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M逆变电源瞬时值反馈控制技术研究 硕士论文

PWM逆变电源瞬时值反馈控制技术研究 硕士论文
PWM逆变电源瞬时值反馈控制技术研究 硕士论文

分类号______ 密级_____ U D C ______

硕士学位论文

PWM逆变电源瞬时值

反馈控制技术研究

学位申请人:周樑

学科专业: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

指导教师:彭力副教授

论文答辩日期学位授予日期

答辩委员会主席戴珂评阅人段善旭熊健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Research on the instantaneous feedback control technology of PWM inverters

Candidate : Zhou Liang

Major : Power Electronics and Electric Drive

Supervisor : Associate Prof. Peng Li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P.R.China

April , 2006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保密□,在__ 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摘要

在不允许供电中断的重要用电场合,大量使用着UPS系统。而逆变器是UPS系统的核心部件,要求它具有高质量的输出电压波形。尤其是在带非线性负载情况下仍然要有接近正弦的输出波形。因此,发展了多种多样的逆变器波形控制技术。本文的主要内容是PWM逆变电源瞬时值反馈控制技术,瞬时值反馈控制是根据当前误差对逆变器的输出波形进行有效的实时控制,如果控制器设计合理,既可以保证系统具有很好的稳态性能,同时也可以保证系统有快速的响应速度。全文围绕电压单环瞬时值控制技术及电容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双环瞬时值控制技术这两种控制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结合仿真和实验来探讨如何提高PWM逆变电源的静、动态性能,改善输出波形质量。

基于状态空间平均法和线性化技术给出了PWM逆变器的传递函数形式和状态方程形式的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死区效应、过调制和非线性负载对单相全桥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影响,指出引入输出电压瞬时值反馈控制来解决非线性负载带来的扰动,抑制谐波是合理的方案。

对于逆变电源的控制策略,可以采用重复控制、无差拍控制、滑模变结构控制或者PID控制, 由于采用PID控制容易兼顾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而且算法简单、易于实现、可靠性高,已经成为迄今为止最通用的控制方法。本文研究了基于极点配置的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仿真结果显示这种PID控制器性能优越,同时还提出一种PI调节器结合电压微分反馈的调节方式,并指出这种调节方式和PID调节其实是等效的,而且是一种简化的双环形式,因此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调节方式。

对现今普遍采用的电压电流双环控制,分为电感电流内环电压外环和电容电流内环电压外环两类进行了分析比较,重点研究了单相逆变器电容电流内环电压外环双环控制系统特性,并对其内、外环调节器的选取及其设计做了大量仿真,仿真结果显示电容电流内环电压外环双环控制系统具有比电压单环瞬时值反馈控制系统更优越的性能。

本文最后在一台样机上实现了电容电流内环电压外环双环控制,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能够得到较满意的动态和稳态波形。

关键词:PWM逆变器极点配置PID控制双环控制

Abstract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UPS)systems are widely used for supplying critical loads which can not afford utility power failure. A inverter is the core of a UPS system. High quality output voltage waveform is required for these inverters. To achieve nearly sinusoidal output voltage even with nonlinear loads, many waveform correction techniques have been proposed.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the instantaneous feedback technology of PWM inverters. Since the instantaneous feedback technology is a real-time control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error of the output waveform .Once the controller is designed properly, it can improve system dynamic response with nice static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and simulations are centered on two control approaches which are single loop controller with instantaneous voltage feedback and dual-loop control with voltage and current feedback to discuss how to improve both dynamic and static characteristics, thereby to reform the output waveform of PWM inverter.

Based on the state-space averaging and linearization technique, the mathematical model is given in form of transfer function and states equations. The influence of dead-time, over- modulation and nonlinear loads on output voltage in single-phase full-bridge inverters is analyzed in detail. The method which brings output voltage feedback in the control loop to eliminate the disturbance of nonlinear load is reasonable.

Of all sorts of strategies, there are repetitive control, deadbeat control, sliding-mode control and PID control. The PID control method is in favor of balancing the dynamic and st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rol system, easy to be calculated and realized. Above all it is reliably, and thus it is becoming the most universal control method. The design method of PID controller based on pole-assignment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simulations indicate that this PID controlled inverter provides nice characteristics. A method of PI controller combined with instantaneous differential voltage is also proposed, which is equivalent to PID control in essence and can be seen as a simplified dual-loop form. Accordingly it is a simple but effective adjustment.

The voltage and current dual-loop control system is divided into inductor-current feedback and capacitor-current feedback. The comparison of both is given in the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verter with the dual-loop control using capacitor-current feedback and voltage are obtained and analyzed. A mass of simulations are made to design both the inner and outer controller. The simulations indicate that this voltage and current

dual-loop control system is superior to single loop controller with instantaneous voltage feedback in characteristics.

Finally, a single-phase inverter applying output voltage and capacitor-current feedback control is researched in the paper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ccord with theoretic analyze. And it can get nice static characteristic and well dynamic response.

Keywords: PWM inverter, pole assignment, PID control, dual-loop control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1 绪论

1.1引言 (1)

1.2波形控制技术的重要性 (2)

1.3控制方案综述 (2)

1.4选题依据和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8)

2 高频PWM逆变电源的分析

2.1引言 (10)

2.2逆变器的数学模型 (10)

2.3影响单相PWM逆变器性能的因素 (13)

2.4本章小结 (17)

3PWM逆变电源电压瞬时值反馈控制的研究

3.1引言 (18)

3.2逆变器的PID控制 (18)

3.3设计实例及仿真 (21)

3.4硬件电路 (26)

3.5PI调节器结合电压微分反馈 (27)

3.6本章小结 (30)

4PWM逆变电源双环控制技术研究

4.1引言 (31)

4.2单相逆变器的双环控制 (31)

4.3实现极点配置的双环控制器的条件 (33)

4.4基于极点配置的双环控制器的设计 (34)

4.5本章小结 (51)

5实验结果

5.1主电路及其性能指标 (52)

5.2实验波形 (53)

5.3本章小结 (56)

6全文总结

6.1本文的研究内容 (57)

6.2今后的工作展望 (58)

致谢 (59)

参考文献 (60)

附录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63)

附录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64)

1 绪论

1.1引言:

所有的电子设备都需要良好稳定的供电,通常我们能够直接获得的电能有两种形式:直流电和交流电。由蓄电池或直流发电机可获得直流电,由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以及风力发电可获得交流电。但用电设备可能需要各种各样的电能形式,如电压大小可调的直流电或大小、频率可调的交流电。这就需要应用电力电子技术来对电能进行控制和转换,以达到合理、高效使用能源的目的。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使用电力电子器件,通过电力电子变换电路及相应的控制理论,实现对电能的高效变换和控制的技术,具体包括对电压、电流、频率、相位、波形、相数、有功以及无功等参数的变换和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的开端始于1956年普通晶闸管的问世,目前正向着全控化、高频化、数字化、模块化以及智能化方向发展,其应用范围已从传统的工业、交通、电力等部门扩大到国防、信息、家用电器以及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1]~[6]。

通常,我们将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的过程叫做逆变,完成逆变功能的电路称为逆变电路,而实现逆变过程的装置叫做逆变器。若按直流电源的性质来分类,逆变器可分为电压型逆变器和电流型逆变器。

