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讲作文:选材及环境描写

名师讲作文:选材及环境描写
名师讲作文:选材及环境描写

名师讲作文:选材及环境的描写

在精心审题和确立文章主题之后,就要对自己已有的材料进行一番的挑选抉择,这个过程就是选材。选取的材料的好坏与文章中心思想的表达效果密切相关,选材要围绕中心进行,材料要服从中心的需要同学们在选材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材料要真实

真实,就是说选择的材料应是实实在在的真事,而不是道听途说甚至无中生有地编造,最好要选择自己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亲身经历过的事情。选材要坚持从生活实际出发,选取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能反映事物本质意义的材料。只有真实的材料才能被读者接受和认可,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材料要新颖

所谓新颖,就是说选择的材料要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要反映具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风貌,要能代表时代精神。同学们要注意,选择新颖的材料并不是追求希奇古怪的事情和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要选择那些有特色的材料,能表现出新的认识、新的感受。

(三)材料要典型

典型材料是指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最能打动人心的、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材料。在选材时,要从可以表现中心思想的大量材料中进行选择和提炼,力争做到少而精,材料要以一当十、以质取胜,而不是以多求胜。魏巍说《谁是最可爱的人》之所以成功,原因之一就是从大量的生动事例中选择了三个“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

(四)选材要具体

选材具体就是说选择的材料要具体,要让事实说话,用真实说服人、打动人。如果一篇文章只有空洞的说教而缺少具体的事例,或者空发议论,文章就会有骨架而没有血肉,是不可能具有表现力的。

材料是作文的核心,同学们在选材时一定要精心挑选、严格选择,确保材料的真实、新颖、典型、具体。

二、怎样描写环境

作文中适当地进行环境描写,可以把事情表达得更清楚,使主题更突出。

怎样学会环境描写呢?要记住“适当”二字。要明白环境描写主要是为突出作文主题服务的。下面以课文为例来讲:

一、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时代背景。

《飞夺泸定桥》的开头是这样描写环境的:“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崇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要夺取的泸定挢。”这样的环境描写,不但使我们知道了事情发生的时代、地点和历史意义,而且使我们知道了夺桥的艰难险阻,为课文主题的表现打下了基础。

二、交代地理环境,为下文作铺垫。

《革地夜行》的开头:“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这段对草地自然环境的描写,仿佛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个画面,我们不禁会想:“呀!多么艰难呀!要是……”这样,自然地为下文老红军帮助小战士赶上队伍而牺牲自己的故事作了必要的铺垫,突出了主题。

三、渲染气氛,烘托主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这样的描写:“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灯光。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子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这里对黑夜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悲凉的气氛,而这种气氛与“车夫的遭遇”密切相关,表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的憎恨,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强烈地烘托了主题。

总之,我们只有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进行环境描写,才会做到“适当”,才会写好作文;否则,为描写而描写,就多余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