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单元综合测评(一)梭伦改革

(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荷马时代”(约公元前11~前9世纪),阿提卡居民分属4个部落,每个部落包括3个胞族,每个胞族包括30个父系氏族。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管理机构,彼此互不相属,长期纷争不休。到“荷马时代”末期,随着社会经济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氏族内部的阶级分化进一步加剧。由于多利亚人南侵,迈锡尼各部的一些居民为躲避战乱纷纷逃至雅典居住,他们成为氏族之外的居民。由于居民混乱,原有的氏族管理机构失灵。为适应这种新形势的需要,便出了传说中的提修斯改革,其主要内容,一是在雅典设立中央议事会,把各部落的重大事务收归起来管理;二是把阿提卡自由居民分为贵族、农民、手工业者三个等级,并规定唯有贵族才有担任公职的权力。通过改革,氏族部落管理机构正式发展成为贵族独占的国家机构。

——《(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齐涛主编) 材料二从氏族部落废墟上产生的雅典国家,氏族贵族垄断了一切主要官职。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国家机构有执政官、贵族会议和公民大会。执政官最初为终身任职,后改为十年一任,执政官全部由贵族中产生,任职期满后进入贵族会议。贵族会议实际上是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决定国家大事,并掌握最高审判权、推荐和制裁执政官的权力。公民大会是由能自备武装出征的平民组成,它只有从贵族中选举官员的权力,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不起实际作用。

——《世界上古中古史》(朱寰主编)

(1)荷马时代的雅典处于怎样的社会形态?史学家普遍认为提修斯改革促进了雅典城邦国家的初步形成,依据是什么?(8分)

(2)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政治体制的特点是什么?说明依据。由此对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及政局带来怎样的影响?(7分)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过程及贵族政治的特点、影响。第(1)问应结合政治常识“国家”的概念来理解作答。第(2)问应根据材料二和教材内容综合回答。

【答案】(1)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依据是设立了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并把自由居民分为贵族、农民、手工业者三个等级,这说明产生了一个凌驾于部落之上的公共权力机构,确认了氏族内部的等级差别。因此,提修斯改革跨出了摧毁氏族制度的第一步,标志着雅典城邦国家开始产生。

(2)特点:贵族政治。依据是贵族垄断国家的一切权力,而广大平民在政治上无权。使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成为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雅典社会政局动荡不安。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一天天成长,越来越超出氏族制度的范围;即使是最严重的坏事在它眼前发生,它也既不能阻止,又不能铲除了。但在这时,国家已经不知不觉地发展起来……既然氏族制度对于被剥削的人民不能有任何帮助,于是就只有期望正在产生的国家。而国家也确实以梭伦制度的形式给予了这种帮助,同时它又靠牺牲旧制度来增强自己。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至于他在公元前594年实现改革的方式,我们在这里可以不谈。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的革命。它们如果不侵犯另一种所有制,便不能保护这一种所有制。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材料二雅典有公众法庭制度,这些法庭由全体公民或由全体公民中选出的人们组成,有权审判一切案件,至少大多数案件……雅典的法庭审判官人数六千,由公民抓签选出,当

时雅典人民共有十族,每族选六百人。……所有的这些审判官任期只有一年,一年后将重新选出,而且,每个公民一生中只能担任两次审判官的职务。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1)据材料一,恩格斯认为梭伦改革的实质是什么?贵族出身的梭伦为什么会在改革中触犯贵族的利益?(8分)

(2)根据材料二,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时,比梭伦执政时有哪些进步之处?(7分)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重点考查梭伦改革的原因、实质和进步之处。可根据材料提示,结合教材中的基础知识逐一回答。

【答案】(1)实质:所有制变革(或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原因:贵族专权(或旧体制)阻碍雅典城邦的发展;社会矛盾尖锐,威胁奴隶主统治。

(2)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时,民主范围空前扩大,民主已真正成为全体公民的民主。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

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

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

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

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

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梭伦材料二梭伦把他个人一度掌握的很大权力和权威用在了制定和落实法律制度上。他更注意的不是他在权位上会怎样,而是他不在会怎样。……他不期望为雅典人制定“最好的法律”,而只是制定“他们愿意接受的最好的法律”。他也不主张数量和状态的平等,而主要是在法律面前的平等。正如他所说的:“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

