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元代
元代

一、填空:

1、叙事性文学

2、蒙古、色目、汉人、南人

3、《青楼集》

4、《庄家不识勾栏》

5、杂剧南戏

6、杂剧、散曲,以曲词为主

7、浙江永嘉,“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

8、“自然” 与显畅

9、《单刀会》和《西蜀梦》10、《感天动地窦娥冤》 11、血飞白练、六月降

雪和亢旱三年 12、剧场性,“场上之曲” 13、五、二十14、“花间美人”15、“原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16、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17、《井底引银瓶》18、“ 秋雨梧桐落叶时”19、“曲状元” 20、昭君出塞 21、末、汉元帝 22、散风雪旌节影悠扬,动关山鼓角声悲壮 23、《窦娥冤》和《赵氏孤儿》24、康进之、康进之的《梁山泊黑旋风负荆》和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25、高明、赵五娘 26、《赵贞女蔡二郎》 27、小令、套数带过曲 28、张养浩,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二、单项选择:

1、A

2、 B

3、A

4、B

5、D

6、C

7、A

8、D

9、C 10、 D 11、B 12、A 13、C 14、B 15、A 16、A 17、C

三、多项选择:

1、A C D F

2、 C D F

3、B C

4、B C E F

5、A B C D E F

6、A C E F

7、

B C D F

三、判断:(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确的打“√”,错误的打“X”)

1、2、4、5、9、10、11、13、14、15、18、20、( X )

3、6、7、8、12、16、17、19、21(√)

四、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元曲:元代杂剧和散曲的合称。其曲文形式与词相近,用长短句,但格律较自由,多用口语,便于直率地表达感情,“元曲”得与唐待、宋词并称,

在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其中尤以剧曲(即杂剧)成就更高,故通常把“元曲”作为元杂剧的同义语。如《元曲选》实际上是元杂剧集。同时,把剧称为“曲”,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戏剧中的曲的重视。“元曲”均用北方流行的曲凋,故又称“北曲”。

2、杂剧:戏曲名词。我国戏剧史上有多种以杂剧为名的表演形式,其特点各有不同。此处指元杂剧。元杂剧是一种用北曲演唱的,把唱、念、科、舞有机结合起来表现完整故事的综合性的戏曲形式,它是融合了前代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元杂剧代表着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3、院本:戏曲名词。金元时戏曲艺人的居处称行院。行院演出所用的脚本即称院本。院本体裁与宋杂剧相同。元代陶宗仪《辍耕录》云:“院本、杂剧其实一也。”

4、北曲:宋金元时期北方戏曲、散曲所用各种曲调的总称,与“南曲”相对。大都渊源于北方民间曲调和唐宋大曲、宋词,也受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的影响,用韵以《中原音韵》为准。无入声。主要以弦乐器伴奏。凡套数每套用同一宫调的若于曲牌组成。《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收北曲曲牌有581个。元杂剧都用北曲,明清传奇部分用北曲。

5、宫调:古代音乐调名的统称。我国历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则称“调”,统称“宫调”、以七声配十二律,理论上可得八十四宫调,但实际并不全用。如隋唐燕乐根据琵琶的四根弦,作为宫、商、角、徵、羽四声,每弦上构成七调,得二十八宫凋;南宋词音乐只用七宫十一调;元代北曲用六宫十一调;明清以来南曲只有五宫八调;而南北曲最常用者过五宫四调,合称九宫。

6、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原来是流行于浙江温州一带的地方戏,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约产生于北宋末南宋初。其形式有别于北方杂剧,唱腔轻柔婉转,音乐属南曲系统,为南方群众所喜爱,元灭南宋后,它一度衰微,元代后期杂剧衰落后,它又兴盛起来,形式也趋向成熟和定型,后来发展为明清的传奇。

7、散曲:曲的—种体式。元明两代盛行,有别于“剧曲”。多用于抒情、状物、写景,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新诗体。无宾白科介,只能清唱。分小令与套数两种。

8、小令:①词中的短小者。明人曾以58字以内者为小令(见明刻本《类编草堂诗余》),实则并不绝对。②散曲中的只曲,与“套数”相对:一般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但也有例外,如“带过曲”、“集曲”、“重头”、“换头”等都是小令的特殊形式。

9、套数:古代剧曲或散曲(小令除外)中,用多种曲牌互相连贯,有首有尾成为一套的,名“套数”。又叫“套曲”。—般由两支以上同一宫调的曲牌相联。如宫调虽异,但管色相同者也可互借入套,称为“借宫”或“犯调”。散曲的套数义称“散套”,必须首尾—韵。

10、诸宫调:宋金元说唱艺术的一种。形式是把同一个宫调中的许多曲子联成一套,再把若干不同宫调的套曲连在一起演唱故事。表演时讲唱相间,以唱为主。因用琵琶等乐器伴奏,故亦称“掐弹词”。据宋王灼《碧鸡漫志》等书记载,诸宫调的唱法是北宋民间艺人孔三传创造的。完整留传至今的诸宫调作品,惟有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1种。诸宫调对元杂剧曲牌联套的体制有直接影响。

11、宋元话本:话本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样式。它始于唐,盛于宋元,是当时“说话”艺人讲演故事所用的底本,主要有“小说”、“讲史’’两种。前者篇幅较短,多反映市民的生活和思想;后者篇幅较长,多讲说历代兴废之事。话本在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等方面均有新的突破,在中国小说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12、宋杂剧:(1)、宋代各种滑稽表演、歌舞、杂戏的统称。(2)、从唐代参军戏一脉相承下来的一种戏剧形式。据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宋杂剧有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五个角色。其中副净、副末分别从唐代参军戏中的参军、苍鹘转化而来,在剧中起“发乔”、“打浑”的作用。宋杂剧在演出时,“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同名为两段”。(见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宋杂剧中滑稽、讽刺的戏占很大比重,不过从《武林

旧事》所在杂剧名目看,内容已很广泛,不全是滑稽戏;在形式上还有歌舞成分。

13、入话:宋代话本的术语。在话本的开头,作者往往安排若干首诗词或一个小故事,内容与正文略有关联,它起着安定听众情绪和加深印象的作用,同时也为了照顾来晚的听众。这前面的词词或小故事就叫入话,也叫“笑耍头回”、“得胜头回”或“得胜利市头回”。

14、“铁崖体”:元末诗人杨维祯独具艺术个性的诗歌。杨维祯个性狂狷,认为诗是个人性情的表现,强烈主张艺术创作个性化。他力图打破元代中期缺乏生气、面目雷同的诗风,追求构思的超乎寻常和意象的奇特不凡。最能体现“铁崖体”特色的,使他的乐府诗。

15、楔子:元杂剧在四折以外的短的独立段落。楔子的原意是用以塞紧器物的竹木片,后在戏曲、小说中用作引子,起点明、补充正文的作用。每本杂剧通常只用一楔子,放在剧的开端。但也有不用楔子或用两个楔子,放在折与折之间的。

五、简答:

1、简述元杂剧的艺术体制。

(1)、结构:一本四折的结构。“折”与现代戏的“幕’,大体相同。是音乐组织单位,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有时加一至二个楔子,相当于开场戏或过场戏。一个杂剧一般要在这四折戏中完成。(2)、曲调:用北曲,每折必须用同一宫调的曲子,少不限。(3)、角色:未、旦、净、杂四大类、分旦本、未本。(4)、剧本组成:曲词、宾白、科三大部分,限一人主唱到底,其他角色只有宾白。题目正名放在最后。

2、简述南戏的艺术体制。

元代后期,杂剧由盛转衰,南戏则得到发展,它的体制较杂剧自由进步。(1)、题目:四句韵文,概括介绍剧情大意:(2)、场次:分场不分折,场次不限;(3)、布局:开场戏、引子、定场白;(4)、曲词:南曲、南北合套。一出戏中,唱词不限于通压一韵,也不限于用同一宫调中的曲

子,台上所有的演员都可以唱,台下观众也可以

合唱(打合);(5)、角色:生、旦、净、末、丑、外、贴等七种;(6)、宾白:散白、韵白。

3、简述散曲的体裁特点。

散曲与词相比,其特点是:(1)、句式长短更为参差不齐,更自由活泼;(2)、可以增加衬字,既保持曲词的腔格,又增加了语言生动性,更为淋漓酣畅;(3)、用韵较密,一韵到底,平仄可以通押,更显活泼流畅,顺口动听。(4)、诗词力避字句重复,尤忌重韵,而散曲却以此见长。(5)、散曲直露明快,更具民间特色。

4、南戏的形势与元杂剧相比有何不同?

南戏和杂剧都是我国具有民族风格的戏曲,但它们又自成体系:①杂剧通例由四折组成,只有少数超过四折。南戏不称折而称出,无固定出数,长短自由,少则十几出,多则四五十出。②杂剧常有“楔子”,南戏无楔子,开场叫“家门“或“开宗”,由未或副末介绍剧情梗概或创作意图,从第二出起才是正戏。③杂剧一般是由一个角色唱到底,南戏各种角色均可司唱,重要人物上场先唱引子才道白,下场时都有下场诗。④在音乐方面,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子,一韵到底,而南戏每出可用几种宫调,可以换韵。杂剧用的北曲激越昴扬,南戏曲调柔媚婉转,它们风格各异。

5、“董西厢”对《会真记》的超越表现在哪里?

(1)、将男子负心的故事变成青年男女同封建礼教作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故事,主题深化。(2)、重新塑造人物:张生忠于爱情;莺莺敢于追求幸福;红娘、法聪热心助人,见义勇为;老夫人,封建礼教的化身。(3)、增加情节,更引人入胜。

6、关汉卿有着怎样的思想性格和创作旨趣?

