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体育康复提纲

(整理)体育康复提纲
(整理)体育康复提纲

第一章运动处方概述及发展简史

第一节运动处方概述

一、运动处方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1.运动处方的概念

运动处方的完整概念是:康复医师或体疗师,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和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并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锻炼的一种方法。

二、运动处方的种类

随着康复体育的不断发展及运动处方应用范围的扩大,运动处方的种类也不断增加,常见的分类有:(一)按锻炼的对象和作用分

1.治疗性运动处方

以治疗疾病、提高康复效果为主要目的。

2.预防性运动处方

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为主要目的。

3.健身、健美运动处方

以提高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健美为主要目的。

(二)按锻炼的器官系统分

1.心血管系统康复的运动处方

2.运动系统康复的运动处方

3.神经系统康复的运动处方

4.呼吸系统康复的运动处方

第二节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处方的内容应包括运动种类(types)、运动强度(intensity)、运动时间(duration)、运动频度(frequency)及注意事项等。

一、运动处方的运动种类(types)

运动处方的运动种类可分为三类,即:耐力性(有氧)运动、力量性运动及伸展运动和健身操。(一)耐力性(有氧)运动

耐力性(有氧)运动是运动处方最主要和最基本的运动手段。在治疗性运动处方和预防性运动处方中,主要用于心血管、呼吸、代谢、内分泌等系统慢性疾病的康复和预防,以改善和提高心肺、代谢、内分泌等系统的功能。在健身、健美运动处方中,耐力性(有氧)运动是保持全面身心健康、保持理想体重的有效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的项目有:步行、慢跑、走跑交替、上下楼梯、游泳、自行车、室内功率自行车、步行车、跑台、跳绳、划船、滑冰、滑雪、球类运动等。

(二)力量性运动

力量性运动在运动处方中,主要用于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肌肉神经麻痹或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以恢复肌肉力量和肢体活动功能为主。在矫正畸形和预防肌力平衡破坏所致的慢性疾患的康复中,通过有选择地增强肌肉力量、调整肌力平衡,从而改善躯干和肢体的形态和功能。

力量性运动根据其特点可分为:电刺激疗法(通过电刺激,增强肌力、改善肌肉的神经控制)、被动运动、助力运动、免负荷运动(即在减除肢体重力负荷的情况下进行主动运动,如;在水中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等。抗阻运动包括:等张练习、等长练习、等动练习和短促最大练习(即等长练习与等张练习结合的训练方法)等。

(三)伸展运动及健身操

伸展运动及健身操较广泛地应用在治疗、预防和健身、健美各类运动处方中,主要的作用有放松精神、消除疲劳、改善体型、防治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疾病。

伸展运动及健身操的项目主要有:太极拳、保健气功、五禽戏、广播体操、医疗体操、矫正体操等。

二、运动处方的运动强度(intensity)

(一)耐力性(有氧)运动的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的核心及设计运动处方中最困难的部分,需要适当的监测来确定运动强度是否适宜。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即: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时间。而运动量是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成积,即: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强度是以功能的百分数来表示,运动强度可根据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METs、心率、自觉疲劳程度等来确定。

1.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即;%VO2max)

在运动处方中常用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来表示运动强度,50%--70%VO2max是最合适的运动强度范围。<50%VO2max的运动对老年人和心脏病人有较好的效果;<70%VO2max的持续运动血液中乳酸不增高,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保持在较低水平,运动强度最适宜;而80%VO2max的运动是有危险的。表2--1为运动强度(用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表示,即;%VO2max)与心率的换算关系

2.代谢当量(METs)

代谢当量是指运动时代谢率对安静时代谢率的倍数,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 of Energy 简写为;METs,按音译称之为“梅脱”)。1 MET是指每公斤体重,从事1分种活动消耗3.5ml的氧,其活动强度称为1 MET(1 MET=3.5ml O2/kg.分)。1 MET的活动强度相当于健康成人坐位安静代谢的水平。(注意写法:METs是MET的复数,所以,1MET以外都是METs)任何人从事任何强度的活动时,都可测出其吸氧量,可计算出每分钟、每公斤体重的吸氧量,即可计算出METs数,用于表示其运动强度。在制订运动处方时,如已测出某人的适宜运动强度相当于多少METs,即可找出相同METs的活动项目,写入运动处方。3.心率

除去环境、心理刺激、疾病等因素,心率与运动强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达最大运动强度时的心率称为最大心率(HRmax);达最大功能的60%--70%时的心率称为“靶心率”(Target hear rate简称THR)或称为“运动中的适宜心率”,日本称为“目标心率”。是指能获得最佳效果并能确保安全的运动心率。为精确地确定各个病人的适宜心率,须作运动负荷试验,测定运动中可以达到的的最大心率或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以确定最大心率(HRmax),该心率的70%--85%为运动的适宜心率。用靶心率控制运动强度是简便易行的方法,具体推算的方法有;

⑴公式推算法

以最大心率的65%--85%为靶心率,即;靶心率=(220-年龄)×65--85%。年龄在50岁以上,有慢性病史的,可用;靶心率=170--年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可用:靶心率=180--年龄。

例如:年龄为40岁的健康人,其最大运动心率为:220-40=180次/分,适宜运动心率为:,下限180×65%=117次/分,上限180×85%=153,即锻炼时心率在117次/分--153次/分之间,表明运动强度适宜。

⑵耗氧量推算法

人体运动时的耗氧量、运动强度及心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可用耗氧量推算靶心率,以控制运动强度。大强度运动时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70%--80%(即;70%--80%VO2 max),运动时的心率约为125次/分--165次/分;中等强度运动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50%--60%(即;50%--60%VO2 max),运动时的心率约为110次/分--135次/分;小强度运动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40%以下(即;< 40%VO2 max),运动时的心率约为100次/分--110次/分。在实践中可采用按年龄预计的适宜心率,结合锻炼者的实践情况来规定适宜的运动强度。表2--4为常用的运动强度指标及其相互关系。

4.自觉疲劳分级(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简称,RPE)

自觉疲劳分级(RPE)是Borg根据运动者自我感觉疲劳程度衡量相对运动强度的指标,是持续强度运动中体力水平可靠的指标,可用来评定运动强度;在修订运动处方时,可用来调节运动强度。RPE分级运动反应与心肺、代谢的指标有高度相关,如;吸氧量、心率、通气量、血乳酸等。表2--5是由Borg设计的15级分类表。

表2--5 RPE的15级分类

分级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PRE

非很有稍累很非

常轻点累累常

轻累累

(据:曲绵域等实用运动医学1996)

Borg的分级表中12--13相当于最大心率的60%(即60%HRmax),16相当于最大心率的90%(即;90%HRmax)。大部分参加锻炼者的运动强度应在12--16之间。在开始训练阶段,锻炼者可掌握运动中心率和RPE之间的关系,在以后的运动中可用RPE来调节运动强度。

15级计分表的计分成以10约等于该用力水平的心率。如;13级的心率约等于130次/分。

第一章体育康复概论

第一节康复的概念和特点

它是一门以消除和

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

,也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体育疗法是现代康

复医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一、康复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医疗康复专家委员会(WHO expert committee on medical rehabilitation)

在1981年对康复提出的定义为““采取一切措施,减轻残疾和因残疾带来的后果,提高其才智和功能,以使他们能重新回到社会中去。”

第二节运动疗法的生理作用

一、运动疗法的概念

运动疗法是根据伤病的特点,采取体育运动的手段或机体功能练习的方法,以达到伤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的目的。

运动疗法的特点是:

(一)运动疗法是一种功能疗法

运动疗法可以帮助病人发展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关节肌肉活动的能力。通过运动锻炼,使已经衰退的功能得到恢复,使有缺陷的器官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补偿。通过运动来恢复和提高功能,这是药物治疗所不能代替的。

(二)运动疗法是一种主动疗法

进行运动疗法要求患者主动参加治疗过程,通过锻炼自我治疗疾病,这样就有利于调动病人治病的积极性,促进健康恢复。

(三)运动疗法是一种全身疗法

通过运动疗法除了对局部器官起到锻炼作用外,通过神经反射和神经机制的调节可改善全身机能,增强体质,提高抵抗能力。

(四)运动疗法是一种自然疗法

运动疗法是利用人类固有的自然运动作为治疗手段。因此,不受时间、地点、设备等条件的限制,正确进行活动时,也不会产生副作用。

二、运动疗法的生理作用

运动疗法的各项运动必然会引起机体各器官、系统相应的生理反应,各种不同的专门练习对创伤和病变局部起着相应的治疗作用。

(一)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

(二)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三)维持和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

