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共情的认知神经研究

关于共情的认知神经研究
关于共情的认知神经研究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8, 8(7), 970-975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340139.html,/journal/ap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340139.html,/10.12677/ap.2018.87116

A Review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Studies on Empathy

Yiying Zheng

Educational College,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Received: Jun. 27th, 2018; accepted: Jul. 13th, 2018; published: Jul. 20th, 2018

Abstract

Empathy refers to the individual’s understanding and feelings of other people’s emotions and thoughts.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has provided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the neural basis of empathy. The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empathic nerves has increased.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es such as ERP, fMRI, and PET has enabled peopl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empathy.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n empathy and highlights its possible future.

Keywords

Empathy, Cognitive Neuroscience, Neural Basis

关于共情的认知神经研究

郑意颖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18年6月27日;录用日期:2018年7月13日;发布日期:2018年7月20日

摘要

共情是指个体对他人的想法和情绪的感受和理解。近年来,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为研究共情的神经基础提供了新的视角,关于共情神经机制的研究日益增多。ERP,fMRI,PET等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共情的产生机制。本文是对共情的认知神经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郑意颖

关键词

共情,神经基础,认知神经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340139.html,/licenses/by/4.0/

1. 共情的含义及分类

共情是人际交往过程中发生的一种心理现象,铁钦纳在“思维过程中的实验心理学”中提到了“共情”,之后共情才出现在心理学大辞典中(Wispé, 1987)。一些研究者使用内省、共感、移情、同感等概念来表达这种心理现象(史占彪,张建新,陈晶,2007)。对于共情的含义,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在早期的研究中,共情的定义主要是基于哲学的思维和现象学的描述,可以分成三类(郑日昌,李占宏,2006):1) 共情是一种能力;2) 共情是一种情绪和情感的反应;3) 共情既可以是认知的状态,也可以是情感的状态。例如,Hogan认为共情是指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思想,这是一种在认知上理解他人的一种情感状态,并根据这种定义,编制了共情量表来测量共情状态下个体的认知情况(Hogan, 1969)。

尽管学者们对共情有不同的定义,但是也有共识:1) 共情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都有参与;2) 是情绪情感反应的共情,它是在区分自我与他人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个体意识到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在于他人而非自身(Decety & Lamm, 2006; Lieberman, 2007;Singer, 2006)。

共情过程包括情绪唤醒和认知推理,同时包含了“冷认知”和“热认知”。观点采择是自我与他人的观点的区分,基于相关的信息推测他人的观点并做出反应(Decety & Jackson, 2004),一般分为情感观点采择和认知观点采择两种。情感观点采择是指个体对他人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认识,认知观点采择则指个体对他人关于人、情景和事件的思考或知识的推断(贾蕾,李幼穗,2005)。因共情而发生利他行为的可能性比因认知观点采择而发生利他行为的可能性要大。这是因为共情能够提供环境信息,共情中的共享情绪网络可以激活相关联的动机和行为系统。例如:看到他人因某一物体受伤,个体会产生负性情绪,并回避该物体。共情是个体获得周围世界价值的重要的方式,可以说共情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种智能机制(de Vignemont & Singer, 2006)。

共情到底是情感性还是认知性的,对于这个问题,一些人把共情看作是一种情感现象,它指的是体验另一个人的情感,也有另外一些人把共情看作是一种认知结构,是对另一个人认知上的感知。Stotland 和他的同事认为共情只是一个情感术语,他把共情定义为“观察者感知到他人正在经历或将要体验经历某种情绪的一种情感反应”,尽管他认为情感上的共情和认知上的共情是相互关联的,但他的关注点主要是情绪反应。Stotland认为共情也可以是不一致的情绪反应,他称之为差异共情。他对共情的定义仅仅是指建构他人的心理状态的活动,而建构的结果并不一定是相似的。Wispé认为共情和同感来源于两个不同的系统,他认为共情是个体在没有判断的情况下,理解他人情感体验的努力,这是区分自我和他人的,而同感是指当看到他人痛苦的状态,个人的这种感受也被唤醒了。因此,Wispé的定义显然更具有认知意义,他认为共情是指对他人的思想的理解,是在认知上理解他人的情感状态。Gladstein (1983)则整合了其他研究者的看法,他建议用情感共情来表示跟另一个体验到相同的情感,用认知共情表示采纳赞同另一个人的观点。他强调,这两种类型是截然不同的,相互区别的。后来的很多研究都给Gladstein 的两成分区分方法提供了支持。情绪共情是指跟另一个体验到相同的情绪。脑成像掩饰的研究结果表明,

郑意颖

跟他人产生情感共情时,个体自身与这种情绪相关的脑区被会激活,并将他人的情绪情感的表征转化成自身的情绪情感的表征,从而使个人可以感受到他人的情绪。认知共情,是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意图,从而推测他们未来的行为,它与高级认知相关的顶额叶脑区有关。

共情作为人与人之间情感连接的纽带,是道德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预测利他行为等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共情是自我与他人之间关系的核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2. 共情的神经基础

共情的神经基础主要由动作知觉和情绪分享系统构成,使产生共情的主体与被观察的客体产生相似的体验,而自我–他人意识系统使个体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情绪产生的缘由在于他人,而自己只是感受到了他人的这种情绪。共情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产生共情的个体知道自己产生的这种跟他人类似的情绪发生的根源是在他人。另外,以额叶为主的心理调控系统进行整体的调节和意识的控制。

2.1. 知觉–动作模型与情绪分享

知觉–动作模型由Preston和de Waal (2002)提出。他们认为,共情是进化的结果。在猿、老鼠等哺乳动物中也有发现类似的能力。

共情的基础是个体与他人的“表征共享”。“表征共享”意味着当一个人感知到他人的情感或者行为的时候,表征相应情感或行为的大脑的相应部位将被激活,从而产生同形的表征(Decety, 2002)。知觉–动作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当个体感知到他人的行为时,他的与该行为有关的个人经验的表征将被自动激活(Preston & de Waal, 2002)。

动作–知觉模型的证据之一是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的发现,这种神经元在恒河猴的大脑腹侧运动前皮质上被发现了(Rizzolatti et al., 1996)。在恒河猴进行目的性动作的时候,镜像神经元被激活了,当恒河猴观察到另一个个体做出相同的动作的时候,镜像神经元也被激活。

2.2. 精神适应性与自我调节

前额叶在情绪控制的过程中起了基本作用。研究发现,双侧前额叶损伤的病人在观点采择(perspective- taking)能力测验中表现出了明显的障碍(Rowe, Bullock, Polkey, & Morris, 2001)。有研究者对额叶损伤病人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右侧额叶对观点采择的能力有很大的影响(Stuss, Gallup, & Alexander, 2001)。

3. 共情的ERP、PET以及fMRI研究

共情已成为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热点,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采用ERP,fMRI,PET等技术探索共情的神经基础。