在电压型逆变器中,直流电源是蓄电池或由交流整流后经大电容滤波形成的电压源。电压源的交流内阻抗近似为零,桥臂输出电压为幅值等于输入电压的方波电压。为使电感性负载的无功能量能回馈到电源,必须在功率开关两端反并联二极管。电压型逆变器适用于向多电机供电、不可逆传动、恒速系统以及对快速性要求不高的场合。在电流型逆变器中,直流电源是交流整流后经大电感滤波形成的电流源。电流源的交流内阻抗近似为无穷大,桥臂输出电流为幅值等于输入电流的方波电流。为减小负载感应电势加在功率开关上的反向电压降,必须在功率开关上串联二极管。电流型逆变器适用于单电机传动、加减速频繁运行或需要经常反向的场合。

若按输出端相数分类,逆变器可分为单相逆变器和三相逆变器。其中单相逆变器按结构又可分为半桥逆变器和全桥逆变器。单相半桥逆变电路是所有复杂逆变电路的基本组成单元。

目前逆变器主要用于两类工业功率控制装置中:一是恒压恒频逆变器,主要用于UPS电源、航空机载电源和机车辅助电源等应用场合。这是一种在负载或直流电源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时,能保持输出为恒定电压和恒定频率的交流正弦波的电源装置,简

称CVCF逆变器。二是变压变频逆变器,主要用于交流调速系统中。这是一种可获得所需要的电压、电流和频率的交流变压变频装置,简称VVVF逆变器。

本文以电压型全桥CVCF逆变器为主要研究对象,为便于表述,以下简称为逆变器。对于逆变器的性能指标,除了需要满足可靠性、体积、重量、效率、电磁兼容性等基本指标外,对供电质量也有具体的要求。这一要求体现为稳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的指标。

对于稳态指标,要求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幅值、频率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波形要尽量接正弦,波形质量可以用总谐波畸变量(THD)来表征,一般要求低于5%。

对于动态指标,主要是在突加、突减负载时,输出电压振荡尽可能小,并且动态调整时间尽可能短。

1.2波形控制技术的重要性

由于非线性负载大多含有非线性元件,其伏安特性呈现非线性。对于这种负载,即使供电电压为标准正弦波,负载电流也是严重畸变的,其中包含丰富的低次谐波。由于逆变器的输出阻抗不为零,所以这些低次谐波电流必然在逆变器输出端产生谐波压降,导致输出电压畸变。因此非线性负载是影响PWM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质量的主要因素。而如今最常见的非线性负载就是二极管整流——大电容滤波型负载。

除了非线性负载之外,在实际的PWM过程中,为防止逆变器桥臂上下端元件直通短路而设置的死区也对波形质量有一定影响。死区的存在,使得理想PWM 输出电压中叠加了一组高频脉冲。其幅值、重复频率与PWM 脉冲相同,宽度等于死区时间,包络线为方波。后者的极性与逆变桥输出电流相反,其频率则为基波频率。显然,这一波形中含有开关频率以下的低次谐波,直接增加了输出电压的波形畸变。死区时间在一个开关周期中所占份量越大,对波形质量影响就越大。

对于由理想开关构成、并且只带线性负载的PWM逆变器,只要实施某种PWM技术,不难获得理想的正弦波输出电压。可惜,受到非线性负载和PWM 调制过程中的死区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基于开环的PWM技术无法确保输出电压波形满足要求。因此逆变器的闭环波形控制技术成了非常热门的课题,而其焦点又主要集中在选择和设计合适的调节器方面。

1.3控制方案综述

逆变器输出波形控制技术从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

(1)基于周期的控制。

(2)基于瞬时的控制。

1.3.1基于周期的控制

基于周期的控制是通过对前一周期或多个周期的输出波形进行处理,利用所得到的结果对当前的控制进行校正的控制方法。从本质上看,基于周期的控制是通过对误差的周期性补偿,实现稳态的无静差效果。它主要分为重复控制[7]~[10]和谐波反馈控制[11]。

重复控制的基本思想源于控制理论中的内模原理,内模原理是把作用于系统的外部信号的动力学模型植入控制器以构成高精度的反馈控制系统。由内模原理可知,除非针对每一种指令或扰动信号均设置一个正弦函数内模,否则无法实现无静差,重复控制利用“重复信号发生器”内模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重复控制系统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重复控制系统框图

重复控制采用数字方式实现。逆变器重复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克服死区、非线性负载引起的输出波形周期性畸变。其基本思想是假定前一基波周期中出现的畸变将在下一基波周期的同一时间重复出现,控制器根据每个开关周期给定与反馈信号的误差来确定所需的校正信号,然后在下一基波周期同一时间将此信号叠加在原控制信号上,以消除以后各周期中将出现的重复性畸变[12]~[14]。

重复控制能使逆变器获得低THD的稳态输出波形。但其主要弱点是动态性能差,干扰出现后的一个参考周期内,系统对干扰不产生任何调节作用,这一周期系统近乎处于开环控制状态,消除干扰对输出的影响至少要一个参考周期。

谐波反馈控制其基本思想来源于谐波反馈的补偿作用。图1.2是逆变器谐波反馈控制示意图。

谐波检测依据的方法主要有:

离散傅立叶变换(DFT)[15]。由于非线性负载所造成的谐波畸变主要是奇次低次谐波,高次谐波可以由LC滤波器滤除,所以,通常只要反馈3、5、7次谐波即可,如图1.3所示。因此,在内存中记录一个周期的电压瞬时值,用离散傅立叶变换的方

图1.3 DFT 示意图

法直接求出3、5、7次谐波的幅值和相位,然后合成谐波。

1

1

0000

22()cos ()sin

N N m n n m n m n

U n j U n N N ππ--==**Λ=*-*∑∑ (1-1) 显然,这种方法至少需要一个完整的正弦周期。这种方法计算精度高,效果好,但是由于计算量大,一般用于功率较大的三相系统中。

基于瞬时功率理论的谐波检测[16]。这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单相电路的谐波检测方法:在三相电路的瞬时功率及谐波电流的检测计算过程中,总是先将检测到的三相信号变为相互垂直的βα-坐标系中的两相信号,再进一步计算瞬时功率及谐波电流。参照这种方法,可以在单相电路中再构造一相电压、电流,与实际的单相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分别相差090,从而形成假设的βα-坐标信号,进行检测计算。

图1.4为单相电路瞬时电压谐波检测示意图。从表面上看,这是瞬时谐波检测,但由于滞后环节会引起090的延时,再加上滤波器的延时,事实上仍为周期检测。

图1.2逆变器谐波反馈控制示意图

图1.4 基于瞬时功率的谐波示意图

1.3.2基于瞬时的控制

瞬时控制是根据当前误差对逆变器的输出波形进行有效的实时控制。

(1)PID控制(单闭环)[17][18]

PID控制是工程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控制器。同样,它也被应用于逆变器输出波形的控制。由于输出波形是中、低频正弦,PID调节器无法保证无静差。但在系统要求的稳态精度和动态响应范围内设计出合适的调节器是可能的,只是难度比恒值给定系统要大一些。这种情况只限于线性定常系统,即可用线性常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然而,逆变器输出波形控制,主要是非线性负载条件下的伺服控制,因而单环PID对波形畸变的抑制有一定的局限性。

