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性少数群体生存状况 - 基于性倾向,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的社会态度调查报告_CH(2016年5月)

中国性少数群体生存状况 - 基于性倾向,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的社会态度调查报告_CH(2016年5月)
中国性少数群体生存状况 - 基于性倾向,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的社会态度调查报告_CH(2016年5月)

?2016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中国北京亮马河南路2号邮政编码:100600

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1b18885355.html,

电邮: https://www.360docs.net/doc/1b18885355.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1b18885355.html,

版权所有,不得翻印

免责声明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本出版物中所示调查数据、信息、结论以及其中所表达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官方立场。本出版物中所使用的资料和定义及展示的资料,凡涉及到任何国家、领土、城市或地区,或其当局的法律地位,或涉及其边境或边界的界限划分等内容,均不反映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观点。

英文版本为中文版本的译本。如中、英文两个版本有任何抵触或不相符之处,应以中文版本为准。

引用:

《中国性少数群体生存状况 - 基于性倾向、性别认同及性别表达的社会态度调查报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6年。

目录

前言5

致谢7

摘要8

导言10研究目的 10

1.1

主要概念 11

1.2

研究方法 11

1.3

1.3.1 研究对象的来源 11

1.3.2 样本概况 12

1.3.3 本研究的优势与局限 15

主要发现16

2.1 性少数的基本社会人口特征 16

性少数所处的社会环境 16

2.2

2.2.1 日常环境 16

2.2.2 社会舆论环境 17

2.2.3 社会服务环境 21

2.2.4 制度环境 21

性少数的生存境况 23

2.3

2.3.1 生活状况 23

2.3.2 “出柜” 25

2.3.3 歧视 26

2.3.4 制度愿景27

性少数在不同环境下受到不公平对待的经历?访谈案例选编 28

2.4

2.4.1 家庭 28

2.4.2 学校 28

2.4.3 职场 28

2.4.4 医疗 29

2.4.5 心理咨询 29

2.4.6 其他社会服务 29

2.4.7 宗教 30

总结与讨论31

建议33消除对性少数群体的错误认识 34

4.1

4.1.1 确保在精神医学领域实现对性少数群体的完全去病理化 34

4.1.2 确保在各级各类教材中实现对性少数群体的完全去病理化34

推动社会不同领域的多元性别教育 34

4.2

4.2.1 提高政府官员以及基层行政执法人员的多元性别平等意识 34

4.2.2 提高医疗卫生、精神健康、社会服务等领域专业人员的多元性别平等意识 35

4.2.3 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多元性别平等意识35

改善针对性少数群体的文化与社会环境 35

4.3

4.3.1 充分发挥媒体在文化上的积极建构作用 35

4.3.2 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性少数群体的公益服务 35

加强对性少数群体权益的法律保护 36

4.4

4.4.1 建议将性少数群体纳入现行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 36

4.4.2 建议加快反歧视相关法律的立法进程 36

图表目录

表 1 问卷调查样本的基本社会人口特征 13表 2 样本的出生性别、性倾向、性别认同及性别表达构成 14表 3 性少数受访者在日常生活环境中遭遇歧视的形式(%) 27

图 1 问卷调查样本的地域分布(%) 13图 2 日常生活环境对性少数的接受程度(%) 17图 3 受访者对性少数的态度(%) 18图 4 受访者对与性少数有关的假设性问题的回答(%) 18图 5 按年龄分组的受访者对性少数的态度(态度量表)(%) 19图 6 按年龄分组的受访者对性少数的态度(假设性问题)(%) 19图 7 媒体上的性少数可见度(%) 20图 8 媒体上的性少数形象呈现效果(%) 20图 9 性少数在社会服务环境下是否介意披露自己的身份(%) 21图 10 学校多元性别教育情况(%) 22图 11 职场性少数知识培训与反歧视规定情况(%) 22图 12 非少数受访者对性少数平权政策的态度(%) 23图 13 非少数与性少数分年龄组的已婚率比较(%) 24图 14 性少数与非少数的职场状况比较(就业状况)(%) 24图 15 性少数与非少数的职场状况比较(工作持续时长)(%) 25图 16 性少数与非少数的职场状况比较(工作福利待遇)(%) 25图 17 性少数受访者在日常生活不同环境中“出柜”的情况(%) 26图 18 性少数受访者在日常生活环境中遭遇歧视的发生率(%) 26图 19 性少数受访者对性少数平权政策的态度(%) 27

前言“十七项可持续发展目标都立足于一条根本原则:不让一人落伍。我们要想实现这一理想,就必须团结所有人士,无论他(她)们的性倾向和性别身份如何。”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前言

在亚太地区(包含中国在内),性少数人群往往是社会中最为边缘、最为弱势的群体之一。因此,关注他们的需求,这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计划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切莫忘记,可持续发展目标计划的根本原则和使命,就是“不让一人落伍”。

可持续发展目标计划为国际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它立足于“千年发展目标”,旨在应对造成贫困、不平等和社会边缘化的深层动因。我们提出这些目标,就是为了加强国际发展合作,并特别促进富于包容性的发展实践,保证那些历来被既有法律、政策和发展框架排斥在外的人群能充分参与对话,在与他们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话题上具有发言权。

本报告提供了宝贵的信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社会对性少数人群的接纳程度,同时也让我们清楚体认到许多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和间性(LGBTI)人士所遭遇的排斥和歧视。

本报告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就性多元话题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全国性调查。在2015年下半年的两个月中,共有超过30,000名人士拨冗回答了调查问卷。问卷的问题经过精心设计,详尽展示和分析了性少数人群面对的挑战,也反映出社会其余人群对于性少数人群及他们为争取平等、消除歧视所做努力的态度。本报告由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同志中心及遍布中国各地的许多社会团体通力完成。我们期望,本报告提供的坚实证据在未来许多年里都可以成为讨论相关话题的重要基准。

我们的发现是清楚的。在中国,性少数人群依然生活在阴影当中,只有5%的性少数人士公开了他们的性身份。绝大部分LGBTI 人士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遭受歧视,尤其是在家庭内部;来自家人的排拒和凌辱是最为根深蒂固、刻骨铭心的。在医疗和社会服务方面,如果服务的提供者一旦获知或仅仅怀疑性少数人士的性倾向或多元性别身份,性少数人士在寻求相应服务时就会面临许多困难。那些感染HIV的性少数人士更是遭遇双重的污名化,他们在获取疾病防治和治疗服务以及无偏见的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时障碍重重。

中国性少数群体生存状况–基于性倾向、性别认同及性别表达的社会态度调查报告Ⅰ5

6Ⅰ中国性少数群体生存状况–基于性倾向、性别认同及性别表达的社会态度调查报告

不过,另一方面,该报告也展示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进展。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性少数理应受到平等对待,充分享受各种社会服务。大多数受访者同样赞成制定和推行专门政策,尊重LGBTI 人群的地位,保护他们免受歧视。

