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复习课件3(人教版九年级)

九年级物理之机械功和机械能知识点

第13章机械功和机械能知识点学习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变化力的大小和方向。 2.结合实例认识。 3.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4.结合实例理解。 5.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他们的转化。 6.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 7.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 8.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9. 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 10.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学习重点 1.功的、功率、机械效率的概念及测算。 2.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他们的转化 机械能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机械功 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 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3.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4.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η=W有用/W总 6. 功率 (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P=W/t。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九年级物理上册《机械功与机械能》单元测试题沪粤版

《机械功与机械能》单元测试卷 (本卷中g取N10N/kg)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30分) 1、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提着箱子站在地上不动,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B、人把箱子从二楼提到三楼,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C、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汽车所受重力对汽车做了功。 D、过山车向下运动过程中,车上乘客所受重力对乘客没有做功。 2、林红同学将掉在地上的物理课本捡回桌面,所做的功最接近【】 A、0.02J B、0.2J C、2J D、20J 3、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几分钟内就把所需要的砖块送到楼顶,若用滑轮组来提升则需要几个小时,其原因是【】 A、起重机的功率大,做东多。 B、起重机的功率大,做功快。 C、起重机的机械效率高,做功慢。 D、起重机的机械效率高,做功多。 4、在世界举重锦标赛上,我国女子举重运动员最后一次成功举起了182.5kg的杠铃,勇夺金牌。若运动员完成这次挺举的时间是2.5S,则他做功的功率大约是【】 A、150W B、1500W C、15000W D、150000W 5、平直公路上的甲、乙两辆汽车,在相同牵引力的作用下匀速行驶,若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则甲、乙【】 A、牵引力做功之比为2:3 B、牵引力做功之比为3:2 C、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1:1 D、汽车所受的阻力之比为3:2 6、要提高某一机械的效率,可以采取的正确的做法是【】 A、增加机械做功的时间。 B、减少机械做功的时间。 C、有用功一定时,减少额外功。 D、增加重物上升的高度。 7、下列关于功和能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能够做功,就是说它具有能。 B、物体具有能,它一定在做功。 C、一定质量的物体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D、一定质量的物体位置越高,它的重力势能越大。 8、某宣传栏中记述:“某高楼大厦发生高空抛物不文明行为,一老太太被抛下的西瓜皮砸伤”。被抛下的西瓜皮在下落过程中逐渐增大的物理量是【】 A、重力势能 B、动能 C、重力 D、密度 9、对于跳高运动员从起跳到落地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A、上升过程中,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B、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C、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D、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10、用图1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 升了1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m。 B、做的有用功是800J。 C、拉力F的功率是80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图1 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21分)

九年级物理全册 10.1机械能练习题 (新版)北师大版

一、机械能 一、选择题 1.下列物体具有动能的是( ) A.静止不动的课桌 B.挂在树上的椰子 C.拉长了的橡皮筋 D.正在行驶的汽车 2.下列物体具有弹性势能的是( ) A.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小轿车 B.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 C.被拉开的弹弓 D.在空中飞行的飞机 3.扬州城区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但高空抛物却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因为高处的物体具有较大的( ) A.弹性势能 B.重力势能 C.体积 D.阻力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是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具有机械能 B.凡是运动的物体一定具有机械能 C.物体被举的高度大,它的重力势能一定大 D.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石子高度不断增加时,其机械能也不断增加 5.人骑自行车下坡时,速度会越来越大,在这个过程中( ) A.人和车的动能保持不变 B.人和车的动能增大 C.人和车的动能减小 D.人和车的重力势能增大 6.如图1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匀速水平飞行的战斗机加油,加油后战斗机仍以原来的高度和速度匀速飞行,则战斗机的( ) 图1 A.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B.动能不变,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C.动能增加,势能不变,机械能增加 D.动能增加,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7.下列现象中,由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 图2 8.如图3所示,铅球从出手到将要落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图3 A.铅球由a到b的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大 B.铅球在b点的机械能大于在a点的机械能 C.铅球由b到c的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减小 D.铅球在c点时动能最大 二、填空题 9.射箭运动员把弓拉到如图4所示的位置,此时弓具有__________能,如果运动员在这时迅速松开握住箭尾的右手,弓具有的能量将转化成箭的______能,箭就立即飞向射击目标。 图4 10.2017·南京改编如图5所示,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天舟一号”在随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动能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5 11.撑竿跳高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体育运动,完整的过程可以简化成如图6所示的三个阶段:持竿助跑、撑竿起跳上升、越杆下落。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是动能和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下落过程中________能逐渐增加。链接例4 方法指导 图6 三、实验探究题 12.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华首先猜想:链接例2 实验点拨 A.物体的动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B.物体的动能可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 C.物体的动能可能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小华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 让小球从斜面上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实验过程如图7甲、乙、丙、丁所示。图中m1<m2、s1<s2、s1<s3、h1<h2,水平面上所用的木块是同一木块。

