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几种重要的盐作业本(第2课时)

第6节几种重要的盐作业本(第2课时)
第6节几种重要的盐作业本(第2课时)

第6节几种重要的盐

第2课时盐的制取

知识点?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

1.盐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两种:

(1)按照具有的相同离子分类:

①阳离子相同,如碳酸钠(Na2CO3)、硫酸钠(Na2SO4)、硝酸钠(NaNO3)和磷酸钠(Na3PO4)等称为_______盐。

②阴离子相同,如碳酸钠(Na2CO3)、碳酸钾(K2CO3)、碳酸钙(CaCO3)和碳酸钡(BaCO3)等称为________盐。

(2)按照盐的溶解性分类:

①________性盐,如碳酸钠(Na2CO3)、硫酸钾(K2SO4)、硝酸银(AgNO3)和氯化铵(NH4Cl)等。②________性盐,如硫酸钡(BaSO4)、氯化银(AgCl)、碳酸钡(BaCO3)、碳酸钙(CaCO3)等。还有些盐是________于水的。

2.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改变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3.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下表列出了“部分酸、碱、盐在20 ℃时的溶解性”。

OH-NO3-Cl-CO32-SO42-

H+-溶、挥溶、挥溶、挥溶

Na+溶溶溶溶溶

Ca2+微溶溶不微

Ba2+溶溶溶不不

Cu2+不溶溶不溶

请利用此表完成以下问题。

(1)查:氢氧化钡的溶解性为________。

(2)写化学式:一种酸__________;一种不溶于水的盐__________。

(3)判断: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钙溶液能否发生反应?___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化学方程式:一种酸与表中的一种盐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

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BaCl2+Mg(NO3)2===Ba(NO3)2↓+MgCl2

B.Na2SO4+BaCO3===BaSO4↓+Na2CO3

C.Mg+2AgCl===MgCl2+2Ag

D.2Al+3CuCl2===2AlCl3+3Cu

5.下列实验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中

B.稀盐酸滴入硫酸钠溶液中

C.硝酸银溶液滴入氯化钠溶液中

D.硫酸钠溶液滴入碳酸钡中

6.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反应的一组是( )

A.Na2CO3溶液和CaCl2溶液 B.NaOH溶液和盐酸溶液

C.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 D.K2SO4溶液和NaCl溶液

7.请从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钙、盐酸、氢氧化钡溶液、二氧化碳中选出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气体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水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盐的制取

8.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

A.CaO →CaCl2 B.Na2CO3→NaOH

C.BaCl2→Ba(NO3)2 D.CuO→Cu(OH)2

9.分离MgCl2、NaCl、AgCl可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

A.水、KOH溶液、稀硫酸 B.水、NaOH溶液、稀硫酸

C.水、KOH溶液、稀盐酸 D.水、NaOH溶液、稀盐酸

10.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某校在端午节开展了包粽子活动。粽子吃起来咸淡适中,有同学猜想其中一定含有食盐。于是从煮过粽子的锅里取少量的水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了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你认为这样的实验现象能否证明食盐的存在,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完成对某无色溶液成分的探究后,小江记录了以下四组数据,其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H2SO4Na2SO4KNO3

B.CuSO4H2SO4 NaCl

C.NaOH NaCl HCl

D.H2SO4 Na2CO3NaNO3

12.松花蛋外面料灰的配料中有纯碱、食盐、生石灰、草木灰,当用水将其调和包在蛋壳外面时,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3.宁波有较长的海岸线,每年能生产大量的食用盐。从海水中结晶的食盐一般混有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除去上述杂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得到较纯净的食盐。

(1)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BaCl2溶液的目的是为了除去________杂质。

(3)以上方案不够完善,应在过滤后增加一个步骤:往滤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某兴趣小组用NaCl溶液、NaOH溶液和稀硫酸三种试剂,将含有

Cu2+、Ba2+、Ag+和NO3-混合液中的三种阳离子逐一除去。步骤如下(所加试剂均过量):步骤一:混合液中加入试剂A,过滤得到沉淀1和滤液1;

步骤二:滤液1中加入试剂B,过滤得到沉淀2和滤液2;

步骤三:滤液2中加入试剂C,过滤得到沉淀3和滤液3。

(1)同学们确认试剂A是NaCl溶液,写出步骤一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种沉淀中,能溶于稀盐酸的是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

(3)滤液3中,除NaNO3外,还含有的盐是__________________。

15.小芳在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了二氧化碳,并对实验产生的废液进行溶质成分鉴定:取废液上层清液50 g,滴加质量分数为26.5%的碳酸钠溶液,出现气泡,滴加至10 g开始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至沉淀不再产生,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质量为5 g,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

(1)图像中的a点数值为__________。

(2)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通过计算说明,图像横坐标中b点表示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甲、乙两车间排放出的污水中分别含有大量且不同的4种离子,这些离子是Ag+、Ba2+、Fe3+、Na+、Cl-、NO3-、OH-、SO42-。经检测,甲车间的污水pH>7,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车间的污水中可能含有Ba2+

B.乙车间的污水中可能含有Na+

C.甲车间的污水中不可能含有SO42-

D.乙车间的污水中一定含有Fe3+

教师详答

1.(1)钠碳酸

(2)可溶难溶微溶

2.A

3.(1)溶

(2)H2SO4CaCO3(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不能生成物中没有水、沉淀或气体

