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

城市规划原理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的演变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周代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多元化时代—春秋战国时期

(1)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皇权至上-《周礼.考工记》-统治中国长达3000年-规矩

结构布局:以宫殿为中心组成中轴线构成城市的骨架;

平面布局:以宫城的内城为中心,其外再建外城。

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和齐整的道路系统。

(2)以管子、老子为代表的自然观-自然至上-"因天材,就地利"-变通

2、案例:1)长安城规划布局特点:

总体布局:总体平面为规整的长方形,中轴对称;宫城居中偏北,宫城之南的皇城,集中布置官府机构及官办手工业作坊与军营。宫城、皇城东西南三面为居住坊里,用城墙分隔,以体现“官民不相参’’的思想。

道路系统:

完整的方格网的棋盘式道路。

宽度极大,纯交通性道路。

分为全市性的干道及坊里内部的地区性道路。

里坊

管制严格,面积大;

在建城时巳划定,然后逐步填满;

坊里中有很多大的府第及寺庙。

商肆

集中设置东市和西市,对称布置。

大小与附近的坊里相同,但内部呈井字形,宽度不大。

市中设有管理机构,管平价、收税及治安。同样的商店,往往集中在一条街上。

2)开封规划布局特点:总体布局

总平面为正方形,但不甚规整,三套城墙。

宫城居正中,为皇室办公、居住服务,城南正门为宣德门是城市中轴线的起点。

内城又称里城,呈不规则方形,主要布置衙署、寺观、民居、商店、作坊等。

最外为罗城,又称外城,呈不规则的方形,主要作防御之用

道路系统

城市道路系统基本上是方格网形,但不对称、不规整。

道路宽度小,主要街道宽40—50m。

道路与商业街相结合。

居住区

是由街巷联系的一群院落,在街巷入口处设牌坊。

商肆

东京的商市成商业街形式布置,城内还有一些瓦子,集中着饭馆、旅店、杂耍、游艺等,沿着通航的河道也有商业街,还有晓市及夜市。

3)元大都规划布局特点:

(1)继承了唐宋以来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优秀手法----三套方城,宫城居中、中轴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布局。

(2)规则的宫殿和不规则的苑囿有机相结合。

(3)完善的上下水道。

(4)元大都的建设与规划,事前有严密的计划和准备。

4)明清北京城的规划特点:

(1)、体现了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

整个都城以皇城为中心(以天子为中心,皇权至上)

皇城前左建太庙,右建社稷坛(左祖右社)

城外四方建天、地、日、月四坛

皇城北门玄武门外设内市(前朝后市)

(2)、中轴对称:

(3)、功能分区和齐整的道路系统

棋盘式;对门不对路,对路不对门

【西方古代城市规划】

3、古希腊古罗马城市规划的特点:

古希腊:

1)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布局手法

2)希波丹姆(Hippodamus)模式

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城邦时期,法学家希波丹姆提出的一种城市布局模式:城市布局以棋盘式路网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探求几何与数字的和谐,以求得城市整体的秩序。代表:米列都城(Miletur)

古罗马:

城市建设特征:世俗化、军事化、君权化——罗马病

城市规划思想:

(1)、实用主义态度

(2)、突显秩序与彰显力量的大比例模数手法

(3)、维特鲁威与《建筑十书》

4、西方中世纪城市规划思想:

基督教对世俗与精神世界全面占领

(1)、凸显以教堂为核心的空间组织理念——宗教图景

(2)、实行自然主义的非干预规划——自然秩序

景观多变、亲切宜人的“无规划”与“自然主义”

5:巴洛克风格和古典主义风格

巴洛克风格:广场成为城市的中心,宽广整齐的街道呈环形+放射状

巴黎--轴线放射街道、宏伟宫殿、公共广场成为当时典范

在指导思想上,它是为中央集权政治和寡头政治服务;

在观念形念上,它是当时几何美学的集中反映。

古典主义风格:“古典主义”风格的规划思想强调轴线对称、主从关系、突出中心和规则的几何形体,强调统一性和稳定感。

二者联系:在规划领域,巴洛克风格与古典主义风格始终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中发展。本质目的一致:通过壮丽、宏伟而有秩序的空间景观来寓意中央集权的不可动摇。

