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新教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新编【新教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新编【新教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版中考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部编版中考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1.背景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1)19 世纪中期 ,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第 1 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2)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政治压迫。 1.时间 :19 世纪初(3)印度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2.背景 2.时间 : 1857 年 (1)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 3.组成 : 治之下。印度土兵、农民、手工业者以及被剥夺权力的王公。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4.杰出代表 :章西女王 3.目的 :反抗殖民统治 ,争取民族独立 5.过程 :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起义军夺取了德里。 4.地区 :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英军虽然武器先进 ,但还是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攻陷德里。 5.领导人 6.结果 :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直到壮烈牺牲。 (1)北部地区 :玻利瓦尔 ;7.意义 :印度民族大起义 ,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 (2)南部地区 :圣马丁。民族意识的觉醒。 (3)他们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这次起义也是 19 世纪中期 ,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 6.结果成部分。 (1)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 ,成立了“大第 2 课俄国的改革 哥伦比亚共和国” ,当选总统。一、彼得一世改革 (2)圣马西领导阿根廷、智利、秘鲁独立1、背景 7.拉美独立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 ?(1)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 ,俄国盛行农奴制 ,封闭落后。 ①拉美各国人民联合起来 ,协同作战 ,南北夹击 ,为民族独立英(2)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农奴劳动 ,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勇斗争。2、时间 : 18 世纪初 ②有统一的指挥。3、领导 :彼得一世 ③玻利瓦尔等领导人的卓越领导4、目的 :改变俄国落后面貌 ,实现富国强兵。 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殖民地争夺中力量日益衰落。5、内容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改组行政机构 ,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2017部编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教案说明:本教案适用于人教版(改版)的最新教材,下载需谨慎。 目录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及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北京人、山顶洞人、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 三、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 学生积极踊跃的讲述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西方上帝造人传说、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等。) 师:关于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并不真实可靠,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自主预习】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问:元谋人作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已有多少年的历史?并要求识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元谋人生活的地区。 生答:170万年,云南省的元谋县(长江流域)。 师归纳: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它的发现揭开了祖国大地历史的新篇章,使我国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 问:请同学们据《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除元谋人外,我国境内还有哪些远古人类遗址? 生识图回答: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 问:北京人、山顶洞人又具有多少年的历史,生活在什么地区呢? (开展竞赛活动:迅速阅读看谁回答的即快又准) 生迅速回答:北京人/70万──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山顶洞人/3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师归纳:除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外,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问: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近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二)、北京人

2017年春季部编新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部编新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主要教学内容 这一学期七年级历史下册选用的是人教版2016年部编最新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三个单元,叙述从隋朝到清朝(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共21课。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5课);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13课);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第14-第21课)。另外,增加了一节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共需34课时(其中新课讲授占20个课时,活动课占1课时,单元复习占3个课时,期中复习占2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4个课时,其余为考试检测试卷分析)。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历史教师要用好教科书,必须在钻研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科书的体例、结构、脉络和内容,并以教科书为依托,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 因此,教师要钻研教科书,搞清楚教科书的整体结构及各个组成部分的功用,全面掌握教科书中的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等;要把握每课在全书中的地位,关注课与课之间的联接,力图做到融会贯通;要梳理清楚每课课文的逻辑层次,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教学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并设计好相应的课堂提问和教学活动。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有很大的提高。 三、重难点及措施 重难点: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措施: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虽然经过上个学期历史课程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历史学习经验和方法,但是,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已经完全能自主学习了,有的学生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

