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总结报告

实验一、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

1. 实验目的

(1)掌握单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电压放大倍数的丈量方法。

(2)认识电路中元件的参数改变对静态工作点及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3)掌握放大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电阻的丈量方法。

2. 实验仪器

①示波器

+12V

②低频模拟电路实验箱

③低频信号发生器

④数字式万用表RP1

100K

RC1

2K C2

47μF D

3. 实验原理(图)RB11 Uo

BG1

C1

4.7K

实验原理图如图 1 所示——共射极放大电路。

Ui

C3

4. 实验步骤

Rs

4.7μF RB12

(1) 按图1 连结共射极放大电路。

RE

4.7K 10K

510Ω

(2) 丈量静态工作点。

I

47μF

②认真检查已连结好的电路,确认无

RE1

Us

51Ω

误后接通直流电源。

③调理RP1 使RP1+RB11=30k

图1 共射极放大电路

④按表1 丈量各静态电压值,并将结

果记入表 1 中。

表 1 静态工作点实验数据

丈量值理论计算值

U B/V U C/V U E/V U CE/V I C/mA I B/mA βU B/V U C/V U E/V U CE/V I C/mA

2.63 4.94 1.99 2.95

3.54 0.041 86.34 3 4 2.244 1.756 4

(1) 丈量电压放大倍数

①将低频信号发生器和万用表接入放大器的输入端Ui,放大电路输出端接入示波器,如图 2 所

示,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接入直流电源,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次为1KHZ ,输入信号幅度为

20mv 左右的正弦波,从示波器上察看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UO 的波形,分别测Ui 和UO 的值,求出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AU 。

图 2 实验电路与所用仪器连结图

②保持输入信号大小不变,改变RL ,察看负载电阻的改变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并将丈量结

果记入表 2 中。

表2 电压放大倍数实测数据(保持U I 不变)

R L U O/V A U 丈量值A U 理论值

∞ 1.5 37.5 -∞

1K 0.5 12.5 -1.18

5.1K 1.0 25 -2.56

(4)察看工作点变化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①实验电路为共射极放大电路

②调整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幅值(增大放大器的输入电压U i),察看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的

波形,使放大电路处于最大不失真状态时(同时调理RP1 与输入电压使输出电压达到最大又

不失真),记录此时的RP1+RB11 值,丈量此时的静态工作点,保持输入信号不变。改变

RP1 使RP1+RB11 分别为25KΩ和100KΩ,将所丈量的结果记入表3 中。

(注意:察看记录波形时需加上输入电压,而丈量静态工作点时需撤去输入电压。)表3 R

b

对静态、动向影响的实验结果

R L=∞

结果(万用表)静态丈量与计算值

I c/mA U E/V U B/V U CE/V

输出波形

(保持U I 不变)

若出现失真波

形,判断失真性

输出最大时

RP1+RB11

4.35 2.45 3.10 0.85

RP1+RB11

=25K

4.29 3.44 3.06 1.02

RP1+RB11

=100K

0.84 0.47 1.08 9.84

(5)丈量放大电路输入电阻R i 及输出电阻R o。

①丈量输入电阻。输入电阻R i 的丈量有两种方法。方法一的丈量原理如图 3 所示,在放大电

路与信号源之间串入一固定电阻R s=4.7K Ω,在输出电压U o 不失真的条件下,用示波器

丈量U i 及相应的U s 的值,并按下式计算R i:

图 3 R i 丈量原理一

U i=19mV,U s=45mV ,求得:R i=3.43kΩ

方法二的丈量原理如图 4 所示,当R s=0 时,在输出电压U O 不失真的条件下,用示波器测出输出电压U O1;当R s=4.7K Ω时,测出输出电压U o2,并按下式计算R i

