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习题: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Word版含

2019版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习题: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Word版含
2019版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习题: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Word版含

第二课时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探究一风沙地貌

考向1风蚀地貌

读某地貌景观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貌的名称为()

A.风蚀柱B.风蚀城堡

C.风蚀蘑菇D.风蚀洼地

答案 C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地貌的形态为蘑菇形,故该地貌为风蚀蘑菇。2.下列省区中,该地貌分布最为广泛的是()

A.新疆B.陕西C.湖南D.河南

答案 A

解析风蚀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考向2风积地貌

读某地典型地貌景观图,回答3~4题。

3.图示地貌的名称为()

A.戈壁

B.雅丹

C.沙漠

D.沙丘

答案 D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地貌的形态为新月形,故该地貌为沙丘。

4.下图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B

解析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稀疏,坡度小;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沙丘的迎风坡坡度和缓,背风坡坡度陡。根据图中等高线疏密可知,②箭头正确。

考向3雅丹地貌

相当多的雅丹地貌是经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而形成,表现为土墩(垄)和凹槽的组合。读雅丹地貌景观图,完成5~6题。

5.下面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

①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②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③地面支离破碎④土墩奇形怪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结合图示判断,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①

正确;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②错误;地面支离破碎,③正确;受风力侵蚀作用,土墩奇形怪状,④正确。

6.下列地区中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是()

A.华北平原B.云贵高原

C.塔里木盆地D.四川盆地

答案 C

解析雅丹地貌分布在干旱地区,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故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地区是塔里木盆地,C项正确;华北平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位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A、B、D三项错误。

考向4河岸风沙地貌

下图为西藏米林县雅鲁藏布江某河段沙丘景观,该处河道弯曲,河谷中夏季云雾缭绕,冬季风力强劲,沙丘自谷底沿山坡逐渐爬升。读图,完成7~8题。

7.该河段爬升沙丘属于()

A.喀斯特地貌B.风蚀地貌

C.风积地貌D.河流地貌

答案 C

解析沙丘为风积地貌。该处河谷冬季风力强劲,使沙尘从谷底向山坡爬升,形成爬升沙丘,故C项正确。

8.图示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的主要方向正确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C

解析该地貌为爬升沙丘,箭头应向上。沙丘形成主要受风力影响,它的迎风面沙粒在顶部附近堆积,背风坡形成较陡峭的滑落面,丘体两坡不对称,迎风坡平缓,背风坡较陡,故C项正确。

探究二海岸地貌

考向1海蚀地貌

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著名景点“蓝窗”就分布在马耳他的戈佐岛的西北角,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读图完成9~10题。

9.“蓝窗”景观为()

A.海蚀穴B.海蚀拱桥

C.海蚀平台D.海蚀柱

答案 B

解析读图可知,“蓝窗”呈桥形,故该景观为海蚀拱桥,B项正确。

10.“蓝窗”景观坍塌的主要原因是()

A.海浪作用B.河流作用

C.风力作用D.流水作用

答案 A

解析“蓝窗”景观位于海岸地带,不断遭受海浪作用,导致景观坍塌,故A 项正确。

考向2海积地貌

北海银滩由高品位的石英砂堆积而成,在阳光的照射下,洁白、细腻的沙滩会泛出银光,故称银滩。北海银滩以其“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鲨鱼”等特点,而被称为“中国第一滩”。下图为北海银滩景观图。据此完成11~

12题。

11.北海银滩属于()

A.海岸堆积地貌B.海岸侵蚀地貌

C.河流堆积地貌D.河流侵蚀地貌

答案 A

解析据材料可知,北海银滩位于沿海地区,是著名的海滩,属于海岸堆积地貌,故A项正确。

12.根据颗粒物大小可知,北海银滩属于()

