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基础知识总结和入门

脑电图基础知识总结和入门
脑电图基础知识总结和入门

脑电图基础知识总结和入门-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一:原理

脑电图的基本原理

(一)基本概念

将大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所产生与临近部位的5—100微伏电位差用电极加以引导接入放大和记录装置,放大100-200万倍,以脑细胞电活动的电位为纵轴,时间为横轴,记录或显示的电位一时间关系曲线,就是脑电图。不管是哪一类型的脑电图仪,至少包括有输入、放大、调节、记录/显示、电源等五大部分.

脑电图的基本特征有周期、频率、振幅(波幅)、波形和位相。周期:一个波从它离开基线到返回基线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或称为1周波,其计算单位为毫秒(1秒以内为短程;1-3秒为中程;3-10秒为长程)。频率:每秒出现的周波数,分为4个频率带(δ频率带:s以下;θ频率带:4~s;α频率带:8~13/s;β频率带:13/s以上)。以周/秒(c/s)表示。振幅:一个波由波顶到波基底线的垂直距离,其计算单位为微伏(25微伏以下为低波幅;25-75微伏为中波幅;75-100微伏为高波幅;100微伏以上为极高波幅)。波形:即波的形状(安静、闭目和清醒状态下的波形:正弦波或类正弦波、半弧状波、锯齿波、后头部孤立性慢波、复合波与多形波;睡眠状态时的脑波:驼峰波:又称顶尖波。在浅睡期出现;睡眠纺锤波:又称σ节律,12-14Hz的波。在中睡期出现)。位相:一个波由基线向上、下偏转便产生位相,向上为负相,向下为正相(正常人中除额部与顶枕之间位相常相反外,在同侧半球其他部位前后(或左右)两个导联之间出现位相倒置是应属于异常)。

脑电图的频率,从~30Hz是为目前普遍使用于临床的频率范围(脑电图仪常用的有16导、24导、32导;滤除高于30Hz或60Hz以上的高频信号,因一般的脑电图有用信号在30Hz以下;滤除低频信号,降低低频干扰(呼吸、动作等)的影响,通过选择时间常数来限定和滤除低频信号。常用秒和秒)。脑电的振幅,从几微伏到几百微伏。脑电图波形的相位,也称波的极性,以波形基线为标准,朝上的波称为负相波,朝下的波称为正相波。两个波顶之间的时间差称相位差,相位差一般用时间ms表示。

一般概念:

1)背景活动:在脑电图描记中,除了阵发或局限的显著变动部分外,其表现为占优势的持续的活动。

2)调幅:背景活动的波幅表现有规律地增高和减低呈纺锤状/梭形。在临床脑电图中,a节律常表现为这种调幅现象。称”a调幅现象“。

3)调节:也叫波率调节,每秒频率的差数叫频宽。一般说,波率调节指a 节律与稳定性而言。同一部位导出的脑波的基本频率前后相差不应超过1Hz,在不同部位导出的脑波基本频率相差不应超过2Hz。

4)弥漫性a节律:a波减慢,波幅和指数增高,调幅明显,呈同步性出现于大脑各区,特别是额、颞区明显。

5)a波前移现象:顶、枕区a节律出现减少,额、颞区a节律出现率明显增加,且额、颞区a波振幅高于顶、枕区。

正常波:

1)α波和α节律:α波乃每秒8~13周波范围的电活动,而重复节律性地出现的8~13周波活动谓之α节律。α波和节律波幅的范围为50~100微伏。

大脑各区均有α活动和α节律,不过以枕部最为明显。枕部平均波幅为50~70微伏,其它部位平均为10~30微伏。睁眼时α波消失,闭眼后又出现。

2)β波和β节律:β波是每秒18~30周波范围内的电活动。波幅为20~50微伏。β波以额区和中央区为最明显,6%正常人的脑电图以β波为主。

3)γ波:为每秒35~45周波的脑电活动。波幅较低,约为α波波幅之半。额区及前中央区最多。

4)δ波和δ节律:系指每秒~3周波的电活动。正常δ波的波幅为10~20微伏,出现在额区,不以纺锤样出现,且不得多于8~10%,其它各区则少于5%。δ活动为儿童的(正常)主要波率。

