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安全风险识别及安全风险应对控制措施(新版)

工程安全风险识别及安全风险应对控制措施(新版)
工程安全风险识别及安全风险应对控制措施(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工程安全风险识别及安全风险应对控制措施(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工程安全风险识别及安全风险应对控制措

施(新版)

序号

施工内容

危害分析

预防措施及处理措施

1

危化品危害

1、酸碱灼伤

2、高温烫伤

1、严格办理交出手续,确保物料安全隔离;

2、施工人员劳保用品穿戴整齐。

3、酸碱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护面具或穿防酸服。

4、如有灼伤,大量清水冲洗≥20分钟,然后送医院处理。

2

化学气体

1、吸入性伤害

1、吸入气体者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安静及保暖。

2、如果呼吸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呼叫救护车。

3、患者应及时送到大医院或有职业病科的医疗单位救治。

3

动火作业

2、引起火灾、爆炸

3、火花飞溅损坏仪表电器、电缆

4、严格执行厂内的动火作业制度。

2、加强仪表电器、电缆的防护及周边管道的防护。

3、不得堵塞消防通道,保证充足的消防水源,配备适当的灭火器材。

4

现场施工

违规、违章作业造成安全事故

1、严格遵守安全技术规程和操作规定施工。

2、生产岗位配备少量急救药品。

5

用电作业

1、错接引起线路短路

2、触电

1、临时用电需提前办理用电审批手续,不得私自乱接。

2、必须由本厂职电工负责接电

3、电缆破损处及时做绝缘处理。

4、移动式电动工具必须配备触电保安器,防止人员触电。6

受限空间

作业

1、窒息。

2、化学灼伤。

3、触电。

1、确保安全隔离,并加挂警示牌。

2、清洗、置换合格,保持良好通风,定时检测。

3、必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4、必须落实好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5、受限空间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制止作业,并立即采取救护措施。发生事故时,救护人员确保做好自身防护后,方可进入受限空间实施抢救。

6、受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等于12V。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作业或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配备漏电保护器。在潮湿容器中,作业人员应站在绝缘板上,同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

7

吊装作业

1、无证作业。

工程安全风险识别及安全风险应对控制措施.docx

工程安全风险识别及安全风险应对控制措施 序号 施工内容 危害分析 预防措施及处理措施 1 危化品危害 1、酸碱灼伤 2、高温烫伤 1、严格办理交出手续,确保物料安全隔离; 2、施工人员劳保用品穿戴整齐。 3、酸碱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护面具或穿防酸服。 4、如有灼伤,大量清水冲洗≥ 20分钟,然后送医院处理。 2 化学气体 1、吸入性伤害 1、吸入气体者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安静及保暖。 2、 3、患者应及时送到大医院或有职业病科的医疗单位救治。 3 动火作业 2、引起火灾、爆炸 3、火花飞溅损坏仪表电器、电缆 4、严格执行厂内的动火作业制度。 2、加强仪表电器、电缆的防护及周边管道的防护。 3、不得堵塞消防通道,保证充足的消防水源,配备适当的灭火器材。

4 现场施工 违规、违章作业造成安全事故 1、严格遵守安全技术规程和操作规定施工。 2、生产岗位配备少量急救药品。 5 用电作业 1、错接引起线路短路 2、触电 1、临时用电需提前办理用电审批手续,不得私自乱接。 2、必须由本厂职电工负责接电 3、电缆破损处及时做绝缘处理。 4、移动式电动工具必须配备触电保安器,防止人员触电。 6 受限空间 作业 1、窒息。 2、化学灼伤。 3、触电。 1、确保安全隔离,并加挂警示牌。 2、清洗、置换合格,保持良好通风,定时检测。 3、必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4、必须落实好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5、受限空间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制止作业,并立即采取救护措施。发生事故时,救护人员确保做好自身防护后,方可进入受限空间实施抢救。 6、受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 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等于12V。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作业或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配备漏电保护器。在潮湿容器中,作业人员应站在绝缘板上,同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

