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介绍

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介绍
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介绍

??

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茶艺师。

1.2职业定义:在茶艺馆里、茶室、宾馆等场所专职从事茶饮艺术服务的人员。

1.3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室内、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形体知觉能力,较敏锐的嗅觉、色觉和味觉,有一定的美学鉴赏能力。

1.6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6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40学时;高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技师、高级技师不少于10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各等级的培训教师应具备茶艺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教学经验。培训初级、中级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高级茶艺师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及实际操作的品茗室。教学培训场地应分别具有讲台、品茗台及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品茗设备;有实际操作训练所需的茶叶、茶具、装饰物,采光及通风条件良好。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中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顶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证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高级技工学校本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3年。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技师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1.8.3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实际操作、现场问答等方式,由2~3名考评员组成考评小组,考评员按照技能考核规定各自分别打分取平均分为考核得分。理论知识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技师和高级技师鉴定还需进行综合评审。

1.8.4考评人员与考生配备比例:理论知识考试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15,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人;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3,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

1.8.5鉴定时间:各等级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超过120分钟。初、中、高级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不超过50分钟,技师、高级技师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不超过120分钟。

1.8.6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内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在品茗室进行。品茗室设备及用具应包括:①品茗台;②泡茶、饮茶主要用具;③辅助用品;④备水器;⑤备茶器;⑥盛运器;⑦泡茶室;⑧茶室用品;⑨泡茶用水;⑩冲泡用茶及相关用品:⑾茶艺师用品。鉴定场所设备可根据不同等级的考核需要增减。

2.基本要求

2.1职业道德

2.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职业守则

(1)热爱专业,忠于职守;

(2)遵纪守法,文明经营;(3)礼貌待客,热情服务;(4)真诚守信,一丝不苟;(5)钻研业务,精益求精。

2.2基础知识

2.2.1茶文化基本知识(1)中国用茶的源流(2)饮茶方法的演变(3)茶文化的精神

(4)中外饮茶风俗

2.2.2茶叶知识

(1)茶树基本知识

(2)茶叶种类

(3)名茶及其产地

(4)茶叶品质鉴别知识(5)茶叶保管方法

2.2.3茶具知识

(1)茶具的种类及产地(2)瓷器茶具

(3)紫砂茶具

(4)其他茶具

2.2.4品茗用水知识

(1)品茶与用水的关系

(2)品茗用水的分类

(3)品茗用水的选择

2.2.5茶艺基本知识

(1)品饮要义

(2)冲泡技巧

(3)茶点选配

2.2.6科学饮茶

(1)茶叶主要成分

(2)科学饮茶常识

2.2.7食品与茶叶营养卫生

(1)食品与茶叶卫生基础知识(2)饮食业食品卫生制度

2.2.8法律法规知识

(1)《劳动法》常识

(2)《食品卫生法》常识

(3)《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常识(4)《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常识

(5)劳动安全基本知识

3.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及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3.1初级茶艺师

3.2中级茶艺师

3.3高级茶艺师

3.4茶艺技师

3.5高级茶艺技师

初级茶艺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初级茶艺师培训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茶艺即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它是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茶艺学是随着茶文化的发展以及茶艺师职业认证的推行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是为提高生活情趣,提升综合素质而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员在专业知识上,能基本了解茶叶的基础知识和中国茶文化的基础知识;能基本进行茶叶的选择与保管;在掌握茶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科学地泡茶和品茶,并掌握茶馆的基本服务技能。培训时长20课时。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职业道德 教学内容: 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职业守则 3、如何做个好员工 4、个人的职业规划。 第二章茶文化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1、茶文化发展史 2、茶文化的基础知识 3、唐宋明清茶叶的发展及品饮方式 第三章茶叶知识 教学内容: 1、中国茶区及分布情况 2、茶叶的分类 3、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的概念第四章茶与水的关系 教学内容: 1、水温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软水硬水) 2、泡茶用水的选择 3、茶叶滋味的鉴赏。 第五章真、假、新、旧茶区别 教学内容: 1、真假茶的识别与品饮

2、新茶与陈茶的品饮 第六章茶艺泡茶要素 教学内容: 1、茶艺的六要素 2、泡茶要素 第七章茶艺技能与表演 教学内容: 1、茶叶冲泡技巧操作程序 2、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黑茶茶艺表演第八章礼仪 教学内容: 1、茶艺师的仪容仪表的要求 2、茶艺师的站姿走姿坐姿要求 3、茶艺服务的礼节要求

三、课程考核方式、方法 学生必须认真听课和参加各项实验、实习活动,无故不听课者按旷课处理,如果累计时间达到总学时的1/3,不能参加本课程的考试。 本课程考核采用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美容师国家职业标准

a美容师国家职业标准 一、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美容师 1.2职业定义 根据顾客的脸型、皮肤特点和要求,为其清洁、护理、保养皮肤,美化容颜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有良好的形体感,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颜色辨别力强,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1.6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240个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20个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个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120个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120个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级人员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有6年以上本职业工作经验,并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培训高级人员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培训技师、高级技师的教师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1.7.3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及必要的设备、设施。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美容职业的有关人员。 1.8.2申报条件 1.8. 2.1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一)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二)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三)本职业学徒期内. 1.8. 2.2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一)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取得毕(结)业证书.