5)θ波和θ节律:θ活动的波率为每秒4~7周波。波幅为20~40微伏,是正常儿童的主要脑电活动,两侧对称,颞区多见,可达25%,但不以纺锤样出现。

6)σ波:波率为每秒14~17周波的脑电活动。临床意义不明。

异常波:

1)棘波:在走纸速度为3厘米/秒的纸速下,脑电波的电位变化呈陡直上升和下降,与a波相比呈极端尖锐的一种波,极性多为阴性,是癫痫的特异性、发作性放电现象之一,但棘波不是癫痫的同义语。棘波也可见于颅内炎症、脱髓鞘病及颅内肿瘤等,四个特点:1)上、下支均陡直;2)周期小于80毫秒,多为20-60;3)波幅一般在100-150微幅;4)突出于背景活动。

2)锐波:也叫尖波。是周期大于80毫秒,波幅大于100微伏,波顶比较尖锐的一种波,是皮质神经元的兴奋性增高所引起,其周期所以比棘波长可能是因为神经元同步性不够完善。阴性锐波对癫痫诊断有一定意义。也可见颅内炎症和颅内肿瘤等。二者区别:1)锐波不如棘波尖锐;2)棘波上、下支均陡直。锐波上升支陡直,但下降支略缓慢;3)周期不同:棘波80毫秒,锐波大于80毫秒(200毫秒以内)。4)临床意义略有不同:锐波表明病变深在或范围较广或位于健侧或位于远隔部位;5)锐波的背景活动异常程度较轻。)3)三相波:典型的三相波第一相为较小的负相较尖锐的波,第二相为正相波,第三相为高于第一相的负相慢波,主要见于代谢障碍引起的脑病的昏迷前期,如:肝昏迷、尿毒症、胰腺炎、低血糖等。也可见于颅脑外伤和癫痫。

4)爆发性抑制:在平坦活动的背景上突然出现高波幅慢活动,有时可伴尖波发放,是大脑皮质广泛严重损害的表现。

异常波出现在时间上的方式:1)散在性:零星或单个出现;2)节律性:有规律地反复出现;3)杂乱性:无规律地反复出现;4)持续性:连续出现超过10秒;5)阵发性:突出于背景活动突然出现且突然消失。

异常波出现在空间上的方式:1)局限性:异常波局限于一个或一个脑叶;2)一侧性:异常波局限于一侧半球上;3)弥散性:异常波出现于两侧大片区域;4)广泛性:异常波出现于所有区域。

各频率脑波特点

异常现象

⒈论任何年龄任何情况下出现发作性电波,局限性慢波或平直、高波幅13hz

以上的快波;两侧显著不对称(波幅相差超过50%或枕部α指数相差超过50%或基本波动不同)。

⒉任何年龄清醒时出现高波幅3hz以下的δ节律。

⒊成人记录中:

⒋⑴出现连续或阵发的频率低于8周波的慢波或慢波指数在10%以上。

⒌⑵在额颞部出现波幅高于150微伏的α节律。

⒍⑶波动杂乱(节律失调)。

⒎⑷深呼吸1分钟内诱起的高波幅δ节律并停止深呼吸1~2分钟后不消失。

⒏⒋在儿童、少年记录中:

