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必修四单元测试题及详细答案单元综合检测(三)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单元测试题及详细答案单元综合检测(三)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单元测试题及详细答案单元综合检测(三)

单元综合检测(三)

(测试用时:150分钟,测试分数:150分)

一、基础知识(34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

A.天梯石栈.(jiàn)群山万壑.(hè)

峥嵘崔嵬.(wéi) 乘彼垝垣.(yuán)

B.磨牙吮.血(shǔn) 渚.清沙白(zhǔ)

槛.菊愁烟(jiàn) 星月皎.洁(jiǎo)

C.载.笑载言(zǎi) 及尔偕.老(xié)

咥.其笑矣(xì) 雕.阑玉砌(diāo)

D.犹可说.也(tuō) 渐.车帷裳(jiān)

无语凝噎.(yī) 不谙.离别(ān)

解析:选B。A项,“栈”应读“zhàn”;C项,“载”应读“zài”;D项,“噎”应读“yē”。

2.下列各句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

A.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

B.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C.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罔然。

D.其色残淡,烟霏云敛。

解析:选B。A项,“勾”应为“钩”;C项,“罔”应为“惘”;D项,“残”应为“惨”。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不与秦塞通人烟

...通人烟:相互来往

锦城

..虽云乐,不如早还家锦城:成都

B.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小洲

恐年岁

..之不吾与年岁:年纪,年代

C.送子涉淇,至于

..顿丘至于:到达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将息:将要休息

D.锦瑟无端

..五十弦无端:不知原因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将:即将

解析:选A。B项,年岁:时光。C项,将息:休息,调养。D项,将:请。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今天是暑假开学的第一天,还不到十点钟,教室里就高朋满座

....,全班同学都到齐了。

B.这对老朋友分别了近半个世纪,没想到这次居然在大街上萍水相逢

....,于是站在路边畅谈起来。

C.剑门关地势险要,真是一夫当关

....。

....,万夫莫开

D.张明和小强是大学的同班同学,毕业后不约而同地都去了海南,但都没有找到

满意的工作,在一次偶然相聚的时刻,两人禁不住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

.....

.......,.相逢何必曾

相识

..”。

解析:选C。A项,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本句属于对象误用。B项,萍水相逢:比喻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不合语境。D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指有着相似的不幸遭遇的陌生人。这里不合语境。

5.下列各项中,画线的诗文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为什么有些同学的作文有写不完的有趣事儿呢?奥秘就在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诗句里,原来他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呢。

B.在奋斗过程中,我们必定会经受许多挫折和失败,只要我们坚信“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树立信心,鼓足勇气,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C.世上的路万千条,最值得你走的只有一条,此路在何方,当需你苦苦寻觅,这就不免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放出眼光用心抉择了。

D.南宋词人张孝祥被贬途经洞庭湖,写下了“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这样的好词以明高洁情怀,与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有异曲同工之妙。

解析:选B。“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王维的《终南别业》,意为诗人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这两句诗是刻画的隐居者自由惬意的形象,与全句意境不合。

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李商隐身上有一种“晚唐”气象。________入世不得,出世也不得,所以他常在宗教世界里寻找心灵的解脱。

①“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是他怀才不遇的感慨。

②既对政治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又流露出愤慨与失望。

③“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是他自嘲的哀叹。

④只能苦苦奋斗,争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⑤自称是帝胄之后,但早已家道败落。

A.②⑤④③①B.③①②④⑤

C.②④⑤①③D.⑤④②①③

解析:选D。⑤句的“家道败落”与④句的“只能苦苦奋斗”写李商隐的人生际遇。

①③为相似的句式,并与②形成总分关系。

7.近日,某中学生发微信朋友圈称:“你们让我这个经常早上6点多才进教室的人情何以堪啊!”并附了一张图片:一块黑板上写着大大的“表扬”二字,下面是早到教室学习的学生名单,最早的一名学生到教室的时间是5点30分。对于这样的表扬,你是支持还是反对?请说明理由。

要求:①观点明确;②语言表达简明、得体;③字数不少于30字。(5分)

答:

答案:(示例1)我反对。这种表扬就是变相的竞争,会导致同学之间的攀比,从而影响睡眠,损害健康,最终影响学习成绩。

(示例2)我支持。早读是提高成绩的重要途径,早起也是有益健康的好习惯。这既是一种较好的激励机制,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时间观念的良好方法。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5分)

从全球范围看,智慧城市建设各有偏重:以“数字城市”为中心的“科技型智慧城市”,重点是先进信息通讯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智能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型智慧城市”,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提升城市管理和运营的效率;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点是信息通讯技术在文化消费生活中的应用,以提升城市的宜居度和人文关怀。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是:科技型智慧城市建设是主流,管理型智慧城市建设虽然渐被重视,但与人们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人文型智慧城市建设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都关注较少。

答案:①重点是提升城市的信息化水平②重点是信息通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③以“智慧生活”为中心的“人文型智慧城市”

9.下图是“合肥志愿者”徽标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及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字。(6分)

答:

答案:①单个人形类似字母“F”,两个人形组成字母“H”,寓意“合肥”。②两个人携手相牵,组成一颗大的心形,寓意奉献互助,团结一心。③两个人形组成三颗“心”,寓意你、我、他与服务对象心连心,共建爱心社会。

二、默写名句(12分)

10.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2)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3)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6)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7)独上高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晏殊《蝶恋花》)

(8)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

(9)氓之蚩蚩,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氓》)

(10)惟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不改此度?

