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

梯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梯形,知道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2、认识两类特殊的梯形: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教学重点:

1、认识梯形,知道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2、知道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1、正确区分梯形的上、下底和腰。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平面图形,你们都知道哪些?生: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等。(学生边说老师边出示)

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

师:什么是平行四边形。

生: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师:如果我把平行四边形进行一个小小的改动 师边说边画这还是一个平行四边行吗?

生:不是。师:为什么不是?请说明理由。

生: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这个四边形一组对边不平行,只有一组对边平行,所以它不是平行四边形。

师: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呢?

介绍梯形,出示课题。

请学生用透明色带动手操作

二、认识梯形的特征。

探究一:

1、观察,发现。

师: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就有许多梯形。(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梯形,并请学生指一指)。出示

图1:梯子的一格

图2:自行车的车筐前面

图3:健身器坐椅靠背。

图4:汽车的挡风玻璃

图5:足球门两侧

图6:快餐盒侧面

师:这些图形大小不同,边的长短也不一,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都叫做梯形呢?

2、讨论,归纳梯形定义。

学生概括:“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能用更简炼的一句话来概括吗?

概括:“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板书)前后对比,同学们有什么体会?(使学生体会到这样概括更简练)

3、根据梯形的特征进行判断,说明为什么这些图形不是梯形。

探究二:

三、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

画高练习: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

3、感知梯形练习:

(1)师:把信封里的图形取出来,挑出你认为是梯形的图形。(口袋里只有正方

形、平行四边形和等边三角形)

师:这里面没有我们想要的梯形,同学们能不能想办法从这些图形里面(只剪一刀)变出梯形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在图上画一画,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汇报小结:

生: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剪裁的方法共同之处是要破坏一组对边的平行关系。而三角形在剪裁是要构造出一组平行的对边。

师:其实不管怎么剪,都是要剪出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才是梯形。

探究三:

四、认识特殊的梯形:

1、认识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2)判断:

(A )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纸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有无数种剪法。( )

(B )所有的梯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 )

(3)填空:

(1)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 )。

(2)( )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 )条对称轴。

(3)梯形的上底与下底之间可以作( )条高。

(4)右图中,线段AB 是梯形的( )。

A

(5)右图中,有()个梯形。

五、总结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梯形的面积》教案范文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梯形的面积》教案范文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中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95页主习题图、96页例⑶第96页“做一做”, 教学目的: ⑴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猜想、操作等数学活动,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开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并能进一步领会利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习题 ⑵过程与方法: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略的实际问习题。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取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用公式解决实际问习题。 教学难点: 理解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的多样化,领会转化的思想。 考点剖析: 会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习题。 教学方法: 游戏引入——新知讲授——稳固总结归纳——练习提高 教学用具: 课件、多组两个完全雷同的梯形。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习题(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的主习题图)。 老师:同学们在图中发现了什么? 老师:车窗玻璃的形状是梯形。怎样求出它的面积呢? 二、通过旧知迁移引出新课。 老师:同学们还记得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怎么求吗? ⑴指名能说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及三角形面积公式。并能简要说出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⑵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面积、及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老师提醒转化方法:拼合法、割补法 ⑶老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能用学过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三、提醒课习题; 根据学生的答复,引出新课,梯形的面积。 板书课习题--梯形的面积。 四、新知探究 ⑴师:根据前面的学习,我们把要研究的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就能找到求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梯形面积,可以怎样转化呢?

小学数学案例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

小学数学案例《探索活动--梯形的面 积》 在经历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的体验基础上,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并引导学生从不同途径验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课堂生动活泼,效果显著。具体情况如下: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这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出发,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梯形面积计算的必要性,从而引发学生探究梯形面积的学习欲望,进而直接抛出探究任务:梯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呢?你能用学过的方法把梯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吗?学生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还是有很高的兴趣的,所以马上就自发组合成探究小组。 二、注重合作,促进交流 学生在前面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最容易想到的是模仿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进行转化,所以很快从自己准备的梯形中找到了两个完全一样的

