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基本知识.

建筑力学基本知识.
建筑力学基本知识.

建筑力学基本知识

第十一章静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力的概念及基本规律

一、力的概念

1、力的概念

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是物体改变形状和运动状态的原因。

2、力的三要素

大小(单位N kN)、方向、作用点。力是矢量。

二、基本规律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相同点:相等、共线;不同点:反向、作用对象不同。

2、二力平衡条件(必要与充分条件)

作用在同一刚体(形状及尺寸不变的物体)上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必定平衡。注意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

非刚体不一定成立。

3、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力可以依据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法则是力系合成或简化的基础,也可以根据三角形法则进行合成与分解。

4、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组力称为力系。如果某力与一力系等效,则此力称为力系的合力。

在同一刚体的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一个平衡力系,不改变原力系对该刚体的作用效果。

5、力的可传性原理

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力沿其作用线移动,不会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

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同一刚体。

第二节平面汇交力系

力系按作用线分布情况分平面力系和空间力系。

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这样的力系称为平面汇交力系,是最简单的平面力系。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可以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在图上进行合成也可以进行解析求解。

一、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F x和F y分别称为力F在坐标轴X和Y上的投影,当投影指向与坐标轴方向相反时,投影为负。注意: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F x和F y是代数量,力F的分力F x/和F y/是矢量,二者绝对值相同。

问题:如果F与某坐标轴平行,其在两坐标轴的分量分别是多少?如果两力在某轴的投影相等,能说这两个力相等吗?

显然

二、合力投影定理

121121

......n

Rx x x ix nx ix

i n

Ry y y iy ny iy

i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 或者

于是,得到合力投影定理如下:

力系的合力在任一轴上的投影F Rx 或F Ry ,等于力系中分力在同一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

三、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 1、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

R F ==2、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该力系的合力等于零:

0R F === 或者

1100n

ix i n iy i F F ====?∑??∑??

于是,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也可解析地表达为:力系中各力在两个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分别为零。

平面汇交力系合力矢量等于零这一条件,在力多边形上表现为,各力首尾相连构成的力多边形是自行封闭的。从而得到了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是:该力系的力多边形是自身封闭的力多边形。

解析法求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步骤1.确定对象;2.画出对象的受力图;3.选取坐标系;4.列平衡方程。

第三节 平面力偶系

一、力对点的矩,合力矩定理 1、力对点的矩

确定力使物体绕点转动效果的这个代数量±Fd ,称为力F 对点O 的矩。点O 称为矩心,点O 到力F 作用线的距离d 称为力臂。

力对点的矩的绝对值等于力的大小与力臂之积, 力F 对O 点的矩用符号Mo(F)表示,即 Mo(F)=±Fd

当力臂d=0,即力F 的作用线通过矩心O 点时,Mo(F)=±Fd=0

二、力偶及其基本性质

1、力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共线的两个平行力称为力偶。二力间的距离称力偶臂。通常用弯箭头表示力偶。

2、力偶的性质

(1)力偶没有合力,不能用一个力来等效代换,也不能用一个力来与之平衡,这就是力偶的第一个性质。

力偶与力同属于机械作用的范畴,但又不同于力。因此力偶与力分别是力学中的两个基本要素。

(2)力偶对其作用平面内任一点的矩恒等于力偶矩,与矩心的位置无关。 力偶矩是力偶使物体转动效果的度量,其绝对值等于力偶中力的大小与力偶臂之积,其正负号代表力偶的转向。力偶矩用符号M 表示,则

M =±Fd

力偶矩与力对点的矩的单位一样,也是牛顿·米(N·m)。

衡量力偶使物体转动效果的三要素:力偶矩的大小、力偶转动方向、力偶作用的平面。

力对点的矩一般地说与矩心的位置有关。对不同的矩心力的转动效果不同。而力偶则相反,力偶使物体绕不同点的转动效果都是相的。

推论一:力偶可以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移动,不会改变它对刚体的作用效果,即力偶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与力偶在作用面内的位置无关。即力偶有可移转性。

推论二:在保持力偶矩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随意地同时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 以及力偶臂的长短,而不会影响力偶对刚体的作用效果。即力偶有可调整性。

力偶三要素:大小、转动方向、作用平面 三、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1、设物体上的同一平面内作用n 个力偶,其力偶矩分别为M l ,M z ,…,M n 。各力偶所产生的转动效果的总和与一个矩为M 的力偶所产生的转动效果相同.

1n

i i M M ==∑

平面力偶系可以合成为一个力偶,此合力偶的力偶矩等于力偶系中各力偶的力偶矩的代数和。

2、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

平面力偶系可以用它的合力偶来等效代换,因此,合力偶的力偶矩为零,则 力偶系是平衡的力偶系。由此得到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力偶 系中所有各力偶的力偶矩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10n

i i M M ===∑

第三节 平面一般力系

一、力向已知点的平移

力的平移定理:作用在刚体上点A 的力F 可以等效地平移到此刚体上的任 意一点B ,但必须附加一个力偶,附加力偶的力偶矩等于原来的力F 对新的作用 点B 的矩。

(1)平移力F 的大小与作用点的位置无关。 (2)一个力可以和一个力加上一个力偶等效。 二、平面一般力系向已知点的简化

在力系作用面内任选一点O ,将各力向点O 简化。称点O 为简化中心。应用力的平移定理,将各力向简化中心O 等效平移,得到汇交于点O 的力系。

此外,还应附加相应的附加力偶.各附加力偶的力偶矩,它们分别等于原力系中各力对简化中心O 之矩。

这样,就将给定的平面任意力系通过力的等效平移转化为给定的平面汇交 力系和力偶系。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问题转化为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的简化问题。

在一般情况下,平面任意力系向平面内任选的简化中心简化,可以得到一个 力和一个力偶。此力作用在简化中心,它的矢量等于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称为 平面任意力系的主矢。此力偶的矩等于力系中各力对简化中心的矩的代数和,称为平面任意力系相对于简化中心的主矩。

/1

n

R

i i F

F ==∑主矢

1

()n

o o i i M M F ==∑主矩

1、主矢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对于给定的力系,选取不同的简化中心,所得主矢相同。

2、各力对点O 的矩不同,所以,主矩一般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有关。对于给定的力系,选不同的简化中心.所得主矩一般不同。但不能说主矩一定与简化中心有关,因为在主矢为0的情况下仅存在主矩。 力系的主矢可以用解析的方法求得: F /

Rx =F Rx = F 1x +F 2x +F ix +…+F nx =

1n

ix

i F

=∑

F /

Ry =F Ry = F 1y +F 2y +F iy +…+F ny =

1

n

iy

i F

=∑

/R

F

==三、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结果的讨论 1、主矢为零,主矩不为零。即/00R

O F

M =≠ ,

力系简化为一力偶,主矩与简化中的位置无关,向不同点简化,所得主矩相同。

2、主矢不为零,主矩为零。即/

00R

O F M ≠= ,

力系简化为一合力,此合力的矢量即为力系的主矢F /R ,合力作用线通过

简化中心O 。

3、主矢、主矩均不为零。即/00R

O F

M ≠≠ ,

力系等效于一作用于简化中心O 的力F /R 和一力偶矩为Mo 的力偶。可进一步简化为一合力。

4、主矢与主矩均为零。即/00R O F M == , 力系是一个平衡力系。

四、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

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平面一般力系的主矢和主矩同时为零,即

1

110

0()0n

ix

i n

iy i n o i i F

F M F ===?=?

?

?=???=??

∑∑∑

由此得出结论: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可解析地表达为:力系 中所有各力在两个任选的坐标轴中每一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以及各力对任意一点的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另外两种表达形式:一力二力矩方程(投映轴与两矩心连线不能垂直)、三力矩方程(三点不共线)。

平面一般力系的独立平衡方程最多有3个,平面平行力系、平面汇交力系有2个独立平衡方程,平面力偶系有1个独立平衡方程。

第十二章 建筑荷载及桁架的受力分析

第一节 建筑荷载

建筑荷载可按作用时间或作用的范围分类 一、按荷载作用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恒荷载和活荷载 1、恒荷载

永久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称为恒荷载。结构的自重、固定在结构上的永久 性设备等属于恒荷载。 2、活荷载