(1)、关汉卿是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和散曲作家,被后人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不但创作剧本,还参加演出,成为名震大都的梨园领袖。贾仲明《凌波仙》吊词说他“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他一方面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认同仁政学说,流露出对仕进的向往;一方面能够调适自己的心态,沉迹勾栏书会,倜傥不羁,挑战封建观念。(2)、总体风格:俗不脱雅,雅

不离俗;创作态度:既贴近下层社会,敢于为人民大声疾呼,却又不失厚人伦、正风俗的儒学旨趣。

7、简述元杂剧繁荣兴盛的原因。

(1)、元代都市经济的繁荣为元杂剧的兴盛准备了物质条件。都市人口高度集中和对文化娱乐的要求,刺激了杂剧的创作,并为杂剧提供了众多的观众,瓦肆勾栏的扩充为杂剧演出提供了设备场所。(2)、是戏曲艺术长期发展的结果。唐宋以来,各种文学艺术蓬勃发展,为元杂剧的形成和兴盛提供了充分的艺术条件。如传奇、话本为戏曲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内容,宋杂剧、金院本为元杂剧体制打下了基础,大曲、鼓予词、诸宫调等提供了音乐曲调来源,各种舞蹈、武术为杂剧做表演提供了榜样。(3)、元代儒家思想统治较松驰,传统文学观念的改变给杂剧的兴盛带来机遇。统治者的爱好和提倡也起了一定促进作用。(4)、元代文人社会地位低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从事杂剧创作的作家群。他们长期生活在下层人民中间,目睹社会黑暗,了解人民苦难,自身也饱受压迫和生活煎熬,因而最能发人民之心声,同时他们多是杂剧创作和表演的当行里手,使杂剧艺术达到很高水平。

8、为什么说关汉卿的杂剧具有鲜明的剧场性,是名副其实的“场上之曲”?

(1)、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入戏”。以洗练的笔触交代戏剧情境与人物关系,把观众的目光“聚焦”在主要的戏剧矛盾上,从而迅速引起观众看戏的兴趣。(2)、注意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注意场面的冷热调济,张驰交替。(3)、擅于设置悬念。(4)、戏剧语言,以当行本色蓍称,不同人物,不同环境,人物语言变化不同,体现不同人物的气质和个性。

9、《窦娥冤》有何艺术成就?

《窦娥冤》在艺术上也是很成功的,整个戏中规中矩,是元代杂剧艺术的典范性作品。(1)全剧戏剧矛盾尖锐集中,冲突始终围绕着主人公窦娥展开,重点在表现窦娥的“冤”。全剧层次分明,不枝不蔓,过场戏十分简洁,非急需交代的问题一概予以省略,如关于窦娥结婚及婚后情况,剧本都省略不写,甚至连窦娥的丈夫叫什么名字,剧作都有没有提到。除用楔子交待窦娥童年身世外,帷幕启处见冲突,第一折即展开张驴儿逼婚情节,第二折写冤狱的形成,第三折高潮。(2)剧作的语言也是很感人的,几乎看不到雕琢的痕迹,许多说白

就象生活本身那样口语化,那样自然流畅。唱辞虽然经过较多的加工提炼,却真切生动,不事藻绘,通俗生动,充分表现了关汉卿作为元曲本色派语言大师的本色,真已做到写景如在目前,叙事如其口出,本色、自然而生动。

10、为什么说窦娥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窦娥悲剧产生的原因颇为复杂。首先,作品写了高利贷事件:窦娥七岁抵债当了童养媳,从此陷入孤苦境地,后又因蔡婆向赛卢医讨债引来了恶棍张驴儿父子,从此窦娥的厄运便接踵而至。可见高利贷剥削是引发悲剧的间接原因。接着,剧作写流氓恶棍张驴儿对窦娥的欺凌、威逼和诬陷,导致窦娥吃官司,这是酿成悲剧的直接原因。而贪官桃杌信奉“人是贱虫,不打不招”的信条,不问曲直,对窦娥酷刑逼供并冤判了死刑。“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造成了窦娥的冤狱。贪官污吏贪赃枉法,草菅人命,这是悲剧产生的决定性原因。像张驴儿之类的恶棍在元代社会到处横行,像桃杌之类的贪官在元代也普遍存在。据《元史》载,成宗大德七年仅七个道就有贪官18000多名,冤狱5000多起。“覆盆不照太阳晖”,正是那个黑暗社会的写照。关汉卿是从整个社会黑暗腐败去揭示窦娥悲剧根源的。因此说窦娥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11、简析窦娥的性格。

窦娥性格的主要特征是:既有善良温顺的一面,也有刚强不屈的一面。(1)、窦娥的善良表现在:她默默忍受命运加给她的种种灾难,甚至恪守封建妇道,准备苦度一生“早将来世修”;她尽心侍奉婆婆,处处爱护婆婆,在公堂上,她可以忍受“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的毒刑拷打,却不忍心婆婆受刑,为救婆婆而屈招罪名;甚至被押赴刑场时还顾虑着婆婆看见她披枷带锁而伤心;被冤杀死后她的鬼魂还请求父亲收养婆婆。(2)、她的刚强不屈表现在;对张驴儿的欺凌迫害进行了坚决的反抗;在公堂上,她面对贪官酷吏据理争辩;在法场上,她指天骂地发下誓愿愤怒抗争;死后鬼魂诉冤,一争到底。(3)、窦娥的反抗性格是随着戏剧冲突的发展而逐渐展现出来的。第三折“法场”突出地表现了窦娥性格的飞跃发展。她原来相信天命,对官府也有过幻想,但残酷现实终于使她清醒;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呼喊,谴责天地鬼神的不公:“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她“一腔怨气喷如火”,进而痛斥“官

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临刑时发下三桩誓愿,更是对黑暗统治的抗议与挑战。窦娥的反抗精神竟然“感天动地”,三桩誓愿奇迹般实现了。剧作家这样描写,是理想主义的表现。

12、《西厢记》是怎样对故事题旨进行改造的?

王实甫在董解元《西厢记》的基础上,将其反封建的主题进行提炼和升华,超越了“自是才子,合配佳人”、“报德难从礼”的思想局限,使之更加突出、纯净、强烈,突出“一见衷情”“情”的地位。并以纯正的现实主义手法,通过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故事,热情地歌颂了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而进行的反抗封建礼教的斗争。王实甫勇敢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不合理性,大胆赞扬了那些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叛逆者,并为他们安排了一个胜利的喜剧结局,从而使“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呼声震世骇俗,流芳后世。由于作者所作出的超越前人的特殊贡献,从而使这部优秀喜剧,达到了当时同类题材的最高思想水平。

13、《西厢记》对杂剧体制的创新表现在哪里?

《西厢记》对当时的一本四折一楔子的杂剧体制,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尝试,以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长达五本二十折加五个楔子。在每一本第四折的末尾,既有“题目正名”,标志着故事情节到了一个转折性的段落;又有很特别的[丝络娘煞尾]一曲,起着上联下启沟通前后两本的作用。剧本也不受一入主唱到底的限制,出现几个角色分唱的形式,这在当时是一个突破性的壮举。体制上的创新,丰富了艺术表现力,为更细腻地塑造人物性格,更完美地安排戏剧冲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4、分析《的西厢记》戏剧冲突。

《西厢记》是一部长篇巨制,结构宏伟,严谨,场次处理得也洗练,戏剧中冲突的孕育,发展形成和最终的解决都很自然。情节由两条线索构成,第一条是张生、莺莺、红娘对老夫人的斗争,这是主线;第二条是张生、莺莺、红娘之间的矛盾冲突,迂回穿插在主线之中。它们相互制约,起伏交错,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作者运用喜剧手法处理悲剧性的冲突,把大大小小的矛盾组成一个盘根错节的艺术整体,成功地表现了事件曲折复杂的过程。作者采用现实主

义手法,不借助于神仙皇帝以及鬼魂妖怪的想象力量,这更需要高超的驾驭生活的艺术能力。

15、分析莺莺、红娘、张生的人物形象。

莺莺:强烈追求爱情,又受封建礼教的束缚,矛盾多变;张生:追求爱情的“志诚种”,痴、迂;红娘:机智、正义、泼辣、善于斗争。

16、分析《西厢记》的语言艺术特点。

(1)、“当行”:语言符合戏剧特点,能和表演结合,具有丰富的动作性。(2)、鲜明的个性化:人物身份、地位、性格的不同,语言呈现不同风格。莺莺——唱词节奏舒展,色彩华美,感情含蓄,与婉约词风相似,如“花间美人”;红娘——鲜活泼辣,语言夹杂着俗语、日常生活用语,质朴本色有生动活泼。

总之,文采与本色相渑,藻艳与白描兼具,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由于在唱词中大量置入唐诗宋词的意象,使人读来满口生香、意趣盎然,被誉为诗剧。

17、马致远的《汉宫秋》对历史的昭君故事有何改编?有何用意?

(1)、把汉尊胡卑改为胡盛汉弱,把昭君出塞置于匈奴重兵压境的背景下。(2)、虚构了昭君的皇后身份和未入匈奴便投江殉国的情节。(3)、虚构了毛延寿为汉朝中大夫的身份和投敌卖国的情节。通过改编,歌颂了昭君对汉朝的忠贞,鞭挞了通敌卖国的权奸,也暴露了元帝及大臣的软弱无能,寄寓了强烈的民族感情。这些改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元代的社会现实,揭示了宋金相继灭亡而元蒙入主中原后汉民族的心理。

18、分析《汉宫秋》的艺术特点。

(1)、浓郁的抒情意味;(2)、曲辞典雅清丽;(3)、唱词旋律优美,富于音乐感。

19、分析《墙头马上》一剧中李千金的形象,并与《西厢记》中的崔莺莺进行比较。

李千金和崔莺莺都是背叛封建礼教的贵族小姐,都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并为之进行了反抗斗争。但两人性格有异:莺莺温柔、矜持,性格内向;李千金则豪爽率直、果敢刚强,泼辣奔放。李在对爱情幸福的追求中,大胆主动,无崔那种犹豫顾虑和忸怩之态,敢于无媒自聘,弃家私奔,敢于与封建势力

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并用卓文君私奔之事来证明自主婚姻的合理性。她对屈服于封建压力的丈夫也予以严正谴责。李干金的形象带有市井女子的特征,而崔莺莺更多贵族小姐的气质。但李干金的形象不如崔莺莺的形象那样丰满。《西厢记》对莺莺性格的刻划更细腻、更深刻、更合理,也更具典型意义。

20、简析《李逵负荆》中李逵的性格特征。

(1)、剧中李逵最本质的性格特征是见义勇为、爱憎分明、疾恶如仇而又胸怀坦荡。这是通过李逵与宋江一场误会性的戏剧冲突表现出来的。如李逵误听宋江抢了王林女儿,勃然大怒,回山寨找宋江算帐,大闹聚义堂,斧砍杏黄旗,说明他热爱起义事业,维护人民利益,谁要是背弃道义,即使是结义兄弟也毫不留情。后来得知原是歹徒冒名,便向宋江负荆请罪,知错即改,表现出坦荡的胸怀。(2)、李逵的个性有粗豪鲁莽、刚直急躁的一面,也有纯朴憨厚、天真稚气的一面。如游春一折,写黑旋风惜落花,显得纯真可爱;闹山一折,表现出凛然正义又鲁莽火爆;对质一折,写他一路上监视着宋江和鲁智深,越看越象是他们做了坏事,显得单纯幼稚,十分可笑;负荆请罪一折,写他知错即改又天真有趣。他粗中有细,可又细不掩粗。李逵的性格充满着喜剧色彩。

21、《赵氏孤儿》悲壮感人的原因何在?

