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生态学试题。

鱼类生态学试题。
鱼类生态学试题。

一、名称解释

01.生态系统

02.夏轮

03.生长比速

04.生长常数

05.饵料系数

06.产卵温度

07.仔鱼期

08.繁殖力

09.成熟系数

10.产卵场

11.生殖痕

12.索饵系数

13.剩余群体

14.食谱

15.选择指数

16.充塞指数

17.性成熟

18.排卵与产卵

19.怀卵量

20.性周期

21.副轮

22.产卵轮

23.年轮

24.肥满度

25.生长率

26.洄游

二、填空题

01.各种鱼类对温度适应情况差别很大,可以将所有的鱼类划分为三类热水性______,__温水性_____,__冷水性_____.

02.温度对鱼类代谢活动的影响,可用__基础耗氧_____或___活动耗氧____.

03.大多数鱼类适应于用__鳃__来与水中的___溶解氧_____进行气体交换,而不能直接吸收大气中的氧.

04.水体的缺氧,会引起鱼类呼吸中枢的兴奋,将以提高呼吸活动来应付溶氧之不足.当严重缺氧时,

则产生___浮头___现象.

05.研究鱼类的生长是以_____生长率____来表示的.

06.根据各种鱼成鱼阶段所摄取的主要食物的性质,可以将鱼类的摄食类型分为以下三

类:___肉食性_____,___草食性______,____杂食性____.

07.食浮游生物的鱼类,浮游生物随着水流进入口咽腔,然后通过细密的___鳃耙____过滤食物.

08.为了估计鱼对某种食物的选择性,可以利用__选择指数_____来计算.

09.如果选择指数__为正___,那就表明该饵料对象被鱼所选择;如果选择指数__为负___,就是被鱼所放弃.

10.分析初次性成熟的年龄是划分__补充群体___和__剩余群体___的重要依据.

11.在鱼类繁殖过程中,最明显的温度关系是鱼类产卵的

__温度____.

12.大多数鱼类性成熟后是每年生殖___一次____,性腺发育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13.___小生长期____是卵母细胞的生长期,___大生长期____是营养物质生长的阶段.

14.鱼类繁殖力与年龄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是随着年龄而增大的,到了高龄以后繁殖力的增长__减缓__.

15.营养条件恶化时,鱼的绝对怀卵量会__急剧减小____.

16.溯河鱼类在洄游中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____渗透压的调节________.

17.大麻哈鱼产卵洄游的另一特点是__回归____性特别强.

18.在被动洄游和主动洄游中

,___被动洄游_____是生物在运动中不消耗能量,随水体移动.

19.通常是按照鱼类洄游的不同目的而划分为

____越冬洄游____,____索饵洄游______,____产卵洄游______.

20.鱼类在进行越冬洄游前,必须达到一定的___肥满度___和__含脂量_____.

21.我国的四大家鱼(青,草,鲢,鳙)及大麻哈鱼等在产卵洄游中

,水流对它们具有__引导_______作用.

22.研究鱼类洄游的基本方法是___标志放流法___________.

23.延长精子寿命的方法很多,主要有__低温___,__常温___,__冷温___三种.

24.生死痕在__鲑__鱼类中最为明显.

25.由江河游向海洋的降河洄游,属于这一类型的代表以_鳗鲡___最明显

.

26.鱼类的繁殖力可以分为

__绝对繁殖力_____和____相对繁殖力____.

27.___出现频率法______是最为简单和最为常用的测定饵料成分的方法.

28.鱼类昼夜摄食的变化一般取决于__鱼类辨别饵料方位_____的方法,但又与饵料对象的___行动__有很密切的联系.

29.根据鱼类对盐度的适应情况

,可将鱼类分为四大类群

_____淡水鱼类_____,___海水性_____,___河口性______,___洄游性______. 30.在鱼类的辅助呼吸器官中,鳗鲡常常以

__皮肤____呼吸作为它的辅助器官

. 31.按鱼类耐受盐度变化适应能力大小,又可将鱼类分为

____广盐性___和___狭盐性____.

32____狭食性鱼类_______往往是在食物保证程度而饵料基础稳定的条件下形成的.

33.选择指数为

_零__时,表示鱼类对这种成分没有选择性

34.鱼类生活的水环境由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构成。

35.根据鱼类对水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可将鱼类划分为热水性、温水性和冷水性三类,鲤、鲫鱼属于温水性。

36.青鱼、草鱼、鲢、鳙夏季适应水体溶氧量为4-4.5mg/L,鲑、鳟鱼类夏季适应水体溶氧量为6.5-11mg/L。

37.根据鱼类对盐度的适应性,可将鱼类分为、和。

38.鱼类与生物环境的关系都是以为食物关系基础,包括种内、种间和鱼类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

39.鱼类的种间关系有捕食、竞争、寄生、共生、。

40.白鲢是依靠鳃耙来获取浮游植物作为食物,其摄食方式为滤取式;鲴类是依靠下颌角质来获取周从生物为食,其摄食方式为刮取式;乌鳢鱼虾以为食,其摄食方式为袭击式。

41.鱼类对食物的选择性取决于其对食物的喜好性和食物的易得性。

42.定性分析一尾鲤的食谱,其动物性和植物性种类所占比例差异不大,故可将鲤食性类型划归为杂食性,据目测食物占肠管的3/4,其肠管充塞度为3级。43.青鱼的主要食物为底硒动物(螺丝),草鱼的主要食物为水生围管植物。44.解剖一尾0.35kg的鲤,内脏重50g,其中消化道内食物总重为14.7g,充塞指数为490。

45.鱼类仔鱼期主要摄食浮游动物,草鱼体长在以上时食性转换明显,接近成鱼。46.鱼类,肉食性有较高的稳固性和低的可塑性,鱼类的草食性杂食性有较高的可塑性和低的稳固性。

47.食性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个体数量法重量法体积法出现频率法、、、。48.鉴定鱼类的年龄多采用鳞片,此外还有脊椎骨鳃盖骨匙骨鳍条耳石、、、、,等硬组织作鉴定材料。

49.真骨鱼类鳞片上的年轮标志有疏密型切割型间隙型碎裂型、、、等。50.2000年5月孵出的鲤鱼,生长到2004年11月起捕,这尾鲤鱼是龄组中龄鱼,用符号表示4龄4+。

