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高考语文文言文答案详解(20200616221723)

2019北京高考语文文言文答案详解(20200616221723)
2019北京高考语文文言文答案详解(20200616221723)

1二、本大题共6小题, 共26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7—11题。(共19分)

左氏《国语》, 其文深闳杰异, 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而其说多诬淫, 不概于圣。余惧世之学者溺其文采而沦于是非, 是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本诸理, 作《非国语》。

幽王二年, 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1】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 不失其序, 若过其序, 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 阴迫而不能蒸, 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

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 川源必塞。源塞, 国必亡。人乏财用, 不亡何待?若国亡, 不过十年。十年, 数之纪也。夫天之所弃, 不过其纪。”是岁也, 三川竭, 岐山崩。幽王乃灭, 周乃东迁。

非曰:山川者, 特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 气而游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 自峙自流, 是恶乎与我谋?自斗自竭, 自崩自缺, 是恶乎为我设?彼固有所逼引, 而认之者不塞则惑。夫釜鬲而爨者, 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畦汲而灌者,

必冲荡濆激以败土石。是特老妇老圃者之为也, 犹足动乎物,

又况天地之无倪, 阴阳之无穷, 以澒洞轇轕【2】乎其中, 或会或离, 或吸或吹, 如轮如机, 其孰能知之?且曰:“源塞, 国必亡。人乏财用, 不亡何待?”则又吾所

不识也。且所谓者天事乎?抑人事乎?若曰天者, 则吾既陈于前矣;人也, 则乏财用而取亡者, 不有他术乎?而曰是川之为尤!又曰:“天之所弃, 不过其纪。”愈甚乎哉!吾无取乎尔也。(取材于柳宗元《非国语》)

注释:【1】伯阳父:周朝大夫。【2】澒洞轇轕:弥漫无际广阔深远。

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不概于圣概:大略

②不得由中庸以人舜、尧之道由:沿着

③特天地之物也特:只是

④是恶乎与我谋恶乎:于何、怎么会

⑤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糜:使……腐烂

⑥抑人事乎抑:还是

⑦吾既陈于前矣既:既然

⑧不有他术乎术:途径、原因

A.①⑦

B.②⑧

C.③⑥

D.④⑤

7.A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和虚词。实词, 考生需掌握高考要求

的120个实词和常见的实词, 同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字词的

意思。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语法现象。本题

考查课内知识,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夯实基本功。虚词的

意义和用法, 考生需掌握高考要求的18个虚词, 同样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 还要注意有些虚词有时也用作实词。最重

要的是加强课内外阅读, 培养在语境中推断的能力。“概”,

概括。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文深闳杰异《国语》文章深刻宏阔杰出特异

B.其说多诬淫其中所言多是诬陷和混乱的

C.彼固有所逼引以上事物本来自有其相互作用的条件

D.又况天地之无倪又何况天地广阔无边

8.B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的基础是要读懂原文,

注意重要字词的翻译、理解。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同

时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B项“诬”应为“欺骗”的意思而不是“诬陷”, 故选B。

9.根据文意, 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宗元认为世人因喜好《国语》的文釆而沉溺其中, 模糊了是非, 作此文拨乱反正。

B.伯阳父将三川震、源塞和国亡联系在一起, 是以“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

C.柳宗元以老妇烹调、老圃灌园类比, 说明自然界自动自休的机理是可以被认识的。

D.此文表达了柳宗元“天人相分”、反对迷信的观点, 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9.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要求考生在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 能够对文言文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 考生需熟悉常见的陷阱如曲解文意、无中生有、错位嫁接、以偏概全等。C项“说明自然界自动自发的机理是可以被认识的”曲解原文。原文是说可以改变, 而且后文也说“其孰能知之?”(它们的变化我们怎么能够知道呢?)。