——何怀宏《梭伦改革的两点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梭伦调解社会矛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中的哪些措施能体现这一思想。(9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梭伦“制定和落实法律制度”的看法。(6分)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让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据优势”可知体现了公正、折中的思想,以此为出发点列举相关政策即可。第(2)问,要围绕两个方面去作答,一方面指出其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指出其存在的不足。

【答案】(1)指导思想:公平思想(折中、中庸思想)。措施:颁布土地法令,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地产;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贵族和平民分享政治权益,建立“四百人会议”分享参政议政的权利等。

(2)梭伦改革“制定和落实法律制度”是为了奴隶制城邦的长治久安,使权力立足于法律并重归法治,促进了雅典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这种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史学界一般认为梭伦改革开民主政治的先河,或者说为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认为他“一蹴而就”确立了民主政治的并不多。

材料二

材料三伯利克里当政期间,担任高级官职的财产资格被取消,政府发放津贴,保障中下层平民参政的权利。职官选举多采用抽签或举手表决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平民参与和选举结果的公正性。

(1)材料一是如何肯定梭伦改革的?(3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次改革的什么内容?(6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伯利克里改革在雅典民主进程中的地位如何。(6分)

【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一的信息作答。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根据图中的文字信息和地上的陶片可知应为“陶片放逐法”。第(3)问考查伯利克里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依据教材内容回答即可。

【答案】(1)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陶片放逐法”。

(3)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空前繁荣。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梭伦在诗中这样写道:“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

材料二我们这个政体叫民主政体。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无论能力大小,人人都享有法律所保障的普遍平等,并在成绩卓著时得享功名,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而是贤者方可为之。家境贫寒不成为其障碍。无论何人,只要为祖国效力,都可以不受阻碍地从默默无闻到步步高升。

——伯利克里《论雅典之所以伟大》

(1)材料一反映了梭伦改革的什么措施?有何积极意义?(9分)

(2)材料二中“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在梭伦时代真正实现了吗?为什么?(6分)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的“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可判断该措施为“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再结合措施回答意义。第(2)问根据梭伦改革的内容进行判断分析。

【答案】(1)措施:梭伦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意义:使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

(2)没有。梭伦改革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就越多。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为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根据这一制度,富人(不是世袭贵族)成了统治阶层的主角:最富有的雅典人最为重要,他们可以单独执政。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即允许穷人(妇女、在当地居住的外邦人和奴隶除外)在公民大会上行使一定的否定权。

——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材料二在梭伦改革后的百余年间,雅典始终遵循着他开辟的这条道路,继续进行一些民主改革,终于使雅典成一个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政治民主、文化昌盛的居领导地位的希腊城邦。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

(1)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9分)

(2)梭伦改革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如何?(6分)

【解析】第(1)问要结合材料一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出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第(2)问梭伦改革后,雅典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历经克里斯提尼和伯里利克里的改革,达到顶峰。

【答案】(1)措施: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包括第四等级在内的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

(2)发展历程: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时,雅典的民主政治空前繁荣。

单元综合测评(二)商鞅变法

(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魏文侯当政时(公元前445年—前396年),李悝为相行变法。主要内容有:李悝用人只问才能,不问身份,看谁对国家有功劳,就给谁禄位。……李悝主张派官员督责农民加紧生产,增产者赏,减产者罚。为此必须杂种五谷……稷(小米)、黍(黍子)、麦、菽(大豆)、麻,充分利用空闲土地,多种蔬菜瓜果,栽树种桑,扩大副业生产。李悝还实行平籴法,目的在于防止粮价太贵太贱,因为“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他主张采用“取有余以补不足”的手段,“使民适足,价平而至”。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

(1)根据材料概括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评价李悝变法的作用。(9分)

【解析】第(1)问通过对材料内容的归纳总结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结合材料中的各项措施运用历史思维分析得出李悝变法的作用,例如从“用人只问才能,不问身份,看谁对国家有功劳,就给谁禄位”可分析得出作用是有利于人才选拔,加强了国家权力;从政府鼓励生产和注意垦荒等措施可总结作用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小农经济的初步形成;从实行平籴法可知能起到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结合史实可知李悝变法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