【近代城市规划理论】

6、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

1)概念: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的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城镇;其规模要有可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但不能太大;被乡村包围;全部土地归公众所有或者委托他人为社区代管。

2)模式与布局:

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

(1)单个田园城市布局:圆形,中央为公园,六条主干道从中心向外辐射,核心部位为公共建筑,兼做公园的环行林荫大道,城市外围地区建设工厂、仓库。

(2)城市联盟:若干个田园城市(3.2万人)围绕中心城市( 1.2万英亩、5.8万人)形成一个城市群—社会城市(霍华德思想的核心)。

3)理论要点::

①城、乡结合,构建城市—乡村磁铁

②限制单一城镇的人口规模

③土地的公有,开发利益的社会还原

④设置生产用地,保障职业的自足性

4)田园城市的历史贡献

①城市规划思想立足点发生根本转移,首开了在城市规划中进行社会研究的先河;

②摆脱了就城市论城市的狭隘观念;

③设想了一种先驱性的模式,一种比较完整的规划思想与实践体系。

7、恩维的卫星城理论:

1)概念:卫星城:是一个经济、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

2)卫星城发展的三个阶段

“卧城”阶段、“半独立的卫星城”阶段、“独立的卫星城”阶段

"卧城"阶段

特点:

①距母城较近。公路交通16公里左右

②没有生活服务设施,主要解决居住问题

③生产工作依赖母城

如巴黎卫星城的特点:距母城较近,工作在母城,休息在卫星城

半独立的卫星城阶段

特点:

①卫星城设有一定数量的工业企业和服务设施,一部分的居民就地工作;另一部分居民仍去母城工作。

②对母城仍有一定的依赖性。

③高速公路、电气化铁路联系,距离母城20公里左右。

独立的卫星城”阶段

特点:

①规模比第一、二代卫星城大。

②提供多种就业机会,有完善的公共生活服务设施,对母城依赖小。

③交通便捷,高速铁路通勤,距离母城较远。一般60-80公里

8、伊利尔沙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观点:

①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城市规划应是动态的。

②城市的密集地区应分裂成集镇和地区,由绿地将它们分开

③城市的交通系统象人体的血液系统,根据运量的多少来设定流通渠道的大小。

9、柯布西埃的城市集中理论:

主要观点:1)明天城市规划方案

a 300万人口城市

b中心区,除公共设施外,40万人居住在24栋60层高楼中,周围有大片绿地

c 最外围是居住200万人的花园住宅

d 三层道路系统--地下重型车、地面市内交通、高架快速交通

e 市区与郊区由地铁和郊区铁路来联系

f 中心思想:提高市中心的密度,改善交通,全面改造城市地区,提供充足的绿地

2)光辉城市:核心观点:

a 城市必须集中,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

b 城市拥挤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即大量高层建筑+人车分离高效率交通系统

10、霍华德与柯布西埃规划思想的比较:

共同点: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状况

不同点:

霍华德-城市分散发展;

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

从空想社会主义出发,理论奠基于社会改革的理想

柯布西埃-城市集中发展;

通过对大城市结构的重组全面改造城市地区;

从建筑师的角度,希望以物质空间的改造来改造整个社会

11、其他城市规划理论:

1)索里亚.玛塔线性城市理论

基本原则:运输经济,通勤耗时最少

城市形态:由铁路和干道串连在一起的、连绵不断的长条形建筑地带

目的:既可享受城市型的设施又不脱离自然

2)戈涅的工业城市

基本思路--将各类用地按照功能互相分割以便于各自扩建,直接孕育了《雅典宪章》的功能分区的原则

3)盖达斯的学说

A 通过生态学研究,揭示了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将城市和乡村的规划纳入到同一体系之中,使规划包括若干个城市以及它们周围所影响的整个地区。这一思想经美国学者芒福德等人的发扬光大,形成了对区域的综合研究和区域规划。

B 提出城市规划的工作模式--调查-分析-规划

12、雅典宪章:

提出:1933年现代建筑协会在雅典开会,与会者分析了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问题,分析了33个城市的调查报告,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保证居住,工作,游憩,交通4项活动的正常进行。认为绿、太阳、空间是理想城市追求的目标。会议提出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产生了著名的

思想基础--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上,认为通过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以形成良好的环境,则可自动解决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核心内容—

a.系统阐述了城市与其周围区域之间的有机联系;

b.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

c.要保护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地区。

功能分区及其之间的机械联系--从对城市整体的分析入手,对城市活动进行分解,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将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复原成为一个完整的城市

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制定规划方案,建立各功能分区在终极状态下的"平衡状态"。

第三章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编制程序

1、什么是城市规划: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2城市规划的特点:

1)、多学科综合性

对象的多样性;研究、解决问题的综合性;实施过程的多面性

2)、政策性、法规性3)、长期性、经常性4)、实践性、地方性

3、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两个阶段: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五个编制体系:1)城镇体系规划2)总体规划(还总体规划纲要才)3)城市分区规划4)控制性详细规划5)修建性详细规划

4、总体规划的含义、内容

含义: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内容:编制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

确定城市建设发展用地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及市中心、区中心位置

编制专项规划

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

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建议。

5、城市规划编制程序:

6、城市规划的审批:我国现行《城市规划法》第21条明确规定:“城市规划实行分级审批制。”

下列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1)省会城市和自治区首府城市;

(2)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

(3)国务院指定的城市;

(4)直辖市。

下列城市的总体规划,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1)除国务院审批城市以外的设市城市;

(2)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县城)。

下列城市的总体规划,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1)市管辖的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

(2)市管辖的建制镇。

第四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1、城市规划基础资料的搜集:1)城市自然环境与资源2)城市人口3)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4)广域规划及上级规划5)城市及城市规划的历史6)城市土地利用和建筑物现状7)城市交通和交通设施状况8)城市园林绿化、开敞空间及非城市建设用地9)城市工程系统(城市基础设施)10)城市环境状况

2、城市的自然环境分析:

工程地质(地质构造、土地承载力、滑坡崩塌;地震地质;水文地质)

气象条件(温度、湿度、降雨、风速、日照、风向等)

水文资料(水位、流量、流速、水量、流域规划、山洪等)

地形地貌特征(地形图、航空影像图、遥感图像等)

自然资源分布和利用价值(水资源、矿产资源等)

用地适用性评价:以用地为基础,综合各项用地自然条件以及整备用地的工程措施的可能性与经济性对用地质量进行评价。

一类用地适于城市建设的用地

二类用地需要采取一定工程措施,才能建设的用地

三类用地不宜进行城市建设的用地

第五章城市发展分析与预测

1、城市性质: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致更大范围内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如何确定城市性质:

1)依据(1)历史依据:从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中的基本、主导因素入手分析(2)区域依据:从城市在区域经济和空间发展中的地位入手分析,主要是在区域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分析。

2)方法:(1)确定城市主导产业结构:区位商法、用地比值、劳动力和产值比重(2)分析城市的客观影响范围:与城市宏观区位相联系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一般应把宏观区位的作用列为城市性质的内涵。

(3)适当考虑城市的其他主要职能如历史文化实行、风景旅游属性等。

2、城市人口定义:是指从事非农业生产、与城市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人口。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以及暂住期满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的总和视为城市人口。

3、城市人口规模预测的方法:

劳动力平衡法、职工带眷系数法、综合增长率法、现代城市人口预测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灰色系统预测法、人工神经网络法。

4、城市用地规模:

宏观宏观总量控制法:

规定人均用地<120m2/人

5、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各项建设过魔扩大所引起的城市空间的地域扩展的主要方向。

空间扩展类型:外延型扩展、更新改造

影响因素:自然条件、人工环境、城市建设现状与城市生态结构、规划及政策性因素、其他因素。

第六章城市用地及其规划

1、城市用地相关概念

城市用地: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

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用地范围内进行城市建设、用于非农业生产的土地。

城市建成区(built-up area):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城市规划区: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和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3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2)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标准