A.砾滩B.泥滩

C.沙滩D.海滩

答案 C

解析结合图文资料可知,北海银滩由细小的沙粒组成,故北海银滩属于沙滩,C项正确。

1.下图为某同学搜集到的一组地貌景观图。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地貌的名称。

(2)根据成因上的差异,试对图中地貌分类。

(3)描述图中地貌的特点。

(4)指出能够判断风向的地貌。

成果展示(1)甲:雅丹地貌。乙:沙丘。丙:风蚀柱。丁:风蚀蘑菇。

(2)风蚀地貌:甲、丙、丁。风积地貌:乙。

(3)甲:大片高出地表的土丘或山丘,由垄槽和土墩组成,沿一定方向排列,形态各异。乙:新月形隆起,物质疏松,大多移动性较强。丙:柱状岩石。丁:呈蘑菇状。

(4)甲:风向与垄槽延伸方向一致。乙:迎风坡坡度缓。

2.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欧洲西北角,是欧洲最大的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半岛中西部。西海岸多峡湾地貌,是典型的冰川地貌。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示意图和峡湾景观示意图。

(1)描述该半岛西部海岸地貌特征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指出图示海岸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成果展示(1)特征:海岸线破碎、曲折,多岛屿、峡湾。成因:冰川切割、侵蚀;山脉西侧河流发育,水流湍急,多瀑布,流水侵蚀强;地处沿岸,风浪大,海浪侵蚀严重。

(2)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渔业、海洋运输业、对外贸易及出口加工业等;峡湾地貌显著,独特的海岸风光,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 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 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和转变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2 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 亿人口日和中国13 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 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 1.2 和图 1.3,让学生分析)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 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人口数)。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4、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点)。问: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 (让学生结合课本P2读图思考题,分析回答同时让学生阅读课本图 1.3,在图1.2中找出图 1.3所在的时段,指导学生自学P3第一段,让学生分析近100年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最后师生

地理必修一 第五章章末综合提升

地理术语第一节 天然植被、人工植被、垂直结构、生态特征、热带雨林、藤本植物、 附生植物、茎花、板根、常绿阔叶林、革质叶片、落叶阔叶林、亚 寒带针叶林、热带草原、温带草原、旱生灌木、短生命植物 第二节 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土壤颜色、土壤质地、粒径、砂土、 壤土、黏土、土壤剖面构造、自然土壤、耕作土壤、耕作层、犁底 层、成土母质、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生物炭、休耕、种植绿肥、 作物轮作 学科语言第一节 1.植被与环境:植被可以改造环境;阳光、气温、降水等影响植被高 度、数量和分布,植被需要适应环境。 2.森林植被: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热带雨林;亚 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常绿阔叶林;温带季风气 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落叶阔叶林;亚寒带地区——亚寒带 针叶林。 3.草原植被:热带草原湿季葱绿,干季枯黄,散生着乔木或灌木;温 带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低。 4.荒漠植被:以旱生灌木为主,也有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 第二节 1.观察土壤:一看颜色,如黑土、红壤、黄土等;二看质地,有砂土、 壤土和黏土;三看剖面构造,森林土壤最为复杂,自然土壤经人为耕 作变成耕作土壤。 2.分析土壤形成因素:主要从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 人类活动等角度分析,其中生物是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 3.土壤的功能:土壤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为植物扎 根立足提供条件,可以蓄水、保水。 4.土壤的养护:不适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壤,要设法改良或改造;优良 的土壤要采用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进行养护

地理调查活动——校园树木与环境关系的调查 【调查目的】 1.通过调查,了解校园里树木的种类和数量。 2.通过调查,了解学校树木的作用。 3.通过校园树木调查,体会因地制宜进行校园绿化的意义。 【调查准备】 相机、调查记录纸等。 【调查记录】 按照一定的顺序,开展校园树木调查,对每株树木进行编号,并进行登记。 编号名称主要作用生长状况(树龄、高度、 枝叶状况等) 落叶/常绿栽种地点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完整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亿人口日”(2010/10/31);中国13亿人口(2005/1/6)。[记忆] 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 时期人口变化特点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人口数量少,人口增 长慢 生产力水平低,死 亡率高 农业革命期间人口数量增多,增长 速度较快 生产力水平提高, 医疗条件改善,寿 命提高 工业革命开始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 明显加快 生产力、生活质量 不断改善,死亡率 逐渐降低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 自然增长人口增长原因分析今后变化典型国家

