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贼解剖观察

乌贼解剖观察
乌贼解剖观察

实验7 河蚌、乌贼解剖观察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背角无齿蚌和乌贼的外形及内部解剖观察,了解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和头足纲动物的一般结构特征,以及它们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二、实验材料

1.背角无齿蚌、乌贼的活个体。

2.河蚌鳃切片、外套膜切片、贝壳磨片、钩介幼虫装片。

三、实验器具与药品

显微镜、解剖镜、放大镜、解剖剪、眼科剪、解剖刀、解剖针、各种镊子、解剖盘、蜡盘、大头针、吸水纸等。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

(一)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1.外形观察

河蚌在泥沙中营底栖生活,只有蚌体后部露出泥沙的外面,身体柔软,由两片完全对称的贝壳保护。贝壳的前端钝圆,后端稍尖,背面铰合(称铰合部),腹面分离。当河蚌处于生活状态时,可见其前端腹方伸出足,后端伸出入水管和出水管(图7-1)。

图7-1 河蚌外形(自江静波等)

壳顶为贝壳近前端背面稍隆起的部位,也是贝壳最先形成部分。

韧带位于壳顶后方的铰合部,为一富有弹性的黑褐色角质物。

生长线由壳顶至腹缘有许多以壳顶为中心的环状纹。

图7-2 河蚌的解剖(揭壳方法)(自袁蔚文)

图7-3 河蚌软体部的外形(自江静波等)

2.内部解剖以左手持蚌,使左壳(从贝壳后端向前看,位于壳顶左侧的壳)朝上,右手持解剖刀柄(或解剖剪)从两壳腹面合缝处平行插入壳内,转动刀柄(或解剖剪)撑开两壳,再用镊子柄代替刀柄(或解剖剪)固定之,取出解剖刀(或解剖剪)(图7-2)。用刀柄先分离贴附在左壳内的外套膜,再把刀锋伸进左壳与外套膜之间,紧贴贝壳切断前、后闭壳肌。揭开左壳,可见到壳内前端有肌痕三个,最大的为前闭壳肌痕,在其内侧背方较小的是前缩足肌痕、腹面的是伸足肌痕;壳后端有肌痕二个,大的为后闭壳肌痕,其内侧背方较小的为后缩足肌痕。另外有一条与腹缘平行的曲线痕为外套膜肌痕(即外套线)(图7-3)。

河蚌的头部退化,软体部分主要包括外套膜、足、鳃和内脏团,可依次观察。

(1)外套膜和外套腔去壳后可见紧靠于两壳内侧呈半透明膜状构造的为外套膜,其背面与内脏团皮肤相连,腹面游离;其后缘增厚合抱形成入水管(较大、边缘锯齿状)和出水管(较小、边缘平滑),水流由靠腹面的入水管流入,从背面的出水管流出。河蚌生活时左右外套膜互相紧贴、包围的空腔称为外套腔。

用镊子揭起左侧的外套膜,并沿着基部剪除,可见外套腔内容纳足、鳃和内脏团(图7-3)。

(2)足位于外套膜腹面近前方,斧状,富有肌肉。

图7-4 河蚌鳃瓣结构

A.鳃的一部分;B.水流在体内川行的途径。(自江静波等)

图7-5 河蚌内部结构(自江静波等)

乌贼外形及解剖

1 实验十一、乌贼解剖观察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乌贼的外形及内部解剖观察,了解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动物的一般结构特征,以及它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二、实验材料 材料(一) 实验材料:乌贼浸制标本。 (二) 示范材料:枪乌贼、章鱼、乌贼血管注射解剖标本、田螺、钉螺、蜗牛、扁卷螺、椎实螺、鲍、红螺、毛石鳖、角贝等。 三、实验器具与药品 显微镜、解剖镜、放大镜、解剖剪、解剖刀、解剖针、镊子、解剖盘、蜡盘、大头针、吸水纸等。 四、实验操作与观察 将市场买来的乌贼先在清水中冲洗干净,再用5一10%的福尔马林射人体内,最后保存在5一10%的福尔马林溶液中。如用拖网采集的,将采回的活乌贼养于海水内,用淡水或硫酸镁、1%铬酸进行麻醉,然后用上述方法进行注射和浸制。如需作血管注射,可将麻醉后的乌贼,用剪刀自腹部中线剪开,用洋红动物胶自动脉注入鳃中,然后保存在5一10%的福尔马林溶液中。 取1条,置于蜡盘中,背面向上(颜色较深),依次观察。身体从前向后分为头足部、颈部和躯干部。 五、观察 (一) 乌贼(sepia keulenta)的外形 取浸制的乌贼标本,放在蜡盘中,加入少许水,观察其外形。 1、头部(head) 椭圆形,顶端中央为口,两侧有一对发达的眼,在头部的前方有五对腕(arm),内侧有许多吸盘

2 (suckers),其中以第四对特别长称触腕,有捕食作用。雄性左侧第四腕特化为生殖用腕,又称茎化腕。 2、颈部(neck) 为头之后较细小的部分。 3、躯干部(trunk) 卵圆形,背腹略扁平。两侧有一对狭窄的鳍。 ●颈后方的部分,呈囊状,背腹略扁。 ●外被富有肌肉的外套膜。腹面与内脏团,形成宽大的外套腔。外套膜边缘有狭长的肌肉质褶,称鳍。 贝壳退化,埋藏在背面外套膜内,石灰质,质地疏松 乌贼的外形 乌贼的解剖方法

花的结构和解剖

(五)花的解剖结构 典型的被子植物的一朵花是由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组成的。 具有上述4部分的花称为完全花,如桃、梅等;缺少其中一部分的花称为不完全花,如桑、榉等。从进化角度来分析,花实际上是一种适应于生殖的变态短枝,而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是变态的叶。 1.花梗和花托 花梗(柄)是花与茎的连接部分,主要起支持和输导作用。花梗的顶端是着生花的花托。花托的形状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各式各样,如玉兰的花托呈圆锥形,蔷薇花托呈杯状等等。 2.花被 花被是花萼和花冠的总称。 (1)花萼 位于花的外侧,通常由几个萼片组成。有些植物具有两轮花萼,最外轮的为副萼,如木槿、扶桑等。花萼随花脱落的称为早落萼,如桃、梅等;花萼在果实成熟时仍存留的称为宿存萼,如石榴、柿子等。各萼片完全分离的称离萼,如玉兰、毛茛等;花萼连为一体的称合萼,如石竹等。 (2)花冠 位于花萼内侧,由若干花瓣组成,排列为一轮或数轮,对花蕊有保护作用。由于花瓣中含有色素并能分泌芳香油与蜜汁,所以花冠颜色艳丽,具有芳香,能招引昆虫,起到传粉作用。 花冠的类型 A—十字形花冠;B—蝶形花冠;C—管状花冠;D一舌状花冠; E—唇形花冠;F—有距花冠;G一喇叭状花冠;H—漏斗状花冠 (A、B为离瓣花;C~H为合瓣花) l一柱头;2—花柱;3—花药;4一花冠; 5一花丝;6一冠毛;7—胚珠;8一子房 花冠形态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千姿百态,按花瓣离合程度,花冠可分为离瓣花冠与合瓣花冠两类(如上图所示)。①离瓣花冠:花瓣基部彼此完全分离,这种花冠称为离瓣花冠,常见有以下几种: 蔷薇型花冠:由5个(或5的倍数)分离的花瓣排列成,如桃、梨等。 十字型花冠:由4个花瓣十字型排列组成,如二月兰、桂竹香等。 ②合瓣花冠:花瓣全部或基部合生的花冠称为合瓣花冠,常见有以下几种:

乌贼解剖观察

实验7 河蚌、乌贼解剖观察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背角无齿蚌和乌贼的外形及内部解剖观察,了解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和头足纲动物的一般结构特征,以及它们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二、实验材料 1.背角无齿蚌、乌贼的活个体。 2.河蚌鳃切片、外套膜切片、贝壳磨片、钩介幼虫装片。 三、实验器具与药品 显微镜、解剖镜、放大镜、解剖剪、眼科剪、解剖刀、解剖针、各种镊子、解剖盘、蜡盘、大头针、吸水纸等。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 (一)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1.外形观察 河蚌在泥沙中营底栖生活,只有蚌体后部露出泥沙的外面,身体柔软,由两片完全对称的贝壳保护。贝壳的前端钝圆,后端稍尖,背面铰合(称铰合部),腹面分离。当河蚌处于生活状态时,可见其前端腹方伸出足,后端伸出入水管和出水管(图7-1)。 图7-1 河蚌外形(自江静波等)

壳顶为贝壳近前端背面稍隆起的部位,也是贝壳最先形成部分。 韧带位于壳顶后方的铰合部,为一富有弹性的黑褐色角质物。 生长线由壳顶至腹缘有许多以壳顶为中心的环状纹。 图7-2 河蚌的解剖(揭壳方法)(自袁蔚文) 图7-3 河蚌软体部的外形(自江静波等) 2.内部解剖以左手持蚌,使左壳(从贝壳后端向前看,位于壳顶左侧的壳)朝上,右手持解剖刀柄(或解剖剪)从两壳腹面合缝处平行插入壳内,转动刀柄(或解剖剪)撑开两壳,再用镊子柄代替刀柄(或解剖剪)固定之,取出解剖刀(或解剖剪)(图7-2)。用刀柄先分离贴附在左壳内的外套膜,再把刀锋伸进左壳与外套膜之间,紧贴贝壳切断前、后闭壳肌。揭开左壳,可见到壳内前端有肌痕三个,最大的为前闭壳肌痕,在其内侧背方较小的是前缩足肌痕、腹面的是伸足肌痕;壳后端有肌痕二个,大的为后闭壳肌痕,其内侧背方较小的为后缩足肌痕。另外有一条与腹缘平行的曲线痕为外套膜肌痕(即外套线)(图7-3)。 河蚌的头部退化,软体部分主要包括外套膜、足、鳃和内脏团,可依次观察。

最新花的解剖结构

实验10 花的解剖结构 一、花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一朵完全花是由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等几部分共同着生于花托上构成。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以及在不同的环境下,花的各部位发生各种形态变异,形成了千姿百态、绚丽多采的花的世界。花的形态特征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也是研究不同科属植物之间亲缘关系的重要根据。 本实验通过对桃花(Prunus persica)和其它典型植物花的观察,了解花的基本结构及花的不同类型。 (一)花的基本结构——桃花的观察 桃花为单生花,每朵花下有柄并有一苞片。取一朵新鲜或浸泡的桃花,先自外向内逐层观察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的数目、形态和着生情况。然后将桃花沿纵向切开,在实体解剖镜下做进一步观察。 桃花的花托呈杯状,即花托中部凹陷成一小杯状。萼片、花瓣和雄蕊着生于杯状花托的边缘,雌蕊的子房着生于花托中央的凹陷部位。桃花的花萼由五片绿色叶片状萼片组成,各萼片相互离生。花萼也叫做外轮花被。桃花的花冠由五片粉红色花瓣组成,离生。花冠也叫内轮花被。桃花的雄蕊数目多,不

定数。每一雄蕊由花丝和花药两部分组成,花丝起支持和联系作用,花药中可产生花粉粒,为雄蕊的主要部分。雄蕊在花托边缘作轮生排列。桃花的雌蕊呈瓶状,可分为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子房中着生有胚珠。桃花的子房仅基部着生于花托上,而其它部位与花托分离,故其着生位置属上位子房。桃花的花萼和花冠着生于杯状花托的边缘,其相对于子房的位置则属于周位花(图38-1)。 通过上述观察可了解桃花具有齐全的花的各部分,是一典型的完全花,既是一具有外轮花被(花萼)和内轮花被(花冠)的重被花,又是具有雄蕊和雌蕊的两性花,同时还是一花冠呈辐射对称的整齐花。桃花的结构可代表一般花的基本结构。 (二)花的类型 1.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完全花指一朵花具有齐全的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四部分。当一些植物花的结构中缺少上述四部分中的任何一部分或两部分,甚至缺少三部分时,即为不完全

河蚌内部结构的观察

河蚌内部结构的观察 实验5河蚌的形态结构与软体动物观察 ※<目的要求> 1、学习解剖观察河蚌内部器官的技术。 2、通过对河蚌外形及内部结构的观察,了解软体动物名的一般特征 及其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 3、研究变温动物心搏频率与温度的关系。 4、认识软体动物门各纲的代表。 5※<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活河蚌,蚶、牡蛎、扇贝、蜗牛、田螺、章鱼、乌贼等的浸制标本,贝壳。 显微镜、放大镜、恒温水浴锅、温度计、解剖器具、解剖盘、载玻片、滴管。 5※<实验步骤> 1、河蚌外形、运动及呼吸的观察 1.1 外形壳分左右两瓣,大小和形状一样,近椭圆形。钝圆的一端是 前端,后端稍尖,背缘互相铰合,腹缘分离。壳背方隆起部分为壳顶,略 偏向前端,壳表面以壳顶为中心而与壳的腹缘相平行的弧线称为生长线。 两壳在背部相连的地方有富有弹性的韧带,韧带有何功能? 1.2 运动与呼吸在安静无振动情况下,观察生活在培养缸中的河蚌, 可见河蚌左右贝壳被撑开,斧足从壳缝中伸出来。如果振动培养缸,可见 河蚌斧足缩回,紧闭双壳。在河蚌的后端用滴管轻轻注人数滴炭末水悬浮 液,可看到炭末随着水流从近腹侧的人水孔被吸人蚌体内,不久又看到它 随着水流从近背方的出水孔排出来。攴这种水流是怎样产生的?有何生理 作用? 2、河蚌的解剖 用手术刀柄自两壳腹面中间合缝处平行插人,扭转刀柄,将壳稍撑开,然后用镊子柄取代刀柄,取出手术刀。将镊子柄用力移近闭壳肌处,撑开 缝隙,再以刀锋紧贴左贝壳内表面切断前、后闭壳肌及其附近的肌肉,将 镊子柄取出。这时左右壳还能自由关闭吗?为什么?揭开左贝壳,即可进 行实验和观察内部结构。 3、心脏搏动与水温关系 3.1在内脏的背侧,即贝壳绞合部附近找到围心腔,仔细观察,可见 心脏在其内搏动。 3.2 将河蚌置于盛有室温水的水浴锅内,让水淹没心脏,记录此温度