3) 规划建设用地结构

※大城市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宜取规定的下限;设有大中型工业项目的中小工矿城市,其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可大于25%,但不宜超过30%。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第IV 级的小城市,其道路广场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宜取下限。 ※风景旅游城市及绿化条件较好的城市,其绿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可大于15%。 ※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和绿地四大类用地总和占建设用地比例宜为60~75%。 4、工业用地基本条件: 1)用地条件 地形:平坦,坡度0.4—2.0% 工程地质:地质条件好,承载力强, 水文地质:地下水位低 水文条件:不受洪水威胁 面积与形状:面积大,形状适宜 2)供水条件 连续稳定的供水

3)动力条件 电力 热能 4)交通运输条件 运输量+运输成本 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 水路运输 公路运输 航空运输 连续运输 5)其他条件 5、防止工业用地对环境污染的措施:

1)防止废气污染:散发有害气体的工业不宜过分集中,宜分散布置 要注意地形、气象条件 设置必要的防护带

采用高烟囱排放废气、集中烟尘

2)防止废水污染:水源上游不得设置排放有害废水的工业 废水重复利用,减少废水排放量 污水集中处理

重视建设水源卫生防护带

4) 防止废渣污染:综合利用, 合理布置废渣堆场

5) 防止噪声污染:传播途径上控制,在噪声源与接受点之间进行防护(隔离带、遮挡建筑、

按噪音分区)

6、工业区概念:在一定地域上,以一个较强大的工业联合企业为骨干的工业企业群,或共

类别名称

用地指标(㎡/人)

居住用地

18.0~28.0

工业用地

10.0~25.0

道路广场用地

7.0~15.0

绿地

其中:公共绿地 ≥9.0 ≥7.0

类别名称 占建设用地的比例(%) 居住用地 20~32 工业用地 15~25 道路广场用地 8~15 绿地

8~15

同制造协作配套产品,或在共同市政工程设施基础上组成的工业企业群

7、工业用地布置原则:①符合工业自身要求

②处理好与居住区的关系

③不妨碍其他城市功能用地、节约用地

④注意企业间的协作关系

8、仓储用地布置原则:(1)满足仓储用地的一般技术要求

地势地形:高、平、有一定坡度

地下水位:较低

土壤承载力:高

(2)有利于交通运输,考虑与工业及物流配套设置

(3)有利建设、有利经营使用

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质的仓库最好分别布置在不同的地段,同类仓库尽可能集中布置。(4) 节约用地,但有一定发展余地

仓库的平面布置必须集中紧凑

(5) 注意城市环境保护

防止污染,应满足有关卫生、安全方面的要求。

(6) 特殊要求

特种仓库,尤其是危险品仓库必须设置在城郊独立地段上,与使用单位处于同侧。

9、公共设施布置基本要求:

1)分级配套布置,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配套:城市中公共设施应按需要配备齐全,局部地段应按服务功能与对象成套设置

分级:按城市的布局结构进行分级,把不同级别的公共设施适当相应组合,形成不同等级的公共中心,使公共设施的布置与城市的功能、人口、用地的分布格局有相应的整合关系。2)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

3)有利于城市交通组织,在布局上要有意识地避免在主要道路交叉口及其附近过于集中布置吸引人流的设施。

4)考虑各种设施的自身特点及其对环境的要求

10、绿地分

类:

11、绿化覆盖率:各种植物垂直投影面积在一定用地范围内所占面积的比例。绿化覆盖率不是用地指标,但它是研究绿量和衡量绿化环境效能的重要指标。

绿地率:绿地在一定用地范围内所占面积的比例,如城市绿地率和居住用地绿地率等。屋顶绿化不计人绿地面积。

12、绿地的形态:

基本形态:点状、线状、面状

绿地系统布局形式:块状(点状)绿地、带状(网状)绿地系统、环状绿地系统、楔形绿地系统、复合绿地系统

13、绿的系统规划布置的原则:

1)合理分级均衡布置2)网络原则3)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相结合4)内外结合形成系统14、居住用地的选择:(1) 自然条件(地形、地质条件等)

(2) 城市总体布局相协调

(3)周边环境(各类基础设施、污染情况等)