⒐⑴2岁以上基本波动为4~5hz。

⒑⑵4岁或更大的儿童枕部基本波动低于6hz。

⒒⑶5岁或更大的儿童枕部基本波动频率低于7hz。

⒓⑷6岁以上出现较多的4~5hz波动。

⒔⑸7岁或更大的少年出现不规则、弥散、频率低于2hz的慢波。

⒕⑹9岁或更大的儿童枕部基本波动低于8hz。

⒖⑺10岁以上阵发性出现4、5hz波动。

正常成人清醒脑电图

脑电图操作规范47503

脑电图操作规范 脑电活动为大脑生理功能的基础。脑电图检查的应用范围不仅限于神经系统疾病,已广泛用于各科重危病人的监测,麻醉监测以及心理、行为的研究。除常规脑电图检查外,还有脑电图长期监测,录像脑电图监测,睡眠监测及数字化计算机分析。 [适应证]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发作性疾病。 2、癫痫手术治疗的术前定位。 3、围生期异常的新生儿监测。 4、脑外伤及大脑手术后监测。 5、重危病人监测。 6、睡眠障碍 7、脑死亡的辅助检查 [禁忌证] 颅脑外伤及颅脑手术后头皮破裂伤或手术切口未愈合时。 [操作方法及程序] 1、脑电图检查前清洗头发,前一天停用镇静定眠药。检查前向病人解释:脑电图检查无痛苦;检查时应保持心情平静;尽量保持身体各部位的静止不动;如何作好“睁闭眼“试验,过度换气及闪光刺激。 2、电极:头皮电极以盘状电极效果最好。针电极因其在头皮下的部位不准确,阻抗高,引起病人痛苦,国际上已不再应用。在特殊情况下必须应用针电极时必须用一次性针电极以避免感染。柱状电极因其不易固定已很少使用。 3、电极位置:国际通用10-20系统19个记录电极及2个参考电极。应用皮尺测量基线长度后按比例安置电极才能称之为10-20系统(见图1),否则只能称为近似10-20系统。 图1、10-20系统示意图 先用皮尺测量两条基线,一为鼻额缝至枕外粗隆的前后联线,另一为双耳前窝的左右联线。两者在头顶的交点为Cz(中央中线)电极的位置,见图2。如图2,从鼻额缝向后10%为Fpz(额极中线)电极,从Fpz 向后20%为Fz(额中线),以后依次每20%为一个电极位置,从Fz向后依次为Cz(中央中线),Pz(顶中线)及Oz(枕中线),Oz与枕外粗隆间的距离应为10%。

脑电图的基本知识

脑电图的基本知识、录像脑电图和24小时脑电图 脑电活动的性质和电磁波一样有四个基本因素即频率、波幅、波形和位相(极性)。除此之外脑电活动又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脑电图不是记录某一点的电位,而是在头皮上记录大脑两半球各个部位的电活动,因此还存在各个部位之间的差异及特殊性的问题。脑电活动是随机非线性电信号,因此还有出现方式的不同。人脑功能与外界和本身内在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性也是应该注意的问题。这些都是判断脑电图是否正常以及何种程度异常的基础。 频率 频率(Freguency)是每秒种以基线为准波动的次数。其单位为C/S(次/秒),亦即Hz (Hertz)。每一次波动的起点和止点在基线上的跨度叫时限(Duration)其单位为毫秒(ms,1ms=1/1000秒)。频率与时限互为倒数。如某一脑电活动的时限为100ms即1/10秒,其频率为10Hz;亦即一个5Hz的波,其时限为200ms。在脑电图的描述中常用频率而少用时限。在Hans Berger首次描述脑电活动时使用频率的概念延续至今。用频率的不同划分脑电活动为若干段,仅在形容非常慢的脑电活动时才使用时限。 脑电活动的测量应从一个波的起点量到终点即“从谷到谷”。可以用公尺测量,测出波的宽度的毫米数,然后可用下列公式换算为频率: 频率=30/波宽(mm) 或用时限(ms)数除1000ms即为频率。但用公尺测量常不够精确,如不易区分8Hz及7Hz 的波,因8Hz相当于3.75mm,7Hz相当于4.26mm。但区分这两者是有实际意义的。 最好用专用尺测量。这种尺的刻试以纸速30mm为1秒作标准。按频率数每一长方格分为3等份,4等份以至于30等份,代表每秒3次,4次以至30次的频率。测量时将尺在脑电图纸上移动,直到某一波的起止点正好在某一频率刻度之间。此频率就是个波的频率数。 人类脑电活动的频率在0.5-30Hz间。分为若干频率组叫频带(Frequency band)。用希腊字母为代表。 δ频带(Delta band) 0.5-3Hz θ频带(Theta band) 4-7Hz α频带(Alpha band) 8-13Hz σ频带(Sigma band) 14-17Hz β频带 (Beta band) 18-30Hz γ频带(Gamma band) >30Hz 在临床上常将α、β及γ频带统称β频带。这些频率的波均可见于正常人。因此仅就频率本身而言并无正常与否的含义。考虑到不同频带在头颅各区的分布及所占的百分比(指数,Index),再加波幅的差别,才能区分正常与否。 波幅 波幅(Amplitude)是电位差的大小,也就是电压的高低。单位为微伏(μV),1μV=10-6V。所以脑电活动是非常微小的电位。其测量应从波顶引一垂直于基线的直线到波谷,其高度与定标的高度比较即可得出微伏数,即“从峰到谷”。一般常用的定标为5mm=50μV,即1mm=10μV此时用测出波高的毫米数乘以10即为此波的波幅数。如波高为6mm,波幅为60μV。如用1mm=7μV的定标,则波高6mm时波幅为42μV。就临床脑电图而言,波幅的具体数值不易准测定。临床上将波幅分为高、中、低三级: 低波幅 <25μV 中波幅 25-50μV或25-75μV

