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说脑电图

简单说说脑电图
简单说说脑电图

简单说说脑电图(上篇)

强调一下,本文开头讲的原理、导联组合、脑电极性以及电场等,可能会让大家觉得枯燥无味又晦涩难懂。但这正是脑电图的理论基础,不搞懂这些,就无法真正看懂脑电图,就不能忽悠别人而只能被别人忽悠。

基本原理

要说脑电图,首先得简单了解脑电图的原理。脑电图根据电极放置于颅内或颅外,可分为头皮电极脑电图、颅内电极脑电图。这里讲的是大家经常接触到的头皮电极脑电图。脑电图跟心电图、肌电图一样,是利用仪器来记录电活动。

头皮电极脑电图是从头皮上将脑部的自发性电活动加以放大记录而获得的图形。脑电信号经过放大器(因为脑电信号非常微弱,为mv 或uv 级别,而且得经过颅骨和头皮的衰减,所以需要经过数百万倍的放大才能显示出来)、滤波器(减少干扰)最后形成我们所看到的图形。

敏感性与走纸速度

先吐槽一下:本来以为敏感性与走纸速度很容易说明白,等到写的时候突然发现不知道如何说清楚,大家可结合以往的心电图知识来理解。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心电图。要注意的是,平时大家都知道心电图两条纵线间(1 mm)表示0.04s,那是因为走纸速度为25 mm/s。也就是说每过1s 心电图纸走了25 mm。同样的,当标准电压1mv = 10 mm 时,两条横线间(1 mm)表示0.1mv。

脑电图也是同样的道理。脑电图一般采用的走纸速度为(走纸速度对应的是横轴)30 mm/s,也就是说30 mm = 1s。而脑电图的敏感性(纵轴)单位为uv/mm,敏感性一般采用的是10uv/mm,也就是说1 mm = 10uv。

一般心电图横向纵向都有格子,而且走纸速度以及敏感性都是按照固定标准来的。反正横轴 1 小格就是0.04s,纵轴 1 小格就是0.1mv。但是脑电图一般都是没画格子的,走纸速度和敏感性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但是大家也别急,正规的脑电图右下角都会有个标尺(类似地图上的比例尺),标尺就是为了说明其走纸速度及敏感性。文字太多,把大家都绕晕了。还是看图吧。

也有的是这样表示的:

无论如何,总归会通过标尺告诉你横轴多长是1s,纵轴多长是多少uv。

电极放置位置

现在头皮电极脑电图常规使用的是国际10-20 系统。10-20 系统包括19 个记录电极和 2 个参考电极。

首先在头皮表面确定两条线,一条为鼻根至枕外粗隆的前后连线为100%,另一条为双耳前凹之间的左右连线为100%。两者在头顶的交点为Cz 电极的位置。从鼻根向后10% 处为FPz(额极中线),从FPz 向后每20% 为一个电极的位置,依次为Fz(额中线)、Cz (中央中线)、Pz(顶中线)及Oz(枕中线)。

Oz 与枕外粗隆的间距为10%。双耳前凹连线距左耳前凹10% 处为T3(左中颞)电极位置,以后向右每20% 放置一个电极,依次为C3(左中央)、Cz、C4(右中央)和T4(右中颞)。T4 距右耳前凹间距为10%。

从FPz 通过T3 至Oz 的连线为左颞连线,从FPz 向左10% 为FP1(左额极),从FP1 每向后每20% 放置一个电极,依次为F7(左前颞)、T3(左中颞)、T5(左后颞)及O1(左枕),其中T3 为此线与双耳前凹连线的交点,O1 距Oz 为10%。右颞连线与此相对应,从前向后依次为FP2(右颞极)、F8(右前颞)、T4(右中颞)、T6(右后颞)、O2(右枕)。

从FP1 至O1 和从FP2 至O2 各做一连线,为左、右矢状旁连线,从FP1 和FP2 向后每20% 为一个电极位点,左侧一次为F3(左额)、C3(左中央)、P3(左顶)和O1(左枕),右侧依次为F4

(右额)、C4(右中央)、P4(右顶)和O2(右枕)。在10-20 系统中,FPz 和Oz 不包括19 个记录点内。

这么一大段文字大家都看晕了,没关系,有图有真相,大家还是看图吧。

采用这个系统有什么好处呢?第一,电极位置的排列与头颅的大小和

形状成比例,就是无论你是头大头小或者头颅头型变异,放置的位置都有可比性,因为它是根据自身头部的百分比放置的;第二,与解剖部位基本吻合,但前颞例外,F7 和F8 分别位于双侧额下回的后方,并不是真正的前颞区(见下图)。

有了图大家应该很容易理解了,但是问题又来了,记不住啊。一堆字

母跟数字,那些数字似乎还很混乱(有的是1、2,有的是3、4,有的是5、6)。

我开始学习这些导联时,也不知道吐槽了多少遍。但没关系,跟大家说说命名规则,就很容易记了。英文字母表示的是对应脑叶的英文缩写,大家应该好记。关于数字,奇数代表的是左边,偶数代表的是右边。数字不是连续的,那是因为设计者在设计时为了增加电极数目(如有必要)而预留了位置代码。大家再看看刚才那两个图:

除了起点位置的距离是10% 之外,其余都是20%(这也是10-20 名字的由来)。如果在这些20% 中再增加电极,也就是所有距离都是10%,那就变成下面这样子:

看见没有,所有数字(数字的顺序是横向的)都是连续的了(注意这个图的黑底白字,T7、T8 就是T3、T4,P7、P8 就是T5、T6。

为啥在这里改了,那是美国脑电图协会建议修改的,为啥这样修改,在这里就不说了,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看相关文献:American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Society(原著),秦兵(译).美国临床脑电图学指南(5)标准电极位置命名指南.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1, 20(6):377-378.

上面这个图太复杂,那看个简单的:

同一冠状线(横向)数字由中间向两边递增。

同一矢状线(纵向)两个电极中点新增的电极名称就是前后两个电极

名称联用。

依然记不住怎么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去你们医院的脑电图室帮忙贴电极,贴十几次或者几十次你们就记住了!

简单说说脑电图(下篇)

脑电信号的极性

脑电图通道显示的是两个输入端的电位差值。按照规定,这两个输入端标记为G1、G2。按照规定,定义一个通道为首先输入到G1 然后再输入到G2。例如,C3-T3 通道,就是G1 为C3 电极,G2 为T3 电极。按照定义,负相电位波峰向上,正相电位波峰向下(似乎跟常识相反,肌电图也是如此)。

G1 端输入的是负相电位,G2 端为零电位,G1 与G2 的电位差为负相,波形向上。

G1 端输入的是正相电位,G2 端为零电位,G1 与G2 的电位差为正相,波形向下。

相反,G1 端为零电位,G2 端输入的是正相电位,G1 与G2 的电位差为负相,波形向上(复习一下数学知识,G1 为0,G2 为正数,G1 减去G2,差为负数)。

G1 端为零电位,G2 端输入的是负相电位,G1 与G2 的电位差为正相,波形向下(G1 为0,G2 为负数,G1 减去G2,差为正数)。

这里千万不能晕,看不懂多看几遍就懂了。上面都是经过简化的,现实情况下,可能G1 与G2 都有电位,他们之间的电位差就是形成的图形。详细的可参见下图:

参考电极及导联组合

前面说了脑电图通道显示的是两个输入端(G1-G2)的电位差值。理论上来说,我们希望选取的参考电极(G2 端)为零电位(没有任何脑电或其他生物电活动),那么脑电图上的图形就直接反映了我们所要记录的脑电信号(G1 端)。如下面这个图:

但是现实情况下,人体表面几乎没有零电位的部位,所以我们只能选取受各种生物电场影响较小且较少运动的部位作为参考电极的位置。现在常用的是耳极参考电极和平均参考电极。

1. 耳极参考电极

耳极参考电极采用左右耳垂作为G2 端,分别标记为A1、A2。

对于左侧大脑半球,分别以Fp1、F3……作为G1 端,A1(左耳垂)为G2 端,对于右侧大脑半球,分别以Fp2、F4……作为G1 端,A2(右耳垂)为G2 端。就形成了Fp1-A1、F3-A1……Fp2-A2、F3-A2……各导联组合形成的耳极参考电极的脑电图。

但是这种接法的缺点是容易受到邻近部位脑电活动的干扰而造成耳

极参考电极活化(G2 端不为零电位),如果头部运动影响耳垂,也同样会造成耳极参考电极活化。

如下图,A2 活化(A2 活化是因为T4 异常放电传给A2。为啥会传给A2?因为T4 很靠近A2,大家回顾电极放置位置那个图)。A2 带的是负相电位,而Fp2、C4、O2 不带电(电位为零,简化来说,其实不准确),就形成了下面这个图形。

难以理解的话回顾下面这个图。

以Fp2-A2 为例,FP1 为G1,A2 为G2,Fp1 为零电位(一直线),A2 为负相电位(负相波峰向上,带电是因为电极活化),Fp2-A2(G1-G2)就形成了波峰向下的图形。C4-A2、O2-A2 也是同样的道理。而T4-A2 为啥没波形?因为T4 与A2 靠得很近,A2 的电位是由T4 传递活化,T4 与A2 电位大致相等,电位差为零。如下图。

2. 平均参考电极

平均参考电极是将头皮的每个记录电极分别串联一个电阻,再并联,经过这种处理,头皮各点的电位被削弱并平均,电位接近于零。也就是平均参考电极(缩写为AV,看到这个词千万别乱想)作为G2 端。但是如果某一个头皮记录电极有非常高的电位,上述处理无法将其完全消除,平均参考电极带了电位(参考电极活化),形成的脑电图形也会受到影响,跟耳极参考电极活化是一样的道理。

3. 导联组合

上面提到的两种导联方法都属于单极导联,就是将头皮电极的某一点(G1)分别与一个参考电极(G2)相连接。这种接法的缺点也说了,所以还有别的接法,叫双极导联。

双极导联是将两个记录电极分别作为G1、G2 端所形成的脑电图形。下面这种接法叫双极纵联,就是将各个头皮记录电极从前向后头接尾、尾接头分别作为G1、G2 端(Fp1-F3、F3-C3,……Fp1-F7、F7-T3)。

类似的还有双极横联。

双极导联可以避免参考电极活化引起的图形失真的影响,而且在局灶性放电时,可以形成特殊的脑电图形——位相倒置。大家看下面这个图,C4 带负电,而其他电极不带电。在C4-P4 通道上,C4 为G1 端,P4 为G2 端,C4-P4 波峰向上(负电向上);而在F4-C4 通道上,恰恰相反,F4 为G1 端,C4 为G2 端,F4-C4 波峰向下(正电向下,F4 为零电位,C4 为负电,F4 减去C4,0 减去一个负数,得出一个正数)。

因此在头接尾、尾接头的双极导联中,便形成了这种「针锋相对」的位相倒置图形。这种图形有利于异常放电的定位。注意的是,位相倒置的定位必须是这种头接尾、尾接头的双极导联才成立(为什么?就是由于前面分析的其形成的原理)。

大家再来看看前面说到的耳极(A2)活化的图形:

前面说A2 活化因为T4 的电位传给A2,怎么验证呢?看双极纵联就知道了。Fp2-T4、T4-O2 形成了位相倒置(这个图的排序个人觉得不是特别好,更好的是Fp1-T3、T3-01、Fp4-T4、T4-O2,这样位相倒置才明显。如上面举的位相倒置的图形)。

但是双极导联也有其缺点,就是当相邻的两个电极的脑电活动比较同步时,会产生抵消现象(G1、G2 电位相同,电位差为零)。

各种导联组合各有其优缺点,所以标准脑电图要求至少有三种联结方式(纵联、横联、参考导联)。现在都是采用数字化记录(电脑记录),在其相应的阅图软件上可以调用不同导联组合。

电场及定位

神经内科医生们都知道,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原则一般都是「先定位、后定性」,由此可知定位的重要性。脑电图对于癫痫样放电(尖波、棘波)的定位十分重要。某一部位的脑电波可形成一定的电场,其范围可通过适当的导联组合反映出来。当你对着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石头时,会在水面以石头落水点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形成一圈圈的波纹。

脑电信号形成的电场也是同样的道理。如下图,C3 为局灶放电起源,它向周边扩散,形成一个电场,电场逐渐减弱,这个电场可以在脑电图通过适当的导联组合反映出来。

例如下面这个图,P8 电位最高,其在耳极参考导联上形成的负相电位波幅最高,向周围扩散,形成一个电场,故与其相邻的导联(T8、O2)也带了负电,但其波幅较P8 低(电场扩散过程中,电压逐渐减弱)。

而在双极导联上,其图形是这样子的(主要T8-P8 通道与P8-O2 形成位相倒置):

由这两个图形大家可以看出,位相倒置是应用双极导联时辨别局灶放电部位的主要方法;而波幅是应用参考导联时辨别局灶放电部位的主要方法。

啰啰嗦嗦讲了这么多,终于把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基础理论简略说完了。一大堆电学相关的东西,可能大家看得又烦又乱。但是掌握了这些,相当集齐了七颗龙珠,就可以召唤神龙了。

所以如果还没看懂的同学,建议反复多看几遍。要练成盖世神功,是得经过无数的刻苦练习的。古龙在《天涯·明月·刀》中关于傅红雪有这么一段话:

拇指叹道:「一个有羊癫疯的跛子,居然能练成天下无敌的快刀。」杜雷道:「他下过苦工,据说他每天至少要花四个时辰练刀,从四五岁的时候开始,每天至少要拔刀一万两千次。」

仅以这段话作为本章的结束,大家共勉!

(傅红雪是谁都不知道?!小李飞刀知道不?傅红雪是小李飞刀李寻欢的弟子叶开的朋友!傅红雪你没兴趣知道?!「国民男神」钟汉良在电视剧《天涯明月刀》中演的就是傅红雪!)

参考文献:

1. 刘晓燕. 临床脑电图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脑电图分析要素

脑电图分析要素 EEG的分析主要从:频率、波幅、波形、时相和位相关系、异常波出现的方式、分布的广度及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性等方面进行。 频率(frequency): 频率是指某种波在一秒钟内重复的次数,通常用波/秒(c/sec、CPS)或者Hz表示。对散在的慢波可测定其波长,以其所占的时间来表示。脑电波的波率分为4个频率带:δ频率带:3.5/sec以下(通常0. 5~3.5/sec)),10-20μν,出现于额区,不以纺锤样出现,不得多于8-10%,其他各区少于5%。 θ频率带:4~7.5/sec,20-40μν,不超过50μν,双侧对称,颞区多见,不以纺锤样出现。 α频率带:8~13/sec,50-100μν,大脑各区均有α活动和节律,枕区最高,颞区最低。 β频率带:13/sec以上(通常14~40/sec),20-50μν,主要见于中央区和及其前部,以额区和颞区最明显。 波幅(amplitude): 波幅代表一个波的高度,用微伏(μV)来表示。 通过测定一个波从波峰作一垂线至基线的距离,并与在相同增益和滤波条件下所记录的标准信号高度比较来确定的。 在临床EEG,以低、中、高波幅来描述。 一般认为25μV以下是低波幅,25-75μV为中波幅,75μV以上为高波幅。 波形(waveform): 根据脑波沿基线偏转的次数和时相分为: 单相波(monophasic wave):脑波自基线向上方或下方的一次偏转。 双相波(diphasic wave) :脑波沿基线上下方各有一次偏转,形成正-负或负-正双 相波。 三相波(triphasic waves) 脑波沿基线上下有三次偏转,形成负-正-负三相波。 根据脑波形态不同划分为:

简单说说脑电图

简单说说脑电图(上篇) 强调一下,本文开头讲的原理、导联组合、脑电极性以及电场等,可能会让大家觉得枯燥无味又晦涩难懂。但这正是脑电图的理论基础,不搞懂这些,就无法真正看懂脑电图,就不能忽悠别人而只能被别人忽悠。 基本原理 要说脑电图,首先得简单了解脑电图的原理。脑电图根据电极放置于颅内或颅外,可分为头皮电极脑电图、颅内电极脑电图。这里讲的是大家经常接触到的头皮电极脑电图。脑电图跟心电图、肌电图一样,是利用仪器来记录电活动。 头皮电极脑电图是从头皮上将脑部的自发性电活动加以放大记录而获得的图形。脑电信号经过放大器(因为脑电信号非常微弱,为mv 或uv 级别,而且得经过颅骨和头皮的衰减,所以需要经过数百万倍的放大才能显示出来)、滤波器(减少干扰)最后形成我们所看到的图形。 敏感性与走纸速度 先吐槽一下:本来以为敏感性与走纸速度很容易说明白,等到写的时候突然发现不知道如何说清楚,大家可结合以往的心电图知识来理解。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心电图。要注意的是,平时大家都知道心电图两条纵线间(1 mm)表示0.04s,那是因为走纸速度为25 mm/s。也就是说每过1s 心电图纸走了25 mm。同样的,当标准电压1mv = 10 mm 时,两条横线间(1 mm)表示0.1mv。 脑电图也是同样的道理。脑电图一般采用的走纸速度为(走纸速度对应的是横轴)30 mm/s,也就是说30 mm = 1s。而脑电图的敏感性(纵轴)单位为uv/mm,敏感性一般采用的是10uv/mm,也就是说1 mm = 10uv。 一般心电图横向纵向都有格子,而且走纸速度以及敏感性都是按照固定标准来的。反正横轴 1 小格就是0.04s,纵轴 1 小格就是0.1mv。但是脑电图一般都是没画格子的,走纸速度和敏感性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但是大家也别急,正规的脑电图右下角都会有个标尺(类似地图上的比例尺),标尺就是为了说明其走纸速度及敏感性。文字太多,把大家都绕晕了。还是看图吧。

神经内科出科考试题库及标准答案78795

神经内科出科理论考试题(一) 一、填空(总分20分,每空1分) 1、一般感觉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头不能向左侧偏以对杭检查者的阻力是________侧________肌瘫痪。 3、左眼不能闭合,示齿时口角向左歪是________侧________性_______瘫。 4、脊髓胸7节段对应的椎体为________,胸12节段对应的椎体为________。 5、病员说话吐词不清,吞咽困难,伸舌受限,舌肌萎缩,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神经损害。 6、右侧胸4至胸12痛觉消失,触觉存在是由于脊髓________侧________损害。 7、舌前2/3及舌后1/3的味觉分别由________、________神经支配。 8、巴彬斯基(Babinski)氏征是由________损害引起。 9、右耳传导性聋时,韦伯(Weber)试验偏向________侧。 10、剪刀步态见于________病人。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三偏综合征 2、交叉性瘫痪 3、脊髓休克 4、癫痫持续状态 5、放射性疼痛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一般脑脊液化验检查包括哪些内容?写出各项正常值。 2、癫痫发作有哪些类型,治疗大发作及小发作的药物有哪些? 3、分别说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面神经炎的治疗原则。 4、试述坐骨神经痛的最常见病因,主要的症状及体征,以及主要的保守治疗方法。 5、试述左侧大脑中动脉皮层支(浅支)闭塞时的临床表现。 6、病员男40岁,因左肋缘疼痛6+月,左下肢无力Ⅰ月入院。查体:左肋缘区痛觉减退,右脐以下痛觉减退,左趾部位觉减退,左下肢肌力Ⅱ°,伴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抗进,左侧Babinski's征(+)。 请讨论定位诊断及进一步检查的方法。

常见的几种脑电图机

几种常见的脑电图机 赵军胜20085023 一、NT9200-16D数字脑电图仪(普及型) (一)仪器简介: NT9200-16D(普及型)型数字脑电图仪采用UE-16B型放大器,增加了单道放大、时域地形图、频率测量、多用户管理系统等功能,是集脑电图、脑地形图与脑电监护于一体的多功能仪器。它利用生物电放大器采集脑电波信号,运用计算机分析系统加以处理,绘制三维活动脑地形图,定量定位地反映大脑机能变化及大脑发生病变的范围、部位及程度,为颅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本仪器既可做病理性病变诊断又可做功能性病变诊断,弥补了CT和MRI的不足。电脑存贮病历和无笔描记,大大节约使用成本,并为病人复查带来极大的方便。 (二)数字脑电在临床上的应用: 癫痫病、脑肿瘤、脑血管病、脑炎、脑膜炎、脑脓肿、气体农药中毒、脑震荡、脑外伤、脑死亡、中风和再中风预测及老年痴呆的诊断、精神病、神经衰弱及精神分裂等科学研究 (三)性能特点: 1、采用UE-16B型放大器 2、采用windos 2000操作系统,稳定性高。 3、USB接口全数字脑电放大器,支持热插拨,无需插卡,便于携带。 4、采样率可达1000点/秒。超强的抗干扰能力,确保脑电波形不失真。 5、正常参考值。 6、强大的多用户管理功能,确保每位操作大夫病历档案数据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7、强大的数据库管理方式,可支持多种查询检索,方便对病人的各种信息进行检索和统计。 8、用于体检时,可连续采集多个病人并统一打印病例报告。 9、采集过程中,导联列表实时显示,并可随时改变走纸速度及灵敏度。 10、可在采集和回放过程中,随时添加事件标记及医生注释,并可自定义导联方式及诱发事件。 11、可按长度和方向选择EEG波形,边采集边回放; 12、具有多级电影回放功能。可以多种方式快速回放波形。 ①多种速度前后播放脑电图,最高可达100倍数; ②可任意放大脑电波形,测量脑电波幅度、频率; ③可按秒、页、事件及标记多种方式快速回放波形; ④快速进入事件位置,通过事件表直接跳转到对应的波形位置 13、采样长度可达72小时。 14、具有三维彩色脑电地形图、直方图、时域地形图及功率谱阵图。 15、可用不同颜色标识任意导联,避免混淆。并可以每导波形单独放大,方便医生分析。

神经内科问答

神经内科问答题 一、(共100分)回答下列问题,有计算时应列出公式、算式及计算步骤 1、视神经脊髓炎如何治疗? 2、中脑被盖综合征(Benedict)是指什么? 3、癫痫与排尿性晕厥的鉴别? 4、光反射的反射弧由几个神经元组成?各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 5、试举三种消除自由基不良影响的药物。 6、脑囊虫病有几种临床类型? 7、叙述颅内主要的静脉窦及其解剖位置。 8、多发性神经炎的病因有几大类? 9、多发性硬化病理特点。 10、什么是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1、肝豆状核变性如何治疗? 12、简述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原则和药物。 13、对Bell氏麻痹患者应采取哪些治疗措施? 14、昏迷如何分期? 15、桥脑外侧综合征(Millard-Gubler)氏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6、重症肌无力的诊断依据? 17、多发性硬化症的视觉诱发电位异常的特征是什么? 18、试述癫痫大发作与癔症性抽搐的鉴别。 19、脊髓半横断损害的特点? 20、延髓病变有何临床表现? 21、原发性、全身性癫痫与继发性、全身性癫痫的发作形式及脑电图表现有 何不同? 22、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神经系统表现是什么? 23、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24、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常用哪些止血药物治疗? 25、简述头颅平片应注意哪些变化。 26、简述锥体束传导通路。 27、试述共济失调的分类。 28、蛛网膜炎有什么治疗办法? 29、脊髓圆锥损害主要临床表现。 30、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除面部表情肌麻痹外,还有什么表现?