(四)发展身体代偿功能,增强机体免疫防卫系统

第三节体育康复的方法与手段

一、体育运动的方法与手段

体育康复的方法和手段很多,主要有医疗体操、医疗运动、我国传统体疗手段和适应性体育活动等。

(一)医疗体操

1、医疗体操的概念

医疗体操是根据伤病情况,为达到预防、治疗及康复目的而专门编排的体操运动及功能练习。它对损伤、手术后、瘫痪病人运动器官的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作用,也可以用于某些内科疾病的防治。

2、医疗体操的特点

(1)选择性强

(2)容易控制和掌握运动量

(3)发展不同的身体素质

(4)提高患者情绪

(二)医疗运动

1、医疗运动的概念

医疗运动是指将一般体育手段用于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

2、医疗运动的特点及应用

常用的体育手段是以有氧训练为主的耐力性项目。其运动量比一般医疗体操大些。对增强患者体质,发展心肺功能有较大的作用。适用于体力中等的慢性病患者和健康的中老年人。医疗运动是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病等患者的主要体疗手段

3、医疗运动的分类

(1)走、慢跑、骑车、上下台阶等周期性运动(2)游泳和划船(3)球类运动

(三)我国传统体育康复手段

我国传统体疗手段的内容非常丰富,其共同特点是:要求做到意、气、身相结合,即意识、呼吸锻炼与身体动作、按摩相结合。还要求动静结合、形意相随、意气相依。由于锻炼的着重点不同,后人将着重意识,呼吸锻炼的方法称为气功,或划归气功中的“静功”,以肢体运动为主的方法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则划归气功中的“动功”。适应于防治内脏器官系统疾病及中老年人保健的有效方法。

6、自然力锻炼

自然力锻炼是利用日光、空气和水等自然因素的作用来改善机体调节功能,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活跃生命过程,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的方法。常用的有日光浴、空气浴和水浴。

二、体育康复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体育康复的目的在于缩短临床痊愈和功能恢复,又具有预防治疗疾病及康复健身的作用,只要安排恰当,许多疾病都可以进行体疗。

(一)体育康复的适应症

1、运动器官伤病

骨与各关节损伤及其后遗功能障碍、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腰腿痛、脊柱畸形及扁平足、断肢再植、人工关节等。

2、内脏器官系统疾病

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梗塞(恢复期)、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肺结核、矽肺、溃疡病、内脏(肾、胃)下垂、习惯性便秘、子宫位置不正、盆腔炎等。

3、代谢障碍疾病

糖尿病、肥胖病等。

4、神经系统疾病

各种原因(创伤性、炎症性、脑血管意外等)所致瘫痪、神经衰弱、脑震荡后遗症等。

5、需长期卧床及手术后病人

(二)体育康复的禁忌症

1、急性或亚急性疾病

心绞痛发作频繁、肺结核、咯血等。

2、体温升高、全身症状严重、脏器功能丧失代偿期

各型肺结核活动期、严重炎症,发热在38*C以上等。

3、锻炼中可能发生严重合并症

消化道出血、呼吸道出血、动脉瘤、体内金属异物可能损伤血管和神经的、骨折未愈合的局部、关节内有骨折片未清除者、偏瘫或肿瘤等病变尚在进展期或有明显转移者、癌症、精神病患者等。

第二章功能检查与评定

第一节概述

力的判断,也是对其各方面情况的收集

、量化、分析与正常标准进行比较的全过程。

第二节功能检查与评定的方法〖HT5SS〗

评定:

(一)手法检查与MMT(Manual Muscle Testing)六级标准衡量

1

让被检查者作对抗运动,以判断肌力是否正常。依次检查各关节的运动力量,并注意两侧对

比。

(1)上肢肌力

(2)下肢肌力

2

0级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

可见到或触摸到肌肉轻微的收缩,但无肢体运动。

肢体可在床上移动,但不能抬起。

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能作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减弱。

肌力正常

(二)关节活动度(ROM)的测量与评价

ROM测定是评定运动系统功能损害范围及程度的一项主要的基本检查方法。

2ROM的方法

(1)定性试验〓在没有测量仪器时,可用以下简单试验,检查关节有无功能障碍。

右侧,左手置于被检查者的膝关节上,使下

肢保持伸直,右手握住足跟,将下肢上抬。正常人可以抬高至70角度以上,如在30角度以内即有自上而下的放射性疼痛者为阳性,见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脱出或腰骶神经根炎。

节伸膝功能障碍。

足尖在前的一侧有屈膝功能障碍。

被检查者取坐位,两腿伸直,令屈伸踝关节活动,观察两侧足跖屈、背屈活动幅度。

或触及时膝关节被动屈曲,则髋关节活动障碍。

放于床面,上臂贴近身侧,示肩关节屈曲正常。

部位,如能触到示肩关节外旋功能正常。

颌贴近胸部;抬头时可视见后上方天花板;侧倾时耳廓可贴近肩部(不得耸肩);转头时下颌

接近肩部方向。

HTH〗三、心肺功能检查与评价〖HT〗

的储备潜力和适应能力,为制定全面康复计划(尤其是运动处方)和评定康复疗效,提供可靠

的客观依据。

(一)心血管功能检查与评价

能系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用于心血管功能检查的技术、方法和测试指标在不断增

加。在康复医学领域中,常用的心血管功能检查方法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静息心功能检

查,用于评定在相对安静状态下的心血管功能;另一类是心血管功能运动试验,用于评定在

运动应激状态下的心血管功能。以下介绍一些常用的检查方法和指标。

1

2

(2)结果评价

18.6Kpa(140毫米汞柱),舒张压<12.0Kpa(90毫米汞柱),脉压4

.0~5.33Kpa(30~40毫米汞柱)。两上肢血压之差可达1.3~2.6Kpa(10~20毫米汞柱),左侧

低于右侧。下肢血压较上肢高4.0~5.33Kpa(30~40毫米汞柱)。

18.6Kpa(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12.0Kpa(90毫米汞柱)。

(二)肺功能检查与评价

运动能力、机能状态的重要指标。

1(V〖DD(-*3〗·〖DD)〗O2max)也称最大吸氧量、最大耗氧量或最大有氧能力。它反映人体极量运动时心肺功能及代谢水平。

2.五次肺活量测定(VC)

3.肺活量运动负荷试验

4.闭气试验

第三章运动系统伤病的体育康复

带,在关节腔中部有前后十字交叉韧带,在膝关节的内外侧有侧副韧带。

1.外伤病史〓大多数有膝关节遭受内翻、外翻或旋转外力的外伤史。常见于球类、滑雪、

体操、田径等运动项目。损伤的程度与外力作用的强弱及时间长短有关。

2.损伤分度〓根据损伤的程度将韧带损伤分为三度。

(轻度)损伤:韧带只有部分纤维被拉断,局部有轻度出血,没有明显功能丧失,检查

时韧带功能没有减弱,又称谓韧带扭伤。一般只需要对症治疗。

(中度)损伤:韧带部分断裂并存在一定程度的功能丧失。如果韧带大部撕裂而形成永

久性疤痕,容易再度损伤导致关节的退行性变或称创伤性关节炎。

(重度)损伤:韧带完全断裂并完全丧失其功能,甚至可并发关节脱位或韧带撕脱骨折

。需要手术治疗。

3.症状

(四)体育康复

指导下,按运动处方循序渐进进行锻炼。膝关节轻度损伤者,伤后1-2日即可用粘膏支持带

保护练习;手术缝补术后患者应注意早期开始练习,尽量减轻膝关节ROM下降、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24小时至拆除固定(约4-6周),可采用以下练习:

1.股四头肌抽动练习〓或称绷劲练习,不引起膝关节运动的收缩—放松练习。每日练习两

次,每次做30次以上。此种练习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

2.直抬腿练习〓数日后可练习直抬腿(带固定装置)。可由助力练习到主动练习最后负重练习。

3.小幅度的膝关节屈伸练习,介绍几种简易练习方法:

(1)俯卧。用健侧足在患侧足上加力,帮助患侧膝关节屈曲(见图3-1-a);

(2)跪立位。身体重心向下压,借自身重力帮助膝关节屈曲(见图3-1-b);

(3)俯卧。两手握毛巾两端,中间套在患侧踝关节处,手拉毛巾,帮助患膝屈曲(见图3-1-c)