作用在结构上的(大小或方向或作用点)可变的荷载称为活荷裁。风、雪荷载等属于活荷载。

二、按荷载作用的范围可分为分布荷载和集中荷载 1、分布荷载

分布作用在体积、面积和线段上的荷载。 2、集中荷载

如果荷载作用的范围与构件的尺寸相比十分微小,这时可认为荷载集中作 用于一点,并称为集中荷载。

第二节 物体受力分析

一、约束与约束力

约束:是指限制物体运动或位置的装置。在建筑结构中,这种约束装置常称为支座。

约束(支座)对被约束的物体(构件)有作用力,称为约束反力或支座反力。

约束反力的方向与被约束的物体(构件)的运动趋势相反。

反力由荷载引起,即约束反力或支座反力是被动力,荷载是主动力。

1、柔性约束

柔索约束由软绳、链条等构成。柔索只能承受拉力,即只能限制物体在柔索受拉方向的位移。

2、光滑面约束

光滑面约束是由两个物体光滑接触所构成。光滑面的约束力作用于接触点,沿接触面的法线且指向物体。

3、铰支座

铰支座有固定铰支座和滚动铰支座两种。

(1)固定铰支座

有2个约束反力。铰链约束功能与固定铰支座的约束相同。

(2)滚动铰支座

滚动铰支座的约束功能与光滑面约束相同。有1个约束反力。

简支梁约束情况:一端有2个约束反力,一端有1个约束反力。

4、固定端支座

有2个约束反力1个弯矩共3个约束。

二、受力分析

物体受力分析(画受力图)包含以下步骤。

1、把所要研究的物体单独分离出来,画出其简图。这一步骤称作取研究对象或取分离体。

2、在分离体图上画出研究对象所受的主动力。

3、画出研究对象所受的约束力。

分离体内各构件之间相互作用的力,称为分离体的内力。分离体以外的物体对分离体作用的力,称为分离体的外力。在受力图上只画外力,不画内力。内力、外力因分离体不同而相互转化。

第三节平面静定桁架的内力分析

一、衍架结构特点是:

(1)所有各结点都是光滑铰结点。

(2)各杆的轴线都是直线并通过铰链中心。

(3)荷载均作用在结点上。

由于上述特点,衍架的各杆只受轴力(轴向拉力、轴向压力)作用.

二、内力:因外力引起的杆件内内部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三、桁架的内力分析即求各杆件的轴力。

桁架内力分析方法有

1、结点法

2、截面法

内力为零的杆件称为零杆。

零杆的判定:

(1)二杆结点上无外力作用,如此二杆不共线,则此二杆都是零扦。

(2)三杆结点上无外力作用,如其中任意二杆共线,则第三杆是零杆。

第十三章 材料力学

第一节 材料力学基础知识

结构:承受荷载的骨架,由梁、板、柱等组成。 一、弹性体

变形:形状或尺寸的变化。

变形的表现:纵向变形或横向变形,横向变形和纵向变形是相互关联的,二者之比叫泊松比u

变形的种类:弹性变形(荷载卸去后可恢复的变形)和塑性变形(荷载卸去后不可恢复的变形)。

材料力学的三个假定

1、均匀、连续假定(材料及性质各点相同)

2、各向同性假定

3、小变形假定(变形远比其本身尺寸小) 二、构件的类型

1、杆件:长度远远大于横截面的宽度和高度的构件。

2、板壳或簿壁结构:厚度远远小于它的另两个方向的尺寸。

3、实体结构:它是三个方向的尺寸基本为同量级的结构。 建筑力学以杆系结构作为研究对象。 三、杆件的变形基本形式

1、轴向拉伸或压缩

2、剪切

3、扭转

4、弯曲 横截面上的内力分布的集度称为应力σ,即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F

A

σ=,单位N/mm 2 或KN/mm 2

拉应力为+ ,压应力为- 四、虎克定律

材料在弹性范围内,正应力σ与应变ε成正比,即 σε=E?

E:弹性模量,描述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不同的材料,当σ相同时,弹性模量越大,变形越小;反之,弹性模量越小,变形越大。

五、容许应力和安全系数

容许应力,用符号[σ]表示: []s

K

σσ=

K :安全系数,K >1,是结构安全程度的储备。取值与结构的材料、荷载、计算误差、工作条件、重要程度等多种情况有关。 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必须满足强度条件:

σ=N/A ≤[σ]

如果 σ=N/A ≥[σ] 则结构不安全。

第三节 剪 切

一、剪应变

剪切变形特点是两个力作用线之间的各横截面都发生相对错动。抗剪切变形能力G与弹性模量E是相关的(正比),二者通过泊松比u关联。

任何变形都可以简化为剪切变形和拉伸与压缩变形这两种基本变形形式。

第四节梁的内力和内力图

一、内力

梁的内力包括轴力、弯矩、剪力。

沿杆件轴线方向的内力凡称为轴力。规定轴力使所研究的杆段受拉时为正,反之为负。

沿秆件横截面(垂直杆件轴线)的内力凡称为剪力。如果剪力与外力使分离体顺时针转为+,反之使分离体逆时针转为-

力偶的力偶矩M称为弯矩。构件上侧受拉为-,下侧受拉为+

梁内力的求法:截面法

二、内力方程与内力图

截面的内力因截面位置不同而变化,如取横坐标轴x与杆件轴线平行,则可将杆件截面的内力表示为截面的坐标x的函数,并称之为内力方程。

N=N(x); V=V(x); M=M(x)

根据内力方程,就可将内力随横截面位置变化的图线画在坐标面上,并称之为内力图,如轴力图、剪力图、弯矩图等。

内力图上一般不画坐标轴而是以杆线作为基线,竖向坐标表示内力的值。但是要标明内力图的名称;要在内力图上用+ -符号表示内力的正或负;要将弯矩图画在杆件的受拉侧(因此对该图就没有必要标正或负了)。

各种基本图形如下

研究长为L的悬臂梁,自由端作用荷载F(图a),写其内力方程,并画内力图。

取距自由端为x的截面。按图b所示的受力图,可由平衡方程求得该段的内力方程为

由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可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分别如图c和图d所示。

简支梁写其内力方程,并画内力图

2、关于内力图的规律

(1)当某梁段除端截面外全段上不受外力作用时,则有(a)这段上的剪力方程V(x)=常量,故该段的剪力图为水平线:(b)该段上的弯矩方程M(x)是x 的一次函数。故该段的弯矩因为斜直线。

(2)当某梁段除端截面外全段上只受均布荷载作用时,则有(a)该段上的剪力方程V(x)是x的一次函数,故该段的剪力图为斜直线;(b)该段上的弯矩方程M(x)是x的二次因数。故该段的弯矩为二次曲线。

从本例可总结出内力图的另一规律:在集中力F所作用的截面,剪力发生突变,突变值等于F (图b)。弯矩图在该处发生转折(图c)。

从本例可总结出只受集中力偶荷载作用时内力图的规律:在力偶作用的截

面剪力无变化,弯矩有突变,且突变值为力偶矩M。

用叠加法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当梁上有几项荷载作用时,梁的反力和内力可以这样计算:先分别计算出每

项荷载单独作用时的反力和内力,然后把这些相应计算结果代数相加,即得到几

项荷载共同作用时的反力和内力。

例如

第五节 梁的应力

一、纯弯曲时截面上的正应力

M

y I

σ=

? 20h y ≤≤

应力与荷载、截面形状(惯性矩I )、与中性轴距离y 等有关

纯弯曲:V=0, M ≠0

中性轴: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应变ε=0,y=0,σ=0 最大应力处:梁的上下边缘 m a x

m a x

m a x

M M M y I

I

W

y σ=?==

如果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在数值上相等,max 2

h y =,则截面对称于中

性轴。非对称截面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在数值上并不相等。 二、弯曲时的剪应力τ

中性轴处:max 32V

A

ττ==

上下边缘:τ=0

第六节 压杆稳定

工程中把承受轴向压力的直杆称为压杆。

压杆稳定:当压杆侧向干扰消除后,能恢复原来直线平衡状态称稳定。 一、压杆临界力

当压力的增大到某值时,既不恢复原状,也不增加弯曲程度,这时,压杆达到了稳定的临界状态,此时的压力是它的临界力P k 二、临界力公式

22

()

k EI P l πμ= μ:长度换算系数, μl: 换算长度 三、临界应力

影响因素:抗弯刚度EI 长度 约束

λ:长细比或柔度,越大越容易失稳,承载力越小

显然,长杆承载力底,而抗弯刚度EI大则承载力大。

第四部分 建筑结构

第十四章 建筑结构概述 第一节 建筑结构的分类

建筑结构可按材料或承重体系分类 一、按材料分

1、钢筋混凝土结构

2、砌体结构

3、钢结构

4、木结构

二、按承重体系分

1、混合结构

2、框架结构:10层以下,布置灵活

3、框剪结构:框架承受竖向荷载,剪力墙承受水平力

4、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承受水平力和竖向荷载

5、筒体结构:高层或超高层(100m 以上)

6、大跨结构

第二节 钢筋的种类及其力学性能

一、钢筋种类

1、热轧钢筋

一级HPB235 φ 光面圆钢

二级HRB335 三级HRB400 均带肋纹 注意 20MnSi 意思 2、钢丝 3、钢铰线

4、热处理钢筋 二、钢筋的选用

普通混凝土钢筋:热轧钢筋

预应力混凝土钢筋:钢丝、钢绞线、热处理钢筋 三、钢筋的力学性能

1、有屈服点的钢筋(热轧钢筋、冷拉钢筋) 屈服强度:钢筋屈服时的应力,用σs 表示 极限强度:钢筋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2、没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钢丝、钢绞线、热处理钢筋)

