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课 流动的颜色3-人教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课 流动的颜色3-人教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课 流动的颜色3-人教版

《流动的颜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两种颜色调和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2.吹画后,展开想象,并添画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教学重点:

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并认识色彩的变化,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教学难点:

学生将颜色调到适合的浓度。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红、黄、蓝三色水彩颜料,吸管等管状材料一根,水彩笔,小桶,铅画纸,小抹布一块、调色盘。

2.教师除需要准备与学生相同的材料外,还需准备几张范

作。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有一天,欢欢小朋友在家里画画,突然把颜料盒打翻了,所有的颜色都跳了起来变成了水滴娃娃,它们相互看了看,抱了抱对方,混合在一起,成了一片五颜六色的海洋,这时候出现的一副美丽的画,引入课题:《流动的颜色》。

二、引导阶段:

欣赏范作,交流讨论:这些作品分别是怎样画出来的?使用了几种颜色?吸管在今天的作业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明

确学习任务,找到本次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使下一阶段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三、发展阶段:

(一)实验尝鲜,让学生先尝试着感受一下颜色流动在纸上,接着让两种颜色在纸上相互碰撞在一起,观察颜色变化。

(二)认识准备的材料,并思考有了这些工具之后,怎样吹出漂亮的画,看到流动的颜色呢?

(三)学习调颜料:

1、把颜料挤在调色盘里。

2、用笔蘸水加水滴在颜料上。

3.用笔搅拌均匀。(注意:颜料太干——吹不动颜料太稀——颜色很淡)

总结刚刚尝试后用过的方法:滴在纸上、用吸管吹、直接用嘴巴吹、倾斜纸面

(四)欣赏画作,总结步骤:蘸水→调色→吹色→晾干→完成(五)认识颜色及三原色,并讨论调和三原色有什么样的变化。

思考:怎样让我们流动的颜色变得更有趣呢?

四、示范教学,启发阶段:

教师展示准备好的小刺猬范画,根据学生交流总结的方法进行演示作画,给光光小朋友吹一个发型。总结作画步骤:先调色,在纸上吹,接着动脑筋想,给流动的颜色添上几笔,变成一副有趣完整的画。

欣赏名作和学生作品,以及有趣的流动的色彩图片,帮助学生找

寻灵感,感受奇妙的色彩之旅。

五、探索阶段:

动动手:1、可以用嘴或吸管等材料进行吹画,然后根据你的想像进行添画成各种形象

2、大胆创新,构图要饱满

鼓励学生大胆吹画,分别调出红、黄、蓝三色,滴落在纸上吹画。

3、现场作品展示欣赏:

把完成好的作品放上展示台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同学之间的作品,请小作者来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怎么画出来的?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

六、收拾与整理:

学生整理画具,用抹布擦净桌子,最后将水罐及笔洗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