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公管《卫生事业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06公管《卫生事业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一、 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卫生事业的根本性质?
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1、 卫生事业的本质属性是公益性。
因为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防病治病、保障健康是卫生活动的基本内容,是满足社会基本需求、要人人参与、公众受益的基本特征,公益性可以兼容局部福利性、经济性,所以它是基本属性。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要求国家、单位、个人及全社会共同参与卫生事业的发展。
2、 卫生事业的社会属性是福利性。
政府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对卫生事业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保障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基本的医疗卫生保健。这一政策主要体现在:
第一, 政府把卫生事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保证必要的投入,投入主要用于卫生事业简单再生产的补偿和扩大再生产。
第二, 建立社会医疗保障制度
第三, 政府不设置营利性医疗机构,政府和社会设置的非盈利性医疗机构,执行政府规定的医疗价格不以赢利为目的,保障
第四, 保证医疗卫生这一社会性事业的公正性,对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卫生工作重点和弱势群体,老少边穷地区给予政策扶持、优先照顾。
二、 卫生事业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1)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
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3)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4)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卫生事业管理的概念
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四、卫生事业管理的目的
总体目的: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和促进人民的健康
独特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建立和保持整个卫生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保持社会各阶层在卫生筹资和健康状况上的公平性。
五、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
1、20世纪50年代卫生工作方针:“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四大工作方针
2、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3、注意:坚持预防为主,是因为地方病、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流行都会严重地损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并且极大地消耗卫生资源。而预防保健费用低、效果好,是卫生工作能够实现投入少、社会效益高的关键。4
4、卫生

工作方针的核心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六、我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了解)
取得的巨大成就: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2)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3)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4)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
5)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6)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
挑战: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完善
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
政府的卫生投入不足
七、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定义
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国情相适应的卫生政策;研究与正确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和工作方法,研究我国及世界各国卫生事业管理经验。卫生事业管理学是保证和推动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学科。
第二章 管理理论与管理职能
一、各个管理理论的提出者
科学管理理论——泰勒
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
古典组织理论——韦伯
人系关系论 ——梅奥
系统组织理论——巴纳德
战略管理思想——波特
二、 现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有时间看看)
第三章 卫生管理常用研究方法(熟悉以下几种方法并会判断属于哪一种方法)
一、 观察法的种类(注意看书理解)
1、 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2、 参与是观察和非参与是观察
3、 结构是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二、 访谈法的种类
1)结构式访谈
是调查者事先准备好调查提纲或问卷,逐项有序地向被调查者提问所需要了解的内容,并且这种访谈问题多是开放性问题
2)非结构式访谈
一般不事先拟定表格、问卷或定向的标准程序,只制定粗略的调查提纲,是一种访谈者和被访谈者之间就某些问题自由的交谈
3)全结构式访谈
三、专题小组讨论
专题小组讨论也称焦点小组讨论法,是由一个经过训练的主持人以一种无结构的自然的形式与一个小组的被访问者交谈,主持人负责组织讨论,从而获取对一些有关问题的深入了解,探索队项目有用的,但研究者并不了解的经验、情感和信念等方面的问题。
四、文献分析的类型
第一手文献:有亲身经历某一件事或行为的人所写的资料,如行政部门的报告、计划以及卫生事业单位的日常行为发表等。
第二手文献:是一些利用别人的原始文献进行编写或产生的新的文献资料,如利用调查所得统计资料分析所撰写的研究报