(2021全考点)茶艺师(初级)证模拟考试含答案

茶艺师(初级)证模拟考试 1、【判断题】在各种茶叶的冲泡程序中,茶叶的品种、水温和茶叶的浸泡时间是冲泡技巧中的三个基本要素。(×) 2、【判断题】红、绿茶卫生标准规定重金属指标中,铅含量的指标含为60错误10-6。(×) 3、【判断题】茶艺馆的经营管理的重点是:抓货源管理、抓人才管理、抓内部管理三个方面。(√) 4、【判断题】泡茶时冲泡器具选择,如饮用乌龙茶、则重在“啜”,宜用玻璃杯来泡茶。(×) 5、【判断题】白茶冲泡的主要器具,有无刻花直筒形透明玻璃杯、杯托、茶叶缸、茶匙、赏茶盘、烧水炉具。(√) 6、【判断题】茶叶的植物学特征,应是芽和嫩叶背面有灰色茸毛,叶齿疏浅,嫩茎成扁形,叶片侧脉离叶缘2/3处向上弯,连接上一条侧脉。(×) 7、【判断题】绿茶根据杀青和干燥方式不同,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和蒸青绿茶等。(√) 8、【判断题】泡茶用水量应因茶类而异,一般来说,红茶、绿茶、花茶类每克茶叶以冲泡50-60毫升沸水为好。(√)

9、【判断题】哥窑瓷胎薄质,釉层饱满,釉面显现纹片,纹片形状多样。(√) 10、【判断题】陆羽认为二沸的水适宜泡茶。(√) 11、【判断题】湿看春绿茶的品质特点是茶叶冲泡后舒展快,叶底黄绿厚实。(×) 12、【判断题】炎热夏暑季节宜饮茉莉花茶,寒冬季节宜饮桂花茶。(√) 13、【判断题】公道杯也称茶盅,用来保温茶汤。(×) 14、【判断题】潮汕工夫茶第一次冲水后,20秒钟内要将茶汤倒出,也称洗尘泡。(×) 15、【判断题】台湾包种茶的品质特点是,具有“香、浓、鲜、甘、美”五大特色。(×) 16、【判断题】从滋味判断新、陈茶差别,陈茶即使保管良好,也会出现色暗、香沉、味薄之感。(√) 17、【判断题】不锈钢茶具外表光洁明亮,造型规整有现代感,具有传热快,不透气的特点。(√) 18、【判断题】演示冲泡绿茶时,茶杯的每50毫升容量用茶1克。(√) 19、【判断题】花茶经冲泡后,约需静置5分钟左右,方可饮用。(×) 20、【判断题】苏州观音泉是中国“五大名泉”之一。(√)

茶艺师培训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茶艺师>>大纲(一)教学基本要求 1职业道德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1.2职业守则(1)热爱专业,忠于职守。(2)遵纪守法,文明经营。(3)礼貌待客,热情服务。(4)真诚守信,一丝不苟。(5)钻研业务,精益求精。2基础知识2.1茶文化基本知识(1)中国用茶的源流。(2)饮茶方法的演变。(3)茶文化的精神。(4)中外饮茶风俗。2.2茶叶知识(1)茶树基本知识。(2)茶叶种类。(3)名茶及其产地。(4)茶叶品质鉴别知识。(5)茶叶保管方法。2.3茶具知识(1)茶具的种类及产地。(2)瓷器茶具。(3)紫砂茶具。 (4)其他茶具。2.4品茗用水知识(1)品茶与用水的关系。(2)品茗用水的分类。 (3)品茗用水的选择方法。2.5茶艺基本知识(1)品饮要义。(2)冲泡技巧。(3)茶点选配。2.6科学饮茶(1)茶叶主要成分。(2)科学饮茶常识。2.7食品与茶叶营养卫生(1)食品与茶叶卫生基础知识。(2)饮食业食品卫生制度。2.8相关法律、法规知识(1)劳动法相关知识。(2)食品卫生法相关知识。(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知识。(4)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相关知识。(5)劳动安全基本知识。(二)职业等级理论技能教学要求 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依据具体要求的项目进行了分类,针对分类内容分解细化,通过下面表格进行相关说明:

茶艺师培训教学计划(初级) 一、教学要求 通过茶艺师的培训,要求学员熟悉茶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茶艺礼仪、接待,茶具准备、演示,茶事服务与销售。 二、教学目的 培养一批专业,有素质的茶艺人员。 三、课时分配 总课时:160课时 理论知识培训:76课时 专业能力培训:84课时 四、培训教材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指定教材《茶艺师》(基础知识)、《茶艺师》(初级技能中级技能高级技能) 五、培训师资

美发师国家职业标准(OK)

