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内蒙古东部地区残疾人康复托养机构建

设运营调研报告

摘要:本文针对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四地残疾人康复中心、托养服务中心建设运营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同时对康复托养设施建设的社会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针对当前康复托养机构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残疾人公共服务设施;效益分析;供需矛盾

一、引言

康复和托养都是为残疾人服务的重要内容。康复服务旨在综合运用医疗、工程、教育、职业、心理、社会等康复手段,提高或恢复残疾人身体功能;托养服务则主要是为智力、精神和其他重度残疾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务。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服务都可以有效恢复残疾人的生理及心智功能,减轻残疾程度,帮助残疾人回归社会,对改善残疾人生活条件,减轻家庭负担和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区迫切需要康复服务的残疾人高达26.25万,急需得到托养服务的残疾人5.2万,大力加强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势在必行。

“十二五”以来,随着国家对残疾人事业投入不断加大,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残联共同编制印发了《“十二五”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通过新建、扩建、改造等方式、基本实现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级城市(地区、州、盟)都建有一所专业化残疾人康复机构,托养需求最集中的县(市、区)建有一批专业化的托养服务设施。初步建成社会化康复服务网络和托养服务体系的骨干平台,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目前,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立项建设残疾康复、托养设施9个,103个旗县(市区)已立项建设残疾康复、托养设施65个,全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得到极大提升。

二、内蒙古东部地区基本概况

(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四盟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 东南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河北省毗邻,北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四盟市总面积47.1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39.4%。常住人口1155.9万人,占全区总人口数的46.2%。国民生产总值5836.8亿元,占全区国民生产总值的32.4%。

(二)残疾人基本情况

根据2011年第二次抽样调查显示,四盟市约有残疾人73.2万人,占全区总数的46.2%。目前已办理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残疾人37.17万人,占全区持证残疾人总数的49.4%。

经2016年残疾人基本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显示,目前四盟市中约有12.7万残疾人享有不同程度的康复托养服务(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残疾人约2万名),仍有11.4万残疾人急需康复救助,5.2万残疾人迫切得到托养服务(附表2-1)。

附表2-1

(三)残疾人事业发展概况

随着国家和自治区对残疾人事业的不断推进,内蒙古自治区目前已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残疾人基础服务网络。此次调研涉及的四个盟市共有40个旗县(市区),全部成立了残联组织,占全区旗县(市区)残联总数的38.8%,在编在岗县级残联工作人员225人,占全区县级残疾人工作

东部四盟市残疾人基本状况 盟市 抽样人口

(万人) 持证人口 (万人)

有康复需求人口 (万人) 有托养需求人口 (万人) 数量 占全区 百分比 数量 占全区

百分比 数量

占全区 百分比 数量 占全区 百分比 赤峰市

27.25 17.18% 14.08 18.69% 2.50 9.53% 0.40 7.63% 通辽市

19.78 12.47% 8.99 11.94% 3.37 12.82% 0.78 14.95% 兴安盟

10.14 6.39% 6.58 8.74% 2.91 11.07% 0.54 10.31% 呼伦贝尔市 16.01 10.10% 7.52 9.98% 2.62 9.96% 0.48 9.12% 合计 73.18 46.15% 37.17 49.35% 11.39 43.39%

2.19 42.00%

者总数的38.8%。建立街道(社区)、苏木(乡镇)基层残协组织7388个,配备残协专职委员7407人,分别占全区总数的51.1%和52.5%。

东部四盟市医疗机构开展康复服务情况

附表2-2 (四)现有医疗机构提供康复托养服务情况

预防医学、治疗医学、保健医学和康复医学共同组成四大医学。其中,康复医学作为20世纪中期新兴的概念,社会认知度较低,病患认可程度也相对薄弱。现有医疗机构普遍存在偏向治疗医学、轻视康复医学的现象,导致医疗机构康复资源稀缺、康复工作经验不足、康复服务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庞大的康复需求人群。

经调查显示,四盟市目前共有各类公立医疗机构133家,其中开设康复科室的医疗机构97家,从事医疗康复工作的

专兼职医师999人,康复服务业务用用房4.5万平方米。但这些医疗机构普遍存在以下特点:一是康复项目单一,无法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服务。很多医院的康复科仅能提供扎针、烤电、穴位按摩等最基础的康复理疗服务。二是康复流程扁平,未形成“大专科、小综合”的系统性康复服务机制。现有康复科采取“随到随治、随治随走”的康复流程,对病患没有准确定位,对康复周期没有科学规划,缺乏整理康复理念的建立。三是康复人才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无法为病患量身定制最为科学精准的康复方案。县级医疗机构大都将重点放在治疗医师培养上,康复科的医生多数“半路出家”,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和康复技能训练。四是康复基础设施老化,无法实现现阶段最先进的医疗康复手段。有些基层医疗机构康复科配备的都是淘汰老化的康复设备,有些机构甚至仅有几张按摩床和几台健身器。

三、东部地区“十二五”以来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为满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康复和托养服务需求,“十二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大力加强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特别针对残疾人口数量多、密度大的东部四盟市,给与了重点项目经费支持,力求保障残疾人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一)资金投入情况

“十二五”以来,我区立项建设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68个,批准建设面积26.1万平方米,中央累计投资2.88亿元,自治区本级配套资金1.3亿元。同时中央和自治区两级对残疾人康复托养机构设施设备购置给与补贴,截止2017年8月,共下达设备补贴资金2382万元。东部四盟市立项建设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30个,中央投资1.1亿元,自治区投资7310万元,分别占全区投资总数的38.2%和56.2%,累计下达设备补贴1148万元,占全区设备投资的48.2%。

(二)机构建成情况

四盟市30个立项项目中,目前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机构3个,分别是通辽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兴安盟残疾人康复中心和科右中旗残疾人康复中心,总建成面积3.3万平方米。

目前已建成但尚未投入使用的机构9个,包括呼伦贝尔市康复中心和阿荣旗残疾人托养中心等8个县级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其中呼伦贝尔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已进入内装修阶段,预计10月份投入使用,其余7个县级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也预计今年年底前陆续投入使用。

在建中的机构11个,均为县级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预计2018年年底以前均可完工。

未建项目7个,其中翁牛特旗残疾人托养中心、突泉县残疾人托养中心、库伦旗残疾人康复中心等3个项目立项时

间已达三年以上。目前敖汉旗、阿荣旗、科右前旗正在进行办理征地手续,翁牛特旗经旗政府同意用200万元自治区项目资金购置了8套住宅楼用于残疾人托养,库伦旗旗委、旗政府未征求残联意见,将600万元项目资金挪作他用。

