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管理信息系统五种开发方法优缺点评析

最新管理信息系统五种开发方法优缺点评析
最新管理信息系统五种开发方法优缺点评析

最新管理信息系统五种开发方法优缺点评析

1.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把系统的建立看作是一种生命物种的成长过程。由6个开发阶段组成:系统定义-> 需求分析-> 系统设计-> 编写代码-> 安装调试-> 系统维护

优点:

这种开发方法把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全过程按其生存周期分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有相对独立的任务,然后逐步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在每一阶段的开始与结束都规定了严格的标准。前一个阶段的结束标准就是后—阶段开始的标准,而每个阶段任务相对独立而且比较简单,便于不同人员分工协作,从而降低了整个软件工程开发的困难程度。在软件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采用科学管理和良好的技术方法,而且在每个阶段结束之前都从技术与管理两个角度进行严格审查,合格之后才开始下一阶段工作。这就使得软件开发全过程以一种有条不紊的方式进行,保证了软件质量,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软件开发的成功率,软件开发的生产率也会明显地提高。且简单明了,结构清晰。

同时把文档资料作为每个阶段的产品之一,而且加以标准化,作为每个阶段结束的重要标准。它保证了在系统开发结束时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软件配置交付使用。文档资料是通讯的工具,它清楚地说明了到这个时候为止关于该项工程已经知道或做了什么,同时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基础。文档资料也起着备忘录的作用,如果文档不完整或与上一阶段的文档不相衔接则一定在工作上有不完整的地方。文档资料另一重要作用是有利于与用户交流,检查错误,用户评价。文档资料也是系统维护的依据,通过每一阶段生成的文档资料,使得开发人员和用户易于使用维护。

不足:

这种开发方法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阶段回溯不可避免,延长系统开发的时间。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并没有解决软件开发研制时间过长的严重危机,在计算机硬软件技术相通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时代,很容易使刚建立起来的管理信息系统迅速变得陈旧,生命周期很短,所以系统开发周期过长将导致系统运行时间变短。

第二,使用过程化语言,没有以根本上改变个体手工编程的工作方式。

第三,专业开发人员开发用户使用的系统开发模式,开发人员与用户都要化时间去掌握对方专业领域的知识以期产生共同语言,导致用户系统分析不充分,理解不透彻,或表达的二义性,造成软件生命周期中越早潜入的错误发现越晚,系统分析时引入的错误往往要到运行时才发现,其修正的代价是相当昂贵的。

第四,用户热情没有自始至终调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让用户参加系统开发的问题。系统维护就十分困难。且文档资料缺乏实用价值,特别是早期的系统规格说明——专业知识的缺乏使得用户难以理解文档的内容,文档资料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延长了开发时间。

2.快速原型法:

快速地创建出管理信息系统的测试版(可用来演示和评估),借助这种测试版本挖掘用户的需求,然后在此版本的基本上进修改、增强。由4个开发阶段组成: 确认基本需求-> 开发原型系统-> 使用原型系统<-> 修改增强原型

优点:

快速原型法突出一个“快”字,采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作系统分析时要反复和用户讨论,这种讨论费时费力,而且终究是“纸上谈兵”,原型法则是“真枪实弹”,能够使用户立刻与想象中的目标系统作出比较。开发人员向用户提供一个“样品”,用户迅速向开发人员作出反馈,提高系统的质量,快速原型法要求在获得一组基本的用户需求后,快速地实现新系统的一个“原型”,可以说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又不完全依赖于用户需求,它对用户需求的定

义采用启发的方式,引导用户在对系统逐渐加深理解的过程中作出响应,鼓励用户参与到系统的设定与开发中去,更加便于系统的维护和使用。

不足:

快速原型法,虽然能够积极调动用户参与到系统开发与设计中去,但起局限性在于,只能适用于中小型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而大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本身十分复杂,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多变,对那些简单的数据操作和记录管理的应用比较适合用原型法开发。而对那些批处理或大量计算和有着复杂过程逻辑的系统一般不适合用原型法处理。原型法更适合较小的应用开发,对大型系统就须分成几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分别建立原型。如果缺乏用传统方法进行透彻的需求分析,就无法对大型系统进行划分,因为一开始很难分辨系统各部分之间存在哪些相互的影响。如果冒昧使用快速原型法,会导致管理信息系统出现漏洞。

3.应用软件包法:

通过购买商品化软件包并在此基本上进行系统的开发方法。由4个阶段组成: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 系统修正->系统维护

优点:

从软件包开发者手中直接购买企业需要的应用软件包,市场出售的应用软件包非常多而且应用范围广,可以给企业管理者更多的选择,使用商业化的应用软件包就不必自己再编写程序或者只需写少量的程序,因此可以说省时又省力,且效果立竿见影。

不足:

应用软件包法虽然方便,但是同样需要系统分析,设计,测试,转换和维护等开发过程,而且由于此种方法是购买商业软件包,因此导致企业内部专业人员无法参与到系统开发中去,容易受制于软件开发者,它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系统,不易维护,不易更新,更不易于修改。而且软件包是基于商业化开发的,软件包不可能满足一个组织的全部需求,相对来说,它更适用于所有组织中比较通用的一些需求。为了使其市场最有吸引力,软件包力求满足所有组织最共同的需求。势必不能完全适应于企业方方面面的实际情况。企业如想进一步改进系统,需要投入一部分的额外资金培养人才。

4.终端用户法:

用户自己采用开发工具开发自己需要的各种系统。由3个阶段组成一个循环开发过程:系统分析-> 系统开发-> 系统维护->回到系统分析

优点: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克服了应用软件包法开发系统时企业无法自主的不足,由企业的开发人员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去开发和维护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适应企业的实际情况,用户对自己设计和开发的系统更容易接受并乐于使用,对应变突发事件有好处,同时通过重复分析、开发维护、再分析的几个步骤,可以加深企业工作人员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有利于系统的开发和维护。而且由于开发系统的责任由信息系统专业人员转给了最终用户,所以用户开发的系统有助于减少应用系统后备资源。