51.2003年5月孵出的鱼苗,年底11月起捕投放大湖,称为鱼,符号为。52.鱼类生长的三个要素是水温溶氧食物、、。

53.取得鱼类生长速度资料的途径有饲养法年龄鉴定统计法生长退算法、、等。54.鉴定鱼类年龄所采用的鳞片一般取鱼体中段侧线上方,背鳍起点下方部位的鳞片。

55.用退算法求鱼类以往各龄生长情况的公式为。

56.性腺成熟度的表示方法主要有性腺分期法成熟系数法二种。

57.生产上通常称为成熟卵巢的是期卵巢。

58.鱼类的生殖方式有、、大多数为;受精方式有和二种,大多数为。卵生卵胎生胎生卵生体外受精体内受精体外受精

59.草鱼产卵于卵为性,鲤产卵于卵为性,乌鳢产卵于卵为性。

60.鲤鲫鱼在春夏季产卵,一年个性周期批产卵鱼类;鲢鳙在春夏产卵,一年个性周期批产卵鱼类。

61.影响鱼类胚胎发育的主要外界因素有、水温溶氧。

其性腺成熟系数为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分别为.孵化从卵受精开始到仔鱼破膜孵出前

63.胚胎发育生产上称为,是指的发育过程.孵化从卵受精开始到仔鱼破膜孵出前。

64.鱼类早期生活史阶段包括、胚胎期仔鱼期稚鱼期和三个发育期。

65.鱼类的洄游按其目的可分为产卵洄游索饵洄游越冬洄游和。

66.长江中典型降河产卵洄游的鱼类是鳗鲡,溯河产卵洄游的鱼类是中华鲟。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01()食物链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改变,将或多或少地涉及食物链中其他环节,甚至整个或邻近的群

落.

02()鱼类一般生长规律是在孵化后的最初几年生长迅速,以后逐渐缓慢

.

03()鱼类不同的食性直接影响鱼肉的质量,一般说来,肉食性鱼类,特别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的肉

质较高,植食性鱼类的肉质稍差.

04()粘性卵的特性是介于浮性卵与沉性卵之间.

05()鱼类对食物有一定的选择性

,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06()为了估计鱼对某种食物的选择性

,可以计算选择指数

.

07()鱼类对各种饲料生物的选择指数是有季节性变化而没有地区变化.

08()对于吃同样食物的不同种类,由于营养学上的差别

,饵料系数能可有很大的差别

.

09()鱼类生理状态的变化,能间影响摄食量.

10()作为判断性成熟开始的反映指标通常是鱼体的大小,而不是年龄.

11()性成熟时间越早,补充群体数量就越快.

12()一般来讲,成熟系数越高,性腺越好.

13()鱼生长发育得很不好,但已到了生殖年龄,鱼类也会产生产卵洄游

.

14()同一种鱼在不同地区的产卵季节几乎差异.

15()同一长度组或体重组的怀卵数量一般不随年龄而增加或减少.

16()在一定温度内,随温度的增高耗氧率亦随增高.

17()各种鱼类在生殖时期,不需要一定的温度范围.

18()温度与鱼类胚胎发育的关系,当水温升高时,胚胎发育速度加快,反之则减慢. 19()当

PH值超出极限范围时,则往往破坏皮肤粘膜和鳃组织,而直接造成危害.

20()肠的长度与食性有关,肉食性鱼类的肠较长,食植物饵料的鱼类肠较短.

21()饵料生物群离产卵场或越冬场愈近鱼类的饵料洄游距离就越短,反之则长. 22()在人工繁殖工作中所称的"亲鱼已经成熟”是指第

V期的卵.

23()鳗鲡的洄游一般多在夜间进行.

24()一般来说,生物在食物链中所处的环节越后,则其个体越大,而其种类数量及生物量越少。

25()鱼类的集群对凶猛鱼类有防御作用。

26()凶猛鱼类是有害鱼类,所以在养殖水体中应捕尽杀绝。

27()饵料系数是鱼类对食物吸收利用的基本指标,饵料系数越小,表明食料的营养价值越低。

28()不同食性的鱼类在幼年时因摄食器官未充分发育,食性是相同的。

29()成鱼食性一般相对稳定,因此不会因栖息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30()鱼类集群时,其摄食量比单独生活时要大。

31()温度越高,鱼类的生长速度越快。

32()幼轮是由于水温变化引起的。

33()同一年龄组的个体,其鳞片上的年轮数相同。

34()生长常数是表示鱼类生长强度的指标之一。

35()鱼类的再生鳞不能用来鉴定年龄。

36()同种鱼类的不同地理种群,其寿命长短基本相同。

37()疏密现象是由于鱼类在四季中生长的不平衡性造成的。

38()在生产上,应选择肥满度高的品种进行养殖。

39()四大家鱼、鲤、鲫、鳊、鲂均为江湖洄游性鱼类。

40()测定鱼类的繁殖力,取

V期卵巢为好,因为该期卵巢的卵粒饱满,充满卵黄且完全分离,

容易计数。

41()鱼类在一生可发生多次第

I期卵巢。

42()一般产卵后不护卵,死亡率高的鱼类,其繁殖力较高。

43()一次产卵鱼类与分批产卵鱼类的

Ⅳ期卵巢没有显著差别。

44()胚胎发育的各个发育期对水温的急剧变化的反应是一样的。

45()一般生命周期长的鱼类,其性成熟较早。

46()中华鲟在海洋中肥育,在江河上游产卵繁殖。

四、选择题

01.()只能用来划分特定区域中某指定鱼类的生长阶段

.

A:生长指标

B:生长常数

C:生长速度

D:生长方程

02.()是研究鱼类年龄和生长的最早也是最直的一种方法

.

A:间接法

B:推算法

C:饲养法

D:标志放流法

03.一般鱼类的最适宜的生长温顺度范围多在

()之间.

A:20--30℃

B:15--20℃C:18--25℃D:30--35℃

04.我国鲢鳙的幼苗在保持含氧充足的情况下,二氧化碳超过

100mg/l时,便出现()现象.

A:呼吸困难

B:立即死亡

C:引起死亡

D:昏迷仰卧

05.()的突变是导致狭亍性鱼类死亡的重要因素.

A:酸碱度

B:盐度

C:溶解氧

D:温度

06.生活于静水湖泊或池塘中的几种鲤科鱼类,对溶氧的要求夏季在()时已足. A:2--0.5mg/lB:4mg/lC:5--6mg/lD:0.5--3mg/l

07.下列鱼中()为热带鱼类。

A:大麻哈鱼

B:革胡子鲶

C:大黄鱼

D:小黄鱼

08.一般盐度在

0.2--0.5左右的是().