图 4 R i 丈量原理二

①丈量输出电阻R o。输出电阻R o 的丈量原理如图 5 所示,在输出电压U o 波形保持不

失真的条件下,用示波器测出空载时的输出电压U o1 和带负载时的输出电压U o,按

下式计算R o

U O1 =14.8V,U O=10.6V,求得:R O=2.02kΩ

图 5 R o 的丈量原理图

5. 实验报告要求

(1)预习报告包含以下内容:简单表达实验原理、列出实验过程中所需的表格,并依据实验原理图

计算实验步骤中各个表格的理论数据以便和实验数据进行对照,回答有关思虑题等。

(2)实验报告参照学校宣布的样版,为了减少不用要的抄录,能够采纳电子版,其内容应包含:实

验名称、学生姓名、班级和实验日期;课程名称;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仪器、设施与资料;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实验数据计算结果;实验结果剖析、议论与心得领会。

6. 思虑题

①怎样正确选择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在调试中应注意什么?

②负载电阻R L 变化对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Q 有无影响?对放大倍数A U 有无影响?

③放大电路中,那些元件是决定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的?

④试剖析输入电阻R i 的丈量原理(两种方法分别做简述)。

答:①调试中应注意接入信号发生器后不可以出现失真

②R L对Q无影响,对A U有影响,R L越大A U越大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总结报告

实验一、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 1. 实验目的 (1)掌握单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电压放大倍数的丈量方法。 (2)认识电路中元件的参数改变对静态工作点及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3)掌握放大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电阻的丈量方法。 2. 实验仪器 ①示波器 +12V ②低频模拟电路实验箱 ③低频信号发生器 ④数字式万用表RP1 100K RC1 2K C2 47μF D 3. 实验原理(图)RB11 Uo BG1 C1 4.7K 实验原理图如图 1 所示——共射极放大电路。 Ui C3 4. 实验步骤 Rs 4.7μF RB12 (1) 按图1 连结共射极放大电路。 RE 4.7K 10K 510Ω (2) 丈量静态工作点。 I 47μF ②认真检查已连结好的电路,确认无 RE1 Us 51Ω 误后接通直流电源。 ③调理RP1 使RP1+RB11=30k 图1 共射极放大电路 ④按表1 丈量各静态电压值,并将结 果记入表 1 中。 表 1 静态工作点实验数据 丈量值理论计算值 U B/V U C/V U E/V U CE/V I C/mA I B/mA βU B/V U C/V U E/V U CE/V I C/mA 2.63 4.94 1.99 2.95 3.54 0.041 86.34 3 4 2.244 1.756 4 (1) 丈量电压放大倍数 ①将低频信号发生器和万用表接入放大器的输入端Ui,放大电路输出端接入示波器,如图 2 所 示,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接入直流电源,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次为1KHZ ,输入信号幅度为 20mv 左右的正弦波,从示波器上察看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UO 的波形,分别测Ui 和UO 的值,求出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AU 。 图 2 实验电路与所用仪器连结图 ②保持输入信号大小不变,改变RL ,察看负载电阻的改变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并将丈量结 果记入表 2 中。 表2 电压放大倍数实测数据(保持U I 不变)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二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 实验二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2.3.4. 研究交流放大器的工作情况,加深对其工作原理的理解。学习交流放大器静态调试和动态指标测量方法。 进一步熟悉示波器、实验箱等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 1.实验箱2.示波器3.万用表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按电路原理图在试验箱上搭接电路 实验原理:如图为电阻分压式共射放大电路,它的偏置电路由Rw、Rb1和Rb2组成,并在 发射极接有电阻Re’和Re’’,构成工作点稳定的放大

电路。电路静态工作点合适的情况下,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合适的输入信号Vi后,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Vi 相位相反、幅度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V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2.静态工作点的测试 打开电源,不接入输入交流信号,调节电位器w2使三极管发射极电位ue=2.8V。用万用表测量基极电位ub、集电极电位uc和管压降uce,并计算集电极电流Ic。 、 3.动态指标测量 (1)由信号源输入一频率为1khz,峰峰值为400mv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的波形,观察并在同一坐标系下画出输入ui和uo的波形示意图。(2)按表中的条件,测量us、ui、uo、uo,并记算Au、ri和ro。 4.研究静态工作点与波形失真的关系 ri uiui??Rs isi ro uo ??o uo?uo