剧作写春秋晋灵公时赵、屠两个家族斗争的故事。权奸屠岸贾谋杀了赵盾一家三百余口,还要杀掉赵朔与公主所生的孤儿以斩草除根。草泽医人程婴冒死救出孤儿。屠为捕杀孤儿竟下令将全国婴儿一律处死。于是围绕搜孤与救孤,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为救婴儿,具有正义感的人们一个个赴汤蹈火,前仆后继,舍命相救。后赵氏孤儿长大,终于复仇,杀掉屠岸贾。这一悲剧之所以感人,主要原因有:(1)、这是一场忠与奸、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作品热烈歌颂正义,鞭挞奸邪,大力宣扬复仇观念,大义凛然,震撼人心。(2)、塑造了一系列见义勇为的英雄形象。如韩厥为取信于程婴当面自杀;程婴献出亲生儿并抚育孤儿成人;老臣公孙杵臼舍命相救。他们勇于牺牲、义无反颐的精神,悲歌慷慨,感人至深。(3)、戏剧冲突尖锐激烈,跌宕起伏,高潮迭起,悬念突出,扣人心弦。

22、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有何特点?

从剧创作而言,这—时期的作品明显体现出南方的人文色彩,创作风格趋向典雅,创作题材多为文人韵事和仙道隐逸;宣扬伦理的题旨日益加强,而积极的抗争精神日渐消退。原先“本色”与“当行”并重的做法,转为侧重辞藻的华美,而剧作的舞台性则有所忽视;就某些剧本的单折而言,虽不乏佳篇,可作诗读,但从整本来看,则缺乏佳构,不太适于场上演出。这便为杂剧的衰落种下基因。一旦时势变迁,文人参与减少,杂剧创作便出现危机。

23、杂剧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杂剧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体制上的缺陷,是导致它日益衰微的重要原因。它由一人主唱的形式明显地有着说唱文学的痕迹,这固然可以使主角尽情发挥,能较透彻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但其他角色只能作为陪衬,也必然限制了舞台表现力,不利于充分展示生活的矛盾。同时,一本四折,篇幅短小,也限制了作家的发挥。其第四折多成强弩之末。相比之下,南戏在体制上较杂剧更合于戏剧的本质。当南戏吸取了杂剧的优点,由粗转精,也就赢得了观众的喜爱。随着《琵琶记》和《拜月亭记》等作品的出现,南戏这个综合了杂剧体制所长,又能扬容其所短的剧种,便取代了杂剧,成为剧坛的主流。

24、谈谈郑光祖杂剧《倩女幽魂》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情女离魂》用浪漫主义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反抗封建礼教、热烈追求爱情幸福的倩女形象。它主要通过“离魂”这一独特的关目情节来刻划人物、表现主题的。张倩女为追随所爱,魂离躯体,陪伴王生三年,身躯却卧病在家,昏昏沉沉,情思绵绵。这是她身心遭受封建礼教禁锢和折磨的结果。她一边身卧病床,—边魂随情人的表现,正好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妇女既有沉重精神压抑的一面,又有渴望自由幸福的一面。—个身,一个魂,对比映衬,互相补充,对揭示倩女的思想性格起了独特作用。这些虚虚实实,假假真真,扑朔迷离的浪漫主义描写,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25、简述《琵琶记》结构的艺术特色。

《琵琶记》的结构采用双线对比交错发展的方式,从第七出起,一面写蔡伯喈蟾宫折桂,入赘相府,享尽荣华富贵;一面写赵五娘含辛茹苦侍养双亲,步步陷入绝境。两条线索交错发展:一出演赵五娘遭逢饥荒,一出演蔡伯喈洞房花烛,一出演赵五娘“糟糠自厌,”一出演蔡伯喈荷池弹琴;一边中秋宴饮,

良宵赏月;一边剪发买葬,包土筑坟。两种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互相映衬,突出了赵五娘的悲剧形象,强化了悲剧气氛,收到了强烈的戏剧效果。

26、简述元代散曲文体风格和审美取向。

(1)灵活多变伸缩自如的句式。衬字。(2)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3)明快显豁自然酣畅审美取向。

27、简述元代后期散曲创作的特点。

与前期散曲创作相比,后期散曲创作风貌有明的变化。(1)、散曲的题材内容被不断开拓,举凡写景,抒情、赠别、怀古、谈禅、咏物、赠答、抒怀等等,几乎无所不涉,无所不能,其表现领域得到极大扩张,从而确立了诗、词、曲鼎足而立的诗体格局。(2)、在思想情调方面,哀婉蕴藉的感伤情调渐渐成为散曲创作的主流。(3)、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追求形式美的倾向。无论是韵律平仄的严谨,语言的典丽,还是对偶的工稳、典故的运用等形式美诸因素,都较前期有所强化,风格以清丽为主。

六、论述:

1、结合第三折(《灞桥送别》)分析《汉宫秋》的艺术特点。

(1)、浓郁的抒情意味:《汉宫秋》不靠紧张曲折的情节和激烈的矛盾冲突取胜,没有扣人心弦的对白,甚至也未让王昭君与她的死对头毛延寿当面冲突。而是以浓郁的抒情见长。它善于借景抒情,准确细腻地描写人物内心的强烈感情,具有抒情诗一般的意境美,抒情性胜于戏剧性。特别是第三折元帝送别昭君的一段段唱词,简直就是一首首韵味深长的诗章,历来为人们击节赞赏。在第三折里,马致远以诗笔写剧,他准确细腻地揭示了汉元帝灞桥送别时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前面集中用了[新水令]、[驻马听]、[步步娇]、[落梅风]、[殿前欢]、[雁儿落]、[得胜令]、[川拨棹]8支曲子,让汉元帝直抒胸臆,尽吐相思的痛苦、离别的哀伤,追忆往日的欢乐,责备大臣的怯懦,嗟叹自己的无能。都是汉元帝的抒情独唱。紧接着,作者用[七弟兄]、[梅花酒]、[收江南]3支曲子,借景抒情,创造出一种凄凉而优美的意境,映衬出元帝心境的凄苦、孤独、落寞。(2)、曲辞典雅清丽:马致远的曲辞以文采见长。语言清新优美,又明白流畅,意境鲜明,情景交融,韵味无穷。读之,有一种美的享受。诚如

王国维所评价:“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其口。”明朱权《太和正音谱》称他的辞“如朝阳鸣凤”。(3)、唱词旋律优美,富于音乐感:a、对仗手法的出色运用:如“那堪这散风雪旌节影悠扬,动关山鼓角声悲壮”,对仗工整,旋律优美。B、运用短句顶针重复的手段:如“返咸阳,……不思量。”复叠回环,急节促拍,音律凄婉悠扬,加强了感染力和抒情效果。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汉宫秋》的艺术成就是很高的,马致远不愧是文采派的代表,曲家高手,“曲状元”。

2、简析《窦娥冤》第三折“三桩誓愿”的深刻含义。

答:关汉卿从“东海孝妇”的传说中得到启示,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概括丰富的现实生活内容,大胆而精巧地构思出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步步递升,创造出浓厚的悲剧气氛。窦娥是无辜的,冤大屈深,她坚信她的死定会“感天动地”,在人间不可能不留下奇迹,于是临刑时斩钉截铁发下三桩誓愿。第一桩,血飞白练:表明自身清白,毫无罪愆,“委实的冤情不浅”。让天下百姓在“四下里皆瞧见”,她死得象苌弘化碧那样冤屈,象望帝啼鹃那样凄惨。第二桩,六月落雪:表明官府制造冤狱,就连苍天都要逆转常轨,显威震怒。第三桩,三年亢旱:以大自然不可抗拒的灾难,给以严惩,直接向黑暗世界进行挑战。三桩誓愿,从时间延续而言,一桩比一桩更久长;从空间范围来看,一桩比一桩更扩大。这也是跟主人公思想感情的发展紧密配合,和谐推进的。血飞白练,主要是表白诬陷致死,死得冤枉无辜;六月飞雪,进而是指责官府昏聩贪赃,制造冤狱;三年亢旱,则是对残酷制度表示抗议,给以惩罚。三桩誓愿依次发出的过程,就是窦娥反抗精神步步升级的过程。

3、据自己的审美接受谈谈《汉宫秋》的思想意义。

《汉宫秋》的主题,目前为止有三种倾向。(1)、认为《汉宫秋》为时而作,借用历史,请出亡灵,反映元代知识分子的心态,表现作者的民族意识、爱国主义思想。(2)、认为《汉宫秋》无“民族思想”、“爱国主义”可言,纯是写帝王与后妃的爱情悲剧,其中寄托了国事兴衰之感。(3)、认为“在金元之际,马志远选择了汉室受到凌辱的历史题材,不能说他不曾寄予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即承认有“民族思想”。但同时认为“作者虽然写到君臣、民族之间的矛盾,但着重抒写的却是国家衰败之痛,是在乱世中失去美好生活而生

发的那种困惑、悲凉的人生感受”,“环绕着汉元帝、王昭君的形象,作者向人门揭示的主要是对历史、对人生的体悟,他通过戏剧冲突,抒发自己无法主宰命运,只能任由拨弄的悲哀”。

4、谈谈《梧桐雨》的主题意蕴,并与白居易《长恨歌》进行比较。

白居易的《长恨歌》有“秋雨梧桐叶落时”一句,饱含凄清幽怨的意蕴。金元时期,李隆基与梧桐的细节,受到诗人的重视,与元好问、白华有联系的冯壁、姚枢、袁桷等人都为名画《明皇击梧桐图》题诗。白朴的《梧桐雨》,很可能是在这样的创作氛围中受到启迪。白居易的《长恨歌》一方面同情、赞誉杨、李生死不渝的爱情;一方面揭露、讽喻杨、李耽于享乐,贻误朝政。而白朴的《梧桐雨》固然也写到杨、李的情爱、侈逸,但创作的着眼点却不在于此,他要向经历过沧桑巨变的观众,宣示更深刻更沉痛的人生变幻的题旨。

5、通过对蔡伯喈人物形象的分析,论述《琵琶记》的悲剧意蕴。

答:《琵琶记》基本上继承了《赵贞女》故事框架。它保留了赵贞女的“有贞有烈”,但对蔡伯喈的形象作了全面的改造,让他成了“全忠全孝”的书生。所谓“子孝妻贤”,高明强调封建伦理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戏曲“动人”的力量,让观众受到教化。同时,高明能正视社会生活的真实,在肯定孝子贤妻的同时,揭示封建伦理本身存在的矛盾,展示由于封建伦理而产生的社会悲剧,而给予观众强烈的震撼。