10.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认之者不塞则惑②吾无取乎尔也

10.①(像伯阳父那样)认识它的人不是无知就是糊涂。

②我不同意他的看法。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刪、留、变的方法做

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

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 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 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中“认”, 辩认;“塞”, 闭塞;“惑”, 惑乱。中“取”, 赞同, 同意;“尔”, 此、这个。

11.文章第三段对伯阳父的说法进行了批驳, 请具体说明该

段是如何逐层展开批驳的。(6分)

11.①首先阐述山川只是物质存在, 是阴阳之气的流动造成

了大地的震动, 不是与人商量, 由人安排的, 直接点明“天人相分”的论点

②其次运用对比论证, 说明老妇烹调、老圃灌园可以改变物

体形态, 但天地无边、阴阳变化无穷, 天理难以被人感知

③最后驳斥了伯阳父将国之亡归因于几条河流的荒谬。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解答此

题考生需要明确伯阳叔的观点, 划分韩愈批驳的那段话的层次, 明确是针对伯阳叔哪些观点的。同时注意论据以及论证方法、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文中“且曰”、“又曰”这样的提示性词语也有助于考生划

分层次, 定位信息。

译文

(一)

左丘明的《国语》, 它里面的文章深刻宏阔接触特异。本来

就是世人所沉溺爱好欲罢不能的。并且它的观点很多都是欺骗人、惑乱人的, 不能很好的概括完美。。我害怕当世求学的人沉溺于它的

文采却模糊了是非。这就不能够从中庸之道来进入尧、舜的学说、主张。依照这些理由, 我写了《非国语》这本书。

(《国语》记载)周幽王二年, 西周的泾水、渭水、洛水一

带发生了大地震。大夫伯阳父说:“周朝快要亡了!天地间的阴阳二气, 不能错乱了位置。如果错乱了, 那是被人搅乱的。阳气隐伏在下

面不能冒出来, 被阴气压迫得不能上升, 于是就会发生地震。现今泾水、渭水、洛水一带发生地震, 就是阳气失去了它原来的位置而被阴气镇住了。阳气不在自己的位置, 跑到了阴气的位置上, 水源就必然会被堵塞。水源堵塞了, 国家一定要灭亡。如果国家灭亡, 不会超过十年。因为十是数的终极。天既

然要抛弃这个国家, 是不会让它超过这个终极的。”正是这一年, 泾水、渭水、洛水枯竭, 岐山也崩塌了, 周幽王被杀,

西周灭亡了。周平王不得不把都城从长安迁到洛阳。

柳宗元非议说:高山和大河, 不过是天地间的自然物体;阴

气和阳气, 不过是天地间的元气。它们自己运行, 自己休

止, 自己屹立, 自己流动, 这哪里是与人商量过的呢?它们自己冲击, 自己枯竭, 自己崩塌, 自己缺损, 这哪里是人安排的呢?自然界的事物本来是互相排斥又互相

吸引的, 而像伯阳父那样认识它的人, 不是无知就是糊涂。用锅煮饭, 汤水翻滚蒸气升腾必然会煮烂各种食物;引水灌田, 水势奔腾波浪激荡必然会破坏田里的土石。这些老妇老农所做的事, 尚且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 何况天地之大无边无际, 阴阳变化无穷无尽。阴阳二气, 充满于茫茫无际的天

地之间, 有时聚集, 有时分散, 有时互相吸引,

有时互相排斥, 好像车轮滚动, 好像纺机运转, 它们的变化我们怎么能够知道呢?伯阳父说:“水源堵塞了, 国家必然灭亡。”“人们缺乏财物, 国家还不灭亡吗?”这又是我们

不能理解的了。这里所说的究竟是天造成的呢?还是人造成的呢?如果

说是天造成的, 那么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了。如果说是人造成的, 那么由于缺乏财物而导致亡国的, 难道没有其他原因吗?何以硬

要说是那几条河的过失, 还说“天既要抛弃一个国家, 不会超过十年”, 这就越发荒谬了!我不同意他的这些看法。

(二)根据要求, 完成第12题。(共7分)

12.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 回答问题。

子曰:“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1】也。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

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2】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注释:【1】处:处在、居处。【2】造次:仓促之间。

①“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本句中的“其道”指什么?