06-解剖注意要点

无脊椎动物解剖、观察中 一些注意要点 一、蚯蚓解剖、观察注意要点 1. 剪开体壁的部位 沿身体背面、略偏离背中线处, 从肛门(或体中部)到前端剪开体壁。 大多数无脊椎动物均从背面解剖,为什么? 为何要略偏离背中线?——避开背血管 2. 剪开体壁时,刀尖应微微上翘 以防戳破消化道壁——泥沙外溢,影响观察; 动物解剖时均应注意的要点——避免伤及内部器官。 3.细心切断隔膜与体壁之间的联系, 或剪除部分隔膜, 特别是体前部肌肉质很厚的隔膜; 4.将体壁尽量向外侧拉伸,使两侧体壁完全平展; 才可能观察到内部器官。 5.以大头针固定体壁于蜡盘上 左右两边大头针应交错排列,针头向外倾斜; 一则牢固,又避免妨碍操作、遮挡视线; 6.水分控制 开始时标本含水过多,

可以干棉球、吸水纸吸取多余水分, 以免水面反光而观察不清; 观察时间过长,标本易干燥萎缩, 应适时以湿棉球湿润标本。 7.体节的确定方法 由于蚯蚓体节多、体表还有体环存在, 体节的计数比较困难。 故寻找、观察内部器官时, 可通过醒目的标志物来确定内部体节。 储精囊2对大而醒目, 位于第XI、XII体节内消化道背面, 可作为确定内部体节的标志物。 8.观察难点1:精巢囊(内含精巢、精漏斗); 卵巢、卵漏斗等构造 ●精巢囊:X、XI节最后方,本体节后方隔膜之前; ●卵巢:XIII节最前方,本体节前方隔膜之后壁上; ●卵漏斗:XIII节最后方,本体节后方隔膜之前; 三者均位于消化道之下,身体最腹面, 紧贴神经索两侧; 被隔膜遮挡,必须将隔膜拉开才能观察到! 9.观察难点2:脑及神经系统 ●脑:位于咽部背面前部,

被绒毛状咽头小肾管所包围; ●围咽神经:2条,细,易断; ●腹神经索:1条,双股。 二、河蚌解剖、观察注意要点 1. 开壳:翘开双壳 ●用解剖刀柄自两壳腹面中间合缝处平行插入, 轻轻扭转刀柄,将两壳撑开, 再插入镊子柄取代刀柄,取出解剖刀。 ●若用开壳器来翘开双壳,则容易、方便。 2. 分离外套膜 以解剖刀的背面 轻轻、逐步将紧贴一侧贝壳内面的外套膜与壳分离; 3. 切断闭壳肌 以解剖刀的刀锋紧贴贝壳, 逐步切断位于前、后端近背缘处联合两壳的闭壳肌,便可揭开贝壳。 4. 肾的观察 肾脏1对,位于围心腔腹面左、右两侧下方。 沿着鳃的上缘剪除外套膜及鳃,即可见到。 U型,由肾体(腺体部)、膀胱两部分构成: 肾体:紧贴鳃上腔下方外壁,黑褐色,海绵状;

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精)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四川省二O一四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生物学科实验操作试题(九) 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 (考试时间:10分钟) 一、实验目的 1.认识花的基本结构,说出花的各个部分的功能。 2.学习解剖和观察花结构的方法。 二、实验材料用具 当地的时令花朵,镊子,放大镜,载玻片,刀片,大头针,32开白纸。 三、实验操作要求 1.检查实验材料用具。 2.观察花的结构。 A.取一花朵,仔细观察花朵的外形和各部分的颜色,识别花朵的各部分。 B.在白纸上写好花朵从外到内名称,用镊子摘下花朵的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分别放在白纸上的相应名称旁。 C.用镊子取下一个花药放在白纸上并压破,用放大镜观察花粉。

D.将雌蕊的子房放在载玻片上,用刀片纵切开,用放大镜观察子房内的胚珠,并用大头针将胚珠挑出来。 3.整理器材。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四川省二O一四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生物学科实验操作试题(九) 《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评分表 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 准 分值得分 1.检查实验材料用具检查花朵,镊子,放大镜, 载玻片,刀片,大头针,32 开白纸是否齐备。 1分 2.观察花的结构A.取一花朵,仔细观察花 朵的外形和各个部分。 1分 B.用镊子摘下花朵的花萼、花冠、 雄蕊、雌蕊,分别说出他们的名称。 2分C.分别说出雌蕊和雄蕊的组成。1分

D.用镊子取下一个花药放在白纸上 并压破,用放大镜观察花粉。 2分 E.将雌蕊的子房放在载玻片上,用 刀片纵切开,用放大镜观察子房内的 胚珠,并用大头针将胚珠挑出来。 2分 3.整理器材 将花朵碎片和用过的白纸片 送到指定的地方;将镊子, 放大镜,载玻片,刀片,大 头针整齐地摆放到实验桌前 方。 1分合计10分 监考教师:确认成绩学生签字:

乌贼外形及解剖

实验十一、乌贼解剖观察 一、实验目得 通过对乌贼得外形及内部解剖观察,了解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动物得一般结构特征,以及它与生活环境相适应得特点。 二、实验材料 材料(一) 实验材料:乌贼浸制标本。 (二) 示范材料:枪乌贼、章鱼、乌贼血管注射解剖标本、田螺、钉螺、蜗牛、扁卷螺、椎实螺、鲍、红螺、毛石鳖、角贝等。 三、实验器具与药品 显微镜、解剖镜、放大镜、解剖剪、解剖刀、解剖针、镊子、解剖盘、蜡盘、大头针、吸水纸等。 四、实验操作与观察 将市场买来得乌贼先在清水中冲洗干净,再用5一10%得福尔马林射人体内,最后保存在5一10%得福尔马林溶液中。如用拖网采集得,将采回得活乌贼养于海水内,用淡水或硫酸镁、1%铬酸进行麻醉,然后用上述方法进行注射与浸制。如需作血管注射,可将麻醉后得乌贼,用剪刀自腹部中线剪开,用洋红动物胶自动脉注入鳃中,然后保存在5一10%得福尔马林溶液中。 取1条,置于蜡盘中,背面向上(颜色较深),依次观察。身体从前向后分为头足部、颈部与躯干部。 五、观察 (一) 乌贼(sepia keulenta)得外形 取浸制得乌贼标本,放在蜡盘中,加入少许水,观察其外形。 1、头部(head) 椭圆形,顶端中央为口,两侧有一对发达得眼,在头部得前方有五对腕(arm),内侧有许多吸盘(suckers),其中以第四对特别长称触腕,有捕食作用。雄性左侧第四腕特化为生殖用腕,又称茎化腕。 2、颈部(neck) 为头之后较细小得部分。 3、躯干部(trunk) 卵圆形,背腹略扁平。两侧有一对狭窄得鳍。 ●颈后方得部分,呈囊状,背腹略扁。 ●外被富有肌肉得外套膜。腹面与内脏团,形成宽大得外套腔。外套膜边缘有狭长得肌肉质褶,称鳍。 贝壳退化,埋藏在背面外套膜内,石灰质,质地疏松