条件屈服强度σ0.2:残余应变为0.2%时钢筋的应力,用σ0.2 表示。

选择钢筋应考虑强度和塑性;伸长率、冷弯性能是钢筋的塑性指标。

四、钢筋成分对性能的影响

1、碳: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含碳量能提高钢筋强度,但对塑性、可焊性不利。

2、合金:对强度、塑性均有利。

3、硫、磷:有害元素,易造成脆断,对塑性、可焊性不利。

第三节混凝土的性质

一、立方体抗压强度f

cu

150㎜×150㎜×150㎜

此强度最大。

根据这个强度,把混凝土分为14级:C15—C80

二、轴心抗压强度f

ck f

c

150㎜×150㎜×600㎜

三、轴心抗拉强度f

tk f

t

很小,在计算中忽略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四、混凝土的选用

普通混凝土:≥C15,其它情况下≥C20

预应力混凝土:≥C30,其它情况下≥C40

五、混凝土的变形

1、收缩:在空气中硬结时体积减小

后果:开裂或造成预应力损失

影响因素:水泥用量多、水灰比大、水泥强度高、骨料弹性模量小、养护条件差、密实程度小、环境湿度小等,将导致收缩变大。

2、徐变:在长期不变荷载作用下变形继续增长

后果:构件变形增大或造成预应力损失

第四节钢筋和混凝土的共同工作

应使混凝土承受压力而让钢筋来承担拉力。

钢筋和混凝土能共同工作的原因:

1、二者有可靠的粘结力而结成整体,变形一致而无相对滑移。这是主因。

2、二者的温度线膨胀系数大致相同。

3、钢筋有保护层而不生锈,构件有足够的耐久性。

第十五章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

一、结构的功能

1、安全性

2、适用性

3、耐久性

二、结构的极限状态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没有超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则安全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没有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则适用、耐久

三、建筑结构的设计状况

四、结构设计方法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可靠性≥95%

设S 为荷载效应(荷载导致的弯矩、剪力、轴力或变形),R 为结构抗力 则结构所处状态函数Z=R-S 如Z >0,结构处于可靠状态 如Z=0,结构处于极限状态 如Z <0,结构处于失效状态

结构的重要性系数γ0

一级 1.1 二级 1.0 三级0.9 五、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按设计值考虑 γ0S ≤R

六、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按标准值、准永久值、频遇值等考虑 S d ≤C

第十六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第一节 梁板的构造

一、板的构造

1、厚度 ≥60mm 2、板的配筋

1)受力钢筋:受力钢筋沿板跨方向配置于受拉区,承受由弯矩作用而产生的拉力。

2)分布钢筋: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受力钢筋的内侧(单向板),其作用是将荷载均匀地传给受力钢筋,抵抗因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引起的拉力,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

板的配筋要求d ≥6mm 钢筋间距@≤250mm 二、梁的构造

1、高度h:11(~)814h l = ,取50mm的倍数 宽度b:11

(~)24

b h =

2、梁的配筋

1)种类及作用、要求

纵向受力钢筋:在受拉区,承受弯矩引起的拉力

弯起钢筋: 在梁腹,抗剪450 h>800时600 箍筋: 在梁腹,抗剪和形成钢筋骨架

架立钢筋: 在受拉区,固定箍筋并形成钢筋骨架

纵向构造钢筋:h≥450时均匀设置在梁两侧,@≤200mm 、b 2)钢筋净距要求:梁上部≥30 mm 和1.5d ,梁下部≥25 mm 和d

第二节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

一、受弯构件正截面的破坏形式

与纵向受拉钢筋的含量即配筋率ρ有关:0

s

A bh ρ=

1、少筋梁破坏

特征:受拉区混凝土一开裂钢筋即屈服,导致裂缝迅速扩大而破坏,是脆性破坏。原因是配筋太少,防止措施ρ≥ρmin 2、超筋梁破坏

特征:破坏时,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但受拉钢筋不屈服,是脆性破坏。原因是配筋太多,防止措施ρmax≥ρ 3、适筋梁破坏

特征:受拉钢筋先屈服,然后受压区混凝土才被压碎,是塑性破坏。保证措施 ρmin≤ρ≤ρmax

二、适筋梁工作的三个阶段

设计计算依据:Ⅲa阶段的应力图 三、计算规定 1、假定

1)平截面假定

2)拉力全部由钢筋承担 3)材料σ-ε假定 2、等效矩形应力图形 3、适筋梁破坏条件

ρmin≤ρ≤ρmax

四、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1、计算公式

由力平衡Σχ=0 得

1c s y f bx A f α=

由弯矩平衡ΣM=0 得

100()

2

()

2

u c u s y x

M M f bx h x

M M A f h α≤=-≤=- 或者 2、适用条件

ρmin≤ρ≤ρmax

χb :界限受压区高度

显然,ρ≤ρmax 与χ≤χb 等同

令 0b b x h ξ=

x h ξ= 显然,ρ≤ρmax 、χ≤χb 、ξ≤ξb 三者等同

ξb: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与材料强度有关) ξ:相对受压区高度 所以

只要 χ≤χb 或ξ≤ξb 就不会超筋

只要ρ≥ρ

min=

min

0.2%

45%

t

y

f

f

ρ

?

?

=?

?

?

中的大者就不会少筋

3、讨论

显然,改变截面尺寸bh、材料强度、配筋率(在达ρ

max

前)均能提高承载力,最经济有效的是增大h。

五、双筋矩形截面和T形截面

1、双筋矩形截面

在受拉区和受压区同时设置受力钢筋的截面称为双筋截面。

受压钢筋屈服的条件x≥2a s/,

强度等级很高的钢筋,在用于受压时,因受压混凝土的限制,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当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应为封闭式;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15d(d为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小直径),同时不应大于400mm。

2、T形截面

T形截面可分为两类:第一类T形截面的中和轴在翼缘高度范围内,x≤h f/因其受压区实际是矩形,视为宽度为b f/的矩形截面;第二类T形截面的中和轴通过翼缘下的肋部,这一类T形截面的受压区则为T形。

现浇梁板的梁,跨中可按T形截面计算,支座附近应按矩形截面计算。

第三节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

一、概述

受弯构件既要计算正截面的承载力也要计算斜截面的承载力。

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是以纵向受拉钢筋来加强的,而斜截面则主要是靠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来加强。箍筋和弯起钢筋通常也称为“腹筋”或“横向钢筋”。

影响抗剪承载力的因素包括截面大小、混凝土强度、荷载种类、剪跨比和配箍率等。

集中荷载至支座的距离称为剪跨,剪跨a与梁有效高度ho之比称为剪跨比。

斜截面的破坏可能有以下三种形式:

(1)斜压破坏

当梁的箍筋配置过多过密或梁的剪跨比较小时,此时箍筋应力并韦达到屈服强度。

(2)剪压破坏

梁内箍筋的数量配置适当。

(3)斜拉破坏

箍筋配置过少且剪跨比较大时。与正截面少筋梁的破坏相似。

斜压破坏可通过限制截面最小尺寸来防止,斜拉破坏则可用最小配箍筋率来控制。通过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配置箍筋及弯起钢筋,防止剪压破坏的发生。

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

1、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位置

(1)支座边缘处的截面;

(2)受拉区弯起钢筋弯起点处的截面;

(3)箍筋截面面积或间距改变处的截面; (4)腹板宽度改变处截面。 2、箍筋和弯起钢筋的构造规定

(1)受拉区不应小于20d ;受压区不应小于10d ;位于梁底部两侧的钢筋不应弯起。

(2)弯筋两端锚固在受压区内(俗称鸭筋),并不得采用浮筋。 3、按构造配箍筋的条件:

一般构件 00.7t V f b h

≤ 集中力作用下 1.7501t V f bh λ+≤

按构造配箍筋指同时满足最小配箍率、最小直径、最大间距的要求。

第四节 受弯构件裂缝宽度和挠度的验算

除需要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外,尚应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即裂缝宽度和挠度(按最小刚度计算)的验算,以保证结构满足适用和耐久性的功能要求。验算时,荷载和材料强度均采用标准值而不是设计值。

影响裂缝宽度的因素很多,主要因素有:

(1)纵筋配筋率(2)纵筋直径(3)纵筋表面形状(4)保护层厚度。

提高混凝土强度对减小裂缝宽度作用不大。

第十七章 钢筋混凝土受压,受扭构件

第一节 受压构件

一、受压构件的分类与结构 分为轴心受压与偏心受压构件。

不能采取选用高强度钢筋的办法来提高构件承载力。 1、柱中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纵向受力钢筋直径d 不宜小于12mm ,根数不少于4根; (2)柱中及其他受压构件中的箍筋应为封闭式;

