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健康教育: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资源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目标,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活动。 2、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 3、社会测量法:是对某个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或排斥程度的测量技术,可用于学前儿童的同伴关系的研究。 4、疾病:是指由于某些原因,机体的结构和功能发生障碍,健康遭到破坏的状态。 5、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含有的具有营养作用的有效成分,即是指对机体具有生理功效,为正常代谢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6、体育运动的保护性原则:是指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要加强对学前儿童的保护和安全监督,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7、康强健康观理论:是社会医学保健人员追求的集体健康的理想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四个因素的实现:体力活动、饮食营养、对付应激、自我保健。 8、健康相关行为:是指个体或团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一般可以分为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 9、同伴评定法:让学前儿童对同伴的被欢迎或被拒绝的程度做出评定。 10、体育游戏:由成人创编或学前儿童自编的锻炼学前儿童运动机能的游戏,富有较大的趣味性,深受学前儿童的喜爱。 11、体育运动的循序渐进原则:是指体育运动的内容、方法和运动量的安排应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已知到未知,逐步深入,不断提高。 12、行为练习:是指让儿童对已经学过的机能和行为进行反复练习,加深儿童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 二、判断举例说明题 1、错误,取样较小,影响推广 2、错误,要区分清楚是否之真正的多动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 案 一、名词解释 生长发育:生长是指细胞的繁殖,增大、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各组织、器官和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重量的增加;发育则比较复杂,是指各组织,器官、系统在功能、技巧、心理、智力各方面的改变,是质方面的改变。 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是指身体及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形态指标是体重和身肩。 身体指数评价法:是根据人体各部之间的比例关系用数学公式将几项有关身体发育的指标联系起来,以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一种方法。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即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青枝骨折:由于儿童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就像鲜嫩的柳枝,被折后,外皮还连着。儿

童的这种骨折称为“青枝骨折”,疼痛不如骨头完全断裂时明显,伤肢还可以做些动作,因此这类骨折容易被忽略 脑震荡:颅骨没有受伤,只是因为外力波及脑部,使脑部组织受到震荡,最初可有数分钟的意识丧失。清醒后,对于受伤经过不能回忆感到头痛、头晕,并有呕吐。经休息后症状减轻,不留后遗症。 必需氨基酸: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二十余种,其中有八种不能再体内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称为必需氨基酸。 公道膳食:是全面地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平衡膳食。 佝偻病:佝偻病是三岁以下儿童的常见病,系因缺乏维生素D所致,因此又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传染源:病原体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后,就会在体内繁殖,这类被感染的人或动物就教务传染源。 帮助法:帮助法有两种方式,一是语言方式,一种是具体帮助。 队列队形练:队列队形练是指幼儿按一定要求,大家做协同一致的动作。 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对大气、水质、土壤和食物的污染,并达到致害的程度,以及噪声、恶臭、放射性物质等对环境的损伤。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答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答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答案: 1. 儿童的饮食健康:提供均衡的营养饮食,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各种营养元素。避免给孩子吃过多的垃圾食品和高糖高盐的食物,限制甜食和零食的摄入。 2. 儿童的体育锻炼:鼓励儿童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跑步、跳绳、游泳等活动,帮助他们增强体质、锻炼身体,并改善心血管功能。 3. 儿童的口腔卫生:教育儿童养成刷牙的好习惯,每天早晚至少刷牙两次,使用适合年龄的牙刷和牙膏。定期带孩子到口腔医生处进行口腔检查和洗牙。 4. 儿童的身体卫生: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每天洗手、保持身体清洁、勤换衣服等。还要教会孩子正确使用纸巾、避免接触病菌等。 5. 儿童的心理健康: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提供安全稳定的家庭环境和温暖的情感关怀。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并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 6. 儿童的安全教育:教育儿童遵守交通规则、安全上下楼梯、避免接触危险物品等。同时,教会他们紧急情况下的求救方式,并在必要时告诉他们怎样避免陌生人的接触。

7. 儿童的眼睛保护:教育儿童正确使用电子产品,并控制使用时间。保持良好的阅读姿势,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或书本。 8. 儿童的睡眠健康: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确保儿童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如安静、黑暗、适宜的温度和舒适的床铺。 9. 儿童的日常护理:教育儿童正确使用卫生用品,如毛巾、洗发水、沐浴露等。培养自我照顾的能力,如梳头发、穿衣服、系鞋带等。 10. 儿童的疫苗接种:按照国家疫苗接种规划,及时给儿童接 种疫苗,保护其免受传染病的侵害。 这些答案仅供参考,具体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措施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儿童的需求来制定。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考题库汇总附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考题库汇总附参考答案 题目:“关心周围人,事,物,学会爱自己的亲人,朋友及教师”是3-4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阶段目标。 正确答案是:错 题目:“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可以培养出比较听话,孝顺的孩子。 正确答案是:错 题目:“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不高兴时能较快缓解”是以下哪个年龄段?选择一项: A.3-4岁 B.0-3岁 C.4-5岁 D.5-6岁 正确答案是:4-5岁 题目:“情绪比较稳定,很少因一点小事哭闹不止,不高兴时能听从成人的哄劝,较快地平静下来”是以下哪个年龄段?选择一项: A.0-3岁 B.4-5岁 C.5-6岁 D.3-4岁 正确答案是:3-4岁 题目:“未经成人允许不给陌生人开门”是哪个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安全教育目标。选择一项: A.4-5岁 B.3-4岁 C.0-3岁 D.5-6岁 正确答案是:5-6岁 题目:“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句话是谁说的。选择一项: A.桑代克 B.培根 C.斯宾塞

