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如何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如何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如何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与新的形势和新的教育对象相适应,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一直是值得学校德育工作者探究的课题。近年来我们在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谈几点具体做法。

一、加强德育领导,注重德育队伍建设

1.学校要对德育工作进行长远规划,努力形成长效机制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长远规划,并要求学校各部门工作依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制定详实可行的具体工作目标,形成工作的可持续性和层次性,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目标的实现。

2.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实现德育管理全员化师资是实施德育工作的保障,要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坚持教师政治学习制度,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学校与教师签订《廉洁从教责任状》、《党员教师师德师风承诺书》等,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强化教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增强职业责任感,倡导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良好教风,并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与岗位职责结合起来,将其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之中。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班主任育人水平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班主任工作的实际需求,安排有针对性的班主任培训活动,以提高班主任老师的工作水平。同时,组织开展班主任读书活动,引导班主任深入研读《班主任的好帮手》《引领孩子成长的好助手》等书,召开读书交流会,引导教师学习知名教师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通过读书使班主任队伍理论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学校指导和引领班主任老师将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理论材料,提升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理论水平,并组织班主任工作交流活动,引导大家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二、立足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在小学各科教材中,都不同程度地蕴藏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为保证学科德育渗透有效开展,学校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及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使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规范化、系列化。

1.成立学科渗透领导小组,组织研究落实这项工作成立由德育副校长和教学副校长任组长的学科德育渗透领导小组,主管学科德育渗透工作,专门组织研究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原则、方法、要求和工作中要注意的问题,使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工作科学、有序进行。

2.把学科德育渗透的教学纳入教师岗位责任制学科德育渗透领导小组对教师的常规教学进行考核,在考核过程

中,把学科德育渗透当做一项重要内容,要求教师在备课、导学案编制、教学内容、课堂常规等方面均体现学科德育渗透内容,并把学科德育渗透纳入教师岗位责任制,作为考核教师履行岗位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确保每位任课教师必须把学科德育渗透落实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

3.定期梳理教材,列举德育渗透关键点组织全校教师在集体备课时间把各学科教材中各部分知识和德育教育的结

合点列举出来,作为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依据,进行专题研究,要求教师充分挖掘各科教材的德育内涵,使德育渗透具有规范性和经常性。

4.组织活动,提高教师德育渗透研究水平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公开课、研究课,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进行优秀课评比,促进教师研究德育渗透的方法、手段,逐步提高教师德育渗透水平。

三、强化班级管理,狠抓学生养成教育以班集体教育为主渠道,努力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倡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班级管理特色的形成,充分发扬教育民主,创设宽松、和谐、开放的教育环境,使德育过程成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积极参与的过程,成为师生间双向交流的过程。鼓励班主任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进行高效能的班级管理。实施学生干部竞争上岗制度,要求班级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提倡常规管理放手由学生组织实施,让

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培养责任感、尊严感和道德感。同时进~步规范日常管理,努力实现学生教育的规范性,以文明礼仪活动为契机对班级卫生、纪律、间操、学生的仪容仪表、个人卫生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生活习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常规检查和随机检查相结合,对检查结果及时公布,有效地控制不讲卫生、不穿校服、乱抛乱扔、讲脏话等不文明现象的发生,增强学生管理的实效性。

四、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以德育实践为主体,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三月是学习雷锋活动月,结合学校实际,在学生中开展“弘扬靖宇精神,争做新时期小雷锋活动”,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会、手抄报、每人做~件好事等形式,要求学生深入理解靖宇精神和雷锋精神的实质,并引导学生把这种精神内化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中。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和教师节开展感恩教育;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开展民族传统教育;劳动节、国庆节等等都结合实际开展不同形式的主题教育,并把这些教育内容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不断把主题教育引向深

入。通过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德育工作者任重道远。如果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思想,在学校工作的每个细微环节中渗透德育教育,关注如何“教会学生做人”,就一定能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注入鲜活的血液,不断促进的学校内涵发展。