(三)机构运营模式

目前已立项的30个项目中,除库伦旗残联和翁牛特旗残联未明确建设产权外,其余28个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均已明确产权,其中11个为合建项目,残联拥有部分楼层产权,16个为自主建设项目,残联拥有,独立产权。

目前已投入使用或已建成即将投入使用的残疾康复托养机构,采取或拟采取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残联自主经营。由残联成立公立综合性机构,为残疾人提供医疗、康复、托养、辅具适配等综合性服务,机构采取“政府主导、绩效管理”的模式,通过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维持机构正常运转,在此基础上为残疾人提供优惠或无偿服务。如兴安盟残疾人康复中心采取的就是此类模式,由盟残疾人康复中心行使管理责任,通过编外安置、公益岗位和外聘等形式配齐医务人员队伍,为残疾人提供专业康复服务。该种经营模式避免了其他机构介入后的权责不分,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调动等问题,但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设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服务水平提升等方面略显后劲不足,需

要借助多方力量,建立起人才引进、设备保障、技术提升等一系列配套机制,才能保障机构的良性运转。

二是委托其他机构代管。主要委托各级民政、卫生公立机构,如福利院、中医院、蒙医院等,通过签署协议,明确双方责权,由专业机构代为管理运营,在行使机构本身职能的基础上,利用公立机构在机构、人员和设施设备方面的资源优势,为残疾人提供更为专业、全面的公共服务。如通辽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就是采取此类运行模式,委托通辽市第二附属医院代为运营。即将建成的呼伦贝尔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也拟委托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运营管理。此种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入驻机构的人才资源、设备资源和技术资源优势,但在与残联行使监管责任、服务机构规范化管理和残疾人服务权益保障等方面需要建立全面、系统的管理机制,才能确保机构切实发挥好服务残疾人的作用。

四、东部地区残疾人康复托养设施社会效益分析

(一)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投入使用后发挥的积极作用。

目前已建成的5个残疾人康复托养机构建设成果已初步显现。自机构建成以来,5个服务机构日接待残疾人达300余人次。在调查中,很多残疾人表示,以往接受康复服务,需要去沈阳、哈尔滨等周边大城市,交通费、食宿费价格不菲,特别是残疾儿童的语言、智力康复和成年残疾人的复健

康复等,康复周期长,去外地做康复,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极高,一般家庭难以承担。现在当地建成了残疾人康复中心,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各类康复服务,为残疾人提供了便利,也为残疾人家庭减少了经济负担。目前已投入使用的残疾人康复机构通过采取医康结合的模式,一方面承担残疾人康复、托养、辅具适配等多种形式的服务项目,另一方面向社会提供更为专业系统的有偿服务,极大填补了健康产业市场的需求空缺,发挥了引领现有产业,驱动新兴产业的积极作用。如兴安盟残疾人康复中心实行康复中心、康复医院、辅具中心三个中心实行一体化管理体制,面向全社会开展功能评定、肢体脑瘫康复、智力(孤独症)康复、神经康复、传统康复、社区康复指导和辅助器具适配等服务,暨让残疾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公共服务,又为当地健全人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健康服务,得到了当地残疾人和健全人的一致认可。

(二)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无法落地带来的预估影响。部分机构已经立项但仍未投入使用,甚至尚未开工建设的地区,无法解决当地残疾人康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的短板和缺失,一方面致使许多处于重要康复期的残疾人不能得到及时服务。另一方面会给残疾人家庭带来更加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变相增加了相邻地区残疾人康复服务托养服务机构的工作压力,进而导致服

务水平难以得到保证。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通辽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目前开展的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项目,基本处于满负荷运营状态,因通辽市周边旗县区未建立残疾人康复机构,而导致大量有康复需求的孤独症儿童涌入市一级康复中心,外来残疾儿童家庭除了承担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外,还要承担高昂的房租压力,而作为本应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市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则承担了大量的具体康复任务,机构硬件环境和师资力量不堪重负。

五、当前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立项项目无法落地

部分地区因对残疾人工作不够重视,地方残联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足等原因,导致项目资金早就到位,但项目却迟迟无法落地。如阿荣旗、科右前旗、翁牛特旗等地,因政府对建设选址反复变更,迟迟无法开工建设。其中,阿荣旗早在2012年就由自治区投资200万元,立项建设阿荣旗残疾人托养中心,2016年又追加934万元,立项建设阿荣旗残疾人康复中心,以上两个项目至今尚未落地。翁牛特旗残疾人托养中心同样是2012年自治区投资200万元的项目,资金到位后,旗委旗政府无法配套建设资金,默许残联直接用该笔资金购置了8套民用住宅,免费提供给残疾人居住,借此实现残疾人托养服务功能。

(二)在建项目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

部分地区受地方财政收入水平制约,在残疾人服务机构项目建设配套资金匹配上难以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如扎兰屯市、突泉县、扎鲁特旗等地政府,均无法为机构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其中,扎兰屯市为2015年由中央投资240万元,立项建设扎兰屯市残疾人托养中心,目前,该中心主体已盖至二层,但因政府承诺的配套资金迟迟无法到位,后期施工经费存在巨大缺口,致使项目建设施工进度缓慢。

(三)已建成项目人员设备不足,功能无法有效发挥

有些地区项目已经建成,但因技术人员、专业设备不到位,迟迟不能投入使用。如鄂伦春旗残疾人康复中心,该项目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总投资600万元,目前已完成工程验收,但中心运行至少需要中心管理人员、康复专业治疗人员和后勤工作人员60人,目前旗残联已向政府正式提交增加60个事业编制的申请报告,人员到位前,该中心无法投入使用。巴林左旗残疾人康复中心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总投资1050万元,按照国家二级康复中心设施设备配套标准,需要引进893万元的康复功能测评系统和康复训练设备器械,目前旗残联已就解决该笔资金提出具体方案,力求通过争取上级项目、寻求慈善募捐等形式补齐资金缺口,在设备全部到位前,该中心无法投入使用。

(四)其他问题

部分地区党委政府对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认识不足,在项目资金安排和施工设计规划等方面未能及时征求残联意见。如库伦旗旗委、旗政府未征求残联意见,将600万元项目资金挪作他用;科左后旗旗委政府安排残联与旗蒙医院合作建设,但在前期设计过程中,院方未能采纳残联提出的关于按照残疾人康复中心标准建设的具体建议。

个别地区受地方性政策制约,影响项目进度和项目质量。如呼伦贝尔市将县级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手续全部收回市级审批,个别边远旗县如鄂伦春自治旗和莫力达瓦自治旗每办一个手续都需要三个工作日来回奔波近一千公里,严重影响工程推进速度。莫力达瓦自治区旗在建设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时,发改委批复建设资金615万元,但按照当时呼伦贝尔市实行的比价招标政策,中标企业以415万元中标,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内部装修,承包商仅提供最低档次的装修材料(门400元/扇,地砖26元/平米),残联试图提高标准,但没有可执行的政策依据,当地财政部门不允许残联自行提标。

六、破解当前残疾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掣肘瓶颈的建议.