家兔的解剖

家兔的解剖 一、目的: (一)、通过对家兔的解剖,掌握解剖哺乳类的基本技术。 (二)、通过本实验观察,了解哺乳类有关系统的主要特征。 二、内容: 家兔解剖及观察。 三、材料: 家兔标本、解剖用具、放大镜。 四、操作及观察: 在家兔的耳部找到血管,注射入空气,待兔死后进行解剖。 (一)膈及胸、腹腔的观察 把兔放在解剖盘内,腹面朝上,四肢分开,用剪刀在腹正中部剪开皮肤及肌肉层,沿中线向后到达膀胱的基部。向前剪至胸骨时可见一肌肉质的膈把体腔分成胸腔和腹腔两部分,注意勿剪坏腹腔内的脏器,膈有何功能? 用剪刀刺破隔的一侧,注意空气的进入,用骨钳剪断胸骨两侧的肋骨,移去胸骨,将胸壁向两侧拉开就可看到胸腔内的脏器。胸腔与腹腔内有哪些脏器? 它们均靠系膜悬挂在体腔内。 (二)消化系统: 在口角处做一切口,拉长口裂,观察口腔内齿和舌,口腔顶部有横的褶膜盖在硬腭外面。用放大镜观察口腔内舌的表面,可见许多乳头(内有味蕾)有何功能? 剥开头部的皮肤,观察三对唾液腺(耳壳基部的耳下腺,下颌内侧的颌下腺和舌下腺。) (])耳下腺:位于耳壳基部的腹前方,剥开皮肤即可见。为不规则的淡红色腺体,其腺管开口于口腔底部(不必寻找). (2)颌下腺:在颈部腹中线上,口腔底的基部,将附近脂肪清除,可见有一对椭园形的腺体,腺管开 口于口腔底部(不必寻找)。 (3)舌下腺:位于左右颌下腺的上方,埋在肌肉下。形小、淡黄色。将附近淋巴节(园 形)移开,即可看到扁平长条形的舌下腺,由腺体的内侧伸出一对舌下腺管,伴行颌下腺管开口于口腔底。 (4)沿口角将颊部剪开,清除一侧的咀嚼肌,并用骨剪剪开该侧的下颌骨与头骨的关节,即可将口腔 全部揭开。 2.口腔:口腔的前壁为上下唇;两侧壁是颊部,上壁是腭,下壁为口腔底。口腔前面牙齿与唇之间为前庭。位于最前端的1对长而呈凿状的牙为门牙,上门牙内侧有一对小门牙。后面有短而宽且具有磨面的前臼齿及臼齿。可用家兔的头骨进行对照观察。齿式为:2、0、3、3 2、0、2、3 在口腔顶部的前端。用手可摸到硬腭;后端则为软腭。硬腭与软腭构成鼻通路,口腔底部有发达的肉质舌。舌的前部腹方有系带将舌连在口腔底上。舌的表面有许多小乳头,其上有味蕾。舌的基部有一单个的轮廓乳头。 3.咽部:咽即软聘后方背面的腔。由软腭自由缘构成的孔为咽峡.沿软腭的中线剪开,露出的腔是鼻咽腔,为咽部的一部分.鼻咽腔的前端是内鼻孔。在鼻咽腔的侧壁上有1对斜的裂缝是耳咽管的开口。如用猪鬃探则,此管可通中耳腔。咽部后面渐细,连接食道。食道的前方为呼吸道的入口,此处有一块叶状的突出物称会厌(位于舌的基部)。食物与空气在咽部后面进行交叉、会厌能防止食物进入呼吸道.、 4.消化管和消化腺,

实验五 乌贼

实验五乌贼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乌贼的外形观察与内部解剖,了解头足纲动物的一般特征,认识软体动物门各纲的代表。 二、实验内容 1.乌贼的外形观察与内部解剖; 2.石鳖、鲍、蜗牛、章鱼等示范标本。 三、实验仪器设备 电脑、投影仪、解剖盘、蜡盘、显微镜等。 四、使用材料、药品及试剂 乌贼的活体或浸制标本以及石鳖、鲍、蜗牛、章鱼等示范标本。 五、实验操作与观察 (一)乌贼(Sepia keulenta)的外形 取浸制的乌贼标本,放在蜡盘中,加入少许水,观察其外形。 1、头部(head) 椭圆形,顶端中央为口,两侧有一对发达的眼,在头部的前方有五对腕(arm),内侧有许多吸盘

(suckers),其中以第四对特别长称触腕,有捕食作用。雄性左侧第五腕特化为生殖用腕,又称茎化腕。 乌贼的外形 2、颈部(neck) 为头之后较细小的部分。 3、躯干部(trunk) 卵圆形,背腹略扁平。两侧有一对狭窄的鳍。

(1)外套膜和外套腔:包围在躯干部的一层较厚的肌肉为外套膜。外套膜在腹面与内脏团分离,形成的一个空腔是外套腔。 (2)鳍(fin):位于躯干两侧,为一对狭长的皮肤皱褶。 (3)壳(shell):退化,包被在躯干部背面的皮肤之下。 (4)漏斗(funnel):位于颈部腹面,有一肌肉质的管状漏斗,窄小部分向前与外界相通,宽大部分向后与外套腔相通。 (二) 乌贼的内部解剖 将乌贼腹面向上,用解剖剪刀沿着外套膜侧缘,将腹面的外套膜剪掉,观察剪下来的外套膜在其内壁前端有两个钮状突起,可与漏斗基部腹壁两个软骨凹陷相嵌合,形成闭锁器,然后,将乌贼置于蜡盘中,再观察鳃、肛门、肾、墨囊和生殖器官等。 1、呼吸系统 鳃一对。位于外套膜内,呈羽毛状。 2、生殖系统 雌雄异体。生殖腺位于体后端。 (1) 雌性生殖器官

鸡的解剖检查手册

皖西学院 鸡 的 解 剖 检 查 手 册

鸡的解剖步骤 1按鸡的身体部位的解剖步骤: 解剖前先详细观察鸡只的外表症状 头部、颈部的解剖胸腔、腹腔内的解剖 2按鸡的内脏各个系统的解剖步骤: 呼吸系统的解剖消化系统的解剖秘尿系统的解剖生殖系统的解剖循环系统的解剖 3解剖前先详细观察 鸡只的外表症状鸡只的外表症状: 皮肤上的病变:出血、肿瘤和羽毛脱落; 鸡爪上的病变:干燥、出血和变色; 鸡喙部的病变:干燥和变色; 4头部、颈部的解剖 解剖步骤: 先从鸡嘴角处剪开口腔---再延食道把颈部剪开---再延食道把气管分离出去---剥离颈部皮肤分离淋巴扁桃体---从鼻孔上方以鼻腔横截面剪开。在胸口处取下大胸,从胸口处剪开,把气管和支气管剪开5头部、颈部的解剖 头部的解剖与疾病: 头部的解剖重点:是口腔内和鼻腔内病理变化。 头部的疾病:鼻腔炎症、传染性喉气管炎、口腔炎症和鸡痘等疾病。