[屈原《离骚(节选)》]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答案:(1)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2)枯松倒挂倚绝壁(3)别有幽愁暗恨生(4)相逢何必曾相识(5)蓝田日暖玉生烟(6)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7)望尽天涯路

(8)杨柳岸、晓风残月(9)抱布贸丝(10)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11)艰难苦恨繁霜鬓

三、阅读鉴赏(4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2题。(11分)

行香子·题罗浮①

葛长庚②

满洞苔钱③,买断风烟,笑桃花流落晴川。石楼高处,夜夜啼猿。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

细草如毡,独枕空拳,与山麋野鹿同眠。残霞未散,淡雾沈绵。是晋时人,唐时洞,汉时仙。

【注】①罗浮:据传说,浮山为蓬莱之一阜,唐尧时,浮海而至,与罗山并体,故称“罗浮”。②葛长庚:南宋道士,能诗赋,长于书画,晚年隐居著述。③苔钱:因苍苔形圆如钱,故名。

11.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绘罗浮山的自然风光?请简要赏析。(5分) 答:

答案:①比喻。把形圆如钱的苍苔直接称为“苔钱”。②想象。面对满洞风烟,诗人想象是苔钱“买断风烟”,其实洞中的风烟并非人为买断,而是以此形容洞中风烟之多,似乎别处的风烟都专聚于此。③视听结合(动静结合或以声衬静)。看到的是洞中风烟迷蒙,苍苔遍布,片片桃花随溶溶川水流出;听到的是声声猿啼。视听结合,客观地描绘了罗浮山清寒的自然风光。

12.词的下片描写了作者怎样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

答案:词的下片描写了作者闲散自在的隐居生活。在深山岩洞之中,绿草如茵,烟霞缭绕,诗人曲肱而枕,与麋鹿为伴,远离尘世,过着神仙般的生活。表达了作者陶醉于隐居生活,闲适自在,怡然自得之情。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3~14题。(11分)

江上逢羽林①王将军

李郢

虬须憔悴羽林郎,曾入甘泉侍武皇。

雕没夜云知御苑,马随仙仗识天香。

五湖归去孤舟月,六国平来两鬓霜②。

唯有桓伊③江上笛,卧吹三弄送残阳。

【注】①羽林:原是汉代禁卫军。西汉武帝时设立,其意“为国羽翼,如林之盛”,

后代禁卫军亦常有羽林之名。②春秋时,越国范蠡帮助勾践灭吴后便归隐五湖;秦朝时,秦将王翦灭六国后告老还乡。③桓伊:东晋将领、名士、著名音乐家,善吹笛,世称“江左第一”,有“笛圣”之称,著名琴曲《梅花三弄》就是根据他的笛谱改编的。

13.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羽林将军形象?(5分)

答:

答案:诗中的王将军是一个“昔日豪华、今朝寂寞”的将军形象。他相貌威武,虬须美髯,气派非凡。昔日,他曾沐浴皇恩、深受皇帝宠信,进入皇宫御苑,尾随皇帝仪仗,侍卫皇帝,荣耀一时。但如今,王将军风光不再、两鬓苍苍,他孤独落寞、形影相吊,归隐五湖、憔悴不堪。只是偶尔在夕阳西下时,在船头横笛卧吹,演奏凄清忧伤的《梅花三弄》。

14.这首诗主要使用了哪两种表达技巧,请赏析。(6分)

答:

答案:(1)今昔对比。诗中将王将军昔日的意气风发与如今的老态龙钟、憔悴孤独形成对比。凸显出王将军如今的“憔悴”的境遇,流露出诗人对王将军不幸遭际的深切同情与感伤。(2)衬托。诗中颔联写王将军昔日被君王宠幸,却只写“雕知御苑”“马识天香”,以雕与马对皇宫御苑的熟悉来衬托人物,足见王将军当时备受君王恩宠。这样写既呼应了王将军原来羽林军的身份,又为下文王将军归隐后的遭遇埋下了伏笔。(3)虚实结合。诗中塑造王将军形象勾连虚实,“曾入”后三句写昔日恩宠,后四句中“孤舟月”“两鬓霜”,写今日落寞、一无所有。诗中一虚一实,两相结合,凸显出王将军如今“憔悴”的孤独落寞境遇。(以上三种任答两种手法且意思对即可,答题时需注意条理,需答出表达技巧、联系诗句、指明效果。) (4)用典。颈联中“五湖归去”,用春秋时期越国范蠡帮助勾践灭吴后归隐五湖的典故;“六国归来”,用秦将王翦灭六国后告老还乡的典故。尾联“江笛卧吹”用桓伊的典故。在诗句中暗示王将军没有居功处显的命运,借以表达诗人对王将军遭遇的深深叹惋。(5)借代。首联用“甘泉(宫)”代指唐朝皇宫;以“武皇”代指唐朝天子。唐诗中常见的“以汉代唐”的含蓄写法,便于表达作者情感和褒贬态度。(这两种手法酌情赋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题。(22分)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人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明镜所以昭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

(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删改)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致:达到

B.是故绝.江海者托于船绝:横渡

C.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贱:地位低下

D.怨雠.并前雠:同“仇”,仇恨

解析:选C。认为……是低贱的,轻视,意动用法。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登高以.望,太息而叹

秦人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B.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其.孰能讥之乎

C.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D.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解析:选D。D项,均为连词,表因果,就,那么。A项,前一个为连词,表修饰;

后一个为介词,用。B项,前一个为代词,他的;后一个为语气副词,难道。C项,前一个为连词,于是就;后一个为介词,趁机。

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B.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C.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D.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解析:选C。“者”“也”的判断句式。

1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人君树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身败名裂,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否尊贤而下士。

B.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

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而赵简主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

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

解析:选B。弦章的观点是齐景公应该学习齐桓公,那么齐国的大臣都是管仲一样的人才了。

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5分)

译文:

答案:想要使天下安定太平,并且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的君王,一定要尊重贤臣并且谦虚地对待士人。

(2)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5分)

译文:

答案:知道厌恶那些历史上导致国家动荡灭亡的方法,却不去追求、学习那些历史上让国家安定昌盛的方法,那么与倒退着跑却想要追上前面的人的行为没有差别。

想要使天下安定太平,并且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的君王,一定要尊重贤臣并且

谦虚地对待士人。朝廷没有贤臣,就像鸿鹄没有翅膀一样,虽然有飞翔千里的愿望,还是不能达到自己心中想要到达的地方;所以越过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达远方的人要依靠车马,想要称霸成王的人要依靠贤士。因此,吕尚被聘用,天下人就知道商将要灭亡,周将要称王了;管仲、百里奚被任用,天下人就知道齐、秦一定会称霸了。纣王任用恶来,齐国任用苏秦,秦王任用赵高,天下人就知道他们将要灭亡了。