告等。
五、德尔菲法
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专家之间不得相互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通过多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预测的结果
德尔菲法作为一种主观、定性的方法,不仅可以用于预测领域,而且可以广泛用于各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具体指标的确定过程。它能发挥专家会议法的优点,即能充分发挥各家的作用,集思广益,准确性高;再者它能把各专家间意见的分歧表达出来,取各家之长,避各家之短。
六、SWOT分析法
1、内容:又称态势分析法,是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2、作用:被用于通过对卫生事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当前的主要问题,遭遇了哪些主要的挑战,面临着怎样的有利的机遇,为未来的卫生规划及改革提供一定的基础。
七、利益相关者分析法
第四章 卫生组织体系
一、卫生行政组织
指那些对卫生事务实施管理的政府组织,通过制定和执行卫生政策、法规等来引导和调控卫生事业的发展
二、卫生服务组织
以保障居民健康为主要目标,直接或间接地向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服务的组织,包括各类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医疗服务机构等
三、第三方组织
由非政府部门、职业群体或群众自发组建的非政权性与健康相关的组织。
四、中医药管理组织的建立时间、工作内容。
1986年初,我国组建国家中医管理局,1988年把中药工作由国家医药局分出,交国家中医管理局,建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是国务院直属机构(副部级),由卫生部代管
工作内容(主要职能):继承发扬中医药学、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主管中医药行业发展战略、统筹规划和有关政策的研究。抓好战略、规划、政策导向,做好中医药行业的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做好中药产、供、销的综合平衡和中医药行业的信息、统计工作。
五、爱国卫生运动组织
是政府的非常设机构,是国家政府与群众团体共同组成的特殊形式的政府组织,办公室设在卫生部
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领导成员是由国家领导人、卫生部主要负责人及其他有关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
六、卫生服务组织包括哪些机构?
1、医疗机构
2、疾病预

防控制机构
3、妇幼保健机构
4、健康教育机构
5、卫生信息机构
七、我国城市卫生组织的层级(见书本P75图4-1)
由原来的三级逐渐发展成为社区卫生机构和综合性卫生机构两个层级
八、我国农村卫生服务组织体系的三级结构及其作用
“三级卫生保障网”。县医院、卫生防疫站、幼保健院等单位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组卫生室(所)为基础
县级卫生机构是农村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业务指导中心,承担农村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基层转诊、急救以及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及业务指导职责。
乡(镇)卫生院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
村卫生室承担卫生行政部门赋予的预防保健任务,提供常见伤、病的初级诊治。
九、卫生第三方组织的定义
卫生第三方组织是相对于卫生行政组织和卫生服务组织以外的,由各种非政府部门以及广大群众自发组建的非政权性质的社会团体。
十、目前我国卫生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1、组织体系布局不合理导致服务可及性较差
2、组织体系中的条块分割导致管理困难
3、市场机制对多元组织结构的影响
4、政府职能的缺位和不统一导致组织功能的不确定
十一、组织变革应遵循的原则
1、 明确政府职能,落实政府责任
2、 建设四项基本卫生制度,增加卫生服务可及性
3、 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合理利用卫生资源
4、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卫生领域
十二、建设四项基本卫生制度,增加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内容
1、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使城乡群众公平享有疾病预防控制、妇女儿童保健和早期诊断治疗但呢个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2、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不同形式的医疗保险制度
3、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4、建立科学规范的公益性医院管理制度。
第五章 健康保险制度
一、医疗保险制度的概念
国家和社会团体对劳动者或公民因疾病或其他自然事件及突发事件造成身体与健康损害时对其提供医疗服务或对其发生的医疗费用损失给予经济补偿而实施的各种制度的总称
三、 医疗保障制度的分类
1、 基本医疗保险
2、 补充医疗保障制度
3、 商业性医疗保险
4、 医疗救助
5、 农村医疗保障
四、 健康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各模式的定义、特征、存在问题及代表国家)

五、 新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及存在的问题
1、基本框架: 以“基本水平、广泛覆盖、双方负担、统账结合”为基本原则;建立新的筹资机制,医疗保险费用