(4)H2SO4+BaCl2===BaSO4↓+2HCl(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4.D[解析] A项中Ba(NO3)2不是沉淀;B项中反应物BaCO3不可溶,不能参加反应;C项中AgCl 不可溶,不参加反应。

5.C[解析] A和B两个选项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C选项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D选项中反应物碳酸钡难溶于水,反应不能进行。

6.D[解析] D项产物中既无水也无沉淀及气体,故此反应不能发生。

7.(1)CaCO3+2HCl===CaCl2+H2O+CO2↑

(2)Ba(OH)2+2HCl===BaCl2+2H2O(合理即可)

8.D

9.D[解析] 分离MgCl2、NaCl、AgCl可首先用水溶解,通过过滤将沉淀物AgCl分离出来,然后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待MgCl2完全转化为Mg(OH)2沉淀,通过过滤将NaCl溶液和Mg(OH)2分离,将NaCl溶液蒸发结晶得到NaCl晶体,然后用适量稀盐酸溶解Mg(OH)2,得到MgCl2溶液,蒸发结晶得到MgCl2晶体。

10.不能,本实验只能证明氯离子的存在

11.A12.B

13.(1)引流(2)硫酸钠(3)稀盐酸

[解析] (2)由于氯化钡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加入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硫酸钠杂质;(3)由于过滤后的溶液中含有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所以该方案不够完善,应在过滤后增加一个步骤:往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除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14.(1)NaCl+AgNO3===NaNO3+AgCl↓

(2)氢氧化铜[或Cu(OH)2]

(3)NaCl、Na2SO4

15.(1)1.1

(2)HCl、CaCl2

(3)解:设与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y。

CaCl2+Na2CO3===2NaCl+CaCO3↓

106 100

y 5 g

106 100=y

5 g y=5.3 g

所需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5.3 g

26.5%=20 g,则b点表示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20 g+10 g=30 g。答:图像横坐标中b点表示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30 g。

[解析] (1)图像中的a点数值是二氧化碳的质量,设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44

10 g ×26.5% x 10644=10 g ×26.5%x

x =1.1 g

(2)取废液上层清液50 g ,滴加质量分数为26.5%的碳酸钠溶液,出现气泡,说明废液中含有盐酸;滴加至10 g 开始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废液中含有氯化钙;故废液是盐酸和氯化钙溶液的混合物,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HCl 、CaCl 2。

[拓展培优]

D [解析] 本题涉及离子共存问题,也就是说同一车间内,离子之间不能发生反应,即不能生成沉淀、

气体、水。根据甲车间的污水pH >7,说明甲车间一定含有OH -,从而可知甲车间中一定没有 Ag +、Fe 3+

既然乙车间中含有Ag +、Fe 3+,所以乙车间中不可能含有Cl -,SO 2-4与Ag +生成微溶于水的Ag 2SO 4,SO 2-

4

与Ba 2+不共存,故乙车间内含有Ba 2+,甲车间内含有SO 2-4,由于污水不显电性,故甲车间内还含有Na +

乙车间内含有NO -3。综上所述,甲车间内含有OH -、Cl -、SO 2-4、Na +,乙车间内含有Fe 3+、Ag +、Ba 2+

、NO -

3。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道鸡蛋壳、水垢的成分中有碳酸根离子,醋、柠檬中含酸类物质;掌握含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能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不同的含碳酸根离子的盐能与不同的酸反应的实验,学习用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设计实验,体会并初步掌握设计实验的方法,并用此类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质及其实验探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做一个学化学的有心人。 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含碳酸根离子的盐与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事实,掌握碳酸根离子的鉴定方法。 难点: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设计实验的思维过程与方法。 实验准备: 仪器:试管架、小试管、大试管、与之相配套的单孔橡皮塞(带导管)、小烧杯、药匙、量筒、玻璃棒、表面皿、纱布、滤纸。 药品:鸡蛋壳、醋、稀盐酸、柠檬、纯碱、澄清的石灰水。 教学设计: 复习引入:学生板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CaCO 3+ 2HCl==CaCl 2 + H 2 O + CO 2 ↑ 提问:出示一瓶纯碱,我们要知道纯碱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应采取什么方法? 投影实验: 1、将0.5g碳酸钠放入试管,并加入2mL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2、用碳酸氢钠代替碳酸钠,重复上述实验。 学生思考:实验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什么问题? 指导板演: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问:上述三个反应有何共同点?怎样检验某种物质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 学生实验:检验水垢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将少量水垢放入试管中,并加入5 mL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 观察、分析:水垢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用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讲述:在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这一组实验中,相同的反应物是稀盐酸,称为这组实验的恒量;不同的反应物是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我们称为这组实验的变量。(板书注明) 变量恒量 CaCO 3+2HCl==CaCl 2 +H 2 O+CO 2 ↑ Na 2CO 3 +2HCl==2NaCl+H 2 O+CO 2 ↑ NaHCO 3+HCl==NaCl+H 2 O+CO 2 ↑ 提问:你所知道的酸除盐酸外,生活中还有哪些酸?举例:稀硫酸、醋酸、柠檬酸等。

