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除法小学数学教案设计

笔算除法小学数学教案设计
笔算除法小学数学教案设计

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1~82页例1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算理,掌握笔算除法的方法。

2.使学生会正确计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4.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算理,掌握笔算除法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夯实基础引入新课

1. 复习口算。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现在先来做一个摘苹果的游戏,看看能又快又准的摘下苹果!(多媒体动画演示:把口算题放在苹果中,学生答对一个,苹果自动掉下来,并配合落地的声音)

39÷3= 80÷40= 360÷40= 250÷50=

46÷2= 90÷3= 240÷60= 160÷40=

(2)学生举手抢答后,选择其中一道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3)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好,个个都算得又对又快!下面我们再来练习两道笔算题。

2.复习笔算。

(1).小黑板出示:92÷3= 140÷3=

(2).全班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请2名学生板演,师巡视后请板演学生说说算法,全班订正。

3.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1)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多媒体演示教材主题图:今天是学校的“阅读日”,图书管理员阿姨正在整理图书。

(2)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有92本连环画,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

(3)根据上面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问题1: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问题2: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4)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92÷30= 140÷30=

(5)探讨92÷30的计算方法。

①请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92÷30可以怎样算?(学生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

②学生汇报交流结果,总结出方法。学生可能会说出以下方法:

方法一:口算92≈9090÷30=3 可以分给3个班;

方法二:也可以列竖式计算。

③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及时评价。

(6)动手操作,理解商的书写位置。

同学们,下面我们共同来探讨怎样列竖式计算?先从学具袋中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一摆。

①学生摆小棒,摆完小棒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已的想法。

②学生反馈。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叙述:我摆了9捆又2根小棒,表示92 ,把3捆为1份,可以分成3份,还剩下2根。(学生边说多媒体边演示摆小棒的过程)

③探究商的书写位置。

根据刚才摆小棒,想一想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

(引导多名学生汇报:a.商应该写在个位,因为30为一份,3份就是90根。b.因为90里面有3个30,所以商应该写在个位上,)

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板书竖式,提醒学生数位对齐。

(7)学生看书并填写教材例1(1)中的内容。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教材81页内容,请同学们看书后把结果填写完整。

(8)模仿练习。

算一算教材81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请2名学生板演,反馈时让学生再说说计算方法,同桌互相评价。

(9)观察比较,对比小结。

请同学们仔细观,你发现“做一做”中的除法和前面复习题中的除法有什么不同?计算的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 教学例1(2)

(1)提出问题。

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2)学生独立列式:140÷30=。

(3)引导学生比较发现:例1(1)中是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例1(2)中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4)探讨被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

①圈一圈方格图。

请同学们在教材82页的方格图中圈一圈,表示出算式的结果。

(每30个方格为一圈,可以画4个圈,还剩20个,根据学生叙述用多媒体演示)

②探讨商的书写位置。(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③学生反馈后,教师提问:为什么商要写在个位,不写在十位?(若写在十位上,前两位不够商1。)

(4)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82页“做一做”第一题。

3.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应该怎样计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小组讨论)

小结: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够不够除,如果不够除就要看前三位数。书写时要注意数位对齐。

二.分层练习内化新知

1. 基本练习。

完成“做一做”第2题和练习十四第1题。

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导,反馈时用投影展示学生计算过程及结果。

2. 变式练习。

完成练习十四第2题。

多媒体动画演示3棵“生病”的树,请同学们帮忙医治。(啄木鸟诊所)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错在哪?

3. 综合练习。

多媒体出示:练习十四第3题和第4题。

学生读题后,找到图中隐藏的数学信息,独立完成,再集体讲评。

4. 拓展练习。

多媒体出示:练习十四第5题。

学生读题后,帮助学生理解:每辆车限60吨的含义以及剩余的货物也要装成一节车厢。

四.畅谈收获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在计算这种除法时,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够不够除,如果不够除要看前三位,再来确定商的书写位置,这些知识都是同学们运用智慧的头脑和灵巧的双手共同探究出来的,真了不起!