如何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健全是当前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目的,是一个人终生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心理资源。但是,当前大部分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许多德育工作都流于表面化,与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有较大的差距,有的德育教育工作甚至违背心理发展规律,这就势必造成现在德育工作缺乏足够的实效性。所以,运用班级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技术开展班主任德育工作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因为,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的关键期,其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逐步定型,许多看似思想品德的问题,其实是他们心理困惑的折射、反映,这就需要我们的班主任要用理性的眼光去发现、分析问题的症结,采用适当方法解决高中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将心理辅导和班主任工作有机结合,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使班主任工作更具有人性化。 师生之间的沟通本质上是一种平等的心理沟通,学生不仅仅是聆听者,因此,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真诚去打开学生的心扉,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唯有这样,才能使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得以提高。 首先,我们要了解学生。用科学有效的心理衡量对学生的心理品质进行测试,是真正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的重要途径。这在心理辅导的实践中已经得以充分证实。尤其是性格、气质以及能力倾向等对班主任工作影响较大的心理特征进行测试和问卷调查,并将结果汇总,建立学生个人心理档案,以便更快地了解学生,总体把握新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发展水平,并制定出相应的班级管理策略来主动应对,使班主任工作更有针对性。通过心理测试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后,对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是极其重要的。有时候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往往会在有些时候起不到教育的内化作用,甚至会对学生产生意想不到的心理创伤。所以心理测试是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强有力的科学武器,也是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手段,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0-04-02T08:45:56.981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0年3期作者:陈雪芹 [导读] 在当前阶段,我国教育部门倡导新课程改革,希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为同学们讲解教材中的知识体系,还要设计不同的课堂活动,以便于提高同学们的道德素质与学科素养。 江苏省南通市易家桥中学 226001 摘要:在当前阶段,我国教育部门倡导新课程改革,希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为同学们讲解教材中的知识体系,还要设计不同的课堂活动,以便于提高同学们的道德素质与学科素养。这要求学科教师需要转变授课理念,班主任也要积极开展德育工作,这样才能帮助同学们解决心理困惑,并推动他们的未来发展。但如何保证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也成为许多老师需要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提升路径 引言: 初中生正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不仅要学会适应更加繁重的学习任务,还要学会应对青春期的烦恼,这对于每个同学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因此初中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既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开展德育工作帮助他们合理应对身心烦恼。结合当前现状来看,许多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也存在着需要强化的地方,本文将深入探索有关的提升路径,希望以此来促进同学们的良好发展。 一、当前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德育观念过于传统 为了适应新课程的改革发展趋势,当前德育工作也应当进行适当的改革,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再采用“训话”的模式,否则很容易打击同学们的积极性。但实践调查结果显示,许多中学班主任仍然遵循传统的德育观念,他们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批评与训话。而这种模式确实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初中阶段的同学们正处于青春期中,这样不仅不利于提高同学们的个人素质,甚至有可能加剧他们的逆反心理。 (二)管理水平不高 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不同于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但他们也需要认真观察同学们的心理活动,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惑。但是研究表明,当前许多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并不高。虽然他们能够有效处理班级内的各种问题,但这些老师也并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内心疑惑,这样就使得德育工作缺少针对性,甚至可能使德育工作与时代发展趋势相脱节。 (三)科研力度有待加强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要提升学生的个人成绩,还要培养他们的学科素养、提高每个同学的道德素质。而初中生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可能受到不良诱惑的影响,但他们却不想与老师、家长进行沟通。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同学们克服学习重点、难点,更需要认真观察他们的日常活动,并思考这些行为所反映出的问题。但从实践来看,班主任的管理重点大多都放在如何帮助同学们提高个人成绩上,许多教师不仅没有重视同学们的日常表现,更没有认真反思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创新管理理念 帮助班主任创新管理理念,不仅能够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个人素质。因此,学校领导要帮助班主任创新管理理念,而老师自身也需要积极学习、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首先,学校领导需要认真调查每个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进程,这样才能发现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法。针对部分教师德育观念过于传统的问题,学校领导需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上级部门下发的文件,这样才能帮助教师认识到当前德育工作的内涵。学校领导还可以派遣教师外出观摩、学习,这样能够帮助这部分教师多了解其他学校的管理模式,并引导他们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其次,班主任自身也需要不断学习优秀教师的工作经验。班主任可以多与相关专家、学者进行沟通,以此来帮助自己提高管理质量。与此同时,班主任也需要结合当前时代发展趋势,认真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问题,并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真正转变德育观念。 (二)加强对学生的了解 学生是班级中的主体,班主任想要使德育工作发挥最大价值,就必须要认真了解班内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他们的心理活动,这样才能帮助同学们走出心理误区、有效应对青春期的烦恼。一方面,班主任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初中生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更希望得到父母与老师的尊重。因此班主任在与同学们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就应该尝试着将自身放到与同学同等的