3.1. 共情的ERP研究

崔芳等人(2009)对具有不同共情的能力的个体加工情绪面孔时的ERP进行了研究。她们首先采用共情问卷筛选被试,根据共情问卷得分,将被试分为高共情组和低共情组,之后采用具有高时间分辨率的ERP来分析在加工情绪性面孔时,两组被试在时间进程上的差异。从图像刺激出现前的100毫秒到图像刺激出现后1000毫秒,每隔2毫秒采集一次数据,她们发现:在性别判断任务中,高共情被试在N1,P2和后部的LPC上表现出了明显的负性偏向,其对消极面孔发生反应的波幅明显大于积极面孔,而低共情被试在两种任务中的ERP没有出现显著差异。

疼痛共情指对他人疼痛的感知、体验和情绪的反应。疼痛作为情绪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在产生共情时首先表现为情感成分的激活。

郑意颖

关于疼痛共情的ERP研究很多。与疼痛的情感成分有关的脑区主要分布在脑岛和前扣带皮层等区域。大量的脑成像研究表明,疼痛共情也激活了这些脑区。许多研究发现,疼痛共情会激活疼痛的情感成分,主要是对前扣带皮层和脑岛的激活。在相关的ERP研究中,发现多种社会因素或认知因素可能会影响共情诱发的脑电成分。例如,一项研究发现,遭受疼痛的个体的道德水平会影响N2成分,不道德的被试在疼痛和非疼痛状态下,N2成分没有显著差异,而非不道德的被试在这两种条件下的差异是显著的(Cui, Ma, & Luo, 2016)。还有研究发现,共情者本身的职业对早期成分N1有影响,与非医生职业的人相比,医生对他人疼痛的进行共情时,N1成分上敏感性较低(Decety, Yang, & Cheng, 2010)。程家萍等人(2017)探讨了认知负荷在疼痛共情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高认知负荷下,疼痛图像诱发的早期成分N2和P2的波幅显著大于非疼痛图像所诱发的波幅早期成分N2和P2的波幅。然而,在低认知负荷下,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这一结果表明,认知负荷主要影响和调节疼痛共情的早期成分,并且还表明,跟低认知负荷条件相比,在高认知负荷的条件下分心刺激(疼痛图像)获得了更好的加工。

3.2. 共情的PET研究

共情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共情者会区分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区别,虽然共情者与他人有着相似的情感,但他们清楚地知道他人才是自己产生这种情绪的源头。在个体的发展中,自我意识的形成是共情能力发展的关键。自我意识不取决于特定的大脑区域,而是取决于大脑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自我意识中,大脑的右半球起主导作用。脑成像实验中,研究者们使用“自我参照范式”来研究自我—他人意识,发现:与他人参照加工相比,自我参照加工激活了内侧前额叶(Northoff & Bermpohl, 2004)。Craik等人(1999)的研究发现,自我意识加工时,右侧额叶被激活了。因此,自我概念的表征位于右侧额叶(Craik, Moroz, & Moscovitch, 1999)。Ruby与Decety进行的一项PET实验中,采用了动作假想范式(motor imageryparadigm),他们让被试观察一些身体图片,这些身体图片有着不同的动作。被试需要想象做出该动作的是他本人(第一人称)或者做出该动作的是其他人(第三人称),比较两种条件下大脑活动的差异。他们对被试脑部的活动进行扫描,结果发现,观点采择时,主要被激活的脑区有前额叶皮层、中部和后部扣带回和额极(Ruby & Decety, 2003)。从近期的研究结果来看:几乎所有与自我意识相关的任务都激活了扣带回和内侧前额叶(MPFC)。

3.3. 共情的fMRI研究

关于疼痛共情,有许多关于fMRI的研究。Singer等人(2006)利用“监狱两难游戏”(Prisoner’s Dilemma game)来诱发被试对两名不同主试的情感态度(满意或不满意)。他们对两名主试进行疼痛刺激,采用fMRI 记录受试者的大脑活动状况。他们发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被试,当她们看到自己喜欢的主试受到痛苦刺激时都产生了共情,当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主试遭受痛苦刺激时,男性被试的共情不明显,女性被试的共情有所减弱。之后,Meyer等人(2013)采用这个研究范式,进一步考查了对不同的对象(朋友或陌生人)产生共情时的神经机制,结果发现了不同的大脑激活模式:对陌生人的共情激活的脑区有背侧前额叶皮层、楔前叶和颞极,而对朋友的共情激活的脑区有背侧前扣带皮层和前脑岛,以及与自我加工有关的内侧前额叶皮质。

Morrison和Downing (2007)采用fMRI来研究当被试分别在经受自身疼痛刺激(用针头轻扎手指)和观看他人接受疼痛刺激(他人手指受到针扎)的录像片段时的神经活动。他们发现自身接受疼痛刺激和观看录像片段两种条件下,扣带皮层的激活区域重叠。个体的心理活动需要广泛的神经网络的参与,并非某一或某些特定的脑区独立完成的,疼痛共情亦如此。研究人员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来扫描被试的大脑,用功能联接的分析方式来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它们把被试分成两组,一组接受能诱发疼痛感的热刺激,另一组观看他人受到创伤而感受到疼痛的录像片段,同时对这两组被试进行fMRI的扫描。在

郑意颖

这两种疼痛条件下,他们将前扣带皮层和前部脑岛的重叠部分作为种子点,进行被试内和被试间两种类型的功能联接分析。这两种功能联接分析都显示,相比于观看他人疼痛时,在感知自身疼痛时,中脑(midbrain)和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中的神经核团与前部脑岛有更强的功能联接;而相对于感知自身疼痛,在观看他人疼痛时,背内侧前额皮层(dorsal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与前扣带皮层和前部脑岛有更强的功能联接(程真波,黄宇霞,2012)。绝大多数的fMRI研究表明,在被试观看他人接受疼痛刺激时,初级感觉皮层和其它的一些躯体感觉区域不被激活,表明疼痛共情主要是情感上的“共鸣”。

积极共情是指个体对他人积极情绪状态的理解和感受的过程,消极共情是对他人消极情绪状态的共情现象(岳童,黄希庭,2016)。有研究发现,被试在面对他人经历快乐、悲伤和焦虑时的共情反应都有腹侧脑岛和隔区参与其中(Morelli & Lieberman, 2013)。另有研究者通过元分析发现,当个体产生消极共情时,右侧前脑岛皮层被激活了,而个体无论是产生积极共情还是消极共情,左侧前脑岛皮层都会被激活(Gu, Hof, Friston, & Fan, 2013)。Lamm,Silani和Singer (2015)运用fMRI记录被试在直接经历和想象他人经历不同情绪时,哪些神经网络被激活了,他们发现积极共情主要激活了内侧眶额皮层(medialorbitofrontal cortex, OFC)。