美发师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美发师。 1.2职业定义 根据顾客的头形、脸形、发质和要求,为其设计、修剪、制作发型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有一定的语言能力、计算能力,有一定的空间感、形体感,手指灵活,手眼动作协调,有一定的颜色辨别能力。 1.6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36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28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8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16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16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人员的教师必须具有本职业高级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高级或技师的教师必须具有相关专业讲师以上教师资格或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高级技师的培训教师必须具有相关专业高级讲师(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其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1.7.3培训场地设备具备相应教学场地及实际操作设备、用具(不少于10套美发台椅)。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1.8.2.1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一)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二)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三)本职业学徒期满。 1.8.2.2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茶艺师教学计划

茶艺师教学计划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茶艺师初级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茶艺即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它是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茶艺学是随着茶文化的发展以及茶艺师职业认证的推行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是为提高生活情趣,提升综合素质而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是以茶艺为主线,以茶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系统介绍国内外饮茶习俗以及饮料调制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多种茶叶泡饮方式,培养其相当高级茶艺师的技能。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理论知识方面:是在《茶艺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安排在《茶艺学》后学习的课程。因此主要介绍国内外茶叶的主要泡饮方式以及饮料调制技术。 实验技能方面:掌握茶饮料调制有关技术。 3、课程教学改革 是从茶文化学独立出来的课程,为新开课程。 二、教学内容 (一)课程理论教学 第一章国内外饮茶习俗及主要茶艺介绍 第一节:不同民族的饮茶习俗 第二节:主要茶艺形式:中华茶艺(文人茶艺、宫廷茶艺、民俗茶艺、禅宗茶艺)、日本茶道、韩国茶礼 本章的重点、难点: 文人茶艺、日本茶道 建议教学方法: 此部分应与实验课有机结合 思考题:各主要茶艺形式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饮料调制技术及调制茶介绍 第一节:饮料调制基本原理 第二节:各种配料茶介绍 枸菊茶,擂茶,奶茶、冰茶,果味茶等 第三节:花草茶介绍

本章的重点、难点: 饮料调制的基本原理 建议教学方法: 透彻介绍饮料调制的基本原理,并选取有代表性的调制茶介绍。 思考题:1、饮料调制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什么叫花草茶,主要有哪些类型? (二)课程实验教学 本课程实验学时共24学时,设6个实验,分别如下: 实验一观看茶艺表演录象 通过观看茶艺表演的录象使学生初步了解各种不同茶艺的表演方式。 实验二枸菊茶冲泡技艺训练 训练枸菊茶冲泡技艺,掌握其独特的冲泡方式。 实验三擂茶冲泡技艺训练 训练擂茶冲泡技艺,掌握其独特的冲泡方式。 实验四奶茶、冰茶冲泡技艺训练 训练奶茶、冰茶冲泡技艺,掌握其独特的冲泡方式。 实验五果味茶冲泡技艺训练 训练果味茶冲泡技艺,掌握其独特的冲泡方式。 实验六花草茶冲泡技艺训练 训练花草茶冲泡技艺,掌握其独特的冲泡方式。 三、课程考核方式、方法 1、学生必须认真听课和参加各项实验、实习活动,无故不听课者按旷课处理,如 果累计时间达到总学时的1/3,不能参加本课程的考试。 2、本课程考核采用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美发师国家职业标准

美发师国家职业标准 1.1职业名称 美发师。 1.2 职业定义 根据顾客的头形、脸形、发质和要求,为其设计、修剪、制作发型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正规技能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正规高级技师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和技师、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 3.1 初级

[必考]茶艺师(初级)证模拟考试题库含答案

茶艺师(初级)证模拟考试 1、【判断题】红、绿茶卫生标准规定重金属指标中,铅含量的指标含为2错误10-6。(√) 2、【判断题】一般在冲泡乌龙茶时,第一泡浸泡1分钟左右将茶汤与茶分离,从第二泡的时间为75s,以此递增。(√) 3、【判断题】“茶醉”时可以通过喝糖水,吃水果等方法来缓解。(√) 4、【判断题】哥窑瓷胎薄质,釉层饱满,釉面显现纹片,纹片形状多样。(√) 5、【判断题】灌木型茶树的基本特征,没有明显主干,叶大而密,树冠短小。(×) 6、【判断题】红茶类属不发酵茶类,其茶叶颜色朱红,茶汤呈橙红色。(×) 7、【判断题】茶艺馆一般设迎宾员、服务员等。(×) 8、【判断题】职业道德品质,是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职业观念、职业良心和职业自豪感等。(√) 9、【判断题】白茶冲泡时,泡茶用高冲法,按同一方向冲入开水100-120毫升,一般七八成满为宜。(√) 10、【判断题】炎热夏暑季节宜饮茉莉花茶,寒冬季节宜饮桂花茶。(√)