措施:发达国家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 特 点

人口增 长 极为缓慢快速增长零增长或负增长 生产力水平? ? ?→ ?不断增长 分布热带原始 森林等地 区的落后 民族 较落后的 发展中国 家或地区 亚、非、拉等 洲的发展中国 家或地区 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如 意大利、匈牙利、瑞典等) 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如韩 国、新加坡等)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 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口诀:欧(北)美摩登全“现代”,亚非拉发展忙“过渡”,发展中国家占多数,世界只好先“过渡”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亿人口日”(2010/10/31);中国13亿人口(2005/1/6)。[记忆]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 措施:发达国家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 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特 点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 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口诀:欧(北)美摩登全“现代”,亚非拉发展忙“过渡”,发展中国家占多数,世界只好先“过渡”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 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记忆] 世界人口迁移口诀:二战前,旧到新,一去不返乡二战后,发展到发达,打工挣钱回故乡 4、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记忆] 5、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通用版)选择性必修1----第五章 第一节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2.物质与能量循环 (1)类型: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 (2)三大循环简图 (3)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思考 自然界中物质循环是双向的,能量传递也是双向的吗? 答案 自然界中物质循环是双向的,但是能量只能单向流动,不能循环利用。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 (1)概念: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过程: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 2.平衡功能

(1)概念: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2)特征: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平衡功能,但自然地理环境拥有此功能。 思考农民种庄稼获取农产品,主要利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 答案生产功能。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特点 (1)变化性: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 (2)统一性 ①含义: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②表现: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演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2.意义: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判断 1.在自然地理组成要素中,最容易受人类干扰而发生变化的要素是地形。( × ) 2.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 √ )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教版)期末试题

高一下学期联考地理试题(B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图”,完成l~3题。 1.阶段(1)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2.阶段(2)世界总人口的变化特点是 A.缓慢增长 B.迅速增长 C.迅速减少 D.保持不变 3.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处于 A.阶段(1)B.阶段(2)C.阶段(3)D.阶段(2)和(3) 4.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消费水平 D.对外开放程度 5.全球人口数量变动,主要取决于 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C.人口迁移 D.人口自然增长率 读美国轮廓图,回答6~7题。 6.M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混合农业

7.M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 A.先进的科技B.便利的交通运输 C.廉价的劳动力 D.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 8.交通运输线路的建设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青藏铁路的建设表明 A.自然条件是影响铁路区位选择的唯一因素 B.先进的科学技术能有效地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中的自然障碍 C.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首先要考虑填补地区空白 D.社会经济因素对铁路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不明显 9.下列工业部门属于原料导向型的是 A.糕点加工B.炼铝厂C.制糖厂D.飞机制造 如图所示,忻州某村,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养猪场。且粮食、蔬菜和养猪的产值大约各占三分之一,回答10~12题。 10.该村的农业生产方式属于____农业地域类型 A.季风水田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 C.混合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 11.该村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主要改善 A.地形条件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 12.最终决定该种农业生产数量和规模的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气候 C.地形 D.土壤 13.若仅考虑付租能力这一因素,城市各功能区由市中心到郊区依次为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人口增长模式与地区分布》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分析本条标准,其中包含了以下一些具体要求: 1、学生需要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上有哪几种主要的增长模式。 2、学生需要学会将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比较,只有在比较过程中,才可能获得对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认识。 3、学生要会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是怎样分布的。 二、本节教学内容分析: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从时空两个角度阐述人口的发展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第一部分人口的自然增长,第二部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其中第一部分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第二部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的基础,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进一步具体化。 第二部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我们可以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进行比较,获得对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认识,并可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的分布情况。 1 / 5

