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生物圈中的人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生物圈中的人复习教学设计

李新泰

一. 课标考点整合本专题考点:

(一). 人类的起源及发展所经历的阶段

(二). 人的生殖和发育:男、女性生殖系统受精过程胚胎过程

(三)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了解(糖类、脂肪、蛋白质、水、维生素、无机盐)。

1. 供能物质:糖类(主要的)、脂肪、蛋白质

2. 人体所需的无机物质:水,无机盐

3. 四种维生素的缺乏症:维生素A:夜盲症;维生素B1:脚气病;维生素C: 坏血病;维生素D:佝偻病(儿童),骨质疏松症(老年人)

4. 无机盐缺乏症:钙:佝偻病、骨质疏松;铁:贫血;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四). 食物的消化

1.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了解(消化道和消化腺)。

2. 食物的消化

(五). 营养的吸收

1.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理解(胆汁是唯一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口腔开始消化淀粉;胃开始消化蛋白质;小肠开始消化脂肪;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2. 合理膳食——会应用(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热能比:早:30%中:40%晚:30%)

(六). 关注食品安全。——反应

(七). 人体物质的运输

1. 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成分:血浆和血细胞;功能:运来氧气和养料,运走废物)

2. 区分血细胞及功能(红细胞:运输氧气;白细胞:吞噬病菌;血小板:凝血和止血)

3.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能用最简单的方法区分心室的左右)

4. 输血原则

5. 三种血管的特征及功能,

6. 会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

7. 血液循环的过程——理解

①体循环(血液由动变静):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腔静脉→右心房。

②肺循环(血液由静变动):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 左心房。

③循环规律: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八). 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呼吸道和肺)——了解

1. 呼吸道:是空气的通道,具有清洁、湿润、温暖的作用

2. 肺(由肺泡组成,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气体交换的场所

3. 呼吸时胸廓、肺、呼吸肌的变化

4. 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过程——理解

二.复习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 认识人类的起源及发展所经历的阶段

2.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了解

3. 食物的消化

4. 营养的吸收

5. 关注食品安全

6. 人体物质的运输

7. 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呼吸道和肺)——了解

(二). 能力目标:

1. 理顺知识纵横线索;理解每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掌握知识结构(包括人的营养、呼吸、体内物质运输的知识结构)。2、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结构的能力。

(三).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引导学生关注饮食健康,学会关心他人,关爱生命。

三.重点和难点

(一). 教学重点

1. 举例说明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3. 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4. 关注食品安全。

5.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6. 血液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过程。

7. 呼吸系统的组成。

8. 肺部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二). 教学难点

1. 举例说明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 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3. 关注食品安全。

4. 血液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过程。

5. 肺部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贯穿讲述和讨论,主要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生通过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能准确把握相关知识点。

五、学习方法

通过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1. 知识梳理课前学生自主复习归纳,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

2. 难点突破根据难点,有针对性地比较详细地讲解,使学生加深理解,掌握难点。

(1)食物的消化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唾液淀粉酶酶(肠液、胰液)淀粉的消化(、):淀

酶(胃液、胰液、肠液)

蛋白质的消化(、):蛋白质

胆汁(肝脏)酶(肠液、胰液)

脂肪的消化():脂肪脂肪微粒

(2)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也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的通气是通过实现的,呼吸运动的过程是:吸气时,呼吸肌(肋间外肌和膈肌),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和上下径,肺,肺容积,肺内气压,气流方向;呼气时相反。

(3)血液循环途径

组织细胞↑↓ 体循环:左心室→ →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 →上下腔静脉→

↑↓ 肺循环:←肺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动脉←

思考:①体循环与肺循环的区别: 相同点:

;肺循环是为下一次的体循环提供 贮备,血液由 变为 ②

某人上肢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循环

。③把体循环和肺循环连

在一起的器官是

3. 过关训练

基本知识点

1、六大营养物质:

,约占体重的 60﹪ -70﹪。

水:

维生素:人体需求量少,不能供能,但生命活动又必不可少的物质。

肺泡

不同点:体循环是为全身组织细胞提供

,血液由

路线是先

循环,接着

循环,然后

循环,具体路线

脂肪 富含脂肪的食物:花生、动(植)物油、肥肉、大豆等 糖类: 富含糖类的食物:蔗糖、大米、小麦、馒头、马铃薯、红薯等 蛋白质: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奶、蛋、鱼、肉等

2. 物质都有从 一方向 一方运动的特性,即扩散作用,人体的

气体交换就是通过 实现的。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同时进行的两 处气体交换: ,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 血液; 组织里的 气体交换:血液 组织细胞

注意:氧气从肺泡扩散进入血液后,绝大部分与 结合,形成氧合血 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是在肺毛细血管中形成,是氧气在血液中存在的主要形式。

3. 人呼吸吸入的氧最终的去向是到 参与 分解 ,释 放

, 呼出 的二 氧 化碳 是

进 行

的 产 物。

4. 常见的大气污染源一般有 , , , 。

防治大气污染, 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 ,防治大气污染

的有效措施是 ,因为植物有吸附和吸收各种有害污染物的功能,大 面积的树林效果尤为显著。 1. 血液的组成包括 和 ,血浆的成分有 ,其功能

2.ABO 血型系统将人类血型分为

、 、 、 , 输血时

应以输 为原则,否则会发生红细胞 。成年人的血量相当于本人体 重的 ,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 1200~1500 毫升,会 ,一次失血

超过 800~1000毫升,会 ,一次失血不超过 400 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

分和血细胞在短期内可得到 。

4.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 ,主要由发达的 构成,它昼夜不停的 和 ,推动血液在 里循

环流动。心脏四个腔,左心房连通左心室,右 心房连通 ,左心室通 ,右心室通 ,心房与心室间的 只能 朝向 开,心室与动脉间的 只能朝向 开,保证血液从心房→ → 。四肢静脉里含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

人 体

内 物

质 的

运 输

3. 三种血管比较

4 提升训练

(1). 识图并完成题目

① 如果右图表示肺泡部位的血管,则Ⅰ表

Ⅲ表示 _____ 血管,里面流 _____ 血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右图表示肾单位处的血

管, 则Ⅰ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血管,里面流 _____ 血,Ⅲ 表示 _____ 血管,里面流 _____ 血,Ⅱ中的液体过滤出来后形成 ____________

(2). 图 5 是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① 经过 1 处的气体交换后,血液 成分的主要变化 是。 ② 在心脏的四腔中,[] 的壁最厚。

③ 若在患者 a 处输药液,应在

处扎胶皮管

(填 b

或 c )让血管隆起;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 。 ④

某人排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葡萄糖,说明肾脏的[] 发生了

病变。

___血管,里面流

_____ 血,Ⅲ表示 ______ 血 里面流 _____ 血;

②如果右图表示组织细胞处的血管,则Ⅰ表示

_____ 血管,里面流 _____ 血,

3). 根据右面消化系统模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

点是____________ 。_

②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腺是

[],它所分泌的消化液的名称和作用

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③ 图 中 [6] 除 能 分 泌 消 化 液 参 与 食 物 消 化 外 , 还 能 分 泌

,调节 ___ 。_ ④张涛同学外出郊游,饿了就到附近摊点买了些熟食,吃

时虽然觉得 有点 异味但并未在意,回到家后出现腹痛、腹泻、便中带血等症状, 这说明病原微生物已损伤到肠壁黏膜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此事件 中应吸取的教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右下图为肺的内部结构及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此处适于气体

交换的特点是 ②在图中括号内分别填上血液循 环途径的名称。

③图中②是指 ,请在 图中,用箭头标出血管 F 中血液流动的 方向。

由于在组织处发生气体交换,

使 B → A 处的血液由 血变成 血。

所以应该侧重点复习。 本章节内容紧密 联系实际, 学生也比较感兴趣, 但血液循环和食物消化等内容较抽象。 所以教师 应

结合学生实际用简单通俗的语言解释, 同时通过较多的练习加以巩固, 活学活 用,能用所学知识简单解释一些生命现象。

七. 复习小结 本专题内容在考试中所占比重较大

①图中标有③的结构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