齐景公攻打宋国,来到岐堤上面,登高而望,长叹道:“过去我的先父桓公,只有八百辆兵车,就能在诸侯中称霸。如今我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长久地呆在这里,难道是因为没有管仲的缘故吗?”弦章回答说:“我听说,水面宽广,鱼儿就长的大,君王圣明,臣子就忠诚。从前,因为有桓公,所以才有管仲;现在如果桓公在这里,那么车下的大臣就全都是管仲了。”

杨因求见赵简主,说:“我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侍奉国君,又有五次被撤职;听说您喜爱士人,特地跑来见您。”赵简主听了,停止吃饭,叹息不已,直起身子,跪着行走。左右的人上前劝谏说:“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这说明他不受大家欢迎;侍奉国君五次被撤职,这说明他对国君不忠。现在你的士中见到了有过失的人。”赵简主说:“你们不知道啊,美女是丑妇的仇敌;品德高尚的君子,是被乱世所疏远的;正直的行为,是邪恶坏人所憎恶的。”于是出去接见杨因,并授给他相位,国家治理得很好。

子路问孔子说:“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子路说:“晋国的中行氏尊重贤能,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他的灭亡是什么缘故?”孔子说:“中行氏尊重贤人却不能重用他们,轻视不贤之人却不能罢免他们;贤能的人知道他不重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贤之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贤能的人埋怨他,不贤之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同摆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不遭灭亡,能够办得到吗?”

没有永远安定的国家,没有一直自觉的人民;得到贤能的人才国家就安定昌盛,失去贤能的人才国家形势就会变得危急甚至国家灭亡,自古至今,没有不这样的。明镜是用来清晰地反映外物的,过去是用来认识现实的。知道厌恶那些历史上导致国家动荡灭亡的方法,却不去追求、学习那些历史上让国家安定昌盛的方法,那么与倒退着跑却想要追上前面的人的行为没有差别。

四、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张明娟无偿献血始于2002年。那一年5月,她的父亲突发脑溢血被送进原宝鸡铁路医院救治。老人脑部大量出血,生命垂危,急需输血维持生命。危急之际,医院众多医生和护士争先恐后地到献血车上为老人献血,最终帮老人渡过了危险。这一幕让她感动

得落泪。从那时起,张明娟一家就开始了无偿献血。截至2016年,张明娟献血30次,11 000毫升;丈夫杜明献血31次,12 600毫升;女儿杜欣献血13次,4 000毫升,一家三口共计献血27 600毫升。

2013年11月,她和爱人获得了国家颁发的无偿献血奉献金奖荣誉证书。同时,她也收到了市长上官吉庆的慰问信。市长在信中写道:你们的每一次伸手,每一次无私的捐献,都是一场爱的传递,生命的接力,都可能带给一个绝望的家庭以希望。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本题是材料作文,可以从多角度进行立意:从张明娟及其家人的角度切入,可写感恩、回报、无私奉献等;从医院的角度切入,可写责任心、仁爱之心、关怀之心;从市长及国家的角度切入,可写弘扬正能量、爱的接力等;从这几个主体的相互关系切入,可写有了社会良知和人的良知、社会责任和人的责任,才会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团体、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感恩、爱的传递等。

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单元综合测评(一) 我有一个梦想 (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解玺璋推出的新作《君主立宪之殇:梁启超与他的“自改革”》,聚焦梁启超主张“自改革”的这 段历史,让我们重回那个波谲云诡 ....的年代。 ②提到贪官,老百姓脑海里往往出现这样一个形象:大腹便便 ....的肚子,油光锃亮的脑门儿,穿着扣不上扣子的西装,还架着一副显得很诚善的黑框眼镜。 ③中国需要在国际平台上做一个有相当规模的展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西方艺术界对于中国当代艺术 的管见所及 ....。 ④钱钟书先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奇才,被誉为“学术泰斗”,他知识渊博,学养丰富,治学严谨,其 文章达到了不赞一词 ....的地步。 ⑤2016年钢铁行业利润率虽悄然反弹,但日渐式微 ....,仍创近年次低点,预计在行业整合的背景下,2017 年将会继续好转,且机遇与风险并存。 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人口越来越少,有些山区甚至出 现了十室九空 ....的现象。 A.①②④B.②③⑥ C.①④⑤D.③⑤⑥ 【解析】①波谲云诡:形容房屋建筑形式就像云彩和波浪那样千姿百态。后多用来形容事态或文笔变幻莫测。也说“云谲波诡”。②大腹便便:本义就指肚子大,与“肚子”语义重复。③管见所及:指自己的见识不广,看法未必正确。用作谦辞,用在此处不当。④不赞一词:形容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增添一句话。此处合适。⑤日渐式微:逐渐没落,销声匿迹。泛指事物或人逐步地衰落。此处合适。⑥十室九空:形容天灾人祸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不合语境。 【答案】 C 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__①__不要依赖译文。__②__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其实,__③__肯动脑筋,__④__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__⑤__,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看译文也无妨。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__⑥__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测试题

第2单元 综合测试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物华天宝钟明鼎食老当益壮高山流水 B.人杰地灵淹淹一息穷且益坚青云之志 C.千里逢迎天高地迥桑榆非晚皇天后土 D.高朋满座萍水相逢一芥书生形影相吊 2.下列各句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②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③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④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⑤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⑥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③④⑤⑥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身之志 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 不许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为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乎遑欲何之为故)2()1( B.?? ?????辞不赴命供养无主以臣遂见用于小邑余贫苦以家叔,)2(,)1( C.?? ?????亦若此矣其自视也征一国者而控于地而已矣而时则不至,,)2(,)1( D.?? ?????已是汤之问棘也而昨非是觉今实迷途其未远)2(,)1( 5.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又因为《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所以又称骚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 B.《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C.《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逍遥游,即超然物外、无拘无束、绝对