全段表达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②“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 “得之”应改为“去之”;也有学者认为, “不以其道得之”的“不”字应删去。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 分别解释句意。

12.①“其道”是指正当的方法, 即仁义之道, 它是君子安身立命的基础。他说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 都厌恶贫穷困顿, 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 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 无论是在仓促之间还是颠沛流离之时, 都不能违背这个原则, 体现孔子坚守信念, 不违于仁的思想。

②第一种解读: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贫穷困顿), (君子)就不会去摆脱。第二种解读:如果用正当的方法却处于贫贱之中, 就不用去摆脱它(而甘于贫贱)。

本题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对于古文的理解, 学者们见仁见智。题干提出了两种解读, 考生首先要明确这两种理解各是从什么角

度解释的, 而且要明白解读的实质、核心应该是一样的。学生据

此写出自己的理解就可以了, 注意每种理解要符合观点。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和观点的把握。对于词语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对于观点的把握要在理解选段的基础上, 结合对孔子及其思想的了解来把握。这一段, 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 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 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

所的生活, 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

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

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我们仔细推敲。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 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 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

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 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 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

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 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 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2012—2019年全国高考文言文真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2012—2019年全国高考文言文真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 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

2019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9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一、整体概述 2019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文本及试题,突出对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的引导与激发,深化考生对祖国的热爱与理解。 坚持对语文素养的综合考查,注重学科情境设计,突出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进一步关注学习过程和方法,引导考生观察生活,积极思考,注重应用。 【多文本阅读】 2019年高考多文本阅读,选取的“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相关材料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学生在阅读过程,了解城市化对生态系统的深刻影响,关注城市化、关注生态,同时也是关注自己生存的环境,从而“树立生态道德意识,对生态文明建设、人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处、维护地球家园有所思考”,养成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多文本的考查在选材形式上沿袭了三则材料的考查方式,值得关注的是,这一部分题目数量继2018年减少为7道之后又继续减少,2019年减少为6道。在没有增加阅读总量的前提下减少题目数量,无疑又进一步减少了学生的答题负担,题目数量的减少也给学生留下了相对多的思考的空间,这也启示教学要在提升学生阅读质量、提高学生思维品质上多下功夫。 2019年6道题目中共有客观题5道,主观题1道。客观选择题考查的主要能力基本稳定,主要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分析能力,需要学生依据题目的要求或者根据一定的阅读目的对文本中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归纳、分析,这是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基本能力。因此,日常教学要从文本出发,加强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同时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对文本的信息的辨析、评价、感悟能力要有所加强,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多文本第6题,就是一道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题目,它要求学生根据一定的阅读目的“就城市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来辨别“三则材料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同时要学生借助文章的“观点”来谈谈自己所获得的启发。这一题目需要学生对文中的信息进行比较辨析,并能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结合自身的生活来谈自己的阅读与生活体验,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选取了与往年一样的议论性文本,柳宗元的《非国语》文字平易又富有哲理,对于过度解读自然现象的观点提出批驳,论述层次清晰,蕴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它保持了文体的稳定性,对于培育学生独立思考、辨析质疑的理性精神更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一则选择的依然是《论语》经典章节,内容涉及立志修身、正确处理义利关系等话题,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自觉砥砺自我人格、培育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从考题上看,出题较为稳定且侧重基础。6道试题的考查均指向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第7题考查“特”“抑”等常用词汇,第10题考查“无取乎尔”等常见句式,第11题要求说明“如何逐层展开批驳”,对文本整体思路与观点进行梳理概括,第12题考查“其道”内涵及其中蕴含的思想,6道试题全面覆盖了《考试说明》要求的文言词汇、语句理解、文本