11、【判断题】从滋味判断新、陈茶差别,陈茶即使保管良好,也会出现色暗、香沉、味薄之感。(√) 12、【判断题】要泡好一杯茶,需要掌握的茶艺六要素有:选茶、择水、备器、雅室、冲泡、品尝。(√) 13、【判断题】釉里红的特色是在瓷器上施金加彩,宛如钱丝万缕的金丝彩线交织,显示金碧辉煌、雍容华贵的气度。(×) 14、【判断题】当井水中铜的含量大于0.2PPm时,用于泡茶茶汤品质发暗,汤味苦涩。(√) 15、【判断题】茶艺馆要求从业人员能做简单的茶艺表演即可。(×) 16、【判断题】茶艺师着长裙在服务或茶艺表演中,在走动时步幅可以大些,可以提裙小跑。(×) 17、【判断题】茶艺师导购中推介商品和服务时,可先为顾客展示最高级的茶品,使顾客加深印象。(×) 18、【判断题】唐代饮茶盛行的主要原因是社会鼎盛。(√) 19、【判断题】泡茶用水的pH值小于5,茶汤品质较好。(√) 20、【判断题】唐代茶叶种类有粗、散、末、饼茶。(√) 21、【判断题】品饮台湾乌龙茶,一杯即可三口饮毕,再持闻香杯寻杯底冷香,留香愈久,表明这种乌龙茶的品质愈佳。(√)

茶艺师(初级)教学计划及大纲

茶艺师(初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茶艺即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它是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茶艺学是随着茶文化的发展以及茶艺师职业认证的推行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是为提高生活情趣,提升综合素质而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是以茶艺为主线,以茶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系统介绍国内外饮茶习俗以及饮料调制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多种茶叶泡饮方式,培养其相当高级茶艺师的技能。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理论知识方面:是在《茶艺学1》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安排在《茶艺学1》后学习的课程。因此主要介绍国内外茶叶的主要泡饮方式以及饮料调制技术。 实验技能方面:掌握茶饮料调制有关技术。 3、课程教学改革 是从茶文化学独立出来的课程,为新开课程。 二教学大纲内容 (一)课程理论教学 第一章国内外饮茶习俗及主要茶艺介绍(6学时) 第一节:不同民族的饮茶习俗 第二节:主要茶艺形式:中华茶艺(文人茶艺、宫廷茶艺、民俗茶艺、禅宗茶艺)、日本茶道、韩国茶礼 本章的重点、难点: 文人茶艺、日本茶道 建议教学方法: 此部分应与实验课有机结合 思考题:各主要茶艺形式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饮料调制技术及调制茶介绍 第一节:饮料调制基本原理 第二节:各种配料茶介绍 枸菊茶,擂茶,奶茶、冰茶,果味茶等 第三节:花草茶介绍 本章的重点、难点: 饮料调制的基本原理 建议教学方法: 透彻介绍饮料调制的基本原理,并选取有代表性的调制茶介绍。 思考题:1、饮料调制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什么叫花草茶,主要有哪些类型? (二)课程实验教学 本课程实验学时共24学时,设6个实验,分别如下:

(完整版)高级美容师国家职业标准1

高级美容师国家职业标准 一、职业概况 1、职业定义 根据顾客的脸型、皮肤特点和要求,为其清洁、护理、保养皮肤,美化容颜的人员。 2、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3、职业能力特征 有良好的形体感,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颜色辨别力强,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5、培训要求 (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高级不少于320个标准学时。(2)培训教师 培训高级人员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有一定的教学经验。 (3)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及必备、设施。 6、鉴定要求 (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美容职业的有关人员。 (2)申报条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一)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且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取得毕(结)业证书后。 (二)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三)具有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四)具有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生。 (3)鉴定方式 采用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进行。两门均采用百分制,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技能操作考核的每一项也必须达该项考核满分的60%以上)。 (4)考评员与考生的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按1:20;技能操作考核按1:5。 (5)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为120分钟,技能操作考核为120分钟。 (6)鉴定场所设备 鉴定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里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在标准实操教室进行。 二、基本要求 1、职业道德 (1)职业道德基本要求 (2)职业守则 (一)遵纪守法,敬业爱岗。

茶艺师基础知识大全

茶艺师基础知识大全 日常生活中,虽然人人都能泡茶、喝茶,但要真正泡好茶,喝好茶却并非易事。泡好一壶和享受一杯茶也要涉及到广泛的内容,如识茶、选茶、泡茶、品茶、茶叶经营、茶文化、茶艺美学等。因此泡茶、喝茶是一项技艺、一门艺术。泡茶可以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方法。泡茶时涉及茶、水、茶具、时间、环境等因素,把握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泡好茶的关键。 第一节泡茶要素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是组成茶叶色、香、味的物质基础,其中多数能在冲泡过程中溶解于水,从而形成了茶汤的色泽、香气和滋味。泡茶时,应根据不同茶类的特点,调整水的温度,浸润时间和茶叶的用量,从而使茶的香味、色泽、滋味得以充分的发挥。综合起来,泡好一壶茶主要有四大要素:第一是茶水比例,第二是泡茶水温,第三是浸泡时间,第四是冲泡次数。 一、茶水比例 1.茶的品质: 茶叶中各种物质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与茶叶的老嫩和加工方法有关。氨基酸具有鲜爽的性质,因此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多少直接影响着茶汤的鲜爽度。名优绿茶滋味之所以鲜爽、甘醇,主要是因为氨基酸的含量高和茶多酚的含量低。夏茶氨基酸的含量低而茶多酚的含量高,所以茶味苦涩。故有“春茶鲜、夏茶苦”的谚语。 2.茶水比例: 茶叶用量应根据不同的茶具、不同的茶叶等级而有所区别,一般而言,水多茶少,滋味淡薄;茶多水少,茶汤苦涩不爽。因此,细嫩的茶叶用量要多;较粗的茶叶,用量可少些,即所谓“细茶粗吃”“精茶细吃”。