【答案】(1)内容: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员;政府鼓励生产,注意垦荒,扩大副业种植,平籴法。

(2)作用:有利于人才选拔,加强了国家权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小农经济的初步形成;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僇辱而身全者,下也。”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1)结合所学知识,在吴起、商鞅变法比较简表的B位置填上商鞅变法与材料一内容相似的措施,据此指出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关系并填在C处。(8分)

(2)概括材料一、二中蔡泽对吴起与商鞅变法的评价。你是否同意其观点?并说明理由。(7分)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得出实行军功授爵制,打击旧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塞私门之请”得出杜绝私人的请托,“一楚国之俗”得出移风易俗,“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得出奖励耕战或重农抑商;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可得出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有一脉相承之处。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信息可知,蔡泽认为商君、吴起是有功绩的,世人都希望建功立业,性命和功名都得成全的,这是最好的愿望,功名可以使后世景仰而性命却失去的,这就次一等了,性命虽得苟全,但声名却蒙受污辱,这就是最下的一等了,从而概括蔡泽对吴起与商鞅变法的评价;第二小问属于开放性问题,但要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答案】(1)B:军功爵制(或废“世卿世禄”制,按军功授爵);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禁游客之民而显耕战之士(重农抑商)。C:商鞅变法借鉴了吴起变法的措施。(两次改革一脉相承)

(2)评价:肯定两人的功绩,但认为成就功名而失去性命,其成功不圆满(次等的成功)。观点可分两层次回答:

层次一:同意。理由:蔡泽的看法符合历史事实。

不同意。理由:判断改革成败不能只看改革者个人的命运。

层次二:不完全同意。理由:蔡泽的看法符合历史事实,但判断改革成败主要看改革的客观历史效果。(看其是否推动历史前进;积极成果是否得到维持。)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萧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粗劣的),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间,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

——《荀子·疆国》材料二(商鞅的法令)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钮(指农具),虑有德色(指脸上显出给父亲恩德的表情);母取萁帚,立而谇语(指恶语相加)……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相稽。其慈子耆利(指爱自己的孩子、贪求财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

——《治安策》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后“百姓”“百吏”“士大夫”“朝廷”的生存现状。分析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6分)

(2)商鞅变法中的哪些内容导致了材料二所述社会风气的变化?(4分)

(3)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商鞅变法的特征。(5分)

【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和特点。第(1)问,考查商鞅变法中对“百姓”“百吏”“士大夫”“朝廷”的态度,即措施。第(2)问,考查商鞅变法措施中对社会风气影响的内容。第(3)问,由第(1)(2)问和材料一、二大意与商鞅变法的措施结合起来可知,商鞅变法从处理官府与百姓、士大夫、个体生产者等方面的关系出发,提出了变法的具体内容,概括起来就是商鞅变法的特点。

【答案】(1)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以及风俗改革等措施,强化了对百姓的控制;普遍推行县制,奖励军功等措施,加强了对各级官吏和士大夫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增强了国君权威,提高了决策的效率。

(2)变法内容: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燔诗书而明法令”;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

(3)重视加强对百姓和官僚士大夫的控制;重视等级权威;重视培养人民的私有观念和竞

争意识;强化个体小生产者的意识,推行愚民政策。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的基本精神是摧毁秦国贵族领主这一利益集团的世袭制……他说“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又说“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民从制”。……改革他认为不合时宜的旧制度,从而进行制度创新。

——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材料二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并不起源于秦国,……但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或者持续时间不长,或者因为支持变法的君主去世而失败,或者影响有限,或者深度不够。……只有商鞅的变法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商鞅变法所推行的政策措施,精神实质上是和秦国的文化传统相一致的。

——彭安玉《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

的顺应与整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贯彻其“基本精神”在秦国进行的制度创新。(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的原因。综合材料一、二,从政治文明进步的角度指出其深远影响。(9分)

