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

教学设计

开阳一小:顾加芬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6页的例4和第16页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三第1—3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任务是探索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在已掌握了圆柱的特征,会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已初步理解长(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含义,掌握了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这些知识都是学习圆柱体积的基础。教材通过让学生回忆求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及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再提出把圆柱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正)方体图形来求出它的体积,使学生充分经历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过程,通过教具、媒体的演示,学生实践操作拼摆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v=sh,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操作、猜想、验证、讨论、归纳等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初步学会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应用已有

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推理能力。

3、使学生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柱等分模型,平分好的圆柱形萝

教学过程:

1、呈现例4中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直观图。

2、提问:你会求其中哪些立体的体积?启发:大家想不想知道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猜想一下:圆柱体积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怎么算?

3、引入: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教学例4:

1、观察比较,引导学生观察例4的三个立体,提问:

(1)这三个立体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定相等吗?为什么?

(3)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可能相等吗?为什么?

2、实验操作

(1)谈话:大家都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定是相等的,而且都等于底面积乘高。那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用什么办法验证呢?请大家小组合作,先想想圆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再用事先准备好的圆柱形萝卜(平均分成8份的)拼一下,看看能不能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学生操作时教师巡视辅导。

设计意图:引入转化思想后,学生能较自然地将圆柱的体积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联系起来。

(2)讨论交流: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开后能否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操作教具,让学生观察。引导想像:如果把底面平均分的份数越来越多,结果会怎么样?演示一组动画(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等份、128等份……)课件演示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拼成的立体图形会越来越接近长方体。

设计意图: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地展示“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让学生体会转化思想和极限思想。

3、推出公式

(1)提问:大家好好观察一下,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有什么关系?(提示:注意观察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和圆柱的底面积,拼成的长方体的高和圆柱的高。)通过观察得到: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拼成

的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

(2)想一想:怎样求圆柱的体积?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并板书圆柱的体积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 底面积×高

↓↓↓

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

(2)如果用字母v表示圆柱的体积,用字母s表示圆柱的底面积,用h表示圆柱的高,那么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v=sh。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长方体与圆柱底面积和高之间的联系帮助

学生发现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了桥梁,不断丰富了学生对图形转化方法的感受。

三、分层练习,发散思维,教学“试一试”

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反馈。

讨论:知道什么条件就一定能算出圆柱的体积了?分别怎么算?

教师明确:计算圆柱的体积,一般要知道底面积和高,或者知道底面半径和高也可以。

四、巩固拓展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1)说一说:这两个圆柱中都是已知什么?能算出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