(2)双闭环控制

一般文献认为单闭环控制在负载扰动抑制方面存在着不足,与直流电机类似,只有当负载扰动(电流/转矩)的影响最终在系统输出端(电压/转速)表现出来以后,PID控制器才开始对误差信号控制。因此可以仿效直流电机的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在逆变器的电压环基础上增加电流内环,利用电流内环快速、及时地抑制负载扰动的影响。同时由于电流内环对被控对象的改造,可以大大简化电压外环的设计[19]~[20]。

文献[21]采用输出电压解耦使电流环得到满意的响应特性,对电感电流内环采用负载扰动补偿来抑制负载变化的影响,并且将几种电感电流内环和电容电流内环控制方式作了对比,结果显示带负载扰动补偿的电感电流内环与电容电流内环均可以获得较好的动、静态性能。双闭环控制的不足主要是电流内环为抑制非线性负载扰动,必须具备足够高的带宽,才能获得满意的性能,这加大了数字控制器实现的难度。(3)滞环电压控制[22][23]

滞环电流控制在交流传动系统的研究中经常出现,在逆变电源控制中也有部分应

用。电压滞环控制与滞环电流的控制方式完全一样,只是反馈信号为输出电压而不是输出电流,其控制框图如图1.5所示。这种控制方式的优点是稳定性好,不需建立精确的主电路模型,实现方便。但它也有明显的缺陷:开关频率不固定,当主电路参数及负载情况变化时,开关频率会随之改变。

图1.5 滞环电压控制示意图

针对这个缺点,出现了许多恒频滞环控制方式。其中有些需要精确的负载模型,有些电路很复杂,因此实际中很少应用。

(4)线性多变量状态反馈控制[24]~[26]

从状态空间的角度看,单闭环系统性能不佳的原因可以解释为单纯的输出反馈无法充分利用系统的状态信息。因此,将输出反馈改为状态反馈可以改善控制效果。状态反馈波形控制系统需要多个状态变量反馈,但它并不构成多环控制系统,而是在状态空间上通过合理选择反馈增益矩阵来改变对象的动力学特性,以实现不同的控制效果。

采用状态反馈可以任意配置闭环系统的极点,从而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性,这是状态反馈控制的最大优点。状态反馈系数的确定大致有两种方法:①根据系统要求给出期望闭环极点,推算状态反馈增益矩阵。②应用最优控制原理,使系统的阶跃响应接近理想输出,据此确定状态反馈增益[27]。文献中往往将状态反馈作为内环、以其它的控制策略作为外环形成复合控制方案,利用状态反馈改善逆变器空载阻尼比小、动态特性差的不足,与外环共同实施对逆变器的波形校正[28]。

状态反馈控制如果对负载扰动不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则会导致稳态偏差和动态特性的改变。

(5)无差拍控制

无差拍控制是一种基于微机实现的PWM方案,是数字控制特有的一种控制方案。无差拍控制系统框图如图1.6所示,它根据逆变器的状态方程和输出反馈信号来计算逆变器在下一个采样周期的脉冲宽度,控制开关动作使下一个采样时刻的输出准确跟踪参考指令。由负载扰动引起的输出电压偏差可在一个采样周期内得到修正。

图1.6 无差拍控制系统示意图

无差拍控制有着非常快的动态响应,波形畸变率小,即使开关频率不是很高,也能得到较好的输出波形品质;无差拍控制能够通过调节逆变桥的输出相位来补偿LC 滤波器的相位延时,使输出电压的相位与负载关系不大。但是,无差拍控制的自身缺点也十分明显:无差拍控制效果取决于模型估计的准确程度,实际上无法对电路模型做出非常精确的估计,而且系统模型随负载不同而变化,系统鲁棒性不强;其次,无差拍控制极快的动态响应即是其优势,又导致了其不足,为了在一个采样周期内消除误差控制器瞬态调节量较大,一旦系统模型不准,很容易使系统输出振荡,不利于逆变器的稳定运行。

(6)滑模变结构控制

滑模变结构控制最大的优势是对参数变动和外部扰动不敏感,系统的鲁棒性特别强。早期逆变器采用模拟控制实现滑模变结构控制,存在电路复杂、控制功能有限的弱点。基于微处理器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完全不同于常规的连续滑模控制理论,需要离散滑模控制技术,文献[29]通过引入前馈改善离散滑模控制的稳态性能,文献[30]通过自矫正措施改善负载扰动的影响。

但是滑模控制存在理想滑模切换面难以选取、控制效果受采样率的影响等弱点,它还存在高频抖动现象且设计中需知道系统不确定性参数和扰动的界限,抖动使系统无法精确定位,测定系统不确定参数和扰动的界限则影响了系统鲁棒性进一步发挥[31]~[39]。

(7)神经网络控制[40]~[42]

神经网络控制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智能控制方式,它模仿人的大脑实现对系统的控制,适用于线性及非线性系统。神经网络学习所需的各种实例来自于实验和仿真得到的数据,选择一种学习算法,应用所获实例,通过离线学习获得系统最佳控制规律,应用到实际系统中去实现在线控制。由于其控制规律不依赖于系统模型,而且学习实例包含了各种情况,因此系统控制鲁棒性很强,但由于神经网络的实现技术没有突破,还没有成功应用于逆变器控制之中。

(8)模糊控制[43]~[47]

电力电子装置往往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时变的系统,系统的复杂性和模型的精确性总是存在矛盾,而模糊控制能够在准确和简明之间取得平衡,有效地对复杂事物做出判断和处理。模糊控制属于智能控制,其优点是:不依赖被控对象的精确模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查找模糊控制表只需要占用处理器很少的时间,因而可以采用较高采样率来补偿模糊规则和实际经验的偏差。理论证明模糊控制可以任意精度逼近任何非线性函数,但受到当前技术水平的限制,模糊变量的分档和模糊规则数都受到限制,隶属函数的确定还没有统一的理论指导,带有一定人为因素,因此模糊控制的精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从上述控制方案可见,每一种控制方案有其特长,也存在某些问题,因此,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是各种控制方案互相渗透,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结合成复合的控制方案。

1.4 选题依据和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瞬时值反馈的高频PWM逆变器的波形控制技术,重点讨论的是现在最常用的PID单闭环控制和电流内环电压外环双闭环控制。因此文章的内容也是围绕这两种控制方法来展开的,不但给出其具体的控制器计算方法,并且在一台样机上做了双环控制实验,验证了双环控制方式的控制效果。

本文的内容为:

(1)高频PWM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分析(第二章)。首先建立了单相逆变电源的数学模型,然后分析了逆变系统谐波畸变的主要原因,由于逆变器的输出阻抗不为零,因此负载电流将在输出阻抗上形成压降。由于实际存在死区,过调制及非线性等不理想因素存在,导致了输出电压的畸变。

