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到必修四情景式默写-(学生版)

高中语文必修一到必修四情景式默写-(学生版)
高中语文必修一到必修四情景式默写-(学生版)

必修一——必修四情景式默写

(一)《诗经?卫风?氓》

1.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

2.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

3.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

4.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

5.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

6.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

7.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是:

,。,。

8.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

9.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

,。,。

10、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

11.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 !

12.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 !

13.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

(二)《离骚》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3.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两句:,。

4.《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5.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

6.《离骚》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

7.《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

8.《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

,。

9.《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

,。

10.《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

11.《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

12.《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

13.《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

14.《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

15.《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

16.《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

17.《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

18.《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在朝中被指责,不如隐退的两句:,。

19.《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

20.《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美好就可以的两句话:

,。

21.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

22.《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

23.《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

24.《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使佩带芳草和玉佩,但是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的两句:

,。

25.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

26.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

27.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

28.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

29.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

(三)《赤壁赋》

1.写江上水气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

2.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

3.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

,;,。

4.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

5.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6.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的句子:,,,。

7.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

8.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

9.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

,,。

10.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风飞行,飘飘忽忽升入仙境里去的句子:

,;,。

11.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召唤月亮飞行的句子,。

12.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

13.写客人箫声之悲伤幽怨的句子:,,,。

14.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

15.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

16.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

17.文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

18.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句子是:,。

19.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

20.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

,。

21.描写诗人行舟的感觉,像身上长上了翅膀:,。

22.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

(四)《蜀道难》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2.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

7.《蜀道难》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8.《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

是,。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有,。,。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

用,。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

是,,。

1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6.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五)《登高》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4.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5.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6.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7.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8.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9.《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

10.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六)《锦瑟》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2.《锦瑟》一诗的颈联是:,。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3.《锦瑟》用典的四句诗:,。,。4.《锦瑟》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1.白居易《琵琶行》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以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为明线,诗人的经历感受为暗线,两条线索交汇在一起,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湖居听书》写王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琵琶行》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都用了侧面描写:

第一次侧面描写弹奏技艺高超,使人流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当“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弹奏后,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侧面描写音乐效果;最后一次“凄凄不似向前声”,作者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侧面描写。

7.《琵琶行》总写琵琶女的演奏时,先用“______________”校弦试音,但诗人却用“____________”来赞叹,一个“情”字写出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是波涛汹涌的,也暗示下文的音乐描写将会是琵琶女内心积聚情感的爆发。

8. 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

表现急切而愉悦的情调:嘈嘈切错杂弹,;

表现音乐旋律婉转而流畅逐渐低沉凝涩的句子:,;

表现场面热烈紧张曲调高亢雄壮的句子:,;

乐曲的终止也写得很好:,,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9.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 _ ,”。

10.居易另有绝句《夜筝》,其中“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是《琵琶行》

“,。,”一节诗句的化用。

11.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缘之一。因其啼声甚哀,往往用来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

琶行》中有这样两句“?”

12.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古典文学中“月”往往表达一种寂寥之情、凄凉之感。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月色朦胧迷离,恰似诗人当时的心境,这个“月”真切地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悲凉心情。

15.诗中有三处描写月亮作衬托的诗句,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琵琶行》一诗写琵琶女出场时,表现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了解琵琶女身世以及感怀自己的身世之后,诗人请琵琶女再次演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琵琶女面对诗人的邀请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

的,,。观点相同。

3.《劝学》中,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九)《师说》

1.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

,。

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

是:,,?

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4.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择师的标准

是:,,,。

5.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

的:,,,,。

6.《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

“,,,。”

(十)《念奴娇·赤壁怀古》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

句:,,。

3.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

4.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

5.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十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的两

句:,。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

3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4.写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

是:,,。

5.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

6.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情景式默写(理解式默写)训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情景式默写(理解式默写)训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情景式默写(理解式默写)训练语文新高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情景式默写 (理解式默写)训练 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 1、《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近观:“,”。仰视:“”;俯瞰:“”。总结:“”。 2、《沁园春长沙》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 , ;, 。,,。 3、《沁园春长沙》关注国家命运,对国家命运发出感叹的句子: ,,? 4、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 5、沉默呵,沉默呵!, 《荆轲刺秦王》 1、《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 2通过众宾客的神态表现出送行气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修二 《氓》 1、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 2、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 3、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 4、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多年来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甚至在氓变心后打骂她她仍起早睡晚,没有一天不是这样。勤劳的女人公实在让我们不得不敬佩在诗中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 5、女主人公婚前对爱情和婚姻充满幻想,深深地沉溺在爱情之中,也体现了她纯真、热情的一面,在文中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 6、在诗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直接劝告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 7、她自豪地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而以无比怨愤的心情,痛斥那个男子的负义行为的句子是:,。,。 8、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