(4) 适宜的规模与用地形状

(5) 现有城区的功能结构(公共设施、就业设施)

(6) 房产市场的需求趋向

(7) 留有余地

14、居住区详细规划技术指标概念:

住宅平均层数——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比值(层);

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的比率(%)

住宅建筑套密度(毛)——每公顷(hm )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hm );

住宅建筑套密度(净)——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hm );

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m/hm );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是指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万m/hm ),或以住宅建筑面积(10 m)与住宅用地面积(10 m)的比值表示,此值即是住宅容积率;

建筑面积毛密度——也称容积率,是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万m/hm )或以居住区总建筑面积(10 m)与居住区用地(10 m)的比值表示,容积率为无量纲比值;

第七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与城市之间的衔接方式(案例)

铁路:基本原则:让铁路尽量方便城市,发挥其最大运输效能,不对城市造成干扰。

线路的布局:A避免铁路过分接近城市B处理好铁路线路与城市用地扩展之间的关系C、减少或解决铁路与城市的相互干扰:—线路布置在各分区边缘—铁路两侧植树绿化—妥善处理线路与城市道路的矛盾—减少过境列车对城市的干扰—改造市区原有的铁路线路—将通过市中心的铁路建于地下

公路:A、以城市为目的地的到达交通,要求适当深入市区,并与城市干道直接相接。

B、与城市关系不大的过境交通,应尽量从城市边缘通过。

C、城郊各区之间的联系交通,常常通过设置环城道来解决。

航空港:机场的位置适宜在城市的沿主导风向两侧。机场跑道轴线方向宜与城市市区平行或与城市边缘相切,而不宜穿过城市市区。

大城市,往往设有几座航空港,它们各有分工以满足不同类型交通的需要。

航空交通较小的城市,不足以单独设置航空港时,则航空港的选址要考虑到与相邻城市共同使用的问题。

2、市内城市道路系统:城市范围内由不同功能、等级、区位的道路,以及不同形式的交叉

口和停车场设施,以一定方式组成的有机整体。

3、城市道路系统的等级划分:

按照道路的等级:

?①快速路

?快速路上应设置中间隔离设施,分隔对向车流。拖拉机、轻便机动两用车、电瓶车、

自行车和其它非机动车不得行驶其间

?②主干路

?联系主要工矿企业、交通枢纽、市中心的道路,是城市主要客、货运输线。此干道

较宽。红线30-45m,车行道宽14—18 m。

?③次干路

?主干道之间的辅助性交通线。

?④支路

?街坊之间的联系道路。

按使用性质分

(1)交通性道路

?要求行车快速畅通,避免非机动车及行人频繁过街造成的干扰。交通性道路还必须

与公路及工业、仓库、交通运输等用地有方便的联系,同时与居住、公共建筑等用地有较好的隔离。道路线型应顺直,并形成网络。

(2)生活性道路

?要求的行车速度相对低一些,不受交通性车辆的干扰,同居民区有方便的联系,同

时对道路又有一定的景观效果要求。

4、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

1)应满足交通流畅、安全和迅速的要求

2)规划干道路网骨架,形成完整的干道路网系统

3)充分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合理规划道路走向

4)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

5)应有利于组织城市景观

6)有利于各种工程管线的布置

5、路网形式

①方格网式(棋盘式)②放射环状道路系统

③自由式④混合型道路系统

6、道路宽度定义:

城市道路宽度(路幅宽度与道路宽度两种含义)

路幅宽度:即道路红线(道路红线boundary lines of roads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

道路宽度:只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宽度,不包括人行道外侧沿街的城市绿化等用地宽度,主要由交通量来决定。

7、道路规划注意问题:

①快速路

规划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和长度超过30km的带形城市应设置快速路。

快速路上的机动车道两侧不应设置非机动车道,快速路上应设置中间隔离设施,分隔对向车流。

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和人流的公共建筑出人口。

快速路两旁的视野要开阔,可以设绿带,但不可种植高大乔木和灌木,以免树影晃眼和遮挡视线,有碍交通安全。

②主干路

机动车与非动机车应实行分流,交叉口之间分隔带要尽量连续,以防车辆任意穿越。主干路两侧不宜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出人口。

