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微型课题总结

《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微型课题总结
《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微型课题总结

《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微型课题总结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价值

(一)、背景:在地理课堂中,离不开地图,学会读图成为学习地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吧,读图能力的高低是衡量是否学好地理的关键。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许多对着图片茫然,不知该怎么看,因此看不懂地图和不能在记忆中形成地图概念是地理学的最大障碍,往往让学生对地理敬而远之,于是我提出了《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这个课题。

(二)意义价值: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地图中包藏了众多的显性和隐性地理知识,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提高读图能力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深刻记忆所学知识,有助于突波学习重点、难点,提高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读图的意义。

二、研究对象

本课题主要是针对我校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本课题计划从2013年9月——2014年7月一学年,共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3、9)

1、分析学生的学情,制定研究计划,形成实施方案。

2、主要针对初一、初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初步统计分析,给出学生害怕读图的若干原因,教师对此情况作出教

学目标和解决方案。

(二)实施阶段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多媒体等对学生的读图进行专题训练,渗透一种地理做题思维。

二、研究过程

首先,准备阶段,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地理的情况。

其次,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对地理教学的质量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读图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因此,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贵在坚持,重在反复。

三、研究成效

成效一,70℅的学生读图能力有所提高

这一学期的地理课堂教学,我们有意对学生读图判图进行针对性的学法指导、训练,教学生做《地理填图册》并总结出适合学生的一般方法,经过这样的反复训练,70℅的学生从一无所知到略知一二再到有所收获。

成效二,教师业务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地理课堂呈现多样化。

四、研究后的反思

在这次微型课题研究中,暴露出我们课堂教学的三点不足:(一)理论指导薄弱(二)学法指导的推广存在难度(三)地图学法指导上存在空白,因此,在以后的实践中多注意以上方面的进一步提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