(一)加强残疾人事业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与投入

邓朴方主席在《人道主义的呼唤》中指出“不是不人道而是不知道”。残疾人事业是一项社会化的工作,很多人对残疾人工作了解不多,对残疾人享受公共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这就要求残联组织担负起宣传动员责任,一方面动员各级党委、政府更加关心、重视残疾人事业,对残疾人事业给予更大力度的政策倾斜。特别是在建设残疾人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积极争取各地把满足残疾人的公共服务需求列为地方政府工作要点,全力抓实抓好;另一方面动员社会各界关注、支持残疾人事业,努力营造残疾人平等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也要动员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坚决维护享受社会公共服务的权益。

(二)借助多方资源优势,推动残疾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一是争取利用公益性用地,推动残疾人公共服务设施立项。各地可协调当地党委政府,将残疾人公共服务机构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将闲置的公益性用地调整为残疾人服务用地,优先保障供应。

二是发挥公益性资金作用,保障残疾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充分利用好各级政府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争取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支持发展残疾人公共服务业,并随残疾人公共服务水平的增加逐步提高投入比例。同

时用好用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探索开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项目,不断拓展公共服务机构服务新领域。

三是鼓励社会资本注入,拓展残疾人公共服务发展空间。各级政府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推动残疾人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切实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残疾人公共服务事业,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的积极性,逐步引导社会力量成为残疾人公共服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多管齐下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切实解决残疾人公共服务共需矛盾

一是科学规划残疾人公共服务设施职能。找准市县两级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定位,摒弃“大而全”的建设理念,规划“专而精”服务分布。一方面充分发挥市级残疾人公共服务设施要发挥资金和人才资源优势,推广良好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服务理念,科学部署区域内残疾人公共服务资源,指导各级机构因地制宜的开展特色化服务;另一方面指导县级残疾人服务中心结合地区特点、残疾人需求和自身优势开展有侧重式、个性化服务,将延续性强、使用频率高、专业化要求较低、场地要求不高的项目逐渐向社会服务机构转移。

二是丰富残疾人公共服务专业人才储备。从国家层面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高校开设的与残疾人公共服务相关的专业

和课程。各大中专院校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求职理念,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残疾人公共服务行业。各级残疾人公共服务机构一方面提高从业者的薪资待遇,另一方面在学术研究、职称晋升等方面提供更多的平台与空间。

三是建立残疾人公共服务设施评估体系。在现有建设成果评估的基础上,整合专家、机构和残疾人的意见建议,建立起科学完备的残疾人公共服务标准评估体系,准确考量残疾人是否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是否在公共服务中获得了应有的效益,让残疾人享受公共服务数量有据可依、残疾人享受公共服务效果有度可量。

大力加强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不断满足残疾群众多样性、多层次的康复和托养服务需求,是加快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对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建设残疾人公共服务设施过程中,要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加强各级政府扶持,吸引多元化资金注入,建立良性人才流动机制,最终形成上下联动、互补无缝的残疾人公共服务网络体系。

残疾人调研报告范本

Screen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learn from them and form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残疾人调研报告

编号:FS-DY-92151 残疾人调研报告 为了准确掌握我市贫困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市残联于xxxx年xx月xx日至xx日在全市由各县(市)、区残联组织,以乡(镇、社区)为单位对贫困残疾人逐户、逐人进行调研摸底登记,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贫困残疾人基本情况 1、残疾人数量11.3万人,占全市人口比例4.01% 2、农村人均纯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为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城镇以市民政局确定低保线以下为城镇贫困户和贫困人口。 3、低保标准人均农村25元/月、城镇人均65元/月。 4、贫困残疾人3.6万人,可扶持残疾人2.16万人。 5、贫困残疾人城乡未享受低保人数17624人。 6、贫困残疾人危房、险房和无房户5202户。

7、肢残贫困残疾人需要解决代步车的2670人,家中没有彩电的18970户。 8、贫困残疾人患病拖着看不起病比较普遍。 9、贫困残疾人子女上学费用主要靠政府减免和社会救助助学,衣服、用具、家电多数靠亲朋好友换代废弃不用的,大部分家庭的贫困残疾人都在初中以下学历。 10、近年贫困残疾人家庭绝对数在增加。 从近年低保中残疾人在年报表中的数量比例变化可看出,如xx县xxxx年残疾人占低保总数的30%,xxxx年末这个比例上升到40%多,3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经过多年的扶贫,残疾人家庭脱贫后又返贫的比例也较大,相对贫困数在扩大,有60%贫困残疾人家庭通过扶贫手段无法脱离困境,但享受低保又受指标限制。 二、贫困原因 1、孤寡和一户多残占低保户的约1/3; 2、因残疾而丧失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子女也困难,无能力照顾高龄化的残疾老人; 3、家庭人口多,劳动力少,特别是残疾而且还有疾病占

高教园区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

高教园区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残疾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家庭的一员,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又好又快发展,广大残疾人与全国人民一道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作为大学生,高教园区则是我们的小型社会。在我们身边,也会有许许多多的残疾人,我们有时候会无视他们,但是他们很希望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心。残疾人比健全人有着更强的自尊心,他们需要的关心不是同情和施舍。和谐社会,是每一个人的和谐,助残,也应该是全方位的。助残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业。这种帮助就像是春天里的出芽,给他们无私,给他们最值得留恋的。就比如说高教园区为他们提供的一些基础设施。这些公共便民设施不仅是针对残疾人,而是为了便于社会有需要的公民使用的,给各种需要的人群带来便利和关怀。 这一次的调研活动,让身为大学生的我们走出校园,了解校园周边残疾人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既可以提前认识社会,也为今后融入社会做好准备。在了解周边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后,我们可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意见,完善社会对残疾人的保护政策,使他们生活更舒适。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虽然不是什么巨大的工程,但却能够使残疾人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和尊重,减少他们的自卑心理。 残疾人事业是阳光的事业,爱心的事业,文明、进步、崇高的事