A:淡水鱼类

B:海水鱼类

C:洄游性鱼类

D:河口性鱼类

09.下列鱼中()是第一次产卵后即绝大部分死亡。

A:鳗鲡

B:中华鲟

C:石斑鱼

D:大黄鱼

10.养鱼池一般都要求保持

PH在()

A:碱性

B:弱碱性

C:中性或弱酸

D:中性或弱碱性

11.鲤,鲫鱼的食性为()

A:杂食性

B:肉食性

C:草食性

D:碎屑食性

12.肠胃充塞度测定,“2”表示()

A:胃和肠内无食物

B:胃内食物适量

C:胃内充满食物

C:胃内少量食物

13.各种器官都已形成,体形,体色与成鱼相似,全身披鳞,但其性腺尚未成熟,这个过程称()

A:幼鱼期

B:稚鱼期

C:胚胎期

D:成鱼期

14.在标志放流法中,()是目前最新的方法

A:内部标志法

B:外部标志法

C:切断标志法

D:同位素标志法

15.在热带鱼类中,罗非鱼一年可以生殖()次

A:一次

B:两次

C:多次

D:三次

16.卵巢体积增大,卵母细胞直径不断扩大,卵膜变厚,属于()特征

A:二期卵巢

B:三期卵巢

C:四期卵巢

D:五期卵巢

17.下列哪种洄游方式,多见于暖水性洄游()

A:索饵洄游

B:越冬洄游

C:产卵洄游

D:肥育洄游

18.鱼类的种间关系是在()形成过程中作为对环境的适应而产生的

A:种

B:门

C:目

D:科

19.泥鳅是用()作为辅助器官

A:口咽腔

B:鳃上器官

C:皮肤

D:肠

20.一般上层鱼类背部呈灰色,深蓝,浅绿等色泽,腹部及体侧部均为()

A:白色

B:灰色

C:深色

D:浅色

21.当水中溶氧缺乏时,下列鱼类最先浮头的是

A.麦穗鱼

B.鲢

C.鳙

D.鲤

22.下列鱼类中为冷水性鱼类

A.大麻哈鱼

B.石斑鱼

C.胡子鲇

D.中华鲟

23.鱼类最适宜的

pH为

A.4-5.5B.5-6.5C.7-8.5D.9-10.5

24.白鲢的主要食物是

A.原生动物

B.浮游植物

C.固着藻类

D.轮虫

25.解剖

100尾草鱼,其中

80尾肠内有食物,72尾肠中出现苦草,则苦草出现频率为A.100%B.90%C.80%D.70%

26.某一尾鱼的肠管(前、中、后)充塞度为

1、0、0,说明此鱼。

A.刚开始摄食

B.已摄食很久

C.刚停食

D.停食很久

27.泥鳅的食性为

A.草食性

B.肉食性

C.杂食性

D.碎屑食性

28.利用

E=(ri-pi)/(ri+pi)衡量鱼类对食物的选择性,当

E值为正值时表示鱼类对该种食

A.不能确定

B.无选择性

C.主动选择

D.回避

29.鲤鱼摄食方式是

A.啃咬

B.刮取

C.翻掘

D.掠食

30.黄鳝摄食时间是

A.夜间摄食

B.白天摄食

C.傍晚摄食

D.白昼均摄食

31.环片的切割现象出现在鳞片的

A.前区

B.前侧区

C.后区

D.后侧区

32.花鲈、小黄鱼鳞片上的年轮标志是

A.切割型

B.疏密型

C.间隙型

D.碎裂型

33.鲢、鳙、草鱼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A.18℃-20℃B.21℃-22℃C.23℃-28℃D.30℃-33℃34.下列鱼类中性成熟早的是

A.罗非鱼

B.鲤

C.草鱼

D.团头鲂

35.提起鱼体卵粒就能流出,此时卵巢发育处于期A.ⅢB.ⅣC.ⅤD.Ⅵ

36.下列鱼类中是卵胎生

A.麦穗鱼

B.鰕虎鱼

C.青鱂

D.食蚊鱼

37.下列鱼类中的雌鱼明显多于雄鱼

A.鲢

B.草鱼

C.鲤

D.鲫

38.下列鱼类中是分批产卵鱼类

A.鲢

B.鳙

C.团头鲂

D.罗非鱼

39.团头鲂属。

A.水层产卵鱼类

B.草上产卵鱼类

C.水底部产卵鱼类

D.其它基质产卵鱼类

40.下列鱼类具有护幼、护卵习性的是。

A.乌鳢

B.银鲴

C.赤眼鳟

D.棒花

五、简答题.

01.水体的缺氧,产生"浮头"现象的危害.

02.怎样辩别辐轮与年轮

?

03.简述影响鱼类生长的外界因素

?

04.研究鱼类对饵料的选择性

,可根据哪两个方面的因素来决断?

05.怎样根据选择指数来决断鱼类对食物的选择性

?

06.大麻哈鱼幼鱼在淡水中中生活几个月后,沿江顺流而下,在海洋中生活几年后,又溯河回归到原

出生的河道中进行繁殖活动

,是什么机制引得大麻哈鱼准确回归呢?

07.生态系统的功能?

08.简述研究鱼类年龄和生长在渔业上的意义?

09.简述鱼类生长的特性?

10.为什么鱼类对饵料的选择也不是绝对的?

11.什么是食性的可塑性?

12.怀卵量与成活率之间的关系?

13.鱼类的产卵场分为哪几种类型?及相关内容?

14.鳗鲡是怎样回游的?

15.影响鱼类产卵的因素?

16.鱼类的生殖群体包括哪些部分?

17.影响鱼类性成熟的因素?

18.鱼类所摄取的食物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范畴?

19.怎样测肥满度接近真实?

20.硬骨鱼类常见的年轮标志的主要特征有?

21.集群有何生物学意义?

22.研究鱼类的食物链有何意义?

23.简要分析一个水体中鱼类种间相互关系的适应性?

24.简述在特殊生活条件下鱼类对环境的适应性?

25.简述食物转换与鱼类个体发育、季节和水域的关系?

26.如何对鱼类食物组成进行定性和产量分析?

27.在池塘养鱼中,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促使鱼多摄食?

28.鱼类的生长有何特点,了解这些特点有何实践意义?

29.简述年轮形成的原理以及年轮和年龄的关系?

30.副轮、幼轮的形成原因及其鉴别特征。

31.从长江中收到一批鲤渔获物,观察其中一尾体长为

760mm的鲤鱼,其年龄为

5夏龄(4+),

并分别测得鳞长为

100(单位:格,下同)第一轮鳞长为

40;第二轮鳞长为

60;第三轮鳞长为

75;第四轮鳞长为

85,请求出各龄体长的退算值以及其年增长率、生长比速、生长常数和生长指标,并将结果总结成表格形式列出,并分析其生长情况。

32.何为成熟系数,测定它有何意义?

33.简述计算相对怀卵量的步骤和方法。

34.如何确定分批和一批产卵鱼类?

35.简述产卵场形成的原因以及保护产卵场的意义?

36.举例说明敝水性产卵类群和草上产卵类群的特点及其生态适应性?37.鱼类物种多样化,其繁殖方式亦多样化,试叙述之。

38.试述青、草、鲢、鳙、鲤等鱼的生物学习性与池塘混养的相关性。39.影响鱼类胚胎发育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哪些?

40.简述鱼类洄游的特点及其意义?