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二)(B卷 能力素养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单元质量检测(二) (B卷能力素养提升)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阅读鉴赏(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逍遥游》是《庄子》内7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不管《内篇》是否庄子手订,把《逍遥游》放在首篇,客观上也的确显示了它在整个《庄子》中的突出地位。这足以证明编书者是一位对庄子思想理解极深又有高明见解的人。 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思想学说——逍遥哲学的开创者。“逍遥”一词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但作为哲学概念和对人生心理状态的抽象哲学概括来使用,却始于《庄子》。它的内涵虽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而言又不同于《诗经》中的“逍遥”,而是更丰富了。从《逍遥游》的内容来看,“逍遥”在这里是指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近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庄子思想的核心。庄子思想的庞大体系,就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构建起来的,其他一切思想观念和理论元素无不与这一核心存在着紧密联系。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显示了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主要特质。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就是一整套关于追求“逍遥”的“逍遥哲学”。若从“逍遥哲学”这个角度来观察庄子思想的各个部分,我们就会发现,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它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庄子的社会思想是它产生及形成的心理土壤,庄子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是它的具体表现和外化形式。 庄子认为,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待”的,即有条件的、受限制的,因而都是不自由的,即使那些自以为逍遥,表面上看去也貌似逍遥的人与物,也是如此。比如,在《逍遥游》中描写的貌似逍遥的大鹏,是很不自由的,因为体型太大,飞翔时不仅需凭飓风之力来托负,而且还必须有大的空间才能展翅。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才受到小鸟斥鴳的嘲笑。斥鴳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大鹏优越,是最自由的。其实这正反映了它由于生活环境的狭小所带来的局限,因为它无能力到广阔天地中去遨游,所以形成了目光短浅的习性。这讲的是万物在空间上的局限。 在时间上也是如此。朝菌不可能了解一天之外发生的事情,寒蝉不可能知道一年四季的变化,而生命长的灵龟和大椿也不能知道其生前死后的事。这讲的就是万物在时间上的局限。至于人类,看上去似乎比动、植物自由得多,实际上他们所受的限制也更多,除了名、利、富、贵之外,还有伦理道德、感情欲望等多种牵累,而且对死亡的恐惧和担忧的精神负担,远远超过其他生物。从受限制这个角度来审视人生,人是世界上所有事物之中最不自由的。所以庄子认为只有“无己”的“至人”、“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才是进入绝对自由境界的人,这就是庄子的理想人格,而“逍遥游”也就成了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学常识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学常识 作家作品。 1、黄药眠(1903-1987),原名黄访、黄恍,著名的教育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和作家。他以学术上鲜明的倾向、独特的见解、丰硕的成果而享誉国内外。著有长诗《桂林底撤退》,小说集《暗影》《再见》,论文集《论走私主义者的哲学》等。 2、刘白羽是当代文学杰出代表人物,卓越的散文家、报告文学家、小说家、作家。 193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38年作为一个追求进步、向往革命的青年作家,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从此矢志不渝地投身到改变民族和祖国命运的斗争中。 1950年参加编制反映解放战争的影片《中国人民的胜利》荣获斯大林文艺奖金一等奖,散文集《芳草集》荣获1989年优秀散文奖、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荣获第三届(1991年)茅盾文学奖和1986—1994年度炎黄杯人民文学奖、长篇传记文学《心录的历程》获首届(1990—1994年)中国优秀传记文学作品奖。代表作有《长江三日》《心灵的历程》《黄河之水天上来》《第二个太阳》《中国人民的胜利》《芳草集》《红玛瑙集》《早晨的太阳》《万炮震金门》《五台山下》等。其作品《长江三日》被选入高中教材。 3、雅—伊瓦什凯维奇(1894—1980),波兰当代杰出的诗人和小说家,也是非常优秀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自成一派,自然流畅,真切中见精神,朴素中有华彩。 4、闻一多:原名闻家骅,号友三。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的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讲》,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5、艾青:中国现代作家,原名蒋海澄,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成名。 6、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龚舒婷,福建泉州人。当代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等。舒婷的诗既有鲜明的时代叛逆精神又有执著而深切的爱国之情,被人誉为“心灵世界的歌”。 7、朦胧诗是新时期诗坛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一个诗歌浪潮,也是一个取得了相当高艺术成就的诗歌流派。它于70年代后期产生。朦胧诗强化现代意识,突现创作主体,拓宽了诗歌的表现领域,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给诗歌带来了更多扑朔迷离的意象和暗示意味,显示了与30年代诗歌决然不同的特色。朦胧诗的代表作家有舒婷、顾诚、江河等。 朦胧诗的特点:构思上,强调内在思维;表现手法上,追求意象化,往往将象征、暗示、通感等手法并用,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 8、阿赫马托娃:俄罗斯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诗人之一。她和前夫古米廖夫同时阿克梅派的杰出代表。人称“俄罗斯诗歌天空的月亮”。早期的室内抒情诗以“巫性思维”窥测人性,晚年将自己定位为“尘世的圣母”,医生持续表达对人的终极关怀和爱。 9、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遗著有《文山先生全集》。《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文。诗集命名为《指南录》,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诗意。 10、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他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命名自己的书房为“七录斋”。他组织了爱国社团复社,成为复社的领袖。在文学上,他提出“兴复古学”的主张。著有《七录斋集》。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复习知识整理

