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焊后热处理

不锈钢焊后热处理
不锈钢焊后热处理

不锈钢焊后热处理

B1 通常,本标准所涵盖的不锈钢的焊接部件不进行热处理,除非:

-马氏体钢种重新回火;

-铁素体重新回火;

-如果在受热影响区域存在残留马氏体风险的情况下;合适的温度参见表A1和A2.

B2:应避免在焊后热处理过程中,高铬和钼奥氏体-铁素体或包含一些铁素体的奥氏体钢在加热过程中形成金属间相,必须在焊后热处理过程中重新固溶。对于大多数合金元素比基本牌号过饱和,固溶温度必须高于表A.3和

A.4中给出的温度。

在完全奥氏体焊接结构,必须检验热处后的力学性能,使其符合本标准。

酸洗和焊接结构的变形产生的表面氧化物会增加后续过程的难度。

应避免双向钢和奥氏体钢的焊后热处理,因此,焊接工艺应制定得非常精细。

B3:特殊情况,例如:厚壁零件,为避免应力腐蚀断裂和腐蚀疲劳断裂,必须进行焊后热处理,已达到减小应

力和耐晶间腐蚀的要求。处理温度参照表B.1,低于

通常的固溶温度(参见表A.3)保持中间水平,其对

于铌或钛轴承钢牌号要稳定化退火,对不稳定的低碳

牌号要作消除应力处理。

某些情况下,焊后热处理也可按表A.3或低于碳化物和金属间相析出的温度热处理,但是,后者只能减少最大应力。

B4 奥氏体-铁素体钢的预热处理是防止较厚截面焊件收缩时产生应力增加的有效措施,因为200-250°C

可以将室温下的屈服强度降低50%。因此,预处理比

焊后处理更有效的避免了焊件的高应力,预处理温度

在120°C 到200°C之间。根不同的钢种和厚度列出

其温度。奥氏体钢的复合焊件同样适用。

表B.1 奥氏体钢的焊后热处理导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