更为重要的是,这份报告描绘了一个正在转变中的国家。大多数国民并非顽固地对性少数人群秉持负面或刻板的态度;他们只是“不了解”。因此,我们有巨大的机会,可以将这些态度游移的人士转化为平权事业的支持者。他们现在犹豫不决,是因为他们对相关议题了解不足,对数百万受到这些议题影响的人们了解不足。这也表明,教育、立足事实的正确信息,包括媒体对性的多元现状更加客观真实的报道,对推动社会进步是何等至关重要。

历史告诉我们,除非我们对少数族群加以认真清点,否则他们就根本“不作数”。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我们一向以终结不平等和对少数人群的排斥为使命。这份报告体现的努力意义重大:这种努力保证,从现在开始,我们,以及其他所有人,都开始认真从事清点的工作;通过这种工作,每一个人都会赢得平等的地位。

文霭洁(Agi Veres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国别主任

致谢

致谢

本研究报告名为“中国性少数群体生存状况-基于性倾向,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的社会态度调查报告”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洲同志”项目策划,并委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吴利娟老师带领调研团队撰写。

非常感谢北京大学的吴利娟老师撰写该报告。同时,也要感谢北京同志中心以及全国多家同志社群组织给这一调查的大力支持。感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减贫、平等与治理处政策专员潘安德先生(Andrea Pastorelli)的监督和指导; 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刘文利教授,北京政法大学刘小楠教授,和中华女子学院刘明辉教授对调查和研究报告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感谢包括辛颖、杨世昌、申强、廖爱晚、杨震在内的所有参与者为这项研究作出贡献; 感谢王金雷、甄显安等人为本报告翻译成英文译本,宁欣为报告的前言和摘要翻译成中文译本,及感谢廖思齐为本报告设计封面。

中国性少数群体生存状况–基于性倾向、性别认同及性别表达的社会态度调查报告Ⅰ7

摘要

摘要

充满挑战的现状:

在中国社会当中,性少数人群的能见度依然极低。在学校、工作单位或宗教社群中,仅有约5%的性少数人士选择公开自己的性倾向、性别身份或独特的性别表达方式。有更多的人向关系亲密的家人出柜,但即使这部分人也仅占性少数人群的15%。十分令人震惊的是,对中国LGBTI人群来说,工作单位是他们出柜后感觉生活变得最为尴尬、最不如意的场所。

超过一半性少数人士说他们曾遭受歧视或不公正的对待。家庭是排拒和歧视发生最多的地方,学校和工作单位次之。歧视导致LGBTI人士失去他们的工作,让他们降低自己对职业前景的期待,损害他们在学校中学习的潜能。相较其他人群,性少数人士工作稳定性更差,失业率更高。

对身体和情感的暴力依旧存在,尤其是在家庭内部。许多受访者承认,他们屈从于家庭的压力,被迫结婚,养育后代。这部分人当中,绝大多数和异性建立了关系,另有一些人选择了“形婚”。家庭的压力和排拒可能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有些LGBTI人士被迫接受心理治疗乃至所谓“扭转疗法”。

不幸的是,在绝大多数性少数人士看来,“出柜”和遭受歧视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很可能这就是为什么仅有少数人选择出柜。超过80%的性少数人士曾因自己的性倾向、性别身份或性别表达方式感到困扰。

不过,并非所有LGBTI人士都同等受到歧视的影响,他们遭受歧视的方式也不一样。跨性别人士遭受的歧视程度最深,花样最多。另一方面,女同性恋在家庭内部和工作单位最有可能遭到歧视和排拒,而男同性恋在学校最容易受到歧视,成为校园霸凌的受害者。

所有性少数人士都对健康和社会服务领域的歧视深表担忧。大多数人质疑HIV防治及治疗服务的覆盖面是否足够广、是否能比较方便地获取;他们同时担心能否获得高质量的、友善的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

未来属于青年:

公众观点中表现出明显的年龄差异,年轻人对性多元明显更为开放,接纳程度更高。受访者越年轻,其中反对将同性恋视为病态、反对基于僵化成见的偏颇态度、反对性别角色的刻板二分观念、乃至反对与HIV相关污名的人士比例就越高。同样,年轻受访者中有极高比例的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孩子是LGBTI。总之,十分清楚,在这种不同世代之间的差异里,包含了中国性少数人群获得社会解放的最大机遇。

大多数受访者对性的多元都保持开放、接纳的态度。绝大部分(70%)并不赞同将同性恋视为病态,也不赞同对LGBTI人群那种基于僵化思维的偏见。非性少数人群的受访者同样赞成制定和实施平权政策,尊重和保护性少数。他们同意,性少数同样应享有各种社会服务及经济权利,包括让他们的同性伴侣同等享受保险福利。近85%的受访者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此外,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法律应明确表示保护性少数人群的权利。

调查获得以上结果,虽然可能部分是因为取样有向对性少数友善的人群倾斜,但这毕竟反映出一种反对歧视少数人群的公众舆论环境正在生成。不过,这种舆论场的影响范围尚待观察。

8Ⅰ中国性少数群体生存状况–基于性倾向、性别认同及性别表达的社会态度调查报告

摘要一次改变头脑和心灵的机遇:

调查表明,公众的观点正在发生变化,其中大多数受访者态度积极,头脑开放(尤其是在青年受访者当中),另有很大一部分人尚未拿定主意。他们只是“不知道”该持什么立场。就很多方面而言,这代表了LGBTI人群的一个重大的机遇。调查表明,当下的社会有可能成就迅速、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如果公民社会、政策决策者、学界、媒体以及性少数人士自身能给予正确指引的话。

中国性少数群体生存状况–基于性倾向、性别认同及性别表达的社会态度调查报告Ⅰ9

导言

1.1 研究目的

性和性别少数群体因为其非正统的性倾向、性别认同及性别表达而难以得到社会的接受与承认,其本应拥有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致使其无法充分参与社会生活,融入并推动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因此,消除基于性倾向、性别认同及性别表达的歧视,保障性和性别少数群体的平等权利,是实现包容性发展的必由途径。

在中国,由于缺乏关于性和性别少数群体整体状况和具体议题的可靠研究,从法律和政策的制定者到普通民众都难以全面客观地了解相关事实,从而更加合理地开展行动。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在全国范围对性和性别少数群体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辅之以对个案的深度访谈,以全面揭示该群体的生存境况。此外,本研究还对符合正统的性倾向、性别认同及性别表达的人群同步进行了问卷调查,进一步呈现性和性别少数群体所处的社会观念和制度环境。