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负担;建立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范围,加强基金管理和监督机制;强化医疗服务管理,提高质量和水平;妥善解决特殊人员的医疗待遇
2、存在的问题
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仍然较低
保障水平与职工实际医疗消费需求仍存在差距
医疗保障体系仍比较单一
基金管理和监督工作仍需完善
卫生投入不足
医疗保障立法滞后
六、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定义、原则及存在的问题
1、定义
2、原则:合作医疗保险采用多方筹资,分级核算,本着“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
3、暴露的问题
①政府对农村卫生投入的政策资源和财政资源均严重不足;自上而下的公共决策机制农民缺乏利益表达途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利益存在冲突
②筹资难度大,资金不易到位
③保障水平低,有限的政府投入和农民的收入水平与迅速增长的医疗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七、 医疗照顾计划的定义
医疗照顾计划提供的项目以急性病的医疗保健为主,包括短期住院服务、熟练护理单位提供的保健、家庭健康服务等,保障对象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
八、 医疗补助计划的定义
是针对穷人的医疗保险计划,家庭收入低于贫困线者可以享受(贫困线的具体标准各州规定不一)。
第六章 卫生政策分析
一、公共政策
社会公共权威部门为了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所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为规范
三、 政策要素
主体、客体、价值、内容、形式
四、 政策作用的两个基本规律
1、 政策损益补偿规律
2、 政策效力递减规律
五、 政策制定的过程
1、 明确目标
2、 提出备选方案
3、 选定方案
4、 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5、 方案的合法采纳
六、 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1、 政策方案
2、 目标群体
3、 政策执行主体
4、 政策环境
七、 政策评估的分类
1、 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2、 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
3、 预评估、执行评估和后评估
八、 政策评估的标准
生产力标准、效益标准、效率标准、公平性标准、政策回应度标准
九、 政策评估的方法
1、 前后对比法
2、 专家评价法
3、 政策对象评价法
4、 自评法
十、 卫生政策的终结方式及终结障碍
方式有:废止、合并、分解、缩减、替代
障碍有1、相关者的抵触心理
2、行政机关的联盟
3、利益集团的阻碍
4、法律程序上的复杂性
5、社会舆论的压力
6、高昂的成本
十一、 卫生政策的定义
政府为了保障人们健康而制定并实施的用以规范政府、公民和医院等社会组字

的目标、行为指南、策略与措施的总和。属于公共政策。
十二、 政策的分类(会判断某种情况属于哪一类)
1、 按层次分类,总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
2、 按政策制定主体分类,政党的政策、政府的政策、其他社会组织的政策
3、 按照政策的范围分类,全局性政策和局部性政策
第七章 卫生服务规划工作
一、 卫生服务规划工作的定义
规划者评价特定地理区域内或特定人群的健康需要,确定如何通过分配现存或预期可控资源,以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去满足这些健康需要的一个过程。简而言之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或目标而建立一整套有效分配资源的综合协调机制的过程
二、 卫生服务规划工作的步骤
1)背景分析
2)拟订目标
3)修正目标
4)制定战略
5)实施战略
6)监测评估
三、 卫生服务需要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定义:卫生服务需求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水平”之间存在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包括个人认识到的需要,由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以及个人为认识到的需要。
影响因素:
1、 人口数量
2、 人口组成
3、 医疗质量
4、 预防保健
5、 文化教育
6、 气候地理条件
7、 居住地点和条件
8、 婚姻
9、 行为心理因素
四、 卫生服务需求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定义:卫生服务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市场、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所有消费者将购买的某种卫生服务的数量,它是个人需求的总和。
影响因素
1、 一般的经济学因素
2、 健康状况
3、 供给状况
4、 医疗保健制度
5、 时间
6、 供给者的双重身份
五、 卫生服务供给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定义:卫生服务供给是指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影响因素
1、 社会经济水平
2、 卫生服务价格
3、 卫生服务成本
4、 卫生服务需求水平
5、 卫生资源
6、 卫生服务技术水平
六、 战略的分类(会判断某一情况属于哪个战略)
1、 稳定性战略
2、 增长型战略
3、 收缩型战略
七、 时间进度——甘特图(P136)
八、 卫生服务规划的评价(会判断某一情况属于哪个评价)
1)适合程度评价
2)足够程度评价
3)进度评价
4)效率评价
5)效果评价
6)效益评价
7)影响评价
九、 区域卫生规划的概念、周期、特点
概念: 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其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境、卫生与疾病状况、不同人群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区域卫生发展方向、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合理