在分析每一类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过程中,注意联系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等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进而综合分析区域发展与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分布之间的相互关系。 正确引导学生分析本节的地理图表、活动及案例是学好本节的关键所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比较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学会利用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特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掌握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等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树立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要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人口发展观。 四、教学重点: 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地区分布五、教学难点: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的因素。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 世纪 70 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至今我国人口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章末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和差异性》章末练习题 1.读亚洲部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①和②表示两种自然带:则①带,②带其大致分界线是: (2)如果③和④表示两种气候类型:则③气候,④气候(3)与①形成相同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 主要分布的大洲有(2个以上)(4)图中④→③→②→①自然带的更替,体现的是变化规律,主要受因素的制约。 2.阅读以下文字资料和相关地图,然后完成各项要求:

早在70年代,我国科学家就把目光投向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峡谷区,许多地质、地理、大气物理、植物动物等多学科的科学家对大峡谷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综合性长时期的考察,终于撩开了大峡谷的神秘面纱,被世人誉为“20世纪人类的地理大发现”。1998年10月该峡谷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该峡谷长达504.6千米,平均深度约5000米,最深处达6009米,峡谷平均迫降为9.14‰。动植物极其丰富,被生物学家称为“物种基因库”。 (1)图中山脉为,其形成 原因是。 (2)图中河流A为,其上游以补给为主,最终流入洋。 (3)大峡谷地区发育了丰富的天然植被,从河谷到山顶,其植被类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①将下列大峡谷地区植被类型的字母代号填在右边的示意图中: a、热带季雨林 b、寒带冰缘植被 c、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d、寒温带针叶林 e、暖温带针叶林 f、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g、亚寒带灌木丛、草甸 ②影响大峡谷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因此,大峡谷地区自然带呈现出规律。 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一: 《伐檀》 《诗经》里收集了一首春秋时期魏国的民歌《伐檀》,诗中这样唱道: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这首民歌,为我们唱出了历史上当时黄河流域的景象。

地理必修二新人教版教案示例

地理必修二新人教版教案示例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

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__)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

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整体性(课本P85案例1,P87~89案例2和案例3) ⑴形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大气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⑵表现: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及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 (3)在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中,受人类直接影响相对较小的是岩石,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是水和生物要素。 2.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课本P86)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空间尺度划分: 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2、区域性的地域分异: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 二、自然带 1.陆地自然带:陆地上不同地区,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与之对应的植被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三、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三种地域分异规律(课本P91~94) 地带性因素影响,使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很不鲜明,称为非地带性分布现象。例如:⑴沙漠中的绿洲;⑵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缺失 ★3.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的对应关系(课本P39图2.16,P91图5.6) 自然带的划分(北半球为例)利用气候图对照分析自然带的分布。 表1. 气候分布规律图表2. 陆地自然带 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 热带草原带(萨瓦纳带)(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中西部) 热带荒漠带(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中西部) 热带季雨林带(北纬10°—25°之间的亚洲大陆东部)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和40°—60°之间的大陆西部) 亚寒带针叶林带(北纬50°—70°之间) 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苔原带、冰原带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综合测试(含答案和解析)