4. 其他认知神经方面的研究

在没有实际疼痛刺激的情况下,感觉运动皮层的活动会被诱发,但是在疼痛共情过程中,感觉成分的强度比亲身接受疼痛刺激时要弱得多,因此fMRI很难检测到。最近,研究人员使用MEG、TMS和EEG 等技术来研究疼痛共情时大脑的活动情况,都发现了感觉运动皮层的参与。疼痛共情中的感觉成分最早是被Avenanti等人(2005)发现的。他们使用TMS (穿颅磁刺激技术)来刺激和记录被试右手的第一骨间背侧肌和小指展肌对应的左侧运动皮层的运动,来诱发电位,发现当被试观看他人的右手接受针扎时,与右侧对应的运动皮层的动作诱发电位的波幅降低。也有研究者使用脑磁图研究这一问题。他们要去被试观看人体某一部位的图片,一组图片是处于疼痛情景中的,一组图片是处于非疼痛情景中的,并记录初级感觉皮层的脑磁振荡活动。他们发现,跟观看非疼痛情景图片相比,观看疼痛图片时,初级感觉皮层振荡的抑制更强,表明观看疼痛情景图片时,初级感觉皮层的活动更强(Cheng, Yang, Lin, Lee, & Decety, 2008)。

5. 总结与展望

共情是一种重要的人格特质。这种人格特质差异背后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研究技术日益发展,我们对共情的神经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是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争议,对共情的定义和成分、研究手段、研究设计以及数据分析方法都有所差异。

比如,共情研究中,疼痛共情的范式是采用的比较多的范式,是指通过观看疼痛图片来唤起个体的共情。

然而,用单一的图片来诱发共情的生态效度比较低,距离真实的情境差距较大。未来可以设计更加贴近真实情境的研究范式。随着研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期待共情神经机制的研究设计和技术手段的进一步完善。比如光遗传学等技术的发展,已经在细胞分辨率水平上实现了对神经元的操控,这有助于研究者通过操控神经元活动来进行共情的研究(Rickgauer, Deisseroth, & Tank, 2014)。

参考文献

程家萍, 罗跃嘉, 崔芳(2017). 认知负荷对疼痛共情的影响: 来自ERP研究的证据. 心理学报, 49(5), 622-630.

程真波, 黄宇霞(2012). 疼痛共情的神经机制.心理科学, 35(2), 436-440.

崔芳, 罗跃嘉(2009). 不同共情能力个体加工情绪面孔的ERP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7(4), 390-393.

贾蕾, 李幼穗(2005). 儿童社会观点采择与分享行为关系的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3(4), 305-309.

史占彪, 张建新, 陈晶(2007). 共情概念的演变.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5(6), 664-667.

岳童, 黄希庭(2016). 认知神经研究中的积极共情. 心理科学进展, 24, 402-409.

郑意颖

郑日昌, 李占宏(2006). 共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4, 277-279.

Cheng, Y., Yang, C. Y., Lin, C. P., Lee, P. L., & Decety, J. (2008). The Perception of Pain in Others Suppresses Somato-sensory Oscillations: A Magnetoencephalography Study. Neuroimage, 40, 1833-1840.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340139.html,/10.1016/j.neuroimage.2008.01.064

Craik, F. I. M,Moroz, T. M., Moscovitch, M., et al. (1999). In Search of the Self: A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Study. Psychological Science, 10, 26-34.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340139.html,/10.1111/1467-9280.00102

Cui, F., Ma, N., & Luo, Y. J. (2016). Moral Judgment Modulates Neural Responses to the Perception of Other’s Pain: An ERP Study. Scientific Reports, 6, 20851.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340139.html,/10.1038/srep20851

De Vignemont, F., & Singer, T. (2006). The Empathic Brain: How, When and Why?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0, 435-441.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340139.html,/10.1016/j.tics.2006.08.008

Decety, J. (2002). Naturaliserl’empathie. L’Encéphale, 28, 9-20.

Decety, J., & Jackson, P. L. (2004). The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of Human Empathy. Behavior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Reviews, 3, 71-100.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340139.html,/10.1177/1534582304267187

Decety, J., & Lamm, C. (2006). Human Empathy through the Lens of Social Neuroscience. The Science World Journal, 6, 1146-116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340139.html,/10.1100/tsw.2006.221

Decety, J., Yang, C. Y., & Cheng, Y. W. (2010). Physicians Down-Regulate Their Pain Empathy Response: An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 Study. NeuroImage, 50, 1676-1682.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340139.html,/10.1016/j.neuroimage.2010.01.025 Gladstein, G. A. (1983). Understanding Empathy: Integrating Counseling Develop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0, 467-482.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340139.html,/10.1037/0022-0167.30.4.467

Gu, X. S., Hof, P. R., Friston, K. J., & Fan, J. (2013). Anterior Insular Cortex and Emotional Awareness. Th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Neurology, 521, 3371-3388.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340139.html,/10.1002/cne.23368

Hogan, D. (1969). Development of an Empathy Scale.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33, 307-31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340139.html,/10.1037/h0027580

Lamm, C., Silani, G., & Singer, T. (2015). Distinct Neural Networks Underlying Empathy for Pleasant and Unpleasant Touch. Cortex, 70, 79-89.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340139.html,/10.1016/j.cortex.2015.01.021

Lieberman, M. D. (2007). 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 Review of Core Proces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8, 259-265.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340139.html,/10.1146/annurev.psych.58.110405.085654

Meyer, M. L., Masten, C. L., Ma, Y. N., Wang, C. B., Shi, Z. H., Eisenberger, N. I., & Han, S. H. (2013). Empathy for the Social Suffering of Friends and Strangers Recruits Distinct Patterns of Brain Activation.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8, 446-454.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340139.html,/10.1093/scan/nss019

Morelli, S. A., & Lieberman, M. D. (2013). The Role of Automaticity and Attention in Neural Processes Underlying Empa-thy for Happiness, Sadness, and Anxiety.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7, 1-14.

Morrison, I., & Downing, P. E. (2007). Organization of Felt and Seen Pain Responses in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Neu-roimage, 37, 642-651.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340139.html,/10.1016/j.neuroimage.2007.03.079

Northoff, G., & Bermpohl, F. (2004). Cortical Midline Structures and the Self.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 8, 102-10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340139.html,/10.1016/j.tics.2004.01.004

Preston, S. D., & de Waal, F. B. (2002). Empathy: Its Ultimate and Proximate Bases. Behavioral Brain Science, 25, 1-20. Rickgauer, J. P., Deisseroth, K., & Tank, D. W. (2014). Simultaneous Cellular-Resolution Optical Perturbation and Imaging of Place Cell Firing Fields. Nature Neuroscience, 17, 1816-1824.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340139.html,/10.1038/nn.3866

Rizzolatti, G., Fadiga, L., Gallese, V. et al. (1996). Premotor Cortex and the Recognition of Motor Actions. Cognitive Brain Research, 3, 131-141.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340139.html,/10.1016/0926-6410(95)00038-0

Rowe, A. D., Bullock, P. R., Polkey, C. E., & Morris, R. G. (2001). “Theory of Mind” Impairmen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Executive Functioning Following Frontal Lobe Excisions. Brain, 124, 600-616.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340139.html,/10.1093/brain/124.3.600 Ruby, P., & Decety, J. (2003). What You Believe versus What You Think They Believe: A Neuroimaging Study of Concep-tual Perspective Taking. 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17, 2475-2480.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340139.html,/10.1046/j.1460-9568.2003.02673.x

Singer, T. (2006). The Neuronal Basis and Ontogeny of Empathy and Mind Reading: 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 30, 855-863.