初级中学历史部编版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doc

初中历史部编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18年9月30日,我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部颁新编初中历史有关九年级教材解读与教学策略初探的培训。听了韩老师的讲解,我对教学方法与技能,以及所使用的教材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过培训让我受益非浅,它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进一步更新,对于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韩老师首先讲解了核心素养、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通过故事的引入,及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不但了解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同时也知晓了核心素养对于学生、及课堂的重要意义,理解了课堂革命让核心素养落地。而后又讲了有关教材的解读与策略初探,单元教学解读与教学建议,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新课标的教育宗旨及历史教育的核心任务等内容。 通过主编的讲解及教学案例的展示,我们发现新教材与旧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教材内容生动,教师的启迪作用更加凸显,真正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理念,所以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当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一般来说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确立学习动机---积累历史知识---培养认识能力---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对相关历史知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新教材为构建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奠定了基础。 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我们逐渐接受、理解了新教材的核心思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无论教学思路、教材处理、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能力培养、师生关系都要重新定位,理念上要开拓进取,内容上要推

陈出新,在形式上革故鼎新。因此,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曾有的困惑也逐渐释然。 1.对历史新教材的认识。 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在新理念指导下要“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发挥教材资源优势:利用导语、正文、资料、“史料研读”、“问题思考”、“相关史事”、“课后活动”、“课后知识拓展”。做到课文旁设充分用,课文后设课内用。引导学生依托课本内容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准确理解当代的政治特点。历史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2.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认识。 要倡导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要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相关史事、史料研读等栏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将学生活动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利用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体现在每一节历史课教学中。 3.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认识。 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与学生平等交流,

部编版中考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部编版中考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时间:19世纪初 2.背景 (1)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 统治之下。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目的: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4.地区: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 5.领导人 (1)北部地区:玻利瓦尔; (2)南部地区:圣马丁。 (3)他们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6.结果 (1)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当选总统。 (2)圣马西领导阿根廷、智利、秘鲁独立 7.拉美独立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 ①拉美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协同作战,南北夹击,为民族独立英勇斗争。 ②有统一的指挥。 ③玻利瓦尔等领导人的卓越领导 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殖民地争夺中力量日益衰落。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背景 (1)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2)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 政治压迫。 (3)印度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2.时间: 1857年 3.组成: 印度土兵、农民、手工业者以及被剥夺权力的王公。 4.杰出代表:章西女王 5.过程: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起义军夺取了德里。英军虽然武器先进,但还是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攻陷德里。 6.结果: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直到壮烈牺牲。 7.意义: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 (1)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 (2)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时间: 18世纪初 3、领导:彼得一世 4、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1

部编历史九年级上下册综合试题 带答案

初三历史上下册综合试题201901 考生注意: 1.本科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 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00分 3. 一、 慧眼识真(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50分) 1.被认为是“尼罗河赠礼”的古文明是 A.古埃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两河流域文明 D.古希腊文明 2.下列哪一宗教被罗马皇帝定为国教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3.“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新鲜思想”的流出是指 A.基督教产生 B.文艺复兴的发生 C.启蒙运动兴起 D.新航路开辟 4.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世界上最早率船队通过这座“桥梁”到达美洲的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5.“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下列对这一“变化”产生关键影响的法律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6.这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生涯故事。八年军旅,置生死于度外;八年美国总统,值国家最艰难之时。他的名字已作为一个响亮的精神名词。那提议用他的名字为首都命名的人真是太智慧了。他是指 A.拿破仑 B.林肯 C.玻利瓦尔 D.华盛顿 7.“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英国从奴隶贸易中所得到的资金甚至超过了国内的积累。英国重要的商业和船运业中心利物浦,本是一个荒僻的小村落,在奴隶贸易中发展成英国的第二大港口。”从这段史料中得出的结论是 A.奴隶贸易促进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B.奴隶贸易给英国带来大量黑人劳动力 C.奴隶贸易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 D.奴隶贸易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唯一途径 8.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的文件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资本论》 C.《马克思主义哲学》 D.《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最新人教部编九年级历史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单元材料题