梯形开始做起来。这时,我提醒他们:“小组的同学可以相互配合呀!每人做一组,然后一起讨论:梯形的上底、下底、高与拼成的图形各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样就容易发现梯形的面积公式了!” 学生很轻松地完成了探究任务,自豪写在脸上。因为是自己探究完成得出的结论,所以他们有话可说,我就让学生充分交流,让他们多说,并引导他们说准确,说具体,还建议他们利用学具进行演示,整个过程中学生都感受着成功。 三、思维拓展,能力提升 新课的探究活动进行到这里,似乎该结束了,可我却抓住这时学生探究的热情继续拓展:你们能试着用其他方法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吗?开始时,学生显得毫无头绪,我偶然发现一个学生在折手中的梯形,就不失时机地提醒他:“你看你把梯形分成两个部分了,你能分别表示出两个部分的面积吗?”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就表示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即:上底×高÷2、下底×高÷2,于是引导学生把两个算式加起来,从而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便成为可能,因为学生在四年级时已经学过类似的乘法分配率的知识,所以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还是理解了。

(完整word版)《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梯形的面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88~91页的内容。本节是在学生掌握梯形特征,学会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并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教材的编排不同于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没有安排用数方格的方法求梯形的面积,而是直接给出一个梯形,引导学生想,怎样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把梯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用转化的方法思考问题。教材中的插图给出了转化的操作过程,同时继续渗透旋转和平移的思想,以便于学生理解。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来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概括总结,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进而再利用字母表述出新学的计算公式,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最后通过例题进一步说明怎样应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2、通过观察、猜想、操作等数学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获得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感受数学方法的内在魅力。 3、体验数学“再创造”的乐趣,获得个性化的发展。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初步理解了平移、旋转的思想,具有了一定的探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经验,并初步领悟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具备了初步的归纳、对比和推理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用同样的推理方法推出梯形面积的公式是可能的。只是学生在推导计算公式时肯定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用割补法推导公式,因此我先让学生用拼摆两个相同的梯形的方法来推导公式,在此基础上再用割补法来推导公式,这样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生的思维也能得到充足的发展。使学生自己探索学习,最终获取知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梯形学具、电子白板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以旧引新 师:同学们,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学到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还记得是什么方法吗?谁来说说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5课时-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五课时 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节课我们要进行什么活动吗?(课件展示“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那“探索”的意思就是……(多方寻求答案;研究发现),这节课同学们要自己通过一定的操作活动寻找计算梯形的面积的方法。 (课件出示一个梯形)这是一个什么图形?能说说它各部分的名称吗?(课件演示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它有什么特点? 如果要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用以前我们学过的方法可以怎么求?(课件演示把图形放到方格纸上,引导学生回答数格子) (课件展示课文主题图—灌溉堤坝的横截面)这个堤坝的横截面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我们再用数格子的方法还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我们必须要寻求一种简便的方法来求出梯形的面积,所以,如何求梯形的面积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索的内容。(板书课题:探索活动(三)梯形的面积)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一)复习、猜想 师: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刚掌握了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 (引导学生得出:已学过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复述公式的推导过称。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演示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面积推导过程。) 2.合作学习 学生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参与,了解情况。 3.汇报展示。 (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 每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每个梯形面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2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即:(上底+下底) ×高, 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 ×高÷2(学生先贴图再介绍,师随机在贴图后板书)(2)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及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梯形的特征,积累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的推导公式的活动经验,并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当学生进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时,学生可以借鉴前面的转化的思想进行探究。通过探究活动,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的机会,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拼接法、分割法、割补法等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并能进一步体会利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的多样化,体会转化的思想。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若干个完全相同的梯形 五、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简单说一说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推导都用到了转化的方法。 2、出示情境图,这是一个堤坝的横截面,它是什么形状的?明确问题:我们如何求梯形的面积?教师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情境,使学生明确探究的目的与方向。⊙实践交流,探索新知 1.转化图形。 学生明确求梯形的面积方法时将梯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来探索,你能把梯形转化成哪种学过的图形? 学生拿出学具或通过画图的方法,尝试把梯形转化成会算面积的图形,师巡视指导。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梯形的面积练习题(供参考)