基础生态学试题

基础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生态学(ecology):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的水圈、大气圈的下层。 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外界条件的总和。它包括一定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尺度: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有空间尺度、时间尺度和组织尺度。 频度: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占整个样方的百分比,表示物种的个体在群落地段分布的均匀状况。 多度:植物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 盖度:植物体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适合度:一种生物对生境的适合程度,以平均每个个体生育的存活后代的数量作为衡量适合度的指标。 进化:生物种群基因频率变化。 物种丰富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物种的均匀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它反映的是各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 內禀增长率:在特定条件下,具有稳定年龄组配的生物种群不受其他因子限制时的最大瞬时增长速率。 食物链: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这种生物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协同进化: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相互适应、共同进化的现象。 排序: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的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来排定各样地的位序,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数量分许法。

领域:动物个体或群体所占据的排斥同种其它个体或群体的空间。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于其生存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的扩展影响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过程。 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各组成要素间有物种流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价值流动,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形成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复合体。 生态位:之声吴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是物种所有生态特征的总和。生态位包含了所有生态因子和生态辐。 生态幅:生态幅是指物种对生态环境适应范围的大小。它常与耐受限度一致,耐受限度越宽,生态幅也越大。 生态因子:指环境因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又称环境因子。所以有人称生态因子的总和为生态环境。 生态型:同一生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隔离,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作用和影响,趋异适应的结果不同个体群之间产生分异并在遗传上固定下来,这种不同的个体群称为生态型。生活型:不同种类的生物生长在相同的生境条件下,形成相同或相似外貌的物种群被归并为同一生活型。生态型是趋异适应的结果,生活型是趋同适应的结果。 优势种:指群落中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 建群种:优势层的优势种常称为建群种。 生物多样性:指生命有机体及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和景观多样性。 生态平衡: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表现为相对稳定,能量与物质的输入、输出接近相当,外来干扰所引起的变化可由自我调节而恢复到原初稳定状态,生态系统的这种状态即为生态平衡。 趋同适应:不同物种在相似的大环境条件下,可能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表现出相似性。这样导致了不同物种相同的生活型。 趋异适应:指在不同的环境下,同一个物种面对不同的生态压力和选择压力,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有不同的调节,这导致了生态型。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都是物种为适应环境条件而表现出的特性。 层片:每一层片由相同生活型和相似生态要求的不同植物构成的机能群落。层片作为群落的结构单元,是在群落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生态学试题与答案(最后)

生态学单选 1.生态学按其性质一般分为(D) A.理论生态学 B.草原生态学 C.环境生态学 D.理论生态学与应用于生态学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B) A.特种结构、时空结构 B.特种结构环境结构 C.特种结构、时空结构、营养结构 D.营养结构、生物结构 3.种群波动的密度调节主要为(A) A.种间调节、食物调节 B.种内调节、食物调节 C.种间调节、种内调节 D.环境调节、食物调节 4.群落演替换主要原因是:(B) A.原生演替、次生演替 B.外因演替、内因演替 C.外因演替、原生演替 D.内因演替、次生演替 5.就植物来说,其生态型包括(A) A.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B.养分生态型、温度生态型 C.植物生态型、生物生态型、微生物生态型 D.环境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6.从整个生物圈的观点出发,生物化学循环可分为:(D) A.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 B.生物小循环、沉积型循环 C.气象型循环、地质大循环 D.沉积型循环、气象型循环 7.根据污染的环境,可分为的类型是:(D) A.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 B.大气污染、水域污染、重金属污染 C.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D.大气污染、水域污染、土壤污染 8.根据物质循环的范围不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B) A.生物小循环和气相型循环 B.微生物小循环和地质大循环 C.气相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 D.气相型循环和地质大循环 9.下列关于生活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是种以上的分类 B.是生理生态特征不同的基因型类群 C.长期生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 D.郑重从形态外貌上进行区分 10.生物各个生长发育期或某一阶段内,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值以上的昼夜温度总和,称为某生物或某发育阶段的(A) A.活动积温 B.有效积温 C.积温 D.热量 11.在全日照下生长,但也能忍受适度的荫蔽,这种植物称为(C) A.阴性植物 B.阳性植物 C.耐阴植物 D.中日照植物 12.自然环境中,对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称为(B) A.生态因子 B.生存因子 C.资源因子 D.气候因子 13.根据起始基质的性质演替可分为(A) A.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B.发生演替、内因发生演替和外因生态演替 C.快速演替、长期演替和世纪演替 D.自养性演替和异养型演替 14.生物生态适应对策中,r-对策者(C) A.生活期长 B.个体大 C.通常占据临时性生境 D.生殖耗费少 15.生物种所具有的繁殖后代、延续种族的能力称为(B) A.遗传力 B.繁殖力 C.配合力 D.增长力 16.种群在实际条件下,出生率随种群大小、组成和生存条件不同而变化,称为(B) A.生理出生率 B.生态出生率 C.最大出生率 D.绝对出生率 17.人工栽培生物种群在空间分布多属于(C)

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景观生态学 一. 名词解释 1.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 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2.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3.斑块化:是指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通常表现在斑块大小,内容,密度,多样性,排列 状况,结构,和边界特征等方面。 4.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5.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如广阔的草原、沙漠等 6.景观异质性: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或者说景观异质性是景观要素及其属 性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7.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8.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多 样性和变异性,反映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9.内缘比;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10..网络:网络通常由结点和连接廊道构成分布在基质上 11.干扰: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现象(不 用背) 12.景观破碎化: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景 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13.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测定指标。 14.生态流:景观中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 15.meta种群:同种的局域种群在不同斑块上分布的总和 16.景观生态分类:根据生态系统内部水热状况的分异物质能与能量交换形式的差异以及反映 到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按照一定的原则、依据、指标,把一系列相互区别、各具特色的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个体划分和类型归并,揭示景观的内部格局、分布规律、演替方向。(未知) 17.景观生态规划: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一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在景观生 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18.最佳的景观结构:含有细粒区域的粗粒景观最有利于获得大型斑块带来的生态效应,也有 利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生境物种生存,并能提供比较全面的环境资源和条件,具备了粗粒和细粒的有点 二. 填空 19.景观要素的三种类型:斑块、廊道、基质 20.斑块的分类: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进斑块 21.廊道的类型:A)按起源可分为:环境资源廊道、干扰廊道、残存廊道、引进廊 道 B )按宽度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 C )按构成分:绿道、蓝道、灰道、暗道、明道、(必考) 22.廊道的功能:生境、通道、过滤、源和汇 23.基质的判断依据(标准):相对面积、连接度、动态控制 24.基质的特征:连接度、狭窄地带、孔隙度