4.膝关节力量练习

节韧带损伤

踝关节韧带损伤十分常见,尤其是外侧韧带损伤屡见不鲜。据统计,外踝韧带损伤占踝关

节韧带损伤80%。

(二)临床表现

1〓足踝受伤病史,尤在腾空落地重心不稳向侧倾斜或踩球,陷入坑内等情况下受伤。多

见于球类、体操、滑雪等运动项目。

2〓轻度损伤〓踝外侧韧带扭伤最多见,伤后患足尚可以持重、跛行。外踝局部肿胀、压

痛,强迫内翻试验可使疼痛加重,踝关节稳定,无异常活动。

3〓韧带断裂〓患足不能持重,跳跃式跛行。外踝局部肿胀明显而且范围大,伴皮下淤血

,剧烈疼痛、压痛,并感关节不稳重、距骨异常活动,可能伴随骨折。

(四)体育康复

1〓轻度损伤〓伤后1-2日用粘膏支持带保护下,可练习跑步等一般活动。

2.重度损伤〓韧带断裂不论手术与否均用石膏固定,附加橡皮后跟7-10日后着石膏靴下地

走路。4-6周后去固定进行功能练习。

3〓踝关节功能练习操(见图3-3)

(1)坐位,两腿伸直,两手握毛巾两端,将毛巾中部套于患足足底,两手用力拉毛巾,帮

助患足背屈。(见图3-3-a)

(2)面对墙站立,足尖距墙60厘米,两臂撑墙。屈肘,身体前倾,足跟不得离开地面,停

留10-15秒,还原。逐渐加大离墙距离,重复上述练习(见图3-3-b)

(3)背对墙站立,足跟靠墙,足尖下垫物,或垫一底面长、宽各30厘米,高15厘米的三角木盒(见图3-4),停留3-5分钟,休息(见图3-3-c)

(4)用前脚掌站立,用足跟悬空。重心下压,停留15-20秒,还原。反复进行(见图3-3-d)

可(见图3-3-e)

(6)站立位,直膝或屈膝,徒手或负重提足踵练习。可锻炼浅层或深层屈踝肌群。

肩周炎即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肩关节囊与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慢性退行性变化的疾病。,所以又称为“漏肩风”。因为患病后肩关节僵硬,功能活动受限,好像被冻结了一样,故又称之为“冻肩”或“肩凝症”。

(二)临床表现

多见。常不知不觉中发病。

1〓症状

部、肘部放射,活动后加重。后期肩部疼痛,活动障碍,有时夜间痛醒,以内、外旋及外展

障碍为主,伸屈活动影响较少。患者常不能做背手、梳头、系腰带、穿衣、洗脸等动作。

(四)体育康复

1〓肩关节医疗体操(见图3-5)

(2)滑轮运动〓通过滑轮,用健肢帮助患肢运动。

(3)肋木运动〓也可利用单杠、双杠、床头、椅背等。〖LM〗〖LM〗

2〓日常保健操,日常生活空间或早晚时间可以练习以下动作作为保健操防治肩周炎。

(1)推物。两腿分立与肩同宽,站在墙根或树下,以手能触及墙、树为准,做推物动作。

左手掌用力前推,右手臂向后甩,同时扭颈回头。左右手臂轮换进行,每日早晚各做1次,

每次30-60下。

(2)抓空。双腿分立与肩同宽,腰略拱,身前探,两臂向前伸直后再弯屈,双手用力攥拳

抓空,挺胸振臂烈膀。每日早晚各做1次,每次30-60下。

(3)拉弓。两腿弯曲分立与肩同宽,成骑马蹲裆式。双臂向前平伸,左右臂轮流、连续弯

屈,做“拉弓射箭”动作。每日早晚各做1次,每次30-60下。

(4)摇肩。两腿弯曲分立,两臂端平与肩同高。先左肩后右肩,从前向后摇动,含胸拔背,在摇动时上身不动,头可左右转,尽力使肩关节摇成圆形。每日早晚各做1次,每次30-60下。

(5)轮臂。双腿分立同肩宽,做单抡臂或双抡臂。单抡臂:左手臂伸平,右手掐腰,先从前往后抡,抡到15下,再从后往前抡15下,然后再换右臂。抡双臂:两手臂伸直在面前交叉,先从前向后,再从后向前反复进行。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0-60下。

背痛是一综合症状,而不是独立的一个病名。腰背痛是指腰下部、腰骶、背部肌肉和腰

背筋膜(有的学者认为不包括在内)损伤等引起的疼痛。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部分患者有急性外伤史,如闪腰(常在打喷嚏、咳嗽、提重物体姿不正确发生)或某些体育

运动项目,例如赛艇、皮划艇、自行车等体姿固定长久引起慢性劳损。腰背部疼痛为一主要

症状,多为钝性沉重感或锐痛、酸痛、胀痛,疼痛范围较大,可放射到臂部和大腿后、外侧

。自觉背部肌肉发紧、较硬,休息后好转,劳累后复发。

(四)体育康复

导致肌肉萎缩、脊柱关节不稳定。因此,加强腰背肌肉锻炼,提高躯干活动功能是体疗的重

要措施。

1〓“飞燕点水式”锻炼法(见图3-6)

2〓“拱桥式”锻炼法(见图3-7)

3〓腰背肌锻炼的医疗体操(见图3-8)

是中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有关资料统计,40岁以上者占84.7%,男性较多,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

(二)临床表现

1〓神经根型:多为单侧,常反复发作,逐渐加重。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并放射到上肢臂部

及手部痛。部分患者伴有头痛、头晕、耳鸣。患肢皮肤痛觉减退或过敏。相应肌肉出现萎缩

或张力减弱。患肢手指麻木、握力减退、动作不灵活,颈部僵硬、活动受限。检查可见相应

神经支配的肌肉压痛,臂丛牵拉试验、压顶试验、指压棘突、仰头试验均显阳性。X线摄片

检查:可见颈弧消失或呈反弧线,轻度侧弯,颈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等改变。

2〓脊髓型:早期感颈部不适,以后出现手足无力、下肢发紧、行走不便,似踩棉花样的

感觉。手的动作笨拙,握力差,持物易落,难以完成如穿针线、

写字等精细动作。最后发展到痉挛性瘫痪,神经病理反射征阳性。当压迫一侧脊髓或神经根

时,出现同侧运动和对侧感觉功能障碍,所谓半脊髓综合症。亦可出现上肢损害重,下肢损

害轻,或左上肢、右下肢损害重而右上肢、左下肢损害轻的症状。X线摄片可见颈椎变直或

向后凸,骨质增生和椎间隙变窄等病变。

3〓椎动脉型:骨质增生突出物压迫椎动脉使其扭曲、痉挛等,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而出

现小脑、内耳缺血症状。常见有头痛、头晕、眩晕,当颈后伸或侧转时加重。往往病人不敢

做颈部仰伸、左右转动作,而呈直颈状。可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视力障碍、发作性昏迷

,甚至猝倒。猝倒后可因头颈位置变换,解除椎动脉压迫,即刻恢复清醒。还可伴有内脏感

觉异常及情绪、睡眠障碍。

4〓交感神经型:本型单独发生者少见,常与其他类型并发,使症状错综复杂。颈交感受

压迫表现心悸、胸闷、咽梗、恶心、呼吸短促。如果星状神经节受累,则有霍纳(Hornor)氏

征。检查颈肌痉挛有压痛。X线摄片可见颈椎生理孤度消失或后突畸形,骨质增生改变。

(三)处理原则

(四)体育康复

体疗作用: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压迫症状,增强肌肉力量,缓解肌肉痉挛,增强骨质新陈代

谢和颈椎周围韧带肌肉的弹性,促进颈部活动功能。

第四章其它疾病的体育康复

第一节高血压病的体育康复

一高血压病的概述

(一)高血压病的概念及主要症状

高血压病是指由于动脉血管硬化而导致的以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又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它不同与继发于其它疾病如肾炎之后的症状性高血压。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根据91年全国普查的结果,患病率为11.88%。

高血压病的主要症状是动脉血压持续性地升高,并伴随有不同程度的脏器受损的表现。

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大于18.6kPa(140mmHg)或舒张压大于12.0kPa(90mmHg)。高血压病还可按血压升高的程度或高血压病主要受累脏器的病变程度来进行分级诊断,见表4-1和表4--2。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不是所有类型的高血压都适宜进行体育康复。

表4-- 1 高血压病按血压升高程度的分级(1993年)

分级类型收缩压kPa(mmHg) 舒张压kPa(mmHg)

正常血压< 17.3(<130) <11.3(<85)

血压正常高限17.3~18.5(130~139) 11.3~11.9(85~89)

高血压Ⅰ期18.7~21.2(140~159) 12.0~13.2(90~99)

高血压Ⅱ期21.3-23.9(160-179) 13.3-14.5(100-109)

高血压Ⅲ期24.0-27.9(180-209) 14.7-15.9(110-119)

高血压Ⅳ期>28.0(>210) >16.0(>120)

注: 当收缩压和舒张压不在一个分类等级时,应较重的为准

(二)影响高血压病发病的因素

1.遗传:高血压病不是遗传病,但其发病过程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的人患此病的可能性要大大高于无家族史者。