201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绝密★启用前 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6页,第II卷第7页至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的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I卷1 ~ 6题,第II卷15 ~ 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 ....所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I卷7 ~ 14题,第II卷18 ~ 21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 笔在答题卡 ...的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 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 ................ 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 4.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3题。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

2019年至2019高考文言文阅读

2019年高考语文课标卷一文言文阅读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即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2019年高考语文课标卷二文言文阅读: 李揆字端卿,祖籍陇西成纪人,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少聪敏好学,善属. 文。开元末,举进士,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擢拜右拾遗。乾元初,兼礼部侍郎。揆尝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深昧.求贤之意也。其试进士文章,曰:“大国选士,但务得才,经籍在此,请恣.寻检。”由是数月之间,美声上闻,自此颇承恩遇,遂蒙大用。时京师多盗贼,有通衢杀人置沟中者,李辅国方恣横,上请选羽林骑士五百人以备巡检。揆上疏曰:“昔西汉以南北军相摄,故周勃因南军入北军,遂安刘氏。皇朝置南北衙,文武区分,以相伺

2019年北京高考二模东城语文试题和答案

2019北京东城区高三二模 语文 2019.5 本试卷共8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 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 2019年春节,中国一汽总部成为春节联欢晚会分会场,各型汽车集体亮相 ..。汽车、钢铁、冰雪、歌舞等交相辉映,气势恢宏,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 中国一汽的前身是位于吉林长春的第一汽车制造厂,1953年破土动工,1956年第一辆汽车下线,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其命名——“解放”;5月,一汽试制成功中国第一部轿车——“东风”;9月,试制成功中国第一部定型高级轿车——“红旗”,由此揭开了中国轿车工业生产的历史。 一汽建厂初期,零部件设计、制造都没有经验,技术人员们把苏联车拆开,全厂的工人都去看零件,能做哪 个部件就拿去仿制。一个月的时间,红旗轿车就这样“摆地摊 ...”似的造出来了。自力更生制造出的轿车让新中国自立于世界汽车工业之林,但技术十分落后。改革开放之初,老一汽人陈光祖曾经去外国考察,看到了正在被激光点对点焊接的电钮器,不禁唏嘘不已:三十年前,他们只能靠手工打造。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汽车工业与世隔绝 ..的状态,逐渐被现代化的世 ....,轿车设计、制造水平长期处于极为幼稚 界汽车工业抛在后面。改革开放后,为了迅速提高中国轿车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一汽和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合作,引进奥迪车型,1991年合资成立“一汽-大众”公司,引进了先进的20气阀发动机制造技术,并向德国出口这种发动机的部件。 一汽一边合资合作,一边自主开发,完成工厂改造和产品换代。目前,一汽与丰田等跨国汽车公司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业务覆盖48个国家;产品结构实现由单一向多样化转变,形成了具有12万辆中重型汽车年生产能力、15万辆轻型汽车年生产能力和18万辆轿车年生产能力的三大基地;技术方面已拥有汽车专利技术475项,位居行业第一,逐步形成“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准备一代”的产品研发格局,在发动机这一核心技术领域也取得突破;同时,企业结构完成从单一工厂体制向公司体制的转化,架构起市场经营机制。 (取材于欧阳敏、王萌等人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中国一汽的说法,不准确 ...的一项是(3分)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文阅读真题汇编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文阅读真题汇编(WORD版本真题,共171页,名师解析答案,建议下载练习) 文言文知识梳理(一) 必修1 烛之武退秦师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 失其所与,不知.( ) 3. 无能为也已.( ) 4. 秦伯说.( )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今义:请客的主人或比赛、会议的承办者 古义: 2. 行李 ..之往来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古义: 3. 共其乏困 ..今义:疲劳古义: 4. 微夫人 ..之力不及此今义:妻子古义: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鄙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 2. 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 朝济而夕设版焉.( )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2. 越国以鄙.远( ) 3. 既东封.郑( ) 4. 与郑人盟.( ) 5. 既东.封郑( ) 6. 越国以鄙远.( )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夫晋,何厌之有?( ) 2.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3.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4. 是寡人之过也。( ) 六、文化常识检测。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和《公羊传》《穀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B. “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位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如晋侯比秦伯低一等。 C. 在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D. “陛下”是对皇帝的尊称,古代臣子不敢直接同皇帝交谈,就告诉站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