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发表时间:2018-11-26T16:04:12.46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上作者:陈禧熙[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在成长中的特殊时期,学生逐渐摆脱了小学阶段的朦胧思想状态。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因此要给与小学阶段学生以必要的科学的、正确的品德思想教育,帮助其形成健康的思想体系。(深圳市华富小学 5180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在成长中的特殊时期,学生逐渐摆脱了小学阶段的朦胧思想状态。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因此要给与小学阶段学生以必要的科学的、正确的品德思想教育,帮助其形成健康的思想体系。小学班主任作为对接学生工作的直接领导者,除日常课程教学以外,还应关注学生德育工作的进程。本文根据笔者在改进学生德育工作施行方法的实际过程中获得的工作经验进行梳理和归纳,以供有关方面人士借鉴交流。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引言: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鉴于其家庭监护人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度低,认为学生年纪尚小还不至于考虑品德思想教育方面的问题便疏于阐述。加之家长精力有限,与孩子之间交流甚少,对孩子精神世界过少询问。殊不知学生的品德问题也许就萌芽于此成长阶段,对外界接触尚少,学生容易受到错误、负面的思想浸染。学生的品德教育工作其实贯穿于其在校期间的始终,小学由于其处于承接小学和开启高中的特殊阶段,正是不能放松的时候。笔者就小学班主任如何高效开展德育工作中明确工作责任、具体实施策略、坚持以人为本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明确工作责任主体 前文提及,班主任是连接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首先班主任应将开展德育工作的主体责任明确到教师与家长之间,虽不可将其理解为学生家长应该完成的任务,也要避免家长把学生丢在学校便不再过问的情况。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尤其作为班主任更加如此,不可推诿责任。班主任在与其他教师沟通阶段应该做到了解明确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号召各科任教教师配合工作,不要出现在应该开展德育课堂的时间被其他教师占过去完成教学任务。同时,班主任也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告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的表率和告诫作用。学生的德育培养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环境之间的影响,教师要做的就是协调好前面两者之间的关系[1]。 二、具体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策略 (一)丰富德育工作开展形式 以往的德育工作十分死板,即教师口授学生的课堂形式。学生本身对这类思想性质的课堂没有很大的兴趣,如果方式陈旧便不能很好的传达思想。因此笔者在准备开展工作时,使用了更为先进的电子媒体设备进行辅助讲述。首先在开讲之前放送一段德育工作相关视频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潜移默化的了解到浅显易懂的品德道理。许多不合道德的事情不是学生有意为之,而是学生不了解那样是不正确的。比如,笔者在相关视频中有意引入了一个大学在校学生考试时作弊的案例,其沉痛的处理结果和后来落魄的生活轨迹给了学生深深的震撼。学生在看到违纪后果的严重性后,明显的在后来进行考试时的小动作少了很多。除了运用多媒体教学外,班主任还可与教师一起商议开展德育趣味活动,活动的形式有趣味德育知识问答、我心中的德育观征文比赛等。笔者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还给学生放映了相关的德育电影,学生在步步紧凑的剧情中便在改变和塑造着自己的德育观。相信有如此多的品德教育活动,学生也不会再感到枯燥乏味,在完成这些比赛的过程中就不知不觉的接受了品德教育。 (二)革新德育工作内容 身处时代的不同,品德教育的内容也要与时俱进。班主任自身应时刻关注社会动向,了解现实社会中人们普遍缺乏的品质。从大概率事件中抽象出一般规律,这项工作教师不必自己完成,相关方面研究人员早已总结出来,教师做的是通过不同渠道去了解。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的践行者,自身也要掌握好一定的德育知识。在时代背景下用新的大局观来审视品德教育的内涵概念,是教师在德育教学工作中应该达到的要求。班主任要建立好自己的德育观念,在高要求学生完成德育工作的同时,自身也要身体力行。要把真正符合时代的德育内容灌输给学生,不能用原来陈旧的思想滥竽充数。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是学生在学生时代除父母外交流的主要对象之一。教师用新思想新道德武装和鼓舞学生,学生才能在各种腐朽负面思想的洪流中站稳脚跟。 三、坚持以人为本 不可否认的是,学生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中心,一切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出发,班主任在与各科教师交流的时候,即应该注意学生为主体的要点。教师被称为园丁,其作用即修剪旁逸斜出的树枝,但是向上窜的树枝也是要分情况讨论的。当教师发觉学生的思想或行为出现一点偏移的迹象时,第一时间做的不是严词相对,而是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发掘其背后真正的原因。笔者在与一个教唆他人读书无用的学生交流时便了解到由于其觉得读书十分辛苦,于是出现了厌学的想法。很多时候学生产生道德方面的原因与外界有关,要围绕学生主体营造一个德育优良的班级环境。鼓励学生努力践行学习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步伐,做到扬正气、促和谐。班主任和教师在日常给学生授课的过程中也要围绕学生渗透德育知识,同时与学生课下进行交流,时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以一个朋友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学生才能敞开心扉一吐心中的想法,班主任是亦师亦友的角色。 四、总结 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填补学生精神层面的空白,小学这一特殊阶段更是如此。有了健康积极的德育观念,无论学生在学校还是在家庭、社会都至少有立足之地。班主任肩上的责任不仅仅是教学指标任务,还要真正把心思放在把握学生的精神内核。因此要坚持以科学且人性的方法来进行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苗红.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24).