【解析】第(1)问,回答商鞅变法打击旧贵族利益的创新措施。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但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或者持续时间不长,或者因为支持变法的君主去世而失败”“商鞅变法所推行的政策措施,精神实质上是和秦国的文化传统相一致的”概括;第二小问从秦的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的角度回答。

【答案】(1)创新: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耕战,实行军功爵制;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答三点即可)

(2)原因:变法措施得到长期坚持;统治者长久支持;改革内容全面彻底;符合秦国国情(文化传统)。

影响: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推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答法家思想的成功实践亦可)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

——《商君书·说民》材料二……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黔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於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今。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公任商鞅……(商鞅)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兵事,而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孝公十二年之制。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卷一·食货》材料四道而用权,废德而任力,峭法盛刑,以虐戾为俗,欺旧交以为功,刑公族以立威,无恩于百姓,无信于诸侯。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故孝公卒之日,举国而攻之,东西南北莫可走,仰天而叹:“嗟手!为政之弊至于斯极也!”卒车裂族夷,为天下笑。斯人自杀,非人杀之也。

——《盐铁论·非鞅篇》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的思想主张。(3分)

(2)据材料二概括,商鞅是如何实践其思想主张的?(4分)

(3)据材料三、四,指出商鞅变法和商鞅个人的结局。这种结局分别说明了什么?(8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理解的能力。第(1)问应注意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威”“刑”等;第(2)问通过材料二总结变法的具体内容;第(3)问商鞅的“结局”通过教材及材料可知,说明的道理要言之有据。

【答案】(1)主张: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或实行法治。

(2)实践: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刑公族以立威;用流放边境的刑罚来压制舆论。

(3)结局:变法使秦国富强;但商鞅本人身败名裂。

说明: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措施做保证,但改革者要法德并用,不能施行严刑峻法。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梭伦图二商鞅

材料二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梭伦材料三

(1)材料一两幅图片中的人物其最有影响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三分别是这两个人物的哪方面的成就?(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两位人物的主要历史功绩。(7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两者都是改革家的角度不难作出正确答案。第(2)问,要结合材料二、三的内容归纳总结。第(3)问,要答“主要历史功绩”,注意言简意赅。

【答案】(1)梭伦:在古代雅典进行改革。商鞅:在古代中国的秦国变法。

(2)材料二:梭伦颁布“解负令”。材料三:商鞅废除井田制。

(3)梭伦改革使雅典走上民主化轨道。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不仅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为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单元综合测评(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时间:60分钟分值:共9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文帝)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四《魏孝文迁洛》

(1)孝文帝针对“以华风变之”的改革措施有哪些?(5分)

材料二孝文帝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抛弃狭隘的民族偏见,坚决推行改革政策,对北方的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复兴、民族融合都做出了贡献。

——当代·肖黎《魏孝文帝评传》

(2)两位作者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有何不同?并指出影响评价改革的因素。(10分)

【解析】第(1)问“改革措施”,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语言、服饰、婚姻等方面概括即可。第(2)问中第一小问,材料一“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说明作者认为孝文帝改革导致北魏由盛转衰,故持否定态度。材料二中作者肯定了改革“对北方的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复兴、民族融合都做出了贡献”。第二小问,评价者的立场、选取的史料、时代背景都会影响评价的结果。

【答案】(1)行汉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

(2)不同:材料一对孝文帝改革持否定态度,认为改革是北魏走向衰落的转折点。材料二对其持肯定态度,认为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

因素:评价的角度和立场;历史的时代变迁。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为人君,患于不均,不能推诚御物。苟能均诚,胡越之人亦可亲如兄弟。

——《魏书·高祖纪》材料二高祖曰:朕昨入城,见车上妇人冠帽而著小襦袄者,若为如此,尚书何为不察?

澄曰:著犹少于不著者。高祖曰:深可怪也!任城意欲令全著乎?