蔡伯喈是个全忠全孝的人物,他的悲剧是围绕着“三不从”展开的。被亲生强来赴选场,蔡伯喈考虑到父母年老,无人照顾,决意暂且放弃功名,他蔡公以死相逼,蔡伯喈既不有违背孝道的伦理,又不能违抗父命,无奈之下,离家赴远。蔡伯喈得中状元,得到牛丞相的青睐,执意招他为婿,皇帝也玉成其事。蔡伯喈不想滞留京师,辞婚、辞官,但君命难为,有苦难言,有家难回,只得入赘相府,但荣华富贵的生活,始终无法消除了的内疚和痛苦。另一方面,蔡伯喈家乡灾祸频仍,蔡公蔡婆衣食无着,最后家破人亡.就这样,一个努力按照封建伦理行事的“孝子”,却因伦理纲纪的不合理以及伦理钢纪自身的矛盾,成为可怜可悲的牺牲品。《琵琶记》尽管从正面肯定了封建伦理,但通篇展示的都是“全忠全孝”的蔡伯喈和“有贞有烈”的赵五娘的悲剧命运,从而引发对封建伦理合理性的怀疑。在封建时代,恪守道德纲常的知识分子,经常陷入

情感与理智,个人意愿与门第、伦理之冲突中。《琵琶记》的悲剧意蕴具有深刻性和普遍性,它比单纯谴责负心汉的主题,更具社会价值。

6、《西厢记》善于细腻的心理描写,试以“长亭送别”一折为例分析说明。

“长亭送别”着重描写莺莺和张生浓重的离情别恨,进一步揭露封建礼教门第观念的冷酷无情。其情节单纯,甚至没有正面展开人物之间的戏剧冲突,它侧重于刻划人物心理情态,具有浓郁的抒情性。(1)、善于以景寓情,融情于景。如开头[端正好]一曲,描绘暮秋萧索景象和凄凉气氛,烘托了莺莺的浓重离愁。结尾的[—煞]和[尾]二曲,写莺莺目送张生远去,青山疏林相隔,淡烟暮蔼遮蔽,眼望茫茫的残阳古道,耳闻秋风马嘶,生动地层现了一幅“离愁渐远渐无穷”的情景。(2)、善于通过情态细节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如“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揭示了崔、张的依恋难舍;“酒席上斜签着坐地,蹙愁眉死临侵地”、“阁泪汪汪不敢垂”、“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等,揭示张生内心愁苦又无可奈何的情状,刻划得穷形尽态。(3)、更多的是让人物触景生愁,直抒胸臆。如[叨叨令]一曲,莺莺看到车儿马儿,离愁和怨恨简直如火山喷发。在饯别中,又借“把盏”、“劝食”让莺莺尽情地抒发她“塞满愁肠胃”的苦情。

7、分析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思想内容:写天涯游子悲秋怀乡的苦情,寄托了作者仕途艰难找不到归宿的悲凉情怀。

艺术特点:(1)、以景达情,融情于景。前三句写游子秋日黄昏旅途所见之景,每句并置三样景物,构成一幅萧瑟苍凉的图景,描绘了游子骑着瘦马在茫茫古道上踽踽独行的形象,让读者从这独特意境中想象游子漂泊天涯的苦情。第四句再把这幅图景置于“夕阳西下”的凄凉迷背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主题,把前面各个景点联成一体,使景语皆成情语,令人回味无穷。(2)、善用反衬比照。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凄凉暗淡,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迷茫悲凄,而第二句“小桥水人家”却是安闲温暖色调,以乐景反衬哀情,倍增其哀。这使画面富于变化,而意境仍是和谐统一的。(3)妙语天成,前三句每句三个名词组成,每一个词表现一个意象,其间不着一个关联词

语,以游子羁旅愁情把一个个意象串联起来,妙合自然,毫无斧凿痕迹,流转自如,“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8、分析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思想内容:这是一首怀古伤今的杰作。前三句先写潼关地理形式的雄伟险要,接着四句由潼关联想到历代王朝的兴替,末四句又由历代王朝的兴衰治乱联想到百姓的苦难;“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八个字,字字千钧,一笔概括了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一针见血揭示了封建社会改朝换代的实质:无论谁当皇帝,老百姓都要遭灾受难,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认识。同时,作者评判历史,不是发一般的思古之幽情或感叹兴衰,而是站在同情人民的立场去考察历史,评论功罪,客观地揭示了阶级对立的状况。立意精警,思想深刻。

艺术特点:(1)、结构上,分三层,开头三句为一层,写潼关地势;中间四句为第二层,写潼关怀古;末四句第三层,写怀古得出的结论。三层意思,环环相扣,紧密相连。(2)写法上有描写,有抒情,有议论,三者紧密结合,而其中又以议论为中心。描写生动,抒情沉郁,议论深刻。

9、分析睢景臣[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思想内容:(1)、主题的深刻性;对“高祖还乡”的题材,变歌颂为讽刺鞭挞,对皇权进行了大胆的否定和嘲弄,在文学史上实属罕见。(2)主题的现实性:针对元代社会现实而发的。元代社会极其黑暗,等级森严,种族岐视,侵占农田,买卖人口,强征奴隶,徭役繁荣,高利盘剥等沉重的经济剥削;贪污盛行,宫吏横暴,刑法苛刻,草管人命,冤狱累累,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元代统治者年年都要耗费巨资,从大都回老家祭祖,激起人民的憎恶和反抗情绪。正是元代社会的现实,触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借古讽今。

艺术特色:强烈的讽刺性,嬉笑怒骂,象一出滑稽可笑的讽刺喜剧。(1)、新奇独特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作品运用代言体的方式从一个乡民的角度去写,用乡民眼睛观察,用乡民.口吻叙述,具有极强的讽刺喜剧效果。(2)、语言俚俗生动,幽默诙谐,比喻新颖,妙趣横生,大大增强了讽刺力量和喜剧色彩。

10、分析无名氏[正宫·醉太平]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思想内容:“切中时病”,喊出了灾难深重的黎民百姓的愤怒的呼声,在元人小令中是不可多得的,它予头直指元朝上层统治集团,大胆而尖锐地揭露了元代末年社会政治的腐败和黑暗,深刻揭示了官逼民反是社会革命的根源。

艺术特色:此曲是民间作者的愤世之作,深得散曲直披胸襟,尽情尽意,不留余蕴的特点。曲子上半参差错落,下半整齐规则,而整齐规则之中又见变化。以三个三字句为一组,互为对仗的“鼎足对”使曲子念起来琅琅上口,音韵铿锵,淋漓痛快,气势颇为奔放。而选用曲牌[醉太平]来描写并不太平的世道,抒发作者异常清醒的感受,有意无意之间也包含了莫大的讽刺

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由于蒙古帝国的兴起,陆上贸易发生了一场大变革。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个政权横跨欧亚大陆,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开创蒙古帝国基业的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依据相关史实再认重要历史人物的能力。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展开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建立起横跨亚欧的蒙古大汗国。故选C。 2.(2015·邵阳学业考)有英国学者指出,在当今亚洲的男人中,有8亿多名男人其实只是11个父亲的血裔,在这11名“国父”中有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成吉思汗所属民族为( ) A.鲜卑族 B.蒙古族 C.满族 D.藏族 【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蒙古的建立者,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吉思汗属于蒙古族,他统一了蒙古,由此判断B正确。 3.(2015·怀化学业考)“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天堂》这首歌曲深情表达了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对家乡的赞美。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阿保机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四个备选项,A中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是统一蒙古高原;忽必烈于1271年改“大蒙古”国号为元,故B说法正确;C中努尔哈赤的功绩是建立后金;D中阿保机建立了辽朝。 4.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①南宋灭亡②忽必烈建立元朝 ③蒙古军队灭金④统一蒙古 A.④③②①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①④②③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可知南宋灭亡于1276年;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亡西夏和金。所以正确的排序是④③②①。 5.以下图表是中国历史朝代更迭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是( ) A.西晋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元朝先后灭掉西夏、金和南宋,随后,实现了全国统一。 6.(2015·铜仁学业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以下哪位诗人的诗句( ) A.辛弃疾 B.李白 C.文天祥 D.苏轼

元代的重要制度

四、元代的重要制度 (甲)中央政制: (一)由来: (1)两府: 一、北宋立国,以中书省主政,枢密院主军,文武对峙,号称「两府」。到南 宋孝宗时,更裁三省长官,以左右丞相代之,三省权力由是尽并於中书。 二、蒙古虽起自漠北,对汉制无所可否,但入主中原後,欲在某程度上以汉制 治汉地。因此在立制上,多人以汉臣意见为依归。汉族士大夫多视宋为文 化正统,故建议元仿宋制,而不效金夏之制。 三、蒙古太宗二年(公元1230年),立中书省。及忽必烈称帝,建国曰元, 又依宋两府之制,立枢密院主军。 (2)尚书省: 一、元起自北方,其制不少仿自北方的金。金朝亦行三省合一之制,以尚 书省为宰相机关,直辖六部。元代由中书省直统六部之制,大体源於此, 只是易尚书为中书。 二、故在不少大臣心中,仍以中书省不过主出令,以之为唯一宰相机关实 为不当。因此自世祖至武宗之世,尚书省三立三废。可见,元制亦有源於 金制部分。 (3)宣政院: 一、蒙古起於漠北,元制亦有不少因应游牧民族的习尚而建,为中原政制所 无。蒙古崇尚喇嘛教,延八思巴为国师,对宗教极为重视。 二、又以边疆民族入主中原,对帝国内不同种族间问题亦极重视。故在灭宋 前,即设宣政院主宗教及民族事务,不受中书省管辖。 (二)特色: (1)三省权力合而为一: 一、元以中书省为唯一宰相机关,直辖六部,裁尚书、门下二省。其後,更规 定「自今除枢密院、御史台、其余诸司及左右近侍,敢有隔越中书奏请政 务者,以违制论。」元代虽尚书省曾三立三废,但存在时间仅有八年。 二、宰相职衔迭有变化,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定制为八府宰相,依 次为右左丞相(正一品)、平章政事二员(从一品)、右左丞(正二品)、 参知政事二员(从二品),但可依情况虚置某些职位。 三、元代六部每部有尚书三员,正三品,均直接听命於中书省。元人尚右,故 右丞相为中书省的首席。元代经常以其中一员丞相总理省务,或虚置一丞 相位,或令其中一人主省政,故相权较宋代更集中。 四、元以枢密院主军事及宿卫,以知院(从一品)六人主之。枢密院法定地位 比中书省低,移文中书时用「呈」字。又八府宰中例有二、三人兼知院, 使宰相可过问军事。可见,元代军政大权大体集於中书,其法定权力比宋

