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发展需要创新,创新需要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厚重的文化积累以及文化底蕴。而简单地对文学知识点进行背诵,简单记忆与背诵名文、名篇以及名家的作品,而不加思考和分析,不加独立创新思维,学生很难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会到创新的乐趣,很难塑造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很难真正提高。高中语文课程的要求无外乎对诗词名篇的记忆背诵,语法、生词、句意的理解上,但是学生更深层次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人文修养和对人文知识的理解与创造的要求却鲜见。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虽不能奢望每一位学生都成为非凡的创造者,但我们完全可以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创造才能。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角度来看,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一些新的尝试。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占有课堂,学生紧跟教师的步伐,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全凭教师的指挥,主动参与的意识淡薄。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已经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2.教师和学生迷信参考书,迷信专家权威,在学习的时候,学生和教师都参照课后标准答案,认同权威的观点和分析思路,忽视了学生的观点,压制学生的思想,磨灭了学生创新求知的积极性。

3.只注重成绩,以分数评价学生,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的知识和分数,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习的过程。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没有依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开展教学活动,不赞成学生进行质疑,以权威为标准伤害学生的自信心,阻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看来,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现在素质教育下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要对传统的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打破过去那种被动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教学手段有独创性、新颖性,自然而然地会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执教《五人墓碑记》起始课时,拿了一架托盘天平走进教室,学生大惑不解,语文老师又要搞什么新花样?上课一开始,教师在天平两端各放上一张白纸,天平保持平衡。接着,教师问学生,如果在左边纸条上写周顺昌等五人的名字,在右边纸条上写众多凡夫俗子或高爵显位却贪生怕死者,天平仍能保持平衡吗?学生各抒己见。这样,就有效地启发学生研究课文,学生不仅很快掌握了教学内容,而且从教师这一富有创新意识的教法中领悟到许多有益的成分,萌发了创新的欲望。

三、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以需要为核心,以兴趣、情感等为内容的心理动因。因此。语文教学中要通过优秀的教学设计来展示语文的魅力,引导学生在既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和创造的兴趣。

2.加强开放式教学。开放式的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变通性与创造性。教师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经历有关的实践活动上,这就要求教学设计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语文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

3.提倡质疑问难,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一种善于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宝贵品质。在课堂教学中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种。

四、注重实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冲破写作藩篱,让学生放胆作文。我们在作文创新教学中,首先在内容上大胆突破,提倡“扬个性、抒心灵”。中学生处于思想是活跃时期,情感丰富,心中充满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我们要求学生“我手写我心”,怎样想就怎样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即使写出偏激的思想,也应鼓励他们能说真话的精神,不怕思想偏激,只怕文章没有思想。如一些学生大胆评说中国足球,写出了思想犀利的评论文章:《霍顿,何罪之有?》《中国足球不能拒绝雅凯》《长传冲吊,是利剑还是钝器》,一些学生尖锐评说学校教育:《语文课,让我欢喜让我忧》《标准化试题,下岗吧)《学习,什么时候轻松起来?》等等。广泛开展语文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创新能力。一是确定主题,开展读书活动,如以“怎样培养青少年的成人意识”为主题,向学生公布基本书目,以班级、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评比。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从而提高认识、评判能力。二是开设选修课,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一门选修课,这给开展语文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三是举行辩论大赛,让学生思想的火花在撞击中迸射,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争辩中锻炼。四是创办学生文学社。学生自己结社,三人一群,五人一组,你组稿、我排版,闹得不亦乐乎。这种自由的形式正为发挥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缤纷的舞台。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变课堂为学堂,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中心,还学生学习主人之地位。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负面影响,我们许多教师总是津津乐道于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述。教师单方面只管把知识讲下来,却不管听讲者的接受效果如何,有的老师甚至认为,我把该讲的内容讲到了,至于你学没学到,那就不关我的事了。这种认识,不光是教法问题,更是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观念的问题。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习惯的养成,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双边互动,才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瑶.课堂观察指导[M].教育科学出版社.

2.张明义.语文教育科研导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