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的另一种解读

“学而时习之”的另一种解读
“学而时习之”的另一种解读

“学而时习之”的另一种解读

作者玉山(公众号:玉山话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论语》的第一篇,被选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里,所以我们都很熟悉。

但是这几句怎么解呢?孔子在说什么呢?为什么居于《论语》卷首呢?

教材里是这样解释的:

孔子说:“学了知识并且时常复习它,不是很愉快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修养的人吗?”

这也是较为公认的说法。但是靠谱吗?

我认为不靠谱。因为不合逻辑,孔子不可能这样讲话。一口气讲了三句话,一句谈学习,一句谈人际交往,一句谈个人修养,一句不挨一句。有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地讲话的吗?

一次讲话,而且只有三句,当然是讲同一个主题。

孔子在讲什么呢?开宗明义,在讲他的政治纲领,具有统摄全卷的意义,所以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圣人语录时,把它置于卷首。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实践

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的不是什么学了又复习。“习”字怎么解?不是“复习”,《论语》里有谈复习的,那叫“温”,

“温故而知新”嘛。

“习”是什么意思呢?观其形:是展开的翅膀的象形。表意非常明确,鸟儿展翅,练习飞翔,就叫习。《说文解字》曰:“习,数飞也。”鸟儿怎样飞上蓝天的?展开双翅,在空中反复、多次拍打练习。

所以“习”字就含有反复练习,反复操练,在真实语境里进行实践的意思。

圣人开宗明义,强调,我的学问,不是用来在书斋里埋头钻研的,学了就要拿到现实里操练起来。

也就是说,这一句是在谈儒学的实践性。儒学不是哲学,不是高头讲章,而是济世匡时之学,是用于指导实践的政治伦理学,学了就要会用,不会用就不是真正学会了。怎样真正学会?“习”啊,反复操练啊。孔子是明确反对死读书的。仅仅发愤学习不行,一肚子学问不应用到实践里,那叫空头理论家,没有意义。

好比你英语学得很好,四级六级考了多少多少分,考试一点不含糊,但是从来没有在真实环境里练习过,你就不可能运用好。那不叫学会了。

再者,一味复习,又何乐之有呢?好比你学了开车,是在驾校里一遍遍复习快乐,还是上路实际操练一番快乐?

可知“习”,不是复习,而是练习,实习,这是一个与实践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字眼。

什么叫“时习”呢?这个“时”,时间,时机,修饰“习”字,“时习”就是“获得时机反复操练”,“在恰当的时机反复操练”。

这个时机很稀罕啊,孔子短暂的出仕之后,周游列国,并不能得到实践政治理念的时机。所以他说,如果得到这个时机,那多快乐啊!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读到三层信息:第一,学了就要用;第二,时机很难得;第三,孔子可能并不是那么快乐。

所以,孔子呼唤朋友。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批评当下什么叫“朋”?志同道合就是朋。

孔子一心要改造社会,使这个世界尽可能的好一点,使人类尽可能的好一点。但是他有没有获得实践的时机呢?基本上没有。孔子直到51岁才正式登上仕途,甚至做到大司寇,并代行相权,也有所建树,但是在三桓夹击之下,很快就一败涂地,只得离开鲁国。

周游列国,孔子到处寻找能够理解,接受他的文化精神与政治理念的诸侯国,获得自己的一片政治试验田,以大展身手,创造人间的乐土。但是,孔子始终找不到。

在人生的绝大多数境遇里,孔子是没有朋友的。

我们太弱小了。这是孔子心底的哀伤。所以,孔子呼唤志同道合的人,大家聚集起来,壮大力量,一起努力。有朋友来了,很快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际交往的快乐,而是革命同志团结奋斗的快乐。

为什么强调“自远方来”呢?表明孔子对身边,对当下,深感失望。身边没有志同道合的人,才会寄望于远方。如果这儿有,又何必企望远方呢?

这个远方,可以是空间的——孔子设想,自己还未踏足的遥远土地,或许有那样的人吧!也可以是时间的——譬如三代之治,譬如文武周公,或者千百年之后,礼乐将深深扎根,仁义将开花结果,到处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呢。

对远方的期许,隐含着对当下的否定。这是一句多么孤独的吟唱。

有几个人能听懂?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雍容,也是接受事实上,能听懂的极少极少。

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了解,也不想了解孔子心里的梦想是什么。这个人好奇怪啊,他“累累若丧家之狗”,他“知其不可而为之”,他“何德之衰”。他好像和我们一样,一个荒谬的、不知所谓的LOSER 而已。

这一点也不奇怪。正如先知在他的家乡不被人们尊重一样,孔子的悲剧在于,他与中华文明相见恨早。孔子的思想比起他的时代,领先了好几百年。就如西方文艺复兴以复古为旗号而实现创新一样,孔子树起“周礼”的大旗,阐述的却是几百年之后的文化政治蓝图。

这是“人不知”的根本原因。幸而孔子察知了,并接受了这个原因。所以不恼怒。这里的“不愠”,与其说是一种刻苦的个人修养,不如说是一种雍容的包容,与平静地接受,是一种历史的态度。

孔子最终安安静静地放弃了政治努力,转而教授弟子,撒下思想的种子,延递仁爱的火苗,等待将来。

我们知道,在孔子的几百年之后,他的思想终被一个庞大而强盛

的王朝奉为帝国的根本精神与政治准则。甚至,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我们这个民族灵魂里最深刻最厚实的底子。所以人们说,孔子之道,救一国不足,救天下有余;治一时不足,治万世有余。

“学而”这么三句话,连贯一体,讲的就是孔子的政治纲领:一,强调实践:学习是为了应用,一有机会就要练练!二,对现实感到失望:缺少同志,势单力薄,我们的事业不那么乐观。三,即便这个时代的人们不能理解,我也平静地接受。

还有第四点,不管多艰难,孔子始终在强调“乐”,而不是叫苦连天,怨天尤人。李泽厚从中提炼出一个词:“乐感文化”。这“乐”完全是世间的,却又是很精神性的,它是实用理性与情感本体的表里互文,那又是一个值得琢磨的话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