D.陶行知 正确答案是:培根 题目:“幼儿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绪,初步学会排解自己的不愉快,喜欢与别人分享快乐”是以下哪个年龄段?选择一项: A.0-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正确答案是:3-4岁 题目:“运动时能避免给他人造成危险”是哪个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安全教育目标。选择一项: A.3-4岁 B.5-6岁 C.0-3岁 D.4-5岁 正确答案是:5-6岁 题目:“在公共场合,不远离成人的视线单独活动,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能遵守安全规则”是哪个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安全教育目标。选择一项: A.5-6岁 B.4-5岁 C.0-3岁 D.3-4岁 正确答案是:4-5岁 题目:“知道一些基本的防灾知识,学习沉着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是哪个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安全教育目标。选择一项: A.4-5岁 B.0-3岁 C.3-4岁 D.5-6岁 正确答案是:5-6岁 题目:《纲要》要求:“既要髙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 正确答案是:对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考任务单选题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考任务单选题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 1 .“四体液学说”由()提出。 【正确答案】希波克拉底 2 .笛卡尔认为精神一肉体可以由()沟通。 【正确答案】松果体 3 .认为人体就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疾病就是由于机器的某个部分发生故障而失灵,需要加以修补完善,这种观点属于()。 【正确答案】机械的自然科学健康观 4 .认为每一种疾病均可在器官、细胞或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对应的形态或化学变化,藉以确定其生物的或理化的特定原因,并都能找到特异的治疗手段。这种观点属于()。 【正确答案】“没有生理疾病”的健康观 5 .医院在健康体检单上,对于每个指标都给出了指标的正常浮动区间,凡是在区间之内的检查结果,都属于正常现象。体现出OO 【正确答案】身心健康存在个体差异 6 .健康教育须基于儿童的生活,从儿童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说明健康教育是。O 【正确答案】生活教育 7 .按时睡觉和起床属于()。 【正确答案】日常健康行为 8 .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不随意哭闹、不乱发脾气Oo 【正确答案】心理健康行为 9 .在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发展阶层中,经他人帮助或提醒的健康行为,属于()。 【正确答案】初级水平 10 .在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发展阶层中,自我努力的健康行为,属于()。 【正确答案】中级水平 11 .在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发展阶层中,自动化的健康行为,属于()。

12 .单元或主题活动目标可以是“能自己整理常用物品,分类有序摆放”,具体的活动目标可以是“能够将玩具、图书等按照类别放回原处,摆放整齐”。通过这样的逐步分解和具体落实的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养成的促进策略是OO 【正确答案】分解确立具体的健康行为发展目标 13 .O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确定的首要依据。 【正确答案】学前儿者身心发展特点 14 .在制定活动目标时,首先应充分了解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对幼儿来讲具有挑战性的发展目标。体现了O原则。 【正确答案】发展性 15 .“知道并说出喝白开水的好处”就比“了解喝白开水的好处”之类的表述更加具有可评价性体现了O原则。 【正确答案】可评价性 16 .下列哪项不属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O 【正确答案】音乐节拍学习 17 .心理健康教育中,先引导学前儿童对情绪的类型有基本的认识,然后再进行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则更有效。体现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选择的O原则。 【正确答案】序列 18 .通过主动与学前儿童对话交流、回应学前儿童的问题、向学前儿童提问、提出话题供学前儿童讨论、让学前儿童分享自己的发现等实现健康教育目标的方法是OO 【正确答案】谈话讨论法 19 .在饮食营养教育活动中,通过让学前儿童亲自感受不同蔬菜的颜色、形状和气味等特征,然后再进行相关的教育活动,则学前儿童的印象更深刻,活动参与性更强,这种方法是()。 【正确答案】感知体验法 20 .无论是身心保健活动还是体育活动,都会采用游戏法来进行。这种方法是O o 【正确答案】游戏法 21 .在学前儿童对特定情景和角色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前儿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法达成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方法。这种方法是OO 【正确答案】情景表演法 22 .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全班学前儿童同时学习相同内容的活动,这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途径是Oo

2022春最新国开电大《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四答案

国开电大《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四答案试题1:请调查一位孩子在家的日常表现来选择符合实际的选项,在相应的表格内打√: 并思考如何用问卷法来进行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评价 试题1答案: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由评价者根据评价目的,向被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调查表,广泛收集幼儿发展信息的一种方法。例如:幼儿在家的日常表现问卷调查表。 通过和幼儿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请家长多鼓励孩子表达,做事情和动手能力,给孩子足够的信心。可以带孩子尝试新鲜的事物,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在家时不溺爱孩子,让孩子尝试独立完成事情。 建议:鼓励幼儿学习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发展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