不足:

第一,由于缺乏规范的信息系统分析,用户开发的应用系统就缺乏独立的外部评审,缺乏独立的问题分析或可选方案的来源,用户就很难完整并全面地说明其需求。

第二,由企业内部人员自主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由于企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且开发的系统常常快速地建立,没有一套正规的开发方法,这类系统往往缺乏适当的标准、控制和质量保障过程,可能也没有用于测试和提交文档的规范。用户开发的系统还可能缺乏对输入和更新审计记录的完整性及合法性的控制,缺乏操作控制、目标控制和各子系统之间稳定的接口标准的控制。

第三,数据难以控制。

第四,用户能用开发工具建立自己专用的“私用”信息系统,这类系统可对组织的其他成员

隐蔽一些信息。一旦系统的开发者离开其岗位,这种非文档化的私用系统将无法容易地移交给他人使用。

5.外包信息系统法:

将所需要的系统,委托企业外部的人员或组织进行开发。它只是一种信息系统开发策略,这些开发依然要选择如何使用前面4种开发方法。由3个阶段组成:用户需求-> 外包信息系统-> 最终系统

优点:

在经济方面,由于负责系统开发服务的外部开发商是信息系统服务和技术方面的专家,所以靠专业化和规模经济,他们能以低于内部成本的费用向组织提供同样的服务和价值。服务质量方面,因为一旦外部开发商提供的服务不够满意,那么他将会失去自己的客户,所以企业对外部开发商的影响比对自己员工的影响更大。从而使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从开发商那里获得高质量的服务。再一点,由于企业与外部开发商事先针对不同层次的服务所对应的费用进行了签约,因此可大大减少成本的不确定性。外包信息系统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在组织的信息系统基础设施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能适应业务量的增长。当信息技术渗透整个企业价值链时,由于成本和性能可按变化的需求不断进行调整,所以外部开发商可提供较强的业务控制和适应能力。外包信息系统同时也可以解放人力资源,将较少且昂贵的高层次人才集中到具有较高价值和回报的活动中。

不足:

第一,失控:当一个企业将开发、运行其信息系统的责任承包给另一个组织时,它可能失去对信息系统职能的控制。如果开发商成为企业运行和开发信息系统的惟一选择,那么企业将不得不接受开发商所提供的任何技术,这种从属关系最终将导致产生较高的成本,并可能失去对技术管理的控制。

第二,战略信息易损:由于企业信息系统由外部人员运行、开发,所以商业秘密或业主信息可能会泄漏给竞争对手;若允许外部开发者开发或操作使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应用系统,那将更有害。

第三,依赖性:企业会随开发商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运作而变得对开发商的生存能力更加依赖,那么开发商的财政问题或服务上的衰减都可能对企业产生严重的影响。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方法及任务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方法及任务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是必要且十分重要的环节,系统分析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成败。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的任务是:在充分认识原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识别。可行性分析、详细调查、系统化分析、最后完成新系统的逻辑方案设计,或称逻辑模型设计。逻辑方案不同于物理方案。前者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是系统分析的任务;后者解决“怎样做”的问题,是系统设计的任务。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的重点在应用需求层次上,主要任务是确定用户对系统的应用要求, 一、步骤是: 第一、通过详细调查,和用户一起了解现行系统是怎样工作的,理解用户对现行系统的改进要求和对新系统的要求; 第二、把和用共同理解的信息系统用恰当的工具表达出来。 主要工作内容: (1)通过对现行系统中数据和信息的流程以及系统功能给出逻辑的描述,得出现行系统的逻辑模型 (2)在调查和分析中得出新系统的功能需求,并给出明确的描述,得出新系统功能需求的逻辑描述 (3)根据需要与现实可能性,确定新系统的功能,给出新系统的逻辑描述和逻辑模型。 二、需求调查的原则 (1)自顶向下全面展开; (2)先弄清楚存在的道理,再分析有无改进的可能; (3)工程化的工作方式,科学的步骤; (4)全面铺开与重点调查相结合; (5)发扬团队精神,积极沟通与友善的工作方式。 1.初步调查: 1)用户需求分析2)现有企业的运行状况3)管理方式和基础数据管理状况4)现有信息系统运行状况 2、调查范围 1)组织机构与功能业务;2)数据和数据流程;3)业务流程;4)决策方式及过程; 5)可用资源与限制条件6)现存问题及改进。 3.问卷调查结果整理 4.业务流程调查方式 5.数据/文件调查表设计 三、业务流程分析的作用 1、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某项业务的具体处理过程, 2、发现和处理系统调查工作中的错误和疏漏, 3、修改和删除原系统的不合理部分, 4、在新系统基础上优化业务处理流程。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

1. To make a decision on whether or not upgrading ZARA’s POS systems, we should fully consider the merits and demerits of the plan from all aspects. A. We agree that the company should upgrade its POS system, but it also need to consider a matter of timing. Although the present POS system running stably, efficiently, and has a low operating cost, it doesn’t keep pace with the trend from the technological perspective. Also, its function is simple and has no support from the Microsoft. What’s more, the system is facing a risk that its software will be incompatible with the new hardware. However, if ZARA upgrades the POS system, they will spend time testing and adapting the new one. In the long term, ZARA needs to upgrade the POS terminals. At present, the company should maintain relationship with the hardware provider and prepare to adopt a new system. And remember to make a specific plan for the upgrade. B. We think the company should build in-store networks. There are two major reasons. Firstly, to build in-store networks can save manpower resource. The modem-equipped terminal can be very useful for employees to count the stock. It is in line with the company's philosophy of “fast” and the cost leadership strategy. Secondly, when building the in-store networks, the POS terminals could accommodate even more sophisticated capabilities. Generally speaking, building in-store networks can save more money for the company, and improve its efficiency. C. The company should give employees the ability to check inventory balances for items in their own stores. 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 ①Let employees to know about inventory balances can get them better involved in the company affairs; ②I t’s a good way to effectively motivate staff, increase staff motivation and improve employee performance to improv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③It can guide employees’ sales strategy. D. As far as we are concerned, we think the company should give employees the ability to look up inventory balances for items in other stores. 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 ①Employees and branch will have more access to participate in the operation; ②It could promote the company’s internal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even could form an internal friendly competition; ③Employees can use regional sales data to show the local consumer’s demand and influence customers’ consumption.