[板书设计]

笔算除法

例1(1)例1(2)

3 4

3 0 9 2 3 0 1

4 0

9 0 1 2 0

2 2 0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2020年的教师资格证面试即将来临,那么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方案占此次面试分数一定的比例,因此写一个好的教学方案板书对这次考试来说非常重要。要想取得高分通过此次考试,要对教学设计相关考点非常熟悉。那么,小编现在结合了近几年教学设计常考的题,给大家分享一下下面的模板。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认出、了解、理解、描述、会运用、会写、会算、能证明(概念、性质、含义、定理、公式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体验、探索(观察、猜想、动手操作、推理论证等)过程,提高、培养(观察分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数感、符号意识、模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来讨论思想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xxx,培养xxx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找出重要的知识点) 难点:(结合学生的学情,分析本节课哪些知识学生比较难掌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谈话引入或情景引入等) 教师活动:根据教材内容自制多媒体动画(或展示xxx、创设xxx 等),引出课本主题图。接着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提出与有关的数学

问题。教师指出本课要重点研究的几个问题是:1.xxx;2. xxx;等学生活动:就教师的提问展开独立思考或讨论得出xxx 设计意图:精彩的开头,不仅能使学生很快由抵制状态进入兴奋状态,还能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自我需要,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二、探究新知 环节一:动手操作,锻炼能力 教师活动:针对课本排版的第一个知识点,阐述活动和提出问题学生活动:xxxxx 设计意图:合作能力、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数感、符号意识等 环节二:团队合作,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xxxx 学生活动:xxxx 设计理念:分析推理能力、抽象能力等。 环节三:xxxx 三、多层训练,深化知识 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层次分明的练习题组(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开放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练习题组设计如下: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当百位上不够商1时,把它看成几十个十同十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2.使学生养成先估算再笔算的良好习惯,培养检查意识。 3.结合教学,使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爱好数学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1.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的时候,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 2.通过比较除数和被除数最高位大小来判断商是几位数。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预设铺垫 (一)口算:(PPT) 30÷6 35÷7 63÷9 45÷5 80÷8 320÷8 630÷9 420÷6 640÷8 12÷6 54÷9 1.学生按顺序依次完成口算题。 2.老师抽问学生其中几道题表示的含义。

(二)指名用竖式板演:(PPT) 46÷2 56÷2 1.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做。 2.学生说计算过程。 3.师小结:计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除法时的注意点。 4.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PPT:主题图)引入:小梦和小欣是同学,又是一对好朋友。放假了,他们商量着把照片整理一下,插在相册里。你们看他们多认真啊! 2.提问:你从图上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小梦和小欣一共有238张照片,每页可插6张。 3.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这些照片要差多少页? 4.列式:238÷6 (二)尝试计算,探究过程 1.估算: 请大家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有关估算的知识,先估算一下“238÷6≈”的结果大约是多少? 生:238≈240,240÷6=40。想:(四)六二十四,接近238的前两位数“23”,所以238÷6≈40。 2.笔算: 师:刚才我们用估算的方法估计出这个除法算式的大致结果,那么238÷6的准确商到底是多少呢?

除法的验算教案

除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5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养成检验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实际生活中经常要对一些计算进行验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思维品质和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验算的方法 难点:提高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突破方法:通过实际例题,提高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 教法与教学 师:引导 生:探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同学们到商店去买过东西过没有? 生答。。。。。。 你们拿着钱去买的时候,售货员有时候会找钱给你,有的时候会不找对不对? 生答。。。。。。 那么。你们是否想过钱会不会算错了呢?我们怎么才能够去验算一下售货员到底有没有对呢?有没有骗我们呢?其实我们国家法律就规定了诈骗时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它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所以啊,我们不能去骗别人,也不能让别人骗了我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除法的验算。帮助我们在生活中不被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知识

我们先来看一道例题(相机板书例题1) 同学们根据以上写两道除法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00÷7=14.。。。。。。2 100÷5=20 我们一起来用前面我们学习过的用除法竖式来计算一下。 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那么我们到底对不对呢?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算一下吗?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 请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两位同学回答的非常好,为什么要这样呢?我们再来看一下两道例题(相机板书例题2) 同学们一起来计算一下, — ) — 100 7 1 7 — — 3 0 4 2 8 — —2 — — ) 100 5 2 10 — — 0

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长武县洪家中心校许蕾 课题名称:圆的周长 科目: 数学 年级: 六年级 教学时间:40分钟 学习内容分析: 圆的周长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掌握长(正)方形周长 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它又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通过圆的周长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圆周率的含义,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掌握求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运用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者分析:

通过五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具 有一定的分析和思维能力。经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圆的相关知识。他们易接受新知识,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认知活动中喜欢直观形象的操作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愿意参与分组讨论学习。 任务分析: 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想办法测量出圆的周长。 再接着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思考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绕线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2、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及

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测量计算,研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得 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在研究过程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 蒙教育。 教学重点: 探索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余丁完小三年级张红旗 教学内容:新人教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7-18 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2、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探索并理解算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1. 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 的时候,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 2. 通过比较除数和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来判断商是几位数。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 法,谁来给我们说一说笔算口诀。 生: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师:同学们真棒,看来大家都学会了,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啊!(板书课题) [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用ppt1 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1. 利用知识迁移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会正确计算 2. 初步了解一位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 设计意图] :明确数学目标,为后面的自学打下铺垫。

(三)用ppt2 出示学习指导(3分钟) 认真看课本17-18页的例3和例4,根据已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你能独立完成小天使提出的问题吗?思考: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我们是从被除数的()位往() 位依次运算。 2、256+ 2的商是()位数字。 3、当被除数的首位小于除数时,我们该从被除数的前几位算起? 4、除法的验算方法是什么?师: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 计算方法,验算只 是了解,属于下节课学习的内容,现在开始自学,看谁今天表现最好! [ 设计意图] :指定自学的方向,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予学生充分的体验空间。 (四)自学 1.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促。 2. 用ppt3 互学和导学 以四人为一组,分工合作完成课本17-18页的“做一做”。(教师点几名学生上黑板完成指定题目) (1)核对黑板上同学的书写,有不同意见的,举手后上前更正。(用红 笔画出错误,在旁更正) [ 设计意图] :让学生讨论并解决疑难问题之后,理解了笔算的算理。在此基础上二次笔算,验证学习效果的同时使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感觉到成就感。选取班上的学生板演,能起到更好的示范效果。生生问、答,全班汇报 互动,让做数学与说数学融为一体。 2)通过对比这几道题的商,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之间可以 小声交流后汇报) 生1:有的有余数,有的木有余数。

关于数数小本领的大班数学教案设计

关于数数小本领的大班数学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观察材料尝试借助材料上的提示发现可以数正确的方法 2.喜欢数数游戏愿意感受并学习同伴的数数方法 活动过程: 一、了解孩子原有的数数经验 1.经常听到小朋友们数数你最多能数到几?和他一样多的举手老师说一个数字接着往下数4个数 二、数数游戏发现正确的数数方法 1.我知道你们能数很大的数字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数正确能数正确?把桌子上的操作纸拿起来看看图上有什么?接下来会有一幅图片让你们数一数房子有几幢?树有几棵?兔子有几只?花儿有几朵?把答案记在下面的空格里 2.现在开始对答案 你数到的兔子有几只?你在里找到了6只兔子?前面的山里有六只兔子蘑菇房的后面有两只兔子第七只兔子在里?在蘑菇房的中间你用什么办法将兔子找出来的?从上往下 要把东西数正确其实有方法的从上往下从下往上从左往右从右往左从前往后从后往前 只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就一定能把东西数好 看看花有几多?这么多花这么能数的快呢?三个三个数对了三个正好是一簇一簇的