2019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北京卷)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目前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速度消失,全球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 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日益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 城市中约60~70%的地表被道路、人エ建筑、停车场等硬化,水不容易渗入,植物的种子难以生根。 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在的危险;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汽车、摩托车等在飞驰。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断聚集,城市中心的温度有时甚至高出周边10°C之多,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取材于干靓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 近年来生物学家发现,城市中部分野生物种对相比地球漫长历史还十分年轻的人工环境有着不可思议的适应力。 科学家正努力掲示各物种在城市中的进化情况。“坦白说,部分物种对这种极端约束适应能力之强着

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 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本题共4小题,19分2019年高考全国1卷)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非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2020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语文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认真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完成1-5题。 材料一 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与月球自转的周期相同,所以月球的一面总是背对着地球,这一面称为月球背面。人类在地球上始终无法看到月球背面。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开展就位探测和巡视探测。人类此前的所有登月活动都是在月球正面完成的,嫦娥四号创造了历史。 嫦娥四号着陆于月背的南极——艾特肯盆地。与相对平坦的月球正面不同,月背地形更为复杂,几乎全是环形山和古老的陨石坑,更接近月球最原始的面貌。玉兔二号在月背巡视,开展地形地貌测量、浅层结构和矿物成分探测,将为人类研究月球矿物质结构和太阳系起源提供更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同时,由于月球自身对月背形成天然的屏障,没有来自地球的各种辐射干扰,可以为各类天文观测提供难得的纯净环境,填补地面射电观测的诸多空白。 在嫦娥四号探测器登陆月背之前,前苏联与美国虽然已完成了月背的成像工作,但一直没有航天器造访这片古老的神秘之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通信障碍。由于月球自身的阻挡,地球上的测控站无法与月背建立无线电通信联系,也就无法对着陆月背的航天器进行测控。为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建立一座连接地球和月背的通信基站。经过专家们的反复论证,最终决定在环绕“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Halo轨道上放置一颗“鹊桥”中继星。“地月拉格朗日L2点”是地月系统中的五个平动点之一,位于地球至月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与地球、月球的位置相对固定。L2点特殊的动力学特性和在三体问题中相对固定的几何位置,决定了它在停泊中转、中继通信、天文观测、星际转移等深空探测任务中,具备独特的工程应用价值。 “鹊桥”中继星是我国也是世界首颗地球轨道外的专用中继卫星,2018年5月21日发射后,在地面的控制下,完成了地月转移、月球借力转向、Halo轨道捕获等关键控制,成功实现了沿Halo轨道的飞行。在完成在轨精度和指向测试后,“鹊桥”具备了实现地面测控站和月背数据中继的能力。这座通信桥梁的架通,使我国航天器的月背软着陆最终从美好的设想变为现实。 (取材于李潇帆、武勇江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嫦娥四号是人类历史上首个在艾特肯盆地着陆的探测器。 B.月背更接近月球的最原始面貌,因此更有利于天文观测。 C.嫦娥四号造访月背前,人类对月背的地形地貌一无所知。

2018~2019年全国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

2018~2019年全国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2019年高考全国Ⅰ)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非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 D.贾谊劝止封候,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候,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2019北京高考语文文言文答案详解.doc

1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6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共19分) 左氏《国语》,其文深闳杰异,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而其说多诬淫,不概于圣。余惧世之学者溺其文采而沦于是非,是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本诸理,作《非国语》。 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1】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人乏财用,不亡何待?若国亡,不过十年。十年,数之纪也。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幽王乃灭,周乃东迁。 非曰: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与我谋?自斗自竭,自崩自缺,是恶乎为我设?彼固有所逼引,而认之者不塞则惑。夫釜鬲而爨者,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畦汲而灌者,必冲荡濆激以败土石。是特老妇老圃者之为也,犹足动乎物,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以澒洞轇轕【2】乎其中,或会或离,或吸或吹,如轮如机,其孰能知之?且曰:“源塞,国必亡。人乏财用,不亡何待?”则又吾所不识也。且所谓者天事乎?抑人事乎?若曰天者,则吾既陈于前矣;人也,则乏财用而取亡者,不有他术乎?

