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铁路兴起与华北内陆地区经济社会变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a757069.html,

近代铁路兴起与华北内陆地区经济社会变迁作者:马义平

来源:《中州学刊》2014年第04期

摘要:近代铁路未修建以前,华北内陆地区的商品流通主要是以驿路为主,辅之内河航运。作为一种相对封闭的内陆型经济结构,其对外贸易局限在较小的地域范围内。以近代铁路为骨架的交通运输体系的初步形成后,华北内陆地区铁路沿线的人员往来和经贸交流日趋频繁,工矿企业逐渐增多,商品流通方式和流通渠道的巨大变化使当地各类商品开始大规模销售到外地市场。与此同时,华北内陆地区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也朝着比较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近代铁路运输;华北内陆地区;经济社会变迁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4)04-0148-06

铁路交通运输的兴起和发展不仅有助于促进经济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引导产业合理布局,而且有助于完善城镇空间格局,保障社会有序运行。20世纪初,“京汉”(始称卢汉)、“道清”、“石太”(始称正太)、“陇海”(始称汴洛)等铁路通车后,在华北及其周边各个地区之间架起了一座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的桥梁。近代铁路的筹建、运营和管理大多沦为晚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利益博弈的一个筹码,但在华北内陆地区仍然发挥了其他交通运输方式难以起到的主导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以近代铁路兴建为主体的近代中国交通史研究方兴未艾,近代铁路兴建对铁路沿线城乡经济社会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更是层出不穷;然而,无论是从广度上还是从深度上仍有进一步拓展深化的空间。有鉴于此,本文试以交通运输体系重组、市场结构变化、商品结构变动等几个方面为切入点,分析探讨近代铁路兴起与华北内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一般规律,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一、近代铁路兴起与华北地区交通运输体系重组

交通运输体系是指各种交通方式的有机构成,是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相互协调而形成的比较完整的体系。①近代铁路在华北内陆地区的兴建和发展,不仅是近代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是影响中国内地区域经济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因素。清末民初,之所以构建铁路为中心的新式交通体系,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国防以及为近代工业提供大量廉价煤炭。②毋庸讳言,近代铁路的兴建在客观上也有效促进了铁路交通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