必修四情景默写 教师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情景默写 《望海潮》(柳永) 1、《望海潮》中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三句首先点出杭州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词中的“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写都市户口的繁庶。 3、《望海潮》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上阕中,这几句最能体现词人的炼字功力。 4、《望海潮》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5、《望海潮》词中描绘西湖美景,运用数量词写景的千古名句“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词人描写杭州湖山之美,选取了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望海潮》下阙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对仗也很工稳的两个句子 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7、 8、《望海潮》中,词人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9、《望海潮》中,柳永在《望海潮》中表达以孙何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0、下阙中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雨霖铃》 1、《雨霖铃》词中开篇交代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雨霖铃》词中,上阕“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几句,写词人与心上人饮酒饯别,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离别在即,暗示船将启碇,而情人难舍。 3、《雨霖铃》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两句运用细节刻画,描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相顾无言,难舍难分的情景。 4、柳永《雨霖铃》中虚写别后情境的几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中的“阔”字所表现出来的意境,与杜甫《旅夜抒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的“阔”字极为相似。 5、《雨霖铃》下片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二句是感慨深秋季节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 6、《雨霖铃》一词中直抒胸臆,抒发双重悲哀,既交代了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7、《雨霖铃》中以乐写哀,想象别后酒醒梦回场景,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名句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8、《雨霖铃》中,设想别后酒醒所见之景,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的句子是:杨柳岸,晓风残月。 9、《雨霖铃》词中的“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这是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后,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领受的情景,可见愈想愈远,愈远愈悲。 10、《雨霖铃》词中的“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两句词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是词人感叹与心爱之人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之慨。

必修四理解性默写

必修四理解性默写 一、《望海潮》 1、《望海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句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3、《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海潮》(柳永)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望海潮》(柳永)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望海潮》(柳永)作者生动描绘的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望海潮》(柳永)词人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雨霖铃》 1、《雨霖铃》(柳永)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霖铃》(柳永)中的“,。”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3、《雨霖铃》(柳永)中的“,”这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一个“念”字领起,说明所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但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的思绪和心境。 4、《雨霖铃》(柳永)下片中“,”这二句是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

人教版必修五情境默写复习过程

《归去来兮辞》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春天到来后美丽而又充满生机的田园景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1)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2、在《归去来兮辞》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语双关地表达了自己原本就无心于官场的心志。(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3、《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两句以云、鸟为喻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4)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4、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辞官归家后饮酒自乐,甚至看看院子里的树木也觉得愉快的生活情态。(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5、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 ”一句表达了居住小屋反而觉得安适的乐观情怀。(1)审容膝之易安 6、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7、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曾写道:“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8、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策扶老以流憩。 9、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表示自己误入官场还不深,及时归隐是正确选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滕王阁序》 1、《滕王阁序》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出水天相接、浑然天成的景色,将景物描写推向高潮,而被视为千古绝唱。(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写秋日的山光水色。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特征鲜明。(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3、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4、王勃《滕王阁序》中“,”两句描写了傍晚时分,渔舟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景象。(2)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5、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水光山色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背诵默写

新课标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背诵默写练习 《沁园春长沙》 1、《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恰”字,统领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3、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4、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5、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6、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雨巷》 1、写雨巷特点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反复地拿丁香来比喻姑娘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的长久的期待中,终于姗姗走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姑娘向我走近时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姑娘飘过时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描写姑娘消失在雨的哀曲里神态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2、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3、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4、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新课标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背诵默写练习王珍彩第1 页共3 页

必修三情景默写试题及答案汇编

必修三情景默写试题及答案 《蜀道难》理解性默写 1、本诗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 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 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 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0、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最新必修四情景式默写名句

《蜀道难》 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高山峻岭所阻挡。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 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 境气氛,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 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 事的忧虑与关切。 《雨霖铃》柳永