普通的红、绿茶类(包括花茶),可大致掌握在1克茶冲泡50~60毫升水。如果是200毫升的杯(壶),那么,放上3克左右的茶,冲水至七八成满,就成了一杯浓淡适宜的茶汤。若饮用XX普洱茶,则需放茶叶5~8克。 乌龙茶因习惯浓饮,注重品味和闻香,故要汤少味浓,用茶量以茶叶与茶壶比例来确定,投茶量大致是茶壶容积的1/3至1/2。XX潮、汕地区,投茶量达到茶壶容积的1/2至2/3 。 茶、水的用量还与饮茶者的年龄、性别有关,大致说,中老年人比年轻人饮茶要浓,男性比女性饮茶要浓。如果饮茶者是老茶客或是体力劳动者,一般可以适量加大茶量;如果饮茶者是新茶客或是脑力劳动者,可以适量少放一些茶叶。 一般来说,茶不可泡得太浓,因为浓茶有损胃气,对脾胃虚寒者更甚,茶叶中含有鞣酸,太浓太多,可收缩消化黏膜,妨碍胃吸收,引起便秘和牙黄,同时,太浓的茶汤和太淡的茶汤不易体会出茶香嫩的味道。古人谓饮茶“宁淡勿浓”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冲泡水温 据测定,用60℃的开水冲泡茶叶,与等量100℃的水冲泡茶叶相比,在时间和用茶量相同的情况下,茶汤中的茶汁浸出物含量,前者只有后者的45%~65%。这就是说,冲泡茶的水温高,茶汁就容易浸出;冲泡茶的水温低,茶汁浸出速度慢。“冷水泡茶慢慢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泡茶的茶水一般以落开的沸水为好,这时的水温约85℃。滚开的沸水会破坏维生素C等成份,而咖啡碱、茶多酚很快浸出,使茶味会变苦涩;水温过低则茶叶浮而不沉,内含的有效成分浸泡不出来,茶汤滋味寡淡,不香、不醇、淡而无味。 泡茶水温的高低,还与茶的老嫩、松紧、大小有关。大致说来,茶叶原料粗老、紧实、整叶的,要比茶叶原料细嫩、松散、碎叶的,茶汁浸出要慢得多,所以,冲泡水温要高。水温的高低,还与冲泡的品种花色有关。 具体说来,高级细嫩名茶,特别是高档的名绿茶,开香时水温为95℃,冲泡时水温为80℃~85℃。只有这样泡出来的茶汤色清澈不浑,香气纯正而不钝,滋味鲜爽而不熟,叶底明亮而不暗,使人饮之可口,

2020茶艺师(高级)证考试及茶艺师(高级)考试试题

2020茶艺师(高级)证考试及茶艺师(高级)考试试题 1、【判断题】物态文化即人们从事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 2、【判断题】君山银针形似雀舌,匀齐壮实,锋显毫露,色如象牙,鱼叶金黄。(×) 3、【判断题】茶叶审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茶类应具有不同的干茶色泽、不同的汤色标准和不同的叶底色泽。(√) 4、【判断题】芽头肥壮,紧实挺直,芽身金黄,满披白毫是庐山云雾茶的主要品质特征。(×) 5、【判断题】君山银针的品质特点是香气清纯,滋味甜爽,汤色橙黄明净,叶底嫩黄匀亮。(√) 6、【判断题】根据茶叶的发酵程度划分,白茶属于不发酵茶。(×) 7、【判断题】花茶的品饮重在寻味探香。若高档花茶,可欣赏茶的外形。(√) 8、【判断题】店长除了遵守公司各项规定,执行上级指示,完成主管经理下达任务外,还要负责店里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具体实施。(√)

9、【判断题】职业一经产生,就赋予了一定的社会责任。(√) 10、【判断题】茶叶的保存应注意温度的控制,温度越高,茶叶品质越趋于缓慢陈化。(×) 11、【判断题】汤色碧绿、滋味甘醇鲜爽是西湖龙井的品质特点。(√) 12、【单选题】茶叶保存应注意水分的控制,当茶叶水分含量超过( )时,就会加速茶叶的变质。( A ) A、5% B、6% C、7% D、4% 13、【单选题】( ),不属于紫砂壶选择的注意事项。( D ) A、壶的出水应流畅,壶嘴不能流涎 B、壶盖紧密,按住气孔不能出水 C、倾倒时壶盖不会掉落 D、选择价格适中的紫砂壶 14、【单选题】茶艺行业作为一种新兴行业,要树立良好的( ),才能成为服务行业的典范。( C ) A、职业道德观念 B、职业道德表率 C、职业道德风尚 D、职业道德规范 15、【单选题】严格把好( )的质量关,避免有烫伤客人等事故发生。( B ) A、煮水设备 B、操作技艺 C、岗位培训 D、泡茶器具 16、【单选题】( )属于甜花香类,具有玫瑰香。( C )