最新人教部编九年级历史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单元材料题 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 1.战争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 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如果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的时候,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这场战争对美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国崛起》(1)材料中的“战争”是指哪一重大事件? (2)小历同学认为,材料所指的这场战争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这一障碍是英国的殖民统治。小历同学的看法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 (2)不正确。理由:美国独立战争要求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美国南北战争扫除的又一障碍是黑人奴隶制。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中“战争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如果美国在19 世纪60年代的时候,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可知,这反映的是美国南北战争,通这场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障碍。 (2)小历同学的看法是错误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大障碍,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美国独立后,北方实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南方实行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黑人奴隶制的存在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过南北战争,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解放了大量的黑人劳动力,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并为美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2.阅读村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下半叶,日本一批有能力的领导人,构想并落实了最有政治风范的成功改革。他们心中的目标是使日本成为一个不容小觑的强国,他们用政府经费投资建造了他们认为国家需要的产量,但明治政治家们不是打破传统者,因而没有抨击者摧毁封建阶级,他们意图在现代社会中保留遵循“各就其住”的优势,并且维护等制习惯.日本人不敢要求过那种心理压力较轻的生活,结果则被军国主义者引上一条牺牲累累、漫无止境的道路。 ——摘编自本尼迦克特《菊与刀》 (1)根据材料,指出日本“成功改革”的名称。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1)名称:明治维新。 (2)[答案示例]

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总结(3篇)

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 新学期开始了,只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初三的学生就要参加中考了,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考试.这学期,学校安排我继续担任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这学期的历史教学仍然是十分的繁重,因为历史是一门在中考中所占分数相对低的科目,所以学生们不是很重视学习历史,但是我会认真钻研历史课标,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谦虚谨慎、努力工作,为了把本学期毕业班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总体目标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形成先进的课程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以应对中考为主。包括世界近代史部分的第四、第六、第七、第八单元,世界现代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七、第八单元。使用的是《世界历史》(人教版),以英、法、美、德、俄、日等世界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为线索。教材最显着的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三、学生情况分析 九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处于变化时期,其思想波动幅度大,对于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缺少一定的积极性和向学性,需要老师采取方法培养学生