而曰是川之为尤!又曰:“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愈甚乎哉!吾无取乎尔也。(取材于柳宗元《非国语》) 注释:【1】伯阳父:周朝大夫。【2】澒洞轇轕:弥漫无际广阔深远。 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不概于圣概:大略 ②不得由中庸以人舜、尧之道由:沿着 ③特天地之物也特:只是 ④是恶乎与我谋恶乎:于何、怎么会 ⑤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糜:使……腐烂 ⑥抑人事乎抑:还是 ⑦吾既陈于前矣既:既然 ⑧不有他术乎术:途径、原因 A.①⑦ B.②⑧ C.③⑥ D.④⑤ 7.A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和虚词。实词,考生需掌握高考要求的120个实词和常见的实词,同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字词的意思。注意一

2019年北京高考语文海淀二模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语文2019.5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6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 路遥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把目光投向变革中的现实生活,关注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情感与命运。他用生命所建构的文学世界,呈现了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也照亮了无数人前行的路。 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主要反映1975年到1985年城乡广阔的社会生活。他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这样说:“这十年是中国社会的大转型时期,其间充满了密集的重大的历史事件。我的基本想法是,要用历史和艺术的眼光观察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人的生存与生活状态。作品中将要表露的对某些特定历史背景下政治事件的态度,看似是作者的态度,其实基本应该是那个历史条件下人物的态度,作者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上,真正体现巴尔扎克所说的‘书记官’的职能。 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方式,要求路遥一丝不苟、全方位地占有资料,熟悉所书写时代的特征与气质。路遥用6年左右的时间,潜心阅读了一百多部长篇小说,阅读了大量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化以及农业、工业、科技、商业等方面的书籍,还翻阅过这十年间的各类报刊杂志,手指头翻烂了,就缠上胶布翻。他屡次重返陕北故乡,深入到工矿企业、学校、集镇等地,进行生活的“重新到位”,加深对农村、城镇变革的感性体验。应该说,路遥在动笔创作这部“宏大叙事”的作品前就做足了功课。但路遥所坚持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当时被文学评论界认为“过于陈旧”。 在新的文学潮流面前,路遥并没有选择迎合,而是坚定地固守传统。路遥所以执拗地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按他的说法:“生活和题材决定了我应采用的表现手法,文学的‘先进’不是因为描写了‘先进’的生活,而是对特定历史进程中的人类活动作了准确而深刻的描绘。在中国这种一貫的文学环境中,独立的文学品格自然要经受重大考验。在这种情况下,你之所以还能够坚持,是因为你的写作干脆不面对文学界,不面对批评界,而直接面对读者。只要读者不遗弃你,就证明你能够存在。就这样,路遥以极大的艺术自信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行,抱病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创作。198年12月30日,路遥给时任《文学评论》常务副主编蔡葵的信中,再次明确地宣誓了自己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当别人用西式餐具吃中国这盘莱的时候,我并不为自己仍然拿筷子吃饭而害臊 事实上,路遥用最在乎读者的创作方法为读者做出的“这盘菜”,果真赢得了大众的好评。《平凡的世界》于1991年3月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其时的路遥仍保持着高度清醒的头脑,他强调“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之中,在无数胼手胝足创造伟大历史、伟大现实、伟大未来的劳动人民身上领悟人生大境界、艺术大境界,应该是我们毕生的追求”。 路遥是地道的陕北农民的儿子,陕北文化大气、包容、担当、进取、利他的特点给予其特殊的熏陶与滋养。他懂得自己的艺术创作在本质上与父亲的劳动并无二致,并由此生发出许多至理名言:如“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有耕种才有收获;即使没有收获,也不为此而终生遗憾”……这些具有农民哲思的人生箴言,是路遥这位有着深刻农民情结与土地情结的作家人生体悟的真实流露,这也是他长期思考人生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由此,他才有“作家的劳动,绝不仅是为了取悦于当代,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代”的响亮声音。 《平凡的世界》真实地记录了那个大转型时期,承担了“历史书记官”的功能;小说所传达出的精神价值,是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统的继承,提供了鼓舞读者向上与向善的正能量。小说中的人物成为改革开放大潮下芸芸众生的缩影,人生充满挫折但自强不息,出身卑微但敢于追求爱情。《平凡的世界》重构了中国社会的精神食粮,温暖了无数人心。它尊重了大众并引导了大众、提升了大众,让无数读者在其间找到了精神寄寓。 (取材于梁向阳《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1.下列词语在文中不能表现路遥“像牛一样劳动”的一项是(2分) A. 潜心 B.屡次 C.执拗 D.抱病 2.下列说法不属于路遥现实主义创作观的一项是(3分) A.关注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情感与命运 B.用历史和艺术的眼光观察社会生活 C.反映创造人类历史的劳动者的大境界 D.跟随新的文学浪潮描写“先进”生活 3.《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是“改革开放大潮下芸芸众生的缩影”,具有典型意义。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以孙少平或孙少安为例,分析其典型意义。(4分) 4.作家梁向阳曾说:“作品是作家生命的存在方式,也是作家最好的纪念碑。”请根据材料一,为路遥《平凡的世界》这一“纪念碑”式的作品拟写题词。不超过20字。(4分)