信息管理系统常用开发方法分类

信息管理系统常用开发方法分类 在系统开发的早期,由于缺乏系统开发思想,没能形成工程的概念,以至于60年代出现了所谓“软件危机”,也促使了一门新科学——“软件工程”的诞生。管理信息系统工作者对信息系统的开发提出了许多开发方法,其中常用的有结构化法(Structured Development),原型法(Prototyping Development),面向对象法(Object_Oriented Development)三种。1.结构化法 结构化法体现了自顶向下、结构化、生命周期思想的系统开发方法,主要包括: 1) 结构化分析设计技术(structured analysis design technique); 2) 约当(E. Yourdon)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3)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4) 詹姆斯.马丁(James Martin) 提出的战略数据规划法;IEM 5) 我国专家提出的映射模型设计法(RMDM)和信息系统设计工程综合分析法(IDEA); 6) 杰克逊提出的JSP(Jackson structured program)和JSD(Jackson system development); 7) 哈兰.米尔斯(Harlan D. Mills)提出的系统开发的黑箱(black box)理论及其相应的分析设计方法等。 结构化法是基于系统的思想,系统工程的方法,以用户至上为原则,采用结构化、模块化等手段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实施。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对应于系统开发的一般过程(见图1),主要应用的结构化设计方法有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结构化设计(Structured Design),结构化编程(Structured Program)。 结构化分析(SA),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分析方法,采用结构化分析解决问题主要通过“分解”和“抽象”两种方式。在这一阶段采用了诸如数据流程图(DFD)、数据字典(DD)、处理逻辑表达(PL)、数据存储规范化(NF)及数据立即存取图(DIAD)等工具或理论。通过SA过程就能得到一个系统的抽象的逻辑模型。 结构化设计(SD)是对SA阶段提出的逻辑模型进行计划性的设计。通过SD工作过程,尽可能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可变性、可控性和工作质量。SD的工作主要包括代码设计、文件/数据库设计、I/O设计、模块功能设计和处理过程设计。SD提供了一整套设计工具、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采用影射思想由DFD图得到SC图。这样就得到了一个可实施的系统的逻辑模型。 结构化程序设计(SP)是采用一些基本的控制结构(IF…ELSE…ENDIF、DO WHILE…ENDDO、DO CASE…CASE…ENDDO等)工具,采用自顶向下地扩展、模块化、逐步求精原则从事程序代码设计,以得到一个现实的物理模型。 2.原型法 原型法基于新一代的系统开发工具和快速开发方法, 主要包括: 1)原型方法及其分支(如瀑布型和快速型方法); 2)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方法); 3)为建立专用的信息系统开发生成工具的环境,用于定义和生成实际系统的方法。 原型法与传统的生命周期法LC相比摈弃了一步步周密细致地调查、分析、整理文档、再进行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等繁琐过程而快速构造系统的物理原型。但是,并不能说开发人员用原型法就没有一个分析、设计、实施的过程。实际上开发人员在运用原型法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系统进行了一个分析、设计、比较的过程,才能快速构造一个原型系统,这个原型系统蕴含着开发人员分析、设计、比较的思路,只不过开发人员直接用物理模型表达了对系统的理解,而省却了结构化法中的大量的文档资料。 3.面向对象法 面向对象法(OO)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开发方法, 它与原型方法的设计与实现有一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

武汉科技学院《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班级:电商08 1 姓名:学号:0814471014 指导教师:林 实验时间: 2011 年 05 月 20 日 实验一: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 一、实验目的 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 能通过因特网查询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介绍文档;查询管理信息系统在某企业或组织应用的案例。 (1)分析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文档的组成; (2)分析所调查的管理信息系统案例的功能特点; (3)能对所调查的管理信息系统案例的应用进行分类; (4)分析所调查的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所采用的技术; (5)总结并阐述你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解; (6)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拟定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项目。 三、操作步骤 我调查了“湖北省新华书店---- 网上图书馆”这个“图书馆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案例。 (1)通过因特网查询以及学习,知道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介绍文档如下: 在分析阶段有《系统分析报告》; 在系统设计阶段有《系统设计报告》,它包括以下八份文档材料《系统总体结构图》,《系统设备配置图》,《系统分类编码方案》,《数据库结构图》,《I/O设计方案》,《层次化模式块结构图说明书》,《系统的安全设计方案》,《系统详细设计方案说明书》; (2) 该系统的功能特点是: 借书者可以通过该系统可以办理借书证,借还书,注册登录,在线提问,查询已借图书信息,图书查询,查看新书通报,修改个人资料,财金查询等; 管理者通过该系统可以注册新书进数据库(自动显示在网站的“新书通报”中),注销旧书,图书的分类管理;在图书馆网站上:更新维护网站,发布公告,网上读者留言解答;以管理员身份登入后台,注册、删除用户,记录借出、归还图书信息,图书过期、丢失索赔操作等。