《生活中常见的盐》word 公开课获奖教案 (20)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组成及在生活中的用途。 2、认识盐的组成掌握盐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书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探索法和知识整理归纳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和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盐的化学性质 2、复分解反应及条件 三、教学模式(或方法) 类比—迁移—归纳。 四、教学过程(应有教学过程的一般环节,如预习检测、复习训练、目标揭示、内容新授、教学小结、作 业布置等,并且必须有内容设计、训练设计、方法设计、板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引入】生活中所说的盐通常指食盐,而化学中的盐是一类物质。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 离子的化合物。举例:氯化 钠、碳酸钠、高锰酸钾 引出课题 【板书】一、氯化钠 【小结】用途:①生理活动②调味品③医疗④农业⑤腌渍食品⑥消除积雪 【讲解】混合物的分离1、阅读:课本P130 2、讨论:氯化钠的用途、分 布、制取 3、了解 分组实验,仔细观察溶解情 况并得出结论。 活动与探究:粗盐的提纯(另 培养学生的自学 能力和思维能力, 了解氯化钠的用 途。 培养实验技能。

生活中常见的盐习题精选合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习题精选合集

————————————————————————————————作者:————————————————————————————————日期: ?

生活中常见的盐习题精选(一)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A.冰、干冰B.烧碱、纯碱C.蓝矾、胆矾D.生石灰、熟石灰 2.下列各组溶液,混合后有蓝色沉淀生成的是() A.FeCl3和NaOH溶液 B.CuSO4和KOH溶液 C.Na2CO3和Ca(OH)2溶液 D.NaCl和AgNO3溶液 3.下列物质混合后,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一组是( ) A.K2SO4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 B.KCl溶液和Cu(NO3)2溶液混合 C.CuSO4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 D.CaCO3和HCl溶液 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易溶于水的一组是() A.NaOH、Mg(OH)2、Fe(OH)3B.K2CO3、Na2CO3、CaCO3 C.CuSO4、Fe2(SO4)3、BaSO4 D.AgNO3、(NH4)2SO4、K2CO3 5.下列物质中,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一组是() A.CuO、Fe2O3B.AgCl、BaSO4 C.Cu(OH)2、Fe(OH)3 D.CaCO3、BaCO3 6.根据下列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的置换反应,判断x、y、z三种金属单质的活动性顺序为() z+ ySO4→zSO4 + y;x+ySO4→ xSO4+y;x +z(NO3)2→ x(NO3)2+z A.x>y>z B.z>x>yC.z>y>xD.x>z>y 7.下列物质中,不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 ) A.CO2 B.Ba(NO3)2溶液C.FeCl3 溶液D.MgSO4 溶液 8.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B.锌粒放入稀硫酸中 C.氯化钠溶液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D.铁屑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9.用一种试剂便可将AgNO3、BaCl2、Na2CO3溶液区分开,该试剂是( ) A.CaCl2溶液B.盐酸 C.硝酸D.KNO3溶液 10.下列各组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里只留有Na+和Cl-的一组是() A.BaCl2和Na2CO3溶液B.AgNO3和NaCl溶液 C.CuCl2和Na2SO4溶液D.Na2CO3和稀硫酸 二、填空题 1.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误食氯化钡而引起中毒,若及时服用硫酸钠溶液可以解毒,原因是,若及时服用碳酸钠溶液是否可以解毒(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2)食盐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2.现有石灰石、生石灰、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水、铁屑,从中选取适当的物质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2)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3)有气体生成的置换反应:,

生活中常见的盐评课稿

生活中常见的盐评课稿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生活中常见的盐》评课稿 ——评xxx老师同课异构公开课 主要亮点 1.教师关注了知识的脉络,设计了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首先通过复习盐的概念巩固盐的组成,为学习盐的化学性质做铺垫;通过自主学习氯化钠的用途,让学生意识到氯化钠的重要性,进而产生了解制取氯化钠的愿望;再由教师展示、介绍自然界中氯化钠的分布、粗盐的制取方法,经过这一过程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了工业制得的粗盐含有各种杂质,从而让学生懂得学习粗盐提纯的必要性;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了粗盐提纯中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有关知识,巩固了过滤的知识、介绍了蒸发结晶的操作要点、提炼了玻璃棒在每一步骤中用途。整个教学过程过渡自然、衔接得当。 2.教师的教学紧扣教材,注重了引导启发和知识的讲解;板书工整、清晰、有条理。 3.当堂检测的时机恰当、检测题立足基础知识的落实。检测之后矫正及时。绝大多数学生完成之后随即进行批改订正,强调巩固记忆。 存在的不足 1.教师对教材的挖掘不够。不能引导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海水晒盐、粗盐提纯中的蒸发结晶都涉及到氯化钠为什么适合用蒸发结晶,但是整节课中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粗盐提纯的溶解操作中教师问到了“水加多了行不行,加少了行不行?”但是没有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不行这样做对实验有何影响”,问题没有深度,存在优生吃不饱的现象,所以学生课堂上学习积极性不高;蒸发结晶这一过程在前面没学过,教师反而未进行实验演示,使学生失去了亲眼目睹溶液中出现晶体这一神奇过程,使本节课错失了让学生达到兴奋点的机会。 2.教师对学生学法指导不够。只注重了自己的讲解、演示,缺少对学生学的关注:提出问题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对于重点知识:关键字、词、句没有提醒学生动笔勾画;重点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没有让学生动笔书写;没有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总之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3、当堂检测题涉及的知识点过细,没有体现分层。 策略建议 1.要进一步研读课标、教材,明确该“教什么”,准确把握该“教到什么程度”。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案例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案例 麻乍中学韦修文 一、本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对盐的相关知识作进一步拓展:课题 1 是从生活中的食盐拓展到化学意义上的盐类化合物,指出即使在生活中,人们常见的盐也不止食盐一种,盐的概念已经在第十单元酸、碱的化学性质中提出,本题是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通过认识身边的碳酸盐的性质和用途,归纳总结酸、碱、盐等化合物的知 识,展现化学学科的魅力和价值。 本单元教案重点是: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关系;生活中几种常见盐的组成及用途(碳酸盐的检验);化肥的种类及应用;酸、碱、盐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本单元教案难点是: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学生情况分析 生活经验:零散的了解了些生活中常见盐的用途,有错误的概念,常把生活中的盐等同于化学概念中物质类别的盐。 三、教案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 .初步学会碳酸盐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初步学习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碳酸盐与酸反应的实验方案。 2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 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轻松愉快地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世界,形成持续学习化 学的兴趣。 2 .体会到化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习价值。 四、教案重点:

1 .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生活、生产中的主要用途。 2 .碳酸盐的检验方法。 五、教案过程

《生活中常见的盐》练习题1

盐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都能食用,故称食盐 B.盐就是食盐,易溶于水 C.盐都有咸味,都是白色晶体 D.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纯碱不是碱 B.食盐不是盐 C.火碱不是碱 D.盐酸不是酸 3.某盐在人体的新陈代谢中十分重要。它可维持血液中适当的酸碱度,并通过人体复杂的作用产生消化液,帮助消化。该盐是() A.氯化钙 B.氯化钠 C.硝酸钾 D.碳酸钠 4.我国某地曾发生把白色工业用盐误作食盐食用引起的中毒事件,这种工业用盐可能含有() A.KMnO4 B.Na2CO3 C.NaNO2 D.MgSO4 5.食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①消石灰②氯气③盐酸④硫酸 ⑤烧碱⑥纯碱以上正确的是() A.②③⑤⑥ B.③④⑤ C.①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6.工业生产中要用到纯度较高的轻质碳酸钙粉末,它是以石灰石为原料,经分解、化合等反应精制而成的。在精制过程中,另外还要用到的物质是() A.H2O、Ca(OH)2 B.CaO、CO2 C.CaCl2、CO2 D.H2O、CO2 7.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进了一种化工产品的工业生产技术,其产品获得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这种生产技术用于() A.生产烧碱 B.生产纯碱 C.精制粗盐 D.生产尿素 8.下列是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为加快过滤速度,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 B.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 C.蒸发滤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酒精灯持续加热直到蒸干为止 D.倒入蒸发皿里的溶液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9.用足量含杂质的食盐(杂质不溶于水),配制成m g a%的食盐溶液,实验操作有:①称量;②过滤;③蒸发结晶;④计算;⑤溶解;⑥洗涤干净。正确顺序是() A.④⑤②③⑥①⑤ B.③④②③①⑥⑤

课题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教案目标 知道鸡蛋壳、水垢的成分中有碳酸根离子,醋、柠檬中含酸类物质;掌握含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能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不同的含碳酸根离子的盐能与不同的酸反应的实验,学习用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设计实验,体会并初步掌握设计实验的方法,并用此类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质及其实验探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做一个学化学的有心人。 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含碳酸根离子的盐与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事实,掌握碳酸根离子的鉴定方法。 难点: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设计实验的思维过程与方法。 实验准备 仪器:试管架、小试管、大试管、与之相配套的单孔橡皮塞(带导管)、小烧杯、药匙、量筒、玻璃棒、表面皿、纱布、滤纸。 药品:鸡蛋壳、醋、稀盐酸、柠檬、纯碱、澄清的石灰水。 教案设计 复习引入学生板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CaCO3+ 2HCl==CaCl2+ H2O + CO2↑ 提问出示一瓶纯碱,我们要知道纯碱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应采取什么方法? 投影实验 1.将0.5 g碳酸钠放入试管,并加入2 mL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2.用碳酸氢钠代替碳酸钠,重复上述实验。 学生思考实验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什么问题? 指导板演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问上述三个反应有何共同点?怎样检验某种物质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

学生实验检验水垢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将少量水垢放入试管中,并加入5 mL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 观察、分析水垢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用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讲述在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这一组实验中,相同的反应物是稀盐酸,称为这组实验的恒量;不同的反应物是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我们称为这组实验的变量。(板书注明) 变量恒量 CaCO3+2HCl==CaCl2 + H2O + CO2↑ Na2CO3+2HCl==2NaCl +H2O + CO2↑ NaHCO3+HCl==NaCl +H2O + CO2↑ 提问你所知道的酸除盐酸外,生活中还有哪些酸? 举例稀硫酸、醋酸、柠檬酸等。 提问上面一组实验(三个实验)中为相同的酸与不同的盐反应,那么不同的盐能与相同的酸反应吗?请你设计实验证明。 学生实验 1.将醋加入放有碳酸钠粉末的试管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2.将柠檬的汁挤出,代替醋做上述实验。 观察、分析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不同的酸也能与相同的盐发生反应。 提问分析第二组的三个实验中,哪些反应物为恒量,哪些反应物为变量?(指导学生注明) 恒量变量 Na2CO3+ 稀盐酸 Na2CO3+ 醋酸 Na2CO3+ 柠檬酸 讲述不同的含碳酸根离子的盐能与不同的酸反应。 学生实验 1.分别测出稀盐酸、醋、柠檬汁的pH值,并记录在下表。