脑电图基础知识总结和入门

脑电图基础知识总结和入门-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一:原理 脑电图的基本原理 (一)基本概念 将大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所产生与临近部位的5—100微伏电位差用电极加以引导接入放大和记录装置,放大100-200万倍,以脑细胞电活动的电位为纵轴,时间为横轴,记录或显示的电位一时间关系曲线,就是脑电图。不管是哪一类型的脑电图仪,至少包括有输入、放大、调节、记录/显示、电源等五大部分. 脑电图的基本特征有周期、频率、振幅(波幅)、波形和位相。周期:一个波从它离开基线到返回基线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或称为1周波,其计算单位为毫秒(1秒以内为短程;1-3秒为中程;3-10秒为长程)。频率:每秒出现的周波数,分为4个频率带(δ频率带:s以下;θ频率带:4~s;α频率带:8~13/s;β频率带:13/s以上)。以周/秒(c/s)表示。振幅:一个波由波顶到波基底线的垂直距离,其计算单位为微伏(25微伏以下为低波幅;25-75微伏为中波幅;75-100微伏为高波幅;100微伏以上为极高波幅)。波形:即波的形状(安静、闭目和清醒状态下的波形:正弦波或类正弦波、半弧状波、锯齿波、后头部孤立性慢波、复合波与多形波;睡眠状态时的脑波:驼峰波:又称顶尖波。在浅睡期出现;睡眠纺锤波:又称σ节律,12-14Hz的波。在中睡期出现)。位相:一个波由基线向上、下偏转便产生位相,向上为负相,向下为正相(正常人中除额部与顶枕之间位相常相反外,在同侧半球其他部位前后(或左右)两个导联之间出现位相倒置是应属于异常)。 脑电图的频率,从~30Hz是为目前普遍使用于临床的频率范围(脑电图仪常用的有16导、24导、32导;滤除高于30Hz或60Hz以上的高频信号,因一般的脑电图有用信号在30Hz以下;滤除低频信号,降低低频干扰(呼吸、动作等)的影响,通过选择时间常数来限定和滤除低频信号。常用秒和秒)。脑电的振幅,从几微伏到几百微伏。脑电图波形的相位,也称波的极性,以波形基线为标准,朝上的波称为负相波,朝下的波称为正相波。两个波顶之间的时间差称相位差,相位差一般用时间ms表示。 一般概念: 1)背景活动:在脑电图描记中,除了阵发或局限的显著变动部分外,其表现为占优势的持续的活动。 2)调幅:背景活动的波幅表现有规律地增高和减低呈纺锤状/梭形。在临床脑电图中,a节律常表现为这种调幅现象。称”a调幅现象“。 3)调节:也叫波率调节,每秒频率的差数叫频宽。一般说,波率调节指a 节律与稳定性而言。同一部位导出的脑波的基本频率前后相差不应超过1Hz,在不同部位导出的脑波基本频率相差不应超过2Hz。 4)弥漫性a节律:a波减慢,波幅和指数增高,调幅明显,呈同步性出现于大脑各区,特别是额、颞区明显。 5)a波前移现象:顶、枕区a节律出现减少,额、颞区a节律出现率明显增加,且额、颞区a波振幅高于顶、枕区。 正常波: 1)α波和α节律:α波乃每秒8~13周波范围的电活动,而重复节律性地出现的8~13周波活动谓之α节律。α波和节律波幅的范围为50~100微伏。