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 第一节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的任务和步骤 一、系统分析的目的 系统分析的目的概括的说就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回答“新系统应该干什么”的问题。也就是将用户的需求及其解决方法和内容分析清楚并确定下来。 二、主要任务 1、详细调查来收集和分析用户需求 详细了解每个业务过程和业务活动的工作流程及信息处理流程,理解用户对信息系统的需求,包括对系统功能、性能等方面的需求,对硬件配置、开发周期、开发方式等方面的意见及打算。这部分工作要求用户配合系统分析人员完成,先由用户提出初步的要求,经系统分析人员对系统的详细调查,进一步完善系统的功能、性能要求,最终以系统需求说明书的形式将系统需求定义下来,这部分工作是系统分析的核心。 2、确定新系统初步的逻辑模型 确定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系统开发理论、开发方法和开发技术,确定系统应该具有的逻辑功能,再用适当的方法表示出来,形成系统的逻辑模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由一系列图表和文字组成,在逻辑上描述新系统的目标和具有的各种功能和性能,且以系统分析报告的形式表达出来,为下一步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3、编制系统分析报告 在对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书面材料,对系统分析的目标、内容、新 逻辑方案、进度安排、费用预算等进行说明。 三、具体步骤 1、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 弄清现行系统的边界,组织机构,人员分工,业务流程,各种计划、单据和 报表的格式、种类及处理过程等。 2、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分析

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用一定的图表和文字对现行系统进行描述。业务流程的分析应当顺着原系统信息流动的过程逐步地进行,通过业务流程图详细描述各环节的处理业务及信息的来龙去脉。 3、系统数据流程分析 数据流程分析就是把数据在组织或原系统内部的流动情况抽象地独立出来, 舍去具体组织机构、信息载体、处理工作、物资、材料等,仅从数据流动过程考 察实际业务的数据处理模式。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流动、传递、处理与存储的分析。 4、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 在系统调查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可用一组图表工具表达和描述,方便用户和分析人员对系统提出改进意见。 5、提出系统分析报告 系统分析阶段的成果就是系统分析报告。它是系统分析阶段的总结和向有关领导提交的文字报告,反映这个阶段调查分析的全部情况,是下一步系统设计的工作依据。 在运用上述步骤和方法进行系统分析时,调查研究将贯穿于系统分析的全过程。调查与分析经常交替进行,系统分析深入的程度将是影响管理信息系统成败 的关键问题。 第二节系统可行性研究 一、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1)经济可行性 主要是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一方面是支出的费用,其中包括硬件购置费、软件开发费、管理和维护费用、人员工资和培训费等;另一方面是取得的 收益,其中自一部分可以用钱来衡量;收益的另一部分难以用钱表示。 (2)技术上的可行性 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要考虑将来采用的硬件和软件技术能否满足用户提出 的要求。此外,还要考虑开发人员的水平。信息系统是一种知识密集型行业,对 技术要求较高。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力量,或单纯依靠外部力量开发系统,是很难成功的。 (3)管理上的可行性

典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案例分析.doc

典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案例分析1 典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案例分析 要上传 搜索高级搜索典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案例分析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信息系统整个开发过程的步骤和方法;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内容,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和原则,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系统开发方法;掌握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开发系统的步骤;了解企业的管理过程并能确定管理模型。 §12.1引言§12.1.1企业现状1.企业概况。 朝阳泵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定点生产渣浆泵、污水泵和潜水泵的大型骨干企业和生产基地。1992年获得外贸出口自营权,生产能力为15000台,产品除销售全国各地区外,还远销北美、西欧、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厂职工4200余人,资产总计4亿多元,产品有60个系列、457个品种,主要为冶金、煤炭、电力、矿山、石油、化工、城市排污等国民经济部门提供配套用泵,是全国机械工业企业利税百强之一,生产规模居全国泵业第三名,实现利税一直居全国泵业之首。自86年起连续被评为省利税超千万元大户,先后被原工业机械部授予管理优秀称号、科技先导示范企业和CAD推广示范企业,是国家预选为重点联系的1000家大企业中唯一的水泵生产企业。 2.组织结构见图12-1董事长总经理常务总经理生产副总经

理销售副总经理管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集总团财质人生锻一二锻装模衬工机锻成水企进供工技务量力刚金焊配型胶具械铁销套泵管出应术公产金程处检资车工车车分分分分车售公公处口处中司处工师查源间车间间厂厂厂厂间处司司处心办车办公处部间间公室室图12-1组织结构图§12.1.2需求分析尽管朝阳集团在MIS方面从1988年就开始单机单项的应用计算机管理,从1992年开始进行CAD应用,并在1992年开始规划网络,实现部分信息共享,但是该企业属于多品种、小批量、大规模、不定期轮番生产的离散型加工装配式制造企业,工艺门类齐全、生产组织与计划管理十分复杂,顾客需求范围广、特殊定货多,使得产品生产技术准备工作量大、生产周期长。面对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顾客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的经营环境,企业迫切需要利用信息技术以缩短产品的研发时间、缩短生产周期实现快速反响市场,以减少资金占用率、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信息实时采集、集成、共享的信息管理机制,以便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把正确的信息传递给正确的人,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因此,朝阳集团决定重新开发MIS系统。 §12.1.3总体目标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环境的支持下,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系统(MIS系统) 、工程设计与制造系统(CAPP)、质量保证分系统,CAD 应用水平有较大提高,产品开发周期大大缩短,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的开发应用在水泵行业处于领先,MIS的应用使企业管理水平接近或达到国内外同类企业的先进水平。 1.建立有效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及MIS建立适合企业经营

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报告

好又多超市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 专业班级:09 电子商务01班 学生姓名:易顺、储卫兵、王楠、王双奎、卜永娟任课老师:张亮 2011年12月25日