Singer, T., Seymour, B., Doherty, J. P., Stephan, K. E., Dolan, R. J., & Firth, C. D. (2006). Empathic Neural Responses Are Modulated by the Perceived Fairness of Others. Nature, 26, 466-469.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340139.html,/10.1038/nature04271

Stuss, D. T., Gallup, G., & Alexander, M. P. (2001). The Frontal Lobes Are Necessary for Theory of Mind. Brain, 124, 279-286.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340139.html,/10.1093/brain/124.2.279

Wispé, L. (1987). History of the Concept of Empathy. In N. Eisenberg, & J. Strayer (Eds.), Empathy and Its Development (pp. 17-37).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知网检索的两种方式:

1. 打开知网页面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340139.html,/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

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160-7273,即可查询2. 打开知网首页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340139.html,/

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340139.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ap@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340139.html,

中小学教育研究及其方法文献综述

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文学院王茹珍 2013120257 通过阅读和浏览数百种教学模式,进行具体的分析,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概括起来可 分三类: (1)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 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它的优点是便于传授大量知识,。正因为 如此,才会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一直占据学校教学的主流。但同时,能够大量传授知识的 同时它也存在着问题,照顾到了大多数的学生因而少数的,极个别的学生就被自然而然的“淘汰出局”。都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可这种模式明显是违背了这 一初衷的。 (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 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20 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它的优点是以学生为 中心,顾及到学生的个性,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它的缺陷是学 生素质存在高下差异,同时,学生的三观也还没建立,看待和分析问题缺乏客观性,认识 比较片面。 (3) 优势互补教学模式——“主导—主体论”。这类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兼取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长并弃其之短,是对“教师中心论”和“学 生中心论”的扬弃。“主导—主体论”教学模式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但在教学实 践中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可以操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复习导入——传授新知——总结归纳——课外扩展——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束缚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当 今较为先进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出方案——交流方案,解决问题——模拟练习,运用问题——归纳总结,完善认识”。这种教学 模式力求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加 以运用。但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局限于课堂,学习方式是为教学而教学,没有把语 文和生活结合起来,没有把学生学习语文置于广阔的生活时空中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皮亚杰的“建构论”告诉我们,学生头脑里的认知结构不是外界客体结构的简单摹本,也不是主体的内部预先形成的结构展开,而是由主体与客体不断相互作用而逐步建构的结果。所以,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能把太复杂太抽象的东西一股

认知神经科学知识点总结

1、认知科学——是研究智能实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园里的科学。 2、智能实体——是人类、动物和智能机的泛称。 3、研究人类智能的科学有心理学、心里语言学;研究动物智能的有动物心理学 和比较心理学;研究机器智能的科学有计算机科学,特别是人工智能学以及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 4、神经科学是一大类学科的总称,这些学科均以“分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揭示各种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在各个水平上阐明其机制,以及预防、诊治神经和精神疾病患”为自己的基本研究内容,包括神经生理学、神经解剖学、神经胚胎学。。P2。。。等。这些学科彼此渗透,互相支持,新技术、新概念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构成当代生物医学发展的前沿学科之一。 5、《人治神经科学》一书的主要思想就是阐明组成脑的分子和细胞如何以其可 塑性参与脑结构与功能系统的形成,进而通过结构与功能系统映射的进化,逐渐出现了人类的意识和多层次的精神活动。 6、人治神经科学的基本理论: (1)物理符号论、信息加工学说和特征检测理论 (2)联结理论、并行分布处理和群编码理论 (3)模块论或动功能系统论 (4)基于环境的生态现实理论:认知科学家们一直把认知过程堪称是发生在每个人头脑或智能系统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而环境作用的观点则 认为认知决定于环境,发生在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之中,而不是简单 发生在每个人的头脑之中。 (5)机能定位论:试图为每一种高级功能在脑内找到一个中枢,或一种特意的细胞。到20世纪80年代前后,曾以半讽刺的方式,否定了祖母 细胞是识别熟悉面孔的特意细胞。 7、认知神经科学方法包括两大类互补的研究方法:一类是无创性脑功能(认知) 成像技术;另一类是清醒动物认知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前一类方法中又分为脑代谢功能成像和生理功能成像两种;后一类方法中包括单细胞记录、多细胞记录、多维(阵列)电极记录法和其他生理心理学方法(手术法、冷却法、药物法等)。

科技发展与人类未来关系地辩证思考

科技发展与人类未来关系的辩证思考 【摘要】: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到了现代,科学技术更是被看做“第一生产力”,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量。可是,在我们一味关注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用的同时,如果不善于利用科学技术,它也可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危害。本文简要分析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危害,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的问题。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类发展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各种发现和发明使人类逐渐强大起来。各种交通工具是脚的功能的延伸,大大拓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望远镜和显微镜是眼睛的延伸,使人类能探测更广阔和更微小的世界,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完善是嘴巴和耳朵的延伸,使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能相互沟通,地球成了一个地球村。诸如此类的成就不仅代表了科学技术所达到的水平,也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激光、微波、电视、计算机、网络、核反应堆,这些东西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它们充满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了它们的存在,它们都影响和控制了我们的生活。 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好处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枚双刃剑。人类在科学技术领域已经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引起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荒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武器威胁等问题。就连计算机使用两位数字表达年份也造成困扰世界的“千年难题”,仅仅为了让计算机避免混淆2001年与1901年,一些专家估计全世界就已经付出几千亿美元的代价。 一、科学技术促进人类进步 自人类诞生之日起,科技就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在不断前行。可以说,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一步步走过来的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就是科学技术的积累和发展。让我们想一下,如果没有科技,人类社会在现在会是一个什么状况。不要说我们不能轻松的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信息,不能方便的收看各种电视节目,不能乘坐各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资料

《科学技术概论》试卷(A) 一、填空(每题1分,共15分) 1.关于科学虽然有多种定义,但总括起来不外是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知识倾向,一个维度是活动倾向。 2.技术就是规范化的技巧和技能,也就是方法。 3.从最一般的角度可以将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种类型。 4.古代科学技术是指近代科学产生之前世界各文明古国所产生的科学技术。 5.中国古代天文学在恒星、行星、日月和异常天象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 6.阴阳说和五行说构成了中国古人考察万事万物生衍变化的途径和规律的基本理论框架。 7.公元2世纪罗马人托勒密完成《至大论》,系统地建立了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结构体系。 ¥ 8.传承希腊科学文化遗产是古代阿拉伯人对科学的重要贡献。 年哥白尼出版《天体运行论》奏响了科学革命的序曲。 10.伽利略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和近代科学方法的创立者。 11按照狭义相对论,物体相对于观察者静止时,它的长度测量值最大。 年费米领导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核反应堆,标志着人类利用核能时代的开始。 年爱因斯坦提出了有限无边静态宇宙模型,揭开了现代宇宙学的序幕。 14.按照大爆炸宇宙理论,现今的宇宙大约开始于200亿年前的一次“奇点”爆炸。 15.地壳是指从地表到莫霍面之间的部分。 …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按照研究的类型,现代科学一般相应地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三大类。 A.应用科学; B.工程科学; C.信息科学; D.计算机科学。 2.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体结构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第一,整体发育性;第二,();第三,自相关性。