2019年高考全国1卷文言文试题及翻译

2019年全国1卷文言文试题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 ....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 诏令 ..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 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 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 ..,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 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2019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字形与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养殖业与日剧增便笺(jiān)独辟蹊(xī)径 B.醉醺醺席不暇暖泥淖(nào)向隅(yú)而泣 C.滥摊子自由竞争卷帙(dié)运筹帷幄(wò) D.颤巍巍信笔涂鸭蠹(dù)虫湮(yīn)没无闻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几年;食品药品在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被媒体接连曝光;不同职能部门各管一段的监管模 式也因此受到了社会的质疑。 B.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北京永定河西岸盛大开幕;对于513公顷的园博园;为了方便 游客;专门开设了电瓶车专线。 C.据世界黄金协会分析;2013年春节前后中国黄金需求高涨的原因;主要由于消费者对中国 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致。 D.日前;交通管理部门就媒体对酒驾事故的连续报道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对交 通违法行为的查处。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文学艺术创造来源于生活;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创作而 形成的。 ②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侧翻事故;交通、消防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事现 场;并做出了紧急。 ③保险丝是电路安全的报警器;当电路里的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保险丝就会;从而切断电源; 保障线路和电器的安全。 A.原形处置融化 B.原型处治融化 C.原型处置熔化 D.原形处治熔化 4.给下面语句排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①因为较弱的电磁辐射;也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干扰。 ②人的大脑和神经会产生微弱的电磁波;当周围电器发出比它强数百万倍的电磁波时;人的神 经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干扰。

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II卷与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一片娇痴