九年级物理功与机械能练习题

九年级物理试卷(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一、精心选一选(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下列选项中,一定具有动能的是() A.汽车B.飞机C.巨浪D.小鸟 2、2018年12月30日,我国成功地将“探测一号”卫星送人了绕地球的椭圆轨道。 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过程中() A.只有动能转化成势能B.只有势能转化成动能 C.动能和势能不断地相互转化D.动能和势能各自保持不变 3、2018年10月15日,“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震天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飞向太空。完成任务后于次日凌晨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地区。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一段时间后,由于受空气阻力做匀速运动。返回舱匀速下降过程中()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B.机械能减少,动能不变 C.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D.机械能不变,动能不变 4、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错误的是() (1)(2)(3)(4) 图1 A.图1-(1)中物体竖直上升时,飞机没有对物体做功 B.图1-(2)中石头不动,则人对石头没有做功 C.图1-(3)中手提水桶水平前进时,拉力对水桶不做功 D.图1-(4)中车水平前进时拉力做功 5、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几分钟内就能把所需的砖送到楼顶,如果人直接用滑轮组来提升则需要几个小时,其原因是() A.起重机的功率大,做功多B.起重机的机械效率高,做功慢C.起重机的功率大,做功快 D.起重机的机械效率高,做功多 6、关于机械效率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机械越省力,机械效率越高 B.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C.有用功相同,总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D.额外功相同,有用功越大的机械效率越高 7、“跳远”是一项常见的体育运动。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 起跳,这样做() A.增大了跳远运动员的惯性B.减小了跳远运动员的惯性 C.增大了跳远运动员的动能D.减小了跳远运动员的动能 8、下列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A、地球人造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 B、起跳的跳水运动员落下时将跳板压弯 C、人骑自行车从坡上自行滑下 D、滚摆上升

九年级物理机械功与机械能单元测试题

沪粤版《第十二章机械功与机械能》新课标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手从地面提起水桶,手的拉力对水桶做功 B.提起水桶在水平路面上保持水桶的高度不变,向前移动了一段路程,手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 C.出手后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推力在对它做功 D.很费力的推一重物,重物不动,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重物做了功 2.下列关于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提着箱子站在地面不动,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B.人把箱子从二楼提到三楼,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C.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所受重力对汽车有做功 D.过山车向下运动过程中,车上乘客所受重力对乘客没有做功 3.关于力、距离、功与功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越大,功率越大 B.距离越长,功率越大 C.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D.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4.林雨将掉在地上的物理课本捡回桌面,所做的功最接近于()A.0.02J B.O.2J C.2J D.20J 5.起重机匀速提升重为2×104牛顿的工件,提升了100米,又沿水平方向移动了5米,起重机在这个过程中钢丝绳的拉力所做的功是:() A.3×105焦耳 B.105焦耳 C.2×106焦耳 D.0焦耳