初中化学优秀说课稿《生活中常见的盐》

初中化学优秀说课稿《生活中常见的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今天,小熊还邀请小朋友们到他们家做客,小熊家住在哪里呢?(住在山洞里,生说师板书课题)让我们一块去他们家看一看吧!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第二课时,通过上节课教学,学生知道了生活中常见的盐及主要用途,了解了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盐的某些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这节课主要探究学习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从《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化学学科自身特点可以看出:复分解反应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内容,它要求学生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条件及酸碱盐的溶解性;学会判断复分解反应类型;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本课学习前学生已知道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化合、分解、置换反应,但对酸、碱、盐之间的反应类型不能做出判断,从而产生疑问,因此,本课学习复分解反应,会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似曾相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会缓解

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紧张情绪,使学生保持轻松、良好的心态。而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又体现了复分解反应知识的层次性、系统性,渗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理念,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复分解反应作为化学用语中的“高层建筑”,既需要前面基础知识:元素符号、化合价及化学式书写等基本化学用语的辅助,也需要酸碱盐溶解性和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支撑。所以,熟练准确的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无论是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还是今后化学的继续学习,都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提升学生化学学习的综合素养也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说目标 交流法:同伴间相互交流探索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既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将自己获得的经验与同伴交流分享,使《纲要》中指出的“生生互动”得到真正体现。因为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创设了游戏的情景,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在游戏中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依据课标、教材内容,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复分解反应,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

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教学目标 通过资料收集和实验探究,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种类和用途。 初步学会粗盐提纯和鉴定碳酸根离子的方法;能判断复分解反应的类型及发生条件。 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了解我国科学家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激发爱国热情和学习激情。 重点和难点 重点:粗盐的提纯、对碳酸盐的特性的认识、复分解反应概念的形成。 难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判断。 实验准备 ①粗盐的提纯:烧杯、漏斗、量筒(10 mL)、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药匙、铁架台(带铁圈)、滤纸、剪刀、托盘天平、粗盐、水。 ②[实验11-1]与[实验11-2]: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碳酸钠、碳酸氢钠、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 ③增加的演示实验: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 ④多媒体电脑及投影仪。 课时安排共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初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盐 课前准备 学生多渠道收集四方面的资料: ①日常生活中,你所见到的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高锰酸钾、碳酸钙等实物。 ②食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③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等几种常见的盐,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的用途。 ④氯化钠、碳酸钙在自然界的存在情况,我县境内的碳酸钙的含量如何?人们是怎样从自然界中获取氯化钠、碳酸钙的? 创设情境 多媒体投影播放电影《盐》(节选),让学生在轻音乐声中,观赏美丽的风光,了解盐的历史,初知盐的用途等。 学生活动 1.交换观察、交流信息:在日常生活中搜集到的常见盐的实物,简述其外观及性质;交流课外阅读或网上查找的文字、图片等信息资料。 2.集体交流:各组代表汇报相互交流情况。(教师作必要的补充,给予恰当的点评) 3.阅读教材P72-73,整理资料,完成下表。 (教师巡回指导、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发现典型) 4.集体交流:各组代表汇报交流整理后的资料。(学生可以补充、修正;教师给予提示、补充、点评) 教师指导 1.多媒体投影:投影出整理的完整资料表。(学生对照此表补充、完善自己的资料表,也可以提出疑问) 2.简要说明、释疑,评价学生学习状况。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认识碳酸盐的特性(重点难点)。 2.初步学会鉴定碳酸根离子的方法(重点难点)。 3.初步了解复分解反应。 【课前预习】 1.完成右表,并记住相关内容。 2.观察右表中各物质的组成说出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3.说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 式。 【情境导入】当你切开一个馒头时,你会发现馒头里有许许多多的小洞,象一间间小房子一样。你知道这是怎么形成的吗 二、自主探究:

【注意】 1.盐的组成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例如不含金属离子。 2.物质的名称与物质的性质不一定一致,如是碳酸钠的俗称,它是不是。 3.食盐是,但是盐不专指食盐。 【思考】前面学了CO2的实验室制法,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 NaHCO3 能否也发生类似反应呢【实验探究】课本P71实验11-1。 【结论】含有有CO32-或HCO3-的盐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 【讨论】 1.你所知道的酸除盐酸外,生活中还有哪些酸 2.上面实验中为相同的酸与不同的盐反应,那么不同的酸能与相同的盐反应吗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补充实验】 1.将醋加入放有碳酸钠粉末的试管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2.将稀硫酸加入放有碳酸钠粉末的试管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3.把一大勺苏打粉(碳酸氢钠)放进瓶内,然后,将一杯盛有红墨水的醋倒入瓶内。 【归纳】碳酸盐的化学性质——与酸发生反应产生CO2 CaCO3 + HCl = Na2CO3 + HCl = NaHCO3 + HCl = 【知识拓展】盐的分类 练习:将下列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盐填写完整。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一)基本理念 ①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世界。积极探究化学奥秘,形成 持续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和日常生活的密 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设计思想 本课题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与社会的发展也不可分割。在教学设计中,密切注意联系社会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探索新知识,变枯燥为生动,把学习作为一种享受;另一方面,课程设计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大量的实物、录像、图片,让学生去感知、体验、对比,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本课题设计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介绍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掌握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方法;第二课时介绍粗盐的提纯以及复分解反应。 本课时介绍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以及碳酸根和 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本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用视频资料介绍学生熟悉的物质一一氯化钠的制取过程,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用丰富的表现形式保证学生的视听结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活动,展现化学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采用学生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所了解到的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一些性质和用途。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让学生体会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联,真正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通过学生探究实验,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探究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使学生切实感受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参与意识,体现合作性学习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最后让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上网查询为我国制碱工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侯德榜先生的事迹,将化学知识 的学习和爱国主义教育融为一体。 二、教案设计 课题生活中常见的盐 授课人梁红肖何 学校重庆市第九十五初级中学