茶艺师初级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茶艺即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它是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茶艺学是随着茶文化的发展以及茶艺师职业认证的推行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是为提高生活情趣,提升综合素质而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是以茶艺为主线,以茶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系统介绍国内外饮茶习俗以及饮料调制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多种茶叶泡饮方式,培养其相当高级茶艺师的技能。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理论知识方面:是在《茶艺学1》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安排在《茶艺学1》后学习的课程。因此主要介绍国内外茶叶的主要泡饮方式以及饮料调制技术。 实验技能方面:掌握茶饮料调制有关技术。 3、课程教学改革 是从茶文化学独立出来的课程,为新开课程。 二教学大纲内容 (一)课程理论教学 第一章国内外饮茶习俗及主要茶艺介绍(6学时) 第一节:不同民族的饮茶习俗 第二节:主要茶艺形式:中华茶艺(文人茶艺、宫廷茶艺、民俗茶艺、禅宗茶艺)、日本茶道、韩国茶礼 本章的重点、难点: 文人茶艺、日本茶道 建议教学方法: 此部分应与实验课有机结合 思考题:各主要茶艺形式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饮料调制技术及调制茶介绍 第一节:饮料调制基本原理 第二节:各种配料茶介绍 枸菊茶,擂茶,奶茶、冰茶,果味茶等 第三节:花草茶介绍 本章的重点、难点: 饮料调制的基本原理 建议教学方法: 透彻介绍饮料调制的基本原理,并选取有代表性的调制茶介绍。 思考题:1、饮料调制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什么叫花草茶,主要有哪些类型? (二)课程实验教学 本课程实验学时共24学时,设6个实验,分别如下: 实验一观看茶艺表演录象(4学时) 通过观看茶艺表演的录象使学生初步了解各种不同茶艺的表演方式。 实验二枸菊茶冲泡技艺训练(4学时) 训练枸菊茶冲泡技艺,掌握其独特的冲泡方式。 实验三擂茶冲泡技艺训练(4学时) 训练擂茶冲泡技艺,掌握其独特的冲泡方式。

认证考试《芳香保健师》国家职业标准

《芳香保健师》国家职业标准职业名称: 芳香保健师。 职业定义: 使用天然植物精油和其他芳香植物材料,通过香熏、水疗、按摩等多种方法,为宾客进行身心保健的人员。 申报等级: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注:目前开考等级:四级、三级。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24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4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180标准学时。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保健按摩师、美容师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4)取得经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保健按摩师、美容师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4)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5)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茶艺师基础知识整理二

茶文化基本知识 1、最早记载茶叶药用的书籍 茶的应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药用、食用和饮用。 传说早在四五千年前的神农时代,就有“得茶而解毒”之说。因而最早记载饮茶的是本草一类的“药书”,例如《神农本草》《食论》《本草拾遗》《本草纲目》等。 2、擂茶在宋代的名称 擂茶是一种将擂茶脚子用沸水冲泡的,也有生料捣烂后再煮烧一下的,有的就成了粥状,故宋代有“茗粥”之称。 3、宋代“豆子茶”的成分 宋代的“豆子茶”,取适量的茶叶和炒香的黄豆、芝麻、姜、盐放入茶碗中,直接用开水沏泡即成。 4、明代主要饮用茶类的名称 明代以后,制茶工艺革新,团茶、饼茶被散茶代替,用沸水冲泡散茶的饮茶方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5、六大茶类齐全的朝代 清代时,无论是茶叶、茶具的冲泡方法大多已和现代相似,六大茶类齐全。 6、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 唐代陆羽写的《茶经》。 7、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作者

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的作者是陆羽。 8、唐代饮茶风盛的原因 唐代,是我国社会鼎盛时期,无论是人们的思想,还是物质的生产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所以经济发达可谓当时世界之最! 自唐开元年间起,唐人上至天子,下迄黎民,几乎所有人都不同程度地饮茶,专门采造宫廷用茶的贡焙也是在这一时期设立的,大大推动了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随着唐帝国强大的国际影响和频繁的国际交往,中国的茶香、茶艺也远播海外。 唐朝之所以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深厚的饮茶风气,还与陆羽等人的大力提倡有极为密切的关系。陆羽写成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第一次较全面地总结了唐代以前有关茶叶诸方面的经验,大力提倡饮茶,推动了茶叶生产和茶学的发展。 9、唐代煎茶法用茶制作的工序 唐代煎茶法用的茶是饼茶。饼茶需经炙、碾、罗三道工序,将饼茶加工成细末状颗粒的茶末,再进行煎茶。 10、唐代茶叶的种类 唐代茶叶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四种。 11、宋代北苑贡茶的产地 宋代制茶工艺有了新的突破,北苑贡茶的产地是当时的福建建安,现福建建瓯,出产的龙凤茶名冠天下。这种模压成龙形或凤形的专用贡茶又称龙团凤饼。 12、宋代斗茶的主要内容