2.饮食:摄入的钠盐过多是我国高血压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北方地区尤其突出。其次饮食中脂肪尤其是动物脂肪过多也是重要的发病因素。另外,饮酒也与高血压病的发病有较密切的关系。

3.职业及行为:在工作中中枢神经系统经常处于紧张状态的职业人群和性情急躁、个性较强的人发病的危险性较高。吸烟也是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关系的不良行为。

4.体力活动:长期有规律的适宜运动可以降低高血压病发病的危险性。

二高血压病的治疗原则

总的原则是高血压病一旦形成,治疗要长期坚持,目前的治疗手段不能使高血压病的病理改变发生逆转,只能缓解症状和延缓病变的发展过程。因此,不能在症状有所好转后而停止治疗。治疗的措施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前者主要指减少饮食中的食盐摄入量、控制体重以及进行适宜的有规律的运动。一般来说,Ⅰ期高血压病可以以非药物治疗为主;Ⅱ期高血压病则以药物治疗为主,辅助于非药物治疗;Ⅲ高血压病可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运动疗法。

四高血压病的体育康复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体育康复主要适宜于临界性高血压和Ⅰ、Ⅱ期高血压病,其中对Ⅱ期高血压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体育康复的手段为辅。Ⅲ期高血压病患者参加康复运动要视具体情况。

对症状不稳定和有较严重并发症者不适参加康复训练,高血压病患者参加康复锻炼前应进行体检,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

对因各种疾病而导致的症状性高血压一般不适宜用体育康复的手段进行治疗。

(二)体育康复的方法

1.步行:开始时速度为每分钟70-90步(大约每小时3-4Km),持续10分钟以上,能够适应后再在坡地上行走或加快速度。

2.健身跑:有一定锻炼基础的人可采用此法,但应在实施锻炼前进行体检,特别是应进行运动试验。跑动时精神要放松,掌握好节奏并与呼吸相配合。运动时的心率一般不要超过130次/分,运动后不应出现头晕、心慌及明显的疲劳感。

3.游泳、自行车:要求基本同健身跑。

4.太极拳、太极剑:太极运动动作柔和,肌肉放松且活动幅度大,另外练太极时要求思绪宁静,这些对降低血压都很有利。

5.气功:以放松功为好,宜采用较大幅度的、张弛有序的上下肢都参加的动作,禁忌长时间的等长收缩。

(三)高血压病体育康复的注意事项

1.必须与药物治疗相配合,体育锻炼不能代替药物,但适度的运动可以逐渐减少药物的使用量。

2.运动中要作到精神放松,情绪愉快。

3.要保证足够的睡眠。

4.要控制饮食和改变饮食习惯,特别是要限制食盐的摄入。

5.不要进行带有对抗性的运动,尤其是剧烈的比赛。

6.运动中不要做用力过猛的动作,也不要做长时间的屏气动作。

第二节糖尿病的体育康复

一、糖尿病的概述

(一)糖尿病的定义及发病情况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证,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组织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引起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临床上以高血糖及尿糖阳性为主要标志。

(二)糖尿病的分类

糖尿病分类在目前仍采用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制订的糖尿病分类标准,如下图,?一般我们临床上常见的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 (三)临床表现:

1.代谢紊乱综合征:血糖增高引起渗透性利尿,?胰岛素缺乏引起体内葡萄糖不能利用、蛋白质脂肪分解,?除此之外病人还可以有皮肤瘙痒、视力模糊。

2.并发症和伴发病

(1)急性: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酸中毒

(2)慢性: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组织

(3)感染:败血症及其它感染常见

(四)诊断

糖尿病的诊断,目前世界各国已广泛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其内容如下:1.有糖尿病症状,①空腹血糖≥7.8mmol/L(140 mg/dl);②一天中任何时候血糖≥11.1mmol/L(200mg/dl);

③空腹血糖

二、糖尿病的治疗

由于本病的病因及机制未充分了解,?因此尚缺乏针对病因的有效治疗手段,目前采取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及措施个体化为的治疗原则。

(一)一般治疗:对病人进行教育是重要的基本治疗措施之一,?可以让病人了解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和治疗控制要求,学会测定尿糖,?了解长期治疗的重要性,以及生活制度规律,戒烟和烈性酒,?讲究卫生,预防感染。

(二)饮食治疗:先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等确定病人的理想体重和应摄入的总热量,按一定比例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合理的安排饮食,分配成一日三餐或一日四餐,?然后再根据血糖变化和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三)药物治疗:口服降血糖药主要有磺脲类和双胍类。

(四)胰岛素治疗:主要用于Ⅰ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五)运动疗法

四、糖尿病体育康复的方法

(一)运动方法

1.运动量

运动量由运动的强度、时间和频度三个因素决定。?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强度通常选择相当于50%-60%最大摄氧量,或以70%-80%?最大心率(HRmax)作为运动中的靶心率。无条件作运动试验时,可用以下公式推算:

运动靶心率=安静心率+安静心率×(50%-70%)

有时更简单地用170或180减年龄的余数作为运动时的靶心率。

运动时间可自10min开始,逐步延长至30~40min,?其中穿插必要的间歇时间,但达到靶心率的累计时间一般以20~30min为佳。因为运动时间过短,达不到体内代谢效应;而运动时间过长,?易产生疲劳诱发酮症,加重病情。运动的频度,一般每天运动1次或隔天1次,?需根据运动强度的大小而定。如果运动强度较大,间歇可稍长。?但若间歇时间超过3~4天,则运动效果的畜积作用下降,难以产生疗效。

运动后应注意自我感觉,并据以调整运动量。?通常运动后的心率应在休息后5~10min内恢复到运动前水平。若运动后10~20min心率仍未恢复,则说明运动量过大,下次运动应予以减少。另外,?若每次运动后感觉良好,精神、睡眠均佳,?说明运动量合适或可适当增加运动量。若出现相反情况,应停止运动,需进一步检查,?待身体情况好转再重新进行运动锻炼。

2.运动方式

主要是耐力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功率自行车以及太极拳、医疗体操等,但必须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和条件,选择1-2项,其中步行是国内外最常用,应作为首选。

此外,有人推荐糖尿病人在家可做以下4种运动:第一是踮脚尖运动,将手扶在椅背上、踮脚尖(即左右交替提足跟)10~15min;第二是爬楼梯运动,背部要伸直上登楼梯,?走爬速度依自己体力而定;第三是坐椅运动,屈肘两手扶上臂将背部挺直,椅上坐→立反复进行,做多久依自己体力而定;第四是抗衡运动,将双手支撑在墙壁上,?双足拼立使上体前倾,以增加肌肉张力,每次支撑15秒左右,做3~5次。

(二)注意事项

1.应将运动疗法同控制饮食和药物治疗结合起来,合理安排。?通常先实施饮食控制及必要的药物治疗,?待血糖和尿糖得到适当控制,然后再开始运动疗法。

2.避免空腹及在注射药物60~90分钟时运动,?以免引起低血糖反崐应。

3.糖尿病人运动疗法一定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不宜鼓励他们盲目运动,并要教会病人密切注意尿糖及症状变化。

4.运动量要适当,过度劳累会引起酮症,使病情加重,?尤其要避免短时间较剧烈的运动或能引起明显兴奋的运动,?以免刺激交感-肾上腺素反应,使血糖升高。

5.运动中易发生低血糖者,?可将运动前的胰岛素剂量适当减少,或者在运动前后适当增加食物的摄入,?在运动时宜随身携带饼干或糖果,以防低血糖的发生。

6.避免在将要进行运动的肢体上注射胰岛素,?有报道因活动肢体血流增加,有可能加快胰岛素吸收,出现低血糖反应。如腿部运动时,胰岛素注射部位可选择在手臂或腹部。

7.糖尿病的运动治疗应强调循序渐进,?从小运动量开始并逐步增加,同时密切注意观察血糖、尿糖及症状的改变,不断调整运动方案。运动治疗必须持之以恒,长期坚持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课程名称:体育保健学 二、学时、学分及适用专业总学时数:50,其中,讲授学时:46,实践(实验)学时:4。学分: 4 学分 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 适用专业:社会体育专业(本科)开设学期:第 4 学期 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目标:通过对体育保健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和影响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以及学校体育要使学生终身受益的要求,掌握人体保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人体在体育运动中的保健规律和措施,掌握不同性别、不同年阶段人群的体育保健特点和要求,为从事体质与健康教育工作、指导人们从事符合生理规律的运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有关知识与技能。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任务: 《体育保健学》其主要任务是研究体育运动参加者的身体发育、健康状况与机能水平,为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及全民健身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比赛的组织和方法是否符合运动参加者的身体特点,进行医学指导和服务;研究影响体育运动参加者健康和机能的各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卫生措施;研究和了解各种营养素的种类、功用及来源,了解不同项目的运动员营养状况的特殊要求,正确指导运动员饮食,以确保运动员的健康,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研究运动性伤病的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和康复措施。 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体育保健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分班教学增加实际操作教学时数,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学习和掌握实际操作能力;并紧密跟踪学科前沿,使学生能更及时的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健康概述(共 2 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对健康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能够分析影响健康的基本因素和健康

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

体育教师招聘:体育专业知识 一、课程标准: 0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材练习)为主要手腕、以学习(体育知识)、(技巧)为基本内容,以促进中小学生(健康)为重要目标的必修课程.其功效与价值是(健身)和(育人). 02.课程的根本理念:保持(健康第一)的指点思想,增进(学生健康)发展;激发学生(运动兴致),培育学生(终身材育)意识;以学生的(发展)中心,器重学生的(主体位置);关注(个体差别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03.学习领域目标是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五个学习范畴(相互接洽)、(相互影响). 04.运动参与是指学生自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动)表示. 05.安全地进行体育运动是(活动技巧范畴)目的的内容之一. 06.新健康三维观包括(身体)、(心理)、(社会适应).