o RL 在以上放大电路动态工作情况下,缓慢调节增大和减小w2观察两种不同失真 现象,并记录失真波形。若调节w2到最大、最小后还不出现失真,可适当增大输入信号。 5.实验数据记录。 (1).静态工作点的测试 (2).动态指标测量1.ui和uo的波形 uoui (3)测量us、ui、uo、uo,并记算Au、Ri和Ro。 t (4)研究静态工作点与波形失真的关系 uo ui t uo ui 增大Rw2 四、思考题 (1)总结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负载、旁路电容的变化,对放大电路的电压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 验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实验一、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 1. 实验目的 (1) 掌握单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 (2) 了解电路中元件的参数改变对静态工作点及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3) 掌握放大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电阻的测量方法。 2. 实验仪器 ① 示波器 ② 低频模拟电路实验箱 ③ 低频信号发生器 ④ 数字式万用表 3. 实验原理(图) 实验原理图如图1所示——共射极放大 电路。 4. 实验步骤 (1) 按图1连接共射极放大电路。 (2) 测量静态工作点。 ② 仔细检查已连接好的电路,确认无误后接通直流电源。 ③ 调节RP1使RP1+RB11=30k ④ 按表1测量各静态电压值,并将结果记入表1中。 表1 静态工作点实验数据 Rs 4.7K

(1)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①将低频信号发生器和万用表接入放大器的输入端Ui,放大电路输出端接入示波 器,如图2所示,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接入直流电源,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为1KHZ,输入信号幅度为20mv左右的正弦波,从示波器上观察放大电路的输出 电压UO的波形,分别测Ui和UO的值,求出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AU。 图2 实验电路与所用仪器连接图 ②保持输入信号大小不变,改变RL,观察负载电阻的改变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 响,并将测量结果记入表2中。 表2 电压放大倍数实测数据(保持U I不变) (4)观察工作点变化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①实验电路为共射极放大电路 ②调整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幅值(增大放大器的输入电压U i),观察放大电路 的输出电压的波形,使放大电路处于最大不失真状态时(同时调节RP1与输入 电压使输出电压达到最大又不失真),记录此时的RP1+RB11值,测量此时的静态工作点,保持输入信号不变。改变RP1使RP1+RB11分别为25KΩ和100K Ω,将所测量的结果记入表3中。 (注意:观察记录波形时需加上输入电压,而测量静态工作点时需撤去输入电压。) 表3 R b对静态、动态影响的实验结果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 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实验一、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 1. 实验目的 (1) 掌握单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 (2) 了解电路中元件的参数改变对静态工作点及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3) 掌握放大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电阻的测量方法。 2. 实验仪器 ① 示波器 ② 低频模拟电路实验箱 ③ 低频信号发生器 ④ 数字式万用表 3. 实验原理(图) 实验原理图如图1所示——共射极放大 电路。 4. 实验步骤 (1) 按图1连接共射极放大电路。 (2) 测量静态工作点。 ② 仔细检查已连接好的电路,确认无误后接通直流电源。 ③ 调节RP1使RP1+RB11=30k ④ 按表1测量各静态电压值,并将结果记入表1中。 表1 静态工作点实验数据 Rs 4.7K

(1)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①将低频信号发生器和万用表接入放大器的输入端Ui,放大电路输出端接入示波 器,如图2所示,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接入直流电源,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为1KHZ,输入信号幅度为20mv左右的正弦波,从示波器上观察放大电路的输出 电压UO的波形,分别测Ui和UO的值,求出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AU。 图2 实验电路与所用仪器连接图 ②保持输入信号大小不变,改变RL,观察负载电阻的改变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 响,并将测量结果记入表2中。 表2 电压放大倍数实测数据(保持U I不变) (4)观察工作点变化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①实验电路为共射极放大电路 ②调整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幅值(增大放大器的输入电压U i),观察放大电路 的输出电压的波形,使放大电路处于最大不失真状态时(同时调节RP1与输入 电压使输出电压达到最大又不失真),记录此时的RP1+RB11值,测量此时的静态工作点,保持输入信号不变。改变RP1使RP1+RB11分别为25KΩ和100K Ω,将所测量的结果记入表3中。 (注意:观察记录波形时需加上输入电压,而测量静态工作点时需撤去输入电压。) 表3 R b对静态、动态影响的实验结果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一、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1)掌握单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 (2)了解电路中元件的参数改变对静态工作点及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3)掌握放大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电阻的测