(2)逆变器的电压单环PID控制已有广泛应用,但是系统的动态特性特别是非线性负载的时候以及稳态精度不是很理想,原因在于PID控制器参数设计往往基于经验现场调整或用频率特性分析法反复试凑得到,不能很好发挥PID优良的调节能力。第三章提出了基于极点配置的逆变器瞬时电压PID控制器设计方法,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同时具有优良的动、静态特性。最后还介绍并分析了一种PI 调节器结合电压瞬时值反馈控制方法,说明它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

(3)基于极点配置的方法同样用于逆变器电流内环电压外环双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中,第四章以电容电流内环电压外环为例,着重分析了各种方式下的双闭环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逆变器双环控制系统具有比瞬时电压PID控制更好的动、静态性

能,尽管电路结构较瞬时电压PID复杂,适合于性能指标要求极高的系统。

(4)给出了双环控制方式下的实验结果。

2 高频PWM 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分析

2.1引言

本文研究的是高频PWM 电压源型逆变器,因此本章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同时分析了影响单相PWM 逆变器性能的因素,为后续章节的分析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2.2逆变器的数学模型

图2.1为单相全桥逆变电源的主电路原理图,图中滤波电感L 与滤波电容C 构成低通滤波器,r 为考虑滤波电感L 的等效串联电阻、死区效应、开关管导通压降、线路电阻等逆变器中各种阻尼因素的综合等效电阻。E 为直流母线电压,u 1为逆变桥输出电压,u 0为逆变器输出电压,i l 为流过滤波电感的电流。i 0代表负载电流。

R

将开关管T1、T2、T3、T4视为理想器件,其通断控制用相应的开关函数S 来描述:

1

1

S ?=?

-?T1,T4导通,T2,T3关断T2,T3导通,T1,T4关断

(2-1)

在SPWM 调制下,若不考虑死区,T1和T4控制信号相同,T2和T3控制信号相同,T1和T2控制信号互补。因而u 1为一双极性脉冲电压,它与直流输入的关系为: l d u SE = (2-2)

逆变桥SPWM(Sinusoidal Pulse-Width Modulation,正弦脉宽调制)采用双极性调制方式,其调制过程如图2.2所示。当开关频率f s (这里,选取开关频率为9kHz )远远大于电网频率f (50Hz )时,可将u 1在每个开关周期内的平均值l U 看作低频瞬

图2.1 单相全桥逆变电源的主电路原理图

时值,则:

111()[]

44/2/4

d d d l t t E t E t E t U t t ??

++-- ???== (2-3)

V V l

u (a ) 双极性

SPWM

E

-E

(b ) 局部放大后的调制波形

由于三角载波随时间线性变化,而调制波在一个开关周期基本不变。由图2.2(b )所示的PWM 调制波形可得:

1

/4s cm

V t t V = (2-4) 式中:()t V s 为调制信号,设为:()sin()s sm V t V t ω=?

cm V 为三角载波的幅值。

图2.2 双极性SPWM 原理

将式(2-4)代入(2-3)可得:

()

()()s l m s cm

V t U t E k V t V =

?=? (2-5) 其中/m cm k E V =,在直流侧电压恒定时为一常量。由式(2-5)可知,当调制信

号()t V s 为一连续的模拟变量时,()l U t 也为连续模拟变量。因此,当用()l U t 来低频等效u 1时,就可将u 1也看作连续模拟变量,即

()()s i n ()sm l m s s cm cm

V E

u k V t V t E t V V ω=?=

?= (2-6)

由于一般的PWM 逆变电源所用的输出滤波器的截止频率都远小于逆变器的开关频率,而理想的PWM 波形只含开关频率及开关频率倍频附近的高次谐波,这些高次谐波均可被滤波器衰减到可忽略的程度。因此,在PWM 逆变电源的分析中,不妨忽略这些高次谐波的影响,而认为理想PWM 逆变电源为式(2-6)所示的理想功率放大器。

当选择输出电压o u 和电容电流c i 作为状态变量,可得状态空间表达式如下:

00

010********c c u u i C u r

i i i r

L L L

L ?

?

????

????????????=++????????????--????????-

-????

????

(2-7) 则式(2-6)与式(2-7)构成了单相PWM 逆变器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

由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可以推导出双输入同时作用时系统的S 域输出响应关系式及方框图(图2.3)如下:

)(1

)

(1)

()(02

2

10s I rCs LCs r Ls rCs LCs s U s U +++-+

++=

110()()()()d G s U s W s I s =+ (2-8)

u

图2.3 单相逆变器主电路方框图

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论文

论文设计 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1-01 学生姓名:张战锋 指导教师:耿鑫

郑州轻工业学院 二〇一四年十月二十日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 摘要 温度是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在的物理量,温度的控制在各个领域都有积极的意义。很多行业中都有大量的用电加热设备,如用于热处理的加热炉,用于融化金属的坩锅电阻炉及各种不同用途的温度箱等,采用单片机对它们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灵活性大等特点,而且还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因此,智能化温度控制技术正被广泛地采用。 本温度设计采用现在流行的AT89S51单片机,配以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可自行设置温度上下限。单片机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与输入的温度上、下限进行比较,由此作出判断是否启动继电器以开启设备。 本设计还加入了常用的数码管显示及状态灯显示灯常用电路,使得整个设计更加完整,更加灵活。该设计已应用于花房,可对花房温度进行智能监控。 【关键词】温度箱,AT89S51,单片机,控制,模拟

目录 1 引言 (3) 1.1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的背景、发展历史及意义 (3) 1.2 温度控制系统的目的 (4) 1.3 温度控制系统完成的功能 (4) 2 总体设计方案 (4) 3 DS18B20温度传感器简介 (11) 3.1 温度传感器的历史及简介 (11) 3.2 DS18B20的工作原理 (11) 3.2.1 DS18B20工作时序 (11) 3.2.2 ROM操作命令 (14) 3.3 DS18B20的测温原理 (14) 3.3.1 DS18B20的测温原理: (14) 3.3.2 DS18B20的测温流程 (16) 4.1 设计原则 (16) 4.2 引脚连接 (17) 4.2.1 晶振电路 (17) 4.2.2 串口引脚 (17) 5 系统整体设计 (18)

基于SPWM控制的电压_电流双环逆变器建模及其仿真_图文(精)

第4卷 中国舰船研究第4卷第5期2009年10月中国舰船研究Chinese Journal of Ship Research Vol .4No.5 Oct.2009收稿日期:2008-09-03 作者简介:朱承邦(1963-,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雷达应用 1引言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类电气设备对电源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逆变供电作为一种有效的电力供应形式,已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为了不断改善逆变器输出性能,人们发展出了多种逆变器控制方法,常见的有:电压瞬时值控 制、电流滞环控制、电流预测控制、鲁棒控制[1]、重复控制[2,3]、滑模控制[4]及SPWM 电流控制等。就各种逆变器控制策略的特点来看,基于SPWM 的电压电 流双环逆变器控制是一种较好的控制方法[5,6]。 本文针对电压电流双环逆变器控制模型,设计了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的控制参数,对设计的双环控制逆变器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 基于SPWM 控制的电压、电流双环 逆变器建模及其仿真 朱承邦1 李 乐2 王晓鹏2