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从上学期的学生学习状况来看,二班的学生,优生多,中等少、差生多,学生遇到疑难问题解决不了。一班的学生,优生、中等生、差生比例差不多。综合来看,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就是个别学生手懒,不愿写,针对上面情况,本学期采取提优补差措施,提高优秀率是当前最主要的,使学生的成 绩快速提高。 另外,教材所述知识为世界历史,内容宽泛并有时间的跨度,有中考的任务,在动员学生思想方面,促使其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历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使所有学生在中考中都能取得一个良好的成绩。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首先是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2、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只有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 3、课堂教学坚持整体性原则,教学过程中始终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全面整合,使学生全面发展,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实践。寻求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4、教学语言规范,精神振奋,按时上下课,关心学生,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一些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美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的地理范围: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2、在拉丁美洲殖民的国家主要有:葡萄牙和西班牙 3.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范围:巴西 4.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范围:除巴西外基本上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5.影响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事件有: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6.被誉为“南美解放者”的是:玻利瓦尔和圣马丁 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 1、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2、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4、主力:印度土兵 5、印度民族女英雄:章西女王 事迹:领导起义军打击英国侵略者 6、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俄罗斯人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 2.9世纪晚期,俄罗斯人建立的国家是基辅罗斯 3.13世纪上半叶,征服基辅罗斯的是蒙古人 4、15世纪晚期统一俄国的是莫斯科公国 5.15世纪晚期,自称“沙皇”的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 6、彼得一世改革 ⑴时间:18世纪初 ⑵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⑶学习对象:西方 ⑷内容:①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②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③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④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⑤派遺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⑥提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⑸作用: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二、俄国1861改革 1、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度阻碍于资本主义发展。 2、根本目的:巩固沙皇统治,避免革命发生或挽救统治危机。 3、时间:1861年(19世纪中期) 4、领导人:亚历山大二世 6、性质:资产阶级改革 7、方式或形式:自上而下 8、主要内容: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②农奴获得“解 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9、积极意义: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出 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0、消极意义或局限性:但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1、1861年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的条件有:市场、劳动力和资金。 10、改革的最大作用或意义: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1、亚历山大二世最大的贡献:废除了农奴制 12、改革后俄国发展缓慢的原因: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沙皇专制统治依然存在。 13、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农奴制 14、19世纪中期俄国的对外政策:对外扩张或对外发动侵略战争 事例:侵略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15、1861年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的条件是自由劳动力和资金 16、美国内战和1861年改革都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市场。 17、使农民背上沉重负担的内容: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 钱赎买份地。 18、说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的依据是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3课美国内战或南北战争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不同,矛盾不可调和。 2、直接原因或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总统。 3、南北方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 4、起止时间:1861—1865 5、扭转战局的措施: ⑴颁布两个法令《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⑵时间:1862年9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 一、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1.背景(原因):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2.领导人:18世纪初,彼得一世。 4. 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5.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②军事上: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③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④文化上:推行文化教育,派遺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⑤生活方式上:提倡西方的礼节和生活方式。 6.作用:①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②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的,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7.局限性: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废除农奴制: 1.背景(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俄国的经济发展。 2.领导人: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4.目的:巩固沙皇的统治。 5.主要内容: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 ,但是必须出钱赎买。 6.意义: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 ③推动了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④但农奴制的参与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7.局限性: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8.比较两次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是代表地主阶级的改革,强化农奴制;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 2.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为总统。 3.领导人:林肯。 4.开始:1861年4月南方奴隶主挑起内战。 南北方矛盾: 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 南方反对提高关税、支持扩张奴隶制;北方相反。 5.转折点:1862年9月,联邦政府审时度势,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作用:激发了广大黑人奴隶和农民的革命积极性。踊跃参军,扭转了战场不利的局面。 6.结果: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而告终。 7.影响:①性质: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②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 ③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重视科教,制定政策要结合国情;要勇于创新,敢于改革。 1.原因: ①幕府统治危机: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 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内忧) ②民族危机:19世纪中期,美国打开日本国门,强行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港口。(外患) 1868年,倒幕派“王政复古” 政变,结束了幕府的统治,改年号为“明治”。 3.主要内容: 政治上: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 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的号召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提倡 “文明开化” ,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5.影响:①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行列。 ②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局限性)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一、开始: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美国和德国处于领先地位。 3. 二、成就: 1.电力成为新能源: 前提: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成就:爱迪生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 、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他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其他发明:发电机、发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 时代特征: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三、影响: 四、补充 三次革命的代表发明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人口增长: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成长。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2.大众教育:19 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德国和法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从,1870年开始,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二、城市化: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P25图 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一、根本原因:在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两大军事集团: 1882年组成的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20世纪初建立的三国协约(英、法、俄)。 三、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巴尔干半岛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 一战开始标志: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四、交战双方: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意大利后来加入协约国集团) 五、进程: ①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 ②欧洲战场分东线、西线、南线三条战线; ③后来,战争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 ④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屠场”之称; ⑤美国在1917年加入协约国作战; 八、影响:①规模空前,先后有30多个国家和15亿人口卷入战争。 ②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 ③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④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九、重要插图:P44一战前后的欧洲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依然很落后。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要求,反而要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底,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 二、十月革命 1.背景:①前线俄军遭遇惨败②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 ③临时政府迫害布尔什维克党人 ④列宁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必须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2018部编九年级上册历史新教材培训心得