1文档来源为: 五年级数学上册梯形的面积 不要忘记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S=(a+b)×h÷2 一丶填空。 (1)13.6公顷=()平方米67000平方米=()公顷65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0.48平方米=( )平方分米 4.8平方米=()平方分米62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1.2公顷=()平方米 1.2平方千米=()公顷 650平方分米=()平方米35000平方米=()公顷 (2)两个()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 (),高等于(),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3)一个梯形的上底4米,,下底3米,高6米,面积是() (4)一个梯形上底12米,比下底短6米,高6.5米,它的面积是()(5)一个梯形的面积是6.5平方分米,上下底之和是13厘米,这个梯形的高是()(6)一个梯形面积是12平方米,高是3米,上底2.3米,下底是()(7)一个梯形的上下底之和是56厘米,高是12厘米,面积是()三、判断,对的在()里面“√”,错的画“×”。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比梯形面积大。() (2)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梯形的面积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 (4)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5)把一个平行四边形任意分割成两个梯形,这两个梯形的高一定相等。()(6)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但形状不一定相同。()(7)面积相等的梯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四、计算下面每个梯形的面积。 (1)上底1.6m,下底3.9m,高:2m (2)上底8dm,下底4dm,高0.6m (3)下底18米,是上底的3倍,高与上底相同。 (4)上底8cm,下底是上底的一半,高4.5cm。 五、应用题 1、一条水渠的横截面是一个梯形,渠口宽2.6m,渠底宽2m,渠深1.5m, 横截面面积是 多少平方米? 2、有一块梯形菜地,上底长16m,下底长28m,高14.5m,如果每平方米疏菜收入43元, 这块菜地的总收入是多少元? 3、一个加工厂运来一批钢管。把它堆成梯形状,最上层有5根,最下层有12根。从上往下数共有8层。这批钢管共有多少根? 4、一个梯形荔枝园,量得上底长250m,下底长180m,高50m。如果每5平方米种一棵 荔枝树,这个荔枝园可种荔枝树多少棵? 5、王大爷在自家墙外围成一个养鸡场(如右图),围鸡场的篱笆的总长是26m,其中一 10m

探索活动(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探索活动(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triangle area

探索活动(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1.实际情境中,认识到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必要性。 2.在自主探索中,经历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3.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师:如果用一张长方形的彩纸,做2面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小旗,你有什么办法?如果做11面这样的三角形小旗,需用多大的彩纸? 生:只要沿着长方形对角线剪开,就能做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小旗。要想解决做11面这样的三角形小旗,需用多大的彩纸?就必须知道1面三角形小旗的面积,再乘11。 (二)探索面积公式 1、初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小旗的面积,也就是三角形的面积,我们学过吗?

生:三角形的面积,我们没有学过。 师: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得到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呢?请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生:我们小组有个简单的办法,只要把三角形放在方格纸上,马上就可以数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师:请你在投影仪上演示一下, 生:把三角形放在方格纸上,因为每小方格代表1cm2,不满一格的按半格算。 师:这组同学通过数方格得到答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们小组想到了把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也就是长方形。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拿出直尺测量长方形的长、宽,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再除以2就是三角形的面积。 师:今天我们研究的就是三角形的面积,关于三角形的面积,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生1:我认为用数格子的办法算三角形的面积不简便,如果是一个很大的三角形,要数很长时间,能像计算平行四边行的面积那样得到一个计算面积公式吗? 生2:刚才他们小组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是不是任意两个完全相同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2、动手操作中推导公式 师:每组拿出学具袋,袋里有2个相同的锐角三角形,2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2个完全相同的钝角三角形。每一组选一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6.3《梯形的面积》练习题(含答案)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第三课时梯形的面积 测试题 知识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可以把一个梯形分成两个()形,也可以分成一个()形和一个()形。 2、梯形的上底长8厘米,下底长14厘米,高是上底的一半。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的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80平方厘米,高是5厘米,梯形的上底是7厘米,梯形的下底是()厘米。 4、一个梯形上下底的和是16米,高是7米,它的面积是() 5、判断下列各题,对的打√,错的打× (1)两个面积一样的梯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两倍()(3)计算一个梯形的面积,比武知道他的上下底和高()(4)一个梯形两底的和是12米,高是10米,则它的面积是60平方米() 知识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6、一块梯形的麦田,上底是36米,下底是54米,高是40米,求这块麦田的面积。 7、计算下面各梯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10 15 14 8 16 20 8、有一块梯形花地,上底是8米,下底是10米,高是4.8米。已知每株花占地0.06平方米,这块地能种花多少株? 9、一个梯形的上底是12分米,高是8分米,面积是108平方分米。这个梯形的下底是多上分米?