07.三级课程系统包括(国家课程)、(处所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贯彻落实的保证. 08.课程目标系统的递进关系:(课程目标)-(范畴目标)-(程度目标). 09.新课标对学生学习成就评定情势是(自wo评定)、(相互评定)、(教师评定). 10.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标准应为(由单一评价尺度向多元评价标准改变). 11.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成绩评价的内容为(体能的评定)、(知识与技能的评定)、(学习态度的评定)、(情意表示与合作精力)和(健康行动)的评定5个方面. 12.对现有体育项目标改革办法有(简化规矩)、(简化技战术)、(改动内容)、(下降难度要求)和(改革场地器材). 13.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含(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育科研才能)和(工作量)4方面的考察.

潘绍伟第三版学校体育学(体育课教学)考研知识点

体育课教学 一、名词解释 1、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是指通过理论讲授、讨论等形式学习体育文化知识、体育科学知识、卫生与健康知识及方法的一类课。 2、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是指根据学习目标选择安排教学内容,通过组织学生在体育场馆进行身体练习或健康保健操作的一类课。 3、新授课:是指以学习新的教学内容为主的课。 4、复习课:是对所学过的动作、练习、技战术等进行复习、改进和巩固提高的课。 5、综合课:是指既有新授内容,又有复习内容的体育课。综合课可以是同一教学内容(如篮球)的新授与复习的组合,也可以是 不同教学内容(如篮球复习与武术新授)的结合。 , 6、考核课:是指以检查学生阶段学习或学期学习成果,并给予学生综合性评价考核的一种课,主要是对运动技能、体能、体育 与健康知识的全面考核。 7、体育实践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的几个组成部分以及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组织工作安排的顺序与实践的分配等。 8、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亦称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各项教与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 项教与学活动之间的合理比例。 9、练习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学生练习时间(各项练习之和)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它直接反映一节课中学生实际进行身 体练习的时间。 10、体育实践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量和强度对机体刺激以及机体反应的程度。 11、生理测定方法:是指通过测定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肺活量、吸氧量、血成分、体温、心电图、肌电图等)来确定和测出学生生理负荷的手段或方式。运动负荷的测定一般采用手测脉搏或遥测心率方式进行。 12、心率测定法:是在一节体育课中按时间间隔或活动前后多次测定学生的心率,掌握与分析学生在课中心率变化情况的方式或手段,以此推断生理负荷是否合理。 13、心率指数的计算公式:心率指数=课中安静心率/课前安静心率 / 14、备课:是指体育教师在课前所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 15、集体备课:是指体育教研室(组)或同年级的体育教师在学年、学期或单元教学前集中起来,共同研究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的备课形式。 16、个人备课: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对课的思考、设计和实际准备的过程。 17、体育课的分析:是指根据学习目标.对体育课的教与学的情况和成效进行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18、健康:健康是指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状态,才算真正的健康。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19、健康教育:是指以预防控制疾病,促进健康作为主要出发点,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采用有利于人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20、体育与健康课堂常规:是为使课堂教学有一个严密的组织和正常秩序,保证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所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它一般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 21、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作为学习领域的的这会领域,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合作和竞争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 二、简答题 1、简述体育与健康课的类型。 (1)体育与健康理论课。这一类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理论讲授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和体育人文素养,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 了解影响健康的因素,掌握增进健康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兴趣,并将所学知识与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 1)体育知识包括体育文化知识,科学进行体育锻炼的知识与方法,运动项目的价值、功能、特点、规则、技术与战术、比赛的 组织与观赏等。体育与健康理论课主要采用讲授与讨论的形式。 2)在义务教育阶段,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习目标,具体选择安排课程教学。高中阶段,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应在三个学 年专门安排健康教育的学时与内容,另外应根据学生所选学的运动项目,讲授相关的体育文化知识以及如何科学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等。 (2)体育与健康实践课。一般包括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和考核课4种类型。 2、简要说明确定体育实践课结构的依据。 ^ (1)学生生理活动能力的变化规律:一是由相对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即集体工作能力上升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准备部分; 二是机体工作能力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相对高的水平,这一阶段称为基本部分;三是机体活动能力逐渐下降,机体在进行比较长时间 的身体活动,承担比较大的运动负荷后机体的工作能力下降,这一阶段称为结束部分。 (2)学生心理活动的变化规律:学生在体育实践课中注意、情感、意志等心理变化的规律。在体育课准备部分,学生体力比较 充沛,其注意往往比较容易集中。随着学生承担运动负荷时间的加长、集体活动能力的下降,其注意力也开始出现下降。 (3)教育学的一般规律: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以及教与学辩证统一的规律对体育实践课的结构具有十分重 要的影响。合理地确定与安排体育实践课的结构,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工作状态,使学生的机体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稳定、适宜的工作水平,从而为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的学习目标、完成各种身体练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3、简述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

最新体育理论考试题库(大一)教学文稿

大学一年级《单选题》题库 1 根据我国体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体育用于广义时,通常就是指 D:体育运动 2 根据目的、对象和社会施予的影响不同,目前普遍认为,体育可由哪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A: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 3 学校体育作为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它 D:既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民体育的基础 4 学校体育在解决与之有关的各项任务中,应以下列哪项任务为中心? B:增强体质 5 学校体育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通过下列哪四种组织形式? B:体育课、课余体育训练、课外体育锻炼及体育运动竞赛 6 竞技体育欲最大限度地挖掘体力、智力与运动才能,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首先应建立的基础是A: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7 在原始社会,体育与生存需要之间的天然联系,主要表现在 A:谋生与防卫需要中 8 经原始教育提炼和改进后的身体运动,由于增添了强身手段,使之有可能通过提高各种身体效能和活动技巧的训练,为学习和掌握生存的本领提供了方法。但其根本目的仍在于 B:维持生存 9 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体育在学校所起的教育作用,集中在下列哪一方面 A:发展身体素质 10体育作为一种传播体育价值观的理想载体,在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及培养社会公德方面所起的教育作用,是要教育人们 D:树立个人奋斗目标 11 教育功能是体育最基本的功能,他的作用出表现在学校这个特定领域,也深刻影响着 D:整个社会 12 体育的娱乐功能,主要是为了满足下列哪些方面的需要? C: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13 体育的经济功能,最初是由体育本身的发展,间接通过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在转化为

C:生产劳动力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与政治之间有什么联系 14 C:体育与政治有关 体育的经济功能,有下列那个因素决定? 15 D:体育促进了劳动生产力提高 我国高校体育的首要任务是 16 B: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体育课程是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计划中的基本课程之一,使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的 17 A B:基本组织形式 课余体育训练是指各高校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身体素质较好,并由体育专长的大学生进行系统训练的一种专门 18 A B:教育过程 素质教育是人整体发展的基本素质其内容包括 19 B:品格、知识、能力、身心 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20 C:高校体育 身体锻炼的指导性原则 21 A:自觉积极性原则 适用于以保健为目的的锻炼者的锻炼手段 22 A:普通散步法 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是 23 D:武术 适合普通大学生锻炼的符合心率范围为 24 A:130-170次/min 评价肺活量指数的公式为 25 D:评价指标=肺活量(ml)÷体重g 适宜春季锻炼的运动方式是 26 D:长跑