上面得花有几多?6朵下面的花有几多?6多六朵加六朵一共是十二朵 3.看看第二张纸上写了什么?条意思?一条一条对数一数带鱼有几条第二个格子里写的什么?数一数蛋有几只?什么是种明白?数数饼干有几种把你看到的答案记录在下面的空格里 4.告诉我带鱼是几条?有不同答案?还有第三种答案?你刚刚数带鱼什么地方数出是十一条的?为什么你要数带鱼的头呢?头比身体看的更清楚你们也都是数头的?为什么要数眼睛?要把一堆东西数清楚要数特征非常明显的地方 有的数带鱼的头有的数带鱼的眼睛有的数带鱼的身体那个最明显?眼睛我们一起来数数带鱼的眼睛 小结:数一堆东西的时候要数特征非常明显的地方 迁移:用这种方法我们来数数这些香蕉有几只?你数了香蕉的里? 5.蛋有几只?有六有八?你在里数到六只蛋的?他把所有看得见的蛋都数出来了还有两只蛋在里?在纸的后面也可能有蛋你知道后面有两只蛋呢?他用了对应的方法看到下面有多少蛋来估算上面有多少蛋 小结:这一盒蛋在放的整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尝试用估算推理的方法看第一排有几个算算推推后一排有几个 迁移:好用这种方法我们来看看这一袋蛋黄派有几个?知道有八个的?下面有四个你就猜出上面也有四个总共是八个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一、数学教学设计概述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对教学的过程实行事前的思考,之后做出供下一步实行教学的一个行动方案,做出行动方案的过程,就是教学设计。就其本质来说,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评价、修改解决方案的系统计划过程。一些专家所提出教学设计概念的观点大体一致,即他们都强调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包括如何编写目标、如何实行任务分析、如何选择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如何编制标准参照测试等。这些操作是必要的,也是最基本的。 (二)教学设计要做什么 1、分析教学目标 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相关的知识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时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1)、学习者的主体特征;(2)、教学目标只定义所有学习者都要达到的基本要求;(3)、教学目标应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变化性;(4)、注意水平与素质培养目标的提炼。 2、设计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用计算、比喻、演示教具、设疑、对比、类比等等来创设情境。建构主义强调要在真实情境下实行学习,其好处就是能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别,强调了知识迁移水平

的培养。我们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例如:加减混合运算能够设计为乘公交车的上下车。 3、设计教学形式与方法 现在教学形式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合作探究的、动手实践的、观察比较、开放型的,等等。我们都是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来设计最适合的教学形式与方法。 4、设计学习方式 小学数学学习应该是儿童自主的数学活动,要让儿童在动手操作中探究、发现、解决问题。我们在设计学习方式时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并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亲历与体验。 二、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 (一)数学化设计理念 人们使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分析研究各种具体现象,并加以组织整理,发现其规律,这个过程就是数学化。数学的组织现实世界的过程,就是数学化的过程。因而我们在实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将现实的以及现实之上抽象出来的各种层次的“数学现实”世界,实行数学的处理,用数学化的意识去实行教学的设计,这种设计理念就是数学化设计理念。 (二)问题化设计理念 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如果始终将数学的教与学置于各种奇妙的富于思考问题情境之中,这种设计就是很好地贯穿了问题化设计理念。

笔算除法教案

笔算除法教案 笔算除法教案 东唐庄小学崔修法 课题笔算除法(例1及相关练习)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 2、让学生学会除法竖式的书写 格式。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书写格式。 难点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具图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60÷20 120÷30 2、在下面的()里最大能填几? 40×()<83 60×()<508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2 今天是“阅读日”,这里有92本连环画,140本故事书。

(1)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先口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指导学生。还可以用笔算的方法计算 学生尝试计算,可以借助小棒算一算 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现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展示直观图,结合口算引导学生:3个30是90,商3。商写在什么 位置? 3 30 )9 2 9 0 2 练一练 20 )80 30)64 40)85 (2)出示: 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导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计算。) 学生口答结果 学生汇报计算的方法 92÷30≈3 学生尝试计算,借助小棒算一算

小组讨论交流计算的过程 全班展示分小棒的过程,讲解计算的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说计算的方法 30×4=120〈140 30×5=150〉140 所以应商4。 借助小棒和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学会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140÷30=4 (20) 4 30 ) 140 120 20 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 借助小棒尝试算一算。 展示直观图,结合口算引导学生:4个30是120,商4。商写在什么 位置? 练一练: 20)140 50)280 80)565 小结: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方法是什么?

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除法的验算 李曾杰 教学内容:教材第25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经历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体会验算的作用。 2.使学生掌握乘法验算除法的验算方法,逐步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3.通过除法验算,沟通乘、除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检验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 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前置作业: 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639÷3= 266÷7=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两名同学板演前置作业。其他同学同时进行下面的训练。 1.口算训练。 90÷3= 35 ÷7= 360÷9= 100 ÷5= 2400÷4= 40 ÷4= 480 ÷6= 8000÷2=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 = 5??????1 ()÷4 = 9??????2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25页的主题图。 提问:通过看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如果你用100元钱买同样的笔记本,你准备买哪种?最多能买多少本? 答案预设: (1)我想买蓝笔记本,最多能买100÷5=20(本) (2)我想买红笔记本,最多能买100÷7= 不能口算出来,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一下。 100÷7=14(本)……2(元) 师:有没有和这个结果不一样的?那怎样检验一下大家计算的对不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除法的验算。 3.阅读教材,探索验算方法。 (1)阅读教材25页黑板部分。思考如何验算100÷5=20(本)和100÷7=14(本)……2(元)。除了书上提供的验算方法,你还能想出其他的验算方法吗?