A.整体发展性; B.自我发展性; C.内对应性; D.外对应性。 3.汉代出现的()是现存我国最古老的数学著作,其中叙述了勾三股四弦五的规律。 A.《周髀算经》; B.《九章算术》; C.《营造法式》; D.《数书九章》。 4.第一次技术革命开始于(),完成于19世纪40年代。 — 世纪70年代;世纪30年代;世纪20年代;世纪30年代。 世纪70年代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以()技术的应用为中心的技术革命。A.蒸汽;B.化工;C.自动化;D.电力。 年达尔文出版()一书系统地建立了生物进化论。 A.《生物进化论》; B.《自然选择论》; C.《物种起源》; D.《生物哲学论》。 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发现是:X射线的发现、()和电子的发现。 A.质子的发现; B.放射性的发现; C.阴极射线的发现; D.黑体辐射的发现。 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 \ A. 土星环模型; B.恒星模型; C.行星模型; D.面包葡萄干模型。 年科学家们建立起了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新的物理学理论体系,即()。 A.矩阵力学; B.统计力学; C.量子力学; D.相对论力学。 10.恒星一般有三种归宿,即()、中子星和黑洞。 A.脉冲星; B.白矮星; C.红巨星; D.主序星。 三、判断正误(每题1分,共5分) 1.在现代社会中科学就是技术、技术就是科学。(×) 2.文艺复兴运动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3.科学技术活动的社会化和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 — 4.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5.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国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从民族融合、民族文化交流、碰撞与整合的角度出发,将涵盖诸多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最终形成了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华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大类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格局,文化产业成为地区发展最具潜力的优势产业,也是民族经济继续走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一路高歌猛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跨越式发展都在深入推进中,文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必须正视的是,地方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并不意味着其产业化运作的简单易行,文化资源并不等同于文化产业资源。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借助于现代商业和市场的深加工。只有经过现代商业和市场的产业转换,文化资源才能转变成为具有普适性的现代文化商品。与我国宏观经济运作状况一样,文化产业在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起步、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近年来,发达地区在短时期获得了突破性发展,而民族地区除了文化旅游业呈现较高的产业化程度外,影视、出版、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仍显弱小。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传媒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下,夹杂在后工业时代的西方文化产品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产业巨浪中,文化旅游将迎来自己的发展时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会实现从单纯的资源开发型向生态经济型的转变,而且对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概念 (一)旅游与文化 在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两个概念。一般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地区)文化的一方面或诸方面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旅游文化则是以一般文化的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包括旅行、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购物等要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和继承性等特点。两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旅游文化不仅覆盖了旅游业的六要素,而且与旅游的各相关部门、产业有紧密的关联度,其容相当丰富多彩。而文化旅游

中国旅游教育研究综述

中国旅游教育研究综述 A Summary of Research on China’s Tourism Education QIU Y un-mei (Lishui Teacher’s College, Zhejiang Lishui323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the flourishing of Chinese tourism education, tourism education has become vital sub-st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summary of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ourism education, establishment of tourist disciplines, structural system of tourism education and the nature of higher tourism education, setting up of courses. The paper offers som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s about tourism education to which special research should be paid in the days to come. Key words: tourism education; research of tourism education; higher tourism education 旅游教育是培养旅游人才的活动,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旅游教育,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随着旅游教育的发展,有关旅游教育的研究也逐步展开,对旅游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依笔者目力所及,我国有关旅游教育研究的文献主要集中在1996年以后,即从《旅游学刊》出刊《旅游教育增刊》开始。1999年《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也推出了教育专刊。增刊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旅游教育研究的发展。研究内容涉及旅游教育发展、旅游学科建设、旅游专业课程设置、旅游教材、教法的探索等。 一、旅游教育发展研究 我国的旅游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正规学校的旅游教育始于1978年,而零星的职业培训早在20世纪50年代即已存在[1]。陶汉军对我国的旅游教育发展阶段从50年代起进行回顾,并将之分为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和规范化、标准化三个阶段,同时指出,我国的旅游教育已形成了比较齐全的结构体系,并且已经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2]。董观志在对高等旅游教育发展的成就进行总结时,认为中国高等旅游教育经历了探索性发展时期、规模化发展时期和内涵式发展时期三次跳跃式发展阶段,并认为自1995年以后进入了注重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时期,现已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道路[3]。刘志江从旅游教育的现状、需要探究和解决的问题两个方面对我国的旅游教育进行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旅游教育有继续稳定发展、体制改革更趋深入、进一步与市场经济和国际水平接轨的趋势[4]。喻学才通过对上海高等旅游教育现状的剖析,指出规范化是高等旅游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提出了规范化的保证措施[5]。丁力等针对全国范围旅游需求已趋饱和,而旅游教育质量不高的状况,指出我国旅游教育应该从单纯的数量扩张转变为对旅游教育质量的追求,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6]。张立明在分析了旅游业全球化特征、世界旅游业发展态势及中国高等旅游教育现状之后,总结出中外高等旅游教育存在的差距,并提出教育的国际接轨是我国高等旅游教育面向21世纪的必由之路[7]。刘文江[8]、黄松山[9]等通过对我国高等旅游教育发展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旅游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措施,以应对入世的挑战和满足21世纪旅游人才的需求。 二、关于旅游学科建设的研究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教育和旅游学科体系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旅游学的学科地位尚不稳定,旅游学学科地位偏低,和旅游业对国家所作的巨大贡献形成很大的反差,阻碍了旅游业和旅游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旅游学科建设成为当务之急。申葆嘉[10]、郝索[11]、明庆忠[12]等人从发展时间短、方法论尚无重大突破、研究力量薄弱、观念意识不强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旅游学科尚不成熟的原因。同时他们指出,从旅游学科的跨学科、