体育保健学期末重点复习题

体育保健学 1.体育保健学: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2.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3.第一状态----健康状态 第二状态----疾病状态 第三状态----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虽然没有疾病,但有虚弱现象,诸多不适和各种症状且常精神欠佳,机体活力降低,反应能力减退,工作效率降低,与人处事较差,适应能力降低。 4.热损伤的预防 ●保证运动员身体状况良好 ●在热环境中,运动前,应避免运动员机体过热的情况出现 ●警惕应激的早期症状 ●体温过高的临床症状 ●运动员的跑速不应超过训练时的强度 ●运动员如有任何体温升高的疾病或运动前12小时内有体温升高的经历,都不应参加比 赛或训练 ●鼓励运动员在运动之前补水,运动中定时补水,运动后补盐 5.高原训练的要素 ●适宜的海拔高度,最佳高度为2000-2500米 ●适宜的训练强度(根据运动员训练和比赛强度水平的高低) ●训练持续时间,最适宜的持续时间为4-6周 ●出现最佳运动效果的时间 ●训练方法与手段 6.营养素:指能在体内消化吸收,具有供给热能,构成机体组织和调节生理机能,为机体进 行正常物质代谢必须的物质 7.蛋白质的营养功能 ●构成机体组织,促进生长发育 ●参与和调节各种生理功能 ●免疫系统重要的物质基础 ●供给热能 8.蛋白质的供给量与来源 成人蛋白质的供热量应占一日膳食总热量的10-12% 儿童、青少年为12-14% 9.脂肪的分类 ●甘油三酯:包括动物性和植物性 ●复合脂-磷脂、糖脂、脂蛋白 ●类脂 10.糖的营养功能 ●供给热能 ●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 ●保护肝脏 ●促进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 ●抗生酮作用 ●维持心肌和骨骼肌的正常功能

体育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把以远度和高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 2.运动量: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完成的生理负荷量。 3.小学体操教学内容,包括基本体操、技巧支撑跳跃 ,低单杠等。 4.跑的教材共分为四大项,即快速跑 , 耐久跑 , 接力跑 ,障碍跑 . 5.跳跃是小学的重要教材内容之一。分为一般性跳跃、跳高、跳远等。其中跳高的过杆姿势有跨越式 , 俯卧式 , 背越式 . 6.传统体育教学提倡“三基教学”,它们是:基本知识 , 基本技能 , 基本技术 . 7.体育课的类型是根据体育教学任务而划分的课的种类。小学体育课的类型一般分为室内课和室外课 8.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一节体育课可分为准备 , 基本 , 结束三个部分。 9.体育课的分组教学,一般分为分组不轮换和分组轮换两种形式。 10.练习密度是指一堂课中,学生学生练习时间与实际上课的比例。 11.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包括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两种。 12.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知识技能为基本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地必修课程。其功能与价值是健身和育人。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三级跳远技术中的第二跳,又叫做(C) A.单脚 B.跨跳 C.跨步跳 D.跳跃 2.新课程评价强调,应建立促进学生(C)的评价体系. A.全优发展 B.健康发展 C.全面发展 D.自由发展 3.从教学改革的角度看,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是(C) A.教学方式的转变 B.教学行为的转变 C.学习方式的转变 D.教育教学方法的转变 4.体育教学计划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文件,是教师进行教学不可缺少的依据。包括( A ) A.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 B.教学工作计划、教案 C.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计划、课时计划 D.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课时计划 5.有8个篮球队参加单淘汰比赛,共有( A ) A. 7场 B. 12场 C. 8场 D. 16场 6.基本体操的镜面示范是( C ) A.面对练习者做同方向的动作 B.背对练习者做同方向的动作 C.面对练习者做反方向的动作 D.背对练习者做反方向的动作 7.下列不属于体育教学方法中直观法的是(B ) A.示范 B.指令和口令 C.教具与模型演示 D定向直观标志 8.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可分为三个阶段,它们是(D ) A.技能形成、适当速度、反应自动化 B.起始动作、过程动作、结束姿势 C.运动感知、表象运动、技能形成 D.初步形成、技能巩固、熟练技巧 9.在田径场地上,计算100米跑的距离是从( D ) A.起跑线的前沿至终点线的前沿 B.起跑线的后沿至终点线的后沿 C.起跑线的前沿至终点线的后沿 D.起跑线的后沿至终点线的前沿 10.根据动作的技术结构,可把体操中的技巧动作分为平衡动作和( C) A.用力动作 B.摆动动作 C.翻腾动作 D.抛接动作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整理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学校体育学历史演变 一、学校体育学的历史 1.西方体育发展 1632年夸美初斯《大教学论》 1693年洛克《教育漫画》绅士教育思想 1760年卢梭《爱弥尔》自然教育思想,首先使用了“体育”一词2.古希腊:苏格拉底—对活法、产婆术 柏拉图—《身心调和论》、《理想园》 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并论证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二、我国学校体育发展 夏—(学校名称):校、序、庠目的:为政尚武内容:礼仪教化商—大学、序 西周—国学、乡学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乐射御为体育) 1903年从洋务运动开始近代学校体育形成(因为开设了体操课) 1917年毛泽东《体育之研究》 1923年将“体操科”一词改为体育课 1951年强调增加人民体育 1952年《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

1954年【劳卫制】公布了《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制度》国民体育标准 1956年颁布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1956年—出版了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材 1957年第一个教育方针,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1979年粉碎了“四人帮” 在江苏扬州召开学校体育教育会议,里程碑《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1990年,改为《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2001年进行了第八次课程改革年级——(改为)水平小学每两个年级为一水平,初中为水平四,高中为水平五 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第二章学校体育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身体发展主要体现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体能 1.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 (1)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势; (2)提高身体机能能力,促进健康水平提高; (3)提高身体运动能力,全面发展体能; (4)增强人体适应能力和身体抵抗力。 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 (1)根据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各项体育活动;(2)根据学生身体机能的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3)根据学生体能发展的敏感期,合理安排身体练习。

大学体育理论考试

大学体育理论考试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大学体育理论考试 1.体育的概念、组成? 答:(广义体育):以体育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狭义体育):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身体锻炼的知识、技能和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组成:包括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 2.体育的功能、本质,为什么体育能促进健康、增强体质? 答:(1)功能:可分为健身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和军事、经济、政治功能。 (2)本质:强身健体。 (3)因为a.体育对促进健康的作用:科学地从事体育锻炼、适宜负荷的运动对中枢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良好刺激,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和提高心肺功能,促进青少年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可以延缓衰老,使中年人保持旺盛的精力,老年人延年益寿;b.体育对增强体质的作用:科学的体育锻炼在改造人体器官系统方面所起的作用,不仅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促进形体与内脏器官的正常发育,而且经常从事体育锻炼还能提高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的系统的机能状况,使主司这些系统工作的器官,在构造上发生变化,功能上得到加强,从而提高人的“防卫能力”。 3.健康的新概念,身体健康包括什么?

答:(1)健康的新概念:指一个概括而又完整的概念,并非单指无病,还应包括强壮的体力、完美的神经、充沛的精力、正常的心理活动和对疾病有强大的抵抗力,对自然、社会、家庭、环境等的剧烈变化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2)身体健康包括良好的生长发育、正常的生理机能和承担负荷的适宜反应。4.体质的概念和范畴。 答:a.概念:指的是人体的质量。它是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适应能力和心理因素综合的、不断发展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b.范畴包括四个方面:形体生长发育水平、生理机能水平、体能发展水平和适应能力水平。 5.肌肉的概貌、基本结构和生理特性。 答:(1)概貌:通常说的肌肉指的是骨骼肌,它是附在骨骼上的肌肉,它的收缩牵动了骨骼,产生了围绕关节的各种运动。人体有400多块肌肉,骨骼构成人体的支架,关节使各部位骨骼联系起来,而最终由肌肉的收缩放松来实现人体的各种运动。人体的肌肉占体重的40%(女性约为35%),骨骼肌占肌肉总量80%。(2)基本结构: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是肌纤维,许多肌纤维排列成肌束,表面有肌束膜包绕,许多肌束聚集在一起构成一块肌肉。肌肉中约四分之三是水,四分之一是固体物(包括蛋白质等),同时肌肉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及神经纤维。(3)生理特性:包括兴奋性和收缩性。 6.影响肌肉收缩力量的因素(简答题),肌纤维的类型,白肌和红肌的特点。答:(1)因素有:a.肌肉的生理横断面;b. 肌群的协调能力;c.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d.肌肉收缩的代谢适应。 (2)肌纤维的类型包括:白肌即快肌和红肌即慢肌。

体育保健学心得体会.doc

体育保健学心得体会 篇一:体育保健学 体育保健学 1体育保健学的概念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2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道德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3健康的分类(1)身体健康(2)心理健康(3)社会适应良好 4亚健康状态是人们在身心情感方面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 5体适能是指身体适应生活、活动与环境的综合能力,是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运动锻炼获得的。分为竞(1)稳定或下降,表示机能良好。(2)较原来快12次/分钟,机能不良,过度训练或睡眠不好( 3)长期维持较高水平,早期过度训练导致。 运动后即刻和恢复期脉率变化俩判定、控制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大小A运动后即刻脉率b运动后恢复期(5-10min)脉搏小<144次/分恢复至安静水平中145-180次/分快2-5次/10秒 技体适能和健康体适能 6医务监督是运用医学、生理学和卫生学的内容和方法,对从事体育运动的人的身体进行全面检查和观察,评价其发育水平、训练水平和健康状况所采用的手段和措施。7身体姿势检查 (1)人体直立位的正确姿势。立正时,从后面看,人体头、颈、躯干