本研究的发现希望能为现已或将在性倾向、性别认同及性别表达领域开展工作的政府部门、国际机构、社区机构、大众传媒、教育机构、医疗机构、商业机构、社会服务机构乃至宗教团体提供相关的基础性数据。同时,也希望公众通过本研究的发现有机会了解性和性别少数群体的生活状况,推动社会环境的改善,促进性和性少数群体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10Ⅰ中国性少数群体生存状况–基于性倾向、性别认同及性别表达的社会态度调查报告

谈论女人的社会化(一)

谈论女人的社会化(一) 论文关键词]社会化性别性别角色女人 论文摘要]男女扮演的性别角色,并非是由男女两性的生理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文化所规范的,人的性别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对家庭环境和父母与子女的反应中形成的,其中个体的社会化是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 一、社会化的定义及内容 (一)什么是社会化 所谓的社会化,是指作为一个生物体的个人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适应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独立地参与社会生活的社会人的过程。个体社会化是经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内容 社会化的内容极为广泛,凡是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及社会各种思想观念等均在社会化的范畴之内。具体而言,社会化的内容包括:(1)传授知识和劳动技能。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既要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又要学习生活技能和谋生的职业手段和技术。(2)选定生活目标,培养价值观念。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个体逐步树立起通过其自身努力可以达到的具体的生活目标,这些生活目标的核心,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3)培养各种社会角色。既包括性别角色,也包括其他社会角色,如儿童学会认识自己的角色,在家里是父母的儿子或女儿,在学校是学生。(4)学习行为的规范。每一种社会角色都有一系列的行为规范,掌握这些规范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实现的,这些规范如国家的法律、法规、社会的道德、风俗习惯等。 (三)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角色社会化指个体形成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规范和与之相符合的行为的过程。社会、民族、文化、风俗不同,对男女性各有不同的期望和规范。在社会化过程中,两性对于性别角色的学习,就渗透在上述内容的各方面中。在传授知识和技能方面,家庭、学校、社会舆论都可能带有某种性别的偏向;而生活目标的选定更可能如此,男性可能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以成就事业为中心的生活目标,而女性则可能以建立美好家庭为生活中最重要的选择。培养社会角色的情形也不例外,一个人无论在家庭之中,还是在社会的某个集体之中都会受到性别的制约,在其他社会角色上附加性别色彩。最后,社会的种种行为规范,特别是社会对性别角色的约定俗成的规范,对两性人格的形成所具有的影响更为深远。 二、从生物性别和社会性别来看“女人” (一)生物性别 有一个错误的观点,就是:“女人天生就是女人”。从生理的角度而言,女人天生就是女人,这一点都不错。女人娇美,女人具有母性,女人柔情似水。但男权社会几千年来,一直把女人塑成了男人的一根肋骨,天生的“第二性”。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学术界一般都认为性别角色是一种“先赋角色”,性别是先天的、生物的、第一性的,后天的努力很难改变它,尤其是个人的后天努力很难改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从生理性别的角度研究女性,认为女人天生不如男人,所以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此,当时的理论倾向是强调性别的生物属性,强调个体对于性别角色的遵从。当时整个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体制组织都强调一点,亦即男女的性别角色分工是由性的差异决定的,性的差别决定了女人的从属地位。 (二)社会性别 在进几十年来,西方学者在探究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时,着重考察性别角色的形成及意义,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社会性别”(Gender)的概念,推翻了前一理论,认为男女两性的差异,并不是生理原因造成的,而由于社会文化所造成的。与“社会性别”相对应的概念是“性别”或称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幼儿社会教育的启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幼儿社会教育的启示 【摘要】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关于儿童是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认知发展的阶段顺序性、活动是幼儿学习的有效途径和重视社会交往的基本观点,对于当前幼儿社会教育具 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启示我们,幼儿社会教育应让幼儿主动地获取社会知识,应坚持由易至难、活动性为其基本的原则与方法,并应以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作为其重要的任务之一。 【关键词】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幼儿社会教育 认知发展理论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观点,主要体现在 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论述中。皮亚杰作为发生认识论领域的专家,主要关心的是儿童认知的问题,但他在儿童社会性发展领域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后来的儿童社会 性发展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社会领域“主要解决应该不应该的问题,认知领域主要解决是不是这样的问题,前者属价值判断,后者属事实判断。”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关于儿童是主动学习和发展的、幼儿认知的发展有一定的阶段顺序、活动是儿童学习的有效途径、社会交往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等观点,对当前的幼儿社会教育具有重要的启

示意义。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1.儿童是主动学习和发展的 皮亚杰十分重视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把儿童看成是一 个“独立的变量”,反对传统上把儿童看作是一个“依赖的变量”。皮亚杰认为,儿童从一出生就是其自身发展的积极的动因。他积极地从环境中寻找、选择适宜的刺激,积极主动的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儿童在这种相互作用中不断的建构着自己的经验系统既认知结构,形成和改变着自己的知识体系。在皮亚杰看来,儿童并不只受教于成人,而且自己独立进行学习。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儿童, 而是出自儿童本身。皮亚杰进而指出,儿童主动学习的前提条件是具有引起学习的内部动机,任何外界的、奖惩类的强化并不起主要的作用。 2.幼儿的认知发展是有一定阶段顺序的 卢梭在《爱弥尔》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儿童不是小大人”的说法,皮亚杰则用大量令人信服的实验材料证明了儿童和成人在认知方面的不同,并且儿童在不同的阶段,其认知结 构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表现出与前后各阶段不同的认知能力。 皮亚杰是坚决主张阶段论的心理学家,他的阶段论给人 们提供了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对不同阶段的儿童应教什么 和怎样教的教育教学的心理学依据。皮亚杰认为,“教育是从

社会性别的概念及特点

2011级社会学陈钊(18号) 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概念和特点 一、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概念 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概念是由一系列有关社会性别的认识逐步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总结经验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一)社会性别概念 社会性别是相对于生理性别而提出的一个概念。“社会性别”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国际妇女运动中,1980年代后逐渐被联合国广泛采用,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分析性别平等的重要和基本概念。 1.关于生理性别。生理性别或曰自然性别,是生理学、生物学意义上对人的区别,指普遍存在的男性和女性的生理差异,或将女性与男性区分开的生理特征,简称性别。生理性别一般是不可改变的,或者是很难改变的。 2.关于社会性别。社会性别是指人们认识到的基于男女生理差别之上的、实际存在的社会性差异和社会性关系,它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社会文化及其制度造就或建构的。社会性别概念被社会学家用来描述在一个特定社会中,由社会形成的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角色、活动及责任。 (二)社会性别差距和对妇女的歧视 消除不合理的社会性别差距和一切形式对妇女的歧视,是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的重要内容和历史使命。 1.关于社会性别差距。社会性别差距指任何领域内,由于男女两性存在生理上的差异,导致在社会发展参与程度、获得资源、机会、权利、能力和影响力以及工资报酬与福利等方面,实际存在的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距。 2.关于对妇女的歧视。反对和消除一切形式对妇女的歧视,是提高妇女地位、保障妇女人权、实现性别平等的重要内容。所谓歧视,是指基于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的任何区别、排斥、限制或特惠。对妇女的歧视,是最常见的普遍存在的一种形式的歧视。 (三)社会性别平等和社会性别公正 实现社会性别平等和社会性别公正是社会性别主流化的终极目标。 1.关于社会性别平等。社会性别平等包含着这样的含义:所有人,不论男女,都可以在不受各种成见、严格的社会性别角色分工观念,以及各种歧视的限制下,自由发展个人能力和自由做出选择。社会性别平等意味着男性和女性的不同行为、期望和需求均能得到同等考虑、评价和照顾。社会性别平等并不意味着女性和男性必须变得完全一模一样,而是说他们的权利、责任和机遇,并不由他们生来是男还是女来决定。 (1)关于形式平等。形式平等,即认为男性和女性是相同的,因此像对待男性一样对待女性。这种模式的倡导者赞成给女性的机会平等,但期望女性根据与男性同样的规则和标准获得和享有机会。 形式平等未考虑女性和男性的生理差异和社会文化差异,而且不为女性提供任何额外或特别的措施,这对那些不得不按照男性标准做事的女性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2)关于保护性平等。保护性平等,即通过排斥女性或限制女性的权利过度保