31、棘波,尖波及棘幔波综合的时程、波幅范围及不同的临床意义为何? 32、肝豆状核变性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33、闭锁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34、脑叶出血的病因? 35、重症肌无力病人,如何选用抗菌素? 36、内囊的解剖位置及组成是什么? 37、为什么小脑本身的损害产生同侧肢体的小脑机能障碍? 38、脑动脉硬化的诊断标准? 39、为什么乙脑比流脑后遗症多? 40、脑水肿从病理生理上分几类? 41、蛛网膜下腔出血用抗纤溶治疗有何不利的方面? 42、为什么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常引起动眼神经麻痹? 43、周期性麻痹的临床表现有何特点。 44、 A.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主要临床分型? B. 主要实验室检查是什么? 45、脑梗塞如何诊断? 46、Binswanger氏征的病变部位和主要症状是什么? 47、影响血浆之血粘稠度因素有哪些? 48、脑炎和脑病有何区别? 49、怎样区别中枢性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50、蛛网膜炎(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好发部位有哪几个? 51、癫痫的病因有哪些(不应少于5个)? 52、运动神经元疾病临床分型是什么? 53、简述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诊断。 54、动眼神经核性及核下性损害鉴别诊断是什么? 55、脊髓髓内及髓外病变鉴别要点? 56、简述判断肌力大小的分级。 57、内囊出血如何治疗? 58、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原因是什么? 59、脊髓械断性损害常见于哪些疾病? 60、简述脑囊虫病的感染方式。 61、说明束颤电位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62、颈部脊前动脉闭塞临床有何表现? 63、眼球运动神经的核性及核下性损害,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64、大脑前动脉栓塞有何特点? 65、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临床表现是什么?病因是什么?

解读脑电图报告(儿童)

解读视频脑电图报告 (从结论部分或脑电印象分析) 第一部分慢波(含背景活动慢) 脑电图非癫痫样异常 1.是最常见的脑电图异常,包括: 1)背景节律不对称 2)不同步:(1)全面性不同步的慢波(2)双侧同步慢节律(3)局灶性慢波 3)特殊模式:(1)背景活动变慢(2)周期性(3)昏迷 不对称 1.正常脑可以有20%的不对称,通常波幅右>左。后头部背景节律右>左50%,或左>右35-50% 有临床意义,一般慢的一侧为异常。 2.慢波活动位于一侧,不对称性出现,波幅或频率局灶显著增高,双侧>35% 有临床意义,波幅异常的原因有:脑结构异常,癫痫发作后缺失, 颅骨缺损。 背景活动慢或广泛性弥漫性慢波常提示(1)颅内感染(2)癫痫发作后脑功能损伤。 局灶性慢波 1.频率小于8HZ的θ或δ波 2.通常涉及2-3个导联,可以一侧或一叶 3.一般提示急性或进行性结构异常 4.功能性的异常过程包括:血管疾病,癫痫发作后期,系统性疾病 5.经常伴随其他的脑电异常,如:不对称,癫痫样放电,在癫痫样放电时,该部位有定位作用。 局灶不规则(或多形性)慢波活动 经常影响背景活动,异常的程度取决于对背景的损害程度, 1.在急性损伤时,比CT改变还早,如刚发作后的癫痫所致的脑水肿。2.慢波经常与慢性损伤有关。损伤的中心波幅较低,而旁边则较高 3.慢波一般会抑制快活动 4.中央,顶区较少出现慢波, 一般为后头部、额区。 5.局灶损害可能有双侧改变。如下丘脑或中部脑病变 与局灶不规则慢波活动相关的其他脑电图异常及临床意义: 1.广泛的θ慢波提示中毒,脑炎,白质损伤,代谢性疾病,广泛的严重异常,或药物过量. 2.双侧同步的慢波,如脑疝(Herniation),代谢性疾病

脑电图简述分析复习课程

脑电图检查法 【原理】 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是中枢神经系统生理活动的基础,因而可以反映其功能变化及病理变化。脑电图是目前最敏感的监测脑功能的指标。通过放置于头皮的电极,通过导联选择器、放大器、记录器将微伏(u v)级的电位放大并描记于纸上。脑电图的电位变化来自皮层大锥体细胞垂直树突的突触后电位的总和。而脑电位的节律则由丘脑内板系统通过上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调节。 近年来,又发展了定量脑电图、深部电极脑电图、磁带记录脑电图监测、闭路电视脑电图和录像监测等技术,提高了脑电图的临床价值,扩展了脑电图的应用范围。 【方法】 一、常规脑电图 ★在清洁去脂后的头皮上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19个电极 (双侧前额、额、中央、顶、枕、前颞、中颞、后颞以 及额中、中央中、顶中)。 组成两种基本导联: 参考导联--记录电极和参考电极(常用耳垂)相连进入放大器, 波幅、波形失真少; 双极导联--一对记录电极相连进入放大器,定位准确。 ★至少记录20—30分钟:包括闭目安静状态、睁眼3秒钟、闪光刺激、过度换气3分钟的记录。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特殊电

极:鼻咽电极或蝶骨电极。 ★分析波幅、频率、波形、位相、各种波出现方式及部位,以及各个电极间的相关性、对称性和同步性。 二、定量脑电图 利用计算机将脑电信号经快速付立叶转换(FFT),将脑电位的时间函数转变为频率函数,以功率谱的形式表现,即各频段的能量值。定时连续作FFT,绘成压缩谱阵,用于长时间监测。 在FFT的基础上经过内插值计算及成像技术可以绘出等电位功率分布图(BEAM),经过统计学Z检验或T检验可绘出显著性概率图(SPM),与药物浓度监测结合成为药定量脑电图。 三、脑电图监测 (一)记录监测:将8道或16道脑电信号记录于随身携带的记录仪上。可以连续记录24小时,而后可以重复分析。优点在于自然活动下长时间记录,但在脑电图有变化时观察不到当时病人行为或病情的变化是缺点。 (二)闭路电视脑电图和录像监测:在一个荧光屏上同时显视8道或16道脑电图和病人的录像。优点是可以同时观察到病人的情况及脑电图的变化。但缺点为必须住院监测。 【结果判断】 一、健康成年人(20—60岁)清醒状态下的脑电图 ★以α频段(8—13Hz)尤其是9--10 Hzα节律占优势,约占75%(北京55%-90%)(国外0-95%),在枕部呈纺锤状节律出