布局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卫生机构,使卫生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形成区域卫生的整体发展。
区域卫生规划的周期通常为5年
特点
1)针对特定区域
2)核心是优化配置卫生资源
3)涉及社会各个部门
4)从战略角度研究卫生问题
十、 开展区域卫生服务规划工作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目标是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有效、经济、公平的卫生服务体系和管理体制,改善和提高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基本原则:
1、 要从国情出发,与区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实际健康需求相协调
2、 要优先发展和保证基本卫生服务,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
3、 要符合成本效益,提倡资源共享,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4、 要加快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对区域内所有卫生资源实行全行业管理。
5、 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敢于冲破现有的条条框框的束缚,边规划,边调整。
第八章 卫生服务营销
一、 卫生服务营销的定义
卫生服务营销是指卫生服务人员和服务组织通过创造,同服务对象交换有价值的卫生服务产品(包括服务和有形物品),以满足人们健康需求和欲望,同时满足卫生服务组织的目标和需要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管理过程。
二、 卫生服务产品的特征(会判断某一情况属于哪个特征)
①无形性
②服务与消费同时性
③不可储存性
④差异性
三、 卫生服务营销组合的七要素
产品、价格、地点或渠道、促销、人员、有形展示和过程
四、 服务操作体系的特点
1、 服务质量与时间有关
2、 服务质量与地点有关
3、 服务对象必须到服务场所参与服务过程
五、 卫生服务营销体系的组成
1、 卫生服务人员
2、 卫生服务设施和服务设备
3、 非人员沟通
4、 其他人员
六、 卫生服务接受者对服务感知的因素
主要包括卫生服务接受者对服务的期望,服务接触,服务人员、服务过程和有形证据,服务机构的形象,服务定价等。其中服务接触对卫生服务接受者的服务感知的影响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
七、 卫生服务社会营销的特征
1、 产品特征
2、 营销目的方面的特征
3、 消费者需求方面的特征
4、 竞争方面的特征
5、 营销主体方面的特征
6、 社会营销的难度大于商业营销
八、 目标市场的选择
1、 无差异营销
2、 差异营销
3、 集中营销
第九章 卫生服务质量管理
一、 质量的分类
按照质量的可观察性或评价的难易程度,可将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分为搜寻质量、体验质量和信誉质量
二、 质量管理发展历史的四个阶段
1、 传统质量管理阶段
2、 质

量检验管理阶段
3、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4、 现代质量管理阶段
三、 了解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见书P169)
四、 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
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收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五、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要求做到“三全一多”即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和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实施质量管理。
六、 PDCA循环(知道)
计划、执行/实施、检查、处理
七、 卫生服务质量管理模式
1、 服务过程导向的管理模式
2、 客户需求导向的管理模式
3、 供求互动导向的管理模式
4、 整体质量管理模式
八、 顾客感觉中的服务质量的决定因素
1、可靠 指为客户提供正确、可靠的服务
2、敏感 指服务人员有意愿帮助顾客,并根据顾客要求灵活提供相应服务
3、能力 指服务人员具备必要的知识和能力
4、礼貌 指服务人员有礼貌、尊重顾客、为顾客着想、热情友好
5、方便 指顾客容易接触服务人员,容易到达服务地点,容易接受服务
6、沟通 指使用顾客容易理解的语言来提供信息,认真听取顾客的意见
7、安全 指顾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必须得到保证
8、移情 指服务人呢一设身处地地为顾客着想、照顾顾客需要、对顾客关心
9、证据 指服务环境和服务过程中的各种有形证据
九、 整体卫生服务质量管理模式强调全面而系统地分析卫生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需要人们充分认识:
1、 卫生服务机构为感情密集型机构
2、 卫生服务是在开放式服务操作体系中为顾客服务的
3、 卫生服务的顾客必须参与服务提供过程
4、 卫生服务的提供与消费过程同时发生
5、 信息沟通是卫生服务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6、 关系质量是服务整体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7、 卫生服务质量受可控和不可控因素影响
十、 卫生服务质量缺陷(会判断某一情况属于哪个缺陷)
1)缺陷一:管理人员对顾客期望的理解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知识,不能深入理解需求等引起的
①在市场调查和市场需求分析工作中,管理人员由于采用的方法或技术不合适,使得收集的信息不准确
②管理人员对所收集到的有关的信息作出错误的解释
③管理人员根本未进行任何形式的市场需求调查
④服务人员与管理人员沟通不良,未向管理人员反映顾客的期望
⑤机构中管理层次过多,服务人员无法向高层管理人员反映顾客的期望,或者各个管理层次对服务人员收集的信息作出错误的解释或传递不完整的信息
2)缺陷二:管理人员