幼儿性别的自我社会化

幼儿性别的自我社会化 性别在儿童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已引起人们的注意,作为早期的性别相关的概念、自我认知、偏好和行为有可能影响到选择,愿望,社交网络和其他许多未来的生活领域。性别是第一个社会范畴的孩子意识到,在儿童早期,是大多数孩子很重要。有影响的性别发展的因素三个主要观点:生物、社会和认知。专注于认知的角度,一方面,它强调儿童自身的积极作用,塑造自己的性别发展。国际早教机构Eddy Coco 爱迪可可专家团队,在收集国内外3万名儿童的成长数据,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主题 自我社会化理论认为儿童是“性别的侦探,“内在动机的代理商主动寻求信息的性别。此外,儿童的理解和认识,性别如何影响他们的组织和解释他们所收集的信息。性别图式,或有组织的知识结构,为他们提供指导自己的行为准则。最后,这些理论强调儿童的知识关于性别和性别相关的行为的发展变化。 问题 父母和医生努力朝着个性的理想,往往认为孩子应该自由的社会约束基于性别。受性别刻板印象和规定的角色,他们希望孩子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情况下,人们开发了一个广泛的技能。四然而,一些家长会沮丧,当,尽管努力将“性别中立,“孩子可能行为或穿着高度性别刻板的方式。作用在性别刻板的方式在儿童早期规范和性别自我社会化理论解释。 研究背景 性别发展的研究自上世纪60年代末收到广泛的关注,伴随着女权运动。在性别认知发展的一个重点盛行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早期心理学的一般认知理论影响了。六性别发展研究和自我社会化理论主要集中在规范的趋势,白色,美国中产阶级的孩子。最近,然而,有将从更广泛的人群学习。 关键的研究问题 探究儿童在塑造自己的性别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集中在两个大问题:(1)当你的孩子学习关于性别和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方面的知识,关于性别的变化吗?(2)儿童的知识关于性别影响他们的性别发展吗? 最近的研究结果 当你的孩子学习关于性别和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方面的知识,关于性别的变化吗?心理学家们研究了多种类型与性别、儿童认知包括:性别分类意识,性别恒常性和性别刻板印象知识的理解。孩子们可以感知区分男性和女性甚至在婴儿期。然而,孩子们不想从概念上理解性别范畴,直到18个月至24个月。约27岁,有时30个月前,孩子们似乎有性别认同的基本常识,通过口头标签自身性别的能力(“男孩”、“女孩”)。 孩子们进一步了解性别和通过早期儿童发展一种性别身份。柯尔伯格提出,幼儿常常认为性别是流体和随着时间的推移,了解它的相对持久性(性别恒常性)。这涉及到理解,性别仍然是永久的时间(一个男孩成为一个男人)和肤浅的转变(一个女孩仍然是一个女孩即使她穿裤子或是卡车)。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文化中,性别恒常性的理解通常是在6岁时达到7。三分之一类知识,是儿童获得性别刻板印象。早在18个月的年龄,儿童的性别刻板印象,生长量和复杂性在发展知识。小孩子常常地相信并认可这些性别刻板印象,但开始表现出灵活性(男孩和女孩可以强)6岁左右到8。与性别刻板印象知识达到性别身份意识的结合性别图式的基础上提供(有组织的知识结构)。 儿童的知识关于性别影响他们的性别发展吗?自我社会化理论认为儿童认识性别激励他们类似于同一性别而不同于其他的性别。三他们知道每个性别的需要并努力遵循这些性别规范

儿童社会性发展练习题答案

儿童社会性发展 第一章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与研究 一、单项选择题 1、精神分析理论是儿童心理发展史上第一个关于个体发展的理论学派,该理论的创始人是( A ) A 弗洛伊德 B 班杜拉 C 皮亚杰 D 埃里克森 2、新精神分析主义者(D ),提出考察儿童发展时既要考虑生物因素又要考虑社会文化因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他根据个体社会化历程的不同时期中所经历的自我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把个体人格和社会性发展划分为8 个阶段。 A 弗洛伊德 B 班杜拉 C 皮亚杰 D 埃里克森 3、(B )认为,个体社会行为起源于直接学习和模仿。 A 弗洛伊德 B 班杜拉 C 皮亚杰 D 埃里克森 4、模仿作为儿童掌握社会行为的一种机制或途经,是一个复杂的过 程,它有四个子过程构成,顺序正确的是( A ) _ 、,、 亠一、、保持——动作表征——动机B 、*、. ~、、 动作表征 ——保持——动机 C 注意— —动机——保持——动作表征D 、*、. ~、、 保持——动机——动作表征、填空题

1、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_和沃尔特斯_。 2、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和柯尔伯格。 3、班杜拉认为儿童行为起源于以偶然强化为中介的直接学习和_模仿。 4、布朗芬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中的四大系统的分别是_宏系统_、_外层系统_、_中间系统_和_微系统 5、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数据收集的主要方法有_观察法、_访谈法、问卷法、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6、一份完整的问卷一般包括_标题_、_前言_、_指导语_、_问题_ 和_结束语_几部分。 7、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两种基本类型有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 研究。 8、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主要采用的两种研究设计有横断研究_和_纵向研究或追踪研究_。 三、名词解释 1、直接强化:是儿童自己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对该行为以后重复发生的可能性的影响。(P8) 2、替代强化:是指榜样行为的结果对学习者的学习所起的强化作用。(P8) 3、自我效能感:所谓自我效能感,即是指个人对影响其生活的事件能够施加控制的意念。(P8) 4、固定行为模式:是物种与生俱有的用以帮助其适应环境的行为反 应。(P13)