风险识别分析和控制措施

WORD格式可编辑 1. 动火作业风险分析 序号风险分析安全措施确认人1 易燃易爆有害物质①将动火设备、管道内的物料清洗、置换, 经分析合格。 ②储罐动火,清除易燃物,罐内盛满清水或 惰性气体保护。 ③设备内通(氮气、水蒸气)保护。 ④塔内动火,将石棉布浸湿,铺在相邻两层 塔盘上进行隔离。 ⑤进入受限空间动火,必须办理《受限空间 作业证》 2 火星窜入其它设备 切断与动火设备相连通的设备管道并加盲板 或易燃物侵入动火___块隔断,挂牌,并办理《抽堵盲板作 设备业证》。 3 动火点周围有易燃 ①清除动火点周围易燃物,动火附近的下水 物井、地漏、地沟、电缆沟等清除易燃后予封 闭。 ②电缆沟动火,清除沟内易燃气体、液体, 必要时将沟两端隔绝。 4 泄漏电流(感应电) 电焊回路线应搭接在焊件上,不得与其它设 危害备搭接,禁止穿越下水道(井)。 5 火星飞溅①高处动火办理《高处作业 证》,并采取措施,防止火花飞溅。 ②注意火星飞溅方向,用水冲淋火星落点。 6 气瓶间距不足或放①氧气瓶、溶解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m,二 置不当 者与动火地点之间均不小于10m。 ②气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溶解乙炔气瓶禁 止卧放。 7 电、气焊工具有缺 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陷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 8 作业过程中,易燃 动火过程中,遇有跑料、串料和易燃气体, 物外泄应立即停止动火。 9 通风不良①室内动火,应将门窗打开,周围设备应遮 盖,密封下水漏斗,清除油污,附近不得有 用溶剂等易燃物质的清洗作业。 ②采用局部强制通风; 10 未定时监测①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min,如超过此 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min,必须重 新取样分析。 ②采样点应有代表性,特殊动 火的分析样品应保留至动火结束。 ③动火过程中,中断动火时,现场不得留有 余火,重新动火前应认真检查现场条件是否

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

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附流程图)

1目的 为了有效识别产品实现过程中的风险与潜在风险因素,并根据相应的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规避风险或降低风险发生的机率,提升公司风险管控能力,规范应对风险管理机制,特制定此程序,以确保基业长青。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实现和提供服务涉及的所有过程。 3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通过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识别“风险和机遇”,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结果的预期实现,防止非预期风险的发生。 3.2质量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产品控制过程风险和机遇的识别。 3.3采购部负责采购过程中风险和机遇的识别。 3.4销售部负责销售与顾客沟通过程中风险和机遇的识别。 3.5设计部负责产品开发过程中风险和机遇的识别。 4工作程序 4.1风险识别步骤,包括以下内容 4.1.1评估准备-收集资料、策划评估计划 4.1.2评估识别-风险类别 4.1.3风险评估-风险等级、潜在失效危害等级

4.1.4风险控制-采取措施,规避或降低风险 4.2风险识别 风险类别包括:质量风险、环境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 4.3风险评估 4.3.1风险评估办法可按照潜在失效模式RPN进行评价,评价维度分为三个部分:严重度、发生频度、可探测度,三个维度的乘积越高,风险发生造成的危害越大,需要第一时间进行风险对策。 4.3.1严重度评价原则 4.3.2频度评价原则

4.3.3可探测度评价原则 4.4风险控制 针对4.3确定的风险评估结果,如风险发生的概率及严重程度较高,需进行风险对策,具体风险对策可使用8D分析报告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纠正预防措施,规避风险或降低风险等级,增强公司运营能力及竞争力,保持持续运营。 5相关文件 5.1《记录控制程序》 6表单 6.1《纠正预防8D报告》

风险识别分析及控制措施

1.动火作业风险分析 序号风险分析安全措施确认人1 易燃易爆有害物质①将动火设备、管道内的物料清洗、置换, 经分析合格。 ②储罐动火,清除易燃物,罐内盛满清水或 惰性气体保护。 ③设备内通(氮气、水蒸气)保护。 ④塔内动火,将石棉布浸湿,铺在相邻两层 塔盘上进行隔离。 ⑤进入受限空间动火,必须办理《受限空间 作业证》 2 火星窜入其它设备 切断与动火设备相连通的设备管道并加盲 或易燃物侵入动火板___块隔断,挂牌,并办理《抽堵盲板 设备作业证》。 3 动火点周围有易燃 ①清除动火点周围易燃物,动火附近的下水 物井、地漏、地沟、电缆沟等清除易燃后予封 闭。 ②电缆沟动火,清除沟内易燃气体、液体, 必要时将沟两端隔绝。 4 泄漏电流(感应电) 电焊回路线应搭接在焊件上,不得与其它设危害备搭接,禁止穿越下水道(井)。 5 火星飞溅①高处动火办理《高处作业证》,并采取 措施,防止火花飞溅。 ②注意火星飞溅方向,用水冲淋火星落点。 ①氧气瓶、溶解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m, 6 气瓶间距不足或放 置不当 二者与动火地点之间均不小于10m。 ②气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溶解乙炔气瓶禁 止卧放。 7 电、气焊工具有缺 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陷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 8 作业过程中,易燃 动火过程中,遇有跑料、串料和易燃气体, 物外泄应立即停止动火。 9 通风不良①室内动火,应将门窗打开,周围设备应遮 盖,密封下水漏斗,清除油污,附近不得有 用溶剂等易燃物质的清洗作业。 ②采用局部强制通风; 10 未定时监测①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min ,如超过 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min,必 须重新取样分析。 ②采样点应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 样品应保留至动火结束。 ③动火过程中,中断动火时,现场不得留有 余火,重新动火前应认真检查现场条件是否

