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反应优先顺序(精选课件)

高中化学反应优先顺序(精选课件)
高中化学反应优先顺序(精选课件)

高中化学反应优先顺序

高中化学反应先后顺序

【规律】

一、化合物之间反应的先后顺序问题

酸、碱、盐几种物质混合时,酸与盐之间或碱与盐之间都能发生反应,应注意:

(1)如果它们之间有氧化还原反应,先考虑氧化还原反应,后考虑复分解反应

(2)复分解反应,先考虑酸碱中和反应,后考虑酸与盐之间或碱与盐之间的反应

(3)能发生多个同类反应的,生成物电解度越弱的或沉淀物溶解度越小的,先反应

【例】:向NaOH、NaAlO2、Na2S2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时沉淀的生成情况

2NaOH + H2SO4 = Na2SO4+Al(OH)3↓

2NaAlO2 + H2SO4 + 2H2O =Na2SO4 +2Al (OH)3 ↓

Na2S2O3+H2SO4 = Na2SO4+ S + SO2 +H 2O

2Al(OH)3 +3H2SO4=Al2(SO4)3 + 6

H2O

二、由于实验的实际操作引起的先后顺序问题

向悬浊液中滴加溶液或通入气体时,先考虑和溶液的反应,后考虑和体系中固体的反应

【例】:将足量CO2通入KOH和Ca(OH)2混合溶液中,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

Ca(OH)2 + CO2 =CaCO3 ↓+ H2O 2KOH + CO2= K2CO3 + H2O

K2CO3 +CO2 +H2O = 2KHCO3

CaCO3+CO2 + H2O = Ca(HCO3)2

三、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先后顺序问题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所以氧化剂得电子的能力愈强,还原剂失电子能力也就愈强,两强之间更容易发生电子转移,强强优先。...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四、电解池中电极上的放电先后顺序问题

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在阴极上吸附的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那么就要考虑溶液中所存在的几种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同时还要考虑电极本身的还原性;若电解的是某种物质的水溶液,一般不会涉及H+和OH_之后的离子放电的情况...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五、碱金属化合物中常见的反应先后顺序问题

关于Na2O2常常涉及两个重要反应

2Na2O2 + 2H2O=4NaOH +O2

2Na2O2 + 2CO2 =2Na2CO3 +O2

应用这两个反应进行化学计算的试题较多,特别是涉及Na2O2和CO2、H2O的混合物的反应问题。

直接认为先是Na2O2和CO2反应,如果Na2O2有剩余,再考虑和H2O的反应

【例】:将16.8g的NaHCO3受热分解后所产生的CO2气体和水蒸气全部通过装有一定量的Na2O2的密闭容器后,充分反应,最后固体质量增加2.9g,求密闭容器内所装Na2O2的物质的量。...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练习】

反应的优先顺序的规律主要有两方面;一为优先氧化或还原先律,既一种氧化剂与几种还原剂相遇时,氧化性强的先反应,同理还原性强的先反应;二为与电离平衡常数相关的结合H+或OH-能力的强弱的运用,既弱酸的酸性越弱,越难电离,电离出的弱酸根结合H+离子的能力越强,越优先反应.主要考查的题型有图像型题目,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以及化学计算等。...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一)常见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和还原剂还原性的强弱

1、氧化性的强弱:HNO3〉Ag+>Fe3+>Cu2+>Fe2+

2、还原性的强弱:S2-〉 SO32—>I- > Fe2+>Br-

(二)常见酸的酸性强弱

1、弱酸酸性强弱:CH3COOH〉H2CO3>苯酚〉HCO3->偏铝酸

2、弱酸根结合H+离子的强弱:CH3COO-〈HCO3-〈苯酚酸根〈CO32-<偏铝酸根

题型一:反应的优先顺序图像型题目中的运用

审题要点即三看:一看起点,二看拐点,三看终点。【一】氧化还原先后规律在图像题目中的运用例1.向含有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A。线段BC代表Cl—数目的变化情况

B. 原混合溶液中c(FeBr2) = 6mol/L

C. 当通入Cl2 2mol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

表示为:2Fe2++ 2I- + 2Cl2→ 2Fe3++ I2 + 4 Cl-

D。原溶液中n(Fe2+) :n(I-):n(Br-)= 2 :1 :3

【答案】CD

【巩固练习一】

1.某稀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份.

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的质量增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或结果正确的是(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A.混合酸中NO-3物质的理为0.2mol

?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

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D。H2SO4浓度为5mol·L—1

2.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03,若

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浓度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稀溶液中Fe(N 03)3、Cu(NO3)2、HN0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A.1:1:1?

B.1:3:1 ?

C.3:3:8?

D.1:1:4

【巩固练习一答案】1.BC 2.D

【二】、结合H+或OH—能力的强弱在图像题目中的运用例2、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KOH、C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CO2的量的关系可表示

为:...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例2答案】1。C

【巩固练习二】

1。在l L含0。1 mol NaAlO2和0.1 mol Ba(OH)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0。1mol/L的H2SO

4溶液,下列图象中能表示反应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硫酸溶液体积之间关系的是...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V)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两点沉淀物成份相同,d、e两点沉淀物成份相同

B.b点溶液中c(Na+)= c(C1—)

C.b-c 段与c -d 段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D。在d点,向溶液中加入盐酸,沉淀量将减少

3、.向含 l mol HCl 和l mol M gSO 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 mo l/L Ba (OH)2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B a(OH)2溶液体积(V)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

4.向NaOH 液中通入CO 2气体可得溶液M,因C O2通入量的不同,溶液M 的组成也不同.若向M 中逐滴加入盐酸,产生的气体体积V (C 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 (HCl )的关系可以有如下图所示四种情况(忽略CO 2的溶解)。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

A .M 中只有一种溶质的有:(1)和(3)

B 。M中有两种溶质的有:(2)和(4)

C .(2)图显示M 中c(NaHCO 3)>c (Na 2CO3)

D .(4)图显示M中c (Na HCO 3)>c (Na 2CO 3)...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

5、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反应情况正确的是

...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 A B C D ...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 A.含0.01molKO H 和0。01mo l Ca (OH)2 的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CO 2

B.KAl(SO 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 溶液

C. n (O 2)=1mol 时,高温下C 和O 2在密闭容器中的反

OA <AB OA =AB OA>AB n(沉淀)/mol n(CO 2 )/mol m(沉淀)/g n[B a (O H )2 ]/mol 0 0.5 1 n (CO 2

) /mol NaHCO 3

Na 2CO 3 0.5 1 n (盐) /mol

0 1 2 n (C) /mol CO 2 CO 1 2 n (产物) /mol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