量方法。 2.实验仪器+12V 示波器①RP1RC1C2100K2Kμ47F D拟模低频②RB11UoBG1C14.7K 电路实验箱UiC3RsμRB124.7F RE号信③低频 4.7K10K510ΩμI47F 发生器RE1Us51Ω万④数字式图1 共射极放大电路用表 3.实验原理(图) 实验原理图如图所示——共射极放大电路。1 4.实验步骤 (1)按图1连接共射极放大电路。 (2)测量静态工作点。 ②仔细检查已连接好的电路,确认无误后 接通直流电源。

30k =RP1③+RB11调节RP1使并将结果记测量各静态电压值,④按表1入表1中。 表1 静态工作点实验数据测量值理论计算值 U/U/U/U//U/U/UUI/II/CBBCCEBCECECEβV V V mA mA /V mA V V V /V 0.861.73.1.2.4.2.2.2043 4 .34 63 94 99 44 56 95 54 4 1 (1)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①将低频信号发生器和万用表接入放大器 的输入端Ui,放大电路输出端接入示波器,如图2所示,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接入直流电源,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为1KHZ,输入 信号幅度为20mv左右的正弦波,从示波器上观察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UO的波形,分

别测Ui和UO的值,求出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AU。 低频信号UiUo放大电路RL发生器示波器示波器 图2 实验电路与所用仪器连接图 ②保持输入信号大小不变,改变RL,观察负载电阻的改变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并将测量结果记入表2中。 表2 电压放大倍数实测数据(保持U不变)I R U/V A测量A理论UUOL值值 - 37.5 1.5 ∞∞-1.18 0.5 1K 12.5 -2.56

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引言: 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用于放大信号。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验证该电路的放大性能,并探究其工作原理和特点。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 1. 了解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 掌握实验中所使用的电路元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3. 验证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放大性能,并分析其特点。 二、实验原理 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是一种基于晶体管的放大电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晶体管的放大特性,将输入信号的小幅变化转化为输出信号的大幅变化。在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晶体管的发射极作为输入端,基极作为输出端,集电极作为共用端。 三、实验器材和元件 1. 电源:提供所需的直流电源; 2. 晶体管:选择适合的晶体管,如2N3904; 3. 电阻:用于构建电路的电阻,如1kΩ、10kΩ等; 4. 电容:用于构建电路的电容,如10uF、100uF等; 5. 示波器:用于观测电路的输入输出信号。 四、实验步骤

1.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2. 调整电源电压,使其符合晶体管的额定工作电压; 3. 接入示波器,观测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 4. 调节输入信号的幅度,记录相应的输出信号幅度; 5. 改变输入信号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6. 尝试改变电阻和电容的数值,观察电路的放大性能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到了一系列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数据。根据这 些数据,我们可以计算放大倍数,并绘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和频率响应曲线。 根据计算和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具有较好的放大性能,输入信号的小幅变化可以得到 相应的大幅输出变化; 2. 放大倍数与输入信号的幅度呈线性关系,且与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容数值有关; 3. 频率响应曲线显示出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放大程度不同,存在一定的频率 选择性。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通 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我们验证了该电路的放大性能,并分析了其与输入信号幅度、频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具有较好的放大性能 和一定的频率选择性,可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应继续深入研究电子电路的原理和应用,不断提 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将其应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总结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总结 一、引言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是基本的电子电路之一,通过该实验可以加深对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原理和特性的理解。本文将对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一些实验中的经验和教训。 二、实验准备 实验前需要准备的器材和元件包括:电压源、电位器、二极管、电阻、电容等。在进行实验前要对这些元器件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它们的正常工作。 三、实验步骤 1. 将电压源、电位器、电阻等元器件按照电路图连接好。 2. 调节电位器,使得基极电压为0.6V左右。 3. 连接示波器,调节示波器的时间和电压刻度。 4. 打开电源,观察示波器的波形,并调节电位器,使得输出波形达到最佳。 四、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示波器上的输出波形,进而分析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特性。