本组成员任务分工详细信息

注:两人分工中均出现的内容为两人共同完成。 一、引言 1、企业背景介绍 我们组是为连锁超市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我们的超市,好又多连锁超市的定位是同城中型连锁超市,主要致力于为社区和商业繁华地段提供优质廉价商品零售服务。 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社会各个领域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计算机的应用及普及,已经深入到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使人们从过去繁复的手工劳动中得以解脱。超市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为超市管理部门带来极大方便,因此,开发一套完善的超市信息管理系统显得尤为必要。 随着超市规模的发展不断扩大,商品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长。超市时时刻刻都需要对商品各种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加快网络信息化建设,对超市的运行和发展,迫在眉睫。通过开发实施超市信息管理系统,能让消费者少付出金钱、时间、精力和风险,而获得更好的品质、更新的创意、更多的信息和更加方便、新鲜的商品,使消费者和超市经营者共同成为市场的赢家。

开发超市信息管理系统将提高超市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商品的销售,资金的流转;减轻各类事务性工作的劳动强度,使超市的职员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服务于顾客;改善经营管理,堵塞漏洞,保证顾客和超市的经济效益。 2、开发MIS的战略目标 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使连锁超市各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及时的、更顺畅的信息沟通,达到完全信息共享,各部门能实时共享互相的信息。使整个系统业务流程实现信息自动化,不再需要过多人工参与,能有效地对销售信息进行统计记录,能有效地完整管理商品库存信息,能有效地根据库存信息编制采购计划。 我们设计的管理信息系统主要要达到以下3个方面的目标: (1)实现各部门的实时信息共享,能及时地掌握销售实点数据,商品库存状况,商品采购信息等。 (2)使底层工作人员有效及时了解当前所处部门运营相关商品相关信息状况,以及相关计划和实施细则。 (3)使中上层管理人员能及时有效了解部门运行状况和计划。 3、企业组织结构 好又多超市主要采取集团公司统一管理,公司总部通过对区域内的各个分店提供的销售、考勤、仓储等等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来对各分店采取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最大限度的优化销售和仓储,降低成本,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争取利润最大化。 好又多超市的组织结构如图下图所示。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怎么解决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怎么解决 1.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有偏差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评价侧重计算机硬件配置.而不是信息开发与利用的方法和深度.这种误读给国内外许多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带来惨重损失。 2.目标不明确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前调研不够充分,分析不够清楚明了,就比如开发的工作人员中,对整个系统所需要达到的目标没有基本的,明确的、全面的的概念,就照着自己的想法做下去,进行设计和开发,做了大量工作后才发现设计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而使得系统开发失败,重新开发设计,这样就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 3.开发时忽视了高层领导者的态度 有时候开发人员本着自己的意愿设计并开发出了管理信息系统,尽管系统很好,但领导不满意属下擅自动手,不听指挥,从而浪费了时间,资源和心血,还加剧了与领导之间的隔阂。并且在没有领导的授权和支持下,能开发出一个好的信息系统很是艰难。 4.开发时缺乏既懂计算机知识又懂管理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并且人员之间的合作能力较差 “只要熟练掌握几门计算机语言,就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信息系统开发人员”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实现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一种工具或手段,编码只不过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一小部分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是一项多人群体性的任务,需要很好的合作与协调,没有这些很难开发出所需要的系统,并且会使系统开发周期变长,无针对性。 5.教育、理论体系研究落后 在教育方面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陈旧,理论落后于实践,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又脱离实践,在教学中往往注重学生的编程技巧能力培养,而忽视系统分析、设计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差,团队合作能力差,系统开发本身还缺乏一套严格的理论基础以及缺少一套简单有力的开发工具。 6.开发后缺乏软件测试,并且安全性有待提高 软件测试是开发过程的必要过程,不进行的话,很难知道是否达到预先的要求,实现想要达到的目的,安全性问题在我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山寨,盗版比较猖獗,这增加了开发的成本并严重影响了更新的速度。

管理信息系统沃尔玛案例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沃尔玛 1962 年山姆·沃尔顿在本顿维尔小镇上建立第一家沃尔玛商店。经过60年的发展,那家设立的农村的小超市沃尔玛已经发展为在世界拥有五千多家连锁店的巨大商业帝国,并连续几年蝉联福布斯500强排行榜之首,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沃尔玛如此成功 一.沃尔玛的优势与劣势 沃尔玛公司,作为一个销售巨头,有着它自己独特的优势: 1.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 沃尔玛把“顾客是上帝”作为经营理念,使之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基础部分,成为企业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提供全面化的客户服务,对顾客的服务永远遵两个基本原则:1.顾客永远是对;2.顾客如有错误,请参照第一条。沃尔玛还有十分有名“三微笑”原则,“让顾客满意”是沃尔玛公司重要目标。沃尔玛经营秘诀在于不断地了解顾客的需要,设身处地为顾客着想,最大程度地为顾客提供方便。 2.企业实力 覆盖全球的销售网络沃尔玛在全球15个国家开设了超过8,000家商场,下设53个品牌;资金雄厚,现代化的经验管理系统。 3.信息化建设 沃尔玛注重信息化建设,拥有自己的卫星和遍布全球的大型服务器和自己专门的IT部门,专门从事各种经验所需的软件开发,并且在信息化建设上投资巨大,形成了完整的高效的信息化网络。 4.成本优势 沃尔玛在进货,物流等方面的成本都大大低于同行。例如沃尔玛的配送中心的自动化程度很高, 送至此处的商品85%都采用机械处理, 这就大大减少了人工处理商品的费用。 5.与供应商的关系 沃尔玛对供应商的选择要求十分严格,供货商所提供的商品质量优良,符合中国政府及地方政府的各项标准和要求;商品价格是市场最低价;成为了沃尔玛的供应商后,沃尔玛会供应商提供强大的资源分析,让供应商了解自己商品的销售,以便供应商即使对自己的商品展开调整,沃尔玛还为供应商提供管理协助, 如选择最快、最节省成本的送货路线。沃尔玛在同供应商交易时, 能严格遵守合同所规定的交易期限, 按时结算, 而且批量大、周转快, 加上采购额巨大,所以供应商大都愿以最低价位向其出售商品。 其劣势为: 1.沃尔玛海外业务比较薄弱 2001年沃尔玛的销售额中约有%来自国外零售店。来自国外的利润为亿美元,占总销售利润的%。 2.海外发展历史较短 沃尔玛1991年开始海外发展,对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零售业巨头来说,海外扩张的时间明显较短。 3.覆盖国家和地区较少 沃尔玛在全球的连锁店只覆盖了15个国家。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这是他要全球化进军所必须突破的障碍。 4.中国发展的瓶颈 在中国,由于中国信息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只能和沃尔玛进行简单的数据交换由于中国的运输网络还有物流发展的不健全,使沃尔玛的先进的物流运输系统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并且由于中国国情和政治因素的影像,沃尔玛花巨资的商用卫星无法得到使用。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