试题2:请结合身边实际观察某一幼儿的健康行为,填写下列表格 试题2答案:观察对象:小班幼儿 观察日期:2022.05.10 参与人员:幼儿·老师·家长 观察背景:幼儿园和家庭 观察时间点:幼儿家里 具体行为:幼儿**已经3岁了,刚刚开始上幼儿园,**非常喜欢吃甜食,由于还不懂得如何正确刷牙,导致**才3岁就开始出现蛀牙的情况了。通过老师和家长的沟通,**渐渐学会了刷牙和适当的吃甜食,也通过老师的健康教育慢慢的懂得了爱护自己的牙齿,**小朋友真的很听话也很棒哦! 试题3:《我们去探险》 小A老师设计了大班体育教学活动《我们去探险》,希望通过踩高跷发展幼儿的平衡、协调能力,让幼儿积极挑战新难度,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 心。活动主要环节有三个,首先让幼儿自己选择练习踩高跷;其次是设置任务情境,让小朋友学习踩高跷去给河对面的小动物送信;再次是创设更 加复杂的问题情境,提高任务难度,让小朋友分组探险。(活动中的高跷即让小朋友在脚底贴上小木块,再将木块上的绳子系在脚上,就成为简易 的幼儿高跷。)为此,教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同样高度的高跷木块。首先让小朋友练习10分钟;然后在“河”中放置了大大小小的各种模型石 头,让小朋友踩高跷过河送信,这一环节15分钟;最后提高难度,增加了“小水沟”、“沼泽地”、“铁轨”和“小山坡”等障碍物,这一环节 15分钟。活动实施时教师发现有的小朋友很轻易地就能通过小河,还跟老师说:“老师,这个我早都会了,我们什么时候去探险呢?”而有的小 朋友脚上系了高跷后不敢走,到探险环节时表现出退缩的心理,还有一个小朋友走高跷时崴了脚,教师只好匆匆结束活动。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 (1)小A老师在活动环节设计、情境创设及材料准备方面是否合理,如有不合理之处,请指出并提出修改建议; (2)请你根据体育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原则为她提出设计、实施此类活动的建议。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考题库汇总附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注意: 单元的题目为随机,用查找功能(Ctrl+F)搜索题目。 本店适用专业及层次:行政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法学、广告、汉语言文学、教育管理、社会工作、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专科本科等; 试题与答案: 题目:“关心周围人,事,物,学会爱自己的亲人,朋友及教师”是3-4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阶段目标。 正确答案是:错 题目:“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可以培养出比较听话,孝顺的孩子。 正确答案是:错 题目:“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不高兴时能较快缓解”是以下哪个年龄段?选择一项: A.3-4岁 B.0-3岁 C.4-5岁 D.5-6岁 正确答案是:4-5岁 题目:“情绪比较稳定,很少因一点小事哭闹不止,不高兴时能听从成人的哄劝,较快地平静下来”是以下哪个年龄段?选择一项: A.0-3岁 B.4-5岁 C.5-6岁 D.3-4岁 正确答案是:3-4岁 题目:“未经成人允许不给陌生人开门”是哪个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安全教育目标。选择一项:A.4-5岁

D.5-6岁 正确答案是:5-6岁 题目:“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句话是谁说的。选择一项: A.桑代克 B.培根 C.斯宾塞 D.陶行知 正确答案是:培根 题目:“幼儿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绪,初步学会排解自己的不愉快,喜欢与别人分享快乐”是以下哪个年龄段?选择一项: A.0-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正确答案是:3-4岁 题目:“运动时能避免给他人造成危险”是哪个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安全教育目标。选择一项: A.3-4岁 B.5-6岁 C.0-3岁 D.4-5岁 正确答案是:5-6岁 题目:“在公共场合,不远离成人的视线单独活动,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能遵守安全规则”是哪个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安全教育目标。选择一项: A.5-6岁