1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军事代表室,辽宁大连1160052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湖北武汉430064 摘 要:基于SPWM 的电压电流双环逆变器控制相对其他逆变器控制策略具有一定优越性,但其控制器参数设 计却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针对逆变器的SPWM 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策略,建立了系统的控制模型,设计了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的控制器参数,并根据经典控制理论的判据,分别对控制器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参数进行了理论验证。最后根据设计的控制器参数,对SPWM 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系统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设计合理,效果满意。 关键词:SPWM ;逆变器;电压电流双环;仿真中图分类号:TM7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3185(200905-54-05 Modeling and Si mulation of Voltage and Current Double Loop Control Based on SPWM Inverters Zhu Cheng-bang 1Li Le 2Wang Xiao -p eng 2 1The Naval Representative Office ,Dalian Shipbuilding Heavy Industry Co.,Dalian 116005,China 2China Ship Development and Design Cent er ,Wuhan 430064,China Abstract :Comparing with other inverters control strategy ,voltage and current double loop control based on SPWM inverters are superior in capabilities though the controller parameters design is significant and difficult.In this paper ,the system control

基于FPGA的PWM控制器设计

FPGA实验报告

基于FPGA勺PWM控制器设计 1设计任务与要求 1.1掌握PWM fe术原理;了解PWM控制方法及应用;完成基于FPGA勺PWM控制器设计。 1.2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硬件描述语言(VHDL或VerilOg )和TOP-DOWN设计流程,提高对实际项目的分析和设计能力,体会FPGA项目的过程,熟悉实验报告的编写规范。 2设计原理分析 2.1利用FPGA语言编写程序实现对50MHZ勺硬件晶振进行分频和调节占空比。对硬件晶振的上升沿就行计数,当2nHZ频率利用高低电平进行分频时,当计数到n-1是对原电平进行反向就可以实现分频。占空比是对上升沿的计数是两个不同的数值时进行反向。 2.2脉宽调制(PWM基本原理:控制方式就是对逆变电路开关器件的通断进行控制,使输出端得到一系列幅值相等的脉冲,用这些脉冲来代替正弦波或所需要的波形。也就是在输出波形的半个周期中产生多个脉冲,使各脉冲的等值电压为正弦波形,所获得的输出平滑且低次谐波少。按一定的规则对各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即可改变逆变电路输出电压的大小,也可改变输出频率。 例如,把正弦半波波形分成N等份,就可把正弦半波看成由N个彼此相连的脉冲所组成的波形。这些脉冲宽度相等,都等于∏∕n ,但幅值不等,且脉冲顶 部不是水平直线,而是曲线,各脉冲的幅值按正弦规律变化。如果把上述脉冲序列用同样数量的等幅而不等宽的矩形脉冲序列代替,使矩形脉冲的中点和相应正弦等分的中点重合,且使矩形脉冲和相应正弦部分面积(即冲量)相等,就得到一组脉冲序列,这就是PWM fe形。可以看出,各脉冲宽度是按正弦规律变化的。根据冲量相等效果相同的原理,PWM波形和正弦半波是等效的。对于正弦的负半周,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得到PWM波形。 在PWM波形中,各脉冲的幅值是相等的,要改变等效输出正弦波的幅值时,只要按同一比例系数改变各脉冲的宽度即可,因此在交一直一交变频器中,PWM 逆变电路输出的脉冲电压就是直流侧电压的幅值。

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与仿真设计

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与仿真设计 为了达到提高光伏逆变器的容量和性能目的,采用并联型注入变换技术。根据逆变器结构以及光伏发电阵电流源输出的特点,选用工频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结构,并在仿真软件PSCAD中搭建光伏电池和逆变器模型,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近年来,应用于可再生能源的并网变换技术在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形成研究热点。并网变换器在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太阳能、风能发电的重要应用模式是并网发电,并网逆变技术是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的关键技术。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所用到的逆变器主要基于以下技术特点:具有宽的直流输入范围;具有最大功率跟踪(MPPT)功能;并网逆变器输出电流的相位、频率与电网电压同步,波形畸变小,满足电网质量要求;具有孤岛检测保护功能;逆变效率高达92%以上,可并机运行。逆变器的主电路拓扑直接决定其整体性能。因此,开发出简洁、高效、高性价比的电路拓扑至关重要。 ?1 逆变器原理 ?该设计为大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据文献所述,一般选用工频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结构,如图1所示。光伏阵列输出的直流电由逆变器逆变为交流电,经过变压器升压和隔离后并入电网。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核心是逆变器,而电力电子器件是逆变器的基础,虽然电力电子器件的工艺水平已经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要生产能够满足尽量高频、高压和低EMI的大功率逆变器时仍有很大困难。所以对大容量逆变器拓扑进行研究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解决方案。作为太阳能光伏阵列和交流电网系统之间的能量变换器,其安全性,可靠性,逆变效率,制造成本等因素对于光伏逆变器的发展有着举足轻

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北方民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SPWM波控制单相逆变器双闭环PID调节器的Simulink建模与仿真

SPWM波控制单相逆变器双闭环PID调节器的Simulink 建模与仿真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逆变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逆变器的好坏 会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逆变性能和带载能力。逆变器的控制目标是提高逆变器 输出电压的稳态和动态性能,稳态性能主要是指输出电压的稳态精度和提高带 不平衡负载的能力;动态性能主要是指输出电压的THD(Total Hannonic Distortion)和负载突变时的动态响应水平。在这些指标中对输出电压的THD 要 求比较高,对于三相逆变器,一般要求阻性负载满载时THD 小于2%,非线性满载(整流性负载)的THD 小于5%.这些指标与逆变器的控制策略息息相关。文中主要介绍如何建立电压双环SPWM 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并采用电压有效值外 环和电压瞬时值内环进行控制。针对UPS 单模块10 kVA 单相电压型SPWM 逆变器进行建模仿真。通过仿真,验证了控制思路的正确性以及存该控制策略 下的逆变器所具有的鲁棒性强,动态响应快,THD 低等优点。并以仿真为先导,将其思想移植到具体开发中,达到预期效果。 1 三电平逆变器单相控制模型的建立 带LC 滤波器的单相逆变器的主电路结构如图1 所示。图1 中L 为输出 滤波电感,C 为滤波电容,T1,T2,T3,T4 分别是用来驱动IGBT 的三电平的SPWM 波,U0 为输出负载两端的电压。在建立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时,需要 采集负载两端的电压与实际要求的电乐值做比较,然后通过调节器可以得到所 需要调节的值。在此仿真模型中,驱动波形采用的是三电平的SPWM 波形, 具体的产生原理在这不做详细描述。在Matlah 的Simlink 库中SPWM 波的产 生如图2 所示,这里调制比设为0.8.