确定的质量标准与管理人员对顾客期望的理解之间存在差异
①服务机构在其服务质量设计方面的失误或设计程序不完善
②服务质量设计工作管理不善
③机构无明确的有关质量管理的目标
④高层领导对服务质量的设计工作重视不够。
3)缺陷三:管理人员确定的服务质量标准与服务人员实际提高的服务质量之间存在差异
①管理人员制定的服务质量标准过于复杂或僵化
②服务人员不愿接受管理人员所制定的标准
③服务质量标准与目前的职业文化不适应
④管理人员对服务操作工作管理不善
⑤管理人员未做好内部营销工作,没有将营销职能转移到每一位员工
⑥设备/管理系统落后,不能适应优质服务的需要
4)缺陷四:服务人员实际提供的服务与机构在营销活动中宣传的服务质量之间存在差异
①在制定市场沟通计划时,管理人员对本机构服务能力考虑不足
②管理人员未做好营销协调工作
③在市场沟通时,只介绍服务质量标准,但实际上在具体运作时却未执行
④有意夸大宣传或过多许诺,以吸引顾客
5)缺陷五:顾客感觉中的服务质量或实际经历的质量与顾客期望的质量不同。这种缺陷是以上四类缺陷所致的。
十一、 风险管理的基本观点
1、 一般的观点
2、 系统的观点
3、 专题的观点
十二、 在卫生服务中基层医生容易发生的七个方面的问题
1)诊断错误
2)产科医疗不当
3)骨折和创伤处理不当
4)未及时会诊
5)药物适用不当
6)手术操作不当
7)未达到知情同意
十三、 风险管理的基本要素(4C)
同情、交流、能力、表格化
第十章 卫生人力资源管理
一、卫生人力资源的概念

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主要观点
1、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紧密结合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组织愿景
2、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紧密结合业务需求,并在业务流程重组和可持续改进中积极扮演事业伙伴的角色
3、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统筹满足多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4、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坚持发展导向
三、聘用管理的含义及基本原则
含义:聘用管理是指组织依据一定的职务标准,按照规定的程序,在任职者自愿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任职者来从事相关的工作,履行相关职务上的职责,完成相应的任务,同时,依据相应的法律政策和组织内部的章程,给予该任职者相应的权力和其他履行职责所必需的资源和条件,并给予相应的报酬的系统过程。
原则: 1)基于能力—忠诚—绩效的聘任原则
2)公开、公平、公正的工作原则
3)科学、客观、规范、效率的原则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第十一章 卫生信息系统