6.某人骑着一辆普通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若人和 车所受的阻力为20N,则通常情况下,骑车人消耗的功率最接近() A.5W B.10W C.60W D.1000W 7.一台机器的功率是150瓦,它表示的含义是:() A.这台机器所做的功只能是150焦耳 B.这台机器每分钟内做功150焦耳 C.这台机器每秒钟所做的功是150焦耳 D.这台机器在每秒钟内所做的功是150瓦特 8.如图12-1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 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l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 m B.做的有用功是800 J C.拉力F的功率是80 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 9.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越高,所做的有用功越多 B.总功少的机械,效率越高 C.额外功少的机械,机械效率高 D.总功一定时,有用功多的机械的效率高 10.(北京市2006)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 图 图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试题经典及解析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试题经典及解析 一、功和机械能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一位女交警推老人沿水平人行横道过马路,关于此过程力对物体做功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老人所受重力对老人做了功B.地面对轮椅的支持力对轮椅做了功 C.女交警对轮椅的推力对轮椅做了功D.老人对轮椅竖直向下的压力对轮椅做了功 【答案】C 【解析】 老人受到重力的作用,但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老人所受重力没有做功,故A错误;轮椅受到了地面的支持力作用,但在支持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支持力对轮椅没有做功,故B错误;女交警对轮椅的有一个推力,轮椅在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故推力对轮椅做功,C正确;老人对轮椅有一个竖直向下的压力,但轮椅在压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压力对轮椅没有做功,故D错误,故选C. 2.水平课桌桌面上的文具盒在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沿拉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文具盒所受重力做了功 B.文具盒所受拉力做了功 C.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做了功 D.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知,文具盒在水平桌面上运动,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不做功;在支持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支持力不做功;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拉力做功(B正确). 故选B. 考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点评:明确三种情况不做功:一是有力无距离(例如:推而未动),二是有距离无力(靠惯性运动),三是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3.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甲、乙两物体沿竖直方向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若甲的重力比乙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们的惯性一定相等 B .它们的重力势能一定都变大 C .它们的动能可能相等 D .它们所受的合力可能不相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两次运动的s?t 图象可知,甲乙都是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且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都处于平衡状态,且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但具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不能确定,故 A . 甲的重力比乙小,即其质量是不等的,所以惯性一定不相等,故错误; B . 由于甲乙都是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但具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不能确定,故不能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变化,故错误; C .由于甲的重力小于乙的重力,即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但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据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可知,它们的动能可能相等,故正确; D . 因为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拉力为一对平衡力,所以所受合力一定都为零,故错误; 4.如图,小明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沙桶从1楼地面缓慢地提到2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功为W 1,机械效率为1η;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率为W 2,机械效率为2η,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 .W 1<W 2,η1>η2 B. W 1=W 2,η1<η2 C .W 1>W 2 , 1η<2η D .W 1=W 2 , 1η=2η 【答案】A 【解析】因为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所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相同;根据η =W W 有 总可知:当有用功一定时,利用机械时做的额外功越少,则总功越 少,机械效率越高。而乙滑轮是动滑轮,所以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则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即W 1η2.故选C. 5.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沿竖直向上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 (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课件(完整资料).doc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课件 压力和压强PPT课件2.rar 压力和压强PPT课件1.rar 物质的比热容PPT课件.rar 物体的浮沉条件PPT课件.rar 五、牛顿第一定律PPT课件.rar 五、密度与社会生活PPT课件.rar 五、滑轮PPT课件3.rar 五、滑轮PPT课件2.rar 五、滑轮PPT课件1.rar 托里拆利实验测气压(flv视频).rar 天平的使用flash课件.rar 探究物质的密度.rar 四、杠杆PPT课件4.rar 四、杠杆PPT课件3.rar 四、杠杆PPT课件2.rar 四、杠杆PPT课件1.rar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Flash课件.rar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PPT课件2.rar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PPT课件1.rar 时间的测量PPT课件.rar

什么是力Flash课件.rar 三、摩擦力PPT课件4.rar 三、摩擦力PPT课件3.rar 三、摩擦力PPT课件2.rar 三、摩擦力PPT课件1.rar 三、密度PPT课件3.rar 三、密度PPT课件2.rar 三、密度PPT课件1.rar 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PPT课件.rar 千克的认识.pps 气体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rar 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课件.rar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PPT课件2.rar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PPT课件1.rar 摩擦力.pps 密度.rar 六、二力平衡PPT课件2.rar 六、二力平衡PPT课件1.rar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课件2.rar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课件1.rar 力(727K).pps 活动:感受大气压PPT课件.rar