新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含设计意图反思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教材目录 1认识图形(二)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分类与整理 4100以内数的认识 *摆一摆,想一想 5认识人民币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7找规律 8总复习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第27、28页内容及练习七。 内容简析 例1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将分类的教学与计数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体现了分类数学的目的。 例2从做游戏分组的问题出发,让学生自选标准分组,并将分类的结果整理在简单的统计表中,继续让学生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过程与分类统计的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统计表的简洁明了。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1.按规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 2.制定不同的分类标准教学分类。 3.对分类结果进行整理,完成简单的统计活动。 教法与学法 1.本节课注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实施创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3.注重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操作与讨论交流来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播放课件,出示了两个书架,让学生们观察两个书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接着提出问题:如果要看《365夜故事》,你更愿意从哪个书架上找?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品析 ...:.这个环节可以在学生们心里为分类和整理做下铺垫 ......................................,.整理过的书架更容易找到我们需要的 书籍。】 .... 活动导入法:课前让部分学生把自己的文具放到讲台上,上课之初请一位同学帮老师把这些文具分分类,分好以后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鼓励其他同学说出不同的分类方法,通过活动导入课题。 【品析 ...................................,.初步感受分类的过程和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结果。】...:.设置情景 ....,.让学生动手分一分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1)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在图中都看到了什么?(很多漂亮的气球)这么多气球放在一起很乱,我们能不能给气球分分类呢? 直接揭示课题: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2)选定标准,分类计数。 按形状来分一分,可以分成几类,每种气球各有几个?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备课备课总的要求是课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说课。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如新任教师、成熟教师、优秀教师)可以有不同的备课要求,教案要因人而异;教案要留有发展的空间,注重实效。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应加大对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形成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备课制度。备课应该牢牢把握“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教案。譬如,在实践中,有人提出“备课”要做到“五有”、“五备”:即脑中有“纲”(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基本要求是: 1、学习课程标准(或大纲) 《课程标准》(或《大纲》)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首先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或《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钻研教材(或材料) 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着重把握施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在整体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和突出重点,适当分散难点,做到内容、目标心中有数,合理安排。 3、了解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

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全面了解每个学生思想状况和兴趣态度,了解每个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实效性。 4、设计课堂整体思路 在编写教案前对整堂课的教学应有总体的设计,这是个头脑预演过程,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前奏,很有实际意义。总体思路应考虑目标、内容、条件等各因素彼此协调平衡,要考虑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合理组合,要有弹性,便于整体把握,优选教学手段和教学法。 5、编写教案 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其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及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

(完整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笔算除法教案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书写格式并正确进行笔算。 2、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和思考,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特别是商的书写位置。难点:理解算理,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 学情分析: 学生整体学习习惯不太好,书写普遍不够端正,数学水平参差不齐。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学困生有5个,学习习惯比较差,上课听讲不专心,作业质量不高。措施是:培养形成良好的班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在不断的实践中约束自己、锻炼自己。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28÷7 30÷3 120÷4 27÷3 说出口算28÷7和30÷3是怎么想的。 2、笔算 314 9 3 说说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P15植树情境图。 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说的板书:三年级1班和三年级2班要植树42棵,四年级1班和四年级2班要植树52棵。 板书: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怎样列式? 42÷2 52÷2 2. 42÷2等于多少?尝试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决。 学生思考汇报:(40÷2=20 2÷2=1 20+1=21) 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 三、合作探究,领悟算法 1.例1:42÷2=21 (1)前面我们复习了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现在出现了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你们会用竖式计算吗?大家试试,小组讨论后各组把竖式写到黑板上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3)老师板演竖式计算最规范的格式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52÷2 2.例2 :52÷2 (1)学生独立计算后汇报,老师板书: 26 52 2 4 12 12 (2)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除法的验算 5教学设计