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加强无障碍设施作为关爱残疾人事业的重要内容,小的来说,这让我们高教园区,这个小型社会充满了和谐和友爱,大的来说,这为依法推进我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营造一个有爱无碍的生活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残疾人走出家庭,走出封闭的世界,走向社会,投身社会,最终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刑侦大队基层基础工作调研报告

刑侦大队基层基础工作调研报告 刑侦大队基层基础工作调研报告 刑侦大队基层基础工作调研报告 2006年是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年,结合我县刑侦基层基础工作实际,我大队于4月初组织人员对刑侦基层基础工作到各派出所、辖区刑侦中队、技情中队进行了调研,现就调研情况向县局报告如下: 一、加强责任区刑警队建设责任区刑警队是刑 侦最基层的队伍,是破案办案的主力军,我县现设有三个责任区刑侦中队,两个派出所刑侦中队,就目前进行情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警力不足。我县辖区大,人口多,地处边境山区,点多、面广、线长是我县刑侦办案的主要特点,又属于刑事案件高发区,就2005年的情况来看,全县共发刑事案件1247起(2004年11月-2005年10月),刑警(45人)人均办案数为16起,破814起,刑警人均破案18起,无论是办案数还是破案数都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且我县辖区较散,路线长,因责任区刑侦中队人员较少,办案人员多数时间忙于在路途中奔波和应负刑事案件的现场勘查工作,无法深入辖区开展侦查破案及刑侦基础工作,致使刑事案件破案率偏低、办案的质量不高、基础工作薄弱等。 2、经费欠缺,装备落后是制约刑侦工作健康发展的又一原因。目前,责任区刑侦中队每个中队有一辆北京吉普车,从车辆数量上无法满足正常工作的需要,再加上吉普车本身质量差,耗油量大,修理费高,我县的路面总体又不好,致使每年拨给刑侦中队的经费绝大多数用在修理费和燃料费两项,且每年都出现超支现象。二、切实加强刑事技术工作刑事技术工作在刑侦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侦查破案的支柱。我县刑事技术中队目前开展法医、痕迹检验、影像、文检、理化(毒品、毒化)、警犬几个专业,为我县的刑侦工作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原因制约着刑事技术工作的发展。 1、人员素质相对不高,我县刑事技术中队目前的技术人员虽

强化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调研报告

强化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调研报告 强化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总体部署,为了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继续查找统计工作在服务科学发展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提高统计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质量和水平,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拓宽三条路子、实施十大工程”的实践主题,把业务工作与学习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针对全市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我深入甘州区、民乐县的部分乡镇和街道开展调研,进一步掌握了县区、乡镇、街道的统计工作情况,查找在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方面存在问题和差距,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对策和措施,积极进行整改,以此达到改善基层统计条件、提升统计服务能力、促进统计事业科学发展的目的。 一、全市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概况 机构设置方面:全市六县区全部成立科级行政建制的统计局;全市有47个乡镇成立了专门的统计站,13个乡镇统计站和其他站所合署办公;街道、社区和行政村还没有成立统计机构。队伍建设方面:县区、乡镇及街道共有统计专兼职人员125人,其中县区统计局共有65人,全部是专职统计人员,男48人,女17人,平均年龄41岁,有统计中级职

称的3人,初级职称的15人。本科学历15人,大专学历39人,中专学历11人;乡镇统计站共有专职统计人员47人,兼职统计人员13人,男32人,女28人,平均年龄34岁,本科学历14人,大专学历33人,中专学历13人;840个行政村的统计人员均由文书兼任,大部分是初中文化程度。基础条件方面:县区统计人员人均有专用电脑一台;60个乡镇都有统计专用电脑;行政村统计基础条件相对薄弱;5个街道、43个社区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部门、机关、企事业单位绝大部分没有专门的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 二、市县区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做法 近年来,市统计局按照省统计局的要求和统计发展的需要,把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实行规范化管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有力措施,狠抓统计基础建设任务的落实,基层基础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一)积极改善统计基层基础条件。市局筹集资金8万元,对基层基础建设试点县给予补助,对基层基础建设达到规范化要求的乡镇给予奖励;县区、乡镇共筹集资金30多万元购置办公设施;市、县区政府也在人员编制、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等方面不同程度地为统计部门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基层基础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在乡镇统计站建设上,提出“八有”(有机构、有人员、有场所、有设施、有标示、有公章、有制度、有电脑)建设标准,县区统计局和乡镇统

残疾人调查实践报告

残疾人调查实践报告 作者姓名:刘×× 实践单位:××大学教科院XX级5班 实践地点:东营市利津县××街道 实践时间:XX年7月28号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又困难的群体,残疾人占全国人口总数5% 其中:视力残疾人877万,占残疾人总数的%;听力语言残疾人2057万,占残疾人总数的%;肢体残疾人877万,古残疾人总数的%;智力残疾人1182,占残疾人总数的%;精神残疾人225万,占残疾人总数的%;多重残疾人782万,占残疾人总数的13%。 我国目前有残疾人6000多万,关联到大约2亿家庭人口。残疾人是最需要关心、扶持和帮助的特殊困难群体。我通过参加“关注身边的残疾人”暑期社会调查活动,了解到了我家乡关于残疾人的情况。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关注残疾人的重要意义,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关爱残疾人,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多种调查方式:文献调研(资料查阅)、实地调研(走村入户)、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现场采访、个别交谈。 XX年11月25日,东营市以东政办发〔XX〕76号文件

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详细规划全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目标、内容、推进方略,正式公布有关领导机构人员名单,为全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提供坚强政策保障。 利用5-8年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确保残疾人享受普惠政策,着力加强特惠保障力度。通过健全残疾人专项救济金制度、实施“残疾群众温馨安居工程”“扶残助学工程”逐步健全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通过政府补贴,扩大保障范围等改善残疾人社会保险状况;通过免费提供辅助器具、抢救性康复服务,补助托管安养费用,改善孤残儿童生存、发展状况等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今后,残疾人重度特困救助标准更高,覆盖范围更大,精神残疾人、智力残疾人、重度残疾人就业将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残疾人购置专用助力车享受补助,孤残儿童家庭寄养逐步推开,残疾人将获得更加广泛有力的社会保障。意见》采取一系列新举措推进残疾人康复、就业、教育、扶贫、托养、无障碍、文化体育、法律服务工作,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平衡城乡残疾人事业发展。其中残疾人托养机构建设,市特殊教育学校迁址新建、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农村残疾人劳动力转移、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摆到突出位置,残疾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逐