[农学]鱼类生态学教案

[农学]鱼类生态学教案 鱼类生态学教案 授课教师:唐文乔 绪论:生态学的学科体系 和鱼类生态学(fish ecology)的发展趋势 一(。教学目的: 1. 了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动态 2. 掌握鱼类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3(初步了解鱼类的生命机能与环境之间的基本关系 4(初步掌握鱼类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研究的主要理论以及发展动态。 5(了解鱼类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6(为深入开展鱼类增养殖、鱼类资源保护、水域环境保护和渔业生产等奠定必要的生态学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 与普通生态学相比,从研究对象上仅涉及鱼类,并且主要是硬骨鱼类。在组织层次上讲有4个层次 1(研究鱼类的各种生命机能和环境条件的关系,即个体生态学的范畴 介绍鱼类的呼吸、摄食、繁殖、发育、生长、感觉、集群、洄游等生命机能所要求的环境条件,以及当这些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对鱼类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为制定饲养、育种、增殖、捕捞、资源保护和管理等提供生态学依据 2(鱼类种群数量变动规律 是种群生态学的部分内容, 介绍种群概念、判别、数量统计、死亡征等

有助于资源评估、确定保护对象、预测经济种群的渔获量、提出合理的渔业计划以及有效的增殖措施 3(鱼类群体空间位置的变更 介绍鱼类的行动和洄游习性。 涉及到鱼类个体生活史、生命周期、种内种间鱼群的集散、分布和迁徒规律、昼夜和季节性活动规律、摄食、越冬和繁殖习性等 对侦察鱼群、改进和发展新的渔具渔法具有重要意义。 4(以鱼类为主的水域生态系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人类活动对水域环境和鱼类资源的影响主要介绍水域生态系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过度捕捞、水域环境污染、水利建设等对鱼类的影响。 鱼类生态学的基础学科 三(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教学、实验室实验、养殖场参观和水簇馆鉴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完成本课程教学。 四(教学时间:全课程30学时,本部分2学时 五(教学过程 1(阐述什么是鱼类(fishes)以及鱼类在水产业中的地位 2(阐述生态学及其发展趋势 3(阐述鱼类生态学发展的历史及其特点 4(阐述课程的要求和目的 5(大致介绍本课程学习的内容 6(介绍参考书目 (1)殷名称,1995。鱼类生态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2)Wootton, R.J.,1990(Ecology of Teleost Fishes(Chapman,Hall,London(

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

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种群年龄锥体的基本类型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答案:B 2.黑白瓶法答案:通过测定水体中某物质的浓度来测定水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该物质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二氧化硫 答案:A 3.下面关于r对策生物和K对策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r对策者适应不稳定环境 B.r对策者幼体存活率低 C.K对策者竞争能力强 D.K对策者种群恢复能力强 答案:D

4.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碳的主要贮存库是( ) A.大气 B.水 C.岩石圈 D.生物 答案:C 5.从裸岩到森林的原生演替过程中,起始阶段是( ) A.苔藓阶段 B.地衣阶段 C.草本阶段 D.灌木阶段 答案:B 6.某一生态因子在生物生长发育初期是限制因子,但在后期为非限制因子,这种现象体现了生态因子作用的( ) A.阶段性 B.互补性 C.直接性 D.间接性 答案:A 7.华北平原没有天然橡胶林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日照时数短 B.温度过高

C.土壤贫瘠 D.温度过低 答案:D 8.林德曼通过对某生态系统的研究得出能量流动的“十分之一定律”,这一生态系统是( ) A.森林 B.草原 C.湖泊 D.农田 答案:C 9.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占有一定的空间 B.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C.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元 D.种群是多种生物的集合 答案:D 10.下列不属于描述陆地植物群落特征的指标是( ) A.多度 B.优势度 C.内禀增长率 D.盖度 答案:C

生态学试题及答案知识分享

题型 名词解释:5*2 填空:20*0.5 选择:10*1(单项);5*2(多项) 简答:5题,分值不等 论述:1题,15分 个体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填空及部分选择) 监测植物是指利用对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特别敏感的植物的受害症状来检测有害气体的浓度和种类,并指示环境被污染的程度,该类植物称为监测植物。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的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大气及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破坏了生物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生物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滞尘效应园林植物对空气中的颗粒有吸收、阻滞、过滤等作用,使空气中的灰尘含量下降,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二、填空、选择、简答 1、城市用水面临两个严峻的问题是什么? 水源缺乏、水污染严重 2、壤质土类是大多数植物生长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是较好一种土壤结构 3、根据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和要求分为酸性土植物、中性土植物和碱性土植物。 4、根据盐土植物对过量盐类的适应特点,可分为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不透盐性植物。 5、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监测作用的优点? (1)植物监测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适合大面积推广。 (2)反映大气污染类型和各污染物的复合效应. (3)植物监测具有长期、连续监测的特点。 (4)可记录该地区的污染历史和污染造成的累积受害等情况。 6、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维持碳氧平衡 (2)吸收有害气体 (3)滞尘作用 (4)减菌效应 (5)减噪效应 (6)增加负离子效应 (7)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净化作用 7、减噪效应的原理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噪声遇到重叠的叶片,改变直射方向,形成乱反射,仅使一部分透过枝叶的空隙达到减弱噪声;噪声作为一种波在遇到植物的叶片、枝条等时,会引起振荡而消耗一部分能量,从而减弱噪声。 8、常见的防风林结构有3种:紧密(不透风)结构。稀疏(疏透)结构。透风(通风)结构 9、根据大气污染物的性质划分:还原型大气污染和氧化型大气污染;根据燃料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划分:煤烟型污染、石油型污染、混合型污染和特殊型污染。 10、园林植物大气污染抗性确定方法:污染区调查;定点栽培对比法;人工熏气法 11、简答滞尘效应原理。 ①减少出现和移动; ②通过降低风速,使大颗粒灰尘下降到地面或叶片上;

景观生态学测试试题

景观生态学试题

————————————————————————————————作者:————————————————————————————————日期: 2

名词解释 景观: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 生态学干扰: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损伤的、非连续性的物理事件。 斑块及斑块动态 斑块是在外貌上与周围环境或基质有所不同的一块非线形地表区域. 景观多样性 斑块性质的多样化, 景观异质性 斑块空间镶嵌的复杂性,或景观结构空间布局的非随机性和非均匀性。 景观结构 是不同层次水平或者相同层次水平景观生态系统在空间上的依次更替和组合,直观的显示景观生态系统纵向横向的镶嵌组合规律。包括景观的空间特征和非空间特征两部分内容。 尺度推绎 把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扩展到其他尺度上,或者通过在多尺度上的研究而探讨生态学结构和功能跨尺度特征的过程;简言之,尺度推绎即为跨尺度信息转换。 景观变化 也称景观动态。是指景观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 景观指数 能够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某些方面特征的简单定量指标。 1.内缘比:指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2.景观格局:指某特定尺度上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是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 上的排列形式,或景观要素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等。 3.景观异质性:指景观系统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不均匀性及复杂程度 4.复合种群:是由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缀块系统。 5.生态流:观中的能量、养分和多数物种,都可以从一种景观要素迁移到另一种景观要素,表现为物质、能量、信息、物种等的流动过程。