1. 放大倍数:可以通过观察输出波形的峰峰值来计算放大 倍数。实验中发现,随着输入信号的幅值增大,输出信号的幅值也随 之增大,而且增大的比例大于1,说明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具有放大效果。 2. 非线性失真:在实验中还观察到输出波形上出现了一些 形状不规则的“毛刺”,这是由于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非线性特性所 导致的。当输入信号的幅值过大时,输出信号将产生失真,严重影响 信号的质量。 3. 频率响应:实验中还可以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来观 察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实验结果表明,单管共射放大电路 对低频信号具有较好的放大效果,而对高频信号的放大效果则较差。 五、实验经验和教训 在进行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时,我们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教训,供以后的实验参考。 1. 元器件的选用要准确:实验中使用的元器件的参数要与 电路图中要求的参数一致,避免由于元器件参数不匹配而导致实验结 果的不准确。 2. 注意实验环境:实验室中的环境应保持干燥、无尘,以 避免灰尘进入电子元器件,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3. 调节仪器要小心:在调节电位器、示波器等仪器时要小 心操作,防止因操作失误导致仪器的损坏。 六、总结与展望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了解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学习如何设计和搭建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 3.利用实际测量得到的数据,分析电路的放大性能。 实验器材: 1.射极共射放大电路实验箱 2.双踪示波器 3.不同值的电阻、电容 4.信号发生器 5.数字万用表 实验原理: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的放大电路结构,它由一个NPN型晶 体管、射极电阻和负反馈电路构成。该电路的输入信号被加到基极上,输 出信号则从集电极上得到。通过适当选择电阻和电容的参数,可以实现对 输入信号的放大。在电路中加入负反馈,可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线性度。 实验步骤: 1.先利用真实的电阻、电容值设计所需要的电路,画出电路图。 2.在实验箱中按照电路图搭建电路。

3.将信号发生器的信号输入电路的输入端,同时将示波器的探头接在电路的输出端口上。 4.调节信号发生器的幅度和频率,观察输出波形在示波器上的显示。 5.通过调整电阻和电容的数值,观察电路的放大信号变化。 6.通过改变负反馈电阻和电容的数值,观察电路的稳定性和线性度的改变。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的实际测量和实验现象的观察,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1.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可以将输入的信号进行放大。 2.通过适当选择电阻和电容的参数,可以调节电路的放大倍数。 3.负反馈可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线性度。 4.改变负反馈电阻和电容的数值可以改变电路的稳定性和线性度。 实验分析: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输出波形与输入波形相比发生了放大。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容数值,可以调节电路的放大倍数。另外,我们还观察到在添加相应的负反馈电路后,电路的稳定性和线性度得到了提高。这是因为负反馈将一部分输出信号返回至输入端口,通过控制反馈的比例,可以减小电路的非线性失真和噪声。 实验结论: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初步了解了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我们实验中搭建的电路通过调整电阻和电容数值,能够实现对输入信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作者:————————————————————————————————日期:

实验一、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 1. 实验目的 (1) 掌握单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 (2) 了解电路中元件的参数改变对静态工作点及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3) 掌握放大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电阻的测量方法。 2. 实验仪器 ① 示波器 ② 低频模拟电路实验箱 ③ 低频信号发生器 ④ 数字式万用表 3. 实验原理(图) 实验原理图如图1所示——共射极放大 电路。 4. 实验步骤 (1) 按图1连接共射极放大电路。 (2) 测量静态工作点。 ② 仔细检查已连接好的电路,确认 无误后接通直流电源。 ③ 调节RP1使RP1+RB11=30k ④ 按表1测量各静态电压值,并将结果记入表1中。 表1 静态工作点实验数据 测量值 理论计算值 U B /V U C /V U E /V U CE /V I C /mA I B /mA β U B /V U C /V U E /V U CE /V I C /mA 2.63 4.94 1.99 2.95 3.54 0.041 86.34 3 4 2.244 1.756 4 (1) 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① 将低频信号发生器和万用表接入放大器的输入端Ui ,放大电路输出端接入示波器, 如图2所示,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接入直流电源,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为1KHZ ,输入信号幅度为20mv 左右的正弦波,从示波器上观察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UO 的波形,分别测Ui 和UO 的值,求出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AU 。 低频信号发生器 放大电路 示波器 示波器 RL Ui Uo RP1100K RB114.7K C14.7 μF Rs 4.7K RB1210K RC1 2K RE 510ΩRE151ΩBG1 C247C3 47 μF μF D Ui I Us Uo +12V 图1 共射极放大电路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一、引言 在电子电路实验中,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基础电路。它具有放大效果好、输入输出阻抗适中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放大电路设计中。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深入了解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二、实验原理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由一个NPN型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器件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当输入信号加到基极时,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将随之变化,从而使输出电压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调整偏置电压和负载电阻,可以使输出信号放大。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所需的元器件:NPN型晶体管、电阻、电容等。 2. 按照电路图搭建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 3. 连接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分别将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接入示波器。 4. 调整偏置电压和负载电阻,使电路工作在合适的工作点。 5. 通过信号发生器输入不同频率的正弦波信号,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 6.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和分析: 1. 输出电压随输入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放大的效果。输入信号的幅值越

大,输出信号的幅值也越大。 2. 输出信号的相位与输入信号相位一致,没有发生反相变化。 3. 随着输入信号频率的增加,输出信号的幅值逐渐减小,这是由于晶体管的频 率响应特性导致的。 4. 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偏置电压和负载电阻可以使电路工作在合适的工作点, 以获得最佳的放大效果。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该电 路具有放大效果好、输入输出阻抗适中等优点,适用于各种放大电路设计。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电路中各个元器件的作用和调整方法。通过调整偏置电压 和负载电阻,可以使电路工作在合适的工作点,以获得最佳的放大效果。此外,我们还观察到了输入信号频率对输出信号幅值的影响,这对于电路设计和应用 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六、展望 本次实验只是对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还有许多其他方 面的内容有待进一步探索。例如,可以研究不同类型的晶体管对电路性能的影响,或者通过改变电路参数来优化电路性能。此外,还可以进一步研究电路的 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与其他电路的组合应用等。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实验,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子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直流工作点的确定方法; 3.学习基于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设计的放大器; 4.通过实验测量并分析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 二、实验仪器与器件: 1.数字万用表; 2.函数信号发生器; 3.直流稳压电源; 4.双踪示波器; 5.NPN型晶体管; 6.电阻、电容等电子元件。 三、实验原理 1.在输出信号的封装之前,输入信号先经过耦合电容CE进入晶体管的基极,经过放大形成输出信号; 2.输入信号通过耦合电容CE进入基极后,根据电流放大的原理,使得集电极电流的变化与输入信号在幅度上成正比;