除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除法验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2.培养解决问题之后进行反思的意识。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在不断克服困难取 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参加过生日聚会吗?明明和芳芳快过生日了。这天,他俩一起来到食品店选购蛋糕。你们能帮助他俩解决一些在买蛋糕过程中遇到的数学的问题吗? 二、自主探索,探究方法 1.探究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芳芳说:“我有36元钱,可以买多少块蛋糕?” 明明说:“我知道,36÷3=12(块),36元可以买12块。” 谈话:他算得对吗?你能帮他验算吗?先独立思考,想好后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办法。 指名回答。 学生验算的方法可能会用乘法验算,也可能用除法再算一遍。 把用乘法验算的方法板演在黑板上。 提出下面两个问题在班内交流。 12×3=36表示什么意思?这说明明明的计算怎么样? 12、3、36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数?我们可以怎样来验算这样的除法? 得出结论:我们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2.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明明说:“我有65元钱,可以买多少块蛋糕,还剩多少元?” 芳芳说:“我来帮你算一下,65÷3=21(块)……2(元),65元可以买21块,还剩2元。” 谈话:芳芳算得对不对呢?同学们,你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帮她验算吗?先独立思考,想好后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办法。 指名回答。学生的验算方法可能会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每块3元,21块是63元,再加上剩下的2元,正好是65元。 另一种是用竖式验算。 让用这种方法验算的学生板演。 在小组里说一说:21×3+2=65(元)表示什么意思?计算结果是65元这说明了什么? 21、3、2、65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数? 提问:我们可以怎样来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呢? 得出: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加上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三、提升经验,归纳方法 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活动,你能说说除法的验算方法吗? 得出结论: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用商和除数相乘,如果结果等于被除数,说明计算正确;有除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用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再加上余数,如果结果等于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意图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意图 【篇一: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整合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整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数字和编码》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身份证编码的含义,体会编码编排的特性及使用的广泛性,从而初步的学会编码。 2、通过学生和计算机的对话,让学生了解数字编码的科学性,能运 用所学数学知识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编码含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观察比较 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编码、使用编码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探索身份证编码的编排方法,体会编码编排的合理性,科学性。教 学难点: 1、探索编码的编排方法,体会编码编排的合理性、科学性,初步学 会科学合理的编码。 2、认识到计算机是学习的有力工具。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室和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收集一些数字编码和相关的编码知识(如:调查了解本地邮政编码、几个电话号码、几个车子牌号分别是什么?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是多少?等) 教学过程: 一、铺设激趣 观看课件演示 1、体会数字在生活中的使用,导入编码,揭示课题。 2、学生汇报课前调查。 3、提出研究对象:身份证号码。 (设计意图:从数字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二、探究拓展(利用查询工具查询老师的信息) 1、了解身份证号码中包含的信息(小小查询员) ①身份证号码的位数。 ②查询老师的身份证号码。 ③身份证号码包含的信息。 2、调查身份证号码编排的方法(小小调查员) ①身份证中的每一种信息分别是由哪几位数字所表示的。 (利用网页观察比较,交流想法) ②学生调查汇报。 ③归纳编排的方法。 3、体会编排的特性

小学数学优质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优质教案设计 【篇一:小学数学优质课教案《乘法分配律》】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案《乘法分配律》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八册第p36 页例3。 执教:津市市灵泉中心小学唐燕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乘法的分配律在本册书中所学的运算定律中,是学生最难掌握的知识。学生学习这一内容时往往没有学习兴趣,教师教学时往往只注 重结论教学,而忽视了过程教学,对于学生只要求掌握并能运用乘 法分配律,而能否用准确的语言表述乘法分配律不作要求。因此, 学生并未真正发现和理解这个运算定律,未能自觉运用所学知识, 进行简便运算,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也没得到充分 的发展。 本课设计旨在其一:创设问题情境,质疑、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 生自主学习意识。本课设计故事情境引入,激发学生自主参和学习 意向,自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参和意识。 其二;培养学生“发现”、理解数学规律的能力。本课学习中,用启 发和发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入部分的初步感知,例3教学 中的数形结合,教师的点拨,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全 体全过程参和,发现和理解了乘法分配律,变结论教学为过程教学,把教学生学会知识转变为学生会学知识,教给了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理 解数学规律的能力。 其三;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学生在学习乘法分 配律时,往往能掌握和运用这个运算定律,但大多数学生很难用准 确的语言表述乘法的分配律,因此,本课在各环节教学中注重指导