元代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

元代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 “男尊女卑”是中国古代社会男女关系的定位。勿庸置疑,这个名词反映了一定的历史真实,但在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封建小农经济中,妇女同样在经济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妇女的经济、社会地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朝代就有其不同之处。本文从三部分来阐述元代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 由于元朝是北方少数民族——蒙古族统治的王朝。所以我依据不同的民族习谷,从元代汉族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元代蒙古族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及蒙元时期的婚姻习俗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上篇,阐述元代汉族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蒙元时期,汉族女子从小受到以纺织为主要内容的“女工”教育,女子是家庭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女子对财产的占有主要通过奁产,及对夫家财产的继管等方式来获取。她们的经济地位因其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及其身份角色的变化是有所不同的,不能以“卑下”简单概括。 中篇,阐述了元代蒙古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由于蒙古族迁移的游牧生活方式决定了蒙古族妇女不能被排除在社会生产生活之外,她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尤其重要,对财产的继承也较汉族妇女为多。 其社会经济地位,正如柏朗嘉宾所述:所有女子都在家中大权独揽。下篇,阐述了蒙元时期的婚姻习俗。 蒙元时期的婚姻习俗和其它朝代相比没有什么大的出入,但在结婚与陪嫁、赘婿婚与收继婚、蒙汉民族间的通婚、离婚和改嫁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元代妇

女,尤其是蒙古族妇女的陪嫁是较多的。 由于民俗的影响赘婿婚与收继婚在元代比较盛行,尤其是收继婚的存在,它冲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界限,体现了同汉族文化的差异。有差异就有融合,而这种融合反映在婚姻形态上,就是蒙汉民族间通婚的增多。 在离婚和改嫁方面,元代妇女享有较多的自由。这些对元代妇女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大有裨益。 元代汉族妇女和蒙古族妇女对家庭经济的作用并无很大的差别。曲于民族传统、阶级统治等原因,蒙古族妇女较汉族妇女地位要高,但经济地位的高低,主要视其对家庭贡献而定,而经济地位的高低又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社会地位,社会地位反过来又影响经济地位的提高。

初中历史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教学设计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知道铁木真统一蒙古,尊称成吉思汗;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统一全国。元朝行省制度、宣政院、澎湖巡检司的基本情况。 ⑵了解大都商业大都市的地位、《马可·波罗行记》的影响。 2、能力目标 ⑴根据课文内容,结合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中对成吉思汗的评价,谈谈对成吉思汗的看法。 (2)识读《元朝疆域图》,指出辽阳行省、岭北行省和宣政院、澎湖巡检司管辖的地区。(3)根据世界地图,寻找马可·波罗路来海去的路线,并进一步认识元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通过分析,了解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汗国的过程中,作出了历史贡献。 ⑵通过学习,明确元朝的统一,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的局面,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开创了元、明、清三朝长达600多年的统一王朝的局面,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疆域的基础,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2)元朝设立的行省制度以及元朝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难点: (1)行省制度 (2)对元朝统一意义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主要采用问题导学、自学指导、导学释疑、合作探究等教学法。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利用简单课件适时点拨,使学生视觉与听觉结合,旧知与新知联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的几个少数民族政权,然后引导学生观看《蒙古兴起示意图》,说明蒙古族是继辽、金之后北方又一兴起和发展的少数民族,最终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元朝重新统一了中国,从而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一、探究蒙古统一的过程: 1.教师提出问题: ⑴12世纪的蒙古人民是怎样生活的? ⑵成吉思汗在你心目中是怎样一个人?他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元代的法律

元代的法律 中国古代的法律,自成独立的体系。中国法律的起源,可以上溯至夏商时代。中国法律的编纂,一般以魏文侯相李悝造《法经》为起始,但其原文已佚。1975 年,在湖北云梦秦墓出土六百多支竹简,上面写有与秦律相关的文字,包括一些律文,这是迄今可见的中国最早的法律条文。然而秦法苛严,不为后世所取效。汉代萧何设定《九章》,后逐代增损因革,至《唐律》而集其大成。《唐律》成为中华法典的范式,后周赵宋以后,大体沿用,影响深远。 元代的法律,前承唐以来中国封建法典的基本精神,同时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今就元代法律的编纂、《大元通制》的体系、《大元通制》的主要特征和元代的司法结构等四个方面,作一概述。 第一节元代法律的编纂 元代法律的编纂有一个发展过程。 成吉思汗在1206 年建立大蒙古国后曾经颁行“大札撒”,使自己的一些谕旨变成法律。但是,从蒙古游牧社会上产生的“札撒”,不适用于后来蒙古贵族逐渐征服的汉族农业社会,蒙古统治者遂在治理汉地时陆续颁行一些新的法令,并往往在实际上借助于金《泰和律》。窝阔台灭金后,在中国北部的广大地区沿用金朝的《泰和律》,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忽必烈即位初期。 忽必烈即位不久,大臣姚枢、史天泽、刘肃、耶律铸等陆续议定了一些适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新的条格。至元元年(1264)八月,忽必烈颁行新立条格,对于一些重大的国家事务作了规定,如“定官吏员数,分品从官职,给俸禄,颁公田,计日月以考殿最”;“均赋役”,“勿擅科差役”;“招流移”,“劝农桑”,“平物价”,“凡军马不得停泊村坊”;“词讼不得隔越陈诉”,“具盗贼、囚徒起数,月申省部”(《元史·世祖纪二》)。但这个条格的详细内容已不得而知。至元八年(1271)二月,忽必烈颁布了当时尚书省奏定的条画。同年11 月,他在宣布建国号为大元的同时,禁行金《泰和律》。他这样做显然是在宣布元朝建立后不愿沿用亡金的法律,同时也是为了不使汉人用《泰和律》处事徇私。 过了二十年,忽必烈又命何荣祖编定《至元新格》,并予以颁行。《元史》记载,至元二十八年(1291)五月丁巳,何荣祖以公规、治民、御盗、理财等十事辑为一书,名曰《至元新格》。忽必烈命刻版颁行,使百司遵守。《至元新格》全文已佚,但我们还可从存世的《通制条格》和《元典章》见到它的九十六条内容。元人徐元瑞所撰《吏学指南》在解释“格”的时候曾列出十章:公规、选格、治民、理财、赋役、课程、仓库、造作、防盗、察狱。把尚存的《至元新格》九十六条与这十章名称对照分析以后,可以看出这十章正是《至元新格》的十事。再把这十事十章与至元元年的条格内容相比较,可见《至元新格》乃是至元条格的继承和发展。 忽必烈命何荣祖编定新格时,要他“简除苛繁,始定新律”。尽管如此,从《至元新格》的实际内容看,它仅仅是格,基本上没有《唐律》那样的条文。所谓“议事以制,不专刑书” ①①苏天爵:《至元新格序》,《滋溪文稿》卷六。。从中国法律编纂史的角度看,这表明元朝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完成法典的制订。 《至元新格》确实具有“简”的特点,它是忽必烈在平定南方、统一南北后要求在治理方面弃繁就简的产物。但它的条文过简,在许多情况下犹如无法一般;而且条格的十事分类,本来也不能包括律的内容。官吏们“无法可检”,“无法可守”,遇到案件,只好从“旧例”(即金《泰和律》)中去寻找依据。可是事过境迁,“旧例”毕竟已不足为准绳。这就造成了治理的严重紊乱。所以在《至元新格》颁布后不久,就不断有人建议再修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以便“上有道揆,下有法守”②。

元代的农民思想观念与家庭收入

经济史作业 元代农民的思想观念和家庭收入 年级:大二 学号:2012201078 姓名:邵其然 专业:经济学 指导老师:陈勇勤教授

二零一三年十月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元代农民的思想观念与家庭收入。人们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观念和家庭收入,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因此,本文将主要分成两大部分,一是概述在元代的经济体制背景下农民的思想意识形态,二是通过信息、数据整合从而估计、分析元代农民的家庭收入状况。 [关键词] 元代农业经济;思想观念;家庭收入;经济背景;政策分析; 税收 简要目录 摘要 (1) 概述 (1) 第1部分元代的经济体制背景下农民的思想意识形态 (2) 1.1元代的农业经济背景 (3) 1.2农民的思想观念 (7) 第2部分元代农业家庭收入情况 (10) 参考文献 (12) 元代的农民思想观念与家庭收入 [概述] 元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朝代,“特殊”体现在很多方面。 首先,在民族文化构成上,它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帝国,虽然从忽必烈建元“中统”到明军北伐占领元大都只有短短97年,但是在此期间各民族的相互融合、相互吞并和相互促进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其次,在政治体制上,蒙古族带来了草原贵族所特有的统治体系,虽然忽必烈保留了部分像行省制这样的前代传承的体制,但是有相当大的部分是如“达鲁花赤”一类的蒙古旧制,同时,还有一些二者相互作用而成的新政治体制。 最后,在经济结构上(也是本篇文章所着重研究的),表面上,同历代中国封建朝代类似,都是以农业经济为主。但是,由于蒙古族以畜牧、狩猎为主的农业习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牧业经济都是农业经济中的绝对核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有所改善。但是千年蒙古文化的浸透还是给元代的农业经济染上了浓重的一笔。 一、元代的经济体制背景下农民的思想意识形态 1、元代的农业经济背景 由于元朝前期诸项重农措施的推行,各地的农业生产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表现在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农产品和产量的提高等方 面。 元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与发展,首先集中表现在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方面。元朝是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最好的时期,中国古代著名的农业科技著作主要集中在元代。最为突出者,是至元年间由官府编辑、刊刻《农桑辑要》一书,以先进的生产技术指导农业生产。这是过去的封建王朝不曾有过的壮举,就是元朝以后的明清时期,也不曾有过这样的举措。元朝著名的农业科学著作,还有王祯编著的《农书》和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等,它们对元朝全国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推广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地域分析:元代的经济生活方式主要有牧业经济、农业经济以及狩猎经济三种,三者的划分不是随意为之的,而是由元朝辽阔疆土的不同区域的气候特征所致