口腔炎症:曲霉菌毒素中毒、维生素缺乏、鸡痘等疾病。 6颈部的解剖 颈部的解剖与疾病: 颈部的解剖重点:是食道、气管和淋巴扁桃体的病理变化。 颈部的病理变化:食道出血;气管内出血、充血及有不同程度的粘液;扁桃体大小不同。 7胸腔、腹腔内的解剖 解剖办法:从胸软骨与腹部交界处把腹腔剪开,并向关延脊梁骨与肋骨交界处剪开并去掉大胸。 去掉大胸后---先摘取出肝脏和脾脏---把腺胃和肌胃及肠道拉出---最后取出支气管和肺。 8胸腔内的解剖 胸腔内的器官有部分支气管、心、肺、肝、脾和腺胃等。 心、肺、肝、脾为胸腔内实质性器官病变多表现在充血、出血和坏死,另处或表现有肿大、缩小、边缘变薄与实质性变性。但每个器官又有其特征性病变。 腹腔内的器官有消化系统全套器官、肾、卵巢和睾丸及法氏囊等。肾、卵巢和睾丸及法氏囊为腹腔内实质性器官病变多也表现在充血、出血和坏死,另外或表现有肿大、缩小、边缘变薄与实质性变性。但每个器官又有其特征性病变。 9呼吸系统的解剖

乌贼外形及解剖

实验十一、乌贼解剖观察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乌贼的外形及内部解剖观察,了解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动物的一般结构特征,以及它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二、实验材料 材料(一) 实验材料:乌贼浸制标本。 (二) 示范材料:枪乌贼、章鱼、乌贼血管注射解剖标本、田螺、钉螺、蜗牛、扁卷螺、椎实螺、鲍、红螺、毛石鳖、角贝等。 三、实验器具与药品 显微镜、解剖镜、放大镜、解剖剪、解剖刀、解剖针、镊子、解剖盘、蜡盘、大头针、吸水纸等。 四、实验操作与观察 将市场买来的乌贼先在清水中冲洗干净,再用5一10%的福尔马林射人体内,最后保存在5一10%的福尔马林溶液中。如用拖网采集的,将采回的活乌贼养于海水内,用淡水或硫酸镁、1%铬酸进行麻醉,然后用上述方法进行注射和浸制。如需作血管注射,可将麻醉后的乌贼,用剪刀自腹部中线剪开,用洋红动物胶自动脉注入鳃中,然后保存在5一10%的福尔马林溶液中。 取1条,置于蜡盘中,背面向上(颜色较深),依次观察。身体从前向后分为头足部、颈部和躯干部。 五、观察 (一) 乌贼(sepia keulenta)的外形 取浸制的乌贼标本,放在蜡盘中,加入少许水,观察其外形。 1、头部(head) 椭圆形,顶端中央为口,两侧有一对发达的眼,在头部的前方有五对腕(arm),内侧有许多吸盘(suckers),其中以第四对特别长称触腕,有捕食作用。雄性左侧第四腕特化为生殖用腕,又称茎化腕。 2、颈部(neck) 为头之后较细小的部分。 3、躯干部(trunk) 卵圆形,背腹略扁平。两侧有一对狭窄的鳍。 ●颈后方的部分,呈囊状,背腹略扁。 ●外被富有肌肉的外套膜。腹面与内脏团,形成宽大的外套腔。外套膜边缘有狭长的肌肉质褶,称鳍。 贝壳退化,埋藏在背面外套膜内,石灰质,质地疏松

鸡的解剖实验报告

鸡的解剖实验报告 专业:动物医学年级:2015 姓名:王涛学号:86150233 一、实验日期:2016年12月12日 小组成员:张建刚、冯洋、李金霞 二、实验目的 1、通过对鸡的骨骼和肌肉的观察,认识禽类动物的基本生活习性和主要特征。 2、通过对鸡的内部结构解剖和观察,认识鸟类的各个基本器官以及系统的基本结 构,并发现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主要特征。 3、通过对鸡的解剖操作,掌握解剖鸟类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三、实验内容 1、观察鸡的外形结构,了解鸡的基本生活习性。 2、打开胸腔和腹腔,观察各个器官,并能准确找出器官所在的位置。 四、实验器材 手术盘、剪刀、一只已经处死并脱毛的健康鸡五、实验步骤和观察内容 (一)、观察外形结构: 背面腹面

脱毛后的外形特征:头部、颈部、躯干部、四肢容易区分,尾部明显退化,皮肤薄 且松,皮肤腺体不发达。前肢特化为翼,后肢具有四趾,趾间无蹼。 (二)、外形基本观察结束后,用剪刀沿着鸡的大腿内侧剪开,如图所示;把鸡腿给打开后沿着腹侧的肛门正上方无骨处 剪开,打开腹腔,观察其内部结构; 在打开腹腔之后,大概观察了各个器官的具 体位置和形态,然后在进一步观察其结构; 1、十二指肠:位于腹腔右侧,前端与肌胃相接,灰白色,管状 心脏 泄殖腔 气囊 空回肠 剪开位置

2、胰腺:夹在十二指肠降升支之间,淡黄色,长条形 十二指肠 胰腺 盲肠 十二指肠 空肠 结直肠 输卵管 回肠 泄殖腔 肛门

3、结直肠:很短,前接回肠 4、空肠:前接十二指肠,后接回肠,灰白色,管状 5、回肠:前接空肠,后接结直肠,夹在两条盲肠之间,灰白色,管状 6、输卵管:分为:漏斗部,壶腹部,峡部,子宫,阴道五部分 观察完肠管之后,开始观察内脏各个器官的形态特征,然后从咽喉部剪开,找出气管和食管,观察软骨等结构; 7、肺:位于胸腔背侧,扁平四方形 8、肝:位于腹腔前下部,暗褐色,分左右两叶,右叶有一绿色胆囊