音乐传达哲理性概念的认知神经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2016, Vol. 24, No. 6, 855–862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16.00855 855 ·研究构想(Conceptual Framework)· 音乐传达哲理性概念的认知神经机制* 周临舒 蒋存梅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上海 200234) 摘 要 哲理性概念是音乐表现的对象之一。由于音乐不具有类似语言的语义性, 对哲理性概念的理解常常成为音乐欣赏者的困扰。基于此, 本项目聚焦于听者对哲理性概念的理解。通过选取音乐训练经历不同的人群为被试, 系统考察哲理性概念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本项目成果将揭示音乐诱发哲理性概念加工的神经机制, 厘清音乐训练对音乐外在意义加工的作用,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人类对音乐意义理解的普遍性问题。 关键词 音乐; 哲理性概念; 神经机制; 音乐训练; 意义理解 分类号 B842 音乐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交流系统之一, 这 可能缘于音乐和语言在人类进化历史上具有相同的起源(Darwin, 1871; Wallin, Merker, & Brown, 2001)。在现代社会生活中, 音乐无处不在。聆听音乐不仅是现代人最具普遍性的一种活动, 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 即使音乐会、电台广播的解说词不遗余力地介绍音乐的表现内容, 许多人仍抱怨自己“听不懂”音乐, 尤其当音乐被用于传达哲理性对象, 比如,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哲理性对象作为音乐的外在表现对象, 属于音乐外在意义(extramusical meaning)的范畴(Meyer, 1956; Patel, 2008)。在音乐欣赏活动中, 对音乐哲理性对象的理解是不是音乐工作者的专利?一般人能否理解音乐传达的哲理性对象?其内在的认知神经机制又是什么?目前, 尚无研究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视角考察听者对音乐哲理性对象的理解。对以上问题的系统探究, 不仅可以推进和完善音乐外在意义的认知研究, 为构建音乐外在意义的认知神经模型提供依据, 而且有助于明确音乐训练经历对音乐外在意义加工的影响, 最终回答人类对音乐的理解是否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收稿日期:2015-11-2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0972, 31500876)资助。 通讯作者:蒋存梅, E-mail: cunmeijiang@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340139.html,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音乐外在意义加工的理论 在音乐学研究中, 关于音乐意义的定义及其构成问题长期处于争议之中(如, Davies, 1994; Hanslick, 1854; Kivy, 1990, 2002; Meyer, 1956)。根据已有的理论, 音乐意义可大致分为音乐内在意义和音乐外在意义两类(Koopman & Davies, 2001; Meyer, 1956; Patel, 2008)。前者是指某个音乐事件(可以是某一音乐元素, 或某个结构单元)指向另一个音乐事件所具有的意义。相反, 当音乐指向概念、图像、经验、或情绪状态等音乐之外的对象时, 这种意义属于音乐外在意义。根据Koelsch (2012)的观点, 音乐所表达的意义超出音乐符号本身, 且音乐意义与语言符号所传达的语义信息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因此, 他以音乐语义(musical semantics)代替音乐意义。即便如此, Koelsch 也承认, 音乐语义与语言学中的命题语义仍然具有差异:音乐很难表达语言中量词、情态词以及连接词所能表达的意思, 而语言很难表达音乐所能传达的感受性信息。 早在1986年, Dowling 和Harwood 在查尔斯·皮尔斯符号学(notions of Charles Pierce)理论的基础上, 从音乐情绪知觉的角度提出音乐表现情绪的3种方式:形象符号(icon)、标志符号(index)和象征符号(symbol)。Koelsch (2011, 2012)将其延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活动课四撰写历史小论文—《科学技术与未来》教案2新人教版

撰写历史小论文——“科学技术与未来” 20世纪的百年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瞬就已过去。然而,百年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却给这个世纪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带来了无尚的荣光。从蒸汽机车的隆隆轰鸣到气垫船的海上航行;从卡尔·本茨的轻型内燃机到莱特兄弟的第一架飞机上天;从居里夫妇对放射物质的提炼到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从第一颗人造卫星的上天到全球定点遥感卫星系统的出现;从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到今天能进行上百亿次计算的巨型计算机的出现;从第一次克隆生命蛋白到今天克隆人的即将出现;从研制发明带记忆金属到今天的纳米技术;从人造卫星的上天到今天的卫星遥感技术……人类的智慧使科学技术发明绵绵不绝,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总之,20世纪将灿烂辉煌的科技载入史册。未来世界在科技的装点下将更加灿烂辉煌。 一、活动内容 本目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课教学活动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建议教师在让学生阅读课前引言的基础上,说明整个活动课分为材料收集、写作、交流和展示四个环节,中心是写作。建议教师要向学生说明此项活动的进行,分成课上、课下两个活动程序。即课下查询资料、写作;课上交流和展示各自的论文。查询人类科学发展历史,追忆科学家的重大科学发现历程,总结人类在科学探索和应用方面的得失,展望科学的未来,本身也是学生接受科学文化熏陶,摈除愚昧,树立攀登科学高峰思想的极好途径。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搜集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的材料、故事,总结人类在近现代时期重大科学技术的发现和得失,培养学生归纳、收集科学研究材料的能力。 2.通过对所收集的材料的筛选、应用,培养高中学生的自主研究精神。通过学生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精神和相互帮助、配合的协作意识。 3.通过课堂论文的宣读,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并且树立探究科学奥秘的坚定信念和思想。 4.通过论文的展示交流,培养学生谦虚好学,不断进取的学习品质。 三、活动建议 1.建议教师在讲述“近现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课时,有选择地剪辑一些反映近现代科学技术的电影或电视片段给学生放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精神。然后布置活动课内容,使学生对活动课的进行有一个思想准备。

论文的研究综述怎么写

研究综述怎么 1综述的定义和特点 综述是查阅了某一专题在一段时期内的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经过分析研究,选取有关情报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作出综合性描述的文章。 综述的特点:①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②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③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医学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 2 综述的内容要求 选题要新 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一片综述文章,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撞车",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说理要明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