九年级物理全册10.1机械能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

一、机械能 知能演练提升 ZHINENG YANLIAN TISHENG 能力提升 1.在军事演习中,空军派出一架飞机向目标区投放炸弹,假如飞机执行空投任务时飞行高度不变,那么飞机在投弹后重力势能()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A、B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A的速度是72 km/h,B的速度是20 m/s,则它们动能的大小关系是() A.A大 B.B大 C.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苹果放在茶几上,它没有做功,所以不具有能 B.百米赛跑中的运动员,跑得快的一定比跑得慢的动能大 C.甲、乙两个物体,甲对外做了5 J的功,乙对外做了20 J的功,则甲原来具有的能量少 D.一个物体能做功,则它一定具有能 4.(xx·浙江杭州)如图所示,木块沿斜面从顶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木块的() A.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B.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C.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D.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5.如图所示,直升机悬停在空中。下列对直升机能量的分析,正确的是() A.直升机具有重力势能 B.直升机的动能不断转化为重力势能 C.直升机的重力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 D.直升机的机械能在不断增大

6. 荡秋千是一种常见的娱乐休闲活动,也是我国民族运动会上的一个比赛项目。小玉同学荡秋千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在从后侧最高点荡到前侧最高点的过程中,小玉的() A.动能一直增大,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B.动能一直减小,重力势能一直增大 C.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7. 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由空中A处释放的小球经过B、C两位置时具有相同的() A.速度 B.动能 C.机械能 D.重力势能 8.把篮球抛向空中,忽略空气阻力,图中哪一图像能正确反映球离手后至落到地面前机械能(E)与篮球离地高度(h)的关系() 9.下图是运动员在铅球比赛中的场景。铅球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动能E 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图像是() 10.唐诗中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诗句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这两条大河蕴藏了大量的能。 11.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当它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卫星的动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卫星的势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初三物理机械能讲义

机械能 知识清单 一、物体是否具有能量的识别 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能量是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的大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大。 二、动能及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能够做功所具有的能叫动能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运动的物体,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其动能越大。 3.探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的实验应用的方法有: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把动能的大小转换成观察物块被推动距离的远近) 三、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1.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2.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能够做功所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①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被举高的物体质量越大,高度越高,其重力势能越大 ②一般认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重力势能为零。位置升高的质量一定的物体(不论匀速升高,还是加速升高,或减速升高,只要是升高)重力势能在增大,位置降低的质量一定的物体(不论匀速降低,还是加速降低,或减速降低,只要是降低)重力势能在减小,高度不变的质量一定的物体重力势能不变。 3.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能够做功所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①影响弹性势能的因素: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形变程度越大,其弹性势能越大 ②对同一弹簧或同一橡皮筋来讲(在一定弹性范围内)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物体是否具有弹性势能的标志:是否发生弹性形变。 四、机械能 1.定义: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2.机械能的单位:焦耳(J) 3.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五、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之间的转化 1.能的种类:能的种类很多,如:机械能、热能、电能、太阳能、核能、风能、水能、化石能……… 2.机械能可转化为电能,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 3.机械能可转化为热能,如:相互搓手时,双手的温度会升高,这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4.机械能守恒定律:如果物体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不变,或者说机械能是守恒的。 考点例析 一、能量的概念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完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 B.能够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 C.没有做功的物体不具有能 D.具有能的物体一定在做功 二、动能、势能大小的变化 例2.如果卡车空载和满载时都以相同的速度行驶,那么满载时的动能空载时的动能。

九年级物理:机械能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九年级物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机械能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十四章 (三、功和功率)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做功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理解功的概念,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理解功率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说明与建议