10、已知梯形的面积是20平方分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3.2分米 6.8分米 11、如图所示,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2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5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2、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3.5平方厘米,着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 7厘米 9厘米 13、用篱笆围城一个梯形养鸡场,一边利用房屋的墙壁,篱笆的长是65米,求养鸡长得面积。 15米

2017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教案北师大版

第四单元梯形的面积 教学课题:梯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经历梯形的面积的探索活动,体验割补法在探究中的应用。 2、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进行梯形面积的计算。 3、能运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以及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教学重点: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三角形的面积”后,所掌握的不仅仅是面积计算 的公式,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更获得了数学的转化思想,教师的重要任务在于通过各种方法手段让学生有效地实施正迁移。让学生在自主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让学生在数学的再创造过程中实现对新知的意义建构,解决新问题,获得新发展。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演示法,讨论法,探究研讨法等。 课前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每组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和几个不同的梯形,剪刀。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复习铺垫: 1、师: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平面图形拼成的图案,激发学生兴趣。) 生:一副漂亮的拼图----- 鱼。 师:他是由哪些平面图形拼成的?生: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师:你会计算他们哪些图形的面积?生:平行四边行的面积=底x高三角形的面积=底x高十2 师:梯形的面积? 预设1、不会。这节课,就一起跟老师探究梯形的面积。(板书:梯形的面积) 2 、个别同学通过预习能说出公式。这节课,就一起跟老师探究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板书:梯形的面积)师:谁来说一说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根据学生所述,教师用电脑演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你们的记忆力真好!我们把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转化成长方形推导出了面积公式;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推导出的它的面积公式。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积极探究。师:怎样求梯形的面积呢?你准备怎么做?生:我也准备把梯形想办法转化成学过的图形。 师:你的想法不错!但任何猜想都要经过验证,才能确定是否正确,同学们想不想马上动手试一试呢?师:课前,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一份学具。在打开学具之前,请同学们先看老师给出的提示。想好了再操作。(1)选择你们喜欢的梯形,先独立思考能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什么图形,再按照“转化—找联系—推导公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4.7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精品教案

第7课时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 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教材第59~6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索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一、情境导入 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学到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还记得是什么方法吗?谁来说说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根据学生所述,教师用电脑演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推导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时,我们都用到了转化的方法,把我们要研究的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而推导出面积计算的公式。 二、探究新知 1.出示第59页情境图的水坝。 让学生说一说看到的水坝的前面横截面是什么图形? 师:前面我们探究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那么梯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2.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操作感知: 师:大家能把梯形转化成我们所学过的图形吗?拼拼看,并比一比谁的方法多。 (2)学生操作,互相讨论、交流、汇报,最后总结三种拼法,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平行四

边形拼法: 选择两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每个梯形的面积就是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高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由此得出: 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的面积÷2 =底×高÷2 =(上底+下底)×高÷2 (3)用字母表示公式。 引导学生知道: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S=(a+b)h÷2 (4)运用梯形面积公式,你能求出堤坝横截面的面积吗? 学生计算,反馈答案: (20+80)×40÷2 =100×40÷2 =2000(m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60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说说如何得到梯形的面积公式? 再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数学迷是怎么想的? 2.完成第60页“练一练”第2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第60页“练一练”第3题。 独立完成,再与同伴交流。 4.完成第60页“练一练”第4、5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四、课堂小结 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怎样用字母表示梯形的面积公式? 【教后思考】 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方法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方法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放手让学生自己利用前面的学习经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途径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从不同的

梯形的面积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梯形的面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 2.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灵活运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3.结合数学“再创造”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等逻辑思维能力与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 (一)新知探索 (一)呈现实际情境,感受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 师:孩子们,这是一幅堤坝的图案,知道堤坝有什么作用吗? 生:它是用来防水灾的。 师:对了,它是一种防水拦水的建筑物,请看,这是它的横截面,这个横截面是个什么图形吗? 生:梯形。 师:堤坝横截面是梯形是因为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因此在筑堤坝时要将下部做的又宽又厚,这样既能防止强大的水压将堤坝压垮,又节省材料!你还记得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吗? 生:上底,下底,还有高。 师:那么这个堤坝的横截面积到底该怎么计算呢?今天,让我们共同来研究。(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