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 汪超

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汪超 发表时间:2018-11-26T16:50:17.89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中作者:汪超[导读] “德”是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关键,德育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题。在小学时代,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发展的初始阶段,在改革德育教育形式、创新德育教育的同时,教师更要注重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作为班主任,我们必须创新德育教育形式,提高自身的素质,协调教学与德育的关系,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并合理运用竞争与评价,以网络环境作为德育教育的辅助,多方面入手,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优化基础教育 改革。关键词: (重庆市云阳县盘龙街道盘石小学,404500) 摘要:“德”是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关键,德育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题。在小学时代,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发展的初始阶段,在改革德育教育形式、创新德育教育的同时,教师更要注重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作为班主任,我们必须创新德育教育形式,提高自身的素质,协调教学与德育的关系,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并合理运用竞争与评价,以网络环境作为德育教育的辅助,多方面入手,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优化基础教育改革。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实效性 人之初,性本善。小学阶段正是人生的启蒙时期,更是人的性格形成的关键阶段。纵观整个教育过程,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阶段,可以说,小学阶段就是人生的基础阶段,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在小学阶段,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主要角色,直接影响着德育工作的效果。因此,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班主任德育工作,多渠道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着力提升班主任德育素养,切实保障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 一、创新德育教育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是干好工作的保障。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想使德育工作取得实效性进展,就必须将激发学生的兴趣放在德育工作的首要位置。小学生年龄小,心无杂念,他们的心灵极易被直观的事物触动。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应牢牢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不断创新德育活动, 使学生亲身体会身边的事物,不断加深自身的认知程度,从而提升主动参与德育活动的热情。例如,在开展德育主题班会时,班主任应以活动的形式为主,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参与氛围,切忌一言堂,不给学生参与的机会。 二、提高班主任的综合素质,为德育工作奠定基础。 在小学阶段,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主导者,其言行举止,都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对塑造学生的心灵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端正的思想作风,将优良的综合素养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切实做好学生的标杆。要想律人必须先律己,小学班主任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楷模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欣赏班主任的高尚气节,德育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协调教学与德育的关系, 扩大德育实施范围。 德育教育所设计的范围是十分宽泛的,它不仅仅是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素养、文明的举止,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德育与教学必须协调一致,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之中,让教学为德育服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需要班主任善于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时进行心理教育,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互助中生活和学习,形成良好的集体风气。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 促使学生学以致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德育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指导上,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才能做到理论结合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德育实践活动的引领下,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德育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进而使德育知识内化于心,并促使德育知识真正成为学生自身的品质,为学生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将德育活动作为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使德育实践真正落到实处。做一件助人为乐的事、为父母尽点孝心、做一次家庭小主人……这样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又促使了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五、合理运用竞争机制与评价策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 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最终目的是看到学生进步,而学生进步的动力源泉在于竞争,竞争机制是班级发展的催化剂。为此,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必须重视竞争机制的设置和运用,切实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取适宜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竞争的过程中,不忘集体荣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纵观各种比赛,它们都是以个体的行动为集体争得荣誉。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讲,竞争意识是集体凝聚力的体现,班主任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例如,在集体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为班级增光、不给班级抹黑的思想意识,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要争取给教师留下良好的印象,主动为班级争取荣誉,让彼此都在竞争中收获进步。班主任要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让每位学生都可以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明确在班级中的地位,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 六、以网络教育环境为助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 人的健康成长需要适宜的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优劣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小学班主任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借助环境的影响作用, 为班主任德育效果的提升提供相应的辅助。一方面,班主任应该加强班级环境建设,合理布置教室环境,构建班级文化,借助环境的作用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 基于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以及互联网对学生的影响,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也应该加强对网络环境的重视,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构建德育网络交流与共享平台, 设置一些德育功能较强的游戏或动画片等,使学生在健康的网络平台上接受健康的德育内容。这样一来,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又提升了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实效。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正是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班主任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是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德育的重视, 借助班主任德育对小学生实施良好的教育和指导,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也为基础教育优化改革奠定了基础。参考文献 [1]孙绍凯.构建模式区域引领努力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J].辽宁教育,2013 (6x).