3.集电极电流变化引起集电极电压变化,通过电容负载使输出电压变化; 4.通过对负载进行选择可以实现不同放大效果,如电阻负载可以使电路具有较好的输出信号功率;电容负载可以实现相位整顿放大等。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分析 1.首先按照实验电路连接图连接实验电路,电源电压选择为12V,电阻和电容的数值按照实验要求选择; 2.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并记录各个器件正常工作电压,包括集电极电压、基极电压、发射极电压等; 3.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和幅度,通过双踪示波器观察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的变化规律,并记录相关数据; 4.根据所测得的数据,计算并分析电压增益、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数值,与理论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并给出分析结论。 五、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得到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其中电压增益可以通过输出电压幅值除以输入电压幅值得到,输入阻抗可以通过理想放大电路的计算公式得到,输出阻抗可以通过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的比值得到。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到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电压增益和较低的输入阻抗,从而可以实现信号的放大和阻抗匹配功能。同时,在选择合适的负载电阻和负载电容的情况下,还可以实现对输出信号的改变,如形成整流放大等特殊功能。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实 验一、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 1. 实验目(de) (1) 掌握单管放大电路(de)静态工作点和电压放大倍数(de)测量方法. (2) 了解电路中元件(de)参数改变对静态工作点及电压放大倍数(de)影响. (3) 掌握放大电路(de)输入和输出电阻(de)测量方法. 2. 实验仪器 ① 示波器 ② 低频模拟电路实验箱 ③ 低频信号发生器 ④ 数字式万用表 3. 实验原理(图) 实验原理图如图1所示——共射极放 大电路. 4. 实验步骤 (1) 按图1连接共射极放大电路. (2) 测量静态工作点. ② 仔细检查已连接好(de)电路,确认无误后接通直流电源. ③ 调节RP1使RP1+RB11=30k ④ 按表 1测量各静态电压值,并将结果记入表1中. 表1 静态工作点实验数据 Rs 4.7K

(1)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①将低频信号发生器和万用表接入放大器(de)输入端Ui,放大电路输出端接 入示波器,如图2所示,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接入直流电源,调整信号发生器(de)频率为1KHZ,输入信号幅度为20mv左右(de)正弦波,从示波器上观察放大电路(de)输出电压UO(de)波形,分别测Ui和UO(de)值,求出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AU. 图2 实验电路与所用仪器连接图 ②保持输入信号大小不变,改变RL,观察负载电阻(de)改变对电压放大倍数 (de)影响,并将测量结果记入表2中. 表2 电压放大倍数实测数据(保持U 不变) I (4)观察工作点变化对输出波形(de)影响 ①实验电路为共射极放大电路 ②调整信号发生器(de)输出电压幅值(增大放大器(de)输入电压U i),观察放 大电路(de)输出电压(de)波形,使放大电路处于最大不失真状态时(同时调节RP1与输入电压使输出电压达到最大又不失真),记录此时(de)RP1+RB11值,测量此时(de)静态工作点,保持输入信号不变.改变RP1使RP1+

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了解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 掌握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基本电路结构和参数计算方法; 3. 熟悉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不同工作状态。 实验原理: 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是一种基本的放大电路,由一个 PNP型的晶体管和一个负载电阻组成。晶体管是一种半电导体元件,其 高电阻度、大带宽和小失真成为它优异的线性放大元件之一。 在该电路中,输入信号从晶体管基极进入,通过晶体管放大后 从输出端输出,输出信号经过负载电阻后输出,负载电阻将信号 转换为电流,并将其输出到负载环节。 实验内容: 1. 按照给定电路原理图,构建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2. 使用示波器测量电路输入输出电压波形,计算电压增益; 3. 改变输入信号频率,测量不同频率下的电压增益和输出信号波形; 4. 记录计算和测量结果,制作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1. 按照给定电路原理图,连接电路,选取适当的元件值并检查接线是否正确; 2. 打开供电电源,调整示波器参数,测量电路输入输出电压波形,并计算电压增益; 3. 改变输入信号频率,记录不同频率下的电压增益和输出信号波形; 4. 断开电源,拆卸电路,清理实验现场。 实验结果: 1. 测量电路输入输出电压波形, 输入电压为1V,输出电压为2.5V,计算得到电压增益为2.5;

2. 改变输入信号频率,测量不同频率下的电压增益和输出信号 波形, 频率分别为1kHz,10kHz和100kHz时,电压增益分别为2.5,2.3和2.1。 实验结论: 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构建了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并进行 了测量和计算,得到了电压增益与输入信号频率的变化关系。实 验结果表明,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适用于小信号放大,但随着 输入信号频率的增加,电压增益会逐渐减小。因此,在实际电路 设计中,需要根据特定的应用场合和信号频率选择合适的放大电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