第十章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

第十章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基础知识: 1、性别认同的概念。 2、性别角色认同的概念。 3、性别定型化的发展过程。 基本理论: 1、性别差异的表现。 2、性别定型化理论。 3、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基本技能: 1、掌握性别定型的几个基本概念、性别定型化的发展过程。 2、掌握性别定型化理论、性别差异的表现。 第十章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教学目标与要求:本章重点讲授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的特点和规律,并使学生了解性别差异和性别差异形成和稳定的规律。 教学方法:讲授。 第一节第一节儿童性别定型化过程 性别是根据生物学特征对人类群体的基本界定,是儿童最早掌握并用于对他人进行分类的社会范畴之一。性别角色是指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社会成员所期待的适当行为的总和,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方面。 一、性别定性的几个基本概念 为理解的方便,现将相关术语及定义做简要介绍。 性别认同是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性别的正确标定。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性别恒常性(一致性)是指儿童对一个人不管外表发生什么变化,而其性别保持不变的认识。性别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s):是被广泛接受的有关对男性和女性来说合适的个性特征的观点。 1、性别:是带有心理学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概念,是一种社会标签,用来说明文化赋予每一性别的特征和个体给自己安排的与性有关的特质。对于人的性

别,由于受心理学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可以分为公民性别:户口本上、护照上标定的性别;抚养性别:父母或抚养人按什么性别来培养;自认性别:成长到一定阶段,个体自身对自己性别的认识。性是生物学术语,指的是按照基因和性器官的不同将有机体分为雄性和雌性,或特指性的行为。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用醒来茅属个体的染色体组成,及通常与染色体差异相关联的生殖器官和次性征等。 人类性的区分: 男性(正常个体) XY 大小阴囊、阴茎、睾丸等 女性(正常个体) XX 子宫、阴道、卵巢等 假男性 XX 有卵巢、阴道、子宫、阴茎 假女性 XY 有阴道、隐睾丸、无卵巢、子宫 两性人(阴阳人) XXY 有睾丸、卵巢、阴茎、阴道有精子、有月经 无性人无睾丸、无卵巢 变性人手术修复,改变外生殖器官 性别度:是指依据体制、性格、行为表现和能力来区分男女。 性别的自我概念:是个体形成的关于自己的比较稳定的看法。也就是对自己的知觉与认识。 自我概念的不同内容和层面:现实自我、过去自我、未来自我、理想自我、幻想自我。 2、性别角色:性别角色的社会化:个体逐渐形成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规范和与之相符的行为的过程。 3、性别同一和性别角色同一 二、性别定型化的发展过程 1、性别恒常化的发展 2、对性别期待的认识 3、性别偏爱性别角色行为的采择 性别定型观念:是关于男女应具备的心理特征和所从事活动的相对固定看法。它是对两性的一种信念和态度。 性别定型观念包括四个不同的方面:外表形象、人格特性、角色行为、职业。 第二节性别差异产生的因素

性别角色社会化

一个人从出生以后便会根据自己的性别特征,通过观察学习等方式将社会对其性别的要求和规范进行内化,从而形成一定的符合社会期望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过程,这就是性别角色社会化。根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期望和要求来理解自己的性别,从而选择自己的性别行为模式以达到社会的期望,是一种人重要的社会化的内容之一。 儿童早期的性别角色社会化是在家庭里进行的。家长对两性的审美特征会影响他们对儿童的性别培养。这主要体现在对男女孩不同的养育方式上。例如家长会给男孩们玩飞机、小汽车和手枪等玩具,而会给女孩们洋娃娃这些玩具。在游戏中,家长倾向于给男孩分配具有领导色彩和主动性的角色,比如警察或是干部等角色。而女孩们则会被分配到如护士,老师或秘书等的具有照顾性和一定被动性的角色。不仅如此,在游戏的选择上男孩与女孩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父母更愿意带着男孩进行户外游戏,例如踢球等具有竞技性质的游戏。女孩们则会被安排玩“过家家”这样的温和的家庭类游戏。一旦女孩们试图踢球,奔跑,像男孩子一样乱跳乱蹦时,父母们便会出来告知她们这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当她们询问为什么她们不能跟男孩子一样淘气玩耍时,父母总会告诉她们:“因为你是女孩子。怎么可以跟男孩一样玩泥巴,撒野呢?女孩就要有女孩子应该有的样子。”成人按照不同的性别偏好和审美标准来培养孩子,让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在对男女孩犯错时,批评的态度的差异上也可以看出父母对男女孩教育的差异。大多数家长认为在训斥男孩时可以严厉一些,而对待女孩则要温和一些。 由于对男女孩性别角色期待要求的不同,父母对男女孩的技能的培养也呈现一定的差异。父母更期待男孩子有自己的事业,成为科学家,研究人员或是领导者之类的人物。对于女孩,父母对于她们的未来更多的是期待她们能拥有比较好的生活,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一个幸福的家庭,在事业上的期待并没有像对男孩那样有过多的要求。这是因为在传统观念里,男性在家庭分工中便充当着家庭经济支柱的角色,而女性更多的是操持家务的贤妻良母的形象而非经济来源的提供者,她们在家庭中更像是丈夫的配角。 进入学校后,男性教师代替了父亲的形象和女性教师则代替了母亲的形

第一章 幼儿社会性发展概述

第一章幼儿社会性发展概述 第一节社会化与社会性发展的含义 一、社会化的含义 1、社会的含义[【P4】 2、社会性发展的含义【P4】 二、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结构 1、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社会适应、道德品质【P5】 三、个性与社会性的关系 1、个性的概念【P5】 ①独特性②稳定性③统和性④功能性 2、幼儿个性发展的心理结构【P7】 ①个性结构的成分:自我调控系统、个性倾向性系统、个性心理特征系统 ②幼儿个性结构【P8】 ③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一般关系、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又是互相促进的 第二节幼儿社会化的功能、内容与特点 一、幼儿社会化的功能【P11】 1、培养儿童的社会角色意识 2、规范儿童的行为和道德意识 3、传递社会知识经验和技能 4、形成儿童的个性 5、使人由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 二、幼儿社会化的内容【P12】 主要包括:①认知社会化②道德社会化③性别角色社会化④政治社会化⑤职业社会化 三、幼儿社会化的特点【P13】 1、遗传素质是幼儿社会化的基础 2、幼儿的社会化具有社会制约性 3、幼儿在社会化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 4、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关键期 5、社会化是终身的过程 第二章幼儿社会性发展 第一节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概念的发展 1、自我概念的定义【P19】 2、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P19】 ①从简单到分化②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曲线是起伏变化的 ③儿童自我概念结构的复杂性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 ④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存在性别差异