功 学生已经学过了电功、机械能,知道了一些能量的知识,“功”的讲解应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入手。课本图14.3-1中的三幅图表示在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动能或势能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对物体做了功。课本图14.3-2中,物体虽然受力,但是它的动能或势能都没有变化,就不能说力作了功。让学生理解做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在第十二章“力和机械”的学习中,学生知道了使用简单机械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可先复习一下有关简单机械的知识。 用手直接把物体举高与使用简单机械把物体举高相同的距离,物体的势能的增加是一样的,而物体势能的增加是通过力来完成的。通过对定滑轮做功的演示、分析,得出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是一个不变量,给出功的定义。这里还可进一步用杠杆做演示,表明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 教师也可尝试用探究的方式来教学,向学生说明,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由于做功的多少表示能量转换的多少,所以功的单位与能的单位是一样的,都是焦耳。把一个普通大小的苹果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1j,让学生对焦耳的大小有大致的概念。 想想议议 这个讨论主要是要使学生认识功是由“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两个因素决

初三物理机械能练习题

初三物理机械能练习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物理系列练习.初三物理机械能分子运动论内能 一.选择题 3-1-1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已做的功越多,说明物体 具有的能越多 B.一个物体做了功,我们就说这 个物体具有能 C.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 这个物体具有能 D.教室里的日光灯吊在金属链下. 金属链不断裂,日光灯不能做 功,所以日光灯不具有能 3-1-2 以地面为参考物,下列实例中既有势能,又有动能的是 () A.广场上,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 B.被拦河坝挡住的河水 C.下雨前,翻腾的乌云里的冰粒 D.停在空中的直升机里,正在计 时的秒表的发条 E.海面上劈波斩浪的巡逻快艇 F.上足弦后,刚开始在地面行驶 的玩具汽车的发条 3-1-3关于动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动 能 B.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动能 C.运动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具有 的动能一定越大 D.速度较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 一定较大3-1-4关于势能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密度较大的物体,具有的重力 势能一定较大 B.被举得较高的物体,其重力势 能不一定较大 C.弹性形变较大的物体,具有的 弹性势能一定较大 D.原长较大的弹簧,具有的弹性 势能一定较大 3-1-5 甲乙两架直升机,甲的质量比乙的小;甲的速度比乙的大;甲 的高度比乙的小;甲水平飞行, 乙正在下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动能一定较小 B.甲的势能一定较小 C.甲的机械能一定较小 D.甲乙的机械能可能相等 3-1-6 骑自行车上坡前,往往要紧蹬几下,增大速度,这样做是为了 () A.增大惯性,以克服自身的重力 B.增大冲力,以减小本身的惯性 C.增大势能,以转化为较大的动 能 D.增大动能,以转化为较大的势 能 3-1-7将一石子竖直向上抛出,在它上升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那 么它的 ()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 械能不变

初中物理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第十二章 总结 一、动能和势能 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不是“正在做 功”或“已经做功 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 2、知识结构: 2、 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① 猜想: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 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小钢球 方法:控制变量; ?如何判断动能大小:看小钢球能推动木快做功的多少 ?如何控制速度不变:使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则到达斜面底端时速 度大小相同; ?如何改变钢球速度:使钢球从不同同高度滚下; ③分析归纳: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 动能越大; 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④得出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 动能也越大。 练习:☆右表中给出了一头牛漫步行走和一名中学生百米赛跑时的一些数据:分 析数据,可以看出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是 速度你判断的依据:人的质量约为牛的1/12,而速度约为牛的12倍此时动能为牛 机 械 能 势能 重力 势能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决定其大小的因素: 物体质量越大、举得越高,势能就越大 弹性 势能 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 决定其大小的因素: 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动能 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决定其大小的因素: 物体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的12倍说明速度对动能影响大 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理解:①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②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③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二、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知识结构: 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3、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4、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 ⑴首先分析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决定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看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 ⑵还要注意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则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⑶题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光滑”表示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斜面上匀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损失——机械能不守恒。 三、水能和风能 1、 知识结构: 2、水电站的工作原理:利用高处的水落下时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水的一部分动能转移到水轮机,利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练习:☆水电站修筑拦河大坝的目的是什么?大坝为什么要设计成上窄下宽? 答:水电站修筑拦河大坝是为了提高水位,增大水的重力势能,水下落时能转化为更多的动能,通过发电机就能转化为更多的电能。 动能 转化 转化 势能 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的天然资源 风能 水能 拦河筑坝 海水潮汐 直接做功 发电