(3)箍筋间距不应大于400mm ,且不应大于构件截面的短边尺寸,且不应大于15d (d 为纵向钢筋的最小直径); 二、轴心受压构件

N ≤0.9φ(fcA+fy /As /)

φ根据长细比确定的稳定系数,与长细比λ有关。其它条件相同时,长柱承载力小于短柱。 三、偏心受压构件

1、大、小偏心受压构件 (1)大偏心受压构件

其破坏过程类似适筋梁,这种破坏叫受拉破坏。

(2)小偏心受压构件

这种破坏叫受压破坏。

2、大、小偏心受压构件的界限

此界限时的状态,称为界限破坏。 当ξ≤ξb 时,为大偏心受压构件; 当ξ>ξb 时,为小偏心受压构件。

第二节受扭构件

一、受扭构件的类型及配筋形式

截面上作用有扭矩的构件即为受扭构件。当扭矩逐渐增加时,将首先在一个面上出现斜裂缝,其方向与构件纵轴约成45·交角。采用抗扭箍筋和抗扭纵筋共同来抵抗扭矩产生的斜拉力。

二、受扭构件配筋的构造要求

1、抗扭纵筋

抗扭纵筋应沿构件截面周边均匀对称布置。抗扭纵筋的间距不应大于200mm,也不应大于梁截面短边长度。

2、抗扭箍筋

抗扭箍筋必须为封闭式。受扭所需箍筋的末端应做135o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

第十八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第一节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

一、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采用高强度钢筋,同时应采用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只要优点是:

(1)能充分利用材料的性能,相对经济,适用于大跨度结构。

(2)在正常使用条件下,预应力混凝土一般不产生裂缝或裂缝极小,结构的耐久性好。

(3)预应力结构的刚度大。

二、预应加力的方法

预应加力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先张法

优点:工艺简单易工厂化生产,质量保证,主要用于中小构件

2、后张法

优点:工艺复杂常在现场施工,主要用于大型构件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是后张法施工的一种。

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材料

1、钢筋:热处理钢筋、钢丝和钢纹线三大类。

2、混凝土:不宜低于C30;当配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

第十九章砌体结构

第一节砌体材料及砌体的力学性能

一、砌体材料

1、砂浆

在强度等级相同的条件下,采用水泥砂浆砌筑的砌体强度要比用其他砂浆时低。所测得的抗压极限强度的平均值共有M15、M10、M7.5、M2.5。

2、砌体要考虑抗压和抗折强度

二、砌体的力学性能

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因素

(1)块材和砂浆的强度

块材和砂浆的强度是影响砌体强度的重要因素,其中块材的强度又是最主要的因素。

(2)块材的尺寸和形状

(3)砂浆铺砌时的流动性

(4)砌筑质量

第五节房屋的空间工作和静力计算方案

一、房屋的空间工作

房屋的空间工作性能,主要取决于屋盖水平刚度和横墙间距的大小。二、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根据房屋的空间工作性能,分为刚性方案、刚弹性方案和弹性方案。

第六节墙、柱高厚比的验算

一、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高厚比β是衡量砌体长细程度的指标,高厚比的验算是砌体结构的一项重要构造措施。

(1)是受压构件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有足够的稳定性;

(2)具有足够的刚度,避免出现过大的侧向变形。

(3)保证施工安全

高厚比验算满足要求,与是否满足局部受压要求无关。

第七节圈梁、过梁与挑梁

一、圈梁

为增强砌体结构房屋的整体刚度,防止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的振动荷载等对房屋引起的不利影响,应在墙体的某些部位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1、圈梁的设置

为防止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以设置在基础顶面和槽口部位的圈梁最为有效。

2、圈梁的构造要求

(1)宽度宜与墙厚相同,至少应是墙厚的2/3,高120mm,纵向钢筋不宜少于4φ10

(2)圈梁宜连续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交圈封闭。不能交圈封闭时,应设置附加圈梁,搭接长度为不小于2H和1000mm

(3)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

二、过梁

有砖过梁、钢筋砖过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等。砖过梁的跨度1.2米、钢筋砖过梁的跨度1.5米。

钢筋混凝土过梁端部支撑长度不宜小于240mm。

三、挑梁

挑梁应进行抗倾覆验算、挑梁下面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及挑梁本身承载力计算。

挑梁埋入砌体的长度L1与挑出长度L之比宜大于1.2,当挑梁上无砌体时,

L1与挑出长度L之比宜大于2.

第八节砌体结构的构造要求

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1、在墙体中设置伸缩缝。

2、为防止或减轻房屋顶层墙体的裂缝

(1)屋面设置保温隔热层;

(2)顶层屋面板下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3、基础设置圈梁。

4、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沿竖向每隔400~500mm设拉结钢筋,其数量为每120mm墙厚不少于1φ6或焊接钢筋网片,埋入长度从墙的转角或交接处算起,每边不小于600mm。

建筑力学知识点

建筑力学 第一章绪论 1.工程中习惯把主动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外力称为荷载。例如自重,风压力,水压力,土 压力等。(主要讨论集中荷载、均匀荷载) 2.在建筑物中,承受并传递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部分称为结构。 3.结构按几何特征分:一,杆件结构。可分为:平面和空间结构。它的轴线长度远大于 横截面的宽度和高度。二,板壳结构。(薄壁结构)三,实体结构。 4.建筑力学要进行静力分析即由作用于物体上的已知力求出未知力。 5.强度指结构和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刚度指结构和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稳定性指结 构和构件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6.建筑力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问题。为此提供相关的计算方 法和实验技术。为构件选择合适的材料,合理的截面形式及尺寸,以及研究结构的组成规律和合理形式。 第二章刚体静力分析基础 1.静力学公理。一,二力平衡。(只适应于刚体,对刚体系统、变形体不适应。)二,加 减平衡力系。(只适应于刚体,对刚体系统、变形体不适应。)三,三力平衡汇交。 2.平面内力对点之矩。一,合力矩定理 3.力偶。性质:一,力偶对物体不产生移动效应,故力偶没有合力。它既不能与一个力 等效或平衡。二,任一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移动。 4.约束:施加在非自由体上使其位移受到限制的条件。一般所说的支座或支承为约束。 一物体(如一刚性杆)在平面内确定其位置需要两个垂直方向的坐标和杆件的转角。 因此,对应的约束力是相对的。 约束类型:1、一个位移的约束及约束力。a)柔索约束。b)理想光滑面约束。C)活动(滚动)铰支座。D)链杆约束。2、两个位移的约束及约束力。A)光滑圆柱形铰链约束。B)固定铰支座约束。3、三个位移的约束及约束力。A)固定端。4、一个位移及一个转角的约束及约束力。A)定向支座(将杆件用两根相邻的等长、平行链杆与地面相连接的支座)。 第五章弹性变形体静力分析基础 1.变性固体的基本假设。连续性假设:固体材料的整个体积内毫无空隙的充满物体。均匀性假设:构件内各点处的力学性能是完全相等的。各向同性假设:构件内的一点在各个方向上的力学性能是相同的。线弹性假设:研究完全弹性体,且外力与变形之间符合线性关系。小变形假设。(几何尺寸的改变量与构件本身尺寸相比很微小。) 2.内力与应力 截面法求构件内力。截面法:1)在求内力的截面处,假想用一平面将构件截为两部分; 2)一般取受力较简单的部分为研究对象,将弃去部分对留下部分的作用用内力代替。按照连续性假设,内力应连续分布于整个切开的截面上。将该分布内力系向截面上一点(截面形心)简化后得到内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称它们为截面上的内力。3)考虑留下部分的平衡,列出平衡方程,求内力。 应力:内力的集度。 3.应变 变化的长度比上原长等于平均线应变。平均线应变的极限为线应变。 胡克定律:正应力与其相应的线应变成正比。(Б=Eз。E为弹性模量。) 1 / 2

建筑力学与结构试题与答案

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建筑力学与结构 课程试卷(B ) 2008 ╱ 2009 学年 第一学期 一、概念题(6×4分)。 1, 如果F 1=F 2+F 3且F 2>F 3,则 是正确的。 A ,F 1>F 2>F 3; B ,F 2>F 3>F 1; C ,F 2>F 1>F 3; D ,F 2>F 3,但F 1与F 2、F 3的关系不能确定。 2, 某段梁(一根杆)上受集中力偶作用,当该集中力偶在该段梁上移动时, 该段的____。 A ,弯矩图不变,剪力图改变; B ,弯矩图改变,剪力图不变; C ,弯矩图、剪力图全不变; D ,弯矩图、剪力图全改变。 3,梁弯曲时,横截面上 。 A ,m ax σ发生在离中性轴最远处,m ax τ发生在中性轴上; B ,m ax σ发生在中性轴上,m ax τ发生在离中性轴最远处; C ,m ax σ、m ax τ全发生在中性轴上; D ,m ax σ、m ax τ全发生在离中性轴最远处。 4,平面一般力系简化时,其主矢与简化中心位置 关;若主矢非零,则主矩 与简化中心位置 关。 5,力大小、方向、作用点如图所示,该力对坐标原点的矩为 ,