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年龄特点【P20】 ①婴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②学龄前期儿童的自我概念 ③学龄期儿童的自我概念④青春期的自我概念 3、影响儿童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因素【P21】 ①生物因素:宫内环境、认知发展水平 ②重要他人的作用:家庭成员的影响、教师的作用、同伴关系 ③社会文化环境和经济地位: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地位和种族 二、自尊的发展 1、儿童自尊的发展特点【P24】 ①幼儿阶段自尊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 ②儿童自尊发展具有不稳定性 ③儿童自尊的发展存在某些性别差异 ④城乡儿童在保持自尊方面存在差异 2、影响儿童自尊发展的因素【P25】 ①外表或外貌②亲子关系③父母教养方式④师生关系⑤同伴关系 3、自我控制的发展 ①自我控制的定义【P28】 ②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P28】 对动作和运动的控制、对认知活动的控制、对情绪情感的控制 ③影响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因素【P30】 生理因素、言语指导、父母控制模式、物质诱因 第二节社会认知的发展 一、社会认知发展概述 1、社会认知的定义【P33】 2、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特点【P34】 ①儿童社会认知发展是一个逐步区分认识社会性客体的过程 ②观点采择能力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关键 ③儿童社会认知和各方面的发展室非同步、非等速的 ④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具有认知发展的普遍规律,但不完全受认知发展的影响 ⑤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水平与社会交往密切相关 二、观点采择的发展【P38】 1、观点采择的定义 2、观点采择的分类 ①空间观点采择②社会观点采择 3、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①儿童对社会世界认知结构的发展平行于其对物理世界的认知发展 ②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呈现一定的阶段性 ③儿童观点采择过程伴随着相应的智力活动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P39】 1、心理理论的定义 2、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 3、影响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因素【P40】 ①家庭因素:家庭规模、家庭经济地位、家庭交流

宗教与性别社会化_毕摩教在凉山彝族女性生命转折点中的作用(1)

《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SocialSciencesinYunnanNo.3 “生命事件在性别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两性来说,社会赋予了他们对同一生命事件不同的生命意义和符号。男性所经历的生命事件总是与社会性活动相联系,以升学、就业、提升为主要线索;女性生命事件以私人性(家庭性)活动为主要线索,婚姻、生育等在女性性别社会化过程中成为重要的生命事件,具有特殊意义。”[1](P73)不同的宗教仪式依社会期望在两性侧重点相异的同一生命事件中,将不同的价值规范、行为方式整合进个体的生命①。正如涂尔干所言,宗教仪式根据某些规范的希望而发生,它包括一套特定的实践活动。范盖内普将大多数民族或部落为个人在经历人生转折,如降生、成年、婚姻、死亡等人生关口时举行的仪式统称为“通过仪式”(Piteofpassage)。范盖内普“强调的是人的社会地位的变化,而不是生理方面的变化”(埃文思?普里查德,2000)。某些宗教仪式标志着一个角色的完结、另一个角色的开始,同时规定新角色的内容,对角色变化的个体进行行为期望和榜样暗示。它的基本功能是强化个体所应扮演的角色,当然,不同的性别有不同的角色内容需要通过仪式让个体内化。 本文因为关注的是对女性性别角色有质性改变的宗教仪式,所以既会涉及直接针对女性的带有通过意味的仪式[2],也会涉及虽然主要是针对男性,但对女性的性别角色形成同样具有重要影响的宗教仪式[3],如“还立子债”、“祭 宗教与性别社会化 —— —毕摩教在凉山彝族女性生命转折点中的作用 徐睿 (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四川成都610023) 摘要:在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毕摩教获取了社会化的主体地位,在凉山彝族女性人生阶段的转折点上以仪式的方式推动女性按其所期望的角色行为,完成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内化的性别社会化过程。凉山彝族女性的一生可分为孩童、少女、准妻子、妇女4个时段,毕摩教在4个时段中的一些针对女性的宗教仪式对彝族妇女的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毕摩教;彝族女性;性别社会化;生命转折点 中图分类号:C913.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691(2007)03—0084—05 收稿日期:2007-02-06 作者简介:徐睿(1976~),女,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实习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弱势群体及民族女性研究。 ①本文之所以强调毕摩教在彝族女性社会化中的重要作用,是因为传统的凉山彝族社会是一个缺乏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组织,同时又是父权主导、男女角色严格区分的社会,所以宗教就扮演了社会化主体的角色,直接充当性别社会化机制,实现“强化女性与生育有关的家庭角色,弱化其在公共领域中的社会角色”的社会化功能。传统凉山彝族社会的这一特点在四川省编辑组编写的四川省凉山彝族社会调查资料选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1987年2月第一版)的第123页可见一斑,“彝族对子女的教育问题极不重视,没有任何给人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组织。只有‘毕摩’才教儿孙识字,黑彝或曲伙家长仅教育子孙背诵父子联名的‘家支谱系’。儿子懂事后有时自动向人学习刀枪或识字等。一般家长平时教导子女内容多是‘要比别人强,不要落人后’。曲伙常是教育子女勤劳搞生产。瓦加对子女的教育无能为力,既不愿教子女勤劳地为主子生子,又不敢教子女违抗主子的命令。只有痛心地听随主子支配而已。”另外,曲木铁西在2000年著的《凉山彝族社会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年)一书中谈到凉山彝族的家庭教育有大约4方面的内容。笔者发现这4方面的内容中涉及对女性社会化的或多或少都能发现毕摩教的影子,针对女性有进行强调其品行准则和禁忌遵守的教育,相反对男性则更注重对其进行家谱教育和祭祖的宗教教育。大多数凉山彝族人的社会化途径莫过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而社会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家庭教育内容的延续,其中的“摔跤”、“雄鸡斗架”、“扔石”、“较力”等游戏是男性在社会上崭露头角、赢得荣誉、地位、权威等社会资源的开始。遗憾的是曲木铁西在此书中未提到培养女性社会价值的游戏,笔者无法推测,估计“阿斯斯格”—— —猜谜游戏是女性可以参加的,因为石尔俄特找父中的施色姑娘就是一位聪明的猜谜高手。(见曲比石美等搜集翻译,《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编写组,《凉山彝文资料选译(第一集)?勒俄特依》,西南民族学院印刷厂承印,1978年)