几种常见的盐

盐与化肥 知识点一、什么是盐 1、定义: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2、理解: ○1盐的定义不像酸或碱的定义那样强调“全部”二字,事实上,一种物质中只要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该物质就是盐。 ○2食盐属于“盐”类,然而化学上所说的盐具有更广泛的涵义,是指一类化合物。 ○3“盐”不一定都有咸味,许多盐有其它味道,例如,醋酸铅是甜的(有毒!不能食用),氯化镁是苦的,碳酸钠是涩的,硫酸亚铁是酸的,而谷氨酸钠,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味精,味道却十分鲜美! 知识点二、几种常见的盐 1、碳酸钠(Na2CO3) (1)俗称:纯碱、苏打。 (2)物理性质: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 (3)化学性质 与酸反应: 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 与可溶性碱反应: Na2CO3+Ca(OH)2 = CaCO3↓+ 2NaOH (工业制氢氧化钠的反应原理) (4)用途:工业上制取烧碱的原料之一,可用来制造玻璃、肥皂、去油污。 2、碳酸钙(CaCO3) (1)存在形式:大理石、石灰石、汉白玉、鸡蛋壳、水垢等物质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2)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3)化学性质 与酸反应: CaCO3+2HCl =CaCl2 + H2O + CO2↑ 高温分解: CaCO3高温CaO+CO2↑(工业制氢氧化钠的反应原理) (4)用途:重要的建筑材料,可用来制水泥、炼钢、制生石灰等;也是一种补钙剂。

2、碳酸氢钠(NaHCO3) (1)俗称:小苏打。 (2)物理性质: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3)化学性质 与酸反应: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4)用途: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也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肝胃去痛片)。 知识点三、盐的通性 1、盐的分类 (1)按照具有的相同离子分类: ○1阳离子相同,如碳酸钠(Na2CO3)、硫酸钠(Na2SO4)、硝酸钠(NaNO3)和磷酸钠(NaPO4)等称为钠盐 ○2阴离子相同,如碳酸钠(Na2CO3)碳酸钾(K2CO3)碳酸钙(CaCO3)和碳酸钡(BaCO3)等称为碳酸盐 (2)按照盐的溶解性分类 ○1可溶性盐:碳酸钠(Na2CO3)、硫酸钠(Na2SO4)、碳酸钾(K2CO3) ○2难溶性盐:硫酸钡(BaSO4)、氯化银AgCl ○3微溶于水:硫酸钙(CaSO4) 2、物理性质:常温下大多数为固体。不同的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如下所示: 溶于水的碱有五位,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氨水、氢氧化钙、氢氧化钡 都溶于水的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 盐酸盐中不溶于水的有:氯化银 硫酸盐中不溶街水的有:硫酸钡、徵溶于水的有:硫酸钙、硫酸银。 口诀:钾钠铵盐均可溶,硝酸入水无踪影: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 盐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知道一些盐的性质和用途。 2.学会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方法。 3.认识复分解反应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相关部分内容,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2.通过探究粗盐的初步提纯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实验操作能力。 3.通过比较碳酸盐的相关化学方程式,能简单的归纳出相同点,为复分解反应概念的引出作好铺垫。 4.通过相关资料的阅读,增加课外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具体实验,既学会粗盐提纯基本操作,又消除了前面阅读整理知识的单一性,同时增加了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相关图片的展示,培养学生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怀。 教学重点:常见的盐的性质用途。 教学难点: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播放课件:生活中常见的盐01 同学们在家有没有做过饭烧过菜烧菜过程中应加哪些调味品最主要的是加一些盐,厨房中的盐通常指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