师:你认为我们该从哪儿入手研究呢?想想我们在学习三角形的时候是怎么开始的? 生:可以象三角形那样把梯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 师:孩子们学得真好。我有个建议,发挥小组的力量,共同合作探究。 (二)提供材料,自主探究图形的转化过程 1、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 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a.利用你们手上的梯形学具,独立思考能把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什么图形。 b.想:拼成的图形和原来的梯形有什么关系?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参与并给以适当的指导。让部分小组上黑板展示) 3.全班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已经用不同的方法把梯形转化成了我们学过的图形,哪一个小组愿意先上来给我们讲一讲。 生1:我们小组的方法是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上底加下底的和,高还是原来梯形的高,所以梯形的面积是平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生2:我们用的是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的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梯形的上底加下地的和,长方形的宽是梯形的高,

4.多边形的面积第四课时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详解+分层训练

四多边形的面积 4 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 1.经历梯形面积的探究活动,体验割补法在探究中的应用,渗透转化思想。 2.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进行梯形面积的计算。 3.能运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重点: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明确将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和方法。 ★学点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和b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用h表示梯形的高,那么,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b)×h÷2。。 ★例题1一块梯形土地上底是160米,下底是90米,高是120米,如果平均每棵果树占地10平方米,这块土地共可种多少棵果树? ★分析本题要求梯形的地共可种多少棵果树,首先要运用梯形的面积公式,即(上底+下底)×高÷2,求出这块地的面积,然后与每棵果树占地的平方米数相乘,就是这块地小这块土地共可种的果树棵数。 ★解答 160+90)×120÷2=15000(平方米)15000÷2=1500(棵) 答:这块土地共可种1500棵果树。 ★例题2 已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4cm2,(如下图)求梯形的面积。

★分析阴影部分是一个三角形,已知它的面积是24cm2,底是12cm,可以求出它的高。三角形(阴影部分)的高就是梯形的高,知道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就可以求出梯形的面积。 ★解答(7+12)×(24×2÷12)÷2=19×4÷2=38(cm2) 答:梯形的面积是38cm2。

误区判断:梯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错误解答√正确解答× 1.想一想,填一填。 (1)两个完全一样的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这个拼成的图形的底等于梯形的()和()的和,高等于梯形的(),梯形的面积等于这个拼成的图形面积的()。 (2)一个梯形的上底为2厘米,下底为3厘米,高是1.2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3)一个梯形上底和下底和是8厘米,高是4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4)一个梯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高是4厘米,上底是1厘米,下底长()厘米。 2.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梯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两个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相等。() (4)一个梯形的上底是3厘米,下底5厘米,高是4厘米,面积等于32平方厘米。() (5)任何一个梯形都可以分成两个等高的三角形。() 3.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梯形的上底边长8分米,下底长6分米,高30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探索活动(三) 梯形的面积

探索活动(三)梯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7页探索活动(三)“梯形的面积”及“练一练”。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景中,理解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 2、在自主探索活动中,使用学过的转化方法,通过寻找图形之间的联系,经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水平,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 4、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并能初步使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准确使用公式计算。教学难点: 使用多种方法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教学媒体: PPT课件一份,实物投影仪。学具准备: 每人两个完全相同的一般梯形,剪刀,直尺,三角板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前两天学习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生:… 师:用字母怎么表示?生:… 师:我们是怎么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生:… 师: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生:… 师: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在学生说的同时,课件展示,让学生注意到图形的转化)(通过复习提问,唤起学生的回忆,为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奠定基础。) 师:同学们对前面的知识掌握的真不错!(二)新知探索 1、表现实际情境,感受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 师:这里有一个灌溉堤坝的横截面(课件出示),它的面积是多少? 师:梯形的面积到底该怎么计算呢?今天,让我们共同来研究。(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师:大家认为我们该从哪儿入手呢? (学生思考片刻可能回回答:能够先转化为学过的图形。) 师:下面咱们发挥小组的力量,共同来研究。 (启发学生使用已学的知识,大胆提出猜测,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使学生明确探索的目标与方向。) 2、提供材料,自主探索图形的转化过程。(1)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小组合作的要求如下: ①利用你们小组的梯形学具,先独立思考,能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什么图形。 ②把你的方法与小组成员实行交流,共同验证。③选择合适的方法交流,汇报。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参与并给予适当的指导。让部分小组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 (3)全班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已经用不同的方法把梯形转化成了我们学过的图形,哪一个小组派代表给同学们讲解?其他小组的同学能够随时提问。 生:… (学生边动手演示,边说转化过程。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 3、探索、归纳梯形的面积计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4.5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教案