(完整版)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8分) 1. 学前儿童基本动作中跳跃、投掷等动作属于非周期型动作。 2. 可以通过单脚站立、走平衡木、转圈后停下等游戏加强儿童大脑皮层抑制过程 3. 学前儿童基本动作中走、爬等动作属于周期型动作。 4.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中运用讲解方法时要与示范或动作练习相结合,这是体育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5. 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结构是由游戏的结果、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条件、活动任务、活动情节和活动规则等 成分所构成。 6. 衡量幼儿体质的强弱可以从体格体能、生理功能、人体适应能力和心理状态四个方面考虑。 7. 可以通过追逐跑、躲闪跑、躲避他人掷来的沙包等游戏促使儿童神经过程更兴奋,提高神经过程 灵活性。 8. 教师对幼儿活动量的掌握,首先要观察孩子的呼吸状况,其次要根据孩子的脉搏。活动中心率最好在130次 /分钟以上,最高不超过180次/分钟,心率恢复时间为10 分钟以内。 9. 三浴锻炼是指日光浴、空气浴和水浴。 10. 构成体育游戏的基础是各种基本动作。 11. 在组织儿童开展体育活动时,活动量安排的总趋势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 二、改错题(每题2分,共8分。先判断对、错,如有错请改正。) 1. 幼儿在剧烈运动后应马上喝大量的白开水。(错,喝盐开水) 2. 从大班开始,幼儿渴望独立完成体操动作,对动作结果感兴趣。(错,中班) 3. 影响幼儿体质的最主要的因素是遗传。(错,是科学,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 4. 运动负荷是指生理负荷。(错,是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 5. 从中班开始,幼儿体育游戏中开始出现竞赛因素,分队游戏也增加了。(对)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中以体操为基本手段。(错,以体育游戏为基本手段) 6. 能让幼儿在饭前饭后立即进行身体活动,一般至少间隔半小时。(对) 7. 在组织儿童开展体育活动时,活动量安排的总趋势由低到高,然后立即结束。(错,由低到高后,还需由高到低)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5分) 1. 请简述健康的涵义 答: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性发展

(完整版)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答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生长发育:生长是指细胞的繁殖,增大、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各组织、器官和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重量的增加;发育则比较复杂,是指各组织,器官、系统在功能、技巧、心理、智力各方面的改变,是质方面的改变。 2.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P37 3.身体指数评价法P40 4.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即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前儿童新陈代谢的特点是(同化)作用显著大于(异化)作用。 2.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3.20XX年颁布并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了四条幼儿园健康领域总目标,它表明了(身心和谐)、(保护与锻炼并重)、(注重健康行为的形成)三个方面的价值取向。 4.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包括健康教育活动的评价和(健康服务的评价)、(健康环境的评价) 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要求先判断正误,错误的要予以改正。) 1.“毛发整洁有光泽”不是评价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项标志。 错,“毛发整洁有光泽”是评价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项标志 2.KAP包括三个方面,具体有健康知识、健康态度、健康行为。√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卫生要求。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2)儿童服装要宽松(3)合理安排儿童的一日活动(4)预防传染病(5)注意体格锻炼 2.简述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卫生要求。 (1)注意口腔卫生,保护牙齿 (2)建立合理的饮食制度,注意食物的质量和清洁卫生 (3)饭前饭后不作剧烈运动 (4)培养儿童定时大便的习惯 3.简述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 (1)目标的筛选与确定。

2023年电大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前小朋友健康教育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生长发育:生长是指细胞旳繁殖,增大、细胞间质旳增长。体现为各组织、器官和全身各部旳大小、长短、重量旳增长;发育则比较复杂,是指各组织,器官、系统在功能、技巧、心理、智力各方面旳变化,是质方面旳变化。 2.生长发育旳形态指标:是指身体及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旳多种量度,最重要和最常用旳形态指标是体重和身肩。 3.身体指数评价法:是根据人体各部之间旳比例关系用数学公式将几项有关身体发育旳指标联络起来,以理解小朋友生长发育状况旳一种措施。 4.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关键内容旳教育。即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旳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用有助于健康旳行为,消除或减少危险原因,减少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学前小朋友新陈代谢旳特点是(同化)作用明显不小于(异化)作用。 2.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 3.2023年颁布并实行旳《幼稚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了四条幼稚园健康领域总目旳,它表明了(身心友好)、(保护与锻炼并重)、(重视健康行为旳形成)三个方面旳价值取向。 4.学前小朋友健康教育评价包括健康教育活动旳评价和(健康服务旳评价)、(健康环境旳评价) 三、判断题(每题5分,共10分。规定先判断正误,错误旳要予以改正。) 1.“毛发整洁有光泽”不是评价学前小朋友健康旳一项标志。(×) 2.KAP包括三个方面,详细有健康知识、健康态度、健康行为。√3、学前小朋友旳肠管相对比成人短。√ 4、机体在整个发育期间,先后长出两组牙齿,第一组是恒牙,第二组是乳牙。×(第一组是乳牙,第二组是恒牙) 5、小朋友健康教育评价中使用旳生长发育五等级评价法是定量评价法。×(定性评价法)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学前小朋友循环系统旳卫生规定。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2)小朋友服装要宽松(3)合理安排小朋友旳一日活动(4)防止传染病(5)注意体格锻炼 2.简述学前小朋友消化系统旳卫生规定。 (1)注意口腔卫生,保护牙齿(2)建立合理旳饮食制度,注意食物旳质量和清洁卫生