以网络为载体的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探究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 NO.5,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72 以网络为载体的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探究 崔红卫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摘 要:信息化时代落后意味着被动挨打,对班主任德育工作也是如此,传统的班主任德育工作太多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本文从传统道德观念陈旧,道德规范失策入手分析传统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失效性,同时指出以网络为载体的班主任德育工作是提高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网络;班主任;德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5-0072-2 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观点:体育不合格者是“残品”,智育不合格者是“次品”,德育不合格者则是“危险品”,由此可以看出德育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是何等重要。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的主要倡导者和实施者,与学生接触最多,是学生效仿、学习的主要对象,其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班主任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新问题、新挑战,特别是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日益普及,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及其提供的有关服务,传统班主任的苦口婆心如同《大话西游》中唐僧对孙悟空的一番劝导一样无效,因此如何审时度势,探究以网络为载体的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理应成为当前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传统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失效性分析,提出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的途径,以期更有效地开展班主任德育工作。 一、传统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失效性分析。道德教育工作的失效意味着道德规范被遗忘或拒斥,或大多数人表面上接受但不见之于行动,造成道德规范“淡出”或“虚化”。道德失效的原因:(1)道德规范因观念过时而失效。比如有的班主任观念陈旧,把学生管得很严,俨然像个“管家婆”,这些班主任培养出来的学生固然守纪顺从, 心理准备,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向社会。 (二)基于动机心理,端正学生党员入党动机 以心理学观点来讲,动机属于激发个体向既定目标前进,并维持这种状态的一种内在心理驱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面对意识形态多元化、社会生活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形势,高校党组织必须做好高校学生党员入党动机的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学生党员进行政治理论和党史的自我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水准和政治素养。此外,要充分发挥同伴教育的作用。同龄群体的想法是高校学生入党动机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各级党组织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利用同伴教育,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入党动机。 (三)基于需要心理,调动高校学生党员的主动性 马斯洛在需要理论中指出,人类的基本需要包括五个层面,个体行为主要是由于为满足的需要所造成。需要成为了行为的原动力,是驱使人们进行思考和活动的基本动力。而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社会需求,所以在开展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时,一定要结合需要理论,全面掌握学生的需求走向,抓住学生兴趣点,激发其内在学习需求,不断加强教育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多样性,与时俱进,联系实际。此外,要对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大胆尝试和探索,加强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基于意志心理,坚定高校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 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意志在于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并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要改变以往单纯理论教育的局面,坚定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必须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加强同实际的结合,用有限的事物来展现无限的事物,进而激发高校学生党员为追求幸福生活和共产主义的坚定动力。此外,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宏观与微观的结合,所谓宏观教育是指帮助高校学生党员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理想信念,而微观教育是指在高校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把握好理论学习和生活实际的结合,由简入繁,层层推进,在做好学生党员理论知识教育工作基础上,将党性培养和理想信念教育与高校学生党员的日常生活实际进行有效结合,有效培养其服务意识和能力,积极引导他们不断进行理论知识的自我学习,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潮之中,肩负起改革、发展、稳定的职责,坚决拥护党的领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 李晓宇、陈贵虎、李前进.高校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4). [2] 王丽慧.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5). [3] 叶明红.浅谈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4] 范艳红.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01) [5] 侯勇,闫怀岭,张吉军.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亟待加强[J].学习月刊. 2011,(04). 责任编辑:罗 红 作者简介:崔红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比较教育。 网络出版时间:2013-02-20 17:18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1b7619529.html,/kcms/detail/53.1133.D.20130220.1718.040.html