[全]茶艺师(初级)证模拟考试含答案2021

茶艺师(初级)证模拟考试 1、【判断题】花茶冲泡一饮后,茶碗中留下1/3茶汤,续水两次,再三次仍有余香。(√) 2、【判断题】绿茶由于维生素C和茶多酚的含量比红茶多,因而抑菌、降血压等疗效较红茶高。(√) 3、【判断题】清饮红茶用杯泡法冲泡时,用100℃左右的开水以高冲法冲入茶杯,五成满即可。(×) 4、【判断题】使用盖碗用具泡茶时,准备盖碗、茶船、随手泡、茶荷、茶则、茶匙、储茶器即可。(×) 5、【判断题】清饮红茶用杯泡法冲泡时,用90℃左右的开水以高冲法冲入茶杯,七成满即可。(√) 6、【判断题】为体现礼节,茶艺师在服务中要注意“三轻”即问候轻、迎客轻、送客轻。(×) 7、【判断题】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和作用,体现在促进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与促进行风建设无关。(×) 8、【判断题】闽红“三大工夫”茶,由于栽培方法不同,茶树品种不同,品质风格不同,分为武夷工夫、政和工夫、坦洋工夫。(×)

9、【判断题】不同慢性疾病者选择茶饮时,糖尿病患者宜饮乌龙茶和红茶。(×) 10、【判断题】按照标准的管理权限,《乌龙茶成品茶》属于国家标准。(×) 11、【判断题】干看春绿茶的品质特点是色泽绿润,茶叶肥壮重实,而且香气馥郁。(√) 12、【判断题】冲泡绿茶一般以80℃左右为宜。(√) 13、【判断题】宋代饮茶方法主要是煮茶。(×) 14、【判断题】蒙顶甘露的品质特点:外形紧卷多毫,香气馥郁芬芳,滋味鲜爽回甘。(√) 15、【判断题】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是《茶经》。(√) 16、【判断题】宋代北苑贡茶的产地是当时的福建建安。(√) 17、【判断题】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具体体现在茶艺师不但要主动、热情、耐心、周到地接待品茶客人,而且必须熟练掌握对不同茶品的沏泡方法。(√)18、【判断题】茶艺师在工作中礼节具体体现在语言上的礼节和服饰上的礼节。(×) 19、【判断题】由于茶多酚与氨基酸等影响茶汤滋味物质的含量与组成的变化,茶叶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滋味特征。(√) 20、【判断题】冲泡各种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必须用100℃的滚沸开水冲泡。(√)

2018.3.14茶艺师培训工作计划清单,教学大纲设计、教学计划清单

2018茶艺师培训工作计划 伴随城市副中心建设进程的加快,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转变,2018年我校把茶艺师的培训作为学校培训的重点工种之一。我校将充分发挥培训管理的优势,做到培训方向准,质量高。继续为本区域劳动力技能的提升提供保障。为地区经济发展助力。培训目的意义: 2018年台湖镇政府关于《把握机遇,稳中求进,全面推进“生态台湖、演艺小镇”建设》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强调了2018年是市政府机关入住通州的第一年,也是“生态小镇、演艺小镇”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关键年。我校地处台湖,为台湖的发展建设服务责无旁贷,同时台湖的飞速发展也是我校教职工的幸福源泉。这期的茶艺师的培训将以台湖地区人员为主,以提升台湖地区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区域人口文明素养的培育。 同时此次培训也是通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区妇联“通州巧娘”培训计划中的项目之一,受到了区劳动局领导的高度重视。 金福艺农发展有限公司对这次茶艺师培训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我们也期待通过培训促进企业文化内涵发展。 培训原则: 作为劳动局定点培训机构,我们将以局长杨连元同志在2018年工作会上提出的“细”“新”“紧”“实”四字作为衡量培训工作的标准,工作中做到注重细节,敢于创新,节奏更紧,脚踏实地培训,工作落实见成效。

培训任务分解: 购置教学设备、教材、茶礼服、教学用茶叶;教学计划制定、茶艺师理论教学场所、班级管理、学员档案整理、系统录入、组织鉴定考试、补贴经费申请等由我校承担。授课主讲教师、茶艺实操场地等由金福艺农提供。 组织实施: 一、调研培训需求: 3月初,我校领导及工作人员与通州区人力社保局职业能力建设科及指导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一同来到了金福艺农有限公司,通过座谈、参观,了解了企业员工的茶艺培训意向、公司发展的需求。 二、培训前期准备:先期充分准备,确保高质量完成培训。 1、教学设备准备:经与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第24所联系, 我校明确了鉴定考试对实操场地及茶具的标准和要求。 依照标准我校进行了基本设备的购置。下一步将依托通 州区人力社保局与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第二十四鉴定 所沟通协调,争取将我校认定为茶艺师鉴定考场。进一 步为学员鉴定考试提供方便。 2、教材的购买:针对鉴定考试,我校购买了中国劳动和社 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茶艺师(初级技能中级技能高级 技能)合订本及茶艺师(基础知识)两本教材。目前这 套教材经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第二十四鉴定所核验确 认为茶艺师职业资格鉴定考试专用书。

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介绍

??