电大《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前儿童安康教育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生长发育:生长是指细胞的繁殖,增大、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各组织、器官和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重量的增加;发育那么比拟复杂,是指各组织,器官、系统在功能、技巧、心理、智力各方面的改变,是质方面的改变。 2.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是指身体及各局部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形态指标是体重和身肩。 3.身体指数评价法:是根据人体各部之间的比例关系用数学公式将几项有关身体发育的指标联系起来,以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一种方法。 4.安康教育:安康教育是以传授安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即通过有方案、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取有利于安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1.青枝骨折由于儿童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就像鲜嫩的柳枝,被折后,外皮还连着。儿童的这种骨折称为“青枝骨折〞,疼痛不如骨头完全断裂时明显,伤肢还可以做些动作,因此这类骨折容易被忽略 2.脑震荡颅骨没有受伤,只是因为外力涉及脑部,使脑部组织受到震荡,最初可有数分钟的意识丧失。清醒后,对于受伤经过不能回忆感到头痛、头晕,并有呕吐。经休息后病症减轻,不留后遗症。 3.必需氨基酸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二十余种,其中有八种不能再体内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称为必需氨基酸。 4.合理膳食:是全面地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平衡膳食。 1.佝偻病:佝偻病是三岁以下儿童的常见病,系因缺乏维生素D所致,因此又称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 2.传染源:病原体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后,就会在体内繁殖,这种被感染的人或动物就教务传染源。 3.学前儿童体育教学活动俗称体育课,是学前儿童体育的重要形式,是幼儿教师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地进展教学,以全面开展学前儿童身体、掌握根本动作技能、学习初步的体育知识、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促进学前儿童个性和谐开展为根本任务的学前儿童体育的组织形式。 4.队列队形练习:队列队形练习是指幼儿按一定要求,大家做协同一致的动作。 5、帮助法:练习者尚不能独立完成动作,需要给予一定的助力或各种信号的根本方法。 1.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对大气、水质、土壤和食物的污染,并到达致害的程度,以及噪声、恶臭、放射性物质等对环境的损伤。 2.家庭治疗法:是把家长、孩子及其他家庭

电大《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电大《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D