鱼类生态学知识点

鱼类生态学复习资料 1,按照研究的生物组织水平可将鱼类生态学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发展中的分子生物学。 2,鱼类生态学:鱼类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3,鱼类的栖息环境:41% 淡水,58% 海水,1% 洄游。 4,鱼类的经济利用:食用、药用、工业、观赏。 第一章:年龄 1,鱼类的生活史:是指精卵结合直至衰老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亦称生长周期。 2,鱼类的发育期分为:胚胎期、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成鱼期、衰老期。 3,寿命:指鱼类整个生活史所经历的时间。主要取决于鱼类的遗传特性和所处的外界环境条件。其分为两类:生理寿命和生态寿命。 4,生长年带:一年之中所形成的宽阔环片和狭窄环片合称为一个生长年带。 5,年轮:被规定为由密向疏过度的最后一条密的环片。 6,年轮标志的类别为:疏密型、切割型、碎裂型、间隙型。年轮的特点:清晰性、完整性、连续性、普通性。 7,副轮:或称假轮、附加轮。在正常的生长季节,由于饵料不足、水温突然变化、疾病或意外受伤等原因,使鱼体正常生长受到干扰,从而破坏了环片排列的规律性,在鳞片上留下痕迹。 8,副轮和年轮不同之处有以下四点:a,年轮一般见于鱼体的每一鳞片上,而副轮往往只出现在少数的鳞片上;b,副轮不像年轮那样清晰、完整和连续,多半局限于某一区域。c,年轮仅仅表现为疏密结构的,则年轮内缘是密环,外缘是疏环;若为副轮则与此相反。d,副轮所构成的“生长年带”及其“疏带”和“密带”的比例不协调。 9,鱼的年龄表示方法:鳞片上没有年轮,用0表示;有1个年轮,用1表示;依次类推。为表示年轮形成后,在轮纹外又有新增的环片,则在年轮数的右上角加上“+”号,如0+、1+… 0+ -- 1,1龄鱼,指大致渡过了一个生长周期;鳞片上无年轮、或第一个年轮刚形成。 1+ -- 2,2龄鱼,指大致度过了两个生长周期;鳞片上有一个年轮,或第二个年轮刚形成。 10,经常用作鱼类年龄鉴定的材料有鳞片、耳石、鳞条、鳞棘和支鳍骨、鳃盖骨、匙骨和脊椎骨等。最常用的是鳞片,因为取材方便,观察简便,不需特殊加工。 11,年龄结构或组成是种群的基本属性之一。种群的年龄结构通常由出生率、死亡率决定。12,渔获物年龄结构的分析,最直接的意义是用来判断渔捞程度、渔具合理性和水域渔捞量的合理性。 13,一般来说,凡种群年龄结构简单的鱼类,其幼体龄组在种群中所占数量百分比大,年龄金字塔低平,意味着种群的生产量大;而种群年龄结构复杂的鱼类,其幼体龄组,特别是1龄幼体在种群中所占数量百分比相对要小,年龄金字塔高耸,意味着种群生产量小。 第二章:生长 1,鱼类的生长通常是指鱼体长度和重量的增加。 2,生长式型:是指生长的方式、过程和特点。包括不确定性、可变性、阶段性、季节性、雌雄相异性、等速和不等速性。 3,影响鱼类的生长因子有:外源因子食物、温度、溶氧、光照、盐度和其它、群落对生长的影响。内源因子基因、遗传来控制生长。 4,食物对鱼类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数量、质量和颗粒大小三个方面。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1

单选题 1、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产生A:黄化现象 2、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 C:补偿作用 3、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D:限制因子 4、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间接作用 5、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生境 6、根据生态因子作用大小与生物数量的相互关系,将生态因子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D:非密度制约因子 7、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A:气候因子 8、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C:现代生态学时期 9、臭氧层破坏属于 B:全球性环境问题 10、下列范围不属于生物圈的是C:大气圈的上层 11、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C:整个生物圈 12、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D:景观单元 13、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种群 14、当代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使生态学的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B:以人类为研究主体 15、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A:E.Haeckel)提出并定义的 1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17、中国植物群落分类中把多个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的依据是B:建群种的生活型和生活条件 18、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是D:群落学—生态学原则 19、森林砍伐形成的裸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的演替过程是 B:次生演替 20、顶极――格局假说的意思是C:随着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呈连续变化 21、单顶极理论中的顶极群落最适应的生态条件是C:气候 22、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级群落的特征是B:稳定性高 23、群落演替速度特点是B:演替初始缓慢中间阶段快,末期演替停止 24、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 B:落叶阔叶林 25、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C: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 26、关于层片的论述,正确的是C:兴安落叶松群落是单优势林,其乔木层与层片是一致的 27 、以下有关分层现象的论述,错误的是B:植物地下根系分层由浅入深依次是乔木、灌木、草本和植被 28、关于群落镶嵌性的概念正确的论述是B:是同一群落内部水平结构的进一步分异现象 29、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D:常绿阔叶林 30、关于优势度正确的概念是 A:群落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最大 31、群落内部不具备的特点是D:气温增加 32、生物群落是 B: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 单选题:

普通生态学期末考试六套试题和答案解析

WORD格式.整理版 一、解释下例术语(本题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参考答案: 1、Ecological Amplitude: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耐受一个范围,其范 围就称为生态辐。 2、Dominant Species:优势种,指群落中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 物种。 3、Niche:生态位,指生物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是物种所有生态特征的总和。 4、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 样性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 5、Biosphere:生物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生物栖息的场所,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评分标准: (1)英文需翻译成规范的中文名词,不能正确给出的扣1分; (2)要求给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只简单给出概念本义而未能扩展的扣1分。 二、比较分析以下各组术语(本题3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参考答案 1、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 趋同适应:不同物种在相似的大环境条件下,可能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表现出相似性。这样导致了不同物种相同的生活型。 趋异适效应:指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个物种面对不同的生态压力和选择压力,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有不同的调节,这导致了生态型。 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都是物种为适应环境条件的而表现出的特性。 2、层片与层次 层片:每一层片均由相同生活型和相似生态要求的不同植物所构成的机能群落。 层片作为群落的结构单元,是在群落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层片具有如下特征: ⑴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是同一个生活型类别。 ⑵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具有一定的小环境,不同层片的小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构成了群落 环境。 ⑶层片的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结构特征。 层次:群落中植物按高度(或深度)的垂直配置,就形成了群落的层次,强调群落的空间 结构。群落的成层性保证了植物群落在单位空间中更充分地利用自然环境条件。陆生群落的优质.参考.资料