心脑电图三基考试试题

心脑电图三基考试试题 心脑电图三基考试试题姓名科室得分一、单选题(共30分,每题2分) 1、肱骨外科颈骨折损伤腋神经后,肩关节将出现哪些运动障碍( ) A、不能屈 B、不能伸 C、不能内收 D、不能外展 E、不能旋转 2、胸骨角两侧平对( ) A、第5肋 B、第4肋 C、第3肋 D、第2肋 E、第1肋 3、人体最重要的消化液是( ) A、唾液 B、胃液 C、胆汁 D、胰液 E、肠液 4、用已知B型人的血液与待测者血液做交叉合血,若主反应凝集,次反应不凝集,待测者的血型是( ) A、B型 B、O型 C、A型 D、AB型 E、Rh型 5、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 A、血液 B、细胞内液 C、组织液 D、脑脊液 E、细胞外液 6、能通过胎盘的Ig是( ) A、IgG B、IgM C、IgA D、IgD E、SIgA 7、治疗沙眼衣原体感染应选用( ) A、红霉素 B、青霉素 C、链霉素 D、庆大霉素 E、干扰素 8、气体、蒸汽和气溶胶形态的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内途径主要是( ) A、皮肤 B、呼吸道 C、消化道 D、汗腺 E、皮脂腺 9、维生素B1缺乏可引起( ) A、脚气病 B、佝偻病 C、坏血病 D、赖皮病 E、口角炎 10、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包括( ) A、钙、铁、镁 B、钾、镁、钠 C、铁、铬、磷 D、硒、锌、碘 E、硫、铬、钼 11、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 )

A、门诊、急诊病人 B、探视者 C、医务人员 D、住院病人 E、陪护人员 12、 诊断心房颤动最重要的证据是( ) A、出现异常的P波 B、P波消失 C、Q-R间期不规则 D、QRS波群形态不一致 E、心室率快 13、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最重要的心电图表现是( ) A、病理性Q波或QS波 B、ST段弓背向上型上移 C、T波倒置 D、对应导联ST 段下移 E、多发室早 14、出现下述哪种波即可肯定病人处于轻睡期( ) A、高波幅δ节律 B、无α节律 C、额部θ活动较多 D、阵发性短程12—16 波/s E、颞部尖波 15、精神运动性发作的脑电波异常波为( ) A、额叶棘波 B、双侧对称同步3波/s棘慢综合 C、高幅失律 D、颞叶放电 E、各导多棘慢波综合 二、判断题(共15分,每题3分) 1、脑电图不仅可帮助癫痫的诊断,也可帮助脑瘤的病因诊断。 ( ) 2、骨髓 分黄骨髓和红骨髓,黄骨髓没有造血潜能。 ( ) 3、体重50kg的正常人的血液总 量为3.5—4.0L。 ( ) 4、初级卫生保健室实现2000年人人健康目标的关键。 ( ) 5、人体内只有肝脏是合成胆固醇的场所,其合成原料是丙二酸单酰CoA。 ( ) 三、填空题30 1、关节的基本结构是、、。 2、缺铁可使形成减少,缺乏叶酸和维生素 B12将影响合成。 3、病毒传播方式有和。 4、心电图ST段上移可见 于、、、。 5、做脑电图头皮电阻要求在以下,最后以下,如高过应。 6、诊断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最重要的依据是。 四、简述题(选答题,25分,至少选择1题作答) 1、简述脑电图检查的准备工作及操作要点。

脑电图操作规范

脑电图操作规范 脑电活动为大脑生理功能的基础。脑电图检查的应用范围不仅限于神经系统疾病,已广泛用于各科重危病人的监测,麻醉监测以及心理、行为的研究。除常规脑电图检查外,还有脑电图长期监测,录像脑电图监测,睡眠监测及数字化计算机分析。 [适应证]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发作性疾病。 2、癫痫手术治疗的术前定位。 3、围生期异常的新生儿监测。 4、脑外伤及大脑手术后监测。 5、重危病人监测。 6、睡眠障碍 7、脑死亡的辅助检查 [禁忌证] 颅脑外伤及颅脑手术后头皮破裂伤或手术切口未愈合时。 1.设备 (1)脑电图仪标准:选择符合国际脑电图和临床神经生理联盟(IFSECN)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脑电图国家标准并经国家计量局检测规程认可的脑电图仪。目前使用16导程或以上脑电图仪进行常规记录。有条件的实验室或出于特殊需要,可以应用更多导程记录。 (2)电源标准:交流电的接线应该滿足所在地系统标准要求,所有的交流电插座必须提供可靠的地线,以避免交流电干扰或触电的危险。要接专用电源线,电源电压为220V。应用交流电子稳压器时,需待电压稳定后方可打开脑电图仪的电源开关。 (3)辅助设备:应该包括一个能够产生节律性高强度闪光的刺激装置。 2.电极及其放置 理想电极应具有导电良好、易于安置和固定、无创性、耐磨损、无明显信号衰减信号(0.5-70Hz)的特性。

(1)头皮电极:包括盘状电极、针电极和柱状电极。盘状金属(银质)电极记录效果较好,推荐在临床工作中常规使用。特殊需要时可使用一次性针电极,若用可供重复使用的电极,应确保严格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 (2)特殊电极:包括蝶骨电极和鼻咽电极。主要用于记录特殊脑区(如颞叶底部或内侧)的异常电活动,临床上常与头皮脑电图配合使用。疑及颞叶内侧放电而头皮脑电图无异常发现时,可考虑加用蝶骨电极。推荐使用针灸毫针作为常规脑电图蝶骨电极使用,长时间监测时应使用柔软的线型植入式蝶骨电极。鼻咽电极目前已很少使用。由于安置特殊电极具有微创性,需要由经过专门训练的医生或技术人员来完成。 (3)电极固定:短时常规监测可使用电极帽及导电膏固定,长时间监测时推荐使用火棉胶固定头皮电极。 (4)电极的清洁、消毒:电极必须保持清洁。在记录完疑为或确诊为传染病病人后,应采取高压消毒或销毁等有效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5)电极安放:推荐使用国际通用的10-20系统电极安放法。电极数不应少于18~21个(16~19个记录电极,2个参考电极)。电极至少需覆盖前额区、中额区、中央区、顶区、枕区、前颞、中颞和后颞区,有条件时还应包括额、中央、顶区的中线部位。新生儿因为头围小,可适当减少电极数目,但应尽可能安放颅顶中央(Cz)电极,以便发现颅顶正相尖波。建议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①电极位置:应根据颅骨标志经测量按10-20系统电极安放法加以确定。 ②电极命名:包括两部分:(a)电极所在头部分区。按头部解剖部位“额、颞、中央、顶、枕、耳垂”等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F、T、C、P、O、A”等来表示。(b)国际上以阿拉伯数字的奇数代表左半球,以偶数代表右半球。接近中线的用较小的数字,较外侧的用较大数字。中线部位为英文小写字母“z”.举例:A1代表左耳垂参考电极,T6代表右后颞区,Pz代表顶区中线。 国际通用10-20系统19个记录电极及2个参考电极。应用皮尺测量基线长度后按比例安置电极才能称之为10-20系统(见图1),否则只能称为近似10-20系统。 Frontal(额)