鸡病理解剖

鸡的病理解剖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鸡的一般临床诊断步骤 2.熟悉鸡的病理解剖程序以及熟悉操作流程 二.实验材料 手术盘,手术刀,手术剪,镊子,一次性手套,消毒水 三.实验内容 1.外观检查 观察群体病禽的营养状况、羽毛、皮肤、天然孔分泌物、可视黏膜的色泽、泄殖腔、粪便、关节、腿、爪。 2.鸡的处死 除去颈静脉处羽毛,进行颈静脉放血处死。 3.鸡的解剖 3.1将处死的鸡浸于消毒水中使羽毛浸湿。 3.2使鸡仰卧,将腹壁和大腿内侧的皮肤切开,用力将大腿按下,使其两大腿向外展开。再于胸骨末端后方将皮肤横切,与两侧大腿的竖切口连接,然后将胸骨末端后方的皮肤拉起,向前用力剥离到头部,使整个胸腹及颈部的皮下组织和肌肉充分暴露,以便检查皮下组织和肌肉是否存在病变。 3.3然后在胸骨后腹部横切穿透腹壁,从腹壁两侧沿肋骨头关节处向前方剪断肋骨和胸肌,然后握住胸骨用力向上向前翻拉,去掉胸骨露出体腔,观察内部情况。 3.4用手指伸到肌胃下,向上勾起,从腺胃前端剪断,在靠近泄殖腔处把肠剪断,将整个消化道连同脾脏取出。小心切断肝脏韧带并连同心脏一起取出。注意保留睾丸的完整。用小镊子将陷于肋间的肺脏完整取出,从嘴角一侧剪开至食管和嗉禽囊,把气管剪开。从鼻孔上方切断鸡喙,露出鼻腔,用手挤压,检查分泌物的性状和鼻腔及眶下窦有无病变。剪开眶下窦,剥离头部皮肤,剪开颅腔露出大脑、小脑。在大腿内侧剪去内收肌,暴露出坐骨神经。 二.四.实验观察 1.外观检查

鸡精神状态良好。羽毛蓬乱无光泽,背部羽毛较少,肛门周围羽毛无污染。皮肤弹性一般。鸡冠肉髯颜色正常。腿爪无肿大异常。运步协调无跛行,且活跃。 2.皮下及肌肉检查 皮下无出血,水肿。肌肉色泽正常,弹性良好。分离大腿内侧肌肉,取出坐骨神经,其粗细、色泽、光滑度一致。 3胸腹部检查 3.1心包膜与心壁无粘连,打开有少量心包液流出,为正常现象,起润滑的效果。 心脏无肿大,无出血点,心肌正常。 3.2肺脏,无结节,剪下一小块放入水中,有1/3浮在水面,2/3沉在水中。 3.3 腺胃胃壁厚度正常,无出血异常。

鳖的外形及解剖

实验16 龟(鳖)的外形与解剖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解剖龟(鳖)以及示范标本的观察,掌握爬行动物真正适应陆生生活的主要特征。 二、实验材料 活龟(或中华鳖);鳖或龟、石龙子的解剖标本;鳖或龟、石龙子、蛇等的骨骼标本。 三、实验器具 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各种镊子、解剖针、放大镜、吸水纸、棉花等。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 (一)外形 龟与鳖外形相似,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尾及四肢等5部分。 1.头和颈 头部呈三角形,有1对鼻孔位于最前端。鼻后有眼,眼具眼睑及瞬膜。鼓膜明显,位于眼后。口裂呈“人”字形,在腹面。口内无齿,具角质鞘。 颈粗而长,转动灵活,可缩入背腹甲内。 2.躯干 躯干部背腹扁平,具坚硬的背甲和腹甲(图16-1),背甲与腹甲之间以甲桥相连。 3.四肢和尾 四肢和尾之表面被有鳞片,可缩入背腹甲内。前肢5指,各指具爪;后肢5趾,趾间具蹼,除第5趾外,其余各趾均有爪。 尾细长,圆锥形。 (二)解剖 1.麻醉 将活龟的口腔张开,用细滴管向舌根的喉头开口处滴乙醚4-5滴,或用蘸有乙醚的脱脂棉球植入泄殖腔深处。若不麻醉,活体解剖亦可,但需注意安全,以免被龟咬伤(可先用细绳绑紧龟的颈部)。

2.解剖 将龟腹甲朝上,置于解剖盘内,用小钢锯锯断身体左右两侧背、腹甲相连的甲桥,使背腹甲分离。再用解剖刀或解剖剪割断附在腹甲上的肌肉、皮肤等,将腹甲整块去掉,即可暴露内脏器官。 背甲 腹甲 图16-1 龟甲骨板及盾片模式图(自张孟闻等) 若解剖中华鳖,可直接用解剖剪从颈(或尾)的腹面剪开皮肤,然后向两侧剪开,将背、腹甲分离(注意背、腹甲在体侧接缝位于背面),同样去掉整块腹甲,以暴露内脏器官。 (三)内部结构观察 1.循环系统 心脏剪开薄的包心膜,暴露心脏,可见心脏由一心室二心房组成。心室位于腹面,呈倒三角形。心房位于心室前方,左右两心房由隔膜完全分开。用钝镊子提起心脏,向前翻

初一生物教案:花的结构

花的结构 七年级生物教案 教学目的 1.掌握花的基本结构,理解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 2.学会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作用,认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相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雄蕊和雌蕊的结构和功能;解剖和观察花的方法。 教学准备 桃花(或一朵完全花)的挂图、模型。新鲜的桃花(或其它完全花)或浸泡的花(或花的解剖塑封标本)。放大镜、镊子、解剖针、刀片、白纸、胶水。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体是由哪些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构成的? 2.为什么把花、果实、种子叫做生殖器官? 引言: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繁殖后代直接有关,所以属于生殖器官。绿色开花植物在开花之后,一般都能结出果实和种子,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观察、研究花的结构和功能,就会逐步明白。 一、花的基本结构(以桃花为例)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花的外形,然后指导学生按要求逐步解剖并观察花的各部分结构。 (一)观察花的外形 教师结合挂图,指导学生参照课本上“花的基本结构图”,有步骤地观察以下内容: 1.花柄:它的颜色、着生的部位。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2.花托:它的形状、颜色。想一想它的作用。 3.花萼:由萼片组成。数一数萼片的数目,着生在哪里。 4.花冠:由花瓣组成。注意它的颜色和数目。 完成上述观察,由一位同学归纳小结,然后教师再作补充性讲述,指出:

花柄紫红色,一端着生在茎上,另一端连接着花朵。它支撑着花朵,使它展放在空间。顺着花柄往上看,可看到略为膨大,呈杯状,紫红色的部分,这是花托,花的各部分着生在花托上。在花托的边缘上着生有萼片,共5片,它们组成了花萼。在花萼的内侧有花瓣,粉红色,5片,它们组成花冠。花萼和花冠合称花被。 (二)解剖并观察花的结构 结合挂图,教师指导学生依次解剖花,观察其内部结构,并将花的各部分粘贴在白纸上制成标本。 1.用镊子将萼片摘下,并粘贴在白纸上。 2.用镊子将花瓣摘下,依次粘贴在白纸上。 3.观察雄蕊:摘去萼片、花瓣后,露出雄蕊和雌蕊于它们合称为花蕊。先观察雄蕊,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1)桃花的雄蕊有多少枚。每一朵都一样吗? (2)每枚雄蕊由哪两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3)取一张白纸放在桌子上,将雄蕊的花药在纸上来回摩擦,能看到有黄色粉末散落吗?这是什么? (4)观察完成后,用镊子摘下部分雄蕊,粘贴在白纸上。 4.观察雌蕊:摘去全部雄蕊,这时在花托的顶部只剩下1枚雌蕊了。 (1)观察雌蕊由哪三部分组成。 (2)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配合,用刀片分别将子房作横切和纵切。然后用放大镜观察横、纵切面,注意看看有几个胚珠。 完成上述观察后,组织同学讨论归纳花的结构。花的主要结构是什么?接着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述,指出: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它包括雄蕊和雌蕊。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花药里有花粉。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组成。子房里有胚珠(桃花只有一个胚珠)。花开放后,花粉落到柱头上,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这些变化今后再研究)。由此看来,只有花蕊与结出果实、种子有关,所以它是花的主要部分。 二、花的其他结构 有些植物的花(如桃花)除了上述的基本结构外,还有其他一些结构,例如蜜腺。 用放大镜观察子房的基部,看到有小突起,这叫做蜜腺。蜂蜜采集的花蜜就是由蜜腺产生的: 有些植物的花,能散发出芳香的气味,它是花瓣里的一些细胞分泌出来的物质。这些物质容易挥发成气体,从而使花散发出香气。人们利用它可制取香精,如玫瑰花、桂花。

