属于不用于被动结构、完成时和进行时态 9.worth 值得的;相当于的价值;值钱的 be +worth +doing ( 主动形式表被动含义) It is really/well/very much worth doing. be worthy of being done= be worthy of to be done It is worthwhile doing/to do 10.doubt 怀疑;疑惑There is no doubt that.... 毫无疑问 .... doubt 作动词时,用在肯定句中通常后面接whether 或 if 引导的名词性从句,在否定或疑 问句中通常后接that 引导的名词性从句 She doubted whether/if the story was true.; Do you doubt that he can do the work well? 11.in return 作为报答;回报(in turn 依次 / 反过来 , in return for sth作为对的回报 12.remain 保存,保留 ,任然 ; remain a mystery任然是个迷; remain at home ; remain to be done 有待于被 ...remain beautiful 13.at war 处于交战状态“ at+n.”处于某种状态 14. think highly/ well / much of看重;器重;对评价高( think poorly / ill / badly of对评价不高) ---被动 : be highly thought of 15 否定词 / 否定介词短语位于句首时,主句用部分倒装( 参见优化P16)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 https://www.360docs.net/doc/1a16723213.html,pete with/against sb(for sth) 与某人(为某事物)竞争 compete in参加..比赛/竞争(competitor 竞赛者 ; competition 竞赛 ) 2.take part in sth 参与,参加 (较大型活动 ), take part 不接宾语take an active part in 积极参加( join 参加组织机构并成为其中一员,join in 参加游戏或小型活动, attend 出席会议 ,讲座 ,上课 ,婚礼 ; ) join sb( in doing)加入某人(一起做) 3.stand for( 字母或符合 )代表,象征,表示; stand by 袖手旁观 ; stand out 突出,显眼 https://www.360docs.net/doc/1a16723213.html,ed to do sth 过去常常做 ; be/get used to doing sth 习惯于做; 5.be used to do sth 被用来做某事 6.be admitted to /into 被 ....接受 /录取admit (to)doing sth承认做了某事 7.as well 也,又,还 (句末 ); as well as 和 (谓语形式取决前面名词),与 ...一样好 8.replace by/with用...替换/取代=take the place of, be in place of , 9.take one's place 10.in charge of 主管 / 负责 ; in the charge of 被 /由主管 / 负责 charge sb some money for sth 因某事(物)收某人钱 charge sb with (doing) sth控诉某人做某事; free of charge 免费

(完整word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二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三单元文言常识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直不百步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輮以为轮。虽有槁暴。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君子生非异也。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合从缔交。威振四海。陈利兵而谁何。 始皇既没。而倔起阡陌之中。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赢粮而景从。或师焉,或不焉。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弃甲曳兵而走。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流血漂橹。 以为桂林、象郡。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之学者必有师。 吾从而师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小学而大遗。弟子不必不如师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 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若干)发: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数罟不入洿池(密)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派遣)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百发百中(发射)扶苏以数谏故(屡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 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兵:非我也,兵也(兵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穷兵黩武(军事力量)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钱)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 草木皆兵(兵士) 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焉: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语气助词) 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兼词,于此)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绝: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湖(横渡)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大,强健)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断)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有力的弓) 以为绝妙(到了极点)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 佛印绝类弥勒(非常)乃自强步,

高中英语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2 watch 26. by 27. that 28. share 29. well 30. of 31. race 32. in 33. in 34. after 35. with 36. over 3. from on 4. from on 5. as a of 6. with the that 7. result 8. result 9. solve a 10. reach a goal = 11.be of great value= be very be of great use = be very be of great in terest = be ver 12. make the b est of =make the 13. come 14. give (to sb.) 15. give 16. give doing sth. 17. in the way= in 18. in way 19. in way 20. by of 21. by the 22. with one help = with 23. do with 24. watch 25. out 26. go 27. so 28. sth. with sb. 29. as as 30. high quality 31. human 32. fact 33. a way 34. all 35. deal 36. watch 1. com mon 2 .practice 3. now 4 1. have someth ing in 2. comma n a goal = way _____ a goal be of no value= be be of no use =be be of no in terest = be of of deal with =take full of .the n 5. result 6. result 7. from 8. in 9. puzzle 10. obta in=achieve 11. valuable valueless useful useless in teresti ng unin terest ing 12. most adva ntage 13. true 14. in 15. out 16. up 17. one s18. this 19. no 20. way 21. way 22. the help 23. what how 24. for 25.