民俗旅游研究综述

2 0 0 7年1 2月第2 2卷第4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综述苘茂兰,王峥 摘要:近年来民俗旅游成为各地旅游发展中的一个亮点,甚至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伴随着民俗旅游的发展,国内学者对此也给予了关注。1 9 9 8年以来各种学术性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有关民俗旅游研究动态的文章,对其进行梳理和归纳,可以发现,民俗旅游研究在某些方面还有需要加强的地方。 关键词:民俗旅游;开发模式;可持续发展 当前,国际旅游趋势在向文化旅游发展,以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展现民族地域风采的民俗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的民俗旅游发轫于2 0世纪8 0年代初期,民俗旅游以其浓郁的文化气息、可观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在各地迅速兴起,甚至民俗旅游成为各地参与旅游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迄今,中国民俗旅游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六大特点:规模从小到大;内容从单一向多样化、复合型发展;地域上从少数民族聚居区向内地和全国范围扩展;形式上从单纯观光向体验、参与发展;游客以境外为主到国内外游客并重;层次上从初级水平向专业化水平发展。民俗旅游的发展及其开发中出现的新问题已经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加强对民俗旅游及其开发的研究已成为当今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遍观近年来的旅游论著,在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中对民俗旅游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试图对 1 9 9 8年以来在各种学术性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民俗旅游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把握和评价,希望能够对今后国内民俗旅游发展的研究有所启示。 一、民俗旅游基本问题界定 1 .民俗及民俗旅游 发展民俗旅游首先需要搞清民俗是什么。如果用“泛民俗”来代替民俗,那么其所导致的对传承的背离是与民俗精神背道而驰的。对于民俗及其内容的理解,学界至今见仁见智。巴兆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集体性文化,表现在富有情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例。[ 1 ] 钟敬文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参与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事项;既包括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和行为、心理等形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 2 ] 对于朝礼和宗教是否属于民俗,一种观点认为,将祭孔仪典、天子朝拜仪礼归人民俗项目有欠妥当,将历史遗迹、佛道寺观统人民俗旅游有失偏颇。但是,更多的学者认为,还是应将朝礼和宗教归入到民俗旅游资源之列,因为朝礼和宗教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事实上已成了当地居民的文化传统,生活息息相关。但无论如何,民俗与旅游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古代开始,观风察俗,考察民间文化,就是推动旅游的一种动力。[ 3 ] “民俗旅游”概念最早是由西敬亭、叶涛于1 9 9 0年提出的,“顾名思义,民俗旅游是民俗与旅游的结缘,是以民俗事项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 4 ] 。时至今日,对于民俗旅游的概念还是百家争鸣,几乎在所有以民俗旅游为主题的文献中都有对民俗旅游的解释。尽管学者对民俗旅游的内涵认定不一致,但对于民俗旅游的本质认定还是达成了共识: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是一种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具体来说,其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游者出游观赏的主要对象是民俗,即旅游客体是民俗风情。二是旅游地向旅游者提供的核心产品是民俗产品。只有当旅游者享用和消费的产品是旅游地供给的以民俗风情为核心的系列产品,这样的旅游活动才能归人民俗旅游之列。三是民俗产品必须由纯正地道的民俗开发而成。开发民俗必须保持原味,切忌歪曲。四是民俗旅游产品的主要载体是旅游地的民众。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有民众的广泛参与,民众的态度、素质直接关系到民俗旅游产品的质量高低和旅游地的声誉。 2 .民俗旅游的内容 根据民俗旅游涉及的民俗范畴差异,民俗旅游可分为物态民俗游、动态民俗游、心态民

教育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高中艺术生发展前景 文献综述 姓名:xxx学号:xxxxxxxxx 班级:xxxxxxx 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艺术教育如今越来越得到教育界、艺术界、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同时伴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及向往,越来越多的教师、家长和学生注重人格的塑造和技能的培养,在课余时间选择各种艺术补习班已经习以为常,各类艺术补习班也早已成为当今社会艺术消费新的亮点。这种对艺术知识进行学习和补习的方式,即艺术教育,如今已悄然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补充形式。本文力图通过对部分地区不同年龄段学生艺术知识学习生活状况的调研,从一个全面而全新的角度透析艺术教育问题以及艺术生的发展前景问题,相信这将会对当今艺术教育形式沿着更加正确的方向顺利展开有及艺术教育的实践性探索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作为新时代发展的产物,艺术教育发展的调研却很少有人去开展,为此,本文拟从实际出发研究艺术教育发展的社会化问题,通过调研发现和分析学校艺术教育及艺术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思路,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模式,紧紧围绕艺术教育这门学科展开对艺术教育模式及发展前景的探究。 一、各领域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 1、中国新媒体艺术教育发展研究。 上个世纪,信息传播或者说人类艺术传播的最伟大事件,就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和迅速普及。由先进科学技术一手打造的新媒体横空出世,以其特有的多远化、交互性、超前性等特点一跃成为最受关注和瞩目的全新艺术形态,曾经陪伴我们许久的视听方式被彻底摧垮。我们已经生活在数字时代,一切新的传播媒介都成为新媒体艺术的特殊载体。因此,积极探索新媒体艺术教育,建构更有文化意

归纳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四)

归纳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四) 3当前归纳推理神经机制研究的问题 3.1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是否为同一过程? 归纳推理的神经机制研究源于对推理本质的关注。与归纳推理相对的另一种推理为演绎推理。 根据事实的概括性,可将推理划分为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和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也可根据推理前提为结论提供支持的力度,将推理划分为有限支持的归纳推理和绝对支持的演绎推理。对于两种不同推理过程的关系,存在两种理论:一种认为归纳与演绎推理是同一过程,如Johnson-Laird(1983)的心理模型理论,Rips(2001)的标准转换理论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推理存在两种不同的过程(Sloman,1993;Evans,2003),一种是直觉的、快速的、受到情境影响的加工,另一种则是基于规则的、分析性的过程。虽然两个系统并非严格对应于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但是归纳推理更依赖于前一个系统,演绎推理更依赖于后一个系统。 对于这两种观点,归纳推理的神经机制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证据。当前的病理研究发现左侧额叶损伤均导致两种推理方式的表现受损(Waltz etal.,1999,2004)。已有的ERP 研究也显示,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均与晚成分相关(Chen et al.,2007;Li et al.,2009;Qiu et al.,2007)。尽管部分研究支持了单一加工理论,更多研究结果支持双系统的观点。脑成像研究发现,两种推理方式的激活发生分离。其中Goel等人则发现了左侧额叶的分离,归纳推理引起更强的背侧前额叶激活,反映了假设的形成与评估。此外,归纳推理激活左额下回的程度比演绎推理更弱,反映了后者对语义加工和工作记忆的需求更大 (Goel&Dolan,2004;Goelet al.,1997)。而Osherson和Parsons等人的研究显示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偏侧化现象,归纳推理额外激活了左半球相关脑区,演绎推理额外激活了右半球与语言加工相关的脑区。尽管如此,这一系列研究都表明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发生分离,支持了推理的双系统理论,但是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分离是否能够说明推理确实存在双系统,还有待后续研究支持。此外,Heit(2007)认为单一加工理论对诸多现象进行了合理有效的预测,完全放弃还为时过早,而双系统理论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加工细节的解释和预测。 3.2不同类型的归纳推理认知神经机制是否相同? 关于归纳推理的认知机制,目前存在两种主要观点。一种认为归纳推理是基于知觉相似的,如Osherson的相似性覆盖模型(Osherson,Smith,Wilkie,López,&Shafir,1990)、Sloman的基于特征的归纳推理模型(Sloman,1993)等。另一种认为归纳推理是基于知识与概念的,如Medin的相关性理论(Medin,Coley,Storms,&Hayes,2003),McDonald的假设评估模型(McDonald,Samuels,&Rispoli,1996)和Heit的贝叶斯模型(Heit,1998)等。

科学与未来

科学与未来 科学,相信大家对它已经不陌生。它埋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给人们带来的极大的方便。它无处不在,给我们生活带来受之不尽的益处,它对国家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科学,就不会有现在这么繁荣的城市景象了。 就以我们平时生活中最普通但又可缺少的来讲吧,天气预报,想必大家每天都十分关注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观测预报和发布天气消息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天气预报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气象卫星可以随时跟踪云层以及暴风的路径,拍下云层变化的照片,并把它传送回地面。由于气象卫星的应用,人们获得的天气数据更精确了,预报也越来越准确了。 科学对于农业,也是有着巨大的帮助的。比如说袁隆平爷爷发明的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为解决人类粮食短缺问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科学家预测,未来的农业工厂全然不象农场和温室,它不用突然种植,不需露天耕种。从播种到收获,全部采用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光线、温度、湿度、肥力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都可以根据不同作物进行适当调节。未来的农业所用的肥料也都是液体肥料,即各种营养液,不使用任何农药、除草剂,空气也是经过严格过滤后通入的。因此,不用担心农药中毒。也让大家万户心里的大石头掉落下来。 那么科学对国家又起到什么巨大重要性呢?大家都知道改