编号: MIS分析报告 教学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实验指导教师 学生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第一章学生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介绍 一、新系统的目标和功能 1.新系统的名称:安徽工程大学建工学院学生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2.新系统的总体目标:采用本方案建议的新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后,可以期望 实现的目标: (1)在原先系统的功能基础上,提高性能,加以完善。 (2)实现教务管理工作信息化、模块化、便捷化。 3.新系统的主要功能:

教务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它能够实现整体规划教学资源,评估教学质量,制定教学计划,检查教学进度,给学校的教务人员管理教务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使教务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快捷和高效。新系统功能全面,中心数据库提供了高性能Web页信息访问机制,是比较优秀的一套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4.新系统开发背景介绍 (1)开发背景环境介绍: 由于信息技术在管理上越来越深入而广泛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在技术上已逐步成熟。任何一个单位要生存、要发展、要高效率地把内部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就必须建立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 这对于正在迅速发展的各大高校而言,同样有着重要意义。作为高校日常教学主要管理工作之一的教务管理,它涉及到院校、专业、师生等诸多方面。特别是目前国家的教育体制也正处在不断改革、创新的阶段,教育部门充分吸取国外优秀的教学模式,结合国内多年的办学经验,逐步探索出了适合中国特色的教学形式,国家教育部面向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全面学分制改革。同时,随着选课制的展开和深入,教务日常管理工作也日趋繁重、复杂,如何把教务工作信息化、模块化、便捷化便成为了现代高校发展的重点。 总而言之,教务管理软件应实现教务信息的集中管理,使传统的教务管理朝数字化、无纸化、智能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并为进一步实现完善的计算机教务管理系统和全校信息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高校中,教务管理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学质量直接取决十教务管理水平。现如今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可谓日新月异。

信息管理系统之案例分析

信息管理系统之案例分析:伦敦股票交易所项目的崩溃 09级11班赵诣1.分析金牛座项目存在的问题。指出是哪些管理、组织和技术因素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发生? 技术方面: 借用文中一主要经济人琼斯的话来概括就是:数据库的选择被证明是一场技术上的灾难。因其虽然很好但并不适用。 管理、组织方面: (1)交易所前主席史密斯先生认为,此系统规格被多种力量所左右,包括复杂的立法和投资者要求的不断变化。而对于系统功能的膨胀,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是冲突太多,有权威的既得利益集团太多,而伦敦的股票交易所又不愿意在他们中做出选择。(2)这个项目功能过于狭窄。金牛座系统仅仅适用于英国国内股票交易,但是有许多英国股票是国际性的股票。 (3)还有就是外部化。由于所有的责任都转移到伦敦交易所以外了,所以交易所内的技术人员就不再去提出客观的意见,也不再去对项目进行监督了,这样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所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劳林斯辞职,以此来承担对这个项目失败应负的责任,这样合适吗?为什么? 我认为对于一位处在如此重要职位的管理者来说,在职期间出现了如此重大的问题辞职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次事件造成了近5亿美元的重大损失,且对交易所的声誉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3.你认为在这个项目的开头,能够或者应该采取一些什么不同的措花来防止失败的发生? 首先是要在项目开始之前充分做好前期调查,技术分析和相应的准备工作。相关的市场评估,较为详细周密的运作计划都需要反复讨论及敲定。其次一定要结合自身特点,不能盲目选择高于自身水平及不符合自身发展目标的相关技术。最后对于合作伙伴的选择也可以更加透明化,且充分协调各方利益,避免冲突。 4.从对新的分水岭项目那一点点了解当中,你发现它从金牛座项目那里已经得到了哪些教训,还有什么要注意的? 设计上要比金牛座系统简单,新项目的目标定得比金牛座低得很多,金牛座的目标曾是要保持其国际称雄地位。用户们对未来系统的使用已经不再是强制性的。其他注意的方面的话,我认为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发现问题要及早解决。