初三物理机械能习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第一章机械能02 有关动能和势能转化的例题 【例1】一只乒乓球由高处静止下落撞击地板后又上升,在整个过程中,乒乓球机械能转化的情况是 [ ] A.势能→动能→势能。B.动能→势能→势能。 C.动能→势能→动能→势能→动能。D.势能→动能→势能→动能→势能。 【例2】物体沿斜面匀速滑下时,它的 [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D.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能械能减少 【例3】用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一端拴住一小球,另一端固定,如图1 动,小球从B→O→C→的过程中机械能发生怎样的转化? 【例4】竖直向上抛起的石块,上升过程中,它的速度越来越小(空气的作用不计),这是为什么? 【课后练习】 一、判断题 1.向上抛出的小球速度越来越小,因而动能越来越小。 ( ) 2.一块大石头与一块小石头都被高举以后,大石头的势能一定比小石头势能大。 ( ) 3.一个人乘在电梯里,当电梯匀速上升时,人的势能增加了,动能减少了。 ( ) 4.小孩在荡秋千的过程中,一定是动能转化为势能。 ( ) 5.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处于静止状态,没有做功,所以也就没有能。( ) 6.因为机械能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有动能的物体就一定有势能。( ) 7.被抛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时,因为没有对其他物体做功,所以它没有能。 ( ) 8.一个人乘在飞机里,当飞机在匀速飞行时人的势能一定保持不变。 ( ) 9.跳伞运动员在匀速下降过程中势能在减少,动能在增加。 ( ) 10.所谓机械能就是机械所具有的能。 ( ) 二、填空题 1.人造地球卫星在近地点的速度比它在远地点的速度______,这是因为它在近地点的重 力势能比它在远地点的重力势能______。从近地点到远地点的过程中,它的______能转化为 ______能。它在近地点的机械能______它在远地点的机械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弹簧门在推开后,能自动关闭,这是由于被推开后,弹簧被卷紧变形,具有______能, 放手后,这个能转化为门的______能,使门被关上。 3.物体在自由下落的过程中,物体的______减少,物体的______增加。 4.如图1所示,摆球运动到最高点A点时,势能最______,动能为______;摆球从A点 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是______转化为______;在B点时势能为______,摆球的速度最______; 当摆球运动到C点时,此时势能为______,动能为______。 5.重锤从高处落下将桩打入土中,重锤在高处时具有______能,落下后转化为______能, 在这个过程中______能不变。 6.如图1所示,让摆在最高点A点时,势能最______,动能为______;从A滚动到B点时, 是______转化为______,此时既有______又有______;从B点滚动到最低点C点时,势能最 ______,动能最______。 7.在空气中匀速下落的降落伞,它的动能______,重力势能______,机械能______(填“增 大”、“减小”、“不变”) 8.小孩在打秋千时,别人把他推高一下后,他就来回悠荡,秋千由高处荡回再向另一侧升高的过程中,是由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再由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的过程。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功 知识点整理

功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 https://www.360docs.net/doc/1a8125394.html,/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我们要先理解功的实质概念,才能判断什么情况下力不做功。在计算功时要能明确是哪个力所做的功。本节我们要反复的阅读、思考相关概念,然后做适当练习题。 二、知识要点 1、功: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操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单位:焦耳,简称焦,字母:J, 1J=1 N·m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 注: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描述力做功的时候,这个“力”一定要明确。比如一个物体同时受到重力、摩擦力、拉力、推力时,我们只能说,拉力做功多少,推力做工多少,而不能单独描述为力做功多少。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有力无距离:“劳而无功”其一,如搬石头未搬动,推箱子未推动; (2)有力,也有距离,但力的方向和距离垂直:“劳而无功”其二,如手提水桶在水平面上走动,手的拉力是垂直向上,而水桶移动的距离是水平,力和物体移动距离不在同一个方向,此时拉力是不做功的。 (3)有距离无力:(“不劳无功”),如物体在光滑平面上自由滑动,足球踢一脚后运动; 3、功的计算:物体在力与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W=FS 各量单位功W:J(焦耳),力F:N(牛顿);移动距离S:m(米)