从社会化中看性与性别

从社会化中看性与性别 段俊龙一、所读著作基本简介 (一)、关于作者 首先在读过王瑞鸿老师编著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这本书之后,才明白人的社会行为究竟是怎么回事,与其说书中表达的是受各种因素影响或者不同阶段的限制而发生的人的行为,倒不如说它具体描写的就是一个人类社会化的过程,其中可能包含社会化的具体表现也可能包含影响人类行为区别于动物的社会化的因素,但不管怎样,可以说人类行为也并不是单纯的社会环境影响的产物,而更应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次关于作者王瑞鸿老师,他是著名的博士和副教授,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先后在郑州大学和复旦大学进修,曾荣获文学学士学位、哲学硕士学位以及哲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主要的理论兴趣是西方社会学和性别社会学,最后关于他的兴趣在于性别社会学这一点,在他的这本《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书中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二)、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这本书实际上是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专业的一本最基本的课程教材,它主要是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理解人们的行为变化和成长过程。但在国外相关书籍已经多到汗牛充栋的情况下,国内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或者说是结合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新国情的本土著作,真是少的可怜,但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填补了对于研究既包含了西方理论又融合了当代中国国情下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两者之间密不可分关系的空白。 本书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即绪论,性别,家庭和人的生命发展周期中各阶段的具体内容。绪论是对本书的内容和线索的一个概括,它有对人类行为的一个粗略探讨,有对成长的大致要义和人类的成长周期的划分,最基础的是著作借鉴的西方理论基础,它不仅构成书的理论来源更解释了后面部分中出现的很多无法直接解释的行为;而关于将性别作为一个章节,不仅是因为性别的社会化贯穿人的一生,还因为性别的社会化在当代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诞生出一些新的特点,也是作者十分感兴趣的内容,更是全书的重点;

社会性发展

人的一生的社会性发展 ——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关系的形成 (一)依恋:形成社会联结 在婴儿期,社会性发展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依恋的形成。婴儿时期的依恋本质会影响我们后半生如何与他们建立关系。根据英国的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的研究,依恋主要是建立在婴儿安全需求的基础上——即他们天生具有躲避捕食者的动机。随着婴儿的发展,他们开始知道某个特定的个体最能够提供给他们安全的保障。 (二)婴儿的互动:发展关系 依恋的研究表明,婴儿可能发展出多重的依恋关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主要依恋的特定个体可能会发生改变。这些依恋上的差异强调了这个事实:即关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不仅仅在婴儿期,而且贯穿我们的一生。 婴儿的依恋发展不仅仅代表对其周围人们行为的反应。相反,存在一个交互式社会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婴儿的行为使得父母及其他照看着做出进一步的反应;反过来,照看者的行为又会引发孩子的反应,然后这个过程不断地循环下去。最终,父母和儿童的所有行动和反应导致了依恋的增加,当婴儿和照看者沟通彼此的需要并相互做出反应的时候,他们之间的联结便得到了锻造和强化。 下图表示婴儿—照看者互动的序列。 安全依恋型 回避依恋型 混乱依恋型 依恋类型 矛盾依恋型

(三)婴儿与同伴的社会交往:婴儿间的互动 婴儿对同伴的出现有着积极的反应,这是他们参与社会互动的最初形式。 婴儿的社会交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生命的最初的几个月开始,当他们看着同伴时会微笑、大笑,并且发出声音。比起没有生命的物体,他们对同伴表现出更多的兴趣;他们对其他婴儿的注意也要多过镜子中的自己。比起不认识的同伴,他们表现出对熟悉同伴的偏好。 婴儿的社会交往水平一般随着年龄而上升。9-12个月大的婴儿相互呈现和接受玩具。他们也会玩一些社交游戏,如躲猫猫或追逐赛。这是他们未来进行社会交换的基础。随后,他们开始彼此模仿。这样的模仿提供了社交的功能,而且能够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教学工具。 婴儿通过与他们的共处学会新的行为、技巧和能力。 二、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社会生活 (一)友谊的发展 3岁之前,儿童的大部分社交活动仅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并无真正的社会互动。但当儿童3岁左右时,他们开始发展友谊。随着他们渐渐长大,他们对友谊的理解也随之发展。他们开始将友谊看成是一个连续的状态,一种稳定的关系,不仅仅发生在当下而且也对未来活动提供了承诺。

劳动教育与儿童社会性认知的发展

劳动教育与儿童社会性认知的发展 儿童的社会性认知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发展问题,也是教育和训练可能有所作为的发展内容,提前并有效地发展儿童的社会性认知,不仅可能而且也有其必然性。 一、适度的早期劳动教育在社会性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我们有必要对儿童的社会性认知发展进行简单诠释。社会性认知发展,依托于人的社会化过程,或者说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摄取他人影响以摒弃自我中心,使认知发展具有社会属性。 这种社会性认知一般可以分析为三种不同层次:对个体人的认知,包括对自己和他人各种心理活动、思想观点、个性品质的认知;对人与人的关系的认知,如对权威性、友谊、意见冲突等关系的认知;对社会群体及团体内部或对社会群体及团体之间人们各种社会关系的认知。鉴于这种诠释,我们应思考以何种方式教育与训练会促进幼儿的社会性认知发展。 实际上,现实中的幼儿教育与训练在有意或无意之中,已经在发挥着这种功能,幼儿的社会性认知已经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发展着。同辈幼儿的影响、幼儿教师的影响、家庭及其他社会成员的影响无时不在与“自我中心”发生关系,幼儿的社会性认知在几个层次上都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渐变着、发展着。 但是,由于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使幼儿早期发展中享受到的呵护和关照也越来越多,这对于幼儿的“自我中心”自然会发生“维护”功能,而促使其摒弃自我中心,把自我融于社会关系之中也因此成为一个艰难的课题。 在几乎成为“当然”的关照和优越的生存环境中,幼儿“自我”的依赖性或依存性本质被遮盖了,他们遭遇的“权威”、“友谊”、“冲突”的角色意识被扭曲了,他们在群体中发生的关系、对社会群体关系的认识,也极难有根本意义上的“社会化”。 那么,如何寻求合适的教育与训练途径来摆脱所面临的难题呢?我们认为幼儿早期劳动教育??这是人之为人的必不可少的教育,也正是人的社会化的根本途径。 这种思考的根据在于:幼儿认识包括自我在内的“人”;必须有对人的本质属性的把握,而人的本质属性,除去直立行走和语言之外,就是使用劳动工具;幼儿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就社会性而言,最根本性的难题莫过于“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而“利他”的品质正是积极的人际关系纽带。 劳动,正具有这种功能;这种功能自然而然地会延伸到社会群体、团体的社会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认知发展与教育

第三章认知发展与教育 3.1 心理发展概述 一、什么是个体发展 个体发展是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连续的系统性的变化,包括生物、认知、社会情感的变化。儿童青少年发展包括生理成长与心理发展。 生理成长包括大脑的发育、身高和体重的增强、生理机能的改变等。 心理发展包括认知与语言的发展、人格社会性发展等。 认知发展是指儿童青少年的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与学习等方面的成长与进步;语言发展是指儿童青少年学会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并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人格与社会性的发展是指儿童青少年的性格包括道德品质、自我意识、社会行为的成长与转变。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连续性和阶段性:量变与质变 方向性和顺序性:遗传确定的先后顺序 不平衡性:不同机能系统发展起始时间等方面不同 普遍性和差异性 三、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生理成熟对于心理发展的影响 遗传与生理成熟是发展生物学前提和基础。遗传基因为儿童身心发展提供一个基本的序列图谱。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儿童的心理发展才有了可能,遗传确定了发展上的基本时间进程。 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的大脑,人类大脑有1000 至2000 亿个神经元(神经细胞),它们之间构成了复杂的联系——突触联系。在个体发展的历程中,大脑的发育成熟是制约发展水平和方向的重要前提。 (二)环境与教育对于心理发展的影响 遗传与成熟是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环境与教育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遗传具有稳定性,发展的可塑性和发展的空间是由环境与教育提供的,发展的水平与内容完全是环境与教育作用的结果。 布朗分布伦纳(1979)提出了发展的生态系统理论,分析了环境与教育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认为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复合函数,环境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共同影响发展,注重在一系列环境系统及其关系中考察个体的发展