转向为时针。 6,在原来承受的荷载基础上加上新的荷载,则该杆件一定变得更危险了。 此说法是(对/错)的。 二、对图示体系作几何组成分析。(12分) 三、求图示结构支座的约束反力。(12分)

四、求图示平面图形的形心位置并求其形心主惯性矩。(12分) 五、画出图示梁的内力图。(12分)

六、图示结构CD为正方形截面木杆,其容许正应力为10Mpa,试选择 该杆的边长。(14分) 七、图示矩形截面梁,其容许正应力为170Mpa,容许剪应力为100Mpa,梁的 高宽比为2/1,试确定图示荷载下所需的横截面尺寸。(14分) 装订线

建筑力学基础知识

建筑力学基础知识

————————————————————————————————作者: ————————————————————————————————日期:

第1章建筑力学基础 1.1力的性质、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1.1.1 力的定义 力,是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很熟悉的概念,是力学的基本概念。人们对于力的认识,最初是与推、拉、举、掷时肌肉的紧张和疲劳的主观感觉相联系的。后来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通过反复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逐步认识到,无论在自然界或工程实际中,物体机械运动状态的改变或变形,都是物体间相互机械作用的结果。例如,机床、汽车等在刹车后,速度很快减小,最后静止下来;吊车梁在跑车起吊重物时产生弯曲,等等。这样,人们通过科学的抽象,得出了力的定义: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的结果是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使物体变形。 物体间机械作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物质的一种形式而起作用的,如重力、万有引力、电磁力等;另一类是由两个物体直接接触而发生的,如两物体间的压力、摩擦力等。这些力的物理本质各不相同。在力学中,我们不研究力的物理本质,而只研究力对物体的效应。一个力对物体作用的效应,一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二是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前者叫做力的运动效应或外效应。后者叫做力的变形效应或内效应。 就力对物体的外效应来说,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例如,人沿直线轨道推

小车使小车产生移动,这是力的移动效应;人作用于绞车手柄上的力使鼓轮转动,这是力的转动效应。而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力对物体作用时,既有移动效应,又有转动效应。如打乒乓球时,如果球拍作用于乒乓球的力恰好通过球心,只有移动效应;如果此力不通过球心,则不仅有移动效应,还有绕球心的转动效应。 1.1.2 力的三要素 实践证明,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三者称为力的三要素。即: 1.力的大小力的大小表示物体间机械作用的强弱 程度,它可通过力的运动效应或变形效应来度量,在静力 学中常用测力器和弹性变形来测量。为了度量力的大 小,必须确定力的单位。本教材采用国际单位制,力的 单位是牛顿(N)或千牛顿(kN),N kN3 1 。 10 2.力的方向力的方向表示物体间的机械作用具有方向性。它包含方位和指向两层涵义。如重力“铅直向下”’“铅直”是指力的作用线在空间的方位,“向下”是指力沿作用线的指向。 3.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点是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位置。实际上,当两个物体直接接触时,力总是分布地作用在一定的面积上。如手推车时,力作用在手与车相接触的面积上。当力作用的面积很小以至可以忽略其大小时,就可以近似地将力看成作用在一个点上。作用于一点上的力称为集中力。 如果力作用的面积很大,这种力称为分布力。例如,作用在墙上的风压力或压

建筑力学基本知识.

建筑力学基本知识 第十一章静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力的概念及基本规律 一、力的概念 1、力的概念 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是物体改变形状和运动状态的原因。 2、力的三要素 大小(单位N kN)、方向、作用点。力是矢量。 二、基本规律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相同点:相等、共线;不同点:反向、作用对象不同。 2、二力平衡条件(必要与充分条件) 作用在同一刚体(形状及尺寸不变的物体)上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必定平衡。注意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 非刚体不一定成立。 3、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力可以依据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法则是力系合成或简化的基础,也可以根据三角形法则进行合成与分解。 4、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组力称为力系。如果某力与一力系等效,则此力称为力系的合力。 在同一刚体的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一个平衡力系,不改变原力系对该刚体的作用效果。 5、力的可传性原理 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力沿其作用线移动,不会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 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同一刚体。 第二节平面汇交力系 力系按作用线分布情况分平面力系和空间力系。 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这样的力系称为平面汇交力系,是最简单的平面力系。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可以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在图上进行合成也可以进行解析求解。 一、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F x和F y分别称为力F在坐标轴X和Y上的投影,当投影指向与坐标轴方向相反时,投影为负。注意: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F x和F y是代数量,力F的分力F x/和F y/是矢量,二者绝对值相同。 问题:如果F与某坐标轴平行,其在两坐标轴的分量分别是多少?如果两力在某轴的投影相等,能说这两个力相等吗? 显然

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试题库

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 1、只限物体任何方向移动,不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称( )支座。 A :固定铰 B :可动铰 C :固定端 D :光滑面 【代码】50241017 【答案】A 2、只限物体垂直于支承面方向的移动,不限制物体其它方向运动的支座称( )支座。 A :固定铰 B :可动铰 C :固定端 D :光滑面 【代码】50241027 【答案】B 3、既限制物体任何方向运动,又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称( )支座。 A :固定铰B :可动铰C :固定端D :光滑面 【代码】50241037 【答案】C 4、平衡是指物体相对地球( )的状态。 A 、静止 B 、匀速运动 C 、匀速运动 D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代码】50241047 【答案】D 5、如图所示杆ACB ,其正确的受力图为( )。 A 、图A B 、图B C 、图C D 、图D 【代码】50241057 【答案】A 6.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 ) 。 (C ) (D ) (A ) D

A.刚体 B.变形体 C.任意物体 D.由刚体和变形体组成的系统 【代码】50141067 【答案】A 7.在下列原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是( )。 A.二力平衡原理 B.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C.力的可传性原理 D.作用与反作用定理 【代码】50141077 【答案】C 8.柔索对物体的约束反力,作用在连接点,方向沿柔索( )。 A.指向该被约束体,恒为拉力 B.背离该被约束体,恒为拉力 C.指向该被约束体,恒为压力 D.背离该被约束体,恒为压力 【代码】50242088 【答案】B 9.图示中力多边形自行不封闭的是( )。 A.图(a) B.图(b) C.图(b) D.图(d) 【代码】50142026 【答案】B 10.物体在一个力系作用下,此时只能( )不会改变原力系对物体的外效应。 A.加上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 B.去掉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 C.加上或去掉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 D.加上或去掉另一平衡力系 【代码】50241107 【答案】D 11.物体系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应是( )。 A.等值、反向、共线 B.等值、反向、共线、同体 C.等值、反向、共线、异体 D.等值、同向、共线、异体 【代码】50142117 【答案】C 12.由1、2、3、4构成的力多边形如图所示,其中代表合力的是( )。

建筑力学基本知识(单选-多选)

单选题-建筑力学基本知识 1.柔索对物体的约束反力,作用在连接点,方向沿柔索( B )。 A.指向该被约束体,恒为拉力B.背离该被约束体.恒为拉力 C.指向该被约束体,恒为压力D.背离该被约束体,恒为压力 2.一个物体上的作用力系,满足( A )条件,就称这种力系为平面汇交力系。 A.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 B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但不交于一点 C.作用线在不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 D.作用线在不同一平面内,且不交于一点 3.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 B )。 A.合力偶B.合力C.主矩D.主矢和主矩 4.某力在直角坐标系的投影为:Fx=3 kN,Fy=4 kN,此力的大小是( A )。 A.5 kN B.6 kN C.7 kN D.8 kN 5.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各力在两个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B )。A.一个大于0,一个小于0 B.都等于0 C.都小于0 D.都大于0 6.利用平衡条件求未知力的步骤,首先应( D )。 A.取隔离体 B.求解C.列平衡方程D.作受力图 7.只限物体垂直于支承面方向的移动,不限制物体其它方向运动的支座称( B )支座。A.固定铰B.可动铰C.固定端D.光滑面 8.平衡是指物体相对地球( D )的状态。 A.静止B.匀速运动C.圆周运动D.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9.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偶在垂直于杆轴的平面内产生的内力偶矩称为( B )。A.弯矩B.扭矩C.轴力D.剪力 10.下列( C )结论是正确的。 A.内力是应力的代数和B.应力是内力的平均值 C.应力是内力的集度D.内力必大于应力 11.下列关于一个应力状态有几个主平面的说法,合理的是( D )。 A.两个B.一般情况下有三个,特殊情况下有无限多个 C.无限多个D.最多不超过三个 12.以下不属于截面法求解杆件内力的步骤是( B )。 A.取要计算的部分及其设想截面B.用截面的内力来代替两部分的作用力 C.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式并求解内力D.考虑外力并建立力平衡方程式 13.构件在外荷载作用下具有抵抗变形的能力为构件的( B )。 A.强度B.刚度C.稳定性D.耐久性 14.通过杆件横截面形心并垂直于横截面作用的内力称为( C )。 A.弯矩B.剪力C.轴力D.扭矩 15.杆件的刚度是指( D )。 A.杆件的软硬程度B.杆件的承载能力 C.杆件对弯曲变形抵抗能力D.杆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16.平面弯曲梁中作用面与横截面垂直的内力偶矩称为( C )。 A.轴力B.剪力C.弯矩D.扭矩 17.弯曲试样的截面有圆形和矩形,试验时的跨距一般为直径的( A )倍。