革开放前,中国经常受到外国的欺负,被外国侵占的领土数不胜数。但是在后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邓稼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64。10。16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6。17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之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因此,中国人民靠着科学技术的步步高攀站起来了! 在生活中,我们接触的科学也是不少的。电灯——照亮了大地,给予了温暖。电视——人人都可以通过电视节目传媒,了解到国内及国外的国家大事、在生活中的是事、趣事,应有尽有。而电脑,使用范围则更为广泛。男女老少都可以从电脑上了解到最近的新闻实事,可以发表自己对某件事的看法和意见或建议,让上级领导或国家领导指导意见和建议,对某事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然而现在的手机科技也越来越先进。随着科技技术的突飞猛进,两个相隔数千里的人也能通过手机听到对方的声音,甚至有些手机还可以看远在千里的好朋友或亲人。科学可真是令人受益无穷啊!

研究综述怎么写

研究综述怎么写 (2011-05-22 16:48:10) 转载 标签: 杂谈 1综述的定义和特点 综述是查阅了某一专题在一段时期内的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经过分析研究,选取有关情报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作出综合性描述的文章。 综述的特点:①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②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③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医学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 2 综述的内容要求 选题要新

安全科学技术体系的基本内容

安全科学技术体系的基本内容 1、安全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哲学层次称为安全观他是安全科学的最高理论层次,是认识论、方法论,指导我们如何科学地认识安全问题,向人们回答安全的本质是什么。 2、安全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基本科学层次是安全学他是由安全设备学、安全社会学、安全人体学、安全系统学四个分支学科组成,他们都是研究安全的基础理论,揭示安全的基本规律,从根本上揭示为什么能实现安全的问题。 3、安全科学技术体系中的技术科学层次是安全工程学它与基础科学的分支学科相对应,由安全设备工程学、安全社会工程学、安全人体工程学、安全系统工程学四类技术科学分支学科构成,除安全系统工程学为其他三个分支学科提供科学方法外,其余三个分支学科各自都为本分支学科的工程技术层次提供理论依据,或将其工程技术成果上升到技术科学层次的高度,升华为科学理论。 4、安全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工程技术层次是安全工程它是直接为实现安全服务的,是进行安全设计、施工、运转、反馈及预测预报、总结、提高等一系列安全工程技术活动与方法的总称。它与技术科学的分支学科相对应,由安全设备工程、安全社会工程、安全人体工程、安全系统工程四类工程技术分支学科构成,在安全工程中的安全技术工程,按其服务对象之差异,可区分为:1)按与此配套的各种专门工程领域分为各种专门的安全工程,如电气安全工程、起重运输安全工程、受压容器安全工程、核安全技术、焊接检验技术、防尘防毒安全技术、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辐射防护技术等。2)按不同应用领域区分为各部门安全工程或技术。例如:矿业安全工程、石油化工安全工程及建筑、交通运输、冶金、航空航天、航海等各种安全工程或技术。总之,凡是有人活动的地方,就有起安全保障作用的工程技术存在和需求。所以安全工程的应用领域是非常广泛的。

我国研学旅行研究综述与展望

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创新教育研究, 2019, 7(5), 529-535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340139.html,/journal/ce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340139.html,/10.12677/ces.2019.75090 The Review and Prospect of the Research on Study Tour in China Lu X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Received: Aug. 28th, 2019; accepted: Sep. 13th, 2019; published: Sep. 20th, 2019 Abstract Study tour, as an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 combining investigative study with travel experience,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which has aroused the attention of the industry and academia. By sorting out and analyz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study tour,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research on study tour in China mainly focuses on the definition of concept, curriculum design, business model, product and base construc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 student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o be further discussed, such as research pers-pective, research content and research method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y tour theory and its practical development. Keywords Study Tour, Review, Prospect 我国研学旅行研究综述与展望 徐璐 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收稿日期:2019年8月28日;录用日期:2019年9月13日;发布日期:2019年9月20日 摘要 研学旅行作为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创新,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引发了业界与学术界的关注。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研学旅行的相关文献,发现我国研学旅行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概念内涵的界定、课程设计、经营模式、产品与基地建设、研学主体特征等方面的内容,但还存在研究

教育研究方法文献综述_0

---------------------------------------------------------------最新资料推荐------------------------------------------------------ 教育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报告结构 1、引言: 简要描述研究问题的性质,并进一步陈述研究问题(为什么研究) 2、综述的主体: 简要报告其他人的发现与观点。 通常将相关的研究放在一起讨论,并用小标题进行分类;详细介绍主要的研究工作,略提相对次要的研究策略: 时间、流派、代表人物 3、总结: 给出已有知识与观点的全貌 4、结论: 5、参考文献: 引用过的文献、其他索引(格式引言家庭是知识、价值观、态度、角色和习惯代代相传主要的传播体。 通过与家庭系统的互动, 子女形成自己的人格、思维模型和行为方即、家庭是人生最初始和最荃础的教育环境。 有研究表明,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学业成绩有着重要影响。 那么到底家庭中的哪些因素对子女的学业成绩产生影响,家庭因素又是如何影响子女的学业成就的呢?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家庭因素中对子女学业成就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如家庭环境、父母文化教育程度、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等。 1,与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相联系的各种客观因素,如家 1 / 17

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破裂、家长的文化程度及职业类别等;(柳敏峰,徐长江,王黎华. 家庭因素对中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调查研究,[J]. 教育测量与评价, 1674- 1536( 2010) 03- 0043- 04.)1) 家长的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越高,采用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越多,采用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则相对较少。 从而使孩子增强了信心,培养了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了学业成绩的提高。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以及《家庭教育状况调查表》对德州三中学生进行了关于家长教养方式的调查和统计显示家长的文化程度差别较大且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显著的影响。 (【2】刘新宇德州三中学生学业成绩与家庭教育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2009)家长的职业 2) 职业为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事业干部的家长,其子女学业成绩优秀的较多,而工人和个体劳动者的子女相对学业成绩优秀的较少。 经分析,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事业干部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有属于自己的比较理想的事业和职业,对个人的发展也看得很重,他们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个人的价值,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目标、兴趣爱好,关注自身的情绪体验。 他们多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在精神层面会把自己和孩子视为相互独立的两个主体,尊重孩子的感受和发展。 身为工人和个体劳动者的学生父母一般从事体力甚至重体力劳动,还有的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一般无自己满意的事业,很难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