语文必修四复习知识整理 一、字音字形 谙(ān)熟彩笺(jiān)画舫(fǎnɡ)叨陪鲤对(tāo) 篦子(bì)筵(yán)席愧怍(zu?)砭(biān)人肌骨 嫉恨(jí)翼轸(zhěn)踬踣(zhì b?)潜规则(qián) 舸舰(gě)胜饯(jiàn)菁(jīnɡ)华浩气四塞(sāi) 勖(xù)勉湍(tuān)急杌陧(wù nia)一抔(p?u)土 剑戟(jǐ)笞(chī)刑黝(yǒu)黑睇眄(dì miǎn) 彭蠡(lǐ)脸颊(jiá)捻(niǎn)子呕哑(ōu yā) 凝噎(yē)悯(mǐn)默栗冽(lì lia)丰草绿褥(rù) 荫翳(yì)桎梏(zhìgù)狗彘(zhì)之畜(xù) 虾蟆(há má)推搡(sǎnɡ)台隍(huáng)嘲哳(zhāo zhā) 帝阍(hūn)遄飞(chuán)数罟(cù gǔ)云销雨霁(jì) 夔(kuí)州编纂(zuǎn)簪笏(hù)险巇(xī) 二、词语部分 社稷:“社”指神土,“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豁然开朗:指顿时现出宽敞明亮的境界。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义愤填膺(yīnɡ):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 安之若素: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 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息,呼吸时进出的气。 大放厥词: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 荒烟蔓草:蔓生的草难于彻底铲除。比喻恶势力一经滋长,就难于消灭。蔓草,蔓延生长的草。 慢条斯理: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 荷枪实弹:扛着枪,上了子弹。形容全副武装,准备投入战斗。荷,扛。 扪参历井:(1)唐李白《蜀道难》诗:“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井,皆星宿名,分别为蜀秦分野。谓自秦入蜀途中,山势高峻,可以摸到参、井两星宿。后因以“扪参历井”形容山势高峻,道路险阻。(2)形容世路艰难。 呕哑嘲哳:形容声音嘈杂零乱。 雕栏玉砌:形容富丽的建筑物。雕,雕绘;栏,栏杆;砌,石阶。 物华天宝:指各种珍美的宝物。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 人杰地灵: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杰,杰出;灵,好。 钟鸣鼎食: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 命途多舛(chuǎn):形容在人生道路上历经坎坷,屡遭磨难。 老当益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当,应该;益,更加;壮,雄壮。 穷且益坚: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穷,穷困;益,更加。 东隅:日出之处。指早晨,引申为青春年少。 桑榆:日落之处。指傍晚,引申为年老迟暮。 叨陪鲤对:是受人宴请的客气话。叨,谦词,受到(好处);陪,奉陪。 衔枚疾走:形容夜晚秘密急行军。衔,用嘴含;枚,像筷子的东西,两头有带,可系于颈上;疾走,快走。 毋宁:不如。 诉诸:告诉给……听,指利用。 缄口不语: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缄,封闭。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充,塞住。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5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单元检测题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单元检测题 一、基础演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迁徙.(xǐ)草芥.(jiè)泠.然(lǐng)覆.水难收(fù) B险衅.(pàn)日笃.(dǔ)盘桓.(huán)北冥.神功(míng) C希冀.(jì)拔擢.(zhuó)晦朔.(shuò)五尺之僮.(tóng) D万仞.(rèn)舂.粮(chōng)陨.首(yǔn)太子洗.马(xǐ)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此小大之辩也B旬有五日而后反 C祖母今年九十有六D愿陛下矜悯愚诚 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而后乃今将图南.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水.击三千里D包.举宇内,席.卷天下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野马者,尘埃也,生物 .. ..之以息相吹也B蟪蛄不知春秋 C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则将徙于南冥 ..D海运 5.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之.二虫又何知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臣以.奉养无主 C以五百岁为.春不足为.外人道也 D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皆出于此乎 6.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 A奚以知其然也B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C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也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7.下列对文学常识及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现存33篇,后人以“内篇”“外篇”“杂篇”分之。 B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臣子写给国君的奏章。诸葛亮的《出师表》就是这种文体。《陈情表》的作者李密是西晋人,曾在前朝做蜀汉之官,入晋后,不再为官。 C庄子宣扬完全超然而神秘的境界和不要任何客观条件,不受任何客观限制的所谓“无待”的自由。 D《陈情表》成功的将描写和抒情相结合,深深的打动了晋武帝,从而摆脱了官场的苑囿。 二、精段精练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8—11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二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二测试题沧海一笑原创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秦军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 B.越国以鄙.(bǐ)远君之薄.(bó)也共.(gōng)其乏困 C.朝济.(jì)而夕设版焉秦伯说.(yuè)失其所与.(yǔ) D.若不阙.(jué)秦,将焉取之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之 2.下列句子,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夜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 B.越国以鄙(边邑)远 C.行李之往来,共(同“供”,供给)其乏困 D.阙(损害)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3.选出有两个通假字的一项 A.①无能为也已②且贰于楚也③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B.①共其乏困②因人之力而敝之③何厌之有 C.①秦伯说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D.①敢以烦执事②焉用亡郑以陪邻③失其所与,不知 4.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 ... ..之往来,共其乏困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以其无礼 ..于晋,且贰于楚也 D.微夫人 ..之力不及此 5.“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以为得之矣 6.下列加点词语没有活用的一项 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B.越国以鄙.远 C.既东.封郑 D.郑既知亡.矣 7.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完全相同的一项 例:晋军.函陵 A.秦伯说,与郑人盟. B.因人之力而敝.之 C.朝.济而夕设版焉 D.既东封.郑

8.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A.缓不济.急 B.同舟共济. C.假公济.私 D.无济.无事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无礼于.晋吾祖死于.是 B.以.其无礼于晋扶苏以.数谏故 C.许.之高可二黍许. D.吾其.还也吾视其.辙乱 10.选出加点词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以其无礼于.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 C.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 D.朝济而夕设版焉.焉.用亡郑以陪邻 11.下列各项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何厌之有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以其无礼于晋 12. 下列几项中,不是烛之武说服秦王退兵理由的一项是() A. 郑是小国,对秦无多大用处 B. 亡郑对秦有害而无益 C. 放过郑国对秦有益而无害 D. 晋忘恩负义、贪得无厌,必将犯秦 13.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 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 D. 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14.选出与例句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以.乱易整 A.敢以.烦执事 B.越国以.鄙远 C.焉用亡郑以.陪邻 D.阙秦以.利晋 E.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5.选出对下列两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②将焉.取之 ③既东封.郑④又欲肆其西封.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同,③④不同