管理
一、 现行卫生信息系统的问题
1)收集的信息不是所需数据
2)数据质量差
3)数据收集方法之间整合不足
4)缺乏及时的报告和反馈
5)信息利用差
二、卫生机构数据收集
1)常规数据报告:由卫生机构内工作人员在完成日常卫生保健服务的同时进行收集数据。以常规卫生机构为基础的数据收集是为保健对象和卫生保健管理、监控资源使用和卫生服务以及疾病监测来收集数据的最典型方式。
2)哨点报告:是通过一定数量的卫生机构工作人员接受专门训练和监督来收集和报告一系列通常较为复杂的疾病或行动的数据。因此产生的信息更加完整、更加精确。当卫生机构在偏远农村地区,而且缺乏足够的受训人员以及诊断设备来准确诊断监测疾病的时候,这种报告尤其适用于疾病监测。
缺点:所收集的数据质量不高;卫生保健提供者太多的时间都花费在收集数据上。它们分属与不同的项目数据收集系统。
第十四章 初级卫生保健管理
一、 全面理解初级卫生保健的含义
1、 初级卫生保健的服务对象是全体居民,它使卫生保健服务最大限度地深入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场所。
2、 初级卫生保健的方法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有科学依据的、其费用个人和政府支付得起的方法与技术。
3、 初级卫生保健的承担者除了卫生部门外,还包括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并且通过个人、家庭和社区的广泛参与才能实现。
4、 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是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控制和消灭一切危害人民健康的各种因素
5、 开展初级卫生保健的目的是使全体人民公平地获得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从而促使全体社会成员达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最高可能的健康水平。
二、 WHO对初级卫生保健含义的补充
1、 初级卫生保健实施促进整个卫生事业(包括卫生系统内各个层次和机构)发生新的变革,使卫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面向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总目标。
2、 初级卫生保健并非仅指个人和社区与卫生系统接触的第一级卫生服务,而是包含从第一级接触开始的一切级别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
3、 实施卫生保健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基本途径,这一策略并非只限于农村,还包括城市。
4、 初级卫生保健不仅适用于发展中国家,还同样适用于发达国家
5、 初级卫生保健的八项内容是开展卫生保健最低限的基本活动,但决不仅限于这些活动。
6、 初级卫生保健并非是低水平的卫生保健服务,它旨在公平的分配和使用有限的资源,把卫生资源的投入转向解决大多数人的基本卫生问题上。
7、 初级卫生保健策略强调成本投入的效果和

效率,而不仅仅是低成本,即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尽可能好的卫生服务,以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
三、 初级卫生保健策略的原则
1、 社会公正原则
2、 社区与群众参与原则
3、 部门协同原则
4、 成本效果和效率原则
这四项原则的提出是初级卫生保健哲学思想的核心的重要体现。
四、 初级卫生保健的具体内容
1、 对当前主要卫生问题及其预防和控制方法的宣传教育;
2、 增进必要的营养和供应充足的安全饮用水;
3、 提供基本的清洁卫生环境;
4、 开展妇幼保健工作,包括计划生育;
5、 对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
6、 对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
7、 常见病和外伤的合理治疗
8、 提供基本药物。
第十五章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一、 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
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
二、 社区卫生服务特征
1、 基层医疗保障
2、 人格化照顾
3、 综合性照顾
4、 持续性服务
5、 协调性服务
6、 可及性服务
7、 以家庭为服务单位
8、 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
9、 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
10、 预防为主
11、 团体合作的工作方式
三、 我国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
1、 有利于优化配置卫生资源
2、 有利于卫生事业适应社会需求
3、 有利于坚持“预防为主”的积极战略
4、 有利于抑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5、 有利于实现“人人是现象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6、 有利于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7、 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
8、 有利于医学模式的转变
四、 关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具有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该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五、 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
1)健康教育
2)社区医疗
3)社区预防
4)社区康复
5)社区保健
6)社区计划生育服务
六、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应加强的工作
1)坚持公益性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2)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3)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医院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
4)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
5)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
6)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监督管理
7)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与作用
第十六章