观察花的结构

观察花的结构 教学目标 1.掌握花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明确花蕊就是花的主要部分。 2.了解花的种类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异株植物的概念。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种类。 3.通过解剖桃花与观察各种植物的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实验操作能力。 4.通过识别不同种植物花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5.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使学生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 6.通过学习“花的种类”,继续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重点、难点分析 1.“花的结构”就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因为: (1)前面几章的教学讲的就是植物的营养器官。植物生长到一定时间就要进行繁殖。花、果实、种子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只有把花的结构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开花后才能结果,种子才能形成。 (2)花实际上就是变态的枝条。花的各部分与枝条的组成从来源上讲就是一致的。通过“花的结构”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前后联系及进一步探讨事物从一般到特殊的辩证关系,都就是有帮助的。 2.观察实验材料的准备,就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因为:讲“桃花的结构”时,新鲜的桃花已经过季,这就需要教师在春天的时候,准备好秋季用的桃花,并把它们浸泡在福尔马林或酒精溶液里备用。也可以事先培养白菜花或油菜花进行教学,北方的冬天吃完的白菜留下的“白菜疙瘩”种在花盆里或浸泡在水中,一个月左右就能抽出花莛、开花。还可以选择一些秋季盛开的花卉备用。

3.解剖花并做成粘贴花标本,也就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因为: (1)桃花也好、白菜花也好,对于学生来说,操作起来都显得小了。学生进行解剖时,往往显得“笨手笨脚”,容易弄丢一个部分或弄断一个结构,所以要注意提醒学生,认真谨慎地从外至内地一层层把花的各部分用镊子镊取下来,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然后再粘贴在台纸上。 (2)做粘贴花标本的过程,学生也往往容易把台纸弄得很脏,而且粘出的花摆放不够科学与美观。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正确的操作过程,要设法引导学生粘贴出来的标本,既科学又美观。 4.单性花、两性花、雌雄同株、雌雄异株及花序的概念就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从上节的教学内容知道:花蕊就是花的最主要的结构。花若无花蕊就不能称其为花。因此,根据花中花蕊的种类而定名的单性花与两性花就是最基本的两类花。只有理解了这两类花的区别,才能明白雌雄同株与雌雄异株的概念。 花序的概念就是对单生花而言的,理解了花序的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总状花序、头状花序等各种植物的花序。 5.单生花与单性花概念的区别就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因为: ①从字面上瞧,二者只有一字之差,而且“生”与“性”,字形也很相似。学生很容易把两者弄混。 ②从概念上讲,“单生”与“单性”学生也容易混淆,特别就是对“单性”的理解。所以教师在处理这两个概念时,要强调“生”与“性”的区别。“单生”就就是单独着生;“单性”就是对“两性”而言的,指的就是:只有一种花蕊的花,即雌花与雄花。 3.让学生明启头状花序不就是一朵花,也就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难点。因为: ①头状花序从外形上瞧,往往使人认为它就是一朵花。

鳌虾与带子的解剖

实验8带子与鳌虾的解剖 2016.4.30 8.1目的:了解软体动物和甲壳纲的结构特征,掌握带子与鳌虾的解剖方法。 8.2内容: (1)软体动物,甲壳纲的主要特征 甲壳纲主要特征:甲壳亚门在形态结构上表现出多样性,例如体形大小、体节数目、体躯划分及附肢的分化都有较大的差异。在生活方式上绝大多数为海洋生,为海洋浮游动物的重要成员,常被誉为海洋中的昆虫,少数侵入淡水。是构成水生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也有极少数进入陆地生活,但不能脱离潮湿环境。甲壳类动物都具有两对触角,这一点区别于其它节肢动物(有螯肢亚门无触角,三叶虫亚门及单肢亚门仅有一对触角,相当于甲壳类的小触角)。甲壳类动物的附肢基本上都是双肢型,但在不同的体区有不同的形态与机能的分化,其中至少有三对口后的附肢作为颚。甲壳类动物生活史中由卵孵出后为无节幼虫(nauplius),仅有三个体节,三对附肢,相当于成体的前三对附肢,即两对触角及一对大颚。经多次蜕皮不断地在肛门前部增加体节数,原始的种类体节可多达数十节,高等的种类体节数减少并固定,体区划分清楚。此外有些种类头部和胸部可能也会融合到一起,形成头胸部。所有的甲壳亚门的干细胞分裂时的特征相同。 软体动物主要特征:体柔软而不分节,一般分头-足(有的头退化或消失;足肌肉质)和内脏-外套膜(由背侧的内脏团、外套膜及外套腔组成)两部分。背侧皮肤褶襞向下延伸成外套膜,外套膜分泌包在体外的石灰质壳(有的退化成内壳或无壳)。无真正的内骨骼。体内有一血腔(即一系列扩张的静脉窦)。血腔血功能如液体骨骼,用以维持身体的紧张度。血内含少量星形或阿米巴形细胞。血液中含血蓝蛋白(腹足纲及头足纲)。口的肌肉含肌红蛋白。真正的体腔退化为生殖腔和围心腔。体表一般有纤毛或黏液。口内有齿舌。齿舌是多数软体动物特有的器官,由多列角质齿板组成,形似锉刀,用于帮助摄食。常有大型消化腺体。有栉鳃,表面具纤毛,用以激动水流(在双壳类有助于滤食水中食物颗粒)。排泄器官为肾。海生种类排泄氨或尿素,陆生腹足类排尿酸。雌雄同体或异体。 (2)带子,鳌虾的解剖 (3)软体动物分类简介,甲壳纲的重要类群展示 8.3实验材料和用品 显微镜、解剖器材、鳌虾、带子、甲壳纲重要类群展示、软体动物分类简介 8.4实验操作及观察