青少年认知发展与教学第三讲 练习题

第三讲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 1.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 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 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 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2.图式表示一种认知结构或者心理结构,是指支配儿童行动的心理模式 3.同化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动作4.顺应指改变主体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以适应客观变化 5.客体永久性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 6.自我中心儿童只能够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事物,不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角色中或不能明白他人的感觉 7.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 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 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 8.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 探求多种答案 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 9.认知发展心理学将个体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功能系统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称为认知发展。 10.支架是指在学习过程中 给予儿童的帮助 就像婴儿学习走路 父母总是要给与一定的搀扶 或者提供一个学步车 但走路还是婴儿自己学会的。支架是一种帮助 借助这种帮助儿童能够完成那些他们不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教学要以最近发展区作为介入的空间 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支架 促使儿童主动而有效地学习

11.私语在发展过程中 儿童早期发展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言语发展现象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在___C____阶段能完成守恒任务。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在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中涉及的概念有___AC____。 A.关键期 B.观察学习 C.最近发展区 D.图式 3.掌握字词概念的转折点是__B__. A.初中一年级 B.初中二年级 C.高中一年级 D.高中二年级 4.进入___B____以后,个体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初步完成,标志着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趋向成熟。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成年期 三、填空题 1.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把新感知的材料或经验纳入到已有图式中以理解新事物的过程”被称作是__图式__。 2.在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中,在教育与发展方面提出的三个问题是_最近发展区__、__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__ 和 _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___。 3.发现性思维的的特点是__流畅性____、__变通性__、__独特性_。 4.初二是_经验型水平__向_逻辑型水平_过渡的转折时期。 四、判断正误 1.皮亚杰认为,客体永久性形成于前运算阶段。(正确)

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经典教材课后习题(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圣才出品】

第九章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 1.请尝试着评论“人类初级生活圈”的概念。 答: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共同构成了“人类初级生活圈”的整体存在状态。所有社会关系与社会运行的各种机制,其实已经从中产生出来。应该努力从整体上把握人类社会的最基本层面。 (1)研究对象 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完全可以分别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但是三者实际上又是一种系统的、整体的存在。引申社会学关于初级群体的基本概念,可以把它视为人类“初级生活圈”,如图9-2所示。 在图9-2中,男人、女人和孩子是初级生活圈的最基本构成单位,其间的连接线表示人类最基本的供养关系。图中间的斜虚线则表示女人与孩子被生物地连接在一起。图的顶部中央表示男人与女人主要通过性、爱情与婚姻来实现连接与互动。 图9-2 人类“初级生活圈”示意图 整个图形表达的是:把男人与女人连接起来的纽带,客观上出现生殖的结果,迫使男人

与女人不得不供养孩子,使之成长为新一代的男人与女人。人类就是在这样一个初级生活圈中生生不息。 这个示意图表示的是主流模式,并不贬斥任何其他形式。从个体的产生与成长来看,它就是最初的“社会”;从社会的构成来看,它又是最初级的“单元”;从历史发展来看,它源远流长,目前也并没有完全崩溃。 (2)研究意义 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既是历史演变的产物与见证,又是社会文化发展中的能动因素,尤其是在这一领域中,人类所关心的一些最根本的问题。社会学对“初级生活圈”的研究,不仅是本学科完善和发展的必需,也是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综合的最佳突破口之一。 2.举例说明:家庭与婚姻作为社会设置和生活实体,各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答:(1)家庭 作为生活实体,家庭代表实体婚姻+孩子+生活共同体。作为社会设置,家庭则代表血缘+供养+继承,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这是因为,对于社会来说,家庭首先是人口生产的基本单位,因此对于未成年孩子和老年人口的供养是社会最关心的问题,必须强制规定具有血缘关系的个人之间的供养、赡养、财产分配和遗产继承等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或者说,在社会设置的意义上,不同的个人仅仅是由于这些权利义务关系的存在,才组合成家庭的。对于家庭的一切社会设置,都是围绕着子女建构的。在中国,最典型的社会设置就是户籍制度中的“户”。 但在生活实体的意义上,家庭其实仅仅是一个以供养关系为基础的生活共同体。在中国,家族一般是以“五服”为界,宗族则指同宗同姓同地域的各个家族结成的群体。家庭一般是“五服”之内的,但并不严格限定在某一辈分之内,而是更强调共居和共同的经济生活。其

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

生理性别:指两性在生理方面的差异.有时简称为性别.sex。是指男女的自然性别,是用生物标准来确定的男性和女性,这种生物标准包括生理结构和解剖结构。生理结构主要是指性染色体的差异,解剖结构主要是指性器官的差异。生理性别是与生俱来的,后天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的。 社会性别:泛指社会对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社会性别常常在社会制度(如文化.资源分配.经济体制等)中以及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传递、巩固。Gender。 1)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是造成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和行为差异的原因。 2)社会对妇女角色和行为的预期往往是对生理性别规定的角色的延伸。如照顾人。 3)人们现有的性别观念是社会化的产物。 4)社会性别是可以改变的。 5)社会性别概念本身就是对传统性别不平等关系的不认可和挑战。 6)社会性别的概念提供了一种思维方法。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男主外女主内”等性别角色分工.“男尊女卑”的性别等级是由男女的性差异决定的.是生来如此的(即生物决定论).70年代以来,这种解释受到了深刻的质疑.人们发现,男女各自承担的性别角色并非是由生理决定的,而主要是在社会文化的制约中形成的,也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变化的.人作为一种生物,处处又都打上了社会文化的烙印,生理的性别并不是性别的社会分工的主要依据,对性别角色的期待和评价(男高女低.男优女劣)等更主要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又反过来通过宗教,教育.科学.法律等等得到进一步发挥和巩固,被规范化.制度化.体制化.两极化、社会期待模式化。 于是,“社会性别”一词出现了.它被用来解释上述种种后天的、社会文化养成的、可置换可改变的男女角色和性别关系。 在一个人的不同年龄阶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中,社会性别对他/她的要求是不同的.或者说,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中虽然人们的性别是一样的,但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