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1、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大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大表大会是地方各级权力机关。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3、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5、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6、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各项职能,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职权: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政体: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叫做政体。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2、我国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4、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5、民主集中制的体现:

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关系上,人大代表民主选出,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决策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②在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关系上,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关系上,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7、地位: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8、决定因素: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内容: ①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等 1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1)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2)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3)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4)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10、如何认识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作用及关系? 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其领导方式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但党委并不能取代人大、政府和政协的职能。人大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对政府进行监督,从而避免政府决策失误;政府通过行使国家职能,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条件;政协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促进政府政策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一英语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Unit1 Cultural relics 1.in search of 寻找,寻求 2.survive vi. 幸存,生还n. 幸存者survivor 3. be decorated with 被用······来装饰 decorate sth with sth 用某物装饰某物 4. belong to属于,是…的成员, 是…的组成部分,属性, 职能等 5. serve as 担任,充当 6.in return 作为回报, 作为回馈 in return of 作为…的回报 7. 定语从句修饰the way的关系代词可用that / in which / 不填 8.light 照亮,点亮light-lit-lit 或light-lighted-lighted 9. there is no doubt that… 毫无疑问…… 10. be worth sth. 值得… be (well) worth doing sth.很值得做… 11. be at war 处于战争状态,交战 12.remain vi. 留下,剩下,残留+doing link-v. 保持,仍然,继续+adj.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 1. ancient: 古代的--- 反义词present-day 当今的 2. compete with/ against sb.和…竞争 compete in 在……中竞争 compete for sth. 为……而竞争 competition n. 比赛 3. take part (in) 参加,参与(活动)=join in take an active part in…积极参与…… 4. used to do 过去常常做... be/get used to (doing) sth.习惯于 be used to do 被用来做 5. every four years = every fourth year 每四年或每隔四年 6. admit+ doing承认做某事 be admitted as “被接受……成为” 7. for the honor of为了…的荣誉 in the honor of为庆祝…/为纪念 8. allow sb. to do sth. 允许某人做某事 allow doing sth. 允许做某事 9. not only… but also… 不但……而且 10. “也”as well用在肯定句中,放在句末 too肯定句中用,放在句末,常用逗号隔开 either否定句中用,放句末,常用逗号隔开 also放在特殊动词之后,实义动词之前 Unit 3 Computers 1. common adj. 普通的,常见的n. 普通;平民

高一新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唐代诗歌知识点复习

高一新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唐代诗歌知识点复习教学博苑 2012-03-04 1724 5d56b7b40102dut1 高一新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唐代诗歌知识点复习 教材篇目《蜀道难》《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琵琶行》《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其二)》) 单元目标 1.识记本单元出现的重点词语和文学文化常识。 2.了解并掌握诗歌阅读考查的基本要求和答题规范。 3.掌握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方法以及审题答题规范。 重点难点 目标3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字音 A组 噫吁xū鱼凫fú猿猱náo 扪参m?n以手抚膺yīng急暮砧zhēn 朔漠shu?青冢zhǒng渚清沙白zhǔ 荻花dí管弦xián迁谪zh? 虾蟆hámɑ钿头diàn银篦bì 惘然wǎng宵柝tu?吮血shǔn

崔嵬w?i B组 飞来横祸hang横绝h?ng横行霸道h?ng 边塞sài塞车sāi敷衍塞责sa 幽咽ya咽喉yān狼吞虎咽yàn 二、字形 (1)以手抚yīng 膺yàn品赝 (2)群山万ha壑一丘之h?貉 (3)落木xiāo xiāo萧萧xiāo洒潇 (4)穷困liáo 潦倒字迹liáo草潦 (5)cāng海桑田沧cāng穹苍 (6)xiāo柝宵凌xiāo霄 三、素材集成 1.《蜀道难》 (1)素材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适用话题面对困境 阐释蜀道虽难,又怎比得上仕途之险恶。人们说李白豪放洒脱,赐金放还后游于名山大川,诗酒一生。他失意中发豪放之音,抑郁中唱洒脱之歌,终成就一代“诗仙”的美名。一生的游历,半个盛唐都有阴郁的灰色。 2.《杜甫诗三首》 (1)素材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适用话题正直