第五章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个体微小生物的总称。土壤微生物对气候、土壤、植被的变化非常敏感,不同树种组成的森林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有较大的差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指土壤微生物所含的生物总量。下图为湘中丘陵区4种森林类型在土层0~15厘米厚度范围内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分布图,杉木人工林属人工针叶林,其他三种为天然次生林。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当地的地带性植被是()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图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特点是() A.夏高冬低 B.大致为“单峰曲线形” C.秋高春低 D.各季节几乎没有差异 3.一年中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小于其他三种森林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树种单一 D.植被密集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统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4.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植被覆盖度反映植被的茂密程度。华北地区生态区可划分为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图a示意华北地区的三类生态区分布,图b示意植被生长期内华北地区三类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5.图a中代表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的分别是()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乙、丙、甲D丙、乙、甲 6.与其他生态区相比,图b中I曲线代表的生态区突出的气候特征有 () A.积温高 B.年降水量多 C.年平均风力小 D.年太阳辐射总量大 7.与I、Ⅲ曲线相比,Ⅱ曲线变化趋势明显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Ⅱ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一、人口增长: 1、总趋势:世界人口每年以7000多万的数量在增长。 2、一个地区人口的增长受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人口的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 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非洲、拉美、亚洲、大洋洲、北美、欧洲,南极洲无常住人口分布。 3、差异:时间上——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快速的时期。原因是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 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政治的独立和经济的发展等。 空间上——发达国家增长缓慢,(有些国家出现了负增长,如俄罗斯、德国、匈牙利等); 发展中国家速度较快(尤其是非洲),目前增长速度趋缓。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 差异及生育观念差异所致。 4、人口问题与对策: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出现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社会治安混乱等社会问题;要采取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导致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问 题;可采取鼓励生育、吸纳外来移民等措施。 5、人口增长模式: 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如图: 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 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高”与“低”往往以1%为参照,若低于或接近1%就能用 “低”来形容。 目前发达国家已进入了现代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未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世界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过渡阶段; 我国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属于现代型的人口增 长模式。 二、人口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90%的人口,而南半球只有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人口分布还有集中于沿海地区的趋势。人口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大量集中在地势低平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人口相对稀少。 2、目前,世界各大洲人口数量排序: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3、目前,世界各大洲人口分布密度: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三、人口迁移: 1、含义: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根据人口迁移是否跨越国界可以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 二战前——原因: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主义的扩张; 特点:以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流向:从旧大陆流向新大陆,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 主要移出地:欧洲; 移入地:美洲与大洋洲。(黑人作为奴隶被贩卖到美洲;亚洲人作为劳工被招募到东南亚和美洲)。 意义:人口迁移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候鸟迁徙是禽流感传播的主渠道,禽流感的蔓延之势,直接参与了( ) ①生物循环②水循环③大气环流④地壳物质循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禽流感的蔓延之势体现了地理环境要素的整体性,直接参与了候鸟与鸡、鸭等家禽的生物循环,水循环,大气循环。地壳物质循环体现的是三大类岩石与岩浆的物质循环过程。 【答案】 A 读图,回答2~3题。 2.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关系的是( ) A.abc B.def C.ace D.bdf 3.下列各有关相互联系的实例,不确切的是( ) A.b——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形成大沙漠 B.c——泥石流流出的物质堵塞江河,破坏农田 C.e——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 D.f——东北原始森林变为次生林,缓解水土流失 【解析】第2题,根据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其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abc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def则为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第3题,东北原始森林变为次生林反映植被的破坏,会加重东北地区的水土流失,故D项不合理。 【答案】 2.B 3.D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回答4~5题。

4.乌里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①B.② C.③D.④ 5.能表示山水形成的箭头是( ) A.⑤B.⑥ C.⑦D.⑧ 【解析】第4题,乌里江和珠江分别位于我国北方和南方,两者相距万里。造成两者水文特征不同的是因为两地气候不同。第5题,山水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对应⑥环节。 【答案】 4.A 5.B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大气、生物相互作用图,回答6~7题。 6.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7.该示意图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能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A.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 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 C.云贵高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石漠化 D.沙漠地区生长着大量的芦苇 2.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C.植被稀少,土壤贫瘠 D.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显著 3.现在农业提倡农田内多使用“农家肥”,使用“农家肥”的目的是() A.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B.增加矿物质的含量 C.让它直接释放氮素养分 D.占据土壤空隙,减少水分,提高土温 4.近年来,我国北方沙尘暴发生的频率有增大的趋势,其人为原因是() A.防护林工程进度缓慢 B.滥伐森林,滥垦草原,过度放牧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增,风力强劲 D.过度引水灌溉,气候变干 5.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原因:①黄土土质疏松;②风蚀严重;③降水集中,多暴雨; ④植被破坏严重。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图瓦卢是南太平洋一个岛国,然而由于海平面的上升,再过50年,这个拥有9个小岛的国家将在世界地图中消失。据此回答6-7题。 6.下列因素:①大量砍伐森林②大量燃烧矿石燃料③海水体积膨胀④陆地外流区入海河水大增,促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是()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下列措施能减缓海平面上升的是()