高中语文(苏教版)教材(必修一)汇总

高中语文(苏教版)教材分析(必修一) 我省我市从今年秋季开始,高中进入新课程改革,高一语文使用的是苏教版的教材。对于这套新教材,不少教师还较陌生。如何使用好这套教材,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又能切实保证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一大课题。本人学习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照人教版语文教材,对苏教版教材进行了分析,就如何从宏观整体和微观具体认识、分析、使用好这套教材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并以此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贯穿落实在每一个教学环节。 三大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五方面目标: 积累·整合----知识、能力的积累与融会贯通,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会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感受·鉴赏------建立在知识基础上整合而形成的语文基本能力。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思考·领悟----感受鉴赏基础上的深层次提升、吸收和内化(人文与知识)。 “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的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应用·拓展------实现在实际生活中的语文应用目的。 “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语文学习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发现·创新----更高层次上的目标(学习语文的终极目标)。 “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

高中语文教案全集苏教版必修四

必修四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教学目标】 l、解决预习难点,归纳文言词语意义及句式。 2、弄清思路,理解课文。 3、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 【教学重点】文言多义词与句式辨识。 【教学难点】第3段阐述孔子的主张。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入课 映示教学目标,由《论语》这部书和回忆孔子导入课文。 引:初中我们学过《论语六则》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论语》是一部什么书?(生答,教师适当 点拨) 明确: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语录体散文集,儒家经典著作。论:编辑;语:“言谈” 的意思。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这部书影响巨大。 引:你了解孔子的哪些情况?(生答) 明确: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公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课文中冉有、季 路是他的学生。 二、有关背景 引:题目中的“伐”是“讨伐”的意思,本文写战争场面还是别的内容?相关背景如何? 点拨:课文共3段,写孔子与两名学生的三次对话。当时,鲁国正处于动荡中,三大贵族(季孙、 孟孙、叔孙)共同把持朝政,季孙是宰相,他的权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目的是:贪其土地;担心颛 臾对己不利。冉有、季路任李氏家臣,两人都参与了出征前的谋划,二人把消息告诉了孔子。 三、研习课文 (一)朗读全文,扫清字句障碍 (1)生分角色读课文,予以评价。 要求:其他学生看课文,听清读音,停顿、重音和语调。 (2)生做附二材料的1、2题后,着字幕、订正。 (二)分层讨论 1、学习第1段 ①生出声自读,看注释;理解句义,师巡场释疑。 ②提生释下列句义,指出句式特点,予以评价。 A李氏将有事于颛臾B无乃尔是过与?C何以伐为? 点拨:A句,介词结构后置B、C句,固定句式,宾语前置 ③简析。 引:本段哪两句话表达了孔子的态度?他反对讨伐颛臾的理由是什么?(生答) 点拨:“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孔子责冉有[板书],从历史、地理、(颛臾与鲁国臣属)关系三方面阐述反对征伐(板书)理由。 2、学习第2段 ①放本段录音,学生边听边看书下注释。 ②提一生,译下列难句,予以评价。 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B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点拨:难词“陈”,施展;“就”,充任;“危”,(盲人)走路不稳 ③简析 引:冉有推卸责任,孔子引名言,还用了两个形象比喻进行反驳(板书),教育冉有认识自己失 责,作为季氏家臣,冉有应该拼死力谏。那么,孔子为什么要这样激烈地批评弟子呢?表明他怎样的观 点态度? 点拨:孔子55岁离开鲁国,周游列国14年;宣传礼治(板书),反对战争,但他的主张并不被各国诸侯采纳,于前684年回到鲁国由于是他从事教育,希望他的学生到各诸侯国去参政,继续推行他

最新语文必修五测试题

精品文档 第2单元综合测试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物华天宝钟明鼎食老当益壮高山流水 B.人杰地灵淹淹一息穷且益坚青云之志 C.千里逢迎天高地迥桑榆非晚皇天后土 D.高朋满座萍水相逢一芥书生形影相吊 2.下列各句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②云销雨霁,彩彻区明③我决起而飞,抢榆枋 而止④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⑤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⑥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③④⑤⑥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身之志 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4.下列各句中 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故为乎遑欲何之???A. ?(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1)家叔以余贫苦, 遂见用于小邑???B. ?(2)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1)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C. ?(2)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1)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D. ?(2)汤之问 棘也是已???5.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 楚辞体;又因为《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所以又称骚体。到了汉代,人们 一般将辞赋并称。 B.《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 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C.《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逍遥游,即超然物外、无拘无束、绝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自由地生活在社会上。它是庄子不满黑暗现实的羁绊而提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与 社会理想。 D.表,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对某些事情陈述自己的看法或有所议论,也用于臣 向君陈情谢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6.《滕王阁序》多处用典,表意精练含蓄,根据文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两处用典,赞美了滕王阁所在地的物华人杰。其中,“龙光”“徐孺”还是词 语的减缩。 B.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作者用班超投笔从戎典故暗示自己想要从军。其中,“投笔”是词语的减缩。C.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谢家之宝树”“孟氏之芳邻”两个典故说明自己并没有谢玄那样的才华, 因此也找不到孟母寻找的好邻居。

2019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读本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庖丁解牛 选自《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目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却,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译文] 厨师给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事物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开始我宰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没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后,不再能见到整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击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大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硬)割断筋肉;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用刀)砍断骨头。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的锋利就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对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解开了,就象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志得意满,(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庖丁解牛题解】 这个寓言故事选自《庄子·内篇·养生主》。它说明世上事物纷繁复杂,只要反复实践,掌握了它的客观规律,就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迎刃而解。 文章叙议相间,层次分明。写宰牛时动作之优美,技术之高超;成功后的志得意满等,绘声绘色,如闻如见,引人入胜。语言生动形象,“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成语,即出自本篇。