脑电图的基本知识

脑电图的基本知识

————————————————————————————————作者: ————————————————————————————————日期:

脑电图的基本知识、录像脑电图和24小时脑电图 脑电活动的性质和电磁波一样有四个基本因素即频率、波幅、波形和位相(极性)。除此之外脑电活动又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脑电图不是记录某一点的电位,而是在头皮上记录大脑两半球各个部位的电活动,因此还存在各个部位之间的差异及特殊性的问题。脑电活动是随机非线性电信号,因此还有出现方式的不同。人脑功能与外界和本身内在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性也是应该注意的问题。这些都是判断脑电图是否正常以及何种程度异常的基础。 频率 频率(Freguency)是每秒种以基线为准波动的次数。其单位为C/S(次/秒),亦即Hz (Hertz)。每一次波动的起点和止点在基线上的跨度叫时限(Duration)其单位为毫秒(ms,1ms=1/1000秒)。频率与时限互为倒数。如某一脑电活动的时限为100ms即1/10秒,其频率为10Hz;亦即一个5Hz的波,其时限为200ms。在脑电图的描述中常用频率而少用时限。在Hans Berger首次描述脑电活动时使用频率的概念延续至今。用频率的不同划分脑电活动为若干段,仅在形容非常慢的脑电活动时才使用时限。 脑电活动的测量应从一个波的起点量到终点即“从谷到谷”。可以用公尺测量,测出波的宽度的毫米数,然后可用下列公式换算为频率: 频率=30/波宽(mm) 或用时限(ms)数除1000ms即为频率。但用公尺测量常不够精确,如不易区分8Hz及7H z的波,因8Hz相当于3.75mm,7Hz相当于4.26mm。但区分这两者是有实际意义的。 最好用专用尺测量。这种尺的刻试以纸速30mm为1秒作标准。按频率数每一长方格分为3等份,4等份以至于30等份,代表每秒3次,4次以至30次的频率。测量时将尺在脑电图纸上移动,直到某一波的起止点正好在某一频率刻度之间。此频率就是个波的频率数。 人类脑电活动的频率在0.5-30Hz间。分为若干频率组叫频带(Frequency band)。用希腊字母为代表。 δ频带(Delta band) 0.5-3Hz θ频带(Theta band) 4-7Hz α频带(Alpha band)8-13Hz σ频带(Sigma band)14-17Hz β频带 (Beta band)18-30Hz γ频带 (Gamma band)>30Hz 在临床上常将α、β及γ频带统称β频带。这些频率的波均可见于正常人。因此仅就频率本身而言并无正常与否的含义。考虑到不同频带在头颅各区的分布及所占的百分比(指数,Index),再加波幅的差别,才能区分正常与否。 波幅 波幅(Amplitude)是电位差的大小,也就是电压的高低。单位为微伏(μV),1μV=10-6V。所以脑电活动是非常微小的电位。其测量应从波顶引一垂直于基线的直线到波谷,其高度与定标的高度比较即可得出微伏数,即“从峰到谷”。一般常用的定标为5mm=50μV,即1mm=10μV此时用测出波高的毫米数乘以10即为此波的波幅数。如波高为6mm,波幅为60μV。如用1mm=7μV的定标,则波高6mm时波幅为42μV。就临床脑电图而言,波幅的具体数值不易准测定。临床上将波幅分为高、中、低三级: 低波幅 <25μV 中波幅 25-50μV或25-75μV