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 ②公式中的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且与力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1牛·米 = 1焦)。 4、常见的功:克服重力做功:W=Gh ,克服阻力(摩擦力)做功:W=fs 注:当我们把物体匀速提高时,就是克服重力做功,此时重力所做的功和拉力做的功数字相等。当我们水平方向匀速拉物体时,所做的功就是克服摩擦力做功,此时摩擦力所做的功和拉力做功相等。上面我们提到了,如果不是匀速的话,那么我们的拉力和重力、摩擦力是不相等的,此时摩擦力、重力做的功不等于拉力做的功。 5、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 注:①功的原理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对于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人做的功(FS)=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当事实上是不能相等的,人做的功都是大于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比如我要挑水,对水桶做的功就是没用的。 三、经验之谈: 关于功的计算在考试中很少单独命题,一般会和功率,机械能结合在一起。但是本节考查功的的概念却考得非常多,我们要知道力做功的两个条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其次我们使用的机械其实是不省功的,根据杠杆原理我们就知道,省力就不省距离,可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功知识点整理

功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我们要先理解功的实质概念,才能判断什么情况下力不做功。在计算功时要能明确是哪个力所做的功。本节我们要反复的阅读、思考相关概念,然后做适当练习题。 二、知识要点 1、功: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操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单位:焦耳,简称焦,字母:J, 1J=1 N·m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 注: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描述力做功的时候,这个“力”一定要明确。比如一个物体同时受到重力、摩擦力、拉力、推力时,我们只能说,拉力做功多少,推力做工多少,而不能单独描述为力做功多少。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有力无距离:“劳而无功”其一,如搬石头未搬动,推箱子未推动; (2)有力,也有距离,但力的方向和距离垂直:“劳而无功”其二,如手提水桶在水平面上走动,手的拉力是垂直向上,而水桶移动的距离是水平,力和物体移动距离不在同一个方向,此时拉力是不做功的。 (3)有距离无力:(“不劳无功”),如物体在光滑平面上自由滑动,足球踢一脚后运动; 3、功的计算:物体在力与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W=FS 各量单位功W:J(焦耳),力F:N(牛顿);移动距离S:m(米) 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

②公式中的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且与力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1牛·米 = 1焦)。 4、常见的功:克服重力做功:W=Gh ,克服阻力(摩擦力)做功:W=fs 注:当我们把物体匀速提高时,就是克服重力做功,此时重力所做的功和拉力做的功数字相等。当我们水平方向匀速拉物体时,所做的功就是克服摩擦力做功,此时摩擦力所做的功和拉力做功相等。上面我们提到了,如果不是匀速的话,那么我们的拉力和重力、摩擦力是不相等的,此时摩擦力、重力做的功不等于拉力做的功。 5、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 注:①功的原理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对于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人做的功(FS)=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当事实上是不能相等的,人做的功都是大于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比如我要挑水,对水桶做的功就是没用的。 三、经验之谈: 关于功的计算在考试中很少单独命题,一般会和功率,机械能结合在一起。但是本节考查功的的概念却考得非常多,我们要知道力做功的两个条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其次我们使用的机械其实是不省功的,根据杠杆原理我们就知道,省力就不省距离,可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九年级上册物理讲义课件