视频脑电图仪技术参数

视频脑电图仪技术参数 一、设备名称:视频脑电图仪 二、购置数量:1台 三、生产国别:国产一线 四、技术参数要求: 1.功能概述:具有常规脑电图、脑电地形图、视频脑电图仪、睡眠分析等功能; 直方图功能、时域地形图、频域数值分析、数值可保持Excel格式、及FFT 数值、能量值、通道内各频段百分比,提供注册证登记表证明。 2.通道配置:≧18通道配置,标准通道脑电、包含心电、呼吸等双极导联 3.传输方式:可采用无线传输功能。患者与主机之间无线连接,患者做检查记 录时可自由活动,更易放松,对无法配合的病人更方便。 4.阻抗测试:具有头皮阻抗测试功能,可通过观察软件上指示灯的颜色变化, 了解电极是否佩戴合适。 5.附件设计:电极导线为一体式插拔,操作更便捷,快速。 6.★电极脱落检测:具有电极脱落实时监测功能,在患者长程监测过程中可随 时了解脑电电极与患者接触状况,以便随时纠正接触不良的电极,提高监测质量。 7.供电方式:脑电放大盒,采用电池直流供电方式,可外接扩展充电; 8.语言要求:全中文界面 9.数据库管理:病例数据库可分类管理,并可导入、导出病例,可对病例存档、 备份; 10.导联编辑:支持单极、双极、平均、自定义任意导联模式的编辑; 11.事件标记:采集病例时支持睁闭眼、深呼吸、闪光等多种事件诱发试验。 12.定标校准:具有自定标校准功能,校准放大器信号输出。 13.测量:具有快捷测量、局部波形放大测量、比例尺测量等多种测量功能; 14.棘波分析:具备棘波分析功能,可自动识别并标记出癫痫病理波; 15.地形图分析:可对任意病例数据进行地形图分析并显示成三维地形图,可直 观的了解脑区中的异常放电状况。 16.地形图能量图谱:具备将地形图图谱转换成曲线图、百分比图、直方图、数

脑电图操作规程

脑电图操作规程 一、脑电图室 (一)脑电图室环境 脑电图室应安静,光线柔和,温度适宜,避免使患者过热出汗或过冷寒战影响记录效果; 脑电图室周围应避免存在功率较强的电源或电器设备,若无法避免,应安装金属网屏蔽室,且屏蔽室应良好接地。 (二)脑电图仪 1.电源: 我国使用的50Hz交流电可能干扰脑电图记录,电源系统应尽量远离脑电图前置放大器和患者,以避免干扰,必要时应使用电源隔离器; 脑电图仪的电源应尽量不是用电源延长线,因为电缆虽绝缘,但可能仍有小的电容作用,可能干扰脑电图记录; 在供电不稳定的环境中,应配置不间断电源,以保证意外断电时仪器和数据安全; 2.电极: 脑电图电极用于采集脑电信号,通常为银-氯化银电极,也有不锈钢、金、铂职称的无极性电极,颅内电极常用不锈钢或铂铱合金制成,需要在安放电极的情况下行MRI检查的情况下一般使用铂铱合金电极; 电极种类分为: ①柱状电极,安装方便快捷,用于短程普通脑电图记录,但容易脱落; ②盘状电极,可用火棉胶固定在头皮,不易脱落,适用于睡眠记录、长程记录及不合作者的记录,但安装及拆除较费力; ③针电极:多用于特殊部位如蝶骨电极记录,偶用于昏迷患者头皮记录,使用时应严格消毒头皮,并使用一次性针电极,使用时需注意前后方向平行排列针电极,否则可造成波幅不对称和波形畸变; ④耳电极:用弹簧夹或胶布固定于耳垂的盘状电极或螺旋式电极。 3.电极盒: 电极盒位于患者和脑电图仪之间,表面有插孔,数目因放大器通道数目而异。

电极盒有如下功能: ①连接作用:将头皮上任何一个电极连接至任何一个放大器的输入1或输入2端口可形成不同导联方式; ②放大功能:前置放大器位于电极盒内,放大后再进入脑电图仪,可保证不因患者与脑电图仪距离过远而造成信号衰减; 带前置放大器的电极盒应尽可能靠近患者头部,电极线不宜过长,以减少干扰; 国际脑电图协会技术用于委员会协议规定,脑电图仪放大器的输入端1相对输入端2为负相,使波形向上偏转,向下偏转的波形为正相; 前置放大器的性能用共模抑制比表示:共模抑制比=异相信号放大倍数:同相信号放大倍数。共模抑制比越大越好,一般应在5000:1以上; 放大器的带通范围一般在0.1~100Hz,但颅内皮质或深部记录时,需要宽带滤波放大器。 ③测试功能:测试电极与头皮之间的阻抗。 4.后置放大器: 将从前置放大器输出的信号功率放大,从而带动记录笔的运动,数字化脑电图仪无后置放大部分。 (三)闪光刺激器: 刺激器以圆形最好,也可以是矩形,直径13cm可产生大范围白色弥散光圆形照射区,散射灯罩的中心标出一个注视点,灯罩表面应无条纹图案,以免产生图形刺激效果; 光照度不小于10万烛光(>100Nit); 刺激脉宽在0.1~10ms,刺激频率在1~60Hz之间可调; 刺激器放在患者旁边,刺激脉冲通过连接线疏松值脑电图记录仪的主机与脑电图信号同步记录和显示。 (四)安全措施 脑电图仪器电源应连接医院专用的安全供电系统,安全供电系统的线路及插座质量及安全标准均高于普通市电电路,应使用三相插头和插座,并保证其中地线连接正常;

脑电波波形介绍

脑电波 人身上都有磁场,但人思考的时候,磁场会发生改变,形成一种生物电流通过磁场,而形成的东西,我就把它定位为“脑电波”,通过能量守恒,我们思考的约用力,形成的电波也就越强,于是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大量的脑力劳动会导致比体力劳动更大的饥饿感。 生物电现象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各种生物均有电活动的表现,大如鲸鱼,小到细菌,都有或强或弱的生物电。其实,英文细胞(cell)一词也有电池的含义,无数的细胞就相当于一节节微型的小电池,是生物电的源泉。 人体也同样广泛地存在着生物电现象,因为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对脑来说,脑细胞就是脑内一个个“微小的发电站”。 我们的脑无时无刻不在产生脑电波。早在1857年,英国的一位青年生理科学工作者卡通(R.Caton)在兔脑和猴脑上记录到了脑电活动,并发表了“脑灰质电现象的研究”论文,但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十五年后,贝克(A.Beck)再一次发表脑电波的论文,才掀起研究脑电现象的热潮,直至1924年德国的精神病学家贝格尔(H.Berger)才真正地记录到了人脑的脑电波,从此诞生了人的脑电图。 这是一些自发的有节律的神经电活动,其频率变动范围在每秒1-30次之间,可划分为四个波段,即δ(1-3Hz)、θ(4-7Hz)、α(8-13Hz)、β(14-30Hz)。 δ波,频率为每秒1-3次,当人在婴儿期或智力发育不成熟、成年人在极度疲劳和昏睡状态下,可出现这种波段。 θ波,频率为每秒4-7次,成年人在意愿受到挫折和抑郁时以及精神病患者这种波极为显著。但此波为少年(10-17岁)的脑电图中的主要成分。 α波,频率为每秒8-13次,平均数为10次左右,它是正常人脑电波的基本节律,如果没有外加的刺激,其频率是相当恒定的。人在清