脑电图基础知识总结和入门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一:原理 脑电图的基本原理 (一)基本概念 将大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所产生与临近部位的5—100微伏电位差用电极加以引导接入放大和记录装置,放大100-200万倍,以脑细胞电活动的电位为纵轴,时间为横轴,记录或显示的电位一时间关系曲线,就是脑电图。不管是哪一类型的脑电图仪,至少包括有输入、放大、调节、记录/显示、电源等五大部分. 脑电图的基本特征有周期、频率、振幅(波幅)、波形和位相。周期:一个波从它离开基线到返回基线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或称为1周波,其计算单位为毫秒(1秒以内为短程;1-3秒为中程;3-10秒为长程)。频率:每秒出现的周波数,分为4个频率带(δ频率带:3.5/s以下;θ频率带:4~7.5/s;α频率带:8~13/s;β频率带:13/s 以上)。以周/秒(c/s)表示。振幅:一个波由波顶到波基底线的垂直距离,其计算单位为微伏(25微伏以下为低波幅;25-75微伏为中波幅;75-100微伏为高波幅;100微伏以上为极高波幅)。波形:即波的形状(安静、闭目和清醒状态下的波形:正弦波或类正弦波、半弧状波、锯齿波、后头部孤立性慢波、复合波与多形波;睡眠状态时的脑波:驼峰波:又称顶尖波。在浅睡期出现;睡眠纺锤波:又称σ节律,12-14Hz 的波。在中睡期出现)。位相:一个波由基线向上、下偏转便产生位相,向上为负相,向下为正相(正常人中除额部与顶枕之间位相常相反外,在同侧半球其他部位前后(或左右)两个导联之间出现位相倒置是应属于异常)。 脑电图的频率,从0.5~30Hz是为目前普遍使用于临床的频率范围(脑电图仪常用的有16导、24导、32导;滤除高于30Hz或60Hz以上的高频信号,因一般的脑电图有用信号在30Hz以下;滤除低频信号,降低低频干扰(呼吸、动作等)的影响,通过选择时间常数来限定和滤除低频信号。常用0.1秒和0.3秒)。脑电的振幅,从几微伏到几百微伏。脑电图波形的相位,也称波的极性,以波形基线为标准,朝上的波称为负相波,朝下的波称为正相波。两个波顶之间的时间差称相位差,相位差一般用时间ms表示。 一般概念: 1)背景活动:在脑电图描记中,除了阵发或局限的显著变动部分外,其表

脑电图基础知识

一起学学脑电图 脑电图是将人体脑组织生物电活动放大记录的一门技术,主要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检查。由于它反映的是“活”的脑组织功能状态,所以,自30年代出现以来,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一直发挥着重大作用。 脑电图主要用于癫痫、脑外伤、脑肿瘤等疾病的诊断。脑血管病的脑电图,尽管无特异性改变,但对诊断和预后的判断,以及与脑肿瘤的鉴别仍十分有意义。脑血管病急性期90%脑电图出现异常,主要是慢波增多,尤其是病灶侧更明显。 脑出血时常伴有意识障碍、脑水肿和脑室出血,只有部分轻症患者表现轻度局限性异常。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电图,由于动静脉畸形好发生于大脑半球的表面,可因脑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局限性或半球性异常。有时对侧亦可发生异常。随着病情的好转,慢波的波幅减低,频率增快。 脑梗塞发生后,数小时就可有局灶性慢波出现,这种改变常在数周后改善或消失。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损害,以大脑中动脉为最多见,故局灶性改变主要在颞叶。如果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在发作间期脑电图可无异常。在发作期一部分脑电图可能出现异常,这类病人较易发生脑梗塞。 无论是脑梗塞或是轻度脑出血,主要表现为局限性慢波增多。如果病灶广泛引起脑干受压时,可引起两侧弥漫性慢波。如果病灶小或位置较深,脑电图可无异常。 脑血管病与脑肿瘤用脑电图进行鉴别诊断也很有帮助。脑肿瘤患者脑电图的异常日渐加重,而脑血管病者则恰恰相反。 动态观察脑电图的变化,对判断预后也有重要价值。临床症状逐渐好转,脑电图异常改变逐渐减少或消失,预后较好;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脑电图呈进行性加重改变,预后不良。 头皮电极的安放位置及连接方法如何? 常规脑电图是指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和安静舒适状态下按规定的统一方法和时间描记的头皮脑电图。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国际脑电图学会建议采用的标准电极安放法,其中FP为额极,Z代表中线电极,FZ为额,CZ为中央点,PZ为顶点,O为枕点,T为颞点,A 为耳垂电极。上述记录电极的序号通常是用奇数代表左侧,偶数代表右侧。整个头皮及双耳上所安放的电极数为21个。这种安放法特点是:头部电极的位置与大脑皮质的解剖学分区较为一致,电极的排列与头颅大小及形状成比例,在与大脑皮质凸面相对应的头部各主要区域均有电极安放。 将电极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有目的地组合起来进行描记称为导联,描记脑电图常规应用单极导联和双极导联两种方法。一次描记中至少要有3~4个导联的描记,并有单极导联和双极导联的组合,以便观察异常放电和定位诊断。一般来讲,单极导联对癫痫灶定位较好,而双极导联的波形、波幅失真较少。 便携式动态脑电图和常规脑电图有什么不同?