A.调整能源结构,加强国际合作B.开发新能源,放弃使用一切矿物燃料 C.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减少对工业的依赖性 D.分散城市人口,减少城市中二氧化碳排放量 8.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在城市绿化中因使用杀虫剂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绿化方式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 A.落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C.“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D.人工草地 9.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最不合理的是() A.利用耕地大力发展种植业B.利用丘陵山地营造用材林和经济林 C.排干湖泊、沼泽,拓展耕地面积,发展种植业 D.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原料和能源 10.不够合理的治理土壤退化的措施是() A.东北平原开荒、焚烧秸杆,加速有机质的还田速度 B.黄土高原保塬、护坡、固沟,防治水土流失 C.黄淮海平原实施排灌,调控土壤盐分 D.江南丘陵地区使用石灰等物质,中和土壤酸度 11.我国新疆天山和昆仑山脉之间的绿洲属于() A.垂直地带性现象B.纬度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C.地方性分异规律D.干湿度地带性规律 在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永久积雪区的下部界限称为雪线。读“地球上的雪线高度图”,完成12-14题。 12.影响雪线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量、蒸发量和地形B.气温、地形和坡向 C.降水量、气温和地形D.山势、降水量和纬度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南北半球的雪线高度对称分布 B.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雪线比南半球同纬度地区高 C.赤道地区的雪线最高 D.北极圈地区没有雪线 14.乞力马扎罗山的雪线高度是() A.6000米B.4500米C.2500米D.2000米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整体性和差异性练习题

第五章练习题 班级姓名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 的变化,进而带动其它要素的 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 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读图,完成1-3题。 1读图,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②库区蒸发量增大③蒸腾加强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 ①④③② B ②④①③ C ①④②③ D ①③②④ 2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C差异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 3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带来的负面影响有 ①土壤肥力下降②产生土壤盐碱化③洪涝灾害加剧 ④渔业产量下降⑤三角洲面积扩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④ 读“北半球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示意图”,回答4-6题 4图中所示自然带①是 A热带雨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苔原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5从图中判断北纬10度的自然带垂直分异中,积雪冰川带位于()米以上。 A 5000M B 4000M C 6000M D 3000M 6从图中可以判断垂直自然带表现最为明显的是 A低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C高纬度地区 D全部都明显 读自然地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A~H表示不同的自然带。图中R为年 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Lr为干燥指数(多年平均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 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据此回答7-8题: 7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B→C→D自然带的更替反映了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 B A→B→C→D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C 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D 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 8图中E自然带可能是 A热带雨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 D热带草原带 读图,结合我国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回答9-10题。 9图中最能反映自然景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A.图中①-②-③的变化 B.图中③-④-⑤的变化 C.图中①-③-⑤的变化 D.图中①-⑥的变化

2020-2021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作业:第5章第1节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探究点题号 主要植被1、3、5、6、7、13、15、16 植被与环境2、4、8、9、10、11、12、14、17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某植被景观图,完成1~2题。 1.(综合思维)该植被枝叶呈针状的原因是() A.气候寒冷B.气候干旱 C.土壤贫瘠D.地形平坦 答案 A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它分布于较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树叶为针状有利于抗寒。 2.(区域认知)此类植被广泛分布的国家是() A.中国B.美国 C.加拿大D.澳大利亚 答案 C 解析图示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读我国植被分布图,完成3~4题。