梯形面积 教学目标: 1.理解梯形面积公式地推导过程,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地面积。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地能力。 3.继续渗透旋转、平移地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地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梯形面积公式地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求出下面图形地面积. 2.回忆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演示课件:拼摆三角形) 二、设疑引入 教师出示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已标出底和高).这个梯形比三角形地面积大还是小?相差多少呢?要想得到准确地结果该怎么办? 板书课题:梯形面积地计算 三、指导探索 (一)梯形面积公式地推导. 1.小组合作推导公式. 教师谈话:利用手里地学具,仿照求三角形面积地方法推导梯形面积地计算公式.提纲:

(1)用两个完全一样地梯形可以拼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形. (2)这个平行四边形地底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高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3)每个梯形地面积等于拼成地平行四边形面积地____________________. (4)梯形地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演示课件:拼摆梯形 3.概括总结、归纳公式. 教师提问: (1)(上底+下底)×高求地是什么? (2)为什么要除以2? 教师板书: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二)教学例1. 例1.一条新挖地渠道,横截面是梯形,渠口宽2.8米,渠底宽1.4米,渠深1.2米.它地横截面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教师提问: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解答? 2.列式解答 (2.8+1.4)×1.2÷2 =4.2×1.2÷2 =2.52(平方米) 答:它地横截面地面积是2.52平方米. 四、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梯形地面积. 2.动手测量学具(梯形)地相关数据,并计算梯形学具地面积.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备课教案

梯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索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纸板和剪刀。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计算右面图形的面积。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为什么要“除以2”? 3.指出右面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 4.导入:我们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有了这两方面的基础,我相信大家一定也能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计算出梯形面积。大家有信心吗? 二、探索新知: 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操作感知:你能用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拼拼看,并比一比谁的方法多。 2.学生操作,互相讨论、交流、汇报,最后教师总结三种拼法。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第一种方法,明确: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高等于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板书) 3.想一想:如果是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能拼成什么图形? 教师点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能拼成一个长方形,而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特殊形式。 4.用字母表示公式。 引导学生知道: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S=(a+b)h÷2 (板书) 5.要求梯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为什么要“除以2”? 三、巩固练习 1.一个堤坝的横截面如右图,它的面积是多少? 2.计算下边梯形的面积,与同学交流你的方法。 四、总结全课 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怎样用字母怎样表示梯形的面积公式?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优秀教学设计

第六章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第3课时--梯形的面积 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95页主题图、96页例3、第96页“做一做”,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猜想、操作等数学活动,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并能进一步体会利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2.2过程与方法: 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 3 教学重点/难点/考点 3.1 教学重点: 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难点: 理解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的多样化,体会转化的思想。 3.3 考点分析: 会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学目标依据 4.1 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标》指出:“学生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做到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变“课堂教学”为“课堂生活”,就必须把握教学规律、用活教材。故而,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并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根据这一教学理念,本课采用“主导-主体相结合”为特征的探究性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观察、猜想、验证、归纳、交流中获得新知并提高能力。 4.2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认识梯形特征,学会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并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对前面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知识的发展、巩固和应用,梯形的面积是小学阶段的几何知识的重要内容,为后面的组合图形的求积知识以及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知识做好铺垫。学