完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基础知识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整理 第一专题知识整理 一、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橘.子(jú)嬉.游(xī)澄.清(chéng)召.唤(zhào)凄.厉(qī)不驯.(xùn) 思忖.(cǔn)明澈.(chè)灰烬.(jìn)脊.骨(jǐ)摇曳.(yè)睫.毛(jié)瞳.孔(tóng)妥帖.(tiē)曙.光(shǔ)轻蔑.(miè)给.予(jǐ)叮咛.(níng)迂.回(yū)眺.望(tiào)甄.别(zhēn)撩.起(liāo)喧.响(xuān)狂妄.(wàng) 迷惘.(wǎng)炫.耀(xuàn)晨曦.(xī)商榷.(què)沉湎.(miǎn)宠.爱(chǒng)溺.爱(nì)怪癖.(pǐ)粘.贴(zhān)抹煞.(shā)犄.角(jī)摭.拾(zhí)诧.异(chà)横.蛮(hèng)颤.抖(chàn)冰雹.(báo)夭.折(yāo)擂.鼓(léi)碾.成(niǎn)焦灼.(zhuó)干瘪.(biě)藐.视(miǎo)刻薄.(bó)薄.片(báo)刹.那(chà)吮.吸(shǔn)恪.守(kè)赐.予(cì)钦.佩(qīn)教诲.(huì)沁.园春(qìn)坐标轴.(zhóu)峥嵘 ..(chóu chàng) ..(zhēng róng)吝啬 ..(lìn sè)惆怅 祈祷 ..(zhēn zhuó) ..(tǎn tè)斟酌 ..(niè shì)忐忑 ..(kē bàn)啮噬 ..(qí dǎo)磕绊 百舸.争流(gě)怅寥廓 ..(liáo kuó)挥斥方遒.(qiú)浪遏.飞舟(è)开天辟.地(pì) 不屈不挠.(náo)絮絮 ..(dāo)面面相觑.(qù)引吭.试啼(háng) ..(xù)叨叨 自艾.自怜(yì)入不敷.出(fū)瞠.目结舌(chēng) 二、正确书写下列加点的字。 瞳孔曙光轻蔑沉湎晨曦摭拾急躁惆怅翱翔磕绊淘汰 蒙蔽恪守啮噬斟酌甄别商榷思忖妥帖犄角干瘪残骸 沁园春怅寥廓挥斥方遒 怙恶不悛瞠目结舌面面相觑 三、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激扬文字: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 似水流年:像水一样流逝的光阴。流年,光阴。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其乐融融:形容和睦快乐的样子。 自艾自怜:埋怨上天,怪罪别人。 怨天尤人:尤,抱怨上天推及到他人。 入不敷出:收入不够开支。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鬼迷心窍:比喻受到迷惑。 妄自菲薄: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指自轻自贱,自暴自弃。

高中语文必修五单元测试卷全套 (含答案)新人教版必修5

必修五第一单元测试 一、基础知识 (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赍.(j ī)发 迤.逦(l ǐ ) 仓廒.(áo ) 孤僻. (p ì) B.辖.(qi á)制 怂.(s ǒng )恿 酒馔.(zhu àn ) 吃荤. (h ūn ) C.伶?(l íng )俐 碾轧?(y à) 嘟囔?(nang ) 窸窸窣?(z ū)窣 D.皱褶.(zh ě) 娇嗔.(zh ēn ) 吮.(sh ǔn )吸 战战兢兢.. (j īng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玷辱 沾染 拈轻怕重 缝补 船篷 篷荜生辉 B.讥梢 消失 静悄悄 交头接耳 六神无主 战战兢兢 C.稍稍 树梢 度日如年 渡船 谙熟 黯然神伤 D.皱褶 熠熠 光怪陆离 嗔怪 慎重 嗔目结舌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 了足足十五年。 (2)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 的对象。 (3)他凭他那种唉声叹气,他那种垂头丧气,和他那苍白小脸上的眼镜, 了我们,我们只好让步…… A.辖制 嘲笑 制服 B.管制 嘲笑 降服 C.辖制 取笑 降服 D.管制 取笑 制服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 B.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由于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C.不久,这条线正式营运,挤在村口,看见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 D.发展没有终点,实践不会终结,因此解放思想也不会一劳永逸。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 二、课内阅读(24分,每小题3分) (一) “我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忠告您,密哈益?沙维奇。您是青年人,您前途远大,您的举动得十分十分小心才成;您却这么马马虎虎,唉,这么马马虎虎!您穿着绣花衬衫出门,人家经常看见您在大街上拿着书走来走去;现在呢,又骑什么自行车。校长会听说您和您姐姐骑自行车的,然后,这事又会传到督学的耳朵里……这还会有好下场吗?” ———《装在套子里的人》 5.别里科夫用什么样的方法去降服柯瓦连科? 6.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别里科夫具有怎样的性格? (二)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