(1)游戏尽可能在户外进行。(2)避免负担过重。(3)注意安全。(4)使学前儿童有愉快的情绪 2、幼儿园的劳动活动需要注意哪些卫生问题? (1)注意环境清洁和安全(2)劳动要适合各班的年龄(3)注意个别差异(4)严禁用劳动惩罚学前儿童 2.简述铁缺乏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迅速,对铁的需求量也比较大。我国儿童铁缺乏高达30%~40%。铁营养状态不良的儿童,精神发育和运动发育与正常儿童存在显著差异,典型表现为易激动或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铁缺乏影响机体免疫功能、造成反复感染。当贫血儿童处于污染的环境中时,有毒重金属(如铅、镉等)吸收增加,即使贫血被纠正,铁缺乏性贫血对儿童脑的损伤也是不可逆转的。重度贫血的儿童死亡率增加,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如果合并其他营养不良,死亡的危险性更高。 3.什么叫“蛋白质的互补”?它对合理调配膳食有什么意义?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后营养价值提高,这种情况称为不同蛋白质的互补。例如,谷类食物中赖氨酸含量较少,蛋氢酸含量较多,而有些豆类食物中,赖氨酸含量较多,蛋氨酸含量较少,如果将这两类食物混合食用,使两种氨基酸含量互相补充,在比例上接近人体的需要,就提高了这两类食物的营养价值。我国人民的膳食习惯是兼食粗粮与细稂、主食与副食、荤菜与素菜等。如果搭配合理,就可以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从而提高其生理价值。 1.如何预防学前儿童佝偻病? (1)预防先天性佝偻病(2)提倡母乳喂养(3)多晒太阳(4)补充维生素D 2.简述学前儿童体育游戏在不同年龄段的特点。 学前儿童的体育游戏在不同年龄段中有很大的不同。小班体育游戏的特点一般是所有儿童做同一动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在游戏中常常不分组,规则简单,不带限制,易于操作和实施。中班体育游戏开始在动作上有所增加,游戏规则更加复杂,难度也增大并且有限制性。大班儿童的体育游戏开始分组,在难度、动作的复杂性和要求上也开始提高,同时要求在规则的设定方面开始充分考虑儿童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3.简述学前儿童体育对儿童走的基本要求。 答:走时躯干要直,头摆正,眼看前方,自然挺胸,不耸肩。两臂前后自然而轻松地摆动,五指自然并拢,摆臂时肘部稍弯曲,前摆臂的高度不超过胸。两脚依次进行蹬地向前迈步,后脚跟先着地,然后迅速过渡到前脚掌。两脚走时不擦地,落地要轻,步幅不大不小。集体走时不抢步,不落后,使自己走的速度、方向同集体协调一致,并能保持前后距离适度。 1.简述学前儿童环境教育的目标。 环境教育的目标是让学前儿童懂得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纠正不爱护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的态度和行为,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养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防止环境污染对学前儿童的危害,保障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 2.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评价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与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相结合(2、防止评价误差(3、发展性评价 3.简述学前儿童性心理特点。 当学前儿童开始意识到有男女性别的不同之后,可能会产生好奇心,很想看看异性的生殖器究竟是什么样的。如果发现儿童有这种情况,不应打骂,否则,女孩容易产生“性罪恶”观念,成年后易出现性冷淡,男孩则可能产生逆反心理,成年后易出现“窥阴癖”。 1、简述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卫生要求。 答:(1)培养儿童各种正确的姿势。由于儿童骨骼容易变形,因此,教师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姿势。(2)儿童坐得桌椅高矮要合适。如果桌子低、椅子高或照明不足,易形成驼背;如果桌子高、椅子低,易形成脊柱侧弯。(3)加强锻炼,促进肌肉群的发展。但活动要合理安排,避免疲劳,预防肌肉损伤。 2、简述如何做好儿童睡眠的各项管理工作。 答:幼儿园在学前儿童睡眠时要做好儿童睡眠的各项管理工作,以保证他们睡眠的质量和安全。(1)培养 儿童正确的睡眠姿势,纠正不良的睡眠习惯。(2)要 顾及儿童对睡眠需要的差异性(3)注意发现儿童的 健康问题。 (4)注意环境的动态变化 3、合理的膳食有哪些卫生要求? (1)膳食的营养成分能够充分满足学生身体生长发育、调节各种生理活动、促进健康的需要。(2)食物必须新鲜,对人体无害。(3)食物的运输,储存,选配加工符合卫生要求,使食物易于消化吸收,营养素损失少。(4)膳食多样化,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状和一定的饱腹感。(5)有合理的膳食制度和进餐环境。(6)有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4、简述学前儿童营养教育的目标。 答:营养教育的目标是让学前儿童初步了解食物有不同的名称、种类及特点,不同食物有不同的营养,懂得平衡膳食的基本道理;纠正学前儿童偏食、挑食、过食、不注意饮食卫生的态度和习惯;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学会自己进餐和掌握使用餐具的技能;防治儿童营养不良,促进其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 5、学前儿童患肥胖症有什么危害? 答:肥胖除了使人行动笨拙、体型不美观以外,还会影响健康;儿童期肥胖易致扁平足,虽然走路不多也会感到腰疼、腿疼。由于腹部脂肪堆积,横膈上升,使呼吸不畅,儿童易感疲乏。儿童肥胖还会造成高血脂症,成为动脉硬化的发病基础;肥胖继续发展,延续到成人,更易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患;肥胖还会带来种种心理问题,如常被人取笑,因而很少交朋友,产生孤独感。由于肢体活动不灵活,在体育活动上往往成绩不佳,进而不愿意参加集体游戏,产生自卑感。 6、简述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的目标。 答:疾病防御教育的目标是让学前儿童初步了解疾病防御的常识和技能,树立关心自己和他人身体健康的意识,纠正不良的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试题及答案Tomorrow Will Be Better, February 3, 2021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 1 3岁的幼儿可以学习刷牙; 2 使婴幼儿不紧张是避免遗尿的方法; 3 出现身体用力伴有臭味时说明婴幼儿要大便; 4 久坐便盆对婴幼儿的不利影响是肛门脱出; 5 婴幼儿大小便擦干净臀部后保育员应立即及时给婴幼儿穿上裤子; 6 将普通肥皂削成圆锥形,蘸少许温水,慢慢塞入肛门,利用肥皂的机械刺激,引起排便; 7 饭后坐盆排便是正确的; 8 清洗外阴时,男孩应用水洗去包皮污垢; 9 对待婴幼儿习惯性阴部摩擦的态度为转移注意力; 10婴幼儿大小便后应及时冲厕; 11保育员应为婴幼儿准备清洁的卫生纸,以便婴幼儿排便时使用; 12保育员应该善于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婴幼儿大小便; 13婴幼儿排便时应该专心; 14女婴小便后应用清洁的卫生纸擦拭外阴; 15婴幼儿盥洗的毛巾数量为每人1条; 16婴幼儿洗手时,手臂应略向下举; 17保育员应根据气温和饮食,掌握婴幼儿睡眠中如厕的次数; 18洗手前幼儿应先卷衣袖,以防洗湿袖子; 19保育员指导幼儿洗脸前应先提醒幼儿擤鼻涕; 20婴幼儿学习漱口的年龄为2岁; 21牙刷冲刷干净后,最好刷头朝上放置; 22保育员给小婴儿洗澡的顺序是颈部-前胸-后背-上肢-下肢; 23洗屁股毛巾的清洗办法是擦洗2次屁股,清洗1次毛巾; 24保育员应该提醒幼儿洗脸时避免漏洗;