和两足跟间应在一垂直线上,两髂(qia)嵴应在一水平线上;从侧面看,头顶、耳屏前、肩峰、股骨大转子、腓骨小头和外踝尖各点应在同一直线上;脊柱呈正常的生理弯曲。 (2)脊柱形状。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直立时,若用细绳系一重锤与身体正中线自然下垂,脊柱的所有棘突应与细绳保持一致,若有偏离现象,且偏离距离大于0.5厘米时为侧弯。常见侧弯有“c”形和“S”形。 (3)胸廓形状。在婴幼儿期,前后径与横径基本相同。到青年期,横径与前后径之比约为4:3.胸廓的形状有正常胸、扁平胸、桶状胸、鸡胸、漏斗胸和不对称胸等。 (4)腿形与足形。在两足靠拢时,两膝间隙在1.5厘米以下的为正常,若超过1.5厘米的为“o”形腿。两膝靠拢时,两足分开达1.5厘米以上为“X”形腿。足形的检查主要查足弓,一般采用印迹法和形态测量法,即在足内侧作一切线,量切线与足迹间空白区最宽处与足印迹宽度之比。空白宽大于足迹记宽为正常足,等于为轻度扁平足,小于为中度扁平足,无空白为重度扁平足,空白最宽处无足印迹为高弓足8健康分组的依据(1)健康状况(2)身体发育状况(3)生理功能状况(4)运动史和身体素质状况9健康分组的组别与教学要求 (1)基本组。此组学生,应按照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锻炼,并要求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也可从事专项训练和参加体育比赛。(2)准备组。此组学生可按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锻炼,但进度应放慢,活动强度和运动负荷也要减少,不宜参加运动训练和激烈的体育竞赛活动。(3)医疗体育组。不能按正常的体育

浅谈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知识及能力

浅谈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知识及能力 大洼县实验小学马有为 摘要: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体育工作者必须更新传统的体育观念,树立现代体育教学意识观念,明确最终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现代化的建设人才。社会的进步、教育理念的更新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也相应的发生变化,体育教师自身只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 关键词:体育教师、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当前,我国体育教学及课堂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仍然受到体育教学以传授技术为主的理论思想影响,即通过规范的动作技术的传授来掌握基本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这种重技术轻理论、重共性轻个性,以学习运动技术掌握运动技能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严重的束缚,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改革创新精神。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体育工作者必须更新传统的体育观念,树立现代体育教学意识观念,明确最终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现代化的建设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这就要求每位体育教师一定要加快自身素质提高的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坚定不移的推行教学改革。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由过去侧重掌握运动技术转变为加强知识理论的学习,向知识结构合理,并具备较高能力的“智能型”过渡。面对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学校体育将注重使学生学会锻炼,学会评价,学会改

进自我健身的能力,所以体育教师应在转弯更新体育观念的同时,必须不断学习和扩大本学科知识面及体育边缘学科和知识面,获得先进的技术知识、方法和技能。 一、体育教师要有广阔的知识 1、“多媒体”知识 多媒体教材可以做到双向教学,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节教学进度,可以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特别是多媒体教材可以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如图片、动画等,通过视觉形象展现规范动作,使学生耳闻目睹,既了解原理,又能将动作要领铭记于心,老师再进行动作指导,使学生较易掌握动作技术。所以,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能力是每位老师必备能力之一。 2、普通基础知识 其特点是“博”,体育教师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专门人才,必须树立“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高尚情操和优良品质,要具备语言文学、美学、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形成良好的教学、训练、科研等能力的基础。 3、体育学科专业知识 体育教师必须精通所教专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达到掌握准确、理解深刻、记忆牢固、运用熟练的水平。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包含三个方面:(1)、人体科学理论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体育保健、运动生物力学等方面,对这方面的知识要求面要“宽”。(2)、专项运动理论与技术:包含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大纲,还要在多能基础上,对某部分做到精细研究,做到“树业有专攻”,形成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系统观点,这样讲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对科研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对这方面知识要求“深”。(3)、

学校体育学考研知识点汇总

学校体育学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新特点:1)教学内容更加丰富2)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化3)推行体育测试制度4)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重视 2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1)学校体育竞技体育既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拖至门外;2)竞技体育进入学校的途径是竞技体育项目教材化 3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结构:1)学前教育阶段体育2)初等教育阶段体育3)中等教育阶段4)高等教育阶段;功能:1)教育功能(德育、智育、美育)2)健身功能3)娱乐功能4)文化功能5)辐射功能6)经济功能7)竞技功能;目标:1)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A学校体育基本功能;b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c社会发展的需要;d学校体育和国民体育发展的需要;e学校体育的环境条件。 2)学校体育的目标;a)学校体育的目标b.效果目标①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②传授体育运动、卫生保健健康生活知识,以及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使学社具有一定的体育化素养③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基础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⑤发展学生的运动才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4体育课程:指在学校的指导下,以身体练习主要手段,以身体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以及情感与社会矛盾和谐发展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5体育课程的特征:1)实践性: 体育课程必须通过身体实践活 动,并承受适量的运动负荷,以 促进身体器官、抗能的发展,提 高身体质量,并通过实践活动掌 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培养对体育 的兴趣及团队精神、合作精神 等。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 惯。2)整体法:根据体育锻炼 的规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时无 法实现课程目标的只有课内向 课外的合理眼神与有机结合才 能收到预想效果。3)社会性: 体育教学过程中自然会形成小 集体小社会、随时会出现好多适 应社会问题。4)差异性:体育 教学受学生身体条件和性别的 制约较之其他课程更为显著,更 要讲究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而 且地理气候办学条件,体育传统 等因素对课程的影响,也比以室 内教学为主的深程更为明显。5) 非阶梯性:体育课程的许多内 容和手段在教学安排中没有明 显的阶梯性,本身很难分出先 后顺序,因此,体育课程体系必 须从小学到大学进行通盘研究, 以免顾此失彼。6)复合法:体 育课程融知识,技能,身体,精 神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为一 体,既要提高身体质量,又要提 高“智商”,这与其他课程相比 也具有鲜明的特色。 6体育课程的目标:1)增强体能, 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知识 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兴趣 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 出人际交流能力与合作精神。4) 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 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 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7体育课程的内容的分类:1) 体育知识与技术:主要是指间接 的,传统的,科学的体育文化内 容评价,按传统运动方式项目, 可分为球类,体操,田径,游泳, 冰雪等内容,按运动与外界的关 系,可分为开放式运动和封闭式 运动,按运动结果的判断标准, 可分为评分式,计数式,计时式, 测量式。2)运动参与类:主要 指学生实际进行体育活动的状 态。按人体参与活动的解剖部位 分类。可分为上下肢运动,躯干 运动,合身运动等,按人体参与 活动的基本方式分类,可分为 走,跑。跳,跃,投掷,攀登, 爬越,悬垂支撑和平衡,脚力等; 按参与活动的人数分类,可分为 个人运动和集体运动等内容;按 参与活动的情感分类,可分为接 触与接受,爱好与兴趣,自愿与 自觉,自信与表现等内容。3) 体育活动经验类:主要指学生在 体育活动过程中或结束后机体 及心理的反应。按体育活动过程 中学生素质发展情况分类,可分 为速度,灵敏,力量,耐力,柔 韧等内容;按体育活动过程中防 病治病的效果分类,可分为养 生,健康,防病,治病,康复等 内容;按体育活动对人体新陈代 谢的影响分类,可分为有氧和无 氧运动。 8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1) 完善课程体制,增强体育课程方 案的适应性;2)课程的教学功 能与育人功能紧密联系;3)开 发课程种类,优化课程结构;4) 课程教材多样化;5)课程内容 组织现代化,生活化;6)课程 评价强调促进学生发展 9体育教学活动的要素:1)三要 素说:体育教师,学生,教育教 材;2)四要素说:体育教师,