11.《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如表现急切而愉悦情调的句子是“,”,表现旋律婉转而流畅的句子是“,”,表现热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 12.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 “,”,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 13.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14.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 “,”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15.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 16.好的文学语言常常善于把抽象化的感觉形象化,如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把抽象的愁绪化作了形象可感的水;白居易的《琵琶行》“,”用一轮秋月以及寂静的船舫来衬托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 《锦瑟》 1、感叹“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追求向往终归飘渺虚幻”的千古名句是: , 2.《锦瑟》诗中“,”抒发“此情”的无尽怅惘,别说现在追忆,就是当时就已经无尽的怅然若失了。 《声声慢》 1.李清照的《声声慢》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诗句:,,

必修五理解性默写

必修五文言文默写答案 1.《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 。” 既自以心为形役 2.《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 ,。”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 。”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4.《归去来兮辞》用“,。”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5.《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 ,。”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6.《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心得到了得到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7.《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两句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8.《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田园中谈及劳动的内容是“, 。”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9.《归去来兮辞》诗中用“,。”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10.《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12.《滕王阁序》中用“,。”写出了秋天的山水美景。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13.《滕王阁序》中用“,。 ,。”写出了滕王阁的高峻色彩的宏伟气势。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14.《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是“, 。”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15.《滕王阁序》中作者用“,。”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情景默写答案版

必修一情境默写背诵资料 《沁园春·长沙》 1点明时间地点环境的句子: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2概括湘江秋景的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 3描写远望之景的句子: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4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的句子: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5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6引起诗人对往夕生活回忆的过渡句: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7蔑视权贵的句子:粪土当年万户侯。 8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9表现革命者力量强大的句子: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10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句子: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1绘出万山壮美景象、寄寓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的句子: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12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描写的句子: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诗两首》 1、写雨巷特点的诗句: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2、诗人反复地拿丁香来比喻姑娘的诗句: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3、在“我”的长久的期待中,终于姗姗走来的诗句: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4、描写姑娘向我走近时的诗句: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5、丁香姑娘与我擦肩而过后,我目送她渐渐远去的情景的句子: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6、描写姑娘消失在雨的哀曲里神态的诗句: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必修四诗歌情景默写

必修四诗歌情景默写(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之二)教师版 《望海潮》 1、上阙中运用比喻描写杭州城内美丽风光的句子: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2、钱塘风景优美,柳永在《望海潮》中运用比喻描写杭州城内美丽风光,描写了茂密如云的树木,浪涛汹涌的海潮的句子是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3、在《望海潮》中,运用数量词写景,描写山清水秀,繁花茂盛,桂花飘香,荷花满湖的句子是: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4、上阙中最能体现诗人炼字功力的句子: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5、下阙中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归去凤池夸。 《雨霖铃》 1、《雨霖铃》上阙中写景来渲染离别凄凉气氛的句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雨霖铃》上阙中虚写的句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3、《雨霖铃》中对离别时依依不舍的细节描写的句子: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4、《雨霖铃》中既交代了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5、《雨霖铃》中被称为“千古俊句”的句子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雨霖铃》中表现想象好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后,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领受的情景的句子是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7、《雨霖铃》中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是说词人感叹与心爱的人后会难期,风情难于诉说的句子是: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念奴娇?赤壁怀古》 1、从形、声、色三位一体写景的名句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下片中写出周瑜儒将风度和运筹帷幄的句子: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3、直抒胸臆体现对比周瑜自己失落的句子: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两句承上启下,将眼前实景过渡到对当年英雄将领周瑜的回忆。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词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7、“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的《临江仙》化用了这首词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诗句。 《定风波》 1、《定风波》中,作者以自然界的风雨隐喻人生风雨,表达自己对各种打击能处变不惊的句子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忽然遇雨,一般人都会慌张躲避,而《定风波》中,苏轼却用平静的语气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 三.4《蜀道难》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1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 16.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17.《蜀道难》中贯穿全诗,反复咏叹,借以极言蜀道高峻艰险,慨叹蜀地形势多变的句子是:,。 18、《蜀道难》中夸张叙说蜀国开国历史渺远,长期不与外界交通的语句:, 。 19、《蜀道难》中借五丁开山神话渲染蜀道神奇来历的两句是:,。 20、《蜀道难》中借黄鹤、猿猴难越形容蜀地山高的语句是:,。 21、《蜀道难》中突显蜀道之间既有可以迫使太阳神龙车掉头的山,又有险滩急流的句子:,。 22、《蜀道难》中用:,。两句极言山高可摸天上星斗,人们经过神情紧张。 23、《蜀道难》中借林间鸟鸣、夜月子规渲染蜀道荒寂凄清意境的语句:,。,。 24、《蜀道难》中:,。从声响角度写激流奔腾、石块冲击山崖情景。 , 25、《蜀道难》中极写剑阁险峻之句是:,。 ,。 26、《蜀道难》中用:,。暗谏当权者需提防蜀地将领据险叛乱。