初中历史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为期一天的初中历史新教材培训,主要内容是对最新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进行分析。最新的历史教材是教育部版。为我们培训的是天津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侯建新老师和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教师进修学校历史学科教研员张汝华老师。侯建新老师主要从三个方面为我们分析新教材。 一、九年级《世界历史》教材编写总体情况 (一)教材编写的时代背景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2012年颁布);教材开始进行编写,此后多次修订;2012年划入教育部统一编写修订阶段;2017年秋季开始使用部编版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于2018年秋季开始使用 培养历史核心素养,突出立德树人的责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砥砺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增强人文素养,关注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二)世界历史教材的体例结构 打破专题编排方式,按时序叙事呈现方式:“点—线”结合体;单元—课——子目;正文及辅助部分。 (三)世界史学科价值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只有了解人类的其他文明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中华文明,定位中国;而没有中国的世界历史是不完整的历史。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就是不断走向世界的历史,不断认识世界并不断变法图强的历史,全球化时代尤其如此。总之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不能分割。 新一代的青少年要有家国情怀,同时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意识,具有天下情怀,义务教育《世界历史》课程和教师肩负着极其重要的历史责任。历史教师首先自己要有这样的情怀,鲁迅先生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仍然可以作为我们世界史学科的座右铭。 二、九年级《世界历史》教材内容重点提示 (一)总体情况 世界古代史;4个单元;时间范围:人类早期文明至15世纪末;古代亚非文明、早期欧洲文明、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 世界近代史(部分);3个单元;时间范围:16世纪初至公 元19世纪;经济、制度、新航路、市民阶层、早期殖民掠夺、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等 (二)学习世界历史的要求—课标 通过学习世界古代史,知道主要国家和地区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世界古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趋势,感悟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它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树立民族自信心,同时初步树立起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理解、尊敬、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心态。 通过学习,了解世界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

我对部编历史新教材的点滴体会

我对部编历史新教材的点滴体会 通过继续教育学习,聆听了专家讲座,看了课例,再加上一年多的新教材的教学实践,我有点滴体会。 一、对部编新教材的认识。首先,教材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在新的教学理念下,要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发挥资源优势。历史新教材有导言、正文、“史料研读”、“相关史实”、“人物扫描”、“课后活动”、“知识拓展”等等的模块,综合来学习历史。其次,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体现义务教育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再次,历史新教材更加突出了家国情怀,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注重历史课的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国家主权教育、国家海洋意识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等等,体现了立德树人。 二、新教材按“点”“线”结合编写,呈现历史面貌。新教材改变了原来教材中有点内容脱节的缺陷,增加了一些新内容。新教材有很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脉络,也就是“线”但是新教材更关注那些最基本、最典型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这就是“点”,所以说是点线结合,以点带面。 三、按时间顺序编写,时空观念强。按时序编排,从古到今,叙述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呈现出比较清晰的历史历史发展线索,分阶段设置单元,概述了每个历史发展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单元都有单元导言。

四、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认识。新教材更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心得,敢于创新。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相关史实,史料研读,人物扫描等等的栏目来帮组学习历史,体会出历史学习的乐趣。 五、体现教材的时代性。新教材落实了党和国家教育指导思想,又反映了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体现了当代社会的进步,也适应中国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新教材编写的内容一直编写到了党的十八大,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新教材更加注重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 通过培训,获益匪浅,我对新教材的认识也越来越多,对以后的教学更有指导意义。 2018年9月26日星期三