元朝的经济和中外交往,示例一

元朝的经济和中外交往,示例一 第十四课元朝的经济和中外交往教学设计示例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棉纺织业的发展和黄道婆的贡献,大都的繁荣兴盛景象,运河的开凿和漕运的发展,规模空前的海运,发达的海外贸易与频繁的中外往来。 [能力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元朝农业、手工业、交通运输、海外贸易的成就,中外交往的发展,同元朝实现大统一的关系,以便培养学生观察各种历史现象内在联系的本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 .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而棉纺织业的发展则是元朝经济最突出的成就。 .元朝手工业,交通运输和海外贸易的成就以及中外交往的发展,都是和全国实现大统一的局面分不开的。元朝海运是我国交通运输史的空前壮举。 教学重点 元代的棉纺织业、元大都、运河漕运和海运。

重点分析:1.棉纺织业的发展,是元代经济发展最突出的成就。2.大都是元朝的都城,是全国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也是闻名世界的大都市。集中体现了元朝的经济、文化和对外交往的繁荣。3.南北运河的全线修通,不仅促进了元朝漕运的发达,巩固了元朝的统治,而且为后世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4.元代海运是我国交通运输史的空前壮举。 教学难点 本课内容头绪多,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要注意条理清楚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照顾全面。 〔新旧知识联系点〕 .元朝统一和社会经济及中外交往发展的关系。 .隋朝和元朝大运河的比较。 .两宋和元朝植棉面积的扩大,同棉纺织业发展的关系。 [教学设计] 确立目标,指导学练,讨论解疑,总结深化,练测评估五步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元朝在哪一年建立,开国皇帝是谁,都城在哪里?哪

元朝民族政策

元朝民族政策 资料内容: 元代实行的是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等级制度 在民族政策上,全国实行四等人制,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这种制度来源于金朝,元朝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民族分化政策。 蒙古人为第一等,其中又分为两部分,一是与成吉思汗皇族(属奇颜氏)同出于尼伦的蒙古人;二是被称为迭儿勒勤的蒙古人。 第二等为色目人。据陶宗仪的《辍耕录》记载,色目人中包括钦察、唐兀、阿速、图八、康里、畏兀儿、回回、乃蛮、乞失迷儿等31种(《辍耕录》卷1《氏族》,第130页)。书中所载31种色目人中亦有同名重出或异译并存之误。大德八年规定,除汉、高丽、蛮子外,俱系色目人(《元典章》卷49《刑部·女直作贼刺字》十一)。[附图:元朝色目人俑] 第三等为汉人,又称“汉儿”、“乞塔”、“札忽歹”。《辍耕录》卷1《氏族》记载汉人有8种,即:契丹、高丽、女真、竹因歹、术里阔歹、竹温、竹赤歹、渤海。所谓汉人,在元朝有两种含义:一是概指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民族;一是指云南、四川两省的人民,这是较早被蒙古统治者征服的地区。 第四等为南人,又称“蛮子”、“囊加歹”、“新附人”。即元朝的江浙、江西、湖广三行省和河南行省南部的各族人民。他们是最后被元朝征服的南宋境内的各族人民。实际上,汉人、南人中绝大部分都是汉族成分,蒙古统治者为了达到其分而治之的目的,根据被征服的先后将其分为汉人和南人两等,利用汉人压制南人。 元朝政府采取各种方法来固定这些民族的等级。在统治机构中:长官和掌权的官吏都是蒙古人或色目人,其次才是汉人,而南人在宋亡后的一个长时期内,几乎很少人在中央作官。地方的官吏达鲁花赤一般也由蒙古人担任,并规定色目人作同知,汉人作总管,同知、总管彼此互相牵制,都要服从达鲁花赤的指挥。在军队组织上:有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和新附军的区别。出兵时各军参差调用,而以蒙古军为主力,军权都掌握在蒙古军帅的手中。在刑法上:规定蒙古人、色目人和汉人分属不同的机关审理,蒙古人殴打汉人,汉人不得还手,蒙古人打死汉人只流放北边充军。又规定汉人、南人不得聚众败猎和迎神赛会,不得执弓矢,甚至连养狗养鹊鸟都不许可。在征敛方面:如括马,蒙古人不取,色目人取三分之一,汉人、南人则全取。此外,在《元典章》中纪录的很多法令,都是针对汉人、南人制定的,并且指出蒙古人不受这些法令的约束。 但是这种民族歧视的政策对于某些投靠蒙古统治者的汉族大地主是不适用的。元朝的法令禁止汉人执弓矢,元世祖却对汉宫汪惟和说:“汝家不与它汉人比,弓矢不汝禁也,任汝执之”。有些很早就投靠蒙古统治者的汉族地主,如大兴史氏、易州张氏、真定董氏等,在元朝的地位和待遇都与蒙古贵族相差无几。相反的,许多蒙古族的下层人民也没有享受到所谓统治民族的特权。草原上的蒙古牧民,在繁重的军役和租赋剥削之下日趋贫困,甚至破产

第八章 宋辽金元时期的法律制度

第八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宋朝法律制度 学习重点: 1、两宋的法律思想; 2、宋代主要立法和法律形式; 3、宋代法律内容的发展变化; 4、宋代的司法制度。 一、两宋的法律思想 (一)第一个时期,立法基本指导思想在于强化中央集权; (二)第二个时期,以法律来适应封建商品经济的畸形发展; (三)第三个时期,立法思想主要受程朱理学和“永嘉”功利学派的影响。 二、宋代主要立法和法律形式 (一)《宋刑统》的编撰及其特点 《宋刑统》(《宋建隆重详定刑统》) ——宋朝初年制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 .《宋刑统》在体例上对唐律的变化之处有三: 1、以刑律为主,律敕合编 2、篇下设门 《宋刑统》12篇的每篇中,将调整同类社会关系的条文汇编为一门,分为213门。其中“一部律内余条准此条”门是较特殊的一个门,它就某些概念进行界定,适用于其他律条中出现在的同一概念,此即“余条准此”。共有44条,如“‘亲属’,谓丝麻以上及大功以上婚姻之家”,并注明“余条亲属,准此。”即整部律典其余条中所出现的“亲属”都适用这个定义。 3、立“起请”条 《宋刑统》中还有一些条文之后附有以“臣等参详”或“臣等议曰”开头的文字,称为“起请”条。它们是窦仪等《宋刑统》的编修者对某些律、律疏或“准”条的补充,作为参照,也具有法律效力。 《宋刑统》在内容上对唐律的变化之处 1、删除《唐律疏议》每篇篇首的篇名沿革史。 2、增设“折杖法”的规定,即以杖刑代替流、徒、杖、笞之刑,以体现恤刑原则。 3、对官吏犯赃罪的处罚比《唐律疏议》明显减轻,对盗罪的处罚加重。 4、增加民事、商事方面的立法。 (二)编敕 敕是皇帝在特定时间针对特定的人或事临时发布的诏旨,称为“散敕”,在宋代又称为“宣敕”。它不具有普遍性,要上升为一般的法律形式,还须经过特定的编修程序,即“编敕”。 编敕是宋朝最重要、最经常的立法活动 编敕的地位高于《宋刑统》,但《宋刑统》并未被完全废弃,“诸敕令无例者从律,律无例

从《窦娥冤》看元代社会现状

从《窦娥冤》看元代社会现状 摘要:《窦娥冤》是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的旷世之作,作品中所描写的窦娥的故事至今仍然感天动地,令人动容。从窦娥的遭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元代封建社会的黑暗,它向我们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灵和反抗精神。 关键词:《窦娥冤》悲剧元代黑暗社会封建文化 正文: 《窦娥冤》是关汉卿杂剧中最出色的代表作,关汉卿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极为不满,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写杂剧、演杂剧,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窦娥冤》取材于当时的现实生活和历史传说,通过描写窦娥这位无辜的女子在被封建礼教、泼皮无赖、贪官污吏残害致死的一生,深刻的揭示了元代统治阶级的腐朽,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复杂矛盾和真实的面貌。 剧中的女主人公窦娥,本来与父亲相依为命,但却因为父亲欠高利贷者蔡婆四十两银子,被蔡婆有心看上,被迫典给蔡家。抵当子女的现象今人看来是不可思议和难以想象,但在元代社会却是司空见惯的。窦娥被典当不能不说是她悲剧的开始,蔡婆作为一个高利贷者,对窦娥的悲剧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由于她的高利贷导致了窦娥的被卖,使窦娥难以像常人享受天伦之乐。窦天章做为读书人的代表,竟然连两人的衣食都解决不了,这不仅是其个人的悲哀,更折射出动荡时代卖儿鬻女的社会悲剧。在剧中,窦娥的婆婆蔡氏以放债来收取“羊羔儿利”,无力偿还其债务的赛卢医起了杀蔡婆婆之心,蔡氏在危难之际意外地被张驴儿父子救出。可是,张氏父子不怀好意,乘机要将蔡氏婆媳占为己有,窦娥坚决不从。张驴儿怀恨在心,趁蔡氏生病,暗中备下毒药,伺机害死蔡氏,逼窦娥改嫁;可是,阴差阳错,张的父亲误喝有毒的汤水,张驴儿逼婚不成,药死了自己的父亲,并以此诬陷窦娥杀人,窦娥没有屈服,她一身清白,不怕与张驴儿对簿公堂,选择了“官休”。 这时她对官府的期望是:是非分明,执法公正。这是自从法律产生以来,人们一直渴望实现的心愿,也是考察一个社会吏治明暗的唯一标准。可是,窦娥没有想到,她所处的生存空间已经恶化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她所寄予希望的官府,竟是一团漆黑。楚州太守桃杌残民以逞,滥用酷刑,将无辜的窦娥打得“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为了使蔡婆婆免受毒打,窦娥忍受着剧痛、屈辱和不公,不得不含冤招认,无辜受罪。“法场”一折,窦娥敢于牺牲自己的性格和体恤亲人的细致感情结合在一起,更进一步展示了她的高尚情操。被押赴刑场时,她央求刽子手绕到后街去走,“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这就是窦娥的悲剧性格。她的遭遇,典型地显示出善良的百姓被推向深渊的过程。第三折的[端正好][滚绣球]两支曲子就是她怨天咒地的心声。刑前她慷慨激昂痛斥天地日月,诅咒赃官酷吏“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延寿……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惠枉做天……”这已经远远超出了自身遭际的感叹,发展为对善恶对立、贤愚颠倒的社会现实的怀疑和不满,对世俗观念里最为神圣威严的天地日月鬼神表示了抗议和否定。这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压迫、受愚弄最深,也最善良的人民的觉醒。觉醒后的窦娥在行动上有了崭新的面貌,表现出百折不回、死生不渝的抗争精神,向命运,向不公平的世道宣战。窦娥本来不想和现实生活作对,可是黑暗的现实却逼得她爆发出反抗的火花。人间的不公,更使她怀疑天理的存在。面对冰冷、罪恶的屠刀,窦娥以凄厉而大义凛然,热血喷涌、怒火万丈之浩然正气向苍天发下三桩誓愿:“一愿三尺白练高杆悬,一腔鲜血红天帘。二愿天公怜我泪哭干,山阳无