2019关于残疾人的调查报告参考范文五篇

2019关于残疾人的调查报告参考范文五篇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残疾人奔小康的步伐,下面是由资料库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残疾人的调查报告”,仅供查阅。 实践单位:聊城大学教科院2012级5班 实践地点:东营市利津县利津街道 实践时间:2012年7月28号 一、残疾人现状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又困难的群体,残疾人占全国人口总数5% 其中:视力残疾人877万,占残疾人总数的14.6%;听力语言残疾人2057万,占残疾人总数的34.3%;肢体残疾人877万,古残疾人总数的14.6%;智力残疾人1182,占残疾人总数的19.7%;精神残疾人225万,占残疾人总数的3.8%;多重残疾人782万,占残疾人总数的13%。 二、调查意义 我国目前有残疾人6000多万,关联到大约2亿家庭人口。残疾人是最需要关心、扶持和帮助的特殊困难群体。我通过参加“关注身边的残疾人”暑期社会调查活动,了解到了我家乡关于残疾人的情况。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关注残疾人的重要意义,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关爱残疾人,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三、调查方式 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多种调查方式:文献调研(资料查阅)、实地调研(走村入户)、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现场采访、个别交谈。 四、东营市关于残疾人的有关政策 1.东营市残联出台的关于残疾人的政策: 2012年11月25日,东营市以东政办发〔2012〕76号文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详细规划全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目标、内容、推进方略,正式公布有关领导机构人员名单,为全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提供坚强政策保障。 利用5-8年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确保残疾人享受普惠政策,着力加强特惠保障力度。通过健全残疾人专项救济金制度、实施“残疾群众温馨

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的几点思考董超残疾人服务设施

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的几点思考董超残疾人服务设 施 叶航 工作圆桌·理事长笔谈 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的几点思考 ◎董超 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是衡量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展示残联形象、提升服务残疾人能力的重要载体,更是构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战略支点。我就任理事长以来对如何加快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通过调研,我也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作了进一步思考。 加快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是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 展观、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维护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每个残疾人,促进残疾人的全面发展,确保残疾人全面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当前和未来几年,是残疾人事业发展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残联系统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从维护残

疾人利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以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为新起点,大力推进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只有建成一大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服务周到的基础设施,才能真正实现“残疾人都能得到基 本公共服务”的目标。因此,加快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对于发挥残联职能、促进事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加快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也是改善服务残疾人基本条件、努力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的现实需要。以我们宿迁市为例,现有各类残疾人34.4万人。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残疾人事业发展还存在着服务设施滞后,基础管理薄弱,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不高等问题。加快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可以全面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就业服务,进行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提供辅助器具供应发放,扶持盲人按摩业,开展残疾人宣传文体活动。通过设备器材、人才等方面的投入,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从根本上增强为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搞好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就是抓残疾人直接受益的基础工程,就是实施改善残疾人身体功能和基本生活状况的民心工程。 我们始终认为,一个地方残疾人服务载体建设的力度和速度,决定一个地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速度和高度。不论是从过

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调研报告

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调研报告 当前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公安派出所,是公安局管理治安工作的派出机关,是公安机关的基层组织,是多功能综合性的作战实体。派出所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大力加强公安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只有把派出所做大、做强、做实,才能夺取公安工作的主动权,顺应派出所工作客观发展的要求。 一、当前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防范网络相对松散。农村地区的安全防范网络建设主要由派出所、××*指导下的村级义务联防队来承担。目前,由于基本待遇无法解决,大部分自然村的义务巡逻处于停滞状态。城市的情况要比农村好,基本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防范网络,但群防群治基础仍十分薄弱。就专门保卫力量而言,一些特困、亏损企业保卫组织名存实亡,一些小型企业和私营企业根本没有保卫力量,群防群治工作在这些地方失去了依托。就居民小区而言,由于物业管理不到位,村院巡逻、楼栋守护落空,即使成立了义务巡逻队、义

务调解会等组织,也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没有真正开展工作。 (二)重要阵地控制存在疏漏。从目前情况看,对特种行业的管理存在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收费、轻管理的现象。一些重要阵地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为现实斗争服务的作用难以发挥。从一些宾馆、旅社发生的刑事案件分析,除了流窜犯罪的不确定性外,身份证查验、楼层守护和从业人员识别能力等控制手段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导致案件证据难以获取,线索无法查证,特别是废旧收购站、典当行管理的失控,致使罪犯销赃渠道无法堵截。 (三)基层内务管理比较薄弱。虽然人口信息已录入微机,但是部分派出所仍然没有入四级网,实现信息共享,为现实斗争和治安管理服务的作用不大。一些基层单位值班登记和接处警登记底数不清,登记不齐,台帐较乱。 重业务工作轻群众基础。把管理工作当作单纯的公安业务,没有很好地贯彻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在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方法、方式上未发生明显转变。 (五)人口管理和特种行业管理存在漏洞。××人口管理有失控现象,××人口管理指导思想存在偏差,特别是取消暂住证收费后,只注重服务,不注重管理,有的暂住人口无有效证件也可办理暂住证。有的地方出租房屋管理失控,致

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内蒙古东部地区残疾人康复托养机构建 设运营调研报告 摘要:本文针对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四地残疾人康复中心、托养服务中心建设运营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同时对康复托养设施建设的社会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针对当前康复托养机构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残疾人公共服务设施;效益分析;供需矛盾 一、引言 康复和托养都是为残疾人服务的重要内容。康复服务旨在综合运用医疗、工程、教育、职业、心理、社会等康复手段,提高或恢复残疾人身体功能;托养服务则主要是为智力、精神和其他重度残疾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务。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服务都可以有效恢复残疾人的生理及心智功能,减轻残疾程度,帮助残疾人回归社会,对改善残疾人生活条件,减轻家庭负担和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区迫切需要康复服务的残疾人高达26.25万,急需得到托养服务的残疾人5.2万,大力加强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势在必行。

“十二五”以来,随着国家对残疾人事业投入不断加大,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残联共同编制印发了《“十二五”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通过新建、扩建、改造等方式、基本实现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级城市(地区、州、盟)都建有一所专业化残疾人康复机构,托养需求最集中的县(市、区)建有一批专业化的托养服务设施。初步建成社会化康复服务网络和托养服务体系的骨干平台,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目前,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立项建设残疾康复、托养设施9个,103个旗县(市区)已立项建设残疾康复、托养设施65个,全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得到极大提升。 二、内蒙古东部地区基本概况 (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四盟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 东南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河北省毗邻,北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四盟市总面积47.1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39.4%。常住人口1155.9万人,占全区总人口数的46.2%。国民生产总值5836.8亿元,占全区国民生产总值的32.4%。 (二)残疾人基本情况