学生如何运用语言表述乘法分配律,在练习设计中,通过专项训练,突破这个难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当 学生发现和理解了乘法分配律时,引导学生对比、分析,用语言抽象、概括这个定律,并用字母表示出来,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的抽象 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 1、发现、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2、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乘法的分配律,并能初步运用乘法的分配律;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4、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究、自己得出结论的学习意识。教学重点: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其使用。 教学难点:使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老师非常高兴,我想带大家一起走进神秘 的数学王国,你们愿意吗?我先到口算殿看一看吧。 口算: 最后二题能不能很快算出结果来呢?其实我就能一眼看出它们的结果!这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探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行口算训练的同时, 为学习新课埋下伏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二、自主探索,合 作交流

三年级《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三年级《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逐步认识数学的作用,培养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使学生形成除数是一位数的认知结构,掌握口算、估算、笔算的基本方法。为了更好的将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网小编与大家分享三年级《笔算除法》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在学习中得到提高。 三年级《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1~82页例1及相应练习。 知识与技能: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体验迁移的思想方法。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商的正确书写位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前面一节课里,我们学会了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同学们掌握的都很好,今天我们将学到除法的更多知识,让我们全班来比一比,看看哪位同学能出色地表现

自己,勤动脑、积极发言。请看这两道题, 1、指名笔算。(57÷4 136÷8)谁能做出来? 2、口算:(其他同学来完成口算) 120÷60= 480÷80= 240÷60= 270÷90= 122÷30≈ 720÷81≈ 640÷82≈ 357÷60≈ 口算做完后,请演排的两位同学说说计算过程。 总结:刚才我们笔算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大家做的不错,知道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我们是从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前一位不够除,就看前两位。 过渡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二、新授部分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情境图:P81页的图 提问:谁来说一说,你都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名说略。。。) 屏幕出示学生发现的两个问题。学生读题: (1)92本连环画,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2)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呢?这两个问题你会求吗?谁能把算式列出来?(指名说)

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3.1 张汴英教学内容: 教学用书25页例4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沟通等活动中理解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2.能正确运用乘法对整除与带余数的除法进行验算。 3.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观察、填写、思考等学生活动,感知乘、除法的关系。初步感受可以用乘法来验算除法。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铺垫 1、口算题 40 ÷2= 28 ÷2= 90 ÷3= 36 ÷3= 24÷4= 40 ÷4= 48 ÷6= 80÷2= 2.用竖式计算。 36÷3= 58÷5=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 = 5??????1 ()÷4 = 9??????2 说一说你的算法,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根据学生得结论教师板书:商×除数+余数=被乘数 二、探索新知。 1、老师今天身上带了100元钱,准备买价值5元的寓言故事书,现在请大家帮老师算算可以买多少本?(100÷5=20(本))

2、现在我如果想用这些钱买7元钱的科普知识书,最多可以买多少本呢?(100÷7=14```2) 3、他们算得对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 4、探索方法: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有什么好办法,然后自己试着做一做。 (1)学生试做过程中,教师巡视,并找几个同学到黑板上演示验算的方法。(2)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可能得出以下几种不同的验算方法: 100÷5=20 验算:

①20×5=100 ②5×20=100 引导学生说出验算方法:商乘除数等于被除数。 因为寓言故事书每本5元,买这样20本,共花100元。用20×5=100或5×10=100。 100÷7=14 (2) 方法一: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 科普知识书每本7本,买14本共花14乘7等于98元,再加上找回的2元,一共100元。 方法二:被除数减去余数的差除以商等于除数。 一共100元,找回2元,花去100减2等于98元。蓝色笔记本每本7元,共买了98除以7等于14本。 方法三:被除数减去余数的差等于商乘除数的积。 一共100元,找回2元,花去98元;蓝色笔记本每本7元,14本一共花98元。 5、归纳出除法的验算方法。 一起总结一下除法验算的方法,师板书: 没有余数除法验算方法:商乘除数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有余数除法验算方法: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最后老师告诉学生说:我们为了计算地正确,不仅要掌握正确验算的方法,还要自觉地在计算中运用这些方法。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教材第25页“做一做”。 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54÷8209÷3 856÷7 订正时强调验算的方法。 2.教材第26页第2题。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解答,并进行验算。 四、总结全课,归纳新知。