第四章:元朝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立法指导思想和立法活动 一、立法指导思想 (一)保护蒙古人特权,实行民族分治,在法律方面实行一系列具有强烈民族压迫与阶级压迫倾向的政策。将人们划分成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 (二)祖述变通的立法思想,即针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律法的策略,“尽收诸国,各依风俗”,特别是“附会”和“参照”汉法,采用唐宋以来的中原法律文化;同时又保持、尊重和继承蒙古国的制度。比如实行分封采邑制,坚持蒙古人为正职,保留蓄奴制度和军事长官的世袭制度。 二、元朝的立法 (一)立法 1、成吉思汗时期的《大札撒》。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后,在蒙古长期形成的各种习惯和行为规范——“约孙”——的基础上制定而成,包含训令、札撒和原有习惯等内容,并用文字记载加以颁布。其特点是:不完备也不系统,刑罚残酷,包含了其中迷信原始的内容。 2、《至元新格》:1271年,元世祖颁行的诸法合体的综合性法典,是元代首部成文法典,是将历年所颁格例加以汇编而成的。今天已经不存在了。 3、《大元通制》:1323年,元英宗颁行,有四部分组成:一诏制,94条;二条格,1151条;三断例,717条;四别类,577条,条文内容承袭了唐宋法典的基本精神。其中的“诏制”相当于唐宋的敕条。“条格”则相当于唐宋时的令格,是皇帝亲自发布,或直接由中央行政机关颁发给下述部门的政令。“断例”是具体案例的裁断决定。今天,只有条格部分保留,其他的大多散失。 4、《元典章》,即《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在元英宗年间颁布,由当时江西地方地方官府汇编而成的法规大全,收集了从元初到元英宗年间关于政治、经济、军事和法律各方面的律令典章和判例,共60卷。该书由中书省核准后,下发全国各地实行。 5、《至正条格》。 大元通制颁布后,由于朝廷不断颁布诏令,加上司法格例繁杂,给官吏留下了任意取舍与解释的可乘之机,导致法制混乱。1340年,元顺帝在修订删减基础上,颁布《至正条格》,是元朝最后一部法典。 (二)特点 1、法律形式极不规范。因为排斥汉族原有的法律体系,始终没有按照唐宋的传统,修订类似法律,而代之以符合蒙古习惯的令、格、制、敕、例等法律形式。其中,条格和断例占绝对优势。这虽然有利于适应新情况,却导致法制实行的混乱局面,“有例可援,无法可守”。 2、对于唐宋法律,采取“暗用而名不用,名废而实不废”。所以,元朝对传统法律既有继承,也有一定的创新。 第二节元朝的法律制度 一、行政法律 (一)国家政权体系 1、中央政权体系 (1)中书省:是中央最高行政管理机关,且仅有此一省,代替了传统的三省制,主观军国大事,提高了国家的统治效率,下设六部(吏、礼、户、刑、工和兵),管理国家各种事务。长官为中书令,下设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等官职。后来为防止中书令专权,元世祖后经常不设,或由皇太子兼领。 (2)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枢密使由皇太子担任,低于中书省,而不再像前朝那样并称“二府”。枢密使下设枢密副使、同知院事等,有关布防、军籍、军队调遣等军

从《窦娥冤》看元代社会现状演示教学

从《窦娥冤》看元代 社会现状

从《窦娥冤》看元代社会现状 仍然感天动地,令人动容。从窦娥的遭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元代封建社会的黑暗,它向我们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灵和反抗精神。 关键词:《窦娥冤》悲剧兀代黑暗社会封建文化 正文: 《窦娥冤》是关汉卿杂剧中最出色的代表作,关汉卿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极为不满,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写杂剧、演杂剧,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窦娥冤》取材于当时的现实生活和历史传说,通过描写窦娥这位无辜的女子在被封建礼教、泼皮无赖、贪官污吏残害致死的一生,深刻的揭示了元代统治阶级的腐朽,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复杂矛盾和真实的面貌。 剧中的女主人公窦娥,本来与父亲相依为命,但却因为父亲欠高利贷者蔡婆四十两银子,被蔡婆有心看上,被迫典给蔡家。抵当子女的现象今人看来是不可思议和难以想象,但在元代社会却是司空见惯的。窦娥被典当不能不说是她悲剧的开始,蔡婆作为一个高利贷者,对窦娥的悲剧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由于她的高利贷导致了窦娥的被卖,使窦娥难以像常人享受天伦之乐。窦天章做为读书人的代表,竟然连两人的衣食都解决不了,这不仅是其个人的悲哀,更折射出动荡时代卖儿鬻女的社会悲剧。在剧中,窦娥的婆 婆蔡氏以放债来收取羊羔儿利”无力偿还其债务的赛卢医起了杀蔡婆婆之心,蔡氏在危难之际意外地被张驴儿父子救出。可是,张氏父子不怀好意,乘机要将蔡氏婆媳占为己有,窦娥坚决不从。张驴儿怀恨在心,趁蔡氏生病,暗中备下毒药,伺机害死蔡氏,逼窦娥改嫁;可是,阴差阳错,张的父亲误喝有毒的汤水,张驴儿逼婚不成,药死了自己的父亲,并以此诬陷窦娥杀人,窦娥没有屈服,她一身清白,不怕与张驴儿对簿公堂,选择了 官休” 这时她对官府的期望是:是非分明,执法公正。这是自从法律产生以来,人们一直渴望实现的心愿,也是考察一个社会吏治明暗的唯一标准。可是,窦娥没有想到,她所处的生存空间已经恶化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她所寄予希望的官府,竟是一团漆黑。楚州太守桃杌残民以逞,滥用酷刑,将无辜的窦娥打得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为了使蔡婆婆免受 毒打,窦娥忍受着剧痛、屈辱和不公,不得不含冤招认,无辜受罪。法场”一折,窦娥敢 于牺牲自己的性格和体恤亲人的细致感情结合在一起,更进一步展示了她的高尚情操。被押赴刑场时,她央求刽子手绕到后街去走,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这就是窦娥的悲 剧性格。她的遭遇,典型地显示出善良的百姓被推向深渊的过程。第三折的[端正好][滚绣 球]两支曲子就是她怨天咒地的心声。刑前她慷慨激昂痛斥天地日月,诅咒赃官酷吏为善 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延寿……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惠 枉做天……”这已经远远超出了自身遭际的感叹,发展为对善恶对立、贤愚颠倒的社会现实的怀疑和不满,对世俗观念里最为神圣威严的天地日月鬼神表示了抗议和否定。这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压迫、受愚弄最深,也最善良的人民的觉醒。觉醒后的窦娥在行动上有了崭新的面貌,表现出百折不回、死生不渝的抗争精神,向命运,向不公平的世道宣战。窦娥本来不想和现实生活作对,可是黑暗的现实却逼得她爆发出反抗的火花。人

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元明清法律制度

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元明清法律制度 (总分:8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 1.中国历史上首次规定,建立婚姻关系必须订立婚书的是(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明确规定,建立婚姻关系必须订立婚书(或称“婚嫁礼书”),婚书上写明议定的聘财数额。 2.元朝的“烧埋银”类似于现代的( )。 A.损害赔偿金√ B.罚金 C.罚款 D.违约金 元朝的“烧埋银”类似于现代的损害赔偿。 3.( )作为元朝建立以前最为重要的法律形式,以其原始性和刑罚残酷性而著称,对元朝的立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A.《至元新格》 B.《大元通制》 C.《元典章》 D.《大札撒》√ 《大札撒》作为元朝建立以前最为重要的法律形式,以其原始性和刑罚残酷性而著称,对元朝的立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4.明朝的“受赃”一卷设于( )。 A.《工律》 B.《户律》 C.《刑律》√ D.《礼律》 《大明律》共有七篇,30卷,460条。其中《刑律》11卷,包括“受赃”一卷。 5.明朝直属皇帝的刑事特别法庭是( )。 A.南镇抚司 B.北镇抚司√ C.东厂 D.内行厂 厂卫干预司法活动,是明朝司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明成祖夺取皇位后,除派遣锦衣卫军士负责政治性案件、重大案件的侦缉外,又增设“北镇抚司”,简称“北司”,负责审理皇帝交办的案件。北镇抚司正式成为直属皇帝的刑事特别法庭。 6.首创六部分篇体例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A.《唐六典》 B.《宋刑统》 C.《大明律》√ D.《大清律例》 《大明律》以“名例律”为统率,以吏、户、礼、兵、刑、工六篇为分则,首创了六部分篇的新体例,该体例为清朝沿用。 7.明朝的考课之法中,对在京官员的考核的法律称为( )。 A.外察法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了解元帝国的疆域及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贡献。 2、掌握元朝建立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其影响。 3、了解马可波罗来华、海上丝绸之路等史实,分析宋元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繁盛,理解开放和文化交流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讲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过程,进而评价成吉思汗; 2、通过阅读《过零丁洋》,感受文天祥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一代天骄”的崛起,忽必烈改制的学习,感受他们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个人品质和人生观,从而对学生能最终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有所助益; 2、文天祥抗元虽属于个人的经历,但其中的高度的责任感却是古今共通的,要让学生从中体会责任心的重要性; 3、认识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民族关系呈现出不断融合的趋势,民族之间的不断交流、友好往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从而培养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尊重所有民族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学生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改制 本课难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评价历史人物。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从遥远的古代开始,我国各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疆域辽阔的大地上,共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有哪些? (二)讲述新课 1、一代天骄的崛起 教师:你对蒙古族有哪些了解? 介绍“男儿三技”:摔跤、赛马、射箭。 蒙古族人的性格特征有哪些?(刻苦、坚毅、勇猛能耐、骁勇善战) 学生:根据了解介绍蒙古族的生活环境进而总结蒙古族人的性格特征 教师:蒙古族是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蒙古贵族们为了争夺财富,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因此蒙古族各部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的是谁?(成吉思汗) 教师:1206年,蒙古国成立,铁木真为大汗,之后,成吉思汗发动大规模的扩张战争,建立起横跨亚欧的蒙古帝国。成吉思汗对蒙古族作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你怎样来评价他? 学生:(讨论)杰出的首领、政治家、军事家 教师: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来评价历史人物既要看到其推动历史发展的积极方面,又要看到其消极影响。成吉思汗完成了蒙古统一大业,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政权,为元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他及其子孙的扩张战争给世界各地人民造成深重灾难。 2、元统一全国