探索活动 梯形的面积

《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理解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在自主探索的活动,运用知识迁移类比规律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解答有关问题。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以及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梯形、直尺、剪刀。 教学流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2、师出示梯形彩纸,你们知道这个梯形的面积有多大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那么梯形的面积应当如何来求呢?这节课我要做一名忠实的听众,由你们自己动手,找到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下面就选择你喜欢的梯形先自己摆一摆、拼一拼,然后在小组内研究、研究。最后小组中推荐出代表,讲给全班同学听,怎么样? 2、老师巡视。 3、两个同学到展台前讲解。一人展示的是两个任意梯形的推导方法,另一人展示的是直角梯形的推导方法。(师板书结论) 4、师:这两名同学的讲解真精彩!你们是不是也推导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你们真了不起! 5、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吗?正方形和长方形属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我们可以说,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般情况下,在推导公式时要用一般的梯形,这样才有说服力。 6、下面我们再一同来看看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师边操作边讲解。(课件演示)师: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把其中的一个梯形沿一个顶点顺时针旋转180o,再沿腰平移上去,这样就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梯形的面积就是它所拼成的图形面积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与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用梯形的上底与下底之和乘高就得到我们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此我们再除以2就得到了梯形的面积。 三、合作探究,发散验证 1、刚才我们再一次用转化的方法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学过的图形,推导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是如果我们手中只有一个一般的梯形,你们能不能自己动脑想出别的计算方法验证我们刚才的发现呢?小组讨论。 分组汇报。学生可能讨论出的计算方法有:(师适时配合课件演示) (1)做对角线,把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 (2)将梯形上底和下底对折,再沿折线剪开,将上面的梯形沿腰上的中点旋转180o,这样就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3)沿梯形一腰中点和对角顶点对折,再沿折线剪开,将上面的一半沿腰上的中点旋转180o,这样就拼成了一个三角形。 2、总结:实际上利用一个梯形推导梯形面积的方法还有很多。不管采取何种剪拼方法都可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课题:梯形的面积计算第 4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填表、讨论等方法探索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迁移前面学法,自主探究梯形上下底、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归纳能力,体会转化思想的价值。 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长新图形面积研究的策略意识,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推导公式过程中梯形上、下底与平行四边形的底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预设3分钟) 1.出示梯形图形,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拿出昨天晚上自己剪的梯形,同桌间说出图形各部分的名称。 2.揭示课题。 二、自学例6。 (预设17分钟) 1.自学。(预设5分钟) 导学单: (1)你能想办法求出梯形的面积吗?如何做? (2)小组交流。 刚才各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下面我们来看看各组的成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及时进行互动对话。总结出:转化是计算梯形面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三、自学例7。 自学 导学单:(预设12分钟) (1)结合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我猜想可以把梯形转化成()来求面积。 (2)拿出昨晚剪的两个图行,自己拼一拼、算一算、填一填,再思考:

(a)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梯形有什么关系?(b)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c)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梯形的面积? (d)小组交流。 点拨: (1)你是怎样想到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那么,一个梯形的面积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与()的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 每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 ) 梯形面积=平形四边形面积÷2 =()×高÷2 3.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你准备怎样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学生独立尝试,一生板演: 字母公式:s=(a+b) ×h÷2) 强调公式中的“÷2”,这儿的“÷2”能少吗?为什么? 四、练习(预设14分钟) 【基本练习】 1. 寻找合适的条件,求出图形中梯形的面积。(单位:cm) 教师提供课堂分层练习单 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2.想一想,填一填.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如果梯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 涂色梯形的面积是( ). 第2题,提问:涂色梯形的面积与整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判断题 (1)两个梯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两个形状一样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 第3题,强调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探索活动梯形面积教学设计

探索活动(三)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索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实践操作、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1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纸板和剪刀。 2. 20根同样的铅笔和渠道模型。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底1.8厘米高2.1厘米 三角形:底2.5米高3.2米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为什么要“除以2”? 3、导入:我们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有了这两方面的基础,我相信大家一定也能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计算出梯形面积。大家有信心吗? 二、尝试 1、你能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拼拼看。 2、学生操作,互相讨论。

3、根据讨论结果,完成书空,并计算出面积 4、汇报结果。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 ①操作过程。先按住梯形右下角的顶点,再使一个梯形向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度,使梯形的上下底成一条直线,然后把第一个梯形的左边沿着第二个梯形的右边平行移动,直到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为止。 ②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高等于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 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X高十2 (板书) 强化理解推导过程。 ④计算过程中“ 3+ 5”表示上、下底之和,它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所以计算时要加上小括号。 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计算中要加上“除以2” ? ⑤想一想:如果是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能拼成什么图形? 学生口述,教师点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能拼成一个长方形,而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特殊形式。 4. 字母公式。 (1) 学生看书 (2) 提问: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知道: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S=(a + b )h -2 (板书) (3) 要求梯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为什么要“除以2” ? 5. 小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用字母怎样表示梯形的面积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