物理电学教案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 初中物理的学习相对简单,首先必须把书本上的基础知识搞清楚搞明白,基础知识主要靠硬性记忆,例如:电路的连接方法(串联、并联、混联)以及每种连接方法对应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完整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故障的分析方法等。其次对应每个知识点都要做适量的试题,宜精不宜多,做题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巩固知识点,查漏补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纯粹性地盲目地做题。对于做题过程中的错题、不会的题,要做成一个错题集,经常拿出来看,一定要把它彻底地搞明白,直到看一眼就知道思路是什么,怎么去做。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就是善于总结、善于思考,要把书本上的所有的知识穿成线、织成网,最后达到整个知识构架能够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而且能够把这些知识点和所做过的题连接起来,举一反三,能够引申发散出更多的 相关题型,以不变应万变。如果你能够做到以上这些,你的物理成绩绝对优秀。 YES ,我就是按这种方法学习数理化的,所以在中考中取得了数理化全部满分的优异成绩。 祝你好运! 一、基础知识 1、电荷 (1)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电荷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电荷:电荷的多少或物体带电量的多少叫电荷,电荷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 C 。电荷(量)算法Q It = (Q 为电荷量,I 为电流,t 为时间) (3)原子结构: 原子核 质子 带正电 原子 中子 不带电 核外电子 带负电 正负电荷量相等,相互抵消, 所以原子不带电 元电荷:带点微粒中带电量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 19e 1.610C -=? (4)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比如:金属、大地、人体、石墨、食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比如:橡胶、塑料、玻璃、干木头等 2、电流 (1)电流方向: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2)电源外部电流的流向: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后流向电源的负极 电源内部电流的流向:从电源的负极流向电源的正极 切记: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源的正、负极直接连在一起,否则会烧毁电源 3、电路的构成: (1)基本构件: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2)只有闭合的电路,电路中才有电流 (3)实物图:连接电学实物的电路 电路图:用电学专用符号代表实物的电路 等效电路图:沿电流方向,把电路重新走一遍绘制而成的相同效果的电路图。 二、电流、电压、电阻 1、电流 (1)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I 表示 单位:安(培) 符号:A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功与机械能》综合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功与机械能》测试题(A 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其中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 ) A.火箭腾空而起的推力 B.叉车举起重物的举力 C.人推石头未动时的推力 D.马拉木头前进的拉力 2.在举重比赛时,一运动员在第一阶段把150kg的杠铃很快举过头顶,第二阶段使杠铃在空中停留3s。下列关于运动员对杠铃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他在第一阶段内没做功. B.他在第二阶段内没做功. C.他在两个阶段内都没做功. D.他在两个阶段内都做了功. 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小新提包回家的情景,小新提包的力不做功的是 ( ) 4.如图中的工具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5.如图是某建筑工地的塔吊正在吊起一根钢梁,图中的配重物是 为了 ( ) A.美观. B.确保塔吊不会翻倒. C.减少塔吊所吊重物的重力. D.增大塔吊的机械效率. 6.如图表示出了人的前臂曲肘时的情况,并标出了支点的位 置.当手握重物时,肌肉受到的拉力约是物重的8倍.由此 可看出人的这一肌肉杠杆属于 ( )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不省力也不省距离的杠杆 D.既省力又可省距离杠杆 7.如图所示,一根轻质木杆,A端细线下所挂50N的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当在B点;加竖直向下的力为30N作用时,木杆恰能 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细线竖直.巳知OA =15cm,OB=5cm,用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 ) A.80N. B60N. C40N. D20N 8.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AO小于BO.在A,B两靖悬挂重物G1和G2后杠杆平衡.若将G1和G2同时向支点O移动相同的距离 ,则 ( ) A.杠杆仍保持平衡。 B.杠杆的A端向下倾斜。 C.杠杆的B端向下倾斜。D.无法判断。 9.如图所示,是工人师傅往高处运送货物的两种方法.物重均为500N ,滑轮重均为10N,不计摩擦和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的拉力等于乙图中的拉力. B.甲图中的拉力小于乙田中的拉力. C.甲图中的机械效率小于乙图中的机械效率. D.甲图中的机械效率大于乙图中的机械效率. 10.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体m,沿水平地面 作匀速直线运动,若滑轮与绳子质量及摩擦不计,巳知 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N,物体m运动的速度为2m/ s,那么关于拉力F的大小和拉力的功率P的大小,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 A.拉力F的大小为20N。B.拉力F的大小为10N。 C.拉力的功率P的大小为20W。 D.拉力的功率P的大小为10W。 11.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0N的物体匀速提升0.1m,拉力F=6N,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做的有用功为1.2J, B.所做的额外功为0.5J C.所做的总功为1.2J. D.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 12.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在10s内将质量为100kg的物体匀速提升2m.已知工人向上的拉力为480N,则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6m. B.工人所做的有用功是1960J,总功是2880J. C.工人做功的功率是288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1%. 13.用右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600N的重物时,人手实际需提供的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