河蚌解剖及其他软体动物门

河蚌解剖观察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背角无齿蚌和乌贼的外形及内部解剖观察,了解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和头足纲动物的一般结构特征,以及它们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二、实验材料 1.背角无齿蚌、乌贼的活个体。 2.河蚌鳃切片、外套膜切片、贝壳磨片、钩介幼虫装片。 三、实验器具与药品 显微镜、解剖镜、放大镜、解剖剪、眼科剪、解剖刀、解剖针、各种镊子、解剖盘、蜡盘、大头针、吸水纸等。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 (一)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1.外形观察 河蚌在泥沙中营底栖生活,只有蚌体后部露出泥沙的外面,身体柔软,由两片完全对称的贝壳保护。贝壳的前端钝圆,后端稍尖,背面铰合(称铰合部),腹面分离。当河蚌处于生活状态时,可见其前端腹方伸出足,后端伸出入水管和出水管(图7-1)。 壳顶为贝壳近前端背面稍隆起的部位,也是贝壳最先形成部分。 韧带位于壳顶后方的铰合部,为一富有弹性的黑褐色角质物。 生长线由壳顶至腹缘有许多以壳顶为中心的环状纹。

2.内部解剖 以左手持蚌,使左壳(从贝壳后端向前看,位于壳顶左侧的壳)朝上,右手持解剖刀柄(或解剖剪)从两壳腹面合缝处平行插入壳内,转动刀柄(或解剖剪)撑开两壳,再用镊子柄代替刀柄(或解剖剪)固定之,取出解剖刀(或解剖剪)(图7-2)。用刀柄先分离贴附在左壳内的外套膜,再把刀锋伸进左壳与外套膜之间,紧贴贝壳切断前、后闭壳肌。揭开左壳,可见到壳内前端 有肌痕三个,最大的为前闭壳肌痕,在其内侧背方较小的是前缩足肌痕、腹面的是伸足肌痕;壳后端有肌痕二个,大的为后闭壳肌痕,其内侧背方较小的为后缩足肌痕。另外有一条与腹缘平行的曲线痕为外套膜肌痕(即外套线)(图7-3)。 河蚌的头部退化,软体部分主要包括外套膜、足、鳃和内脏团,可依次观察。 河蚌的解剖(揭壳方法) 河蚌软体部的外形

兔子解剖实验报告

兔子的解剖实验报告 专业:动物医学 年级:2015级 姓名:王涛 学号:86150233 一、实验日期:2016年12月7日 小组成员:张建刚、冯洋、李金霞 二、实验目的 1、通过对兔子外形的观察和身体的解剖,了解哺乳动物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2、通过对实验的操作,掌握对哺乳动物基本的解剖和观察方法,例如手术刀的使用、兔子的剥皮和静脉采血。 三、实验内容 1、兔子的外形观察,静脉采血和处死方法。 2、处死后的剥皮及器官观察。 四、实验器材 一只健康的成年兔子、两把手术刀、兔子解剖台一个、兔子固定箱一个、镊子一把,一把剪刀、棉花、注射器若干、布条若干、废物缸一个。 五、实验步骤和观察内容

外形:全身被毛,皮毛白色,且绒毛较多;身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和尾;眼睛瞳孔为粉红色,目光呆滞,精神不振。健康状况:良好,四肢健全。 2、静脉采血 将兔子放在兔子固定箱内,采用2.5ml规格的注射器于耳朵处采血,注意:先从耳尖处静脉开始,由耳尖到耳根,四个同学轮流操作,熟悉静脉采血 的基本操作。 采用5ml的注射器,找到兔子心跳最剧烈的位置,注射一管空气,很快就会在兔子体内形成空气栓塞,兔子会剧烈挣扎,全身松弛而死。4、剥离皮肤处理 将已经处死的兔子皮毛润湿, 固定在兔子解剖台上,四肢

和头用布条绑定,沿腹中线皮毛剪开,手术刀和镊子共同操作,四人轮流操作练习,掌握剥皮的基本操作要领。如图所示,观察兔子的各部分肌肉的构造特征。 5、剪开腹壁和胸壁 镊子和剪刀共同操作,剪刀尖应向上翘,避免损伤内脏和血管;剪开后进行观察,如图所示: 肠道:肠管的前段细而盘旋的部分为小肠,后段为大肠。小肠又分为十二脂肠、空肠和回肠;大肠则分结肠和直肠。小肠和大肠交界处有 盲肠,兔的盲肠很发达。 十二脂肠在胃、的幽门之后,弯折并向右行,接近肝脏内一侧有总胆管注入。在其对侧有胰管注入。空肠和回肠在外观上没有明显的界限。十二指肠后端为空肠,再后为回肠。盲肠是介于小肠和大肠交界处的盲囊。草食性动物的盲肠较发达,肉食性动物则退化。结肠的肠管上有由纵行的肌肉纤维形成的结肠带、横结肠 肝 膀胱 盲肠 结肠 胃 十二指肠 直肠 空肠 回肠

鸡的解剖观察

史上最详细的家禽解剖全解(图解) 家禽解剖是一个系统的技术。在确定鸡病中占有极大的比重。能为如何用药指明方向。即是系统学问,必定深奥。(要耐心看下去) 那我们养殖朋友自己为什么要学会这门技术呢? 作为养殖户的我们天天和我们的鸡打交道,最熟悉本场的环境。我们在确定某一个病的时候,从环境和粪便上判断,有的都已经能看的大概来了,就差解剖这一步无法确定,如果你掌握了一定的剖检技术,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判断出你的鸡群到底是得了什么病。这样,就能早发现,早治疗,把来自于鸡病方面的损失,降到最低。

知道了鸡是感染了哪一种病,用起药来就相对简单多了。尤其是提到药费的问题,相信大爱都感触很深。提到此,个位都有想骂的冲动是吧。明知道哪个公司有好药,就是不会用,也不敢用,所谓艺高人胆大,你掌握了剖检方法,知道是什么病。下一步你就敢自己用药了。 稳扎稳打,一点一点的学,放轻松,其实也没有那么难,相信你自己,你就是最好的兽医。 我们的目标,是让所有能上网的,能看到这个文章的,有学习激情的,想进步的,尤其是想节省药费的。使这些人无论有没有基础都学的起来,在起步之前,建议大家准备一把医用剪刀吧。 在正式动剪刀之前,再啰嗦点其它的。 通常,我们鸡入舍后,每天都会有死亡的鸡,我们养殖户就先对这些死亡的鸡进行解剖,在选择这些病料下手之前,要判断这只准备解剖的鸡是什么时间死亡的,如果死亡时间过长的话,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但对于新手而言,只要不是严重腐败发臭的,我们就拿来剖,就当练手,练习观察。 解剖之初,并不需要准确的验证这个病料到底是死在什么病上,我们练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准确的找到各个器官所在的位置,这是基础的基础。必须把鸡的相关器官都找到。我们这一课就是要让大家熟练的找到相关的器官,并观察变化。 解剖之前,面着一只死鸡的时候,我们不要急于下手。要养成一个细致观察的习惯,我们要做的,就是从外到里,搜集到足够多的证据,把这些搜集到的疑点、变化。记在脑子里,在解剖完成以后,去和鸡病诊断标准去对比,以利于我们做最后的分析判断。 第一眼就要仔细的看看死鸡的外观姿势,是什么样的,比如死亡时是否是腹部向上的,或者是趴着的,注意鸡脸部,头部的观察,鸡冠是不是发白、紫、黑,发白提示鸡有贫血或内脏出血。发暗红表明血液循环不好。发黑表明机体严重缺氧或中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