社区残障人群的调查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社区残障人群的调查报告 篇一:社区残疾人工作调研报告 ***社区残疾人工作的调研报告 残疾人由于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日益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明显处于不利的地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的整体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也有了更多的保障,但在实际生活中仍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难题。为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我社区残疾人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社区残疾人协会组织人员对辖区内残疾人生活就业状况与残联救助工作进行了调研。 一、残疾人的基本情况 ***社区,位于哈尔滨东部,辖区总人口***人,***户,其中残疾人***人,***户。占辖区总人口的***%。 通过本次调研,我社区共有持证各类残疾人***人,其 中视力残疾***人占残疾人总数***%;听力言语残疾***人占***%;智力残疾人***人占***%;肢体残疾***人占***%;精

神残疾1***人占***;多重残疾1人占***。 二、服务载体的情况开展 我社区残联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法律和政策文件精神,坚持以区、街道办事处残联为主导、社区为依托、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方式,使残疾人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1.领导重视,残疾人生活保障得到较好落实。 在各级组织的关心和重视下,我社区加强与民政、社会劳动保障部门的协调,积极组织开展了辖区残疾人基本生活状况摸底调查工作, 在掌握辖区残疾人贫困状况的基础上,认真落实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同时依托社区和有关部门在社会保险、大病救助、生活服务等方面提供援助,并切实落实区残联的残疾人贫困家庭救济措施,分别对残疾人贫困家庭给予定期补助和临时救助。目前已有49名残疾人纳入低保;在春节期间,为贫困残疾人发放生活救助物品大米22袋白面22袋豆油10桶,以及其他的生活救助物品。 2.突出重点,残疾人就业服务得到稳步推进。 在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中,深入走访残疾人家庭,认真做好残疾人家庭人员失业、下岗、退休、需求等信息登记,在切实摸清本辖区单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将残疾人政策落实到户。20XX年1月道外区残联联合劳动局为残疾

关注残疾人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

关注残疾人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为促进大学生尽快成长, 给大学生多创造施展技能和才华的条件和环境, 必须切切实实地把实践活动纳入到教学中去。 实践单位: 实践地点: 实践时间: 一、残疾人现状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又困难的群体,残疾人占全国人口总数5% 其中:视力残疾人877万,占残疾人总数的14.6%;听力语言残疾人2057万,占残疾人总数的34.3%;肢体残疾人877万,古残疾人总数的14.6%;智力残疾人1182,占残疾人总数的19.7%;精神残疾人225万,占残疾人总数的3.8%;多重残疾人782万,占残疾人总数的13%。 二、调查意义 我国目前有残疾人6000多万,关联到大约2亿家庭人口。残疾人是最需要关心、扶持和帮助的特殊困难群体。我通过参加“关注身边的残疾人”暑期社会调查活动,了解到了我家乡关于残疾人的情况。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关注残疾人的重要意义,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关爱残疾人,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三、调查方式

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多种调查方式:文献调研(资料查阅)、实地调研(走村入户)、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现场采访、个别交谈。 四、东营市关于残疾人的有关政策 1.东营市残联出台的关于残疾人的政策: 2019年11月25日,东营市以东政办发〔2019〕76号文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详细规划全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目标、内容、推进方略,正式公布有关领导机构人员名单,为全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提供坚强政策保障。 利用5-8年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 体系。确保残疾人享受普惠政策,着力加强特惠保障力度。通过健全残疾人专项救济金制度、实施“残疾群众温馨安居工程”“扶残助学工程”逐步健全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通过政府补贴,扩大保障范围等改善残疾人社会保险状况;通过免费提供辅助器具、抢救性康复服务,补助托管安养费用,改善孤残儿童生存、发展状况等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 据了解,2019年东营市在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活动中,各级各部门累计投入资金.5亿元,残疾人得实惠5.6亿元,人均得实惠4650元,发放调查问卷1万份,残疾人满意率在98%以上。在推进信息交流和公共交通无障碍建设上,配备了无障碍公交车,方便了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日常出行。并购置了电视数字手语翻译机,已在东营新闻联播中试运行。对516户中心城区家庭和650

【调研报告】关于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5月下旬以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XX、副主任XX带领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专题调研组,先后深入X派出所和县交巡警大队、刑警大队、看守所调研,实地观摩了县消防、武警官兵的训练,并在县公安局4楼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县公安局工作汇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公安机关现有政法编制民警462名,实际在岗民警415人;文职人员131人,协勤队员196人;基层派出所15个,民警147人,占全局在岗民警的34.52%;警务室38个(其中社区警务室12个、村驻警务室26个),民警61人,占基层派出所警力的41.5%。从调研情况看,县公安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措施,在维稳、打击刑事犯罪、执法规范化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初步形成以信息化为支撑,以打防控建设为载体,以队伍正规化建设为保障的工作格局,在实现“警务信息化、勤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方面奠定了一定基础,较好落实了固本强基、倾斜基层、加强基层、打牢基础的要求,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基础保障工作有较大改观。县公安局认真落实上级要求,大力推进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以及对外形象得到较大改观,办公用房、交通、通讯等得到有效改善。先后完成基层派出所办公用房建设,县看守所达标为三级,县拘留所、戒毒所等国债资金建设项目全面落实。基层单位刑事技术装备得到较大改善,

现有15个派出所均配备了工作用车及打印、扫描、摄像、人身检查和信息采集等设备,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的能力。 (二)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近年来,县公安局坚持科技强警,加大协调和投入力度,逐步实现了“信息工作基础化、基础工作信息化、各基层单位科技化”的目标。主要围绕信息采集、研判、应用,不断加强信息化软硬件建设,优化完善情报、网安、刑侦技术等专业警种,有效整合警务信息资源,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化工作格局,初步建成较为实用的网络应用系统。所有警种包括15个派出所和半数警务室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构筑了城乡治安视频监控点、站1000余个,公安工作快速比对、快速反应指挥能力明显提升。2013年以来,通过情报信息导侦破案4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0多名,警务科技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治安防控基础不断夯实。一是打防控一体化建设坚持“一警多能、综合执法、多警联动、合成作战、归口办理”原则,统筹协调各警种、部门之间打防控关系,形成了打击违法犯罪的合力,取得了较好效果。二是积极探索现代警务机制,制订《处置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快速封控行动方案》预案,凡重大刑案发生可随时启动,推行平时动态警务战略,实施警力下沉,有效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三是以指挥中心为枢纽,在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为手段的网络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大整体防控力度,把保安队伍纳入公安机关巡防体系,基本形成以专业及辅助人员相结合的治安联控新格局,掌控了社会治安管理的主动权。四是集中开展专项整治,保障治安秩序持续稳定。先后重点开展了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整治、流动暂住人口出租房屋管理、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娱乐场所整治等一系列专项行动,黄、赌、毒得到有效治理,非法枪支、非法暴炸物品、非法管制刀具得到有效查处,减少了违法犯罪的滋生空间。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是什么呢,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城市建设是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基础,科学合理的城市建设有益于促进地区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对城市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结合九江县近些年来城市建设发展的实际,就如何更好更快地扩大城市建设,进行了一些思考,做出如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调研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九江县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中,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现有经济及产业基础优势以及便利的交通优势,把城市建设与地方经济结合起来,按照“全面推进,提升品位”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城市建设的有益方式。截至2008年底,城区面积达到12.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7.97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4%,绿地覆盖率达25%,城区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城市品位得到了提升,有效地推动了九江县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着眼长远,规划先行,把握县城发展定位 九江县是六十年代市县分家后从市区搬迁到沙河来的,是在新城镇这样一个小规模集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为这一历史原因,给