建筑力学基础知识

建筑力学基础知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1章建筑力学基础 1.1力的性质、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1.1.1力的定义 力,是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很熟悉的概念,是力学的基本概念。人们对于力的认识,最初是与推、拉、举、掷时肌肉的紧张和疲劳的主观感觉相联系的。 后来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通过反复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逐步认识到,无论在自然界或工程实际中,物体机械运动状态的改变或变形,都是物体间相互机械作用的结果。例如,机床、汽车等在刹车后,速度很快减小,最后静止下来;吊车梁在跑车起吊重物时产生弯曲,等等。这样,人们通过科学的抽象,得出了力的定义: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的结果是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使物体变形。 物体间机械作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物质的一种形式而起作用的,如重力、万有引力、电磁力等;另一类是由两个物体直接接触而发生的,如两物体间的压力、摩擦力等。这些力的物理本质各不相同。在力学中,我们不研究力的物理本质,而只研究力对物体的效应。一个力对物体作用的效应,一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二是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前者叫做力的运动效应或外效应。后者叫做力的变形效应或内效应。 就力对物体的外效应来说,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例如,人沿直线轨道推

小车使小车产生移动,这是力的移动效应;人作用于绞车手柄上的力使鼓轮转动,这是力的转动效应。而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力对物体作用时,既有移动效应,又有转动效应。如打乒乓球时,如果球拍作用于乒乓球的力恰好通过球心,只有移动效应;如果此力不通过球心,则不仅有移动效应,还有绕球心的转动效应。 1.1.2力的三要素 实践证明,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三者称为力的三要素。即: 1.力的大小力的大小表示物体间机械作用的强 弱程度,它可通过力的运动效应或变形效应来度量,在 静力学中常用测力器和弹性变形来测量。为了度量力的 大小,必须确定力的单位。本教材采用国际单位制,力 的单位是牛顿(N)或千牛顿(kN),N 1 。 10 kN3 2.力的方向力的方向表示物体间的机械作用具有方向性。它包含方 位和指向两层涵义。如重力“铅直向下”’“铅直”是指力的作用线在空间的方位,“向下”是指力沿作用线的指向。 3.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点是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位置。实际上,当两 个物体直接接触时,力总是分布地作用在一定的面积上。如手推车时,力作用在手与车相接触的面积上。当力作用的面积很小以至可以忽略其大小时,就可以近似地将力看成作用在一个点上。作用于一点上的力称为集中力。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案设计(一)

教案

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系,如结构自重、家具及人群荷载、风荷载等。间接作用是指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如地震、基础沉降、温度变化等。 4.按照承重结构所用的材料不同,建筑结构可分为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木结构和混合结构五种类型。 1.1.2建筑结构的功能 (1)结构的安全等级 表1.1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安全等级破坏后果建筑物类型 一级很严重重要的房屋(影剧院、体育馆和高层建筑等) 二级严重一般的房屋 三级不严重次要的房屋 (2)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表1.2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分类 类别设计使用年限(年)示例 1 5 临时性结构 2 25 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 3 50 普通房屋和构筑物 4 100 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 (3)结构的功能要求 建筑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应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项功能要求。(4)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举例讲解举例讲解

教案 授课题目 1.2 结构抗震知识授课时间 3.1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讲授 教学目标掌握地震的类型及破坏作用,抗震设防分类、设防标准及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地震的破坏作用及抗震设防目标 教学难点地震的破坏作用及抗震设防目标 教学容、方法及过程附记 新课导入:1976年7月28日,在省、丰南一带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 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和市受到严重波及,地震破坏围 超过3万平方公里,有感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相当于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市区。 1.2.1地震的基本概念 (1)地震基本概念 1.地震俗称地动,是一种具有突发性的自然现象,其作用结果是引起地面的颠簸和摇晃。 2.地震发生的地方称为震源。 3.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 4.震中附近地面运动最激烈,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叫震中区或极震区。 5.震源至地面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6.地震按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火山地震、塌陷地震、人工诱发地震以及构造地震。 7.根据震源深度不同,又可将构造地震分为三种:一般把震源深度小于60Km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60~300Km称为中源地震;大于300Km成为深源地震。中国发生的绝大部分地震均属于浅源地震。举例讲解

第一章 《建筑力学》习题

第一章《建筑力学》 一、单项选择题 1、静力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刚体 B.变形固体 C.塑性体 D.弹性体 2、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刚体 B.变形固体 C.塑性体 D.弹性体 3、抵抗( )的能力称为强度。 A.破坏 B.变形 C.外力 D.荷载 4、抵抗( )的能力称为强度。 A.破坏 B.变形 C.外力 B.荷载‘ 5、抵抗( )的能力称为稳定性。 A.破坏 B.变形 C.外力 D.荷栽 6、关于约束反力,下面哪种说话不正确( )。 A.柔索的约束反力沿着柔索中心线,只能为拉力. B.链杆的约束反力沿着链杆的中心线,可以是拉力,也可以是压力. C.固定支座的约束反力有三个. B. 固定铰链支座的约束反力通过铰链中心方向不定,用一对正交分力表示。 7、刚体是指( )。 A.要变形的物体 B.具有刚性的物体 C.刚度较大的物体 D.不变形的物体 8、作用在刚体上的一群力叫做( ) A.力偶 B.力系 C.分力 B.等效力系 9、有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则这两个力( ) A.一定是二力平衡 B.一定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一定约束与约束反力 D.不能确定 1 0、力的可传性原理只适用于( ) A.变形体 B.刚体 C.任意物体 D.移动着的物体 11、约束反力以外的其他力统称为( ) A.主动力 B.反作用力 C.支持力 D.作用力 12、当力垂直与轴时,力在轴上的投影( ) A.等于零 B..大于零 C.等于自身 D.小于零13、当力平行于轴时,力在轴上的投影( ) A.等于零 B.大于零 C.等于自身 D.小于零14、当力F与x轴成600角时,力在x轴上的投影为( ) A.等于零 B.大于零 C. (1/2)F D.0.866F 15、合力在任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力系中各个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 ) A.代数和 B.矢量和 C.和 D.矢量差 1 6、平面力系的合力对任一点的力矩,等于力系中各个分力对同一点的力矩的( ) A.代数和 B.矢量和 C.和 D.矢量差17、作用于刚体的力,可以平移到刚体上的任一点,但必须附加( ) A.一个力 B.一个力偶 C.一对力 D.一对力偶18、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 ) A.一个力 B.一个力加·个力偶

建筑力学基础

建筑力学基础 课程性质 《建筑力学》,主要介绍力学的基本公理与概念,平面杆件的变形和内力计算以及结构内力计算及结构受力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建筑力学 第一章静力学 第一节静力学基本概念及公理 第二节约束和约束反作用力 第三节汇交力系 第四节力偶及力偶矩 第五节平面一般力系 第二章材料力学 第一节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对象的几何特征 第二节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第三节变形的内力 第三章结构力学 第一节杆件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二节杆件结构的计算简图 第三节平面杆件结构的分类 第四节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第五节几何组成分析的步骤和举例第六节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

第一章静力学 教学目标: 掌握静力学基本概念;了解约束和约束反作用力 第一节静力学基本概念及公理 静力学(statics )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的规律。 一、平衡的概念: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二、刚体的概念:刚体是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其大小和形状不变的物体。 三、力的概念:力对物体的效应表现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和变形。 力对物体的效应取决于以下三个要素:(1)力的作用点;(2)力的方向; (3)力的大小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大小的单位为牛顿(N)o目前工程实际中采用的工 程单位制,其力的单位为公斤(kgf)o 1 kgf=9.80665 N 四、静力学公理 (一)公理一(二力平衡公理)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处于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此两力大小相等、指向相反且沿同一作用线。 (二)公理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意一个力系中,加上或去掉任何一个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此公理只适用于刚体,而不适用于变形体。 (三)公理三(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作用于该点的一个合力,它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的矢量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见下左图)。亦可用右下图所示的力三角形表示,并将其称为力三角形法则。合力R与分力F1、F2的矢量表达式为 R=F1+F2 (四)公理四(作用和反作用定律) 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沿同一直线。力总是成对出现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并非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之上的,而是