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实施指南完整版

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实施指南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晋城市危险化学品企业 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实施指南(试行)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晋城市行政区域内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带储存)、使用企业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管控等过程。化工企业可参照本指南进行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 二、有关术语和定义 (一)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二)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三)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四)风险评估。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确定其严重程度,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可靠性加以考虑,以及对其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五)风险分级与管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并按照风险级别采取不同管控措施。 三、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流程 (一)建立机制。成立企业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总经理或实际控制人担任,副组长分别由分管生产、技术、安全副总担任,成员包括相关职能部门、技术部门、安全管理部门、车间相关负责人员和一线班组长。制定《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中应明确工作目标、职责分工、工作内容、进度安排、质量要求、考核奖惩以及本企业制定的《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实施方案》等,确保该项工作开展扎实有效。 (二)动员培训。企业应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全员培训,向员工普及风险管理知识、调动员工风险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培训内容包括:风险管理相关政策文件、技术标准、风险辨识与风险评估常用方法、风险控制原则及措施等。 (三)确定风险辨识范围和内容。 1.确定辨识范围。根据企业功能分区或者工艺流程将企业全部区域划分为功能相对独立的单元,如生产区(反应岗位、精馏岗位、后处理岗位、成品岗位等)、储罐区、办公区等。然后逐个单元分别进行辨识,对单元内所有涉及的作业活动、设备设施进行一一梳理和确认。 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类。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 分为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煤气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等其他伤害。根据《生产

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充分识别与评价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在出现新问题时能及时更新控制,实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达到事前预防、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特制订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3 职责与分工 主管部门:安保科。负责公司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组织并监督检查各相关部门、单位的具体实施。 相关部门:生产部;负责组织实施本系统内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各部门、车间。负责本单位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 4 内容与要求 4.1 术语 4.1.1 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4.1.2 风险:特定危险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4.2 公司组织以总经理为组长、各级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职能部门和生产车间主要负责人和从业人员代表为组员的风险评价领导小组,负责全公司范围的风险评价及控制工作。 4.3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的范围包括公司进行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和作业场所内的所有设备设施。危害辨识和风险控制应为确定设备要求、明确培训需求、建立运行控制和对所需控制活动的监测提供信息,以保证实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4.4 辨识危害时,应充分考虑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七种危害。 4.4.1 三种状态:包括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连续生产过程,属正常状态。生产的开始和临近结束时,危害与正常状态有较大的不同,属异常状态。紧急状态则是火灾、大风、暴雨、风暴等情况,对可预见的紧急状态,应有相应的计划、措施,以保证其影响最小化。 4.4.2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辨识危险时应在对现有的危害进行充分考虑的同时,也要看到以往遗留的风险以及策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应在尽可能全面地考虑生活活动的各个方面使风险得到控制。 4.4.3 七种危害类型: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生理、心理)。

项目风险辨识及控制措施

1工程概述及重难点 1.1 工程位置和范围 本工程为江西省南昌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土建四标,主要位于红谷滩新区,线路起于会展路站、世贸路等道路,途经红谷滩CBD、秋水广场等,秋水广场站~中山西路站区间隧道下穿赣江。 图1-1-1 工程范围示意图 本工程内容包括2个明挖车站、3个盾构区间隧道,全长3822.254米。 丰和站车站站台中心里程为CK10+116.522,起始里程为CK9+913.709,终点 里程为CK10+248.622,车站净长334.913m,标准段净宽21.3m。本站为地下二 层两柱三跨一号线与地下三层两柱三跨二号线成T字换乘。 秋水广场车站站台中心里程为CK10+919.395,起讫里程CK10+835.818~ CK10+983.818,车站主体结构总长148m,标准段宽度19.7m,为地下三层两柱三 跨岛式车站。 会展路站~丰和站盾构区间起讫里程CK9+197.582~CK9+913.709;丰和 站~秋水广场站区间起讫里程CK10+248.622~CK10+835.818;秋水广场站~中 山西路站区间起讫里程CK10+983.818~CK12+873.336。 1.2 线路走向和周边环境 本标段路线起于会展路站~丰和站盾构区间,到达丰和站,然后向东偏转, 下穿世贸路,途经红谷滩CBD、秋水广场、下穿赣江进入中山西路站。 本标段区间隧道主要穿越城市道路及绿化带,道路两侧多为住宅区和商业商 铺区;在滨江路下穿南昌市水利电力建设公司大楼,该楼为砖混结构;丰和站东 南侧为江信国际花园的19#楼距离1号线主体基坑最近29m,部分出入口分别与 世纪中央、南昌银行、绿地集团等合建。秋水广场车站周边有香格里拉国际饭店 建设基地、索菲特泰耐克大酒店以及秋水广场绿化带。 会展路站丰和站秋水广场站中山西路站联络通道联络通道 本标段起点本标段终点716.127587.1961889.518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正式版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 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及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推动安全管理方式的革新,特制定此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在其它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针对隐患前期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出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具体要求。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