城市发展留下了先天性不足,随意性大的病根。过去城市建设谈不上有什么完善的规划体系。近几年以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按照依托、服务、融入九江市中心城区的思路,结合近城优势和交通方便、人口较多购买力较强的实际,聘请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现场勘察论证,对县城的功能定位、区划布局、道路景观、重点工程等进行高起点、高标准规划,编制了《九江县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对到2020年之前的城市发展作出了初步的规划。规划方案把城区划分为老城区、新城区、沙城工业园区和赤湖产业集群区四大部分,规划面积达22.53平方公里,规划骨干道路框架,以路为线,以交叉口为面,立体发展城区,把老城区定位于商贸居住、新城区定位于综合服务、沙城工业园区和赤湖产业集群区定位于工业制造,并按照功能分区,逐区落实控制性详规。同时,九江县还编制了消防设施、城镇道路、园林绿化、城镇管网、物流仓储、集贸市场等若干专业性规划。打下了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基础,初步形成了区域中心城市的框架。 (二)加大投入、着力“还账”,加快县城建设步伐 由于建城的历史原因,城市建设的先天不足,九江县城市建设较

关注残疾人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注残疾人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导读:本文是关于关注残疾人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希望能帮助到您!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为促进大学生尽快成长, 给大学生多创造施展技能和才华的条件和环境, 必须切切实实地把实践活动纳入到教学中去。 实践单位: 实践地点: 实践时间: 一、残疾人现状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又困难的群体,残疾人占全国人口总数5% 其中:视力残疾人877万,占残疾人总数的14.6%;听力语言残疾人2057万,占残疾人总数的34.3%;肢体残疾人877万,古残疾人总数的14.6%;智力残疾人1182,占残疾人总数的19.7%;精神残疾人225万,占残疾人总数的3.8%;多重残疾人782万,占残疾人总数的13%。 二、调查意义 我国目前有残疾人6000多万,关联到大约2亿家庭人口。残疾人是最需要关心、扶持和帮助的特殊困难群体。我通过参加“关注身边的残疾人”暑期社会调查活动,了解到了我家乡关于残疾人的情况。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关注残疾人的重要意义,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关爱残疾人,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三、调查方式 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多种调查方式:文献调研(资料查阅)、实地调研(走村入户)、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现场采访、个别交谈。 四、东营市关于残疾人的有关政策 1.东营市残联出台的关于残疾人的政策: 2019年11月25日,东营市以东政办发〔2019〕76号文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详细规划全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目标、内容、推进方略,正式公布有关领导机构人员名单,为全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提供坚强政策保障。 利用5-8年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确保残疾人享受普惠政策,着力加强特惠保障力度。通过健全残疾人专项救济金制度、实施“残疾群众温馨安居工程”“扶残助学工程”逐步健全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通过政府补贴,扩大保障范围等改善残疾人社会保险状况;通过免费提供辅助器具、抢救性康复服务,补助托管安养费用,改善孤残儿童生存、发展状况等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 据了解,2019年东营市在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活动中,各级各部门累计投入资金12.5亿元,残疾人得实惠5.6亿元,人均得实惠4650元,发放调查问卷1万份,残疾人满意率在98%以上。在推进信息交流和公共交通无障碍建设上,配备了无障碍公交车,方便了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日常出行。并购置了电视数字手语翻译机,已在东营新闻联播中试运行。对516户中心城区家庭和650名农村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安装了无障碍扶手、语音门铃和闪光门铃。注册成立了东营市阳光导盲犬培育中心,培育幼犬18只。2019年12月初,东营通过“xx”全