3.(区域认知)甲、乙、丙三类植被分别是() A.森林草原荒漠B.森林荒漠草原 C.草原森林荒漠D.荒漠草原森林 答案 A 解析读图可知,甲类植被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该区域降水较多,为森林;乙、丙两类植被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丙类植被所在地距海更远,故乙为草原,丙为荒漠,故A项正确。 4.(综合思维)造成甲、乙、丙三类植被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土壤 C.水分D.热量 答案 C 解析造成三类植被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为水分,C项正确。 某类植物(下图)不跟土壤接触,其根群附着在其他树的枝干上生长,利用雨露、空气中的水汽及有限的腐殖质(腐烂的枯枝残叶或动物排泄物等)为生。完成5~6题。 5.(综合思维)该类植物为() A.藤本植物B.附生植物 C.草本植物D.寄生植物 答案 B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根群附着在其他树的枝干上生长”和图示信息可知,该类植物为附生植物,故B项正确。 6.(综合思维)该类植物主要出现在() 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答案 A 解析附生植物主要出现在热带雨林,故A项正确。 读某国植被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7~8题。 7.(区域认知)甲、乙、丙植被类型分别是() 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C.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答案 A 解析由经纬度和国土轮廓可知,该国为蒙古。甲、乙、丙均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域,水分条件稍好的甲为草原,水分条件最差的丙是荒漠,乙为过渡性植被——荒漠草原。 8.(综合思维)影响甲、乙、丙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水分 C.光照D.土壤 答案 B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导致三地植被差异的因素是水分条件不同,故B

新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5章第1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标解析 1 结合实例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 举例说明某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 3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4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 主干知识的梳理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 地理环境由- 、、、、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相互、相互,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2地理要素通过、和等过程进行着和。 3 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生物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作用。 4 地球早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 、、和氨。一般认为,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植物的的作用。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如、等。 2 生产功能 (1)概念 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 (2)光合作用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提供和,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及。 光合作用通过和的交换,将、、、、等地理要素统一在一起,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出。 (3)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功能而非的功能。 3平衡功能是指个自然地理要素通过和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的能力。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一个要素的演化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自然地理要素具有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是的重要表现形式。 2 在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中,受人类直接影响相对较小的是- ,比较容 易受人类干扰的是和。 四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 和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 2 和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 3 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位置、位置互不相同,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二节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懂得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2.了解区域差异有不同的空间尺度,能用地图解释陆地上不同的自然带。 3.会分析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 4.了解人类怎样利用地域分异规律。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读图分析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的思想,因此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因地制宜。 ●教学重点 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空间尺度。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陆地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我们刚刚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自然地理环境还具有另一个特点——差异性。 陆地自然带: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土壤等共同形成的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环境的自然综合体。 一、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1.形成基础:热量 2.分布特点:陆地自然带呈东西方向延伸、 南北方向更替 3.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4.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带有苔原带、针叶林 带、热带雨林带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画图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1.形成基础:水分 2.分布特点:陆地自然带呈南北方向延伸、东 西方向更替 3.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4.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 有规律变化 [活动]P93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3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画图分析由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三、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1.形成基础:水热条件 2.分布特点:陆地自然带呈水平方向延伸、垂直方向更替 [活动]P93 3.在山地地区表现明显 (1)山地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与由赤道到 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 (2)山麓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一致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教案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 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 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 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 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 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 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 期人口数)。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今后变化趋势 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增长缓慢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中国水平较低增长缓慢人口基数大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人口问题 历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人口增长过快 史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模式——传统型——————儿童比重过大 轨增长减缓阶段——人口增长缓慢 迹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 6、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7、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