医政管理
一、 医政管理的概念及其管理内容
概念:医政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医疗机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医疗服务及其相关领域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
管理内容:
1、 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管理
2、 对各类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
3、 对各项医疗工作的管理;
4、 对与医疗相关的各种卫生组织及其活动的行政管理。
二、 医政管理的性质
国家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政务管理,由此决定了医政管理工作具有法律强制性、社会公益性、职业人道性和时效性等基本属性
三、 医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1)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协调的原则
2)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系的原则
3)公平性的原则
4)可及性的原则
5)分级原则
6)中西医并重原则
7)整体效益原则
四、 医疗机构分级管理(见书本P315)
五、 对医疗机构实施准入管理的重点
1、 医疗机构设计审批制度
2、 医疗机构等级制度
3、 医疗机构分级管理
六、 医疗卫生技术准入的审查要点
四个方面:是否有效、是否安全、是否更先进、是否费用更低廉的方法
第十七章 疾病控制管理
以高血压为例,说明在慢性病防治中的社区干预(参考书本P351,言之有理即可)
1)干预
(1)公共信息:
让大众知晓高盐饮食和肥胖是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正常人需每年量一次血压
高血压病人需终身治疗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包括:
①盐摄入量少于5克/天
②饮酒量少于1两/日(白酒)
③控制体重在理想值内
④经常中等量的有氧运动
⑤对其他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要更加积极地干预
(2)政策
①建立首诊病人测血压制度
②医院内建立健康促进科室,为病人讲高血压防治课
③在社区卫生服务时为居民测量血压并登记
④家庭保健服务包括量血压
⑤定期为职工测量血压
⑥对高血压病人进行随访,治疗和评价
2)干预评价
过程评价:干预目标的完成情况;干预人群覆盖情况及人群对干预活动的态度及满意度;干预计划进展情况及干预活动的可行性
效果评价:近期效果评价;远期效果评价
第十八章 妇幼卫生管理
妇幼卫生工作的内容(注意看书)
1、 妇女保健
2、 儿童保健
3、 婚前保健
4、 生殖保健
5、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第十九章 药械监督与管理
一、 关于GMP
GMP全称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是在药品生产全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良药品的一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
二、 药品经营企业管理(见书本P389)
三、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及遴选国家基本药物的原则
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
第二十章 中医药管理
一、 中医药工作的成绩与问题
成绩:
1、 中医医疗机构得到快速发展,服务不断扩大
2、 中医药人才培养实现现代化教育,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3、 中医药科技学术事业发展迅速,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4、 中医药法制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医药的发展已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5、 中医药国际交流和合作更加频繁,中医药的国际地位明显提升
6、 中药产业迅速发展,对经济的贡献不断加大
主要问题
1、 中医药资源总量不足与利用不充分同时存在,城乡差距大,地区之间不平衡
2、 中医药特色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学术水平、临床疗效、创新能力、人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3、 中医药的管理理念需进一步转变,监督体制需不断健全,中医医疗服务监督有待加强。
二、 要把党的中医药工作方针落到实处,必须处理好发展中医药事业若干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
1、 继承和发扬的关系
2、 中医药机构的生存发展与坚持中国特色优势的关系
3、 城乡中医药发展的关系
4、 卫生事业与中医药事业的关系
5、 数量模型与质量效益的关系
6、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第二十二章 卫生改革与发展
一、 卫生部门改革的定义(熟悉书本P439最后两段话的描述)
卫生部门改革是为改善卫生系统绩效而进行的有目的、可持续的、战略性的变革,旨在促成长期和永久性变化的过程,而不是随意、临时或紧急行动。
二、 推进卫生改革的动力
1、 人们对卫生保健的期望值提高、需求增加
2、 卫生保健费用增长
3、 支付能力有限
4、 对传统体制的怀疑论
5、 卫生服务体系的官僚化
6、 卫生服务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7、 对行医行为的新认识
三、 卫生改革的目标
核心目标
1、 改善人民健康
2、 提供经济风险保护
3、 提高公众满意度
具体目标
1、 通过改革卫生服务的数量、结构和质量,提高卫生系统的运行效率
2、 有效和均等地为卫生服务融资
3、 改进资源配置,将卫生开支重点的由特殊服务转向疾病预防和鼓励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确保普遍能够享受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从而提高整个卫生系统的成本效益。
4、 保证享受卫生服务的机会均等,使弱势群体有机会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缩小健康方面的差距
5、 改革卫生服务的付费机制
6、 提高卫生系统对社区和人群服务需求的反应性,提高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形成由需求所带动的服务提供体制。
四、 卫生改革的步骤
1、 确定问题
2、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3、 政策开支
4、 做出了政治抉择
5、 实施改革
6、 评价改革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