浅谈元代民族文化的交融与传播(一)

浅谈元代民族文化的交融与传播(一) 元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独特的时代。由于元朝政府在宗教和文化方面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政策,各民族之间呈现出相互交融局面。 政治治理:蒙元政权是一个多民族利益集团联合体 蒙元政权是一个多民族利益集团联合体。中统政权(1260--1264年)初期,忽必烈重用汉臣,中书省宰相半数以上是汉人官僚。山东世侯李璮叛乱(1262年)后,忽必烈疑忌汉臣,开始起用西域人,回族和畏兀儿人在国家经济、军事及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回族人善理财,正投合蒙元贵族搜刮、挥霍财富的心理。阿合马,中亚费纳喀忒(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西南、锡尔河右岸)人,在世祖时期当了近20年宰相,主掌财政,是忽必烈进行统一战争期间倚赖的经济大臣。畏兀儿人廉希宪文武双全,是朝廷重臣。他的汉学修养很深,“与诸儒讲求事君立身大义,品评古今人物是非得失,焚香鼓琴,夜分乃息”。时人称他为“廉孟子”。另一位回族人赛典赤.赡思丁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在这个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他兴修水利,创办学校,深受当地人民拥戴。明永乐初年开始下西洋的郑和也是回族,出生云南,想必是迁徙云南的回回的后裔。忽必烈政权后期,还谨慎地起用了一些南人,如宋宗室后代、大书画家赵孟俯。此外,朝廷中很可能还有一些欧洲人充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那本《马可.波罗游记》中就自称曾在扬州做过三年地方官。 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优秀人才在政府各部门中工作,他们在中原生活多年,学习吸收汉文化养料,同时也将本民族的语言、习俗带到中原汉地,从而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 宗教信仰:元代奠定了中国五大宗教并存的格局 在元朝中后期,朝廷(特别是后宫)里有不少高丽人,这给元廷带来些许异域风情。高丽曾被视为元朝的一个行省,许多方面受中原的影响。忽必烈手下儒臣郝经写过一首诗,形容这种影响:“高丽立国千余年,跨山连海东北偏。文物制度慕汉唐,衣冠礼乐如中原。” 除上所述,各民族文化的交融还特别表现在宗教信仰方面。蒙古族信仰萨满教,但在民族扩张和迁徙过程中,蒙古人并不排斥其他宗教信仰。马可.波罗称,忽必烈把佛教的释迦牟尼、伊斯兰教的穆罕默德、基督教的耶稣和犹太教的摩西称为四大先知。可见蒙元贵族对各大宗教采取了宽容态度。 蒙古时期伊斯兰教徒进入中国主要是由于蒙古西征引发的。一方面在中亚的各蒙古汗国后来大都伊斯兰化,另方面蒙古军西征东返时带回大批伊斯兰教徒,他们多是商人和工匠。元初大都有回族三千户,有“元时回族遍天下”之说。据张国刚、吴莉苇着《中西文化关系史》,元灭南宋后,开封的犹太人在朝廷支持下建犹太会堂,面积达一万余平方米。到明朝时,开封犹太人约4000—5000人,有人还经科举考试进了衙门做官。也里可温、罗马天主教在元朝也有一定的传播,元中央机构有掌管也里可温的崇福司。忽必烈曾派马可.波罗父子作为信使与罗马教廷进行联络。忽必烈死后,教皇的特使意大利方济各会士孟德高维诺的约翰来到大都,并在大都建立第一个天主教传教区。元时,南方的泉州是天主教徒较多的城市,他们从海路来到中国。 南宋宫廷琴师汪元量写过一首《自笑》诗:“释氏掀天官府,道家随世功名。俗子执鞭亦贵,书生无用分明。”意思是说,佛教(藏传佛教喇嘛教)在当时得到官方的大力扶植。忽必烈曾让藏僧八思巴传授灌顶,让他造蒙古新字,又任他为帝师,兼领全国佛教及藏族地区僧俗事务。蒙古族文化中藏文化元素居多。帝师在朝中地位尊贵,《元史.释老传》形容这种尊贵说:“百年之间,朝廷所以礼敬而尊信之,无所不用其至。虽帝后妃主,皆因受戒而为之膜拜。”正因为这种尊贵的地位,使得后来在汉地的僧徒越来越腐化霸道,造成了不良影响。位于北京西城、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元朝建筑白塔寺(妙应寺)就是一座喇嘛塔,设计者是尼泊尔人阿尔尼格。元时道教也有很大发展,如果说丘处机不远万里赴西域拜见成吉思汗颇具传奇色彩,那么以内丹修炼为主的全真道进入全盛期,就是实实在在的事了。

元代社会与元代山水画

摘要:元代虽然只有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但在绘画上却是继宋代之后的又一个高峰,且是个绘画风尚骤转期。和宋代的“写实”相比,无代的绘画呈现出强烈的“写意”性。对后世绘画影响甚大。元代绘画之所以在宋的基础上出现这样的转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元代所实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逼迫着一部分民族意识强烈的知识分子选择了“亲近自然,隐迹山林”的生活,生活境遇的改变导致了思想观念的改变,并最终导致了绘画风尚的转型。 关键词:风尚骤转期写意民族歧视气韵 [中图分类号]:j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12-0114-01 中国山水画是以自然山水作为描写对象的绘画形式,它孕育于秦汉,萌芽于魏晋,独立于隋代,成熟于唐代,于宋元达到高峰。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期间流派纷呈,名家辈出。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元代是继宋代之后我国山水画创作的又一个高峰,但和宋代的“写实”相比,元代的绘画呈现出强烈的“写意”性,因此,在绘画史上,元代是个风尚骤转期。在元代,中国画的写意特征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特别是元四家的创作更是将这样的一种画风推到了极致。直接影响了明清两朝的山水画创作。甚至直到今天,他们所确立的技法特征和审美典范依然是当代画家追幕学习的对象。 元代绘画之所以呈现出强烈的“写意”特征,与元代社会特殊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 元是我国北方蒙古族政权。1234年灭与南宋对峙的金。1271年采汉制建元。1279年灭了抵抗了五十年的南宋,统一全国。公元1368年,明军大将徐达攻入大都,元朝灭亡。元代虽然只存在了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但它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为元是个少数民族政权,因此为了维护其统治,在民族政策上,元代实行的是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元世祖时,把居住在当时中国境内的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包括原来蒙古各部的人:第二等是色目人,包括西夏、回回、西域以至留居中国的一部分欧洲人;第三等是汉人,包括契丹、女真和原来金统治下的汉人;第四等是南人,指南宋统治下的汉人和西南各民族人民。元统治者把色目人列为第二等,是因为要提高回回上层分子的地位,使他们成为蒙古贵族统治的助手。把汉族分为汉人和南人,则是为了要分化汉族人民,削弱他们的反抗力。 在这样的一种民族高压政策下汉族知识分子蒙受着巨大的屈辱,元代画家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大一部分民族意识强烈的画家选择了“亲近自然,隐迹山林”的生活。 以元四家为例: 黄公望,当过小的书吏,后因别人犯罪连累而入狱,出狱后做了全真教的道士。 王蒙,当过小官,明初,累罪入狱,死于狱中。 倪瓒、吴镇,是名副其实的隐者,尘世之外的人。 从中可以看出在元代,归隐的文人画家成了创作的主流,因此两宋时期在画院中表现的十分突出的绘画职业化的倾向有了明显的改变。绘画的商品性也有所减弱。专业画家的创作明显萧条下来。用以表达士大夫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的文人画取代了院体画的地位而占据画坛的主流。 于是,重气韵、轻格律,注重主观抒情自然就成为了元代画家追求的审美特征。其中元四家的创作最具代表性。 元四家之首的黄公望的山水画苍茫简远,气势雄秀。有“峰峦浑厚,草木华滋”之评。设色多用淡赭,称“浅绎”。对明清山水画影响甚大,其代表作《富春山居图》,将富春江两岸数百里精粹聚于笔底,满纸空灵秀逸,笔简意远。此画主要是描写浙江富春江一带的山水

元代赘婚制度法律研究

元代赘婚制度法律研究 赘婚是我国一种特殊的婚姻形式,在人类婚姻史上,也是婚姻法制的一项重要规定。其历史源远流长,最初的起源早已不可考,但最早至周朝时期便已经存在,直至现代。 随着时代的演变与发展,赘婚也在不同的地域与族群之间,通过自己的需求与规范,不断的完善。至元代时期,赘婚制度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政府通过法律的形式使赘婚合法化,加上元代多元法文化的统治和观念,使赘婚产生了崭新的面貌与形式,如创造出了历朝历代都没有的“年限女婿”。 相对于以往父权社会婚姻以男方为主,赘婚的不同之处在于以女方需求为主,男方需对女方家尽义务。元代赘婚形式多种多样,分为“出舍女婿”、“归宗女婿”、“养老女婿”和“年限女婿”。 赘婿加入了新的家庭,新旧成员之间难免会有各种权利与义务的冲突,其中受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新成员赘婿,其面临着新的责任与挑战。招赘女的法律地位也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高,虽然可以留在本家,却仍然无法抵挡父权体制与权力的渗透,只能任人宰割。 赘婚发展至元代,不但产生了重要的转折,也直接影响了明清关于赘婚的法律规定。那么相较于其他的朝代,元代的赘婚又有何特殊性?赘婚的详细内容又是怎样?最重要的是,选择如此婚制的人们,是出于如何的因素与考量?本文将一一论述上述问题以及赘婚在元代的法律地位。 希望通过元代赘婚所反映出来的现象,进行整体而细微的分析,还给元代赘婚一个较为具体的全貌和公正的评价。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元代赘婚的定义和种类分析,从赘婚的本质出发,分析赘婚的种类,整体的认识赘

婚制度。 第二个部分主要论述了元代政府对于赘婚的法律规治,从婚书和聘礼的规定中详细的分析赘婚在元代的新面貌,并探讨赘婿在赘婚中的权利义务。第三部分结合史料分析赘婚的历史源流,招入赘的原因以及在元代的新发展,并从中探讨赘婚在元代兴盛的原因。 第四部分主要分析赘婚中的家庭矛盾,介绍招赘女这一特殊群体的法律地位,从中对元代赘婚中所反映的法律伦理观念进行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