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索

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索 发表时间:2019-04-22T15:49:22.70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9期作者:王静 [导读] 性本善。德育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在小学时代,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发展的初始阶段,在改革德育教育形式、创新德育教育的同时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洪山小学255100 人之初,性本善。德育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在小学时代,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发展的初始阶段,在改革德育教育形式、创新德育教育的同时,教师更要注重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小学阶段正是人生的启蒙时期,更是人的性格形成的关键阶段。纵观整个教育过程,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阶段,可以说,小学阶段就是人生的基础阶段,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在小学阶段,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主要角色,直接影响着德育工作的效果。因此,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班主任德育工作,多渠道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着力提升班主任德育素养,切实保障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 一、创新德育教育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是干好工作的保障。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想使德育工作取得实效性进展,就必须将激发学生的兴趣放在德育工作的首要位置。小学生年龄小,心无杂念,他们的心灵极易被直观的事物触动。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应牢牢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不断创新德育活动,使学生亲身体会身边的事物,不断加深自身的认知程度,从而提升主动参与德育活动的热情。例如,在开展德育主题班会时,班主任应以活动的形式为主,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参与氛围,切忌一言堂,不给学生参与的机会。 二、提高班主任的综合素质,为德育工作奠定基础 在小学阶段,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主导者,其言行举止,都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对塑造学生的心灵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端正的思想作风,将优良的综合素养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切实做好学生的标杆。要想律人必先律己,小学班主任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楷模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欣赏班主任的高尚气节,德育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协调教学与德育的关系,扩大德育实施范围 德育教育所设计的范围是十分宽泛的,它不仅仅是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素养、文明的举止,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德育与教学必须协调一致,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之中,让教学为德育服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需要班主任善于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时进行心理教育,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互助中生活和学习,形成良好的集体风气。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学以致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德育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指导上,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才能做到理论结合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德育实践活动的引领下,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德育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进而使德育知识内化于心,并促使德育知识真正成为学生自身的品质,为学生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将德育活动作为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使德育实践真正落到实处。做一件助人为乐的事、为父母尽点孝心、做一次家庭小主人……这样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又促使了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五、合理运用竞争机制与评价策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 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最终目的是看到学生进步,而学生进步的动力源泉在于竞争,竞争机制是班级发展的催化剂。为此,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必须重视竞争机制的设置和运用,切实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取适宜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竞争的过程中,不忘集体荣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纵观各种比赛,它们都是以个体的行动为集体争得荣誉。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讲,竞争意识是集体凝聚力的体现,班主任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例如,在集体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为班级增光、不给班级抹黑的思想意识,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要争取给教师留下良好的印象,主动为班级争取荣誉,让彼此都在竞争中收获进步。班主任要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让每位学生都可以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明确在班级中的地位,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 六、以网络教育环境为助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 人的健康成长需要适宜的教育环境,教育环境优劣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小学班主任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借助环境的影响作用,为班主任德育效果的提升提供相应的辅助。一方面,班主任应该加强班级环境建设,合理布置教室环境,构建班级文化,借助环境的作用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基于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以及互联网对学生的影响,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也应该加强对网络环境的重视,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构建德育网络交流与共享平台,设置一些德育功能较强的游戏或动画片等,使学生在健康的网络平台上接受健康的德育内容。这样一来,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又提升了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实效。 总之,小学阶段正是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班主任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是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德育的重视,借助班主任德育对小学生实施良好的教育和指导,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也为基础教育优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谈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谈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小学班主任的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做好德育工作,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既是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道德意识的前提,班主任要将这一重要使命落实到实处,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提升德育质量,转变德育方式,做好班级管理建设,不断地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格精神。 一、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必要性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不仅是为了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也是满足教育事业改革和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是一项具有长远价值的育人事业。第一,是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需要。新时代的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需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作为社会发展的希望,小学生们要形成良好的品德,具备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同时还要学会辨别是与非,单纯依靠家长的引导往往不够。班主任这一特殊角色往往更能够凸显正面价值,德育工作不断提升实效性,让学生有清晰的认知,满足学生道德品质提升的成长需要,能够让学生在德育教育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第二,是满足教育事业改革的需要。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让学生们“全面发展”这一目标不断落实,发挥小学班主任的德育价值,为深化教学改革提供支撑。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直接影响学生们的道德品质,间接影响则是适应教育事业改革。第三,是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需要。五年级的小学生处于十一二岁的年龄,他们很快就要告别小学生活踏入到中学校园中,正在实现从童年期到青年期的过渡,心理上与生理上都有明显的变化。五年级的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成熟发展中,在复杂的环境下仍可能受多样化思想的影响。所以,班主任的正确引导是小学生们健康快乐成长的需要。 二、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第一,转变德育方式,提升学生的积极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和积极性是影响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做好德育工作并具体落实到实处,就要从转变德育方式着手,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正如前文中所言,五年级的小学生心地善良,兴趣广泛,精力充沛,情绪又容易多变,他们容易受到周围事物的影响,这就需要班主任们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在德育教育当中发挥表率作用。例如,在培养五年级小学生的道德规范时,班主任老师作为特殊的角色存在,需要与其他任课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关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策略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策略 初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承前启后,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初中教育界正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加强德育工作力度。我国初中教育要求广大初中学校在德育过程中要根据具体需要提升初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标签: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对策 对于一个班级来讲,班主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班主任扮演着班级管理工作舵手的角色,也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在学生的成才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班主任不但起着在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个方面沟通并共同教育学生的桥梁纽带作用,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纪律、日常卫生等进行全方位管理,可以说工作是繁杂而至关重要的。但不管班主任的工作多么繁杂,都应该将德育工作放在首要地位,真正做到五育并重、德育为首。 一、初中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从小学毕业进入初中,在生活和学习上逐渐减少对父母看护和管理的依赖,但是尚未达到高中乃至大学阶段能够完全自立进行自我管理的程度。只有调动起班主任队伍的德育工作积极性,采取“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建立一种以初中青少年学生为主体进行参与的德育方式,才能实现德育观念转变,完成德育工作改革。 二、理解学生能避免疏远、对立,理解能化解矛盾 理解学生就是懂得学生心里想的,相信学生口上说的,明白学生手中干的。中学生由于年纪小、阅历浅、经验少等多种因素,不时会出现或这或那、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错误言行,这些都在所难免。一个人总是由童年到少年,再由少年到青年,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班主任对学生,尤其是对后进生的错误,不能“见到风就想到雨”,不能怒不可遏,动辄训斥,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正确的态度应是: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改正错误。同时还要知道,改正错误不可急于求成,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需要班主任细心、细致、不懈地扶持。唯有理解学生,才能与学生沟通。人们常说“理解万岁”,理解是宽容的体现,是情感贴近,是心与心的碰撞。理解能避免疏远、对立,理解能化解矛盾。理解是粘合剂,能将师生之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2.1 寓德育教育于班级活动:要打破德育工作只能即时进行的限制,解决德育工作计划性不强、效果不够明显的问题,建议班主任将班级活动设计成德育教育主题的,以一次深刻的集体性德育教育代替对每个学生的谈心,并且通过德育教育预防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很多教师在德育工作过程中也重视班级活动的重要性,但在学校里进行的班级活动缺乏实用性,因此班主任可以向学校申请,将班级活动推行到校外。例如,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環保日,班主任可以将这