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任务和特点;懂得系统开发的原则、系统开发的方式、开发的策略、开发的组织工作与项目管理的内容;掌握结构化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的基本思想、开发过程和各自的优缺点;理解面向对象法和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 基本内容 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1.系统开发的任务:系统开发的任务是根据企业管理的战略目标、规模、性质等具体情况,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照系统发展的规律,为企业建立起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其中核心是设计出一套适合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应用软件系统。 2.系统开发的特点:复杂性、基于原系统、高于原系统、一把手工程、产品是无形的。 3.系统开发的基本原则:面向用户原则、系统性原则、符合软件工程规范的原则、逐步规范发展的原则。 4.系统开发的主要风险:投入超计划、系统性能比预期差、没获得预期收益,有的甚至导致完全失败。 二、系统开发方法 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遵照用户至上的原则,从系统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提出建立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到系统完全建成的生命周期划分为5个阶段,这5个阶段是: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维护与评价。按照规定的步骤和任务要求,使用图表工具完成规定的文档,采用自顶向下整体分析和设计,自底向上逐步实施的系统开发过程。 优点:建立面向用户的观点、严格区分工作区间、设计方法结构化、文件标准化和文献化。 缺点:开发周期长、繁琐,使用工具落后、不能充分预料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变化、不直观,用户最后才能看到真实模型。 2.原型法 原型法:是指系统开发人员在初步了解用户的基础上,借助功能强大的辅助系统开发工具,快速开发一个原型,并将其演示给用户,开发人员根据用户的意见和评价对这个原型进行修改,如此反复,逐步完善,直到用户完全满意为止。 原型法的类型:丢弃式原型法、演化式原型法、递增式原型法。 优点:减少开发时间,提高系统开发效率、改进用户与系统开发人员的信息交流方式、用户满意程度高、应变能力强。 缺点:开发工具要求高、对大型系统或复杂性高的系统不适用、管理水平要求高。 3.面向对象法 面向对象法:面向对象方法的技术把对象的属性(数据)和处理(方法)封装在一起,通过子类对父类的继承,使得软件便于维护和扩充,提高了软件的可复用性。 面向对象法的术语:对象、类、消息、继承、封装。 优点:以对象为基础,利用特定的软件工具直接完成对象客体的描述与软件结构之间的转换,解决了传统结构化开发方法中客观世界描述工具与软件结构不一致的问题,缩短了开发周期,解决了从分析和设计到软件模块多次转换的繁杂过程。 缺点:需要有一定的软件基础支持才可以应用,对大型的系统可能会造成系统结构不合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第五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单项选择题 1.表格分配图是 ( )。 a ?数据流程调查使用的工具 c.系统设计工具 2.开发的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 ( a. 完成新系统的逻辑设计 c 。完成新系统的物理设计 3. 数据字典建 立应从 ( )阶段开始 a, 系统设计 c.系统实施 4. 对一个企业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 而言 a. 仓库 c. 供应科 5. 数据流 ( )。 a 也可以用来表示数据文件的存储操 作 b. 不可以用来表示数据文件的存储操作 c ?必需流向外部实体 d. 不应该仅是一项数据 6. 管理业务流程图可用来描述 ( )。 a. 处理功能 c ?作业顺序 7.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不包含 ( a 设备设计过程 b. 学习过程 c ?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过程 d. 通过改革管理制度来适应信息系统的需要 8. 决策树和决策表用来描述 ( )。 a. 逻辑判断功能 b.决策 过程 c. 数据流程 d.功能关系 9. 表格分配图是系统分析阶段用来描述 ( )的。 a 管理业务流程的图表 b.数据流程的图表 c. 功能结构的图表 d.数据 处理方式的图表 10. 工资系统中职工的“电费”数据 a. 固定值属性 c.固定个体变动属性 11. 数据流程图是描述信息系统的 ( a 物理模型的主要工具 b .编程工具 d .管理业务调查使用的工具 )。 b .完成新系统的功能分析 d .完成新系统的数据分析 b .系统分析 d .系统规划 ( ) 是外部实体。 b .计划科 d .销售科 b .数据流程 d .功能结构 )。 (每月按表计费 )具有 ( ) b .随机变动属性 d .静态特性属性 )。 b .优化模型的主要工具 d .决策模型的主要工具

管理信息系统第四版课后案例分析题

第二章奇瑞公司的SAP/ERP 实施与信息化建设 一、奇瑞公司的ERP 实施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企业资源规划是企业经营和管理技术进步的代表。它融合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处理功能,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计划和控制功能,结合企业的流程优化,有效地配置各项资源,以加快对市场的响应速度,降低成本,并且把企业信息集成的范围扩大到企业的各个部门,管理整个运转体系,提高其运转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二、在分析该公司各信息系统应用业务领域及其作用的基础上,试讨论管理信息系统具有的特点。 1、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 2、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 3、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 4、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 5、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在于辅助决策,而决策只能由人来做,因而管理信息系统必然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各级管理人员既是系统的使用者,又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因而,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要根据这一特点,正确界定人和计算机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人和计算机各自的长处,使系统整体性能达到最优。 三、分析和讨论该案例反映了 ERP 哪些经营理念?为什么? 1、采用精益生产方式。 其目的是通过精益生产方式的实施使管理体系的运行更加顺畅。 2、实现全球大市场销售战略与集成化市场营销。 奇瑞信息化的目标是先进管理思想指导下,在国际化、全球大市场视野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向导,建立一个集成的功能强大的信息交互平台。 3、新的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管理模式。