——《魏书·任城王元澄传》材料三魏孝文帝的厉行改革,读史的人都说他是失策。这种观察,也是谬误了的。议论他的人,不过说他是:从此以后就同化于汉族,失掉本来雄武的特质、然而不如此,难道想永远凭借武力和汉族相持么?……总而言之,以塞外游牧的民族,侵入中国,其结果和汉族同化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

——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为改变“不均”推行的经济措施及其政治目的。(4分)

(2)材料二中孝文帝为何批评元澄?这说明了什么?(6分)

(3)材料三的作者是如何评价孝文帝改革的?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5分)

【解析】第(1)问中第一小问“措施”,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济措施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目的”,结合材料一“苟能均诚,胡越之人亦可亲如兄弟”回答。第(2)问中第一小问“批评”,结合材料二“车上妇人冠帽而著小襦袄者……尚书何为不察”回答;第二小问“说明”,结合“著犹少于不著者”“任城意欲令全著乎”回答。第(3)问中第一小问“评价”,从材料三可知作者肯定孝文帝的改革,概括材料三内容即可总结作者的评价;第二小问“认识”,总结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经济措施:均田制。

政治目的:缓和民族矛盾,加强统治。

(2)原因:仍然有人穿胡服;元澄未能尽职贯彻诏令。

说明:传统旧俗难以根除,改革阻力大;孝文帝坚决推进改革。

(3)评价:认为改革促进民族融合;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汉化政策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认识:改革缓和社会矛盾,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言之有理即可)

3.在古代改革中,往往都会涉及土地制度的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记》记载: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战国策》说商鞅“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废止“田里不粥(“粥”同“鬻”,音yù)”的原则。所谓“阡陌”,指“井田”中间灌溉的水渠以及与之相应的纵横道路,纵者称“阡”,横者称“陌”。“封疆”就是奴隶主贵族受封井田的界限。

材料二均田制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国有土地还授的规定。按照这个规定,凡成年男子(年十五至七十)则从国有土地中授给露田(只准种庄稼,不准栽树之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此即所谓“正田”。如果需要休耕,则加倍授露田,称之为“倍田”。

——田雨《谈北魏均田制的内容与性质》

(1)根据材料一,回答商鞅变法对土地制度做了怎样的改革?(5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北魏均田制的实行发挥了怎样的进步作用?(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对比分析商鞅变法和北魏均田制对土地所有权改革的不同点和对社会生产关系产生的相同影响。(6分)

【解析】第(1)问,要突出土地制度在改革前后的变化。第(2)问,要注意站在经济发展的角度思考。第(3)问,第一小问要侧重答出改革是否改变了土地的所有权性质;第二小问要答出两次改革促进了社会生产关系的转型。

【答案】(1)开阡陌封疆,从法律上废除了奴隶制土地国有制,确立了封建的土地私有制。

(2)在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一部分土地的使用权,提高了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3)不同点:商鞅变法改变了土地的所有权性质,而北魏均田制并没有改变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分配的土地仍属于国家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

相同影响:两者都促进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兴起于蒙古高原,初以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首都,为便于向南扩张而以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为南都,后遂迁都平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平城被称为北京。

——华林甫《中国地名史话》材料二迁居洛阳的鲜卑人,经过三十年,大体上已经汉化。一个统治民族仅仅经过三十年时间,就与被统治民族相融合,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极大成功。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三但是,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步的现象。特别是那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原汉族的少数民族,一旦走进黄河流域这个汉文化的摇篮,他们就终究要融入这个汪洋大海之中。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归纳北魏迁都的过程及特点。北魏不断迁都的原因是什么?(6分)

(2)列举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3分)

(3)孝文帝改革对鲜卑族的发展历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是如何认识材料三的观点的?(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依据材料再现史实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迁都过程及特点”要依据材料一归纳概括;其“迁都原因”要从内外因两方面归纳概括。第(2)问属再认再现基础知识,难度较小。第(3)问中“影响”的作答要注意审题,注意限制语“对鲜卑族的发展历程”;对材料三观点的认识可自由发挥,言之成理有可。

【答案】(1)过程:由盛乐迁至平城,再迁至洛阳。特点:不断南迁。原因:北方保守势力强大,经济落后,外来威胁严重;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统治中原地区的需要。