最新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心得

大家在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以后要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哦,那么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心得怎么写呢,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2020年7月13—14号,我在银川九中参加了初中历史部编教材的培训,两天培训非常充实,既观看了视频,又聆听了讲座。 第一天上午的培训主要观看了教育部朱之文副部长对“三科”教材的重要性及编写意图讲话视频,朱部长指出:部编教材是落实党中央政策的需求,是抓好意识形态的选择,所有教师要准确把握好教材的内容,抓实抓好教材的使用,朱部长的讲话高屋建瓴,让我深深认识到部编新教材的重要性。下午和第二天上午由部编教材编辑张静老师对部编教材的编写、新教材内容介绍、新教材使用建议进行讲座。张老师说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非常重视中小学教材建设,教材是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推荐、经报中央宣传思想领导小组同意的,并经过精心组织和严格审查并最后报送中央才编写出来的。本教材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目标的背景下编写的,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严格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理念。历史教科书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编写,使教材内容依据人类历史的发展阶段和顺序,循序渐进的展开,体现“时序性”特点。张老师的讲座,使我对即将要使用的新版教材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对我今后的教学产生引领和启迪的作用。最后一天下午,远道而来的丁丁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进行案例展示,让我了解了优秀教师的上课方式,开阔了思路,拓展了方法,它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进一步更新,对于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可以说此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此次培训的一点感受与大家分享: (1)对部编历史新教材的认识。 (2)新、旧教材的区别: 通过主编的讲解及教学案例的展示,我们发现新教材与旧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教材内容生动,教师的启迪作用更加凸显,真正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理念,所以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一般来说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确立学习动机——积累历史知识——培养认识能力——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对相关历史知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新教材为构建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奠定了基础。新教材和旧教材的具体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立足时序,建立时空观念;(2)点线结合,呈现历史面貌 ;(3)图文并茂,培养学科感情;(4)精心谋划,构建教学平台;(5)完善配套,丰富教学资源。 (3)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认识。 要倡导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要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充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2018年下学期九年级下册-知识点

最新教材|2019春季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高清完整版电子课本,速速收藏预习!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美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2、杰出代表:“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 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 1、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2、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4、主力:印度土兵 5、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6、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1、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内容: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要求贵族必须到车队或行政机构为

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派遺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提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作用: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3、农奴制改革:原因:封建农奴制度阻碍于资本主义发展。主要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主要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意义: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农奴制的参与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3课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861—1865)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 2、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总统。 3、开始:1861年4月南方奴隶主挑起内战 4、转折:两个法令的颁布(1862年9月) 1862年《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认真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主要史实: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基本事实。了解主要历史人物:玻利瓦尔、章西女王。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因果关系的基本能力。初步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教材有关插图和历史材料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和从历史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侵略与扩张斗争的正义性和民族独立的合理性;认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杰出影响和作用及其爱国主义的优秀品质,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教学难点】 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和影响。 一、新课导入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在《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中写道: 黄金和白银热/刻在剑柄上的十字/携带秘密武器的神回来了/像饿狼般贪婪黄金/波托西的光辉:白银的周期/西班牙人养牛,别人喝奶/骑士和马的分工/波托西的废墟,白银的时代/洒下鲜血和热泪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拉丁美洲处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

民统治之下。有句名言告诉我们:“有压迫就有反抗。”面对殖民者的疯狂掠夺和压迫,殖民地人民展开了怎样的反抗斗争呢? 二、课堂活动 目标导学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和原因: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活动的概况,指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16世纪至19世纪初的300年间,拉丁美洲殖民地形成了一个按血统划分阶层的金字塔式的等级社会。印第安人和黑人处于社会最底层,是殖民者役使的主要对象。 2.思考:殖民者到拉丁美洲后给拉丁美洲人民带来了什么?(生:掠夺财富并役使印第安人和黑人劳动。) 师: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原因和背景是什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①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②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玻利瓦尔领导的南美独立战争:学生阅读第3页的“人物扫描”,了解玻利瓦尔。结合《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教师讲授南美独立战争的概况,引导学生分析南美独立战争的突出特点(时间长、范围广、南美国家联合作战等)。指导学生概括玻利瓦尔在南美独立战争中的主要贡献。 4.师简单介绍圣马丁: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他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5.拉美独立运动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简单分析,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①赶走西班牙、葡萄牙殖民主义者,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②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基本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国家的格局;③鼓舞了殖民地人民。 目标导学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教师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然后让学生阅读相关教材和知识拓展部分,了解英国东印度公司这个殖民据点。要求学生读资料要迅速,并善于归纳,读图要注意从细节中捕获有效信息。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如下: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对印度进行了更残酷的殖民掠夺和奴役,加紧了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印度人民和英国的民族矛盾尖锐,这是印度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