③次干路和支路

次干路两侧可以设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场、公共交通站点和出租汽车服务站。

支路两侧还可以设沿街商店。

支路应与次干路和居住区、工业区、市中心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交通设施用地等内部道路相连接,不得与快速路直接相接。

④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

山区道路网规划要充分考虑地形的特点,在丘陵起伏的地区,道路网不宜追求方格网的形式,应平行等高线设计。主干路一般不设在山脊上,常设在谷地或坡面上。双向交通可以分开设置在不同的标高上。

河网地区的城市道路网应与水系密切配合,道路应平行或垂直河道布置。

路网节点相交道路的条数以四条为宜,最多不超过五条。相交的道路应尽量垂直,在受地形地物限制时,也要尽量使规划道路的交角不小于45度。应避免设置错位的T字型路口。

控制与快速路相交的道路数量。快速路的进出口道路应保证一定的间距,一般不应小于1.5km。相交道路的等级不宜相差太大,快速路只与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相接,其它道

路不能与快速路直接相接,而只能与快速路的支路相接。

第八章城市总体布局

1、定义:城市总体布局:是在城市性质和规模基本确定后,在对城市用地评价和用地选择的基础上,根据城市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对城市各组成用地和空间进行统一安排。

2、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类型及优缺点

城市布局类型指城市在某一特定阶段中所呈现出的空间布局特征。

1)集中式布局:是指城市用地连成一片,集中发展。

可以分为团块状、带状、星状等形态。

集中式布局的评价

优点:

a布局紧凑,节约用地;

b基础设施配套成本低;

c有利于社会经济活动联系的效率和方便居民生活。

缺点:

a分区不明确;

b不利于交通组织;

c近期与远期关系较难处理

对策:

规划要有弹性,给远期合理发展留下余地。

2)分散式的城市形态

分散式的城市形态最主要的是组团状和城镇群。

?双城式、主辅城、一城多点、点条式掌状

分散布局的评价:

优势:

a布局灵活;

b环境优美,贴近自然;

c易协调各物质要素布局。

劣势:

a用地分散,浪费土地;

b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

c若城区规模达不到最低要求,城市氛围不浓;

d出行成本高,居民联系不便。

对策:

城市布局重在处理集中和分散的“度”,既要合理分工,加强联系,又要在各组团内形成一定规模,组织组团内的生产和生活,减少不必要的交通压力。

3、总体布局的原则

1)城乡结合、统筹安排

城市布局与其周围地区有密切联系,应作为一个整体,相互协调、统筹安排。

2)功能协调、结构清晰(核心)

3)依托旧区、紧凑发展

4)分期建设、留有余地

4、城市总体布局的内容:

?1)按组群方式布置工业企业,形成城市工业区

?2)按居住区、居住小区等组成梯级布置,形成城市生活居住区

?3)配合城市各功能要素,组织城市绿化系统,建立各级休憩与游乐场所

?4)按居民工作、居住、游憩等活动的特点,组织公共建筑群,形成城市的公共活动

中心体系

?5)按交通性质和交通速度、划分城市道路类别,形成城市道路交通体系

5、城市总体布局的多方案比较

存在两种类型:

一是包括对城市总体布局前提条件分析研究在内的多方案比较;

另外一种是在规划前提已定的条件下侧重对城市形态结构的研究

多方案比较内容与方案选择

(1)多方案比较的内容

(2)方案选择与综合

(3)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的深化与调整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例1:我国东部某市人口规模45万人,编制了以制造业、商业为产业发展方向的城市总体规划计划。图示为总体规划中的道路交通规划。一条与其他城市相连的一级公路经过城市西侧;现状有一条铁路由城市北部穿过。并设有火车站;西江由城市东侧穿过,航运发达,客运、货运均有较好的基础。

请指出道路交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并作指示性的修改。

例2:图为某城市的总体规划示意图,表达了城市干道网布置与地形地貌、城市建设用地的关系。试评析其主要优缺点

例3试就总体规划方案示

意图评析其铁路、公路及组

团间联系通道等主要交通

设施布局存在的问题。

例4:图示为某城市2000---2020年总体规划。该市为南方一座中等城市,规划人口35万人。城市西侧为由山和湖组成的省级风景区,一条省道沿南北向经过该市。

请指出城市布局和交通方面的主要问题

分析如下:

(1)工业用地布局分散,临近风景区的

工业用地位置不合理。二、三类工业用

地与教育科研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居住用地之间缺少隔离带。

(2)城市南侧缺少公共设施用地。

(3)仓储用地位置不当,不利于使用,

同时也对居住区造成一定影响。危险品

仓库距离居住区过近,而且缺少必要的

隔离带。

(4)污水处理场不应布置在城市水系上

游。

(5)快速路穿越市区,不合理。

(6)道路网没有结合河流布置,不合理。

(7)机场距离城市过近,机场端净空穿越市区,不合理。

例5某镇有1.4万人,建成区2km2,处于山区平原,河流两岸易受洪水威胁。城北有一条重要过境公路,公路以北800米处平行有一高压走廊。旧城以西为大片高产田(亩产1400斤),地势平坦;旧城以北地势高低不平,且低洼地势较多,其农田亩产量为1000斤左右。

因当地资源情况不明,交通不大方便,现有工业以小型农产品加工及农机制造为主,工业污染甚微,近期尚无大工业的建设计划。镇西拟建一条南北向过境公路。

该镇发展规划将人口近期控制在3万,远期5万左右,形成相对集中的工业区。据现状条件分析,因东、南方受自然条件限制,城镇只能向西、向北发展。特拟定出两个方案进行比较。

方案一

以旧城为基础主要向西发

展,其北、西分别以现有和拟建

公路为界,工业在现状基础上发

展,新工业、仓库摆于西北部。

方案二

以旧城为基础,主要向北发展。

跨过现有公路,布置仓库和部分

工业,西侧仍以拟建公路为界

方案优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建设用地条件

2、建设投资情况

3、过境交通与城镇的关系

4、城镇发展后的总体布局形式

5、远期发展的余地

6、占用农田情况

7、工业、仓库、居住用地的关系

8、与旧城区的关系。

方案一

优点:

1、用地条件好

2、投资省

3、过境交通与城镇关系好

4、集中紧凑布局

5、远期发展有较大余地

6、工业、仓库、居住用地三者关系良好

缺点:

占用高产农田较多,对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

方案二

优点:

1、对亩产1400斤农田的占用减少

2、工业区与居住区关系尚好

3、仓库对城镇干扰小

4、布局较为集中紧凑

缺点:

1、地形地势条件差

2、过境公路对城镇有干扰

3、远期发展余地不大

例6根据某城市总体布局示意图,经分析说明:

1、总体布局形式

2、路网布局形式

3、功能分区及其相互关系

4、发展方向

《城市规划原理》—完整版__考试题库

名词解释部分 1、日照间距: 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2、建筑后退:是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程度。 3、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4、土地使用兼容性: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用地性质在地块内混合布置问题,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协调处理性质不同的各用地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方法。(不确定,见《控制性详细规划》P38-39 5、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6、城市紫线: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 7、城市绿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线。 8、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9、CBD: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10、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11、建筑平均层数:指一个建筑地段内所有建筑各层面积总和除以这些建筑总面积的总和 12、CIAM: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3、拆建比: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与新建的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14、配建设施:与住宅规模或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15、竖向设计: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16、环境容量: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17、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18、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它强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发相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引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19、日照标准:为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建筑外窗获得满窗日照的时间。 20、服务半径: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21、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 22、修建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23、“雷德朋”系统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试简答题