高中必修一到必修五情景默写

《烛之武退秦师》(必修一) 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3.大敌当前,内忧外患,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恳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4. 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也略略还有点威胁的话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5. 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6. 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7.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8.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欲吞并天下的心理,联系实际,指点迷津,循循善诱,娓娓说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亡郑”、“舍郑”的利害关系一目了然,明智的秦穆公自当怦然心动,坐收渔利。 9.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的话是: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10.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11.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12. 烛之武说退秦军后,晋文公非常气愤。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然而晋文公认为“不可”,他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他又说“因人之力而敝之”,这是不仁道的;“失其所与”,这是不明智的;“以乱易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于是晋文公对子犯说“吾其还也”,晋国军队就离开了郑国。 《诗经·采薇》(必修二)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包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背诵篇目情景默写 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 1.《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仰视:“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 2.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4.《沁园春?长沙》中表明在革命洪流汹涌之时,年轻人要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的三句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5.《沁园春·长沙》中表达了词人蔑视反动统治者的诗句是:粪土当年万户侯。 《雨巷》 6.《雨巷》中使用了顶真手法表现“丁香姑娘”伤感的诗句是: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7.《雨巷》中,丁香姑娘与我擦肩而过后,我目送她渐渐远去的情景的句子是: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再别康桥》 8.《再别康桥》中,饱含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眷恋的句子是: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9.《再别康桥》中,使用了比喻,生动地写出了斜阳映照下河边柳树的美好形象,这两句是: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10.我与康桥离别时的“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话无声为有声”的比喻句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荆轲刺秦王》 11.《荆轲刺秦王》表现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12.《荆轲刺秦王》中,用荆轲悲壮的唱词来渲染氛围,表现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精神的句子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3.《荆轲刺秦王》中,“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这两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荆轲义无反顾的精神。 《记念刘和珍君》 14.《记念刘和珍君》中,“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体现了作者对“真的猛士”的评论。 15.《记念刘和珍君》中,描写作者面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子是: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16.《记念刘和珍君》中,“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表达了作者对“沉默”的预言。

必修四情景默写-教师版_New

必修四情景默写-教师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情景默写 《望海潮》(柳永) 1、《望海潮》中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三句首先点出杭州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词中的“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写都市户口的繁庶。 3、《望海潮》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上阕中,这几句最能体现词人的炼字功力。 4、《望海潮》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5、《望海潮》词中描绘西湖美景,运用数量词写景的千古名句“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词人描写杭州湖山之美,选取了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望海潮》下阙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对仗也很工稳的两个句子:“羌管弄晴,菱歌泛夜。”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

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7、《望海潮》中,作者生动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表现钓鱼老翁、采莲姑娘的欢乐情态的一句是,“嬉嬉钓叟莲娃。” 8、《望海潮》中,词人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9、《望海潮》中,柳永在《望海潮》中表达以孙何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0、下阙中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雨霖铃》 1、《雨霖铃》词中开篇交代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雨霖铃》词中,上阕“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几句,写词人与心上人饮酒饯别,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离别在即,暗示船将启碇,而情人难舍。 3、《雨霖铃》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两句运用细节刻画,描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相顾无