PWM的含义

脉冲宽度调制(PWM)是英文“Pulse Width Modulation”的缩写,简称脉宽调制。它是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出来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测量,通信,功率控制与变换等许多领域。 脉冲宽度调制(PWM)是一种对模拟信号电平进行数字编码的方法。通过高分辨率计数器的使用,方波的占空比被调制用来对一个具体模拟信号的电平进行编码。PWM信号仍然是数字的,因为在给定的任何时刻,满幅值的直流供电要么完全有(ON),要么完全无(OFF)。电压或电流源是以一种通(ON)或断(OFF)的重复脉冲序列被加到模拟负载上去的。通的时候即是直流供电被加到负载上的时候,断的时候即是供电被断开的时候。只要带宽足够,任何模拟值都可以使用PWM 进行编码。 多数负载(无论是电感性负载还是电容性负载)需要的调制频率高于10Hz,通常调制频率为1kHz到200kHz之间。 许多微控制器内部都包含有PWM控制器。例如,Microchip公司的PIC16C67内含两个PWM控制器,每一个都可以选择接通时间和周期。占空比是接通时间与周期之比;调制频率为周期的倒数。执行PWM操作之前,这种微处理器要求在软件中完成以下工作:

* 设置提供调制方波的片上定时器/计数器的周期 * 在PWM控制寄存器中设置接通时间 * 设置PWM输出的方向,这个输出是一个通用I/O管脚 * 启动定时器 * 使能PWM控制器 PWM的一个优点是从处理器到被控系统信号都是数字形式的,无需进行数模转换。让信号保持为数字形式可将噪声影响降到最小。噪声只有在强到足以将逻辑1改变为逻辑0或将逻辑0改变为逻辑1时,也才能对数字信号产生影响。 对噪声抵抗能力的增强是PWM相对于模拟控制的另外一个优点,而且这也是在某些时候将PWM用于通信的主要原因。从模拟信号转向PWM可以极大地延长通信距离。在接收端,通过适当的RC或LC 网络可以滤除调制高频方波并将信号还原为模拟形式。 总之,PWM既经济、节约空间、抗噪性能强,是一种值得广大工程师在许多设计应用中使用的有效技术。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

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设计

摘要 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对温度的检测及控制时常显得极其重要。因此,对数字显示温度计的设计有着实际意义和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一种利用单片机实现对温度只能控制及显示方案。本毕业设计主要研究的是对高精度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继而实现对对象的测温。测温系数主要包括供电电源,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电路,LED显示电路,蜂鸣报警电路,继电器控制,按键电路,单片机主板电路。高精度数字温度计的测温过程,由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所测对象的温度,并将温度传输到单片机,最终由液晶显示器显示温度值。该数字温度计测温范围在-55℃~+125℃,精度误差在±0.5℃以内,然后通过LED数码管直接显示出温度值。数字温度计完全可代替传统的水银温度计,可以在家庭以及工业中都可以应用,实用价值很高。 关键词:单片机:ds18b20:LED显示:数字温度. Abstract In our daily life and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detection and control of the temperature, the digital thermometer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programmer which use a microcontroller to achieve and display the right temperature by intelligent control .This programmer mainly consists by temperature control sensors, MCU, LED display modules circuit. The main aim of this thesis is to design high-precision digital thermometer and then realize the objec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includes power supply, data acquisition circuit, buzzer alarm circuit, keypad circuit, board with a microcontroller circuit is the key to the whole system. The temperature process of high-precision digital thermometer, from collect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object by the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and the temperature transmit ted to the microcontroller, and ultimately display temperature by the LED. The digital thermometer requires the high degree is positive 125and the low degree is negative 55, the error is less than 0.5, LED can read the number. This digital thermometer could

基于PWM控制器芯片的AC-DC电源设计

基于PWM控制器芯片的AC/DC电源设计 目前,在100W以下电源方案中,一般都使用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芯片来实现PWM的调制,开关控制模式相对直流工作模式有很高的工作效率,使用反激离线工作模式,提高了系统工作的安全性,非常适合应用在便携式充电设备及电源适配器,比如,手机充电器,电源适配器等,因此,AC/DC PWM开关电源芯片在市场上的需求量非常大。不过传统的AC/DC电源方案都是使用变压器次级线圈反馈模式(SSR),变压器次级反馈工作模式都需要低压端的恒压-恒流控制芯片协助完成电压的转换和实现恒流,此类应用方案增加了系统应用复杂程度,同时还增加系统方案的设计成本,本文要介绍的AC/DC电源控制芯片是思旺电子的SE3910,这是一款变压器原边线圈反馈模式(PSR)的PWM控制芯片。 SE3910技术特点 SE3910是一款绿色模式PWM控制器芯片,适用于小功率AC/DC充电器,适配器及LED驱动方案;该芯片为SOP-8封装,PWM模式工作时开关频率固定在40KHz,其内部集成了恒压恒流控制模块,应用方案使用PSR模式,省略了传统方案中的光耦合器、恒压/恒流控制芯片及其周围电路,大大简化了芯片的应用成本,降低了系统应用的复杂度。 芯片设计时特别考虑了EMI,对开关频率模块特别设计有频率抖动功能,每3.2ms 的周期内按所设计的顺序出现8种不同的开关频率,将电磁干扰频谱转移到一个相对较宽的频率带宽,从而达到优化系统EMI的目的。 同时SE3910的工作状态使用多模式调节功能,在空载或轻负载时,芯片会自动进入PFM工作模式,保证电源系统输入能量和输出能量精确守恒,防止了轻载或空载时能量过大,当负载升高到芯片所设置的重载设计值时,芯片会控制系统自动进入PWM工作模式,大幅度的优化了系统的工作效率,使系统效率能够达到80%以上,也减小了空载和轻载工作状态下的输出纹波。 芯片设计有软启动功能,很好的抑制了系统上电时的大电流,保护了电路板的损坏,减小了系统启动时的大电流对系统功耗的影响;芯片还具有电源欠压保护功能,LEB 功能、过温度保护功能等,最大程度的提高了芯片工作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芯片适合应用在5W及5W以下的电源方案中。 典型应用方案 SE3910能广泛应用在各种低功率AC/DC开关电源方案中,比如手机充电器,电源适配器等,除此之外,由于芯片集成有恒流功能,所以也可广泛应用在小功率LED驱动方案中。 图1是SE3910基本的应用电路,其中由变压器/输出级/R3/R4/SE3910等组成负反馈通路,通过调整GATE端的开关信号占空比来控制变压器的转换能量,使系统稳定在设置的工作状态。交流电压先经过一个桥式整流电路将交流转换成高压直流信号,R1和C2组成系统启动电路,VIN是SE3910的启动PIN,COMV PIN上的R5、C6和C7组成系统补偿电路,确保系统具有稳定的频率响应,FB是输出电压检测PIN,通过设置R3/R4就可以调整变压器副边上的电压,根据变压器电压比与匝数比成正比的原理,来实现对直流输出电压的调整;GATE是PWM输出PIN,它用来控制功率管13003来实现控制变压器原边的峰值电流,来达到对变压器转换能量的控制,CS PIN用来检测变压器峰值电流,当系统工作在恒流模式时,CS PIN上的电压会被固定在设置的最大值,也就确定了变压器原边最大峰值电流,从而实现输出也恒流,通过调整R6电阻就可以灵活调整输出恒流值。