脑电图那些事

今天想和大家说说脑电图那点事儿,但深知自身学识经验以及表达传播能力有限,而且对于脑电图也是菜鸟级别,写出来的东西贻笑大方倒也无所谓,要是误人子弟就于心不安了。但是转念一想,大牛们不一定有时间说脑电图,我等菜鸟来写,虽然难免错漏百出,但是各位站友自具慧眼,应能分辨。 闲话暂且打住,转入正题。 强调一下,本文开头讲的原理、导联组合、脑电极性以及电场等,可能会让大家觉得枯燥无味又晦涩难懂。但这正是脑电图的理论基础,不搞懂这些,就无法真正看懂脑电图,就不能忽悠别人而只能被别人忽悠。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你弄懂了这些,以后跟师妹们讲课时,别人只会讲尖波、棘波、慢波,而你出口就是「导联组合」、「位相倒置」等等高大上的名词,毫无疑问你在师妹们心目中的形象马上就高大起来。为了师妹们,你还能不硬着头皮搞懂这些吗? 基本原理 要说脑电图,首先得简单了解脑电图的原理。脑电图根据电极放置于颅内或颅外,可分为头皮电极脑电图、颅内电极脑电图。这里讲的是大家经常接触到的头皮电极脑电图。脑电图跟心电图、肌电图一样,是利用仪器来记录电活动。 头皮电极脑电图是从头皮上将脑部的自发性电活动加以放大记录而获得的图形。脑电信号经过放大器(因为脑电信号非常微弱,为mv 或uv 级别,而且得经过颅骨和头皮的衰减,所以需要经过数百万倍的放大才能显示出来)、滤波器(减少干扰)最后形成我们所看到的图形。 敏感性与走纸速度 先吐槽一下:本来以为敏感性与走纸速度很容易说明白,等到写的时候突然发现不知道如何说清楚,大家可结合以往的心电图知识来理解。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心电图。要注意的是,平时大家都知道心电图两条纵线间(1 mm)表 示0.04s,那是因为走纸速度为25 mm/s。也就是说每过1s 心电图纸走了25 mm。同样的,当标准电压1mv = 10 mm 时,两条横线间(1 mm)表示0.1mv。 脑电图也是同样的道理。脑电图一般采用的走纸速度为(走纸速度对应的是横轴)30 mm/s,也就是说30 mm = 1s。而脑电图的敏感性(纵轴)单位为uv/mm,敏感性一般采用的是10uv/mm,也就是说 1 mm = 10uv。 一般心电图横向纵向都有格子,而且走纸速度以及敏感性都是按照固定标准来的。反正横轴 1 小格就是0.04s,纵轴 1 小格就是0.1mv。但是脑电图一般都是没画格子的,走纸速度和敏感性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但是大家也别急,正规的脑电图右下角都会有个标尺(类似地图上的比例尺),标尺就是为

异常脑电图

异常脑电图 基本特征 1.基本节律的频率、波幅、波形、分布、对称性、稳定性和反应性异常。 2.各频带(α、β、θ、δ波)的波幅、波幅间的相互关系及分布异常。 3.生理反应消失或出现异常反应。 4.慢活动(θ、δ波)增多。 5.出现病理波。即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不应该出现的波。 (1)棘波、尖波、棘—慢综合波、尖-慢综合波、多棘-慢综合波: 最常见于癫痫,但亦可见于肿瘤、外伤、炎症及变性疾病等。 (2)三相波:最常见于代谢性脑病,如肝、肾功能衰竭及各种原因 的缺氧。 (3)扁平波:或称等电位波,常见于大脑严重损害或各种原因引起 的深昏迷患者。 (4)手套波型:可见于大脑深部肿瘤、血管病变、帕金森综合征及 精神病等。

6.出现方式的异常:①爆发性出现:任何波形的爆发均为异常。 ②周期性发放。 分类 界线性脑电图(边缘状态) ①不同导联α波频率差超过2Hz。 ②大脑半球两侧α波幅差超过30%(枕区除外)。 ③额区有数量较多20-50μVβ波。 ④额区低幅θ波数量稍多,但不超出25%,θ波波幅稍高于α波。 轻度异常脑电图 ①α波频率差超过24.5Hz。波幅不对称,两侧波幅差超过30%, 枕区超过50%。 ②生理反应不明显或不对称。 ③α波频率减慢至8Hz,波幅达100μV以上且调节不佳。④β波 增多,波幅达50-100μV。⑤额区或颞区中幅θ波达20%,低幅δ波达10%。⑥过度换气诱发出70μV以上θ波或25μV以上δ波。 中度异常脑电图 ①α波频率减慢为7-8Hz,枕区原有α波消失或一侧减少消失。

②额、颞区有阵发性波幅较高的α活动。 ③中波幅θ活动数量达50%。 ④出现少量棘波、尖波、棘或尖-慢综合波等。 ⑤过度换气诱发出高幅δ波。 重度异常脑电图 ①高波幅θ或δ波为主要节律,α波消失或仅存少量8Hz α波散在。 ②自发或诱发长程或反复出现高幅棘波、尖波、棘或尖-慢综合波等。 ③高度失律、爆发性抑制、周期性发放等。 ④持续性广泛性扁平电位。

脑电图检测技术最低标准的指南

2关于脑电图检测技术最低标准的指南 (中华医学会癫痫及脑电图学组) 前言 脑电图(EEG)是一种借助电子放大技术,将大脑神经元的自发性生物电活动放大100倍并记录,从而反应脑功能动态活动的方法,以研究大脑功能有无障碍,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并具无创性、价格不高等特点。适当的电极安放,合理的导联设计,清醒状态下以及睡眠中描记,睁闭眼、过度换气以及闪光刺激均有助于提高某些类型的EEG异常的出现率,能够获得整个大脑点活动的大致分布。目前脑电图的描记技术正向数字化发展,具有更高的方便性和实用性。 EEG主要适用于脑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如再能够发现结构性损害的病例。能够提供所伴随功能异常的类型和程度的信息,在CT和MRI不能发现异常时,EEG能够提供脑功能异常的关键信息。异常的EEG模式如果包括了整个大脑,意味着广泛的脑功能失调,异常如果是局灶的,则提示有局灶的脑功能异常。EEG 有可能提示大脑疾病的诊断,某些特殊EEG模式能够提示特定的疾病。 脑电图特别是规范的脑电图能为临床工作提供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对于癫痫的诊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EEG是用来建立癫痫诊断的仅有的2种客观手段之一(另外是MEG,但不作为常规检查使用),可以通过异常放电的表现确定癫痫发作的类型,有助于对局灶性癫痫进行定位。还助于观察抗癫痫药物的有效性。另外,意识障碍、中毒、代谢异常、感染性疾病,能够造成弥漫性的EEG改变,EEG评价也有很大的价值。 因此,脑电图的适应证为: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发作性疾病,如癫痫。 2、癫痫手术治疗的术前定位。 3、围产期异常的新生儿监测。 4、脑外伤及大脑手术后监测。 5、危重病人监测。 6、睡眠障碍。 7、脑死亡的判定。 脑电图的禁忌证为颅脑外伤及颅脑手术后头皮破裂或手术切口未愈合时。 临床应用EEG已经半个世纪了,再我国,EEG已经普及与中小型医疗机构,广泛的应用和服务与临床。但是,在操作、设备等方面,各个实验室的标准并不一致,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规范之处,并且有可能对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造成影响。在此,我们对于脑电图的设备、技术要求、设计以及操作要求进行总结,提出最低标准的指南,以利于更好的服务与临床,也便于不同实验室之间的交流。 指南一脑电图设备和技术的最低要求 适宜的设备是获得满意脑电图记录的最基础条件。目前全国有各种型号、类型的脑电图设备在应用,但是为了能够获得最基本程度的脑电图,对设备

脑电图简述分析

脑电图简述分析

————————————————————————————————作者: ————————————————————————————————日期: ?