(2)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

(3)影响:与汉族完全融合,历史上的鲜卑族最终消失。

认识: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进入中原后,必然会被中原的文明所征服。这一过程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发展进步,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及发展。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统治者面临着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曾经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淝水一战失败后迅速崩溃,北魏应如何巩固统治,而不至于重蹈覆辙,从道武帝到太武帝,都在为此而努力,矛盾的焦点集中在改革鲜卑旧俗和加速汉化上。在这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是文明太后冯氏和孝文帝拓跋宏。

——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北魏改革的结果,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统一奠定了基础。但是改革也引起鲜卑上层贵族相当大的敌意,他们对皇帝偏爱汉人士族有所反感,对削弱鲜卑贵族势力有所不满,宫廷政变与阴谋绵延了三十年。到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东魏延续十六年,西魏延续二十一年,演化为北齐、北周。其后,北周吞并了北齐,隋又代周,继而灭了南朝的最后王朝——陈,完成了中国的统一。统一局面形成于隋,基础却奠定于魏。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改革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改革的影响。(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北魏应如何巩固统治,而不至于重蹈覆辙,从道武帝到太武帝,都在为此而努力,矛盾的焦点集中在改革鲜卑旧俗和加速汉化上”的信息并结合统治者对汉族文化态度等概括答案。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统一奠定了基础”以及“改革也引起鲜卑上层贵族相当大的敌意,对削弱鲜卑贵族势力有所不满”等信息来概括“影响”。

【答案】(1)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北魏统治者吸取前秦崩溃的教训,试图通过汉化来巩固统治;冯太后与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

(2)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汉化过急过快导致强烈反弹,导致统治阶级内部出现混乱与内斗。

6.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面临如何化解错综复杂的矛盾、巩固统治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北魏统治者进行了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的改革以太和十四年(490年)为界线,大致上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在冯太后主政时以孝文帝的名义进行的改革;后一个阶段是孝文帝主政独立进行的改革。

材料二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叹:“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材料三下列图片反映了鲜卑族服装的变化

图一汉服俑图二孝文帝出行图图三胡服俑

(1)在改革的第一阶段,北魏政府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2)导致材料二中陈庆之所说洛阳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图二中的服饰与图一、图三中的哪一服饰相似?为什么?(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简要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哪些进步意义?(3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史实的理解与识记。第(1)问和第(2)问依据所学基础史实回答即可。第(3)问要仔细观察图片,先得出与图一中服饰类似,再依据改革措施回答“原因”。第(4)问再认再现基础史实回答即可。

【答案】(1)重点:建立各种新制度,取代难以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措施: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新的租调制。

(2)孝文帝迁都洛阳,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

(3)与图一相似。原因: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移风易俗,禁穿胡服,改穿汉服。

(4)顺应了时代潮流,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单元综合测评(四)王安石变法

(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

——《宋史·王安石传》材料二“免役钱”令百姓一体出钱,以代替“衙前”等向民间征发的义务差役,可是乡民无钱,也等于在农村推行金融经济,而此时金融在城市里反不能展开。“市易法”不能集中于批发业务,以致执行者自己成为零售商,到街上去卖果卖冰,甚至“卖梳朴即梳朴贵,卖脂麻则脂麻贵”,为神宗亲谴责。“青苗钱”以常平籴本一千四百万作本钱,等于农村贷款,春散秋敛,收息二分。但是无银行主持,缺乏法庭处理贷款的权利义务。有些县官就将整数交给若干农民,也不问他们愿借与否,只责成他们彼此保证,秋后一体带利归还。甚至在执行时,若干县份被指摘并未贷款而向农民一体索息。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的核心主张及其依据。(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8分)

【解析】第(1)问中第一小问“主张”,根据材料一“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根据材料一从国家财力、社会风俗、人才培养的角度来回答。第(2)问,从材料“免役钱”“市易法”可以看出变法措施脱离实际,违背经济规律;从材料“青苗钱”可以看出缺乏与经济改革相配套的措施;据以上分析再结合课本知识回答。