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茶艺师。 1.2职业定义:在茶艺馆里、茶室、宾馆等场所专职从事茶饮艺术服务的人员。 1.3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室内、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形体知觉能力,较敏锐的嗅觉、色觉和味觉,有一定的美学鉴赏能力。 1.6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6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40学时;高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技师、高级技师不少于10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各等级的培训教师应具备茶艺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教学经验。培训初级、中级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高级茶艺师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及实际操作的品茗室。教学培训场地应分别具有讲台、品茗台及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品茗设备;有实际操作训练所需的茶叶、茶具、装饰物,采光及通风条件良好。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中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顶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证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茶艺师培训教学计划规

初级茶艺师培训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茶艺事业,掌握茶艺师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有一定素质的茶艺服务与经营的人员。 (二)、知识能力结构及要求 知识结构与要求 1、掌握人际交往与沟通的基本知识。 2、掌握我国各大茶叶产地的地理知识。 3、掌握茶室服务与管理知识。 能力结构与要求 1、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协作能力。 3、具有胜任茶室服务和茶室基层管理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及基本内容与要求: 1、形体 了解优美形体的一般标准,注意养成高雅端庄的气质。 2、茶艺概论 了解茶文化史,熟悉茶文化的渊源及发展趋势。 3、茶叶学 了解茶叶的分类、制作方法,具有茶叶的基本识别能力。 4、茶艺礼仪 了解与茶相关的各种服务礼仪及茶俗文化。 5、茶室经营与管理 初步了解茶艺馆的经营与管理。 6、茶具与茶艺实物 学习茶具的使用与欣赏;掌握各种茶的沏泡方法,具有茶艺表演的能力。 7、茶与健康: 介绍中国药茶、茶叶的妙用、饮茶知识等。

8、中国茶食: 介绍茶叶食品、茶叶饮品、茶叶菜肴等。 活动策划书模板 一、策划书名称 尽可能具体的写出策划名称,如“×年×月×日信息系×活动策划书”,置于页面中央。 二、活动背景: 这部分内容应根据策划书的特点在以下项目中选取内容重点阐述 具体项目有:基本情况简介、主要执行对象、近期状况、组织部门、活动开展原因、社会影响、以及相关目的动机。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活动的目的、意义应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目的要点表述清楚;在陈述目的要点时,该活动的核心构成或策划的独到之处及由此产生的意义都应该明确写出。 四、活动名称: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影响及意义拟定能够全面概括活动的名称。 五、活动目标:此部分需明示要实现的目标及重点(目标选择需要满足重要性、可行性、时效性)。 六、活动开展 作为策划的主题部分,表述方面要力求详尽,不仅仅局限于用文字表述,也可适当加入统计图表、数据等,便于统筹。活动开展应包括活动流程安排、奖项设置、时间设定等。涉及到奖项评定标准、活动规则的内容可选择以附录的形式出现。活动流程安排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活动准备阶段(包括海报宣传、前期报名、赞助经费等);

国家职业标准的职业

104个国家职业标准的职业(工种)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104个职业(工种)的国家职业标准,并已公布实施。这104 个职业(工种)的编码和名称如下: 序号编码职业(工种)名称 1 4-03-05-01 餐厅服务员 2 6-05-06-08 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 3 6-03-01-15 防腐蚀工 4 2-02-34-07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试行) 5 6-05-06-03 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 6 6-05-04-09 电线电缆制造工 7 6-06-02-03 精密仪器仪表修理工 8 6-06-01-02 汽车修理工 9 6-21-08-01 装饰美工 10 4-07-12-02 家政服务员 11 4-07-04-01 美容师 12 4-03-02-02 西式面点师 13 4-03-02-01 西式烹调师 14 4-03-01-02 中式面点师 15 4-07-04-02 美发师 16 4-03-02-01 中式烹调师 17 6-04-01-01 车工 18 6-04-01-02 铣工 19 6-04-01-04 磨工 20 6-04-01-05 镗工 21 6-04-02-01 铸造工 22 6-04-02-02 锻造工 23 6-04-02-06 金属热处理工 24 6-04-04-01 冷作钣金工 25 6-04-05-02 涂装工 26 6-05-02-01 装配钳工 27 6-05-02-02 工具钳工 28 4-03-05-01 餐厅服务员 29 6-05-06-08 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 30 6-03-01-15 防腐蚀工 31 2-02-34-07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试行) 32 6-05-06-03 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 33 6-05-04-09 电线电缆制造工 34 6-06-02-03 精密仪器仪表修理工 35 6-06-01-02 汽车修理工 36 6-21-08-01 装饰美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