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毒理学复习题C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C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C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C

一、概念

1.首过代谢或首过效应

2.药物致敏原

3.药物的胚胎毒性

4.支气管激发试验

5.蓄积作用

二、填空

1.关于药物性肝损害的机制,大体可分为肝细胞毒作用和特异体质性反应

两方面,后者又可分和两方面。

2.药物引起的肾小球病理损害中,最常见的是。

3.抗癫痫药苯妥英纳或去氧苯巴比妥,可增加叶酸的破坏以及抑制肠道对

叶酸的吸收,长期服用可引起贫血。

4.而胃肠壁对药物的吸收方式主要是通过,少数是通过。

5.硫血红蛋白、海因茨体的形成以及溶血反应表示红细胞中存在持续的氧

化压力,一般这三征出现之前会有瞬时的出现。

6.生殖毒性的检测方法包括:①;②;③。

三、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不用改正

1.用光镜观察是确定肝损害的传统方法,现以被其他方法代替。

2.氨基苷类抗生素是肾毒性最大的一类抗生素。肾毒性与用药时间剂量有

关,一般于用药5—7天起病,7—10天时最强。

3.测定动物体液免疫功能的方法包括:溶血空斑实验、血清免疫球蛋白浓

度测定和DHRs等。

4.药物通过结肠的速度较快,并且结肠中分泌液量小,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5.甾体类避孕药直接作用于卵巢而抑制排卵。

四、简答

1.扑热息痛对肝脏毒性作用的作用机制

2.使用药物后血中白细胞数减少是否就一定意味着药物抑制白细胞的生

成?

3.毒物或药物引起腹泻的发病机理?

4.药物微粒在肺内沉积的影响因素

5.影响新药毒性试验实验动物的内在因素有哪些?

6.为什么说现有药物毒理学评价手段尚不能完全排除新药进入临床时的风

险?

7.可逆反应的可逆与否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8.我国药政部门对急性毒性试验的基本要求。

9.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原理

10.GLP对数据的记录有何要求?当数据需要修改时如何处理?

五、论述

举例说明药物对肾脏毒性作用的机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