【答案】(1)主张:必须变法,应对时局。

依据:国家财力不足,需采取措施增加财政收入;社会风俗败坏,因循守旧风气浓厚;朝廷人才欠缺,要采取措施培养人才。

(2)原因:变法措施脱离实际,违背经济规律;新法执行过程偏离改革设计意图,出现地方官员乘机贪污现象;缺乏与经济改革相配套的措施;反对派势力强大。(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变法的真正兴奋点是富国,而不是富民。王安石的“理财”,实际上主要是在分配领域内损下益上,夺商人、地主、农民之利归国家财政,做到的不过是利益的重新分配而已。

——《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原因和启示》材料二王安石主持的变法,成了大宋政界围绕新法是“利民”还是“害民”展开争论而形成的最大的一场政治角力,政见不同的臣僚纷纷发表看法,难以骑墙。原来的中书和台谏班子,多数是变法的反对派,所以,王安石主持中央政局之后,对这些部门进行了大清洗……基本封杀了反对的声音……南宋章如愚在《山堂考索续集》中谴责说:“安石作俑,始于钳天下之口。”陕西农民向官家借陈米一石,到还的时候是新的好小麦一石八斗七升五合,“所取利近一倍”,翻了个大跟头。“虽兼并之家乘饥馑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重”,弄得连“中户以下大抵乏食”……于是“妇子皇皇,如在汤火之中,号泣呼天,无复生望”……这在整个变法过程中决非个案。

——《百家:王安石变法为何演变成悲剧》

(1)结合具体内容,举两例说明变法是如何体现材料一中的“损下益上”这一特点的?(6分)

(2)长期以来,史学界认为变法的失败主要是由于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结合材料一、二,简要谈谈你的看法。(9分)

【解析】第(1)问,“损下益上”即是夺商人、地主、农民之利归国家财政,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和免役法都是体现这一思想,结合两个法的主要内容回答即可。第(2)问,评价历史事件的成败往往要辩证看待,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成为王安石变法的主要阻力,是其变法失败的原因,但我们也应看到其深层原因,也就是对下层百姓的盘剥使变法失去民心,也是导致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答案】(1)说明:青苗法,政府在青黄不接时贷款给农民,既增加了政府收入,又限制了高利贷者收入;免役法,民户以钱代役,富户须多负担免役钱,政府收入增加。(其他言之有理即可)

(2)看法:变法损害了地主、官僚的利益(以富国而非富民为目标),必然遭到广泛的反对,这是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但在变法过程中,王安石拒绝听取不同意见,对反对者进行打击;在变法实施中,普遍存在盘剥百姓的现象,导致变法成为“害民”之举,也是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安石曰:“夸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夸先急务。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

——摘编自[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二一人立标,万人射之,强者嫌其近,弱者恶其远。岂标有远近哉,亦射者之力不同耳。安石敢为异议而不顾,其才力气勇,必有大过人者,特急于见功,知有己而不知有人,知有利而不知有害,故其为法也,即无不善,以刚狠暴戾之心行之,宁有不为害者乎,况乎其未能尽善也。

——(清)张彦士《读史矕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去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主张所要调节的矛盾及对应的变法措施。(6分)

(2)材料二肯定了变法中的王安石有哪些长处?在作者看来,哪些因素制约了王安石变法的实际效果?(9分)

【解析】第(1)问中第一小问“矛盾”,结合王安石变法涉及的主要阶层分析即可;第二小问“措施”,结合王安石变法中与农业有关的措施回答即可。第(2)问中第一小问“长处”,根据材料二中“安石敢为异议而不顾,其才力气勇,必有大过人者”分析即可;第二小问“因素”,结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即可。

【答案】(1)矛盾:调节政府、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

措施:免役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或答矛盾:调节政府、商人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措施:市易法)。

(2)长处:力排异议,变法意志坚定;才华和勇气超人。

因素:急于求成,不听取他人意见;变法手段简单粗暴;未看到变法措施不利和不完善的一面。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修辞者不求大才,明经者不问大旨。师道既废,文风益浇。诏令虽繁,何以戒劝?士无廉让,职此之由。其源未澄,欲波之清,臣未之信也。傥国家不思改作,因循其弊,官乱于上,风坏于下,恐非国家之福也。”

——范仲淹《奏上时务书》材料二煕宁二年(公元1069年)二月,宋神宗以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议行新法。……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