风险应对和风险变更五个方面。 第二章基本术语 第五条事故是指导致工程发生人员伤害、经济损失、环境影响、工期延误或工程耐久性降低等不利后果的事件。本办法重点考虑引起人员伤害的事故。 第六条风险是指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不利后果的组合。 第七条本办法所提到的风险特指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亡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第八条风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或其组合,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人、物、环境因素以及管理环节

工程安全风险识别及安全风险应对控制措施(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工程安全风险识别及安全风险应对控制措施(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工程安全风险识别及安全风险应对控制措 施(新版) 序号 施工内容 危害分析 预防措施及处理措施 1 危化品危害 1、酸碱灼伤 2、高温烫伤 1、严格办理交出手续,确保物料安全隔离; 2、施工人员劳保用品穿戴整齐。 3、酸碱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护面具或穿防酸服。

4、如有灼伤,大量清水冲洗≥20分钟,然后送医院处理。 2 化学气体 1、吸入性伤害 1、吸入气体者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安静及保暖。 2、如果呼吸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呼叫救护车。 3、患者应及时送到大医院或有职业病科的医疗单位救治。 3 动火作业 2、引起火灾、爆炸 3、火花飞溅损坏仪表电器、电缆 4、严格执行厂内的动火作业制度。 2、加强仪表电器、电缆的防护及周边管道的防护。 3、不得堵塞消防通道,保证充足的消防水源,配备适当的灭火器材。 4

现场施工 违规、违章作业造成安全事故 1、严格遵守安全技术规程和操作规定施工。 2、生产岗位配备少量急救药品。 5 用电作业 1、错接引起线路短路 2、触电 1、临时用电需提前办理用电审批手续,不得私自乱接。 2、必须由本厂职电工负责接电 3、电缆破损处及时做绝缘处理。 4、移动式电动工具必须配备触电保安器,防止人员触电。6 受限空间 作业 1、窒息。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办法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5740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办法标准版本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办 法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及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推动安全管理方式的革新,特制定此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在其它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针对隐患前期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出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具体要求。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包括风

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应对和风险变更五个方面。 第二章基本术语 第五条事故是指导致工程发生人员伤害、经济损失、环境影响、工期延误或工程耐久性降低等不利后果的事件。本办法重点考虑引起人员伤害的事故。 第六条风险是指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不利后果的组合。 第七条本办法所提到的风险特指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亡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第八条风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或其组合,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人、物、环境因素以及管理环节等。 第九条参照LEC的评估方法(附件7)和相关

法律法规要求,本办法将风险划分为以下四个级别: 1.一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高于320分的(分数值≧320)或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召开专家论证的分部分项工程所涉及的主要风险; 2.二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在160分到320分之间的(160≦分数值<320)或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分部分项工程所涉及的主要风险; 3.三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在70分到160分之间的(70≦分数值<160)风险; 4.四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低于70分的(分数值<70)风险。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十条各项目部应成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小

危害分析及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

危害分析及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

————————————————————————————————作者:————————————————————————————————日期: 2

危害分析及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 企业名称:山东华仙甜菊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址: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建设北路产品名称:甜菊糖生产地址: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建设北路产品预期用途:食品用户:食品,饲料生产企业 序号步骤名称存在/引入/增加的潜 在危害判断依据 安全评估控制措施 严重性S 可能性L 风险等级P 1 原料接收 甜菊叶 B:霉菌、细菌、采收、干燥和包装过程匀处于自然状态,容易被 人、畜和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 1 5 1 PRP C:重金属、砷土壤和水中存在这些化学元素。 4 2 8 OPRP P:木梗、泥沙采收、干燥和包装过程较为粗放,存在这些杂质。 1 5 1 OPRP 三氯化铁B:无生物不喜爱的物质,具腐蚀性。 C:氯离子化学原理 1 5 1 PRP P:铁颗粒生产过程反应不完全,可能留存。 2 4 1 OPRP 氧化钙B:无生物不喜爱的物质 C:重金属和砷原料中存在这些化学元素。 4 2 8 OPRP P:石块、碳渣通常都存在极少量 1 5 1 OPRP 乙醇B:无对微生物有灭杀作用 C:醛、甲醇、重金属、 杂醇油 GB10343-89 4 2 5 OPRP P:无透明液体,专用槽车运输来厂。 甲醛B:无防腐、消毒剂 C:甲醛化学性质 1 3 1 OPRP 山东华仙甜菊股份有限公司