《确定位置(一)》教学设计意图

《确定位置(一)》教学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教学实现有效课堂的研究》课题的界定 1、情境创设:“情境创设”应是学生继续学习新知的一种“渴望与需求”,不应仅限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应该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是点燃学生心中探究欲望之火,是学生继续学习新知的一种“内在需求”。“情境创设”还是从现实生活通向知识的桥梁,“情境创设”要想办法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不应为情境而情境,情境不是一种“装饰”应是促进学生进行较为深刻的思考,让学生关注情境,在观察过后有渴望、有思索,有利于促进“新问题”的解决。 2、有效课堂:有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发展最大化的教学。有效课堂的基本标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设计精当;(2)讲课精炼有效;(3)主体作用发挥;(4)分层教学落实;(5)师生关系和谐;(6)教学目标达成。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师也明白了教学情境创设的意义和重要性,但是目前还有些教师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情境创设的基本功,主要表现有二:一是不会创设情境或情境创设的不到位;二是不会运用创设的情境,导致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游离与知识之外,或脱离学生实际,或花里胡哨的。出现了不少情境创设“花”,问题引入“偏”整堂课成了情境化的课堂,有些课教师在情境创设上也花了大量的时间制作了精美的课件,所有这些不仅仅没有达到方便、激发、吸引学生学习的目的,反而影响了教学进程,教学任务完不成拖堂,课内损失课外补,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在一片“热热闹闹”失去了价值。 三、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意图: 课前导入设计意图:第一个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能感悟到游戏中的一种规定性。第二活动欣赏图片,从学生身边的事情说起,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谈起,贴近学生的生活,勾起学生对生活中有关位置问题的回忆,为新课铺垫。 (一)、铺垫导入 设计意图:2011版新课标指出创设数学情境要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无论是新知识的接受还是纳入,都取决于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都应该确保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相互作用。使学生在“既陌生,又似曾相识”心理驱使下,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这节课正是从开家长会找位置这个学生熟悉的情境中展开本课的学习,通过创造冲突,一步一步引出确定位置所需要的信息。 (二)、探究方法,认识数对 设计意图:情境创设绝不是简单的文本重现,而是教师与学生对文本的新认识、新创造。通过讲数学家的小故事,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自然的生发学习的需求。主动探索位置的更简洁写法这个情境中,引领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合情推理等一系列的数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最新整理)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有 序思考的能力。 2.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探索并理解算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 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1.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的时候,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 2.通过比较除数和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来判断商是几位数。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PPT:主题图)引入: 寒假里同学们去旅游了吗?都到过哪些地方? 小梦和小欣两兄妹也去旅游了,并拍了很多照片。这天,他们商量着把照片整理一下,插在相册里。 2、提问:你从图上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3、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4.怎样列式?238÷6(板书课题:笔算除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引出问题,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探究新知 (一)估算预测 先估算一下“238÷6”的结果大约是多少? 精确的商与40有什么关系? 估算的商40是几位数?和40很接近的精确的商会是几位数?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了题目内容,明确数学问题之后,先让学生估算,目的是增强估算意识,更重要的是判断出商的位数,为接下来的试商、商在哪位上埋下伏笔。 (二)探究方法 笔算:238÷6的准确商到底是多少呢? (1(请每个学生尝试笔算在本子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体验空间。这个“拦路虎”既能给有能力的学生验证“商是两位数”的正确性,又为之后的疑难问题交流做好准备。 (2(你遇到了哪些困难?(全班交流) 共同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先从哪一位除起? 2个百除以6不够商一个百,怎么办? 23个十除以6,商应该写在哪位上?商是几位数?……)(3(再次笔算。组内开展“争当小老师活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讨论并解决疑难问题之后,理解了笔算的算理。在此基础上二次笔算,验证学习效果的同时使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感觉到成就感。 (4)一生板演例3竖式计算过程,其余学生提问。 [设计意图]:有了算理的支撑,还应讲究严密的笔算过程。选取班上的学生板演,能起到更好的示范效果。生生问、答,全班汇报互动,让做数学与说数学融为一体。 (4(师生共同总结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具体方法步骤。(PPT)反问:商为什么不写在百位上呢?(百位不够商1) 十位商2行吗?(不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了笔算算理的情况下,再一次为学生总结笔算方法,加深学生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