残疾人工作情况汇报

残疾人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孙理事长及各位领导 孙理事长一行不辞辛劳莅临××调研指导工作,我们深受鼓舞和鞭策。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领导给予××残疾人事业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简要将我县“十一五”期间残疾人工作作个简要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县共有人口41.2万,其中残疾人口2.4万,约占总人口的5.6%,其中贫困残疾人口约8000人。县残联1989年成立,20xx年升格为正科级群团组织,机构单列,经费全额预算,编制7人,下辖残疾人就业服务所。多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全面执行残疾人保障政策,残疾人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县委、县政府将残疾人事业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专题研究部署。逐年递增残疾人事业相关经费,从20xx年的30万元至20xx年的120万元,三年增长400%。切实加大了宣传力度,先后制作专题电视宣传片,印发宣传手册,使残疾人工作政策深入人心。积极开展自强模范、助残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和“1 1”帮扶、红领巾助残、志愿者助残等助残活动,使扶残助残蔚然成风。 (二)残疾人康复成效较好。20xx年以来,全县有3000余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其中,1200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贫困低视力残疾人免费配用助视器88人,贫困肢体残疾人免费安装普及型假肢36人,聋儿语训27人。同时,对贫困重度下肢残疾人免费发放轮椅、拐杖,盲人免费发放盲杖、盲表,共计供应各类残疾人辅助用具1430件。 (三)残疾人素质普遍提高。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纳入“普九”义务教育规划,义务教育阶段在读残疾学生237人,其中在上级特教学校就读21人,入学率达80%以上。全面落实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子女的“两免一补”。建立助学金制度,资助残疾中小学生142人次,资助金额9万余元,实行残疾大学新生一次性资助,资助残疾大学生2人。 (四)残疾人就业保障有力。稳定残疾人集中就业,新增盲人按摩机构2家,县内福利企业达到6家。积极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全面实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财政代扣、地税代征,三年累计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50余万元。扶持残疾人个体就业800余人,推荐残疾人就业72人,残疾人劳务输出达3000多人。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共计培训400余人次。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调研报告 农村基础设施,是提升农村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改善农村面貌、建设现代化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已成为农村发展最为突出的制约因素。 根据中共**县委办公室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XX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课题调研的通知》文要求,我局牵头组织了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局、畜牧局、扶贫办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调研组,于XX年3月12日开始,对我县XX 年末的有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开展了调查研究。具体做法一是由职能部门综合分析提供XX年末我县相关基础设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二是由各乡镇在本乡镇的范围内开展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形成本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材料提供给我局参考,三是调研组深入有关部门和乡镇去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情况及建议。在此基础上,调研组综合总结了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和我县所面临的形势,讨论提出了部分关于加强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XX年末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1、交通方面。全县通车里程达到1867公里,公路网密度为0.85公里/万平方公里,按人口总数统计为61公里/万人。其中一级公路7公里占0.36 %,二级公路36公里2%,三级公路34公里占1.8%,四级公路587公里占31.45%,等外级公路1293 公里占69.25%。其中有油路140公里,水泥路48公里,弹石路579公里,实现60%的乡镇通油路,98%的行政村通弹石路,93%的自然村通公路,100%的乡镇和65%的村民委员会开通公交车。全县境内“三横三纵”的公路主骨架和“连县、连乡、连村、连景”的公路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2、农田水利方面。全县现有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4座,小型水库64座,小库塘2316件,水窖3.6万个,抽水站141座,机井155眼;“三面光”沟渠640多公里,占全县引水沟渠总长的35%,整修加固河堤146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2.7平方公里。全县可控水量达1.07亿立方米,水利化程度达54.9%。完成农村人畜饮水工程60件,共解决全县11.15万人的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成稳产农田25万亩,拥有大中型拖拉机87台,小型拖拉机313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602台工,农业机械总动力达9002万瓦特,机械耕耙面积达7.1万亩。 3、能源方面。已建成110KV变电站1座和35KV变电站4座,第一、二期农网改造和完善西部地区农网改造项目后,

残疾人调研报告

残疾人工作调研报告 残疾人是特殊的群体,又是困难的群体,社区残疾人工作是依托社区、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力量为残疾人服务,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一项工作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我社区现有总人口1867人,残疾人10人,其中肢体残疾人7人,智力残疾人1人,精神残疾人1人,革命伤残军人1人,为了能够让更快的上情下达、下情上递,社区设立残疾人专职委员1名。 1、在这些弱势群体中,社区工作人员首先为他们建立了残疾人档案。制定了残疾人工作计划和制度,及时为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2、充分利用社区的黑板报、向居民发放宣传单的形式向辖区弱势群体做宣传工作,并且不定期的到居民家中进行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疾苦,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社区残疾人工作的几点思考” 残疾人作为特殊而困难的弱势群体,构成了他们需求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从而使得残疾人工作更为艰巨、复杂。正因如此,做好残疾人工作更加显示出社区建设的无比优越,显示出社区建设给社会文明带来的。从另一看, 在残疾人中也蕴藏着巨大的碍,必要的条件,就会焕发潜能。只要帮助消除障社的能动作用,同样 区建设的力量,社会文明的建设者。残疾人的“自尊、 着无可替自信、自强、自立”精神,在社区建设中同样 代的感召力,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思路 四、融入社区是社区残疾人工作的 社区建设为残疾人事业 抓住这次机遇,了一次发展机遇。 社区工作的新途径,开辟残疾人工作 的重大改革,先决性、基础性,社的新领域。 社区建设是社会管理体制在基层这 任何一项要求的工作来说,的意义。,将社区残疾人工作融入社区建设的设计并区建设的总体框架社区建设的总体部署同步 发展是这项工作的总体思路。篇二:残疾人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残疾人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重要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残疾人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为更准确地了解残疾人生活状况,让普通民众更加关心爱护残疾人,因此进行一个关于残疾人现状的社会调研报告。我将会在武城县残联的帮助下对武城县的残疾人情况进行调研,大致了解残疾人的普遍状况和个别残疾人家庭的生活状况,根据残疾人的特殊需要,对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文体生活、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方面问题进行调查。呼吁广大民众关注残疾人关爱弱势群体,建设和谐大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残疾人工作现状 近年来我县残疾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服务残疾人”的工作理念,认真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残疾人就业扶贫工作扎实推进。组织对全县残疾人生活及就业状况进行调查摸底,普及了残疾人知识,为更好开展残疾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最大限度促进残疾人就业为目的,整合社会资源,挖掘就业岗位,2011年共推荐50余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开展了奖励资助贫困残疾大学生活动,对考入大中专院校的5名学生进行了资助。大力实施“安居工程”,为22户贫困农村残疾人新建或维修了房屋,残疾人危房改造后均达到当地一般农户住房标

关于加强和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和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的思 考 省委党校2012年第一期领导干部进修二班 “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研究专题课题组 加强和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目的是维护残疾人的发展权,促进残疾人的平等参与和全面发展,发挥残疾人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3月19日至23日,我们进修二班一组12人,在温州市有关部门同志的陪同下,深入温州特殊教育学校、温州市康复实训基地、龙湾区残疾人托养中心、泰顺县泗溪镇下桥村等地开展调研,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走访残疾人农户,通过多方式的了解和调研,深切感受到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必要和重要,深切感受到残疾人生活、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冷暖。 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推算,全国共有各类残疾人8300万人,涉及2.6亿个家庭人口;我省共有各类残疾人311.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36%;温州市有残疾人49.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34%,涉及近五分之一的家庭人口,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需要给予特别帮助的社会弱势群体。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

志。如何贯彻落实好中发[2008]7号《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契机,建立健全以生活照料、医疗卫生、康复、社会保障、教育、就业、文化体育、无障碍环境建设、维权等为主要内容的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维护好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让广大残疾人享受到公共服务的阳光,构建和谐共享的社会环境,是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残联组织值得探索和实践的重大课题。温州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他们在这方面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样本意义。 一、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一)残疾人服务体系的概念理解 1.公共服务体系的涵义 体系是一个科学术语,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所谓公共服务体系,广义上是指公共部门为满足公民基本生活与社会发展需求所提供的所有公共产品的总称,包括制度形态、物质形态和劳务形态等各种公共服务类型。狭义上是仅指政府为满足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时的劳务行为总和。 在我国,公共服务体系主要是指以政府为主导、以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为主要任务、以全体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基本目标的一系列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安排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与体制创新。内容包括提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