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的毕业设计

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的毕业设计 第1章绪论 温度控制,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将模糊控制方法运用到温度控制系统中,可以克服温度控制系统中存在的严重滞后现象,同时在提高采样频率的基础上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控制效果和控制精度。 1.1 课题背景 1965年,美国著名控制论学者L.A.Zadeh发表了开创性论文,《FUZZY SETS》首次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数学与控制理论的模糊集合理论。在短短的30年里,以模糊集理论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模糊控制策略已经成功为将人的控制经验纳入自动控制策略之中。在现今的模糊控制领域中,经典模糊控制理论已经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有实际意义的成果(如90年代日本家电模糊控制产品和工业模糊控制系统)。此外经典模糊控制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如模糊集成系统、模糊自适应系统、神经模糊控制等。 现代自动控制越来越朝着智能化发展,在很多自动控制系统中都用到了工控机,小型机、甚至是巨型机处理机等,当然这些处理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很高的运行速度,很大的内存,大量的数据存储器。但随之而来的是巨额的成本。在很多的小型系统中,处理机的成本占系统成本的比例高达20%,而对于这些小型的系统来说,配置一个如此高速的处理机没有任何必要,因为这些小系统追求经济效益,而不是最在乎系统的快速性,所以用成本低廉的单片机控制小型的,而又不是很复杂,不需要大量复杂运算的系统中是非常适合的。 温度控制,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在钢铁冶炼过程中要对出炉的钢铁进行热处理,才能达到性能指标,塑料的定型过程中也要保持一定的温度[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个领域对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精度、响应速度、系统稳定性与自适应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被控对象或过程的非线性、时变性、多参数点的强烈耦合、较大的随机扰动、各种不确定性以及现场测试手段不完善等,使难以按数学方法建立被控对象的精确模型的情况[3]。对于这些系统来说采用传统的方法包括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方法往往不如一个有实践经验的操作人员的手动控制效果好,而模糊控制理论正是以人的经验为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使模糊控制在一般情况下比传统控制方法更有效、更安全。 将模糊控制方法运用到温度控制系统中,可以克服温度控制系统中存在的严重的滞后现象,同时在提高采样频率的基础上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控制效果和控制精度。 模糊控制是基于模糊数学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控制科学[3]。其运算过程中有很多都要用到矩阵运算,但控制其级别很少的时候可以进行离线计算,很方便的完成矩阵运算。这样一来模糊控制就已经简化了,甚至比一般的PID运算还更简单。运用一般的处理机,如单片机就能完成。 1.2 设计指标 设计一个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具体化技术指标如下。 1. 被控对象可以是电炉或燃烧炉,温度控制在0~100℃,误差为±0.5℃; 2. 恒温控制; 3. LED实时显示系统温度,用键盘输入温度; 4. 采用模糊算法,要求误差小,平稳性好。 1.3 本文的工作 详细分析课题任务,对模糊控制和温度控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模糊控制和温度控制的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将其综合。然后根据课题任务的要求设计出实现控制任务的硬件原理图和软件,并进行访真调试。

双环反馈控制的SPWM逆变电源中电流环的设计(精)

双环反馈控制的 SPWM 逆变电源中电流环的设计 陈元娣,朱忠尼,林 洁 (空军雷达学院电子对抗系, 武汉 430019 摘要:针对目前电流环的设计方法不明确的问题, 通过建立 DC/AC系统的动态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理 论上的推导和分析得出了电流环的设计方法. 该方法在系统参数不完全明确的情况下, 电流内环尽量采取 PI 调节器, 将使系统的稳定性更好, 参数调整比较方便, 能满足一定的带宽和动态特性. 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关键词:逆变器 ; 双环反馈 ; 电流环中图分类号:TM46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 SPWM 正弦波逆变器的反馈控制技术发生 2个较大变化, ①单环控制变为多环控制, ②有效值恒定反馈变为“瞬时” 值反馈, 目的是为了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改善并控制在任意负载, 特别是非线性负载下的输出波形 . 对于双环 系统, 一般采取电压外环, 电流内环的设计. 电压环的作用是跟踪和稳定输出电压,它的设计大多采取 PI 调节器模式. 电流环的作用是使逆变器的动态响应加快, 负载适应能力加强, 并具有输出电流限制能力, 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因此, 电流环的设计是双环反馈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电流环的设计, 常见有 P 和 PI 2种设计方法 , 在实际应用中到底选哪种方法合适,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结论. 本文通过建立 DC/AC系统的动态模型, 对该模型进行理论上的简化和特性分析.理论分析表

明:在系统参数不完全明确的情况下, 电流内环尽量采取 PI 调节器; 当系统参数基本明确或系统的惯性较小 (如大功率逆变器情况下, 可以考虑采取 P 调节器, 可以降低系统的调节难度, 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通过对实际系统的仿真验证了本文结论的正确性. 1系统动态模型的简化设计原则 图 1是 SPWM 正弦波逆变器的功率电路原理 框图. 图 2是其等效模型, 图中 T 1=L /r 为滤波器电感的时间常数, r 为滤波电感直流电阻, T 为电压检测电路 的延迟时间常数, LT 为电流环, SPWM 控制器加逆 变器的等效模型为 G 1= K PWM U ab s Ls +r s s

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方法

并网逆变器的电流控制方法陈敬德,1140319060;杨凯,1140319070;指导老师:王志新(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上海,200240) 摘要:并网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的一个核心部件,其控制技术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其使用的功率器件属于电力电子设备,它们固有特性会对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为了防止逆变器中的功率开关器件处于直通状态,通常要在控制开关管的驱动信号中加入死区,这给逆变器输出电压带来了谐波,对电网的电能产生污染。本文对传统的控制方法重复控制、传统的PI控制、dq轴旋转坐标控制、比例谐振控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 关键词:并网逆变器,重复控制,传统的PI控制,dq轴旋转坐标控制,比例谐振控制 0引言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日益紧缺,全球将再一次面临能源危机,同时,这些燃料能源的应用对我们所生活的周围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环境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决能源紧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寻找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太阳能因其清洁,无污染的优势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目前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的主要方式之一。太阳能发电主要有单独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模式,其中并网运行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应用的规模也愈来愈大[1]。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关键部件,逆变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IGBT、GTO、GTR等功率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把直流蓄电池电能、太阳能电池能量等变换为电能质量较高的交流电能,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电能转换设备。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一般都比较高,因此利用它们进行电能转换的效率也比较高,但有一个很大的缺点是由它们组成的逆变系统的输出电能却不理想,其输出的波形中包含了很多对电能质量产生不利的方波,而很多场合都要求其输出的是一定幅值和频率的正弦波,所以要寻找更好的控制策略来提高逆变器的电能质量,让其输出各项性能指标都满足要求的波形。目前所用的逆变器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恒压恒频逆变器,这类逆变器在各种电源持续供电的领域应用广泛,它能够输出电压幅值和频率都是特定值的交流正弦波,简称CVCF 逆变器。第二类是变压变频逆变器,这种逆变器主要用在电动机的调速系统中,它能够输出特定的幅值电压和频率,简称VVVF 逆变器[2]。 本文将对并网逆变器的几种常见控制方法进行总结,如传统的PI控制、基于dq 旋转坐标系的控制、重复控制及比例谐振控制。给出了框图和数学模型,并指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1重复控制 1.1重复控制思想 重复控制是基于内模原理的一种控制方法。所谓内模原理,即在一个闭环调节系统中,在其反馈回路中设置一个内部模型,使该内部模型能够很好的描述系统的外部特性,通过该模型的作用可使系统获得理想的指令跟踪特性,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题目: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PWM控制器的设计—课程设计.doc