ERP 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对系统各部门持续不断的改进,最终提供令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而奇瑞公司在成功实施ERP的同时,购置和开发一系列网站,实现PLM、ERP、SCM、CRM、门户网站等初步集成,基本实现对客户和经销商的电子化服务。 4、ERP的内容在发展。 有些独立软件如供应链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都是面向决策的,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为了利用ERP提高交易效率和改进决策制定过程,就必须改变业务运作模式,实现ERP与SCM、CRM的功能整合。而奇瑞公司通过进一步完善和建设ERP、CRM、LMS、SCM、EPS、DSS、基础建设等信息系统并有效集成,建设奇瑞汽车电子商务综合信息平台,最终规范和理顺了公司的全部管理和业务流程。 第三章某石化厂计算机网络系统 一、实例中涉及了哪些网络技术和网络互联设备? 1.涉及了局域网,广域网,总线型拓扑结构,星型结构,光纤等网络技术 2.涉及了桥路由器,交换器,集线器和中继器等这些网络互联设备 二、实例中涉及的网络互联设备应用于OSI参考模型的哪些层? 1.桥路由器应用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 2.交换器应用于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 3.集线器应用于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 4.中继器应用于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 第四章 1、能不能直接用FORM标记元素编写的交互网页(HTML文档)实现网上动态交互?为什么?还需要做什么工作? 不能,仅靠HTML是不够的还必须利用ASP环境来进行处理,即服务器端还必须有相应的程序来处理。 2、用ASP编写的“提交”程序和查询后的“返回”程序之间是依靠什么语句来连接的?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1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1.1 管理信息系统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也是一种系统,是一种信息系统,是组织(企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掌握同企业有关的各种事件和对象的信息,并将这种信息提供给企业内外的系统用户。为了达到提供有用信息的目的,系统内必须实现某些过程,特别是信息联系过程和变换过程。系统接收各种数据,将它们转变为信息,将数据和信息加以存贮并将信息提供给用户。管理信息系统并不直接参与决策过程,它的任务主要是提供信息作为决策过程中的参考。但是,就象有些日常事务的决定可以由电子计算机做出一样,信息系统也可参与决策。这就使信息系统和决策过程之间失去明确的界限。 管理信息系统具备信息系统的功能。此外,它还具备其特有的计划、控制、预测和辅助决策功能. (1)计划功能。根据现存条件和约束条件,提供各职能部门的计划。如生产计划、财务计划、采购计划等。并按照不同的管理层次提供相应的计划报告。 (2)控制功能。根据各职能部门提供的数据,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比较执行与计划的差异、分析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辅助管理人员及时加以控制。 (3)预测功能。运用现代数学方法、统计方法或模拟方法,根据现有数据预测未来。 (4)辅助决策功能。采用相应的数学模型,从大量数据中推导出有关问题的最优解和满意解,辅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以期合理利用资源,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

简言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计算机为工具,具有数据处理、预测、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的信息系统。 1.2管理信息系统一般模式 (1)执行控制子系统(下层) MIS中的执行控制子系统与企业中管理机构的基层管理相对应。该子系统一般包括:生产管理、材料管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人事劳资管理、设备管理等子系统。执行控制子系统处理的数据量大,但数据都是规范的,处理过程和规则都是程序化的。该子系统常用的处理有:事务处理、报表处理、查询处理。常用的输出形式有账簿、表格、图形。 执行控制子系统的主要任务是: 理解并执行中层下达的指令。 处理(录入、存贮、计算、分类、汇总等)原始业务数据。 将汇总信息及执行中层指令的结果传至中层。 提供查询功能。 (2)管理控制子系统(中层) 管理控制子系统是为企业中层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提供控制生产经营活动、制定资源分配方案、评价企业效益等项战术级管理所需的信息。该子系统在整个MIS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 汇集下层传来的信息并结合环境信息,监督、控制低层的运行。 处理中层信息上传给高层,理解并执行高层下达的指令,必要时把高层指令分解并下达给低层执行。 提供查询功能。 (3)战略决策和计划子系统(高层)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

实验一:物流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 一、实验目的 理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 能通过因特网查询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介绍文档;查询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在某企业或组织应用的案例。 (1)分析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文档的组成; (2)分析所调查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案例的功能特点; (3)能对所调查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案例的应用进行分类; (4)分析所调查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所采用的技术; (5)总结并阐述你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解; (6)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拟定一个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项目。 三、操作步骤:通过Internet调查宅急送的主页,了解宅急送在生活中的应用 案例。 (1)通过Internet查询,了解宅急送应用介绍文档有: 在分析阶段有《系统分析报告》; 在系统设计阶段有《系统设计报告》,它包括以下八份文档材料《系统总体结构图》,《系统设备配置图》,《系统分类编码方案》,《数据库结构图》,《I/O设计方案》,《层次化模式块结构图说明书》,《系统的安全设计方案》,《系统详细设计方案说明书》; (2)功能特点: ①目标查询追踪:监控中心可对某车辆进行实时跟踪与监控。监控中心可以呼叫所有车辆也可以单独呼叫所监视的车辆,并在电子地图上实时动态跟踪显示车辆的位置。

a单独目标锁定跟踪:移动目标定于屏幕中心点显示。 b多个目标锁定跟踪:可同时打开数十个监控窗口。 ②定时回报:监控设备可对任何车辆的报告位置时间间隔进行设置,然后车辆按所设定的时间间隔(回报频率)不断地报告自己的位置。 ③车辆信息查询:提供车辆的相关信息查询,例如当前车辆所在位置、车辆装载货物信息等。 (3)应用分类: 公司的服务项目有国内快递、国际快递、物流配送与仓储等,提供“门到门”服务和限时(当天件、次晨达、次日达等)服务。同时,开展了电子商务配送、代收货款、签单返回、到付和代取件等增值业务。 还有其他用法: 1、快递业宅急送 除了邮局仅能在平日上班时间亲自到邮局或是邮政代办所付费寄送,宅急送还可以到包括便利商店等代收通路,或是打电话请宅急送直接到家里收取包裹。这种快递方式打破了快递业务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为需求快递业务的人们带来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2、餐饮业宅急送 “宅急送”一词近年来也被广泛用于某些餐饮公司对其外卖订餐业务的叫法,该业务也就是大家一般理解的餐饮的外送服务,以西式餐点外送服务居多。 3、附加值服务 ①提送货服务:门到门服务,方便客户;特殊地区,特殊货物配送; ②保价服务:为高价值货物购买保价规避运输风险; ③代收货款服务; ④包装服务:提供包装袋,纸箱,定制木质包装箱对于无包装的散件货物大大改善了运输的安全性; 5、到货短信服务:货物一旦到达目的地可实时通知收货人。 (4) 信息技术: ①公司搭建了"宅急送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开单、查询、结帐等业务可轻松在网上完成; ②货物条码跟踪技术的(Bar Cod)和车辆全球定位系统(GPS)的采用,使客户能够快速、准确地跟踪货物信息; ③宅急送CALL-CENTER的投入使用,使客户与公司联系更加便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