脑电图检查法 【原理】 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是中枢神经系统生理活动的基础,因而可以反映其功能变化及病理变化。脑电图是目前最敏感的监测脑功能的指标。通过放置于头皮的电极,通过导联选择器、放大器、记录器将微伏(u v)级的电位放大并描记于纸上。脑电图的电位变化来自皮层大锥体细胞垂直树突的突触后电位的总和。而脑电位的节律则由丘脑内板系统通过上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调节。 近年来,又发展了定量脑电图、深部电极脑电图、磁带记录脑电图监测、闭路电视脑电图和录像监测等技术,提高了脑电图的临床价值,扩展了脑电图的应用范围。 【方法】 一、常规脑电图 ★在清洁去脂后的头皮上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19个电极 (双侧前额、额、中央、顶、枕、前颞、中颞、后颞以 及额中、中央中、顶中)。 组成两种基本导联: 参考导联--记录电极和参考电极(常用耳垂)相连进入放大器, 波幅、波形失真少; 双极导联--一对记录电极相连进入放大器,定位准确。 ★至少记录20—30分钟:包括闭目安静状态、睁眼3秒钟、闪光刺激、过度换气3分钟的记录。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特殊电

极:鼻咽电极或蝶骨电极。 ★分析波幅、频率、波形、位相、各种波出现方式及部位,以及各个电极间的相关性、对称性和同步性。 二、定量脑电图 利用计算机将脑电信号经快速付立叶转换(FFT),将脑电位的时间函数转变为频率函数,以功率谱的形式表现,即各频段的能量值。定时连续作FFT,绘成压缩谱阵,用于长时间监测。 在FFT的基础上经过内插值计算及成像技术可以绘出等电位功率分布图(BEAM),经过统计学Z检验或T检验可绘出显著性概率图(SPM),与药物浓度监测结合成为药定量脑电图。 三、脑电图监测 (一)记录监测:将8道或16道脑电信号记录于随身携带的记录仪上。可以连续记录24小时,而后可以重复分析。优点在于自然活动下长时间记录,但在脑电图有变化时观察不到当时病人行为或病情的变化是缺点。 (二)闭路电视脑电图和录像监测:在一个荧光屏上同时显视8道或16道脑电图和病人的录像。优点是可以同时观察到病人的情况及脑电图的变化。但缺点为必须住院监测。 【结果判断】 一、健康成年人(20—60岁)清醒状态下的脑电图 ★以α频段(8—13Hz)尤其是9--10 Hzα节律占优势,约占 (国外0-95%),在枕部呈纺锤状节律出现,75%(北京55%-90%)

2015年三基简答题(1)

2015年三基简答题 一、留置胃管确定在胃内的方法有哪些? 1、从胃管内抽出胃液 2、听气过水声 3、将胃管末端置于水中无气泡溢出 4、检查回抽物PH值(≤5.5) 5、X线检查定位(显影胃管) 二、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术前术后宣教内容有哪些? 术前:1、检查前一天吃易消化、无刺激食物,晚九点后不要进食 2、年龄大于50岁者,需胃镜检查前完善心电图检查 3、检查当日不要进食早餐及饮水,高血压患者可于六点左右服降压药(小口水送服) 4、有麻醉药、镇静药过敏史或近期服用抗凝药者,需告知医护人员 5、有心肺严重疾患或新近咽喉、气管炎症及严重鼾症者,需告知医护人员 6、需有家属陪同 术后:1.普通检查术后2小时可进食,行治疗者需听从医生交代2.术后需家属陪同,且本人当日不可开车、骑车、高空作业等3.咽部不适会自行消失 三、简述OGTT试验方法及临床意义。 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用于血糖升高但未达到诊断标准者 方法:不限制饮食和正常体力活动3天;避免使用影响糖代谢的酒精和药物,实验前禁食>10小时(可饮水);取空腹血后,饮用含75g 葡萄糖的糖水250-300ml(5分钟内饮完);从饮第一口开始计时,于30、60、120、和180min分别抽取静脉血查血糖(简化方法是于60和120min取血)。 四、心功能分级 根据患者自觉活动能力划分为4级。 Ⅰ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强度即引起上述症状。 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劳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五、何为二型呼衰,二型呼衰病人为何采取低流量吸氧 Ⅱ型呼衰:既有缺氧,又有二氧化碳潴留,血气示:PaO2<60mmHg,PaCO2>50 mmHg Ⅱ型呼衰的病人因二氧化碳长期潴留,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已不敏感,主要通过缺氧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放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吸入高浓度氧气可削弱缺氧的刺激,使通气抑制,加重二氧化碳潴留 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典型临床表现 1、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2.水肿3.高脂血症4.主要并发症:感染、血栓、栓塞、急性肾衰竭等 七、试述倾倒综合征的发病原理、表现和护理。 胃大部切除后,由于丧失幽门括约肌的控制,使含糖较多的食物过快地进入空肠。在短时间内使高渗食物变成等渗,将大量细胞外液吸入肠腔,刺激腹腔神经丛,血容量有一时性的减少。临床有上腹胀痛、心慌、出汗、头晕、无力、呕吐,有时病人面色苍白、腹泻。进食后平卧10-20min可控制或减轻症状。调节饮食,多进蛋白、脂肪类食物,控制糖类的摄入,使其逐渐适应。

脑电图检查记录时间及概述

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检查每一病人应至少记录:20-30分钟 脑电图检查是通过仪器,从头皮上将脑部的自发性生物电位加以放大记录而获得的图形。 正常值 正常脑电图可分以下四型:α形脑电图、β形脑电图、低电压脑电图、不规则脑电图。正常人的脑电图根据频率及波幅不同,可以分为α波及β波两种。 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异常脑电图可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异常。(1)轻度异常脑电图α节律很不规则或很不稳定,睁眼抑制反应消失或不显著。额区或各区出现高幅β波。Q波活动增加,某些部位Q活动占优势,有时各区均见Q波。过度换气后出现高幅Q波。(2)中度异常脑电图α节活动频率减慢消失,有明显的不对称。弥散性Q活动占优势。出现阵发性Q波活动。过度换气后,成组或成群地出现高波幅δ波。(3)重度异常脑电图弥散性Q及δ活动占优势,在慢波间为高电压δ活动。α节律消失或变慢。出现阵发性δ波。自发或诱发地出现高波幅棘波、尖波或棘慢综合波。出现爆发性抑制活动或平坦活动。脑电图异常对下列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1)意识障碍性疾病(嗜睡、昏迷等)。(2)颅内占位性病变:包括脑肿瘤、脑脓肿、脑转移癌和慢性硬膜下血肿等。(3)癫痫。(4)

颅脑外伤:脑震荡、脑挫伤等。(5)脑血管病:脑出血、脑血栓。(6)颅内炎症和脑病:病毒性脑炎。需要检查人群:怀疑脑部有异常情况患者。 注意事项 检查时要求:(1)检查时精神不要紧张,头皮上安放接收电极,不是通电。(2)全身肌肉放松以免肌电受干扰。(3)按医生要求,睁眼、闭目或过度呼吸。检查前准备:(1)检查前一天用肥皂水洗头。(2)检查前一天应停服镇静剂、安眠剂及抗癫痫药物1-3天。(3)检查前应进食,不宜空腹,如不能进食或呕吐者应给予葡萄糖静脉注射。(4)如有颅内压增高而需要帮助定位者,应在检查前1小时左右用脱水剂降低颅压,如静脉快速滴注或推注甘露醇。(5)检查前向病人作好解释,勿穿尼龙衣,避免静电干扰、避免紧张、眨眼、咬牙、吞咽、摇头或全身活动、有汗应拭去,以避免伪差影响结果。患者在检查时应遵嘱做闭目、睁眼或作深呼吸等动作。(6)对无法配合的小儿及精神异常者可用镇静剂、安眠药后做睡眠图检查。不适宜人群:(1)没有不适宜人群。 检查过程 每一个活着的细胞都进行着生物活动,并在脑电图上产生特定的波形,如:α、β、θ、δ等波。关于大脑的生理病理状态就刻印在这些复杂的脑电活动中。脑电图检查是将脑的自发的生物电放大后显现或记录下来的一种检查脑功能的方法。它是CT与核磁等检查不能替代的一种检查脑功能的手段。且科学、安全、无创。脑地开图可直观的了解脑电波的分布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