P:无清晰无悬浮物液,专用槽车运输来厂。 活性炭B:微生物包装破损时可能导致微生物污染。 1 2 1 OPRP GB/T12496.20-90 4 2 8 OPRP C:铁、酸溶物、重金 属、氯化物 P:无采用的医药级产品 内包装袋B:微生物加工过程、空气中的微生物 4 1 3 OPRP C:无聚乙烯无毒,包装、运输、贮存过程都被密封。 P:灰尘密封失效时,灰尘侵入。 3 1 2 OPRP 包装箱B:无仅为外包装防护之用 C:无仅为外包装防护之用 P:尖锐铁钉包装箱加工中可能出现扣钉弯折不到位。 1 2 1 OPRP 包装桶B:无仅为外包装防护之用 C:无仅为外包装防护之用 P:无纸浆板一次成形。 仓库防护不到位可能引入这些危害 1 5 1 PRP 2 原料贮存B:霉菌、细菌、有害 动物 C:无化工原料匀单独隔离存放 1 5 41 PRP P:尘埃卫生不到位,防护不严可能使贮存产品受到污 染。 3 投料B:无厂区和生产场所受控 C:无生产场所受控 P:灰尘、纤维状物原料开包时工作疏忽可能使线头等纤维物混入 1 5 1 HACCP计划4 浸泡B:无生产现场受控,不会增加生物性危害。 C:甲醛工艺要求添加的消毒剂 1 5 1 HACCP计划 山东华仙甜菊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成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体系的通知

枣送电字[2017]18号 关于建立枣庄力源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体系的通知 一、目的: 为坚持安全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规范枣庄力源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过程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国家现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基本规范》、《生产作业风险管控工作规范》、《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等公司有关规章制度、标准,制定本办法。 二、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体系监督管理小组: 为监督本办法的执行及审查考核特成立本小组, 组长:吕显武 副组长:龙宗峰付华平傅强 成员:代庆、孙成举、何燕飞、袁楠、冯振振、袁虎、黄金炎、李常文、郭延俊、王丙义、张桂军、李信用。

职责: (1)履行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主体责任,指导、检查、评价、考核所承揽项目各施工项目部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体系,组织本单位员工开展风险管理技能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流程。 (3)建立所承揽项目三级及以上施工安全固有风险总台帐,制定检查计划,对所承揽工程,建设过程中开展不少于一次的风险动态评估和现场落实情况检查。 (4)全面掌握承揽项目所有四级作业风险和重要的三级作业风险,执行输变电工程三级及以上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人员到岗到位要求。 三、施工安全风险作业识别与评估: (1)在符合施工作业必备条件的前提下,施工项目部在每项作业开始前,根据人、机、环境、管理四个维度影响因素,按照“LEC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定义及计算方法”(详见《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通过基建管理信息系统组织开展作业风险动态评估,计算确定该项作业的动态风险等级。 (2)施工项目部依据作业风险动态评估计算结果,针对风险影响因素,补充风险预控措施,在“固有风险清册”基础上,更新建立“施工安全风险动态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动态管理台帐”(详见《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报管理小组审核。 (3)施工项目部根据工程进度,针对已建立的“三级及以上施工安全固有风险识别、评估和预控措施清册”,对即将开始的固有三级及

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

修井作业危害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 1、事故预想:通勤交通事故 风险评估:车毁人亡。 评估原因:车辆繁多,道路状况差、天气能见度低、冰雪路滑、司机疲劳驾车、车况不好。 应急措施:分析驾驶员水平,注意行车速度,注意观察司机情绪。事故预想:人员情绪不稳、身体状况不佳。 风险评估:各类事故 评价原因:夫妻吵架、娱乐时间性过长、身体不好、服用催眠药物、经济状况不好,近期发生不愉快的事、青年失恋。应急措施: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掌握员工的思想状况,了解员工的身体情况,以便合理安排员工上岗工作,确保员工情绪稳定,工作状态良好。 2、事故预想:井喷。 风险评估:浪费和损坏油气资源;毁坏油井井身结构;吞噬井口设备;引起火灾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污染环境。 评价原因:井筒液柱压力小于地层压力、压井液密度过小、设计有误、测量有误、井筒液柱低、没有及时边起边灌、压井液不够、地层漏失严重;井控装置失灵、没有井控装置、井控装置损坏、人员操作不当。预防措施:避免井控装置失效;避免井筒内的液柱压力低于地层压力,加强井控装置的管理,经常检查和维护保养,以使其处于有效状态,加强职工的防井喷意识,设计人员应了解清楚地层情况设计出合格的