脑电图的基本知识

脑电图的基本知识、录像脑电图和24小时脑电图脑电活动的性质和电磁波一样有四个基本因素即频率、波幅、波形和位相(极性)。除此之外脑电活动又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脑电图不是记录某一点的电位,而是在头皮上记录大脑两半球各个部位的电活动,因此还存在各个部位之间的差异及特殊性的问题。脑电活动是随机非线性电信号,因此还有出现方式的不同。人脑功能与外界和本身内在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性也是应该注意的问题。这些都是判断脑电图是否正常以及何种程度异常的基础。 频率 频率(Freguency)是每秒种以基线为准波动的次数。其单位为C/S(次/秒),亦即Hz(Hertz)。每一次波动的起点和止点在基线上的跨度叫时限(Duration)其单位为毫秒(ms,1ms=1/1000秒)。频率与时限互为倒数。如某一脑电活动的时限为100ms即1/10秒,其频率为10Hz;亦即一个5Hz的波,其时限为200ms。在脑电图的描述中常用频率而少用时限。在Hans Berger首次描述脑电活动时使用频率的概念延续至今。用频率的不同划分脑电活动为若干段,仅在形容非常慢的脑电活动时才使用时限。 脑电活动的测量应从一个波的起点量到终点即“从谷到谷”。可以用公尺测量,测出波的宽度的毫米数,然后可用下列公式换算为频率: 频率=30/波宽(mm) 或用时限(ms)数除1000ms即为频率。但用公尺测量常不够精确,如不易区分8Hz 及7Hz的波,因8Hz相当于3.75mm,7Hz相当于4.26mm。但区分这两者是有实际意义的。

最好用专用尺测量。这种尺的刻试以纸速30mm为1秒作标准。按频率数每一长方格分为3等份,4等份以至于30等份,代表每秒3次,4次以至30次的频率。测量时将尺在脑电图纸上移动,直到某一波的起止点正好在某一频率刻度之间。此频率就是个波的频率数。 人类脑电活动的频率在间。分为若干频率组叫频带(Frequency band)。用希腊字母为代表。 δ频带(Delta band) θ频带(Theta band) 4-7Hz α频带(Alpha band) 8-13Hz σ频带(Sigma band) 14-17Hz β频带 (Beta band) 18-30Hz γ频带(Gamma band) >30Hz 在临床上常将α、β及γ频带统称β频带。这些频率的波均可见于正常人。因此仅就频率本身而言并无正常与否的含义。考虑到不同频带在头颅各区的分布及所占的百分比(指数,Index),再加波幅的差别,才能区分正常与否。 波幅 波幅(Amplitude)是电位差的大小,也就是电压的高低。单位为微伏(μV),1μV=10-6V。所以脑电活动是非常微小的电位。其测量应从波顶引一垂直于基线的直线到波谷,其高度与定标的高度比较即可得出微伏数,即“从峰到谷”。一般常用的定标为5mm=50μV,即1mm=10μV此时用测出波高的毫米数乘以10即为此波的波幅数。如波高为6mm,波幅为60μV。如用1mm=7μV的定标,则波高6mm时波幅为42μV。就临床脑电图而言,波幅的具体数值不易准测定。临床上将波幅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