必修三情景式名句默写

17.《蜀道难》中贯穿全诗,反复咏叹,借以极言蜀道高峻艰险,慨叹蜀地形势多变的句子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8、《蜀道难》中夸张叙说蜀国开国历史渺远,长期不与外界交通的语句: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19、《蜀道难》中借五丁开山神话渲染蜀道神奇来历的两句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0、《蜀道难》中借黄鹤、猿猴难越形容蜀地山高的语句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21、《蜀道难》中突显蜀道之间既有可以迫使太阳神龙车掉头的山,又有险滩急流的句子: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2、《蜀道难》中用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两句极言山高可摸天上星斗,人们经过神情紧张。 23、《蜀道难》中借林间鸟鸣、夜月子规渲染蜀道荒寂凄清意境的语句: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24、《蜀道难》中: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从声响角度写激流奔腾、石块冲击山崖情景。 25、《蜀道难》中极写剑阁险峻之句是: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6、《蜀道难》中用: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暗谏当权者需提防蜀地将领据险叛乱。 27、《蜀道难》中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这两句劝喻朋友到蜀地后不要贪恋享乐要尽快回来。 《杜甫诗三首》 1.《秋兴八首其一》中杜甫仅用“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两句诗就把峡谷深秋、个人身世、国家沦丧囊括其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和时局那种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和作者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与郁勃不平之气。2.《秋兴八首其一》中诗人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营造萧瑟阴沉的氛围的句子是: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3.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由写景转入直接抒情,即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表现出诗人离乡日久、思乡情切。 4.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用“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两句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而白帝城百姓的日常生活场景使得客子羁旅之情更见艰难。 1.《咏怀古迹其三》中从时空角度、用对比手法揭示出昭君悲剧一生的句子是: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2.《咏怀古迹其三》中诗人发挥想象,由近及远,以雄奇壮丽的图景引出昭君生长之地的句子是: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3.《咏怀古迹其三》中揭示昭君悲惨命运的原因为君王不察,体现昭君心念旧国的句子是: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4.《咏怀古迹其三》中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的诗句: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8.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0.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化用屈原《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11.杜甫《登高》中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借风、猿等意象写出秋天的景象。 17.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抒发了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难以排遣的心情。 《琵琶行》 1.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2.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教师卷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题精选 《沁园春长沙》 1、《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2、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仰视:“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总结:“万类霜天竞自由”。 3、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4、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5、“恰”字,统领的诗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6、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7、在《沁园春长沙》中,词人用“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高度概括了大自然万事万物在美好秋景中的生存状态。 8、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粪土当年万户侯。 9、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10、表现革命者力量强大的句子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11、寄寓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的句子是:看万山红遍。 12、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描写的句子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13、写江上景物的句子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14、高度概括“同学少年”经历的革命岁月的句子是: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雨巷》 1、写雨巷特点的诗句: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2、诗人反复地拿丁香来比喻姑娘的诗句: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3、在“我”的长久的期待中,终于姗姗走来的诗句: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4、描写姑娘向我走近时的诗句: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5、描写姑娘飘过时的诗句: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6、描写姑娘消失在雨的哀曲里神态的诗句: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7、《雨巷》中最能体现诗人理想的诗句是: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再别康桥》 1、实写康河美的诗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 2、移主为客,两相交融,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诗句: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3、用虚实结合、象征手法,说明梦境是美好的诗句: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4、用“一船星辉”来比喻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诗句: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5、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诗句:悄悄是别离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6、再别康桥时写诗人动作的诗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7、在《再别康桥》中,诗人用: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巧妙地写出了康河畔柳树

高中语文必修一到必修四情景式默写-(学生版)

必修一——必修四情景式默写 (一)《诗经?卫风?氓》 1.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 2.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 3.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 4.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 5.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 6.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 7.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是: ,。,。 8.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 9.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 ,。,。 10、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 11.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 ! 12.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 ! 13.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 (二)《离骚》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3.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两句:,。 4.《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5.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 6.《离骚》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 7.《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 8.《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 ,。 9.《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 ,。 10.《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 11.《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 12.《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 13.《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 14.《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 15.《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 16.《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 17.《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 18.《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在朝中被指责,不如隐退的两句:,。 19.《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 20.《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美好就可以的两句话: ,。

必修四情景式默写

必修四情景式默写 《念奴娇·赤壁怀古》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5.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6.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表明了大浪淘沙,又表明历史终将记住英雄人物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7.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出了大江气势磅礴、宏伟壮阔的景象。 8.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出周瑜有儒将风度,且指挥若定的句子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9.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神游故国后,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来书写自己多愁善感而年华逝去的感叹。 10.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美女衬托英雄人物的句子是:“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11.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句子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3.被贬于黄州的苏轼与客人泛舟长江,面对长江的浩荡无穷而感慨万千:“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在游赤壁时,目击滚滚长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在“故国神游中”得到解脱,抒发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心底悲歌。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的两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写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5.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朝廷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6.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7.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用孙权的典故表达英雄难寻的句子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8.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刘寄奴驰骋战场,所向披靡的句子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古讽今,用“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来告诫南宋统治阶级不要草率北伐,重蹈覆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