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索

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索 道德教育对于小学生至关重要,是增强其综合素质、健全其人格塑造、培养其道德品质和个性品质的关键性工作,班主任的努力在其中不可忽视。然而目前,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受到重重阻碍,本文基于此探索出小学德育工作开展困难的症结所在和解决路径。首先班主任要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就需要对其提起重视,其次较为系统性地提高自身德育工作素养,同时和学生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最后,要创新德育工作的形式和渠道,这样才能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在我国的各级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健全人格塑造的奠基工程,肩负着全面增强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小学生道德品质和个性品质的艰巨任务。教育的价值属性决定了德育在教育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学校德育作为青少年儿童成长的重要机制,对其品德发展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因此,无论是从社会稳定还是培养优质人才来讲,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都刻不容缓。然而目前由于我国现阶段的特殊教育国情,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都把学生的成绩要素摆在首要位置,而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使得部分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各类问题。要解决目前的困局,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我们需要找出问题根源,然后对症下药。 一、现阶段对德育工作不够重视 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就德育工作的开展方面来说,最主要的根源问题是重视度不够。这是因为在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许多人更看重的是学生的成绩和分数,无论是家族亲友之间还是学校里面都下意识地将成绩作为评定学生好坏的基础。在这种畸形的大环境下,班主任受到影响无可避免,将精力放在学生的知识学习上,而对道德培养则选择忽视甚至漠视。这种大环境如果不发生改变,那么德育工作的开展仍然举步维艰。 当然,这种已经形成系统化的东西非一人之力可以扭转,但从小处着手,班主任还是可以有所作为。首先是需要对德育工作提高重视,将德育工作提升到战略地位,然后形成战略性思维,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事业来开展。从理论知识到生活细节,再到社会实践,通过方方面面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修养和素质。 二、班主任德育工作素养不高 班主任德育工作素养不高并非是指班主任自身素质不行,抛开个别现象来谈,小学班主任整体上是一个高素质人群。但最主要的问题,一个是对德育工作较为轻视,第二个是多数老师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德育理论学习,德育教学的开展仅限于班主任的“身教”,而无法做到精准确切的“言传”。就像我们学习文化知识一样,先是从课本上对某种事物或现象有一个大概的轮廓,然后通过此后慢慢的生活实践的积累,在这个轮廓里逐渐地填充其具体的形态,完成其从抽象到具

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东乐中心小学周玉萍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古人告诉我们,作为教师,首先是“传道”,然后才是“授业解惑”。可见,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那么作为小学班主任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一下个人的见解。 一、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班主任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尚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为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打好基础。 二、抓好班级管理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基地,班级文化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如果一个班级是积极向上、学风严谨的集体,生活在其中的学生也必定会充满激情、热爱