建筑力学知识点汇总(精华)

建筑力学知识点汇总(精华) 第一章概论 1.工程中习惯把主动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外力称为荷载。例如自重,风压力,水压力,土 压力等。(主要讨论集中荷载、均匀荷载) 2.在建筑物中,承受并传递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部分称为结构。 3.结构按几何特征分:一,杆件结构。可分为:平面和空间结构。它的轴线长度远大于 横截面的宽度和高度。二,板壳结构。(薄壁结构)三,实体结构。 4.建筑力学要进行静力分析即由作用于物体上的已知力求出未知力。 5.强度指结构和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刚度指结构和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稳定性指结 构和构件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6.建筑力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问题。为此提供相关的计算方 法和实验技术。为构件选择合适的材料,合理的截面形式及尺寸,以及研究结构的组成规律和合理形式。 第二章刚体静力精确分析基础 1.静力学公理。一,二力平衡。(只适应于刚体,对刚体系统、变形体不适应。)二,加 减平衡力系。(只适应于刚体,对刚体系统、变形体不适应。)三,三力平衡汇交。 2.平面内力对点之矩。一,合力矩定理 3.力偶。性质:一,力偶对物体不产生移动效应,故力偶没有合力。它既不能与一个力 等效或平衡。二,任一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移动。 4.约束:施加在非自由体上使其位移受到限制的条件。一般所说的支座或支承为约束。 一物体(如一刚性杆)在平面内确定其位置需要两个垂直方向的坐标和杆件的转角。 因此,对应的约束力是相对的。

约束类型:1、一个位移的约束及约束力。a)柔索约束。b)理想光滑面约束。C)活动(滚动)铰支座。D)链杆约束。2、两个位移的约束及约束力。A)光滑圆柱形铰链约束。B)固定铰支座约束。3、三个位移的约束及约束力。A)固定端。4、一个位移及一个转角的约束及约束力。A)定向支座(将杆件用两根相邻的等长、平行链杆与地面相连接的支座)。 第五章弹性变形体静力分析基础 1.变性固体的基本假设。连续性假设:固体材料的整个体积内毫无空隙的充满物体。均匀性假设:构件内各点处的力学性能是完全相等的。各向同性假设:构件内的一点在各个方向上的力学性能是相同的。线弹性假设:研究完全弹性体,且外力与变形之间符合线性关系。小变形假设。(几何尺寸的改变量与构件本身尺寸相比很微小。) 2.内力与应力原理 截面法求构件内力。截面法:1)在求内力的截面处,假想用一平面将构件截为两部分; 2)一般取受力较简单的部分为研究对象,将弃去部分对留下部分的作用用内力代替。按照连续性假设,内力应连续分布于整个切开的截面上。将该分布内力系向截面上一点(截面形心)简化后得到内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称它们为截面上的内力。3)考虑留下部分的平衡,列出平衡方程,求内力。 应力:内力的集度。 3.应变规律 变化的长度比上原长等于平均线应变。平均线应变的极限为线应变。 胡克定律:正应力与其相应的线应变成正比。(Б=Eз。E为弹性模量。) 第七章轴向的拉伸与压缩原理 1.拉压杆的应力。公式:Fn=БA。拉应力为正。在此应用到圣维南原理。(在求Fn时,

建筑力学重点及难点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平衡条件及熟练掌握平衡方程的应用;掌握基本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分析和计算;掌握平面杆件结构内力和位移的计算方法。 终结性考核的要求 (1)答题时间:期末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其它:学员考试时可带钢笔,铅笔,尺子,橡皮和计算器。 试题类型及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 三、计算题(共40分)静定桁架指定杆的内力计算(10分);单跨梁内力图(10分);三跨连续梁的力矩分配法(20分) 考核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核,旨在检验学生对静力学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简单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的熟练程度;检验学生对平面汇交力系掌握程度,了解其平衡问题;检验学生对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的掌握程度,了解有关摩擦的平衡问题。 考核知识点 (1)力、刚体和平衡的概念;约束、约束反力;隔离体与受力图。 (2)力矩,合力矩定理;力偶,力偶的性质;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3)力在直角坐标上的投影;合力投影定理;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4)力的平移定理;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主矢和主矩;(固定端约束与相应的约束反力)。 (5)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简单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6)▲滑动摩擦的概念;▲摩擦角;▲摩擦的平衡问题。 考核要求 (1)了解力、刚体和平衡的概念;掌握常见典型约束的性质及约束反力的确定;掌握物体和简单物体系统受力图的画法。

(2)理解力矩和力偶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掌握平面问题中力对点之矩的计算;了解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3)掌握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了解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4)理解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原理;了解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的方法;了解计算平面一般力系的主矢和主矩; (5)掌握求解单个物体的平衡问题;掌握求解简单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6)了解滑动摩擦的概念;了解摩擦角的概念;了解有摩擦的平衡问题。 考核要点 1、对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吗? 2、力对矩心的矩,是力使物体绕矩心转动效应的度量吗? 3、如果有n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每个物体都受平面一般力系的作用,则共可以建立2n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吗? 4、计算简图是经过简化后可以用于对实际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的图形吗? 5、力系简化所得的合力的投影是否和简化中心位置有关,而合力偶矩和简化中心位置无关。 6、约束是阻碍物体运动的限制物吗? 7、力偶的作用面是指组成力偶的两个力所在的平面吗? 8、物体系统是否是指由若干个物体通过约束按一定方式连接而成的系统。 9、若刚体在二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则此二个力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10、力偶可以在它的作用平面内任意移动和转动,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作用。 11、平面一般力系可以分解为一个平面汇交力系和一个平面力偶系。 12、由两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共具有6独立的平衡方程。 13、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是否是用力偶矩度量而与矩心的位置无关。 2 静定结构基本知识 考核目的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

附件1 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代码:03303)课程考试大 纲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二、课程容和考核目标 第1章静力学基本知识 1.1静力学基本公理 1.2荷载及其分类 1.3约束与约束反力 1.4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结构的计算简图 1.5力矩与力偶 1.6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方程 1.7平面力系平衡方程的初步应用 第2章静定结构的力计算 2.1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2.2力平面静定桁架的力计算 2.3梁的力计算与力图 2.4静定平面刚架的力计算与力图 2.5三铰拱的力 2.6截面的几何性质 第3章杆件的强度与压杆稳定 3.1应力与应变的概念 3.2轴向拉伸(压缩)杆的应力与应变 3.3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3.4材料强度的确定及轴向受力构件的强度条件 3.5梁的弯曲应力、梁的正应力、剪应力强度条件 3.6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3.7组合变形 3.8压杆稳定 第4章静定结构的变形计算与刚度校核4.1结构的变形与位移 4.2二次积分法求梁的位移 4.3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计算位移 4.4刚度校核 第6章建筑结构及其设计基本原则 6.1建筑结构分类及其应用围 6.2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第7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受力构件7.1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7.2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7.3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7.4受弯构件的其他构造要求 7.5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7.6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的计算7.7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第8章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8.1现浇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8.2现浇整体式双向板肋梁楼盖 8.3楼梯 第10章地基与基础 10.1土的工程性质 10.2基础的类型及适用围 10.3浅基础设计 10.4桩基础设计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题型举例

建筑力学基础知识样本

第1章建筑力学基本 1.1力性质、力在坐标轴上投影 1.1.1 力定义 力,是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很熟悉概念,是力学基本概念。人们对于力结识,最初是与推、拉、举、掷时肌肉紧张和疲劳主观感觉相联系。日后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通过重复观测、实验和分析,逐渐结识到,无论在自然界或工程实际中,物体机械运动状态变化或变形,都是物体间互相机械作用成果。例如,机床、汽车等在刹车后,速度不久减小,最后静止下来;吊车梁在跑车起吊重物时产生弯曲,等等。这样,人们通过科学抽象,得出了力定义:力是物体间互相机械作用,这种作用成果是使物体机械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使物体变形。 物体间机械作用形式是各种各样,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物质一种形式而起作用,如重力、万有引力、电磁力等;另一类是由两个物体直接接触而发生,如两物体间压力、摩擦力等。这些力物理本质各不相似。在力学中,咱们不研究力物理本质,而只研究力对物体效应。一种力对物体作用效应,普通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使物体机械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二是使物体形状发生变化,前者叫做力运动效应或外效应。后者叫做力变形效应或内效应。 就力对物体外效应来说,又可以分为两种状况。例如,人沿直线轨道推小车