最新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精选

景观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 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2.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3.斑块化:是指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通常表现在斑块大小,内容,密度,多样性,排 列状况,结构,和边界特征等方面。 4.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5.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如广阔的草原、沙漠等 6.景观异质性: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或者说景观异质性是景观要素及其 属性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7.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8.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和功能方面的 多样性和变异性,反映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9.内缘比; 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10..网络:网络通常由结点和连接廊道构成分布在基质上 11.干扰: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现象(不 用背) 12.景观破碎化: 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 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13.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测定指标。 14.生态流:景观中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 15.meta种群:同种的局域种群在不同斑块上分布的总和 16.景观生态分类:根据生态系统内部水热状况的分异物质能与能量交换形式的差异以及反 映到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按照一定的原则、依据、指标,把一系列相互区别、各具特色的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个体划分和类型归并,揭示景观的内部格局、分布规律、演替方向。(未知) 17.景观生态规划: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一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在景观 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18.最佳的景观结构:含有细粒区域的粗粒景观最有利于获得大型斑块带来的生态效应,也 有利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生境物种生存,并能提供比较全面的环境资源和条件,具备了粗粒和细粒的有点 二.填空 19.景观要素的三种类型:斑块、廊道、基质 20.斑块的分类: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进斑块 21.廊道的类型:A)按起源可分为:环境资源廊道、干扰廊道、残存廊道、引进廊道 B)按宽度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 C)按构成分:绿道、蓝道、灰道、暗道、明道、(必考) 22.廊道的功能:生境、通道、过滤、源和汇 23.基质的判断依据(标准):相对面积、连接度、动态控制 24.基质的特征: 连接度、狭窄地带、孔隙度 25.景观异质性形成原因:环境资源的异质性、干扰、生态演替 26.Forman景观格局的分类:均匀分配格局、聚集型分布格局、线状分布格局、 平行格局、特定组合或空间联结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2017年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2017年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最先使用“生物学多层蛋糕”这一提法的生态学家是______ A.埃尔顿 B.谢尔福德 C.奥德姆 D.苏卡乔夫 答案:C 2. 难降解的有毒物质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其浓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确定 答案:A 3. 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称为______ A.种群 B.物种 C.群落 D.生态系统 答案:A 4. 我国土壤酸碱度分为______

A.3级 B.4级 C.5级 D.6级 答案:C 5. 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结构最简单的是______ A.荒漠 B.湿地 C.草原 D.森林 答案:A 6. 下列不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是______ A.冻原 B.河流 C.果园 D.荒漠 答案:C 7. 与水生植物相比,陆生植物通气组织和机械组织的特点依次是______ A.发达,不发达 B.发达,发达 C.不发达,发达 D.不发达,不发达 答案:C

8. 群落调查中,包含某物种个体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为该物种的______ A.多度 B.密度 C.频度 D.盖度 答案:C 9. 在资源有限条件下,连续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 A.U型 B.S型 C.J型 D.V型 答案:B 10. 根据生态位理论,在一个群落中,生态位分化的各种群对环境资源的利用______ A.趋于互补,利用率低 B.趋于互补,利用率高 C.趋于竞争,利用率高 D.趋于竞争,利用率低 答案:B 11. 与阴性植物(如人参)相比,阳性植物(如蒲公英)的特点是______ A.光补偿点较高,适于生长在强光照环境 B.光补偿点较高,适于生长在荫蔽环境 C.光补偿点较低,适于生长在强光照环境 D.光补偿点较低,适于生长在荫蔽环境 答案:A

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生态学试题及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题型 名词解释:5*2 填空:20*0.5 选择:10*1(单项);5*2(多项) 简答:5题,分值不等 论述:1题,15分 个体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填空及部分选择) 监测植物是指利用对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特别敏感的植物的受害症状来检测有害气体的浓度和种类,并指示环境被污染的程度,该类植物称为监测植物。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的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大气及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破坏了生物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生物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滞尘效应园林植物对空气中的颗粒有吸收、阻滞、过滤等作用,使空气中的灰尘含量下降,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二、填空、选择、简答 1、城市用水面临两个严峻的问题是什么 水源缺乏、水污染严重 2、壤质土类是大多数植物生长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是较好一种土壤结构

3、根据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和要求分为酸性土植物、中性土植物和碱性土植物。 4、根据盐土植物对过量盐类的适应特点,可分为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不透盐性植物。 5、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监测作用的优点 (1)植物监测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适合大面积推广。(2)反映大气污染类型和各污染物的复合效应. (3)植物监测具有长期、连续监测的特点。 (4)可记录该地区的污染历史和污染造成的累积受害等情况。 6、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维持碳氧平衡 (2)吸收有害气体 (3)滞尘作用 (4)减菌效应 (5)减噪效应 (6)增加负离子效应 (7)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净化作用 7、减噪效应的原理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噪声遇到重叠的叶片,改变直射方向,形成乱反射,仅使一部分透过枝叶的空隙达到减弱噪声;噪声作为一种波在遇到植物的叶片、枝条等时,会引起振荡而消耗一部分能量,从而减弱噪声。

2017年安徽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及答案

2017年安徽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首次提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是( ) A.奥德姆 B.林德曼 C.达尔文 D.坦斯利 答案:D 2.自然界中,伺种植物的不同种群如果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下( ) A.会发生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态型 B.会发生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活型 C.会发生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活型 D.会发生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态型 答案:D 3.光照不足将导致光合作用下降,这时增加C02浓度可减轻光合作用的下降程度,这种现象是生态因子的( ) A.综合作用 B.限制作用 C.补偿作用 D.替代作用 答案:C 4.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通常是指( )

A.数量最多的生态因子 B.数量最少的生态因子 C.对生物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因子 D.接近或超过有机体耐受极限的生态因子 答案:D 5.分布在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比生活在温暖地区的同种个体大,这在生态学上称为( ) A.阿伦规律 B.贝格曼规律 C.谢尔福德定律 D.林德曼定律 答案:B 6.旱生植物不具备的特征是( ) A.根系发达 B.肉质茎肥厚 C.角质层厚 D.叶面积大 答案:D 7.种群呈指数增长的条件之一是( ) A.环境资源有限 B.多个物种共存 C.环境资源无限 D.K-对策生物

答案:C 8.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构成( ) A.水圈 B.生物圈 C.大气圈 D.岩石圈 答案:B 9.有效积温法则公式K=N(T—C)中,N为( ) A.发育历期 B.生物学零度 C.有效积温 D.平均温度 答案:A 10.根瘤菌和大豆的种间关系是( ) A.寄生 B.竞争 C.互利共生 D.偏利共生 答案:C 11.下列关于衰退型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幼龄个体少,老龄个体多 B.年龄锥体呈金字塔形