25督促和检查幼儿刷牙应注意刷牙齿的内侧0位置; 26给婴儿洗澡应注意保持水温适中并随时调节; 27成人应该提醒婴幼儿在外出归来洗手; 283岁的幼儿可以学习刷牙; 29指导幼儿刷牙的原则是除上下磨牙的牙冠外,全部竖刷; 30为了防止婴幼儿遗尿,入睡前时应提醒婴幼儿排尿; 31为遗尿婴幼儿更换衣物和被褥最忌讳的是吸引其他婴幼儿的注意; 32发现婴幼儿遗尿后,保育员应与家长联系,了解其在家的洗情况; 33幼儿5岁后无意识排尿为遗尿症; 34膀胱压力感受器的兴奋向上传达给大脑皮层,才能产生尿意; 35婴幼儿遗尿症的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 36婴幼儿遗尿症的预防矫治措施是唤醒排尿; 37保育员提醒睡眠中的婴幼儿排尿必须首先唤醒婴幼儿; 38幼儿园全日观察的重点是婴幼儿精神状况、食欲状况、大小便状况、睡眠状况、体温等; 39婴幼儿的腕骨未骨化,所以为他们提供的玩具应轻; 40婴幼儿使用的桌椅高矮比例应以身高为标准; 41乳牙的作用是有助于准确发音; 42在婴幼儿饭后时坐盆排便,可帮助婴幼儿形成好的排便习惯; 43为了保护视力,婴幼儿读书的正确姿势是坐下看书; 44为了锻炼幼儿手部的力量,保育员应组织幼儿用筷子夹豆子的活动; 45因为婴幼儿大脑皮层容易兴奋,所以当他们出现不良情绪时,应采用转移注意力方法纠正; 46保育员在参与婴幼儿活动时,不要急于干涉婴幼儿的活动,要善于观察婴幼儿的活动情况,把握好介入婴幼儿活动的时机,做出适时、适当的指导; 47保育员平时要做好保育工作计划和记录,为写好保育工作总结积累材料; 48规定并坚持正确的饮食制度是保证孩子健康的饮食的重要要求; 49照顾体弱儿的方法之一是减少因环境的差异给孩子身体上带来的影响,促进孩子体质的增强; 50照顾体弱儿应注意细致、精心;平时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其抵抗力;注意与家庭教育配合; 51照顾肥胖儿的工作程序是:了解肥胖儿的原因;观察肥胖儿饮食起居的习惯,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加强对肥胖儿的身体锻炼,合理膳食,帮助其减轻体重; 52照顾肥胖儿童应控制饮食,帮助肥胖儿童减肥不能太快,就在孩子能接受的情况下进行; 53对肥胖儿进行身体锻炼,开始时活动量应少一些,以后逐渐增加;在活动中宜采用一些既能促进能量消耗,又容易坚持的运动项目; 54呼吸和心跳是最重要的生命活动;在常温下,呼吸、心跳若完全停止10分钟就很难起死回生; 判断题: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答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答案 Did you work hard today, April 6th, 2022

1.为什么说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请谈谈您对这一观 点的看法; 答: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统一的,二者联系密切,互相影响,相辅相成; 1儿童的生理不适应可影响心理,儿童的疲倦或饥饿是由于生理上不适应而产生的,转而可影响情绪;如果儿童不吃早餐到幼儿园,由于饥饿,精神不能集中,或易发脾气;若教师上课采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和活动,可以使儿童情绪饱满,精神 愉快,从而减少疲倦感; 2儿童的情绪可以影响生理功能,如儿童进餐时精神不愉快,或受到斥责,处罚, 吃饭时哭泣等均可影响消化和吸收功能; 3儿童生理的缺陷可引起心理不正常,如斜视的儿童不及时纠正,又常受到同伴 或他人的讥笑,就会引起儿童的自卑感;耳聋的孩子可以造成发育障碍或发音不 正确;常受斥责的孩子,说话时犹豫不决,养成口吃的习惯; 4精神影响身体的外形,情绪一贯正常的孩子,精神愉快,经常是挺胸、抬头, 坐、立、行走的姿态正确,动作敏捷;长期情绪受压抑的孩子精神不振,注意力不易集中,不爱活动,以致外形出现病态,如站不直,弯腰,驼背,行动迟缓; 5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同样重要,生理方面食物不足或不平衡能影响儿童的身体 发育,但是过量的饮食又会造成消化不良或肥胖症;心理方面也是如此,从小得不到母爱的孩子,多半孤僻;父母和家人过分溺爱的孩子,一切随心所欲,很容易养成唯我独尊、唯我正确和无组织无纪律的习惯;学前教育工作者要十分注意儿童生长发育中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影响,要使二者统一协调发展; 2.论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答:1.学前儿童日常生活行为教育 1生活卫生习惯教育内容:第一,生活自理能力;第二,有规律的生活习惯;第三, 清洁卫生习惯;第四,学习卫生习惯; 2安全行为教育内容:第一,知道玩电、玩火、玩水的危害性;第二,养成不随便 将东西放入口中的习惯;第三,不携带危险物品如小刀、针等锐利的器具;第四, 外出活动时注意安全;第五,遵守运动和游戏规则;第六,防拐骗;第七,学习认识 交通标识,遵守交通规则;第八,学会打求救电话; 2.学前儿童营养教育 1让学前儿童学习浅显的食品营养和卫生知识; 2让学前儿童有自我控制饮食的意识及能力; 3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4培养学前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 5纠正营养不良; 3.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 1懂得疾病防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前儿童关心自己或他人身体状况的意识; 3培养学前儿童预防疾病的卫生习惯; 4.学前儿童体育 1学习和掌握各类体育活动基本锻炼方法、规则和知识; 2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3训练运动能力,增强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力; 4认识自己身体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以及体育锻炼对健康的作用; 5学习在体育活动中有关安全和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