2019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字形与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养殖业与日剧增便笺(jiān)独辟蹊(xī)径 B.醉醺醺席不暇暖泥淖(nào)向隅(yú)而泣 C.滥摊子自由竞争卷帙(dié)运筹帷幄(wò) D.颤巍巍信笔涂鸭蠹(dù)虫湮(yīn)没无闻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几年,食品药品在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被媒体接连曝光,不同职能部门各管一段的监管模式也因此受到了社会的质疑。 B.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北京永定河西岸盛大开幕,对于513公顷的园博园,为了方便 游客,专门开设了电瓶车专线。 C.据世界黄金协会分析,2013年春节前后中国黄金需求高涨的原因,主要由于消费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致。 D.日前,交通管理部门就媒体对酒驾事故的连续报道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文学艺术创造来源于生活,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创作而 形成的。 ②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侧翻事故,交通、消防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事现 场,并做出了紧急。 ③保险丝是电路安全的报警器,当电路里的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保险丝就会,从而切断电源, 保障线路和电器的安全。 A.原形处置融化B.原型处治融化 C.原型处置熔化D.原形处治熔化 4.给下面语句排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①因为较弱的电磁辐射,也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干扰。 ②人的大脑和神经会产生微弱的电磁波,当周围电器发出比它强数百万倍的电磁波时,人的神 经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干扰。

人教版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系列【文言文翻译】专题练及答案

人教版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系列【文言文翻译】专题练及答案 人教版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系列 【文言文翻译】专题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 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 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 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选自《三国志·关羽传》) (1)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译文: (2)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 译文: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是时董卓迁天子都长安,卓因留洛阳。朗父防为治书御史,当徙西,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 者,求归乡里。到谓父老曰:“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郡与京都 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此乃四分五裂 战争之地,难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注]东黎阳。黎阳有营兵,赵威孙乡里旧婚,为 监营谒者,统兵马,足以为主。若后有变,徐复观望未晚也。”父老恋旧,莫有从者,惟同 县赵咨,将家属俱与朗往焉。(选自《三国志·司马朗传》) 【注】宗:宗族、宗室。 (1)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 译文: (2)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 译文: 1

2019年高考北京市语文卷(附答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 - - - - - - - 密封线 - - - - - - - - - 密封线 - - - - - - - - -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北京卷) 本试卷共12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 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目前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速度消失,全球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日益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 城市中约60~70%的地表被道路、人エ建筑、停车场等硬化,水不容易渗入,植物的种子难以生根。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在的危险;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汽车、摩托车等在飞驰。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断聚集,城市中心的温度有时甚至高出周边10°C 之多,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取材于干靓等的相关文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一项是(3分) A. 生物种类以非正常速度消失。 B. 大量动植物濒临灭绝。 C. 物种分布发生大范围变化。 D. 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生活。 2.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利于缓解生物多样性危机。 B. 第一段通过列举数据来凸显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严重程度。 C. 生态学者关注的焦点是生物多样性危机给人类带来哪些损失。 D. 这则材料反映了对生物多样性危机的担忧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材料二 近年来生物学家发现,城市中部分野生物种对相比地球漫长历史还 十分年轻的人工环境有着不可思议的适应力。 科学家正努力揭示各物种在城市中的进化情况。“坦白说,部分物种对这种极端约束适应能力之强着实令人惊叹。”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功能生态学与进化生态学研究中心主任皮埃尔–奥利维耶?切普图评论道。“这其中不仅存在微观进化,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宏观进化。”荷兰国家生物多样性中心进化论研究员曼诺?希尔图森说,“我们在城市观察到的进化,其速度接近理论上的最大值,这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 联合国预计21世纪城市化进程将步入快车道:2030年,全球城市面积将达140万平方千米;到2050年,城市居民将新增25亿。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最早出现于5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如今,城市化将成为地球生物最重大的进化动力之一。 的确,城市中生物进化的各类实证开始涌现,水泥路旁、大楼脚下、阳台边缘、地铁站楼梯等,无处不在。繁衍在城市地铁通道的地下家蚊不再冬蛰,相较于鸟类的血液,它们现在明显偏好哺乳动物;它们与其他蚊子种群之间,已经产生了明显的生殖隔离。除了野生物种和家养物种,有的地方如今又出现了新型城市物种,这使人们重新审视城市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问题。科学家将城市与遭受高度集约化农业严重破坏的乡村环境进行对比后,发现城市中的物种往往比乡村更多。相较于乡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