必修3第二单元知识点

戴氏蜀汉路校区 袁博士的水稻帮助世界上的大多数摆脱了饥饿。 The poor children have a hunger for knowledge. 这些贫穷的孩子渴望知识。 They hungered for freedom and equal rights. 他们渴望自由和平等的权利。 She was hungry for the news of her friends. 她渴望得到朋友们的消息。 【活学活用】 1.句型转换 The girl longs for true love. (1)The girl ______true love. (2)The girl ____ true love. (3)The girl ______true love. 2.单项填空 (4)In the old days many people__hungry every day. A.became B.went C.turned D.came She measured her daughter for a new dress. 她为她女儿量制新衣。 Education shouldn’t be measured only by examination results. 教育不应当单纯用考试成绩来衡量。 (2)vi.测量起来有…长/宽 This room measures ten meters across. 这个房间宽10米。 (3)n.尺寸;措施 我妈妈按照我的尺寸给我做了一条裤子。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prevent pollution. 政府应该采取措施防止污染。 【易错警示】 measure表示“(长、宽、高等)是”时是系动词,没有被动语态;measure作名词,表示“措施”时,是可数名词,常用复数形式;作“尺寸”讲时,常用作不可数名词。

人教版数学高中必修2知识点整理

数学必修2知识点 1. 多面体的面积和体积公式 名称 侧面积(S 侧) 全面积(S 全) 体 积(V ) 棱 柱 棱柱 直截面周长×l S 侧+2S 底 S 底·h=S 直截面·h 直棱柱 Ch S 底·h 棱 锥 棱锥 各侧面面积之和 S 侧+S 底 S 底·h 正棱锥 ch ′ 棱 台 棱台 各侧面面积之和 S 侧+S 上底+S 下底 h (S 上底+S 下底 + ) 正棱台 (c+c ′)h ′ 表中S 表示面积,c ′、c 分别表示上、下底面周长,h 表示高,h ′表示斜高,l 表示侧棱长。 名称 圆柱 圆锥 圆台 球 S 侧 2πrl πrl π(r1+r2)l S 全 2πr (l+r ) Πr (l+r ) π(r1+r2)l+π(r21+r22) 4πR2 V πr2h (即πr2l ) πr2h πh (r21+r1r2+r22) πR3 R 表示半 径。 3、平面的特征:平的,无厚度,可以无限延展. 4、平面的基本性质: 公理1、若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l l l αααA∈B∈A∈B∈?? 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C C ααααA B ?A∈B∈∈三点不共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使 公理3、若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l l αβαβP∈?=P∈I I 且 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 b b c a c ? 5、等角定理:空间中若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推论:若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 6、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高一英语必修二知识点汇总(最新整理)

高中英语必修二知识归纳 Unit 1 1.survive sth 幸免于……(灾难,故事等) survive sb by……比…..多活….. survive on sth 靠….生存 survive from 从……幸存或流传下来 2. be valuable to…. =be of value to ……对…..有价值 3.search sb/sth 搜查…. search sb for sth 为….搜…..的身 search for寻找….. 4. in search of 寻找…. in need of 需要….. in place of 代替….. in fear of 担心,害怕in charge of 掌握,负责in favor of 支持,赞同in memory of /in honor of 为了纪念…… 5.be amazed at/by/that….对…….感到惊讶 6.select sb to do sth 选择……做….. select….from…..从….中挑选 7. be designed for为…而设计 be designed as 设计成….. choose from/between 从…..选择 by design=on purpose 故意地in design在设计上 8.take a fancy to do sth 喜欢……. fancy doing sth 喜欢做……(归纳只接doing做宾语的相关动词) mind/miss, enjoy/escape/excuse, prevent/practice, suggest, consider keep on, avoid/admit/appreciate, risk/resist, finish/forbid/fancy, imagine/can’t help(忍不住,禁不住做某事) 9. out of style 过时in style ;流行,盛行 10. decorate sth with...... 用……装饰… 11. in return作为回报in time 及时in ruins 在废墟中in silence 沉默地 in short 简而言之in danger 处于危险中in trouble处于困境中in need 需要in case 以防万一in surprise 惊讶地in fact 事实上in evidence 显而易见地 12.remove sth from…把…从…移开/去掉 13.worth:prep 相当于….价值的,值得的。 be worth +n 值…. Sth be worth doing ……值得被做……

高二政治必修三人教版第二单元知识点.doc

高二政治必修三人教版第二单元知识点高二政治必修三人教版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 文化的多样性: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 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多样性): (1)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 3.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2)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国家文化共同构成的。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4.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5.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尊重文化化多样,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也属于整个世界。总之,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6. 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反对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错误倾向。 7. 应该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答:尊重文化多样性。(第4、5、6点组合) 8. 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9. 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活动。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2)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