大学体育理论考试试题

大学体育理论考试试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选择题 1、无氧运动的锻炼方式有( ) (A) A 短距离疾跑 B慢跑 C 游泳 D健身操 2、心率作为反映人体()功能的客观指标之一(A) A 心血管系统 B 身体形态 C 身体素质 D耐力素质 3、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B) A 6%--7% B 7%--8% C 8%--9% D 9%--10% 4、如果以健身为目的的锻炼,一般人的运动频率应以每周()次以上为适宜(B) A 2 B 3 C 4 D 5 5、改善亚健康状态的一种最有效,最廉价的手段是:()(B) A 心理咨询 B 健身运动 C音乐治疗 D社会交往 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 )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B) A合理营养 B身体练习 C体育竞赛 D学习 7、根据目的、对象和社会施予的影响不同,目前通常认为体育可由哪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 ) (A) A 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 B 娱乐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 C 社会体育,娱乐体育和学校体育 D 娱乐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 8、在原始社会,体育与生存需要之间的天然联系,主要表现在()(A) A 谋生与防卫需要中 B 宗教与祭奠需要中 C 娱乐与游戏需要中 D 战争与掠夺需要中 9、社会环境引起的心理活动因素是复杂的,解决的办法也多种多样,但为了及时排除个人性格和心理状态中的不健康因素,宜采用下列哪种积极措施()(C) A 采取睡眠疗法缓解精神疲劳 B 参加社交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C 通过体育锻炼调节身心健康 D 广交知心朋友解除内心烦恼 10、体育作为一种传播体育价值观的理想载体,在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及培养社会公德等方面所引起的教育作用,是要教育人们()(A ) A 积极参加社会体育 B 成为社会体育活动家 C 与社会保持一致性 D 树立个人奋斗目标 11、体育的娱乐功能,主要是为了满足下列哪方面的需要()(C ) A 生存和发展需要 B 提高生物潜能的需要 C 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D 增强体质的需要 12、体育之所以具有军事功能,主要由于下列何种需要()(B) A 娱乐与游戏 B 战争和训练士兵 C 保健和养生 D 竞技和运动 13、体育的经济功能,由下列哪个因素所决定()(B) A 体育本身所具有的经济价值 B 体育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作用 C 国民经济对体育的合理投资 D 体育促进了劳动生产力提高 14、体育的经济功能,最初是体育本身的发展,间接通过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最终转化为()(C) A 精神意志力 B 社会感染力 C 劳动生产力 D 政治鼓动力 15、我国高校体育的首要任务是()(B)

社体体育保健学课程标准

《体育保健学》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4010061 总学时数:54 学分:3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应用科学。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保健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体育教学、健康教育和体育训练奠定基础,能运用现代医学保健知识科学地指导教学和健身,以达到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增进身心健康,增强体质,防治运动性伤病的目的。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绪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体育保健学的概念、研究任务、研究内容、发展简史,熟悉学习体育保健学的方法和要求。 (二)课时安排:1学时 (三)主要内容 体育保健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任务、发展简史,学习体育保健学的方法和要求。 第一章健康概述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健康的概念、健康的标准、及影响健康的诸因素,熟悉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三)课时安排:1学时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现代健康观(0.5)课时 1、健康的概念 2、健康的分类 3、影响健康的因素 第二节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0.5)课时 1、适量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2、缺乏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第二章运动与环境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了解环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以及运动建筑设备的卫生要求。 (三)课时安排:1学时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0.5)课时 1、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第二节环境对人体及运动能力的影响(0.5)课时 1、热环境 2、冷环境 3、高原环境 3、运动建筑设备卫生 第三章运动与营养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人体所需七类营养素的营养功用、供给量和来源,掌握运动员的合理营养、比赛期间的营养及各类运动项目的营养特点。

18体育教育专业《学校体育学》专插本考试大纲

2014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学校体育学)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又称专插本)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照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总体要求:要求考生在了解和掌握学校体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学校体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与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正确认识体育课程的本质;正确理解体育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正确认识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与具体组织;正确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能充分地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正确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课余体育竞赛;了解现代体育教师具备的条件与优秀体育教师的成长。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⒈考试内容 ⑴现代体育思想的形成与体育教育化。 ⑵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和科学化。 ⑶各种体育教育思想的实质及对我国学校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 ⒉考试要求 ⑴理解与掌握各体育教育思想的内容。 ⑵了解原各体育教育思想发展的主要年代、社会背景与发展标致及代表人物。 ⑶了解20世纪后期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趋势,特别是体育课程的新特征。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⒈考试内容 ⑴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的发展。 ⑵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的发展。 ⑶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 ⑷掌握基本概念:体质、个性、社会健康。 ⒉考试要求 ⑴掌握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机能发育及体能发展的主要特点。 ⑵了解学校学校体育对学生身体、心理及社会健康发展的作用与要求。 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 ⒈考试内容 ⑴学校体育的结构:运动教育、健康教育与教育活动和家庭中的体育。 ⑵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的本质;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4种取向与依据要求。 ⑶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与基本要求。 ⑷掌握基本概念:我国学校体育目的、学校体育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与社会健康目标、课外体育目标。 ⒉考试要求 ⑴通过对我国学校体育目的、目标了解,掌握学校体育内容的构成及种层次目标的定义。 ⑵理解与掌握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与基本要求。

初一体育理论考试试题

初一体育理论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著名的格言() A、更高,更快,更强 B、更快,更高,更远 C 、更快,更强,更好 2、短跑是指() A 400和400米以下 B 800和1500米 C 200和200米以下 3、跳跃中的高度比赛,运动员在每个高度连续()试跳失败,即被取消比赛资格。 A 两次 B 三次 C 六次 4、目前乒乓球每局比赛采取()分赛制。 A 21分 B 15分 C 11分 5、排球比赛中,发球后每队可接触球()次。 A 两次 B 三次 C 四次 6、排球比赛每局比赛某队满()分并比对方至少多得2分为胜一局。 A 15分 B 21分 C 25分 7、足球比赛每方上场()人,其中须有1名守门员。 A 9人 B 10人 C 11人 8、当今世界上开展最广泛,影响最大,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的是() A、篮球 B、排球 C、足球 D、拳击 9、“体育运动之母”是指()。A 篮球 B 足球 C 田径 10、篮球比赛中,队员犯规()次必须自动退出比赛。 A 4次 B 5次 C 7次 11、篮球比赛中,罚球投中得()。A 1分 B 2分 C 3分 12、篮球比赛中每队上场队员5人,分为前锋、中锋和()。 A 后锋 B 后卫 C 前卫 13、篮球比赛是在长()米、宽15米的场地进行。 A 28米 B 30米 C 40米 14、人体缺铁会引起什么疾病()A、贫血B骨质疏松 15、有人患了夜盲症,原因是他体内缺乏哪种维生素()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 16、正常人的心率范围是() A、60—100次/分 B、60—90次/分 C、50—90次/分 D、50—100次/分 17、锻炼后怎样预防肌肉酸痛() A、多做整理运动 B、坐下休息 C、不于理睬 D、药物治疗 18、属于无氧运动的项目的是() A、爬山 B、游泳 C、自行车 D、跳远 19、一天中锻炼的最佳时间为() A、早饭后 B、起床后 C、下午 D、晚上 20、发展力量素质的方法()。 A.弓步走B.越野跑C.钻过低栏架D.杠铃半蹲跳 21、对锻炼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B、闻鸡起舞 C、每天爬山5小时 D、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22、跑得快慢(速度)的最重要因素是()

体育保健学重点总结

1、晕厥是由于脑血流暂时降低或血中化学物质变化所致的意识短暂紊乱和意识丧失,也是过度紧张的一种表现形式。 2、自我监督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期间采用自我观察和检查的方法 3、按摩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利用专门的手法或器械所产生的作用力,直接作用于人体皮肤(病灶或穴位),以达到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和防止伤病的一种自然物理疗法 4、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新兴的综合应用科学 5、肌肉拉伤是由于肌肉主动的猛烈收缩或被动的过渡牵伸,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担的限度,而引起的肌肉组织损伤 6、拔罐疗法是以杯罐为工具,利用火的燃烧排除罐内的空气产生负压,吸附在皮肤上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7、急性闭合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和治疗方法 早期在24h-48h内,该期的处理原则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及减轻炎症。应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中期在损伤发生24-48h以后,该期主要是改善局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加速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及坏死组织的清除,促进再生修复,防止粘连形成。晚期损伤组织已基本修复,但可能有瘢痕和粘连形成,该期是恢复和增强肌肉、关节的功能。 8、运动员减轻体重或控制体重常用的措施及注意事项 措施:一是控制饮食量,限制水分摄入并加大运动负荷,以增加体能的能量消耗;二是加大排汗量,或者内服利尿剂促使大量排尿 注意事项:适宜的减体重速度是每周1kg,适宜的减体重重量以不超过3kg为限;减体重期间的饮食应是高蛋白、低热能,并有充足的维生素和必需的无机盐;注意水盐代谢平衡,一日水分摄入量应控制在2000ml左右,不吃或少吃含糖和脂肪的食物或饮料;运动员不宜采用腹泻药、食欲抑制剂、以及自我催吐等方法减轻体重;运动员减体重期间要加强医务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