压井液密度,作业人员应精心施工,按操作规程办事,对于地层漏失严重的恶井,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控制。 应急措施: (1)井喷发生后,应立即停止一切施工,抢装井口或关闭防喷装置。一旦井喷失控,应立即切断井场电源、火源,机械设备处于熄火状态,禁止用铁器敲击其他物品;同时安排人员组织井场附近老百姓紧急疏散,撤出与抢救无关的设备并安排值班人员,严禁将火种带入限制区域。 (2)在井筒内没有油管的情况下要抢装总闸门;在井筒有油管的情况下应立即抢装油管悬挂器; (3)抢救井喷的时候应由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统一指挥。根据井喷情况配合使用救护车、消防车等。 3、事故预想:硫化氢中毒 风险评估:人员中毒伤亡 评价原因:热化学作用于油层时,石油中的有机硫化物分解产生硫化氢;石油中的烃类和有机质通过储集层水中的硫酸盐的高温还原作用,产生硫化氢;通过裂缝等通道,下部地层中硫酸盐层的硫化氢传入井眼;某些钻井液处理剂在高温热分解作用下,产生硫化氢;钻井液中细菌的作用产生硫化氢;含有硫化氢的气井产生硫化氢。 预防措施:在生产区和生活区设有固定硫化氢探测、报警系统,当空气中硫化氢的浓度达到10mg/L时,能以光声报警;配备有便携式探测仪,用来检测未设固定探头区域空气中硫化氢的浓度;生产区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doc 68页)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doc 68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热电厂2×330MW机组工程建设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二○○八年元月

第一部分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方法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火电建设规模、机组容量、施工难度不断增加,各种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给火电建设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近年来,全国重大、特大事故接连不断,人员伤亡和财务损失十分惨重,除主观原因外,主要的客观原因是我们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安全管理模式和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主观性、经验性、人为性强。 安全管理涉及面广,相关因素多,在如此复杂的系统中,传统的安全管理手段和方法均显得力不从心。现行的火电建设安全管理模式虽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不可否认这种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安全保证模式耗费了各级领导大量的精力,使他们用于战略研究和经营管理的时间相对不足,而且不能根本扭转安全管理的被动局面。 对于复杂的火电建设过程,完全依靠安全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还不足以完全杜绝事故,而直接影响安全的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和人的行为的可靠性等因素,已经成为是否导致复杂系统事故发生的最深层次原因。另一方面,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使各行各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突飞猛进,并取得了巨大的效益。反观火电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虽然近年来已开始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管理体系,但体系的建立仅仅是向科学管理迈出了一小步,因为安全管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观管理的有效性。有效的管理不但需要丰富的经验,而且需要一种科

学的方法及手段。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微观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研究适合各行业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方法与手段,是安全管理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前提。宏观管理手段和行政命令手段的作用已经用到了极限,进一步加强用这两种手段管理安全的边际效应已不明显,我们必须从现在起开始研究、探索新的安全管理思路和安全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问题。 1 基本概念 为了讨论内容的规范性,以及便于所研究的问题和对象的抽象,本文的论述建立在以下的概念基础上: 1.1 事故(accident):造成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和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1.2 危害(hazard):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状态。 1.3 意外事件(incident):危害出现并可能与可被危害对象(人员、财产和环境)产生相互作用的事件。 1.4 风险(risk):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1.5 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允许的全过程。 1.6 安全(safety):免遭不可接受风险的危害。 1.7 可容许风险(tolerable risk):组织根据其法律义务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针,已降低到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办法(通用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 办法(通用版)

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办法(通用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规范电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与控制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国家现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安全风险控制手册》等公司有关规章制度、标准而制定。 第三条本办法按照动态识别、科学评估、分级控制的原则,对电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进行管理。通过电网工程开工前的固有风险分析,并结合项目实际作业特点对电网工程作业前的动态风险进行识别、评估,不同动态风险等级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保证电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可控、在控、能控状态。 第四条本办法根据LEC安全风险评价方法中LEC值的大小及所对应的风险危害程度,将风险从小到大分为五级(一到五级分别对应:

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规章制度

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制度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目的 应用规范、动态、系统的方法识别及评估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制定和实施风险控制措施,实现风险的超前控制,把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减少风险及其损失。 1.2 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的策划、实施、应用、回顾、风险控制、监测与评估管理要求,适用于我矿所属各部门对安全生产风险的管理。 2引用文件 《中化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 3术语和定义 3.1 危害:可能导致损失的条件或行为。 3.2 风险:伤害或损失的可能性。 3.3 风险管理:一种管理方法,通过降低发生的频率以及遭受风险的后果严重 性,保护企业及其资源和收益不受所遭受风险的负面影响。 3.4 风险评估:风险分析与风险值判断的整个过程。 3.5 风险识别:确定什么可能发生、为什么发生如何发生的过程。 3.6 基准风险评估:根据生产系统特点、工作场所范围和具体的作业任务、评 估设备、作业中危害所产生的风险影响等级,为制订风险概述提供依据,为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提供输入。

3.7 基于问题风险评估:对高风险问题实施详细的评估研究,为管理层提供清 楚的建议,以有效的控制安全生产风险。 3.8 持续的风险评估:及时辨识及处理日常工作中的危害,确保风险评估的持 续改进。 4职责 4.1 分管副矿长对风险的控制措施批准实施与资金保障负责。 4.2 安全矿长对风险评估策划和作业、安全风险评估的组织实施负责。 4.3 总工程师负责对设备风险评估的组织实施负责。 4.4 工会主席负责对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组织实施负责。 4.5 各部门负责人对管辖范围内作业活动的危害调查、辨识与风险评估的实施负责。 5管理要求与方法 5.1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的策划 5.1.1安全管理部应系统策划、组织本企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工作,分解落实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的管理和实施责任,同时明确作业、环境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的范围、方法与实施计划并对执行作业风险评估人员进行评估方法培训。 5.1.2 生产技术科应明确设备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的范围、方法与实施计划,并对执行设备风险评估人员进行评估方法培训。 5.1.3 企业工会应明确职业健康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的范围、方法与实施计划并对执行评估的人员进行培训。 5.1.4 各部门选择的风险评估方法应具备一致性,可重复性和可审核性,以确保企业风险评估结果的可比性,促进风险决策的准确性。 5.2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的实施 5.2.1各部门应系统、全面、详实地识别本部门可能的危害并对每一危害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其风险影响。识别、评估时应充分考虑作业活动及设备的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5.2.2 各部门应进行全面的基准风险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安全标准系统持续改进的

风险辨识及控制措施

华祥工程分公司现场危险源辨识及防控措施 一、作业中人员遭落物砸伤风险。 预防控制措施: 施工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作业人员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监护。 二、抬运管材、设备时,人员碰伤、砸伤、摔伤风险。 预防控制措施: 加强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监护,材料搬运、装卸时,安全员现场指挥,操作方法正确合理。 三、车辆伤害、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风险。 预防控制措施: 现场工程车辆驾驶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禁止违章驾驶。作业区域设置围挡、警示标志,夜间施工穿着反光背心,并派专人对车辆进行引导。 四、静电引发火灾与爆炸风险。 预防控制措施: 进入作业区时,先消除自身所带静电,并穿着防静电工作服、鞋。作业时使用防爆工具。 五、氧气、乙炔间距不足或放置不当风险。 预防控制措施: 氧气、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米,二者与动火地点之间均不小于10米。气瓶不准在烈日下爆嗮,乙炔瓶禁止卧放。 六、电、气焊工具及设备设施工具有缺陷风险。 预防控制措施: 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及设备设施,保证安全可靠,发现

问题要及时进行更换,并填写设备设施日常检查、保养、维修、记录。 七、动火点周围有易燃物的风险 预防控制措施: 清除动火点周围易燃物,动火附近的下水井、地漏、地沟、电缆沟等清除易燃物后予封闭。 八、动火作业风险 预防控制措施: 气体检测,凡在带气管线上动火时,需每隔5-10分钟对碰头点或抽头点进行甲烷气体检测,当甲烷气体浓度小于爆炸下限10%时,方可进行碰头或抽头作业。 九、作业操作坑风险 预防控制措施: 作业操作坑土质疏松地带必须进行支护。作业坑深度达到2.2米时,应设立逃生通道或逃生梯,作业前对作业坑进行氧气浓度检测,空气中油气浓度应低于其爆炸下限10%,含氧量在19.5%-23.5%内,下坑作业时,作业人员需要佩戴安全带、安全绳,并有专人在坑边进行监护。 十、土方开挖风险 预防控制措施: 按图施工,开挖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作业中出现不安全险情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组织撤离危险区域,报告领导解决,不准冒险作业。 机械挖掘时要了解施工现场的地面及地下情况,以便采取安全和有效的作业方法,避免操作人员和机械以及地下重要设施遭受损害。作业前,