同学们,我们化学中的盐是指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一类化合物,不仅仅指食盐,而且有些盐是有毒的,如我国曾发生过多起因误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当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生活中常见的盐有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高锰酸钾(KMnO4)和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等。 二、新课学习 播放课件:生活中常见的盐01 (一).氯化钠 指导阅读: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常见的盐,请大家阅读教材P70—71有关氯化钠的知识。 思考下列问题: ①通过阅读教材,你对氯化钠有了哪些进一步了解? ②你所知道的氯化钠的组成如何?身体每天对氯化钠的摄入量大约是多少为什么能否过多地食用食盐氯化钠有那些重要的用途它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怎样 1.氯化钠的组成 2.氯化钠的用途 3.氯化钠的分布 (归纳、总结要根据新教材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一定要形成完整的概念。) 过渡: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可以通过什么方法除去泥沙等不溶性的杂质。 引导讨论: ①粗盐初步提纯需要那些步骤? ②过滤器的准备需要那些仪器滤纸如何使用过滤操作时应注意那些问题 ③整个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有那些? 播放课件:生活中常见的盐01——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教案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能判断基本反应类型; 2.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3.通过对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探讨,培养动手实验和分析探究的能力。 4. 从微观角度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重点】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难点】 从微观角度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学法指导】 回顾学过的化学反应以及P114附录I,完成“预习导学部分”,预习书本P74-75,能够知道复分解反应,并从微观角度掌握反应的实质。 【学习过程】 (一)、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情境导入]:我们曾经学习过很多化学反应,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2)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 (3)氧化铁和盐酸反应 (4)生石灰与水反应 (5)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 (7)锌和稀硫酸反应 (学生独立完成方程式的书写) [教师提问]:1.观察“预习导学1”中的几个反应,判断各个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2.余下的几个反应又属于什么类型呢? [教师告知]:它们都属于我们今天需要重点了解的-----复分解反应。 什么是复分解反应呢? (小结):1.复分解反应的概念(P75)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教师提问]:定义中有几个词归纳出了复分解反应的基本特征: 2.复分解反应的特征 ①两种化合物,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②互换成分 [与学生讨论分析预习中的(2)(3)(6)] [教师]:如果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复分解反应原理表达式:AB + CD→ AD + CB

生活中常见的盐知识点教学内容

生活中常见的盐 总结日期:2015年2月6日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学习常见的几种盐,对于盐的概念我们要清楚,其次对于常见的几种盐的俗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要记清楚。常见离子的检验我们要不断累积,在化学推断题中很常见。本节有配套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 1、常见的盐 定义: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注:此时的盐不是指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NaCl。 物质俗称物理性质用途 氯化钠食盐 白色粉末,水溶液有咸味,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1)作调味品 (2)作防腐剂 (3)消除积雪(降低雪的熔点) (4)制生理盐水 碳酸钠 Na2CO3 纯碱(因水溶液呈碱性) 苏打 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 水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食品工业 等 碳酸氢钠 NaHCO3 小苏打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医疗上,治疗胃酸过 多 备注 1、粗盐中由于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无水氯化钙可用作干燥剂) 2、碳酸钠从溶液中析出时,会结合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化学式为Na2CO3·10H2O。 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纯净物),俗称天然碱、石碱、口碱。 风化:常温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粉末。(化学变化) 3、2Na H CO3 △ Na2CO3+ H2O+ CO2↑ NaHCO3+HCl===NaCl+ H2O+ CO2↑ 2、精盐提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1)、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2)、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实验仪器其中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烧杯、玻璃棒加速溶解 过滤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引流 蒸发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过滤蒸发

8.4常见的盐(第二课时)教案

8.4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1.通过给出的盐的化学式,了解盐的组成特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回顾酸、碱化学性质,使学生汇总盐的化学性质;学会从个别向一般推广的方法,掌握总结物质化学性质的方法。 3.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掌握硫酸根离子(SO42-)的检验方法。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重点掌握盐的化学性质。 难点正确书写盐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过程师生行为 【知识回顾】 指出下列物质中那些是酸?那些是碱?那些是盐?(填写序号) ①CaCO3②HCl ③Na2CO3④Ca(OH)2⑤H2SO4 ⑥NaOH ⑦NaCl ⑧MgSO4⑨Mg(NO3)2⑩AgCl 酸: 碱: 盐: 一、盐的组成特点: 探究:1.观察以上你所找出的盐的化学式,盐的组成有什么特点? 2.完成教材244页的讨论与交流第2题. 二、盐的化学性质 1.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FeSO4— Cu+AgNO3— 总结出盐的化学性质是:盐+活泼金属→ + 教师出示学案中的相关问题,请学生上台板演相关的化学式,教师给予适当的点评。 教师结合学案中复习巩固环节中的问题2提出问题,盐的组成有什么特点?学生分小组讨论后选派代表作答。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教师小结。 结合酸和碱的性质讲解盐的性质,给出