2023年电大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学前小朋友健康教育作业(一)¶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生长发育:生长是指细胞旳繁殖,增大、细胞间质旳增长。体现为各组织、器官和全身各部旳大小、长短、重量旳增长;发育则比较复杂,是指各组织,器官、系统在功能、技巧、心理、智力各方面旳变化,是质方面旳变化。¶2.生长发育旳形态指标:是指身体及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旳多种量度,最重要和最常用旳形态指标是体重和身肩。¶3.身体指数评价法:是根据人体各部之间旳比例关系用数学公式将几项有关身体发育旳指标联络起来,以理解小朋友生长发育状况旳一种措施。¶4.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关键内容旳教育。即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旳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用有助于健康旳行为,消除或减少危险原因,减少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学前小朋友新陈代谢旳特点是(同化)作用明显不小于(异化)作用。¶ 2.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 3.2023年颁布并实行旳《幼稚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了四条幼稚园健康领域总目旳,它表明了(身心友好)、(保护与锻炼并重)、(重视健康行为旳形成)三个方面旳价值取向。¶ 4.学前小朋友健康教育评价包括健康教育活动旳评价和(健康服务旳评价)、(健康环境旳评价) ¶三、判断题(每题5分,共10分。规定先判断正误,错误旳要予以改正。)¶ 1.“毛发整洁有光泽”不是评价学前小朋友健康旳一项标志。(×,“毛发整洁有光泽”是评价学前小朋友健康旳一项标志¶2.KAP包括三个方面,详细有健康知识、健康态度、健康行为。√¶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学前小朋友循环系统旳卫生规定。(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2)小朋友服装要宽松(3)合理安排小朋友旳一日活动(4)防止传染病(5)注意体格锻炼¶ 2.简述学前小朋友消化系统旳卫生规定。¶(1)注意口腔卫生,保护牙齿¶(2)建立合理旳饮食制度,注意食物旳质量和清洁卫生¶(3)饭前饭后不作剧烈运动¶(4)培养小朋友定期大便旳习惯¶3.简述幼稚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旳环节。¶目旳旳筛选与确定。¶确定课程。¶选择与分析材料。¶确定教学活动类型。¶制定完毕课题旳进度表。¶空间与环境旳安排。¶教学方略旳选择。¶确定评价旳目旳与措施¶五、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为何说学前小朋友旳生长发育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请谈谈您对这一观点旳见解。¶学前小朋友旳生理和心理旳发展是统一旳,两者联络亲密,互相影响,相辅相成。¶(1)小朋友旳生理不适应可影响心理,小朋友旳疲惫或饥饿是由于生理上不适应而产生旳,转而可影响情绪。假如小朋友不吃早餐到幼稚园,由于饥饿,精神不能集中,或易发脾气。若教师上课采用多种措施,组织教学和活动,可以使小朋友情绪饱满,精神快乐,从而减少疲惫感。¶(2)小朋友旳情绪可以影响生理功能,如小朋友进餐时精神不快乐,或受到斥责,惩罚,吃饭时哭泣等均可影响消化和吸取功能。¶(3)小朋友生理旳缺陷可引起心理不正常,如斜视旳小朋友不及时纠正,又常受到同伴或他人旳讥笑,就会引起小朋友旳自卑感;耳聋旳孩子可以导致发育障碍或发音不对旳;常受斥责旳孩子,说话时踌躇不决,养成口吃旳习惯。¶(4)精神影响身体旳外形,情绪一贯正常旳孩子,精神快乐,常常是挺胸、昂首,坐、立、行走旳姿态对旳,动作敏捷。长期情绪受压抑旳孩子精神不振,注意力不易集中,不爱活动,以致外形出现病态,如站不直,弯腰,驼背,行动缓慢。¶(5)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同样重要,生理方面食物局限性或不平衡能影响小朋友旳身体发育,不过过量旳饮食又会导致消化不良或肥胖症。心理方面也是如此,从小得不到母爱旳孩子,多半孤僻;父母和家人过度宠爱旳孩子,一切随心所欲,很轻易养成唯我独尊、唯我对旳和无组织无纪律旳习惯。学前教育工作者要十分注意小朋友生长发育中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旳影响,要使两者统一协调发展。¶2.论述学前小朋友健康教育旳重要内容。¶1.学前小朋友平常生活行为教育¶(1)生活卫生习惯教育内容:第一,生活自理能力。第二,有规律旳生活习惯。第三,清洁卫生习惯。第四,学习卫生习惯。¶(2)安全行为教育内容:第一,懂得玩电、玩火、玩水旳危害性。第二,养成不随便将东西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