安全风险分级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总结

安全风险分级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总结 为进一步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持续推进我公司安全风险分级辨识管控及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深入开展,根据我市住建局安监站关于《开展安全风险分级辨识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通知》的要求,提高公司全体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保持项目安全生产形势的长期稳定,确保项目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结合我公司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现就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全面持续推进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为抓手,强化预防为主理念,认真研究分析安全风险,建立完善风险预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在预防与管控风险上狠下功夫,加快推进“安如泰山”安全生产科学预防体系建设步伐,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牢牢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实现安全生产由隐患排查治理到风险预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防控的转变,从根本上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组织机构 为确保公司安全风险分级辨识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落实,我公司成立以企业法人为组长,安全经理为副组长,各项目部项目经理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组长:辛士礼(总经理) 副组长:杨俊宝(安全副经理) 组员:辛明非、马金祥、肖春海、孙志林、杨城、杨海超、田宝军、王福印、李孟安、王艳军、孙海清、王文彬 三、风险分级辨识管控的建立 (一)科学预判。 针对事故发生的规律和季节特点,坚持自下而上、点线面结合,通过深入调研、召开座谈会、专家论证等形式进行交流、会商、研判,深刻汲取事故的教训,深入查找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分析深层次原因,总结规律特点,实施安全风险超前预判。 1.排查风险点。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重点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管理的缺陷,各生产辅助单位要全方位、全过程排查本单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包括生产系统、设备设施、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施工场所、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

项目风险识别及防控工作方案

安庆市体育中心工程项目风险 识别及防控工作方案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CHINA CONSTRUCTION SEVENTH ENGINEERING 年7月

目录 一、项目概况 (1) 二、方案编制及实施机构、人员组成及职责 (2) 三、项目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4) 四、项目风险管理流程图、技术路线图 (8) 五、项目风险评估表、风险事件分析和评估统计表 (10) 六、结语 (19)

安庆市体育中心工程项目 风险识别及防控工作方案 本项目是安庆市政府为了举办安徽省运动会而建设的运动会所需场馆。根据工程局《关于开展项目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建七法[2010]220号)文件从总承包商对于风险识别及防控角度制定了本工作方案。 具体方案如下: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安庆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办公及商务中心圈内。安庆市宜秀区顺安路以东、祥和路以北、白泽湖及现状大电厂铁路专用线以南、潜江路以西。道路南侧为规划中即将开工建设的政务中心区。用地被一条城市次干路柘山路划分为两部分。总用地面积566202.09平方米。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地形测绘图所知,场地原始地貌较低洼,标高低于周边市政道路标高。 主要工程量 工程分为体育场、游泳馆、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学校4部分。总用地面积566202.0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7400.47平方米。其中体育场建筑面积为74504.72平方米,游泳馆建筑面积为16076.49平方米,全民健身馆建筑面积为24163.25平方米,体育学校建筑面积为7013.34平方米。 2、工程造价本合同预计总价为:暂定价人民币(大写)拾贰亿元(¥00

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完整版

安全风险辨识管控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安全风险辨识管控 一、目的 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是安全工作标准化的核心。做好这项工作,使风险达到可以接受的程度,确保生产安全运行,保障员工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控制程序 1、由安全科和生产办制订《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并经主要领导批准实施。 2、成立公司、车间两级风险评价识别工作组,做到领导亲自参与,员工全员参与。 3、安全科和生产办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安全员、员工进行培训,让大家了解风险辨识的相关要求。 4、安全科和生产办制定《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指导各部门、基层班组开展识别、评价工作,并进行收集和总结。 5、各职能部门、基层班组、施工方、员工积极参加风险辨识和评价工作,并制定出控制措施。 6、通过风险辨识,确定公司重大风险源和重大风险,并填写《重大风险清单》。 7、风险识别的频次为每年一次,如发生下列情况应及时进行识别管控:

(1)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2)操作条件或工艺变化; (3)扩建、改建、新建、技改项目; (4)对事故、事件或其它信息新的认识; (5)组织机构、岗位人员有重大变动; (6)开停车、大中修、重要设备更新、更换等。 9、风险控制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 三、风险辨识及评价的依据、范围及方法。 1、依据 (1)《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 (2)《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3)《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 (4)公司设计规范、技术标准; (5)公司安全管理方针目标及制度标准等。 2、方法 (1)在评价过程中,要从影响人、财产、环境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评价。 (2)公司主要选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对作业活动进行安全评价;选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对设备、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