学习、思想觉悟高;相反,如果一个班级像一盘散沙,没有一定的组织纪律,那么这个班级的学生在做事时也一定会是自由散漫的。因此,抓好班级管理,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既是班主任的基本工作,又是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首要条件。 在抓班级管理时,我认为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做好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这就包括了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以及自觉遵守各种纪律的习惯。其次,班主任要抓好班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班干部既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又是学生群体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班干部自身的榜样示范会给其他学生做好表率,又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监督班上其他成员的行为习惯。另外,班主任还要重视班级成员间的互相监督作用,道德行为的规范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德育教育要有一定的持续性。班主任要在全体成员的配合下,抓点滴,防微杜渐,及时巩固学生已掌握的德育知识,在抓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 三、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加强家校联系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因此,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学生接触、交往。课间、饭后找他们聊天、说笑;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想办法帮助解决;在他们出现思想问题时,找他们谈心,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班级氛围,让班级充满活力。

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索 罗建容

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索罗建容 发表时间:2019-11-27T13:33:37.54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1期作者:罗建容[导读] 班集体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学生日常的学习和活动都是在班集体中开展的。班主任是一个班级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引导者,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与一个班级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班主任应该积极创新管理管理策略,将德育融入到班级管理中,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行为品质和性格特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班主任德育与班级管理,积 极打造更加健康和谐的班集体。 罗建容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一小学校重庆 408499 【摘要】班集体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学生日常的学习和活动都是在班集体中开展的。班主任是一个班级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引导者,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与一个班级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班主任应该积极创新管理管理策略,将德育融入到班级管理中,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行为品质和性格特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班主任德育与班级管理,积极打造更加健康和谐的班集体。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0-245-01 前言:小学阶段正处于性格特征以及行为品质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同一个班级中,学生们的发展也是不一样的,班主任要想促进整个班级学生的发展,在管理工作中应该融入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启蒙教育阶段就能够形成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德育教育是树立学生道德观念,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针对性的开展班级管理活动,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同时也保证班级管理工作顺利的进行。 一、目前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问题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特殊的心理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自己没有准确的判断能力。班主任的德育教育与班级管理对学生有积极的引导作用,让学生的身心更加健康的发展。但是在目前小学班级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班主任开展的管理工作比较枯燥和单一,没有将社会实践活动与班级管理结合在一起,只是一味的严格约束和要求学生,导致学生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产生抵触,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没有将德育教育融合进去,德育教育工作非常表面,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严重脱离,班主任讲的那些大道理并不能真正影响学生,也无法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启迪,只有把德育教育融入到实践活动中,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提升他们的思想素质。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与班级管理探析 1.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同时也是学生们的朋友,特别是对于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班主任细心的观察和耐心的引导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这部分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都有了自己的烦恼,表现出来的自尊心也比较强,班主任的尊重与爱护对学生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班主任应该结合他们平时的表现进行引导,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更信任自己,促进班级德育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应该从班级的整体发展入手,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不能偏心,要一视同仁,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被关心,被尊重和爱护的感觉,从而对班主任产生更多的信任,也愿意接受班主任开展的管理与德育教育工作。由此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班主任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 2.把握好教育的力度 班主任在开展德育与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首先自己得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才能以德服人和育人,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教育工作中应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熏陶,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当然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还应该把握一定的度,不能过于严格,但是也不能过于松懈;班主任应该结合自身班级的实际情况开展德育与班级管理工作,把学校的规章制度灵活的运用起来,让学生的不良行为受到限制,自己的管理工作也可以有理有据。最后班主任掌握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后就应该引导学生制定出符合自身班级发展的规章制度,并与学生进行讨论和确定,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班主任的管理也更加民主,学生可以很好的接受。 3.开展实践活动,内化德育教育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不能仅仅是口头上的教授和传递,而是积极组织和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自己的思想和认知能力,班主任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特点,积极创新德育教育的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并让学生们自己定主题,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兴趣,安全教育,法治教育,卫生教育等,班主任可以将这些主题教育活动与多媒体结合在一起,利用小视频或者图片等增加德育教育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特定的主题教育中或得启发。另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当小志愿者,植树造林,拾垃圾等活动,丰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德育教育。 三.结语 总的来说,小学班级管理是一件既轻松又复杂的工作,班主任可以应用的管理方法也是多样性的,但是班主任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应该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积极总结和创新管理方式,从学生们的角度出发,让班级管理得到学生们的认可;另外班主任将德育教育与班级管理更好的结合在一起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让班集体的发展与素质教育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小学班主任德育与班级管理能够更好的发挥出价值,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参考文献: [1]张兴文.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年22期 [2]聂巍然.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开展[J].现代农村科技.2016年1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