前言 直流斩波电路(DC Chopper)的功能是将直流电变为另一固定电压或可调电压的直流电,也称为直接直流-直流变换器(DC/DC Converter)。直流斩波电路一般是指直接将直流电变为另一直流电的情况,不包括直流-交流-直流的情况。习惯上,DC-DC变换器包括以上两种情况。 直流斩波电路的种类较多,包括6种基本斩波电路:降压斩波电路,升压斩波电路,升降压斩波电路,Cuk斩波电路,Sepic斩波电路和Zeta斩波电路,其中前两种是最基本的电路。一方面,这两种电路应用最为广泛,另一方面,理解了这两种电路可为理解其他的电路打下基础。 利用不同的基本斩波电路进行组合,可构成复合斩波电路,如电流可逆斩波电路、桥式可逆斩波电路等。利用相同结构的基本斩波电路进行组合,可构成多相多重斩波电路。 直流斩波电路广泛应用于直流传动和开关电源领域,是电力电子领域的热点。全控型器件选择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综合了GTR和电力MOSFET的优点,具有良好的特性。目前已取代了原来GTR和一部分电力MOSFET的市场,应用领域迅速扩展,成为中小功率电力电子设备的主导器件。 MATLAB是矩阵实验室Matrix Laboratory的简称,是美国MathWorks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SIMULINK是MATLAB软件的扩展它是实现动态系统建模和仿真的一个软件包,本课程设计的仿真即需要在SIMULINK中来完成电路的仿真与计算。通过系统建模和仿真,掌握和运用MATLAB/SIMULINK工具分析系统的基本方法。

温度控制器 毕业设计

温度控制器 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工业生产中温度是常用的被控参数,而采用单片机来对这些被控参数进行控制已成为当今的主流。本文介绍了数字温度测量及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采用单片机来实现对温度的控制。其主要组成部分有:AT89S51单片机、温度传感器、键盘与显示电路、温度控制电路、声光报警电路。它可以实时的显示和设定温度,实现对温度的自动控制。通过测试表明,本设计对温度的控制有方便、简单的特点,从而大幅提高了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 [关键词]: 单片机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

目录 摘要 (1) 目录 (2) 第一章前言 (3) 1.1概述 (3) 1.2 总体系统框图 (4) 1.3技术指标 (4) 第二章系统硬件 (5) 2.1单片机 (5) 2.1.1采用AT89S51单片机 (5) 2.1.2 AT89S51单片机简介 (5) 2.1.3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 (6) 2.2测温电路的选择与设计 (7) 2.2.1 采用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 (7) 2.2.2 采用智能温度传感器 (8) 2.2.3温度传感电路设计 (9) 2.3 温度控制电路的设计 (11) 2.3.1温控电路及报警电路的控制 (11) 2.4键盘电路的设计 (12) 2.5显示器的选择 (14) 2.5.1 LED显示器 (14) 2.5.2 LCD液晶显示器 (14) 2.5.3 液晶电路设计 (14) 第三章系统的软件设计 (16) 3.1 系统的主程序设计 (16) 3.2 中断程序的设计 (17) 第四章总结 (18) 第五章参考文献 (19) 第六章致谢 (20) 附录I 程序 (21) 附录Ⅱ电路图 (31)

高性能电流模式PWM控制器MXT7208

High Precision CC/CV Primary-Side PWM Power Switch GENERAL DESCRIPTION is a high performance offline PWM Power switch for low power AC/DC charger and adapter applications. It operates in primary-side sensing and regulation. Consequently, opto-coupler and TL431 could be eliminated. Proprietary Constant Voltage (CV) and Constant Current (CC) control is integrated as shown in the figure below. In CC control, the current and output power setting can be adjusted externally by the sense resistor Rs at CS pin. In CV control, multi-mode operations are utilized to achieve high performance and high efficiency. In addition, good load regulation is achieved by the built-in cable drop compensation. Device operates in PFM in CC mode as well at large load condition and it operates in PWM with frequency reduction at light/medium load. offers power on soft start control and protection coverage with auto-recovery features including Cycle-by-Cycle current limiting, VDD OVP, VDD clamp and UVLO. Excellent EMI performance is achieved with Power-Source proprietary frequency shuffling technique. High precision constant voltage (CV) and constant current (CC) can be achieved by FEATURES ?±5% Constant Voltage Regulation at Universal AC input ?High Precision Constant Current Regulation at Universal AC input ?Primary-side Sensing and Regulation Without TL431 and Opto-coupler ?Programmable CV and CC Regulation ?Adjustable Constant Current and Output Power Setting ?Built-in Secondary Constant Current Control with Primary Side Feedback ?Built-in Adaptive Current Peak Regulation ?Built-in Primary winding inductance compensation ?Programmable Cable drop Compensation ?Power on Soft-start ?Built-in Leading Edge Blanking (LEB)?Cycle-by-Cycle Current Limiting ?VDD Under Voltage Lockout with Hysteresis (UVLO)?VDD OVP ?VDD Clamp APPLICATIONS ?Low Power AC/DC offline SMPS for ?Cell Phone Charger ?Digital Cameras Charger ?Small Power Adapter ?Auxiliary Power for PC, TV etc.?Linear Regulator/RCC Replacement is offered in SOT23-6 package. Product Specification TYPICAL APPLICATION MXT7208MXT7208MXT7208 MXT7208 MXT7208

反应釜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装┊┊┊┊┊订┊┊┊┊┊线┊┊┊┊┊┊┊┊┊┊┊┊┊ 安徽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任务书 学院、系:电气信息学院自动化系 专业:自动化 学生姓名:学号: 设计题目: 基于HDU4000过程控制系统的反应釜温 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起迄日期: 设计地点: 指导教师: 系主任:

┊┊┊┊┊┊┊┊┊┊┊┊┊装┊┊┊┊┊订┊┊┊┊┊线┊┊┊┊┊┊┊┊┊┊┊┊┊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装┊┊┊┊┊订┊┊┊┊┊线┊┊┊┊┊┊┊┊┊┊┊┊┊ 毕业设计任务书 1.毕业设计课题的任务和要求: 反应釜生产和消费应用的高速增长期,已广泛应用。化工生产等必不可缺,所以反应釜的温度控制也尤为重要,尤其是恒温阶段,本设计要求 1.介绍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所采用的控制方案; 2.利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现反应釜温度控制; 3.使用组态软件对系统进行组态; 4.监控温度PLC 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 2.毕业设计课题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本系统是以PLC、WinCC为基础,利用PLC实现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设计人员应具备下列知识: 1. 以过程控制实验装置中的反应釜温度作为被控对象设计一个控制对象,实现对反应釜温度的恒值控制; 2.组态测控界面上,实时设定并显示温度给定值、测量值及控制器输出值; 3.实时显示温度给定值实时曲线、温度测量值实时曲线; 4.选择合适的整定方法确定PID参数,并能在组态测控界面上实时改变PID参数。 5.设计的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要能够实现反应釜温度的自动控制,控制作用又快又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