城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城市生态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 城市化: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域,以及随之引起的相关人员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转变的过程。 2. 城市生态系统: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为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 3. 城市人口容量:特定的时期内,在城市这一特定空间区域能相对持续容纳的具有一定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水平及具有一定活动强度的城市人口数量。 6.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谋求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功能为目标,以各种模拟、规划方法为手段,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地域规划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对策及建议。 7. 城市生态评价:在老城市改造与新城市建设中,根据气象、地理、水文和生态等条件,对工业区、居民区、公用设施、绿化地带做出的环境影响评价。 8. 城市生态建设: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等方面与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相适应。 9. 生态城市:从城市生态系统着手,实现上台系统良好运行的城市。 11. 网络治理:以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通过有效的协调与及时的信息沟通,推动政府、非营利组织、私营部门和公众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城市管理模式。 12. 整体性公理: 13. 生态足迹:1: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 2:指生产区域或资源消费单元所消费的资源和接纳其产生的废弃物所占用的生物生产性空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鱼类生态学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专科考试 鱼类生态学试卷 (课程代码 322075) 一、名称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年轮 年轮(nián lún,annual ring)指鱼类等生长过程中在鳞片、耳石、鳃盖骨和脊椎骨等上面所形成的特殊排列的年周期环状轮圈,树木在一年内生长所产生的一个层,它出现在横断面上好像一个(或几个)轮,围绕着过去产生的同样的一些轮。鱼类中鳞片年轮指当年秋冬形成的窄带和次年春夏形成的宽带之间的分界线。 2. 瞬时生长率 就是当时间间隔趋于零时,为单位时间内某一生长指标的变化量 3. 繁殖力 鱼类的繁殖力一般是指怀卵量,即雌鱼在产卵前卵巢内的成熟卵粒数。在统计怀卵数量时,通常只统计成熟的卵粒,不计算较小的卵母细胞。但也有认为凡是开始积累卵黄的小型和中型卵都应计入。 4. 日粮 是指满足一头动物一昼夜所需各种营养物质而采食的各种饲料总量 5. 排卵与产卵 成熟卵从滤泡中脱离出来跌入卵巢腔或腹腔的过程称为排卵;卵离开鱼体进入外界水中的过程称为产卵 6. 丰满度 衡量鱼体的肥胖度、营养状况和环境条件就是由丰满度来表示的 7. 成熟系数 以性腺重量和鱼体重相比,求出百分比. 8. 临界期 在高潮期与低潮期相互转换的时期称为临界期. 9. 洄游 是鱼类运动中的一种特殊式型。是一种有一定方向、一定距离和一定时间的变换栖息场所的运动

10.生态演替 生态系统的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生态系统类型(或阶段)被另一种 生态系统类型(或阶段)替代的顺序过程。 二、填空题 ( 每空0.5分,共15分 ) 1. 鉴定鱼类的年龄多采用鳞片,此外还有脊椎骨、腮盖骨、 匙骨、鳍条和耳石等硬组织作鉴定材料。 2. 根据各种鱼成鱼阶段所摄取的主要食物的性质,可以将鱼类的摄食类型分为以 下三类:_肉食性_____,___草食性______,____杂食性__ 。 3. 是最为简单和最为常用的测定鱼类饵料成份的方法。 4. 分析初次性成熟的年龄是划分补充群体和剩余群体的重要依据。 5. 研究鱼类洄游的基本方法是_标志放流法__。 6. 根据鱼类对水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可将鱼类划分为热水性、温水性 和凉水性三类,鲤、鲫鱼属于温水性。 7. 鱼类的种间关系有捕食、竞争、共生、寄生。 8. 取得鱼类生长速度资料的途径有饲养法、年龄鉴定统计法、生 长退算法等。 9.解剖一尾体重 5kg 的雌草鱼,内脏重 1000g ,卵巢净重 800g ,每 4g 卵巢 经计数为2660粒卵,其性腺成熟系数为,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分别 为、。 10. 11.鱼类早期生活史阶段包括胚胎期、仔鱼期和三个发育期。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只能用来划分特定区域中某指定鱼类的生长阶段的指标是 A 。 A: 生长指标 B: 生长常数 C: 生长速度 D: 生长方程 2. 我国鲢鳙的幼苗在保持含氧充足的情况下,二氧化碳超过100mg/l时,便出现 C 现象。 A: 呼吸困难 B: 立即死亡 C: 引起死亡 D: 昏迷仰卧 3. 生活于静水湖泊或池塘中的几种鲤科鱼类溶氧的要求夏季在 B 时已足够。 A: 2--0.5mg/l B: 4mg/l C: 5--6mg/l D: 0.5--3mg/l 4. 下列鱼中 A 为热带鱼类。 A:大麻哈鱼 B:革胡子鲶 C:大黄鱼 D:鲈鲤 5. 下列鱼中 C 是第一次产卵后即绝大部分死亡。

城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城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城市生态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 城市化: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域,以及随之引起的相关人员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转变的过程。 2. 城市生态系统: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为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 3. 城市人口容量:特定的时期内,在城市这一特定空间区域能相对持续容纳的具有一定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水平及具有一定活动强度的城市人口数量。 6.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谋求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功能为目标,以各种模拟、规划方法为手段,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地域规划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对策及建议。 7. 城市生态评价:在老城市改造与新城市建设中,根据气象、地理、水文和生态等条件,对工业区、居民区、公用设施、绿化地带做出的环境影响评价。 8. 城市生态建设: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等方面与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相适应。 9. 生态城市:从城市生态系统着手,实现上台系统良好运行的城市。 11. 网络治理:以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通过有效的协调与及时的信息沟通,推动政府、非营利组织、私营部门和公众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城市管理模式。 12. 整体性公理: 13. 生态足迹:1: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

川农的17春秋《养殖水域生态学本科》17年3月在线作业

《养殖水域生态学(本科)》17年3月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V 1. 种群本身具有调节密度大小的各种因素,不包括:() . 行为调节 . 内分泌调节 . 个体调节 . 遗传调节 标准答案: 2. 下列不是集群的生态学意义() . 有利于提高捕食量 . 有利于共同防御敌害 . 改变小生境 . 有利于动物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学习机会,取长补短 标准答案: 3. 个体数量一般采用四度一量的办法来分析,其中不属于四度的是()

. 密度 . 频度 . 优势度 标准答案: 4. 下列能作为种群增长模型的基本曲线是(). J S . J K . K S . H 标准答案: 5. 水生生物对温度适宜性的划分不正确的是(). 冷水性 . 温水性 . 热水性 . 暖水性 标准答案: 6. 能够中和钠、钾离子毒性的离子是:() . 钙

. 锌 . 铝 标准答案: 7. 光合作用的最适光强,在淡水藻类中()最高 . 硅藻 . 蓝藻 . 金藻 . 绿藻 标准答案: 8. 种群本身具有调节密度大小的各种因素,不包括(). 行为调节 . 内分泌调节 . 个体调节 . 遗传调节 标准答案: 9. 下列不是决定生产力的因素有哪些() . 光照 . 营养盐类

. 矿物质含量 标准答案: 10. 鲤鱼摄食方式是() . 啃咬 . 刮取 . 翻掘 . 掠食 标准答案: 11. 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研究一般不在()层次上进行。. 物种 . 种群 . 食物链 . 生态系统 标准答案: 12. 鲢、鳙、草鱼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 18℃-20℃ . 21℃-22℃ . 23℃-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