思考:(1)、是否所有的盐都能跟任何金属发生反应呢?他们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2)、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如能发生反应,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不能请说明理由。 Zn+MgSO4— Fe+CuSO4—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CaCO3+HCl — AgNO3+HCl— 总结出盐的化学性质是:盐+酸→ 思考:你能否再写出一个这样的反应呢? 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Ca(OH)2 + CuSO4 == + Ca(OH)2 + FeCl3 == + 总结出盐的化学性质是:盐+碱→ 练习:FeCl3+NaOH— K2SO4+Ba(OH)2— 4.观察实验8-14,填写教材244页实验8-14中的空白,并请你总结出盐的化学性质是:盐1+盐2→ 练习:判断下列反应能否进行,如能发生反应,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不能请说明理由。 Na2CO3+CaCl2— HCl + BaSO4— 盐的化学性质小结 结合所学内容,填写下表: 与盐有关的反应 反应物要求 (是否可溶) 生成物要求 相关的反应物,由学 生填写学案中的空 白(可找学生上台板 演)教师与学生共同 小结盐的性质。 教师演示实验8-14, 学生认真观察实验 现象,书写相关的反 应方程式并小结盐 与盐的反应规律。 教师演示实验 8-15,8-16学生观察 实验现象并记录。 教师引导学生对盐 的化学性质以表格 的形式进行系统归 纳,学生思考回答后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教案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一、核心素养通过认识生活中的常见的盐——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性质和用途,进一步系统地学习了盐的有关知识,以及复分解反应的变化规律和微观本质。 二、教学设计思路 (一)基本理念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世界。积极探究化学奥秘,形成持续学习化学的兴趣;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逐步形成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和思路,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设计思想本课题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与社会的发展也不可分割。在教学设计中,密切注意联系社会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探索新知识,变枯燥为生动,把学习作为一种享受;另一方面,课程设计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大量的实物、图片、录像,让学生去感知、体验、对比,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情分析 本课时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最后部分,它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物质出发,通过认识身边的常见的盐的性质和用途,进一步系统地学习了盐的有关知识,以及复分解反应的变化规律和微观本质。本课时的学习使学生对酸、碱、盐的性质、应用和转化规律及化学反应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为无机化合物的分类和通性进行比较完整的归纳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遇到了许多的盐类物质,并且也学习了金属、酸、碱等多种物质与盐的反应,为本节课探究和总结盐的通性奠定的知识基础。同时,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知,但是不能将它们与化学知识相联系;具备一定的资料收集和整理能力以及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化学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学科能力,能够用化学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简单的实验设计能力;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具有一定的团结协作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构成、性质及主要用途。

初中化学优秀说课稿生活中常见的盐

初中化学优秀说课稿《生活中常见的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今天,小熊还邀请小朋友们到他们家做客,小熊家住在哪里呢?(住在山洞里,生说师板书课题)让我们一块去他们家看一看吧!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第二课时,通过上节课教学,学生知道了生活中常见的盐及主要用途,了解了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盐的某些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这节课主要探究学习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从《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化学学科自身特点可以看出:复分解反应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内容,它要求学生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条件及酸碱盐的溶解性;学会判断复分解反应类型;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本课学习前学生已知道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化合、分解、置换反应,但对酸、碱、盐之间的反应类型不能做出判断,从而产生疑问,因此,本课学习复分解反应,会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似曾相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会缓解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紧张情绪,使学生保持轻松、良好的心

态。而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又体现了复分解反应知识的层次性、系统性,渗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理念,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复分解反应作为化学用语中的“高层建筑”,既需要前面基础知识:元素符号、化合价及化学式书写等基本化学用语的辅助,也需要酸碱盐溶解性和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支撑。所以,熟练准确的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无论是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还是今后化学的继续学习,都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提升学生化学学习的综合素养也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说目标 交流法:同伴间相互交流探索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既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将自己获得的经验与同伴交流分享,使《纲要》中指出的“生生互动”得到真正体现。因为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创设了游戏的情景,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在游戏中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依据课标、教材内容,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复分解反应,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一些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完整版)课题一:生活中常见的盐习题(有答案)

& 物质 杂质 试剂 A CO 2 HCI 气体 NaOH 溶液 B NaNO 3溶液 Na 2SO 4溶液 Ba(OH) 2 溶液 C 稀盐酸溶液 CuCl 2 KOH 溶液 D CaCO 3 Na 2CO 3 H 2O 9.现有Fe 、CuO MgCb 、Ca (OH )2、稀H 2SQ 等五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A.7 个 B . 6 个 C. 5 个 D . 4 个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加入试剂及用量 除杂操作方法 A KCI 溶液 CaCl 2 话量的NazCQ 溶液 过滤,除去滤渣 B Cu Fe 足量的稀硫酸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NaOH 溶 液 Ca(OH) 活性炭 吸附、过滤 D CO CQ 足量的氧化铜 加热 .对物质进行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在下面的四种化合物中,与另外三种不 生活中常见的盐 1 ?胃酸能帮助消化,但过多的胃酸会危害健康。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 () A . NaCI B . AI (0H )3 C. CaO D. NaOH 2.下列常见盐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 A .用亚硝酸钠腌制食品 B .用硫酸铜精炼铜 C .用纯碱消耗面粉发酵生成的酸 D .用食盐生产烧碱 3.通常情况下,下列选项中的两种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B . CuO 与稀 H 2SQ D . Na 2CO 溶液与CaCl 2溶液 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B . NaNO 3 NaCI CuSO 4 A . Cu 与NaNO 溶液 C . 稀 HNO 与 Mg(OH> 4.下列各组物质,能在 pH= 1 A . NaNO 3 HCI W2SO 4 C . NaCI Na 2SO 4 Na 2CO 3 5.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Na 2SO 4 12.25g 固体 C.称量固体 D.稀释浓硫酸 *皿跻 D . NaOH BaCl 2 点滴板 Zo o o /o o o ip O O B.测定溶液pH 6. 下列实验中,固体质量变化符合右图的是: A .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B .将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加热 C .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D .将碳和氧化铜混合在高温下反应 7. 不需加任何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物质是: ( ) A .氯化钠、硝酸铵、氯化铁三种固体 B.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三种气体、 C .氯化铵、氢氧化钾、硝酸钠三种溶液 D.酒精、汽油、蒸馏水三种液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