使小车产生移动,这是力移动效应;人作用于绞车手柄上力使鼓轮转动,这是力转动效应。而在普通状况下,一种力对物体作用时,既有移动效应,又有转动效应。如打乒乓球时,如果球拍作用于乒乓球力正好通过球心,只有移动效应;如果此力不通过球心,则不但有移动效应,尚有绕球心转动效应。 1.1.2 力三要素 实践证明,力对物体作用效应取决于力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三者称为力三要素。即: 1.力大小力大小表达物体间机械作用强弱限度,它 可通过力运动效应或变形效应来度量,在静力学中惯用 测力器和弹性变形来测量。为了度量力大小,必要拟定 力单位。本教材采用国际单位制,力单位是牛顿(N)或千 牛顿(kN),N 10 1 。 kN3 2.力方向力方向表达物体间机械作用品有方向性。它包括方位和指向两 层涵义。如重力“铅直向下”’“铅直”是指力作用线在空间方位,“向下”是指力沿作用线指向。 3.力作用点力作用点是力作用在物体上位置。事实上,当两个物体直接 接触时,力总是分布地作用在一定面积上。如手推车时,力作用在手与车相接

(完整版)建筑力学与结构总结,推荐文档

第四章楼梯 1.按结构形式及受力特点不同将楼梯分为梁式楼梯和板式楼梯。 2.阳台,雨篷,屋顶挑檐等是房屋建筑中常见的悬挑构件。 第五章抗震 1.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四种: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 2.根据震源深度d,构造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d<60km),中源地震(60km300km)。 3.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这种波称为地震波。体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行波称为体波。 面波:在地球表面传播的行波称为面波。 4.地震灾害会产生:地表破坏,建筑物的破坏和次生灾害。 5.地震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强度或大小的一种度量指标。 6.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7.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抗震规范》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将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分为以下四类: 甲类建筑: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有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 乙类建筑: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丙类建筑:属于甲,乙,丁类建筑以外的一般建筑。 丁类建筑: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8.建筑抗震设防目标:“三水准,两阶段”第一水准:当遭受多遇的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一般应不受到损坏或不需修理仍能继续使用。 第二水准:当遭受到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可能有一定的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经修理仍能使用。 第三水准:当遭受到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地震影响时,建筑不致倒塌或产生危机生命的严重破坏。 第一阶段设计:按小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盐酸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以及在小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性变形,以满足第一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 第二阶段设计:在大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以满足第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 9.基底隔振技术的基本原理:建筑隔震技术的本质作用,就是通过水平刚度低且具有一定阻尼的隔震器将上部结构与基础或底部结构之间实现柔性连接,使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和加速度大为降低,并由此大幅度提高建筑结构对强烈地震的防御能力。在许多应用实例中,隔振器是安装在上部结构和基础之间的,因而又称其为基地地震。 10.隔震结构体系基本特征: A.隔震装置须具有足够的竖向承载力。B。隔震装置应具有可变的水平刚度。 C.隔震装置具有水平弹性恢复力。D。隔震装置具有一定的阻尼和效能能力。 第六章砌体结构设计 1.砌体结构的优点 1)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砌体结构材料来源广泛,取材容易,造价低廉,节约水泥和钢材 2)砌体结构构件具有承重和围护双重功能,且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耐火性,使用年限长,维修费用低。砌体特别是砖砌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好,节能效果明显。 3)砌体结构房屋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工程总造价低,而且具有良好的整体工作性能,局部的破坏不致引起相邻构件或房屋的倒塌,对爆炸、撞击等偶然作用的抵抗能力较强。 4)砌体结构的施工多为人工砌筑,不需模板和特殊设备,可以节省木材和钢材,新砌筑的砌体上即可承受一定荷载,因而可以连续施工。 5)当采用砌块或大型板材做墙体时,可以减轻结构自重,加快施工进度,进行工业化生产和施工。 2.砌体结构的缺点 1)砌体结构自重大。一般砌体的强度较低,建筑物中墙、柱的截面尺寸较大,材料用量

华南理工 网络 建筑力学基础随堂练习

第二章静力学基础 本次练习有12题,你已做12题,已提交12题,其中答对12题。 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10题。 1.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值、反向、共线,因此这两个力_________。 (A)平衡; (B)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C)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D)合力为零。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2. 固定端支座的约束反力是____________。 (A)、、 (B)、 (C)、 (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3. 定向支座的约束反力是____________。 (A)、、 (B)、 (C)、 (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4. 固定铰支座的约束反力是____________。 (A)、、 (B)、 (C)、 (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5. 下列结论中,哪些不正确?___________

(A)力偶的合力不为零; (B)力偶是一对力; (C)力偶矩与矩心的位置无关; (D)力偶作用的效果是使物体产生转动。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6. 光滑面对物体的约束力,作用在接触点处,方向沿接触面的公法线,且() (A)指向受力物体,恒为拉力 (B)指向受力物体,恒为压力 (C)背离受力物体,恒为拉力 (D)背离受力物体,恒为压力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7. 力的可传性原理是指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在不改变其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下()(A)平行其作用线移到刚体上任一点 (B)沿其作用线移到刚体上任一点 (C)垂直其作用线移到刚体上任一点 (D)任意移动到刚体上任一点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8. 力在图示坐标系Oxy的y轴上的分力大小和投影分别为()。 (A)和 (B)和 (C)和 (D)和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9. 如图所示,一重物放在光滑支承面上,其重量为G,对水平支承面的压力为FN,水平支承面对物块的约束反力为,则构成平衡力的两个力应为()。 (A)G与FN (B)G与 (C)FN与

《建筑力学》第01章在线测试

《建筑力学》第01章在线测试 《建筑力学》第0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26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对于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哪一个不是其三要素 A、大小 B、方向 C、作用点 D、作用线 2、什么约束的约束力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方向且指向被约束物体? A、柔索约束 B、光滑面约束 C、圆柱铰链约束 D、辊轴支座约束 3、什么支座的支座约束力可用相互垂直的两个未知力来表示? A、固定铰支座 B、可动铰支座 C、固定支座 D、定向支座 4、某平面任意力系向平面内一点简化,得到的主矢和主矩都不等于零,则该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是什么? A、平衡力系 B、合力 C、合力偶 D、力螺旋 5、平面任意力系的三个平衡方程不可能是哪种形式? A、三个投影方程 B、两个投影方程和一个力矩方程 C、一个投影方程和两个力矩方程 D、三个力矩方程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本题空白。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2分) 2、(本题空白。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2分) 3、(本题空白。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2分) 4、(本题空白。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2分)

5、(本题空白。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2分)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在所有方向上的力学性质是相同的。 正确错误 2、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滑移至刚体内任一点,而不改变此力对刚体的效应。 正确错误 3、力偶只能由力偶来平衡,不可能与一个力平衡。 正确错误 4、辊轴支座约束的约束力沿支承面的法线方向,指向可能指向支承面,也可能背离支承面。 正确错误 5、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得到一个主矢和一个主矩,如果主矢不等于零,则不论主矩是否等于零,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一定是一个合力。 正确错误

建筑力学常见问题解答2静定结构基本知识

建筑力学常见问题解答 2 静定结构基本知识 1.几何不变体系? 什么是几何可变体系? 答:体系受到荷载作用后,在不考虑体系材料应变的前提下,体系的位置或几何形状不产生变化,称它为几何不变体系。 在不考虑材料应变的前提下,即使荷载很小,也会引起几何形状的改变,这类体系称它为。 土建工程中只有几何不变体系才能作为结构使用。 2. 为什么要对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答:在对结构进行分析计算时,必须先分析体系的几何组成,以确保体系的几何不变性,这种分析就是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是: (1)判别体系是否为几何不变体系,从而决定它能否作为结构所使用; (2)掌握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便于设计出合理的结构; (3)用以区分体系为静定结构或超静定结构,从而对它们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3.什么是刚体?什么是刚片? 答:在不考虑材料的应变时,杆系结构本身的变形与几何变形无关,所以,此时的某一杆件可视为刚体;同理,已经判明是几何不变的部分(如图2-2),也可看成是刚体。平面的刚体又称为刚片。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所有结构的基础是地基(地球),几何组成分析的前提是地基为几何不变体系,所以地基是一个大刚片。 图2-2 4.什么是自由度? 答:体系在运动时,用以完全确定体系在平面内的位置所需的独立坐标的数目,称为自由度。 5.平面内一个点和一个刚片各有几个自由度? 答:一个动点在平面内的自由度是2。一个刚片在平面内的自由度是3。 6.什么是约束?工程中常见的约束有哪几种? 答:(1)能使体系减少自由度的装置称为约束。减少一个自由度的装置称为一个约束,减少若干个自由度的装置,就相当于若干个约束。 (3)工程中常见的约束有以下几种: 1)链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