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1-3专题练习

必修三1~3专题综合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大度.(dù)给.予(jǐ)自诩.(xǔ)残羹.冷炙(ɡēnɡ) B.剔.除(tī) 脑髓.(suí) 孱.头(càn) 冠冕.堂皇(miǎn) C.玄.虚(xuán) 茅厕.(cè) 徘徊.(huí) 懦.弱无能(nuò) D.氛.围(fēn) 烹.饪(pēnɡ) 驯.服(xún) 自怨自艾.(y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绮丽怵目惊心悔悟炙手可热 B.犒劳怒发冲冠憔悴心力交瘁 C.荟萃礼尚往来玄虚悖然大怒 D.针灸佳节大典譬如咄咄逼人 3.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________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②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________了。 ③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________。 A.荒僻取消惭愧B.荒僻取缔愧怍 C.偏僻取缔愧怍D.偏僻取消惭愧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人老了总会怀旧,怀旧是感情丰富的一种表现,但是过分怀旧就会使你对眼前的生 活视而不见,从而对什么都感觉索然无味 ....,提不起生活的乐趣。 B.《萝卜泡菜》这部戏与众多韩剧不同,剧中的爱情戏不走细腻的路子,粗枝大叶 ....式的刻画反而有一种新鲜感。 C.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往往能点铁成金 ....,一些成绩一般的学生到了他们手中,常常会有大的转化,进而提高成绩,升入大学。 D.面对发展大局,有关各方应亮出诚意,放远眼光,谋求合作,共奔未来,没必要在 一些枝节问题上锱铢必较 ....,如果这样,我们只能陷入纠结不清、难于迈步的境地。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日,台湾立法机构通过了“陆生三法”,有限制地开放大陆学生赴台湾大专院校就读和承认大陆学历。使两岸交流再跨前一步,双方互动进入新的里程碑。 B.有科学家在一项实验中发现,一位盲人不借助任何外来帮助,顺利通过一条满是障碍物的走廊,这意味着人类的大脑有可能在看不见的情况下,以特殊的视觉方式感知外界信息,近似于常说的“第六感”。 C.年财政总收入不到3亿元的山西省蒲县斥资1亿元修建了一座被称为“山寨鸟巢”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_背诵总复习

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 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

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 舟? (默写)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_________,不复挺者,__________。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

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_______________, 而见者远;顺风而呼,_______________,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

心备焉。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______。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______________,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___。 嗟乎!_____________!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模块检测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模块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悚然(sǒng)濒临(bīn)汗涔涔(cén)卓有成效(zhuó) B.彩笺(zhǎn)虎兕(sì)缄口不语(jiān)云销雨霁(qí)C.饿莩(fú)桎梏(kù)弃甲曳兵(yè)纷繁芜杂(wú) D.筵席(yàn)梦魇(yǎn)命途多舛(chuǎn)磨牙吮血(yǔn)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萦绕社稷义愤填赝分崩离稀 B.推 搡暮霭豁然开朗恻隐之心 C.部署沉缅虚无缥缈老当亦壮 D.编 篡栗冽呕哑嘲哳遮天避日 3.下列有关戏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剧作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等,其中《雷雨》通过周、鲁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前后30年的纠葛,表现了旧家庭的罪恶。 B.按照内容性质,戏剧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按照篇幅规模,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雷雨》属于多幕剧,而《过客》则可以看成是一部独幕剧。C.《雷雨》戏剧冲突尖锐集中,情节紧凑,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一天之内;《过客》也同样是发生在一天之内,同样具有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 D.当鲁侍萍听到周朴园的谎言,想起自己的遭遇,于是语带嘲讽地反复说“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潜台词里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对周朴园的不满与怨恨。 4.下列有关诗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蜀道难》是一首古体诗,李白借用乐府古题,同时展开奇伟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代蜀道上壮丽雄奇瑰伟险峻的山川,其中也蕴含了人生坎坷、功业难成之慨。 B.律诗分为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一般都是四联,除首联外,其余三联都要求对仗,杜甫的《登高》就是一首七言律诗,在诗中诗人倾诉了长期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琵琶行》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优秀传统,是唐代七言歌行体的代表作,诗中作者描写了一位琵琶女弹奏琵琶诉说身世的情景,抒发了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 D. 词又称“曲子词”“诗余”,大体上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表达情感婉转缠绵,刻画精细,如柳永的《雨霖铃》,晏殊的《蝶恋花》等。 5.为下面这首五言律诗所缺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夜宿七盘岭[唐]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 西。, 。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验收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第二单元 验收检测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基础知识巩固(2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彭蠡.(lǐ) 癖.好(pǐ) 夙遭闵.凶(mǐn) 衡阳之浦.(bǔ) B .睇眄.(miǎn) 棨.戟(qǐ) 舸.舰弥津(ɡě) 或棹.孤舟(zhào) C .东隅.(yú) 捧袂.(quē) 叨.陪鲤对(tāo) 云销雨霁.(jì) D .期.功(jī) 潦.水(liǎo) 责臣逋.慢(bū) 星分翼轸.(zhěn) 答案 B 解析 A .“浦”读pǔ。C.“袂”读mèi。D.“潦”读lǎo。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恨.晨光之熹微 恨:遗憾 B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遄:迅速 C .而控.于地而已矣 控:控制 D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矜:自夸 答案 C 解析 控:投,落下。 3.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②彼且.奚适也 ????? ③而御六气之.辩 ④空余报国之.情 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 .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D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答案 D 解析 ①连词,表转折;②副词,将要;③④都是结构助词,的。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类活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策.扶老以流憩 ②俊采星.驰 ③眄庭柯以怡.颜 ④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⑤悦.亲戚之情话 ⑥谨拜表以闻. ⑦德合.一君 ⑧屈.贾谊于长沙 ⑨目.吴会于云间 ⑩园日.涉以成趣 A.①⑨/②⑩/③⑥⑦⑧/④/⑤ B.①⑤/②⑨⑩/③⑥⑦⑧/④ C.①/②④⑤/③⑦⑨/⑥⑧/⑩ D.①⑤/②③④/⑦⑨⑩/⑥⑧ 答案 A 解析①⑨名词作动词;②⑩名词作状语;③⑥⑦⑧使动用法;④形容词作动词;⑤形容词意动用法。 5.下列各句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问征夫 ..以前路 B.腾蛟起凤,孟学士 ..之词宗 C.腹犹果然 .. D.零丁孤苦 .. 答案 D 解析D.孤苦:古今义都是“孤单无靠,生活困苦”的意思。A.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人或远行的人。B.学士:古义,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义,学位中最低的一级。 C.果然:古义,很饱的样子;今义,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6.下列各句中,和“复驾言兮焉求”句式相同的一组是(3分)( ) ①遂见用于小邑 ②童子何知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④而莫之夭阏者 ⑤之二虫又何知 ⑥门虽设而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