名词解释: 1.城市性质:在中国城市的总体规划中,根据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确定它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城市用地评价:在中国的城市规划中,对城市土地的可行性、用途需要投入的资金,以及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城市生态平衡的影响所做的评价。 3.城市化:也称城镇化,指的是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4.卫星城:一些半独立的城镇,除了居住建筑外,还设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服务设施,使一部分居民就地工作,另一部分居民去母城。 简答题: 城市化具体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人口职业的转变.即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的第二、第三产业,表现为农业人口不断减少,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产业结构的转变。工业革命后,工业不断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地产业的比重相对下降,工业化的发展也带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村多余人口转向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由比较分散、密度低的居住形式转变为比较集中成片的、密度高的居住形状,从与自然环境接近的空间转变为以人工环境为主的空间形态。 2、论述可持续发展概念、意义且具体说明经济、社会、自然三者协调统一。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子孙后代他们自己的需求能力的发展。 意义:三者关系: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经济、自然和社会三个方面,涉及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协调统一 具体来说,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不仅重视经济增长数量,更注重和追求经济发展质量,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加大社会环保意识,防治污染于产生污染的源头,解决污染于经济发展之中。要善于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来促进可持续发展,达到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经济持续增长,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根本目的。 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要求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城态发展不能背离环境的承载能力 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向,控制人口增长,改善人口结构和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创建一个保障公平、自由、教育、人权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度,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此外,历史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习惯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标准和决策取舍的参照依据。在城市总体布局中,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力求以人为中心的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的持续发展,使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建设有序,朝着既定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整体协调发展。 3、居住用地选择要考虑那些方面? 居住区用地的选择一般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选择自然环境优良的地区,这些地区有着适于建筑的地形与物质条件,避免选择易受洪水、地震灾害、滑坡、沼泽、风口等不良条件的地区。在丘陵地区,宜选择向阳、通风的坡面。在可能情况下,尽量接近水面和风景优美的环境。 (2)居住用地的选择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就业区、商业中心等功能地域相结合,协调

(完整版)《城市规划原理》—完整版--考试题库

城市规划原理 名词解释部分 1、日照间距: 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2、建筑后退:是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程度。 3、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4、土地使用兼容性: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用地性质在地块内混合布置问题,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协调处理性质不同的各用地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方法。(不确定,见《控制性详细规划》P38-39 5、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6、城市紫线: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 7、城市绿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线。 8、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9、CBD: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10、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11、建筑平均层数:指一个建筑地段内所有建筑各层面积总和除以这些建筑总面积的总和 12、CIAM: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3、拆建比: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与新建的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14、配建设施:与住宅规模或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15、竖向设计: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16、环境容量: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17、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18、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它强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发相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引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19、日照标准:为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建筑外窗获得满窗日照的时间。 20、服务半径: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21、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

城市规划原理40模拟题

[模拟] 城市规划原理40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风景名胜区要处理好()的关系,把()放在首位。 A.保护和利用;保护 B.开发和利用;利用 C.保护和开发;保护 D.保护和发展;发展 参考答案:A 第2题: 城市生态规划即是遵循生态学原理和城市规划原则,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各项开发与建设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从而能动地调控()与城市环境的关系。 A.城市空间 B.城市社区 C.城市居民 D.自然环境 参考答案:C 第3题: 推动社会进步和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新兴产业 B.城市文化 C.全球化 D.科学技术 参考答案:D 第4题: 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是指()。 A.其他绿地 B.生产绿地 C.附属绿地 D.防护绿地 参考答案:A 第5题: 《镇规划标准》考虑调整因素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每人()平方米。 A.70~100 B.75~120 C.75~140

D.80~160 参考答案:C 第6题: 下列()不属予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枢纽。 A.各类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的换乘枢纽 B.各类城市公共交通线路与城市大型公共设施人流的换乘枢纽 C.各类城市公共交通线路与城市对外客运交通的换乘枢纽 D.各类城市公共交通线路与转换公共交通的其他交通工具的换乘枢纽 参考答案:B 第7题: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下列()不是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 A.建设条件分析 B.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C.确定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指标 D.竖向规划设计 参考答案:C 第8题: 由于具有(),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不仅是专业技术,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和调控城市建设,保护和管理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A.全局性和单一性 B.全局性和综合性 C.分散性和单一性 D.分散性和综合性 参考答案:B 第9题: 下列制定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程序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经审批机关批准同意修编,开展规划编制的组织工作 B.规划草案公告20日以上,组织编制单位采取论证会、听证会 C.组织编制机关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具体编制工作 D.在政府审查基础上,报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 参考答案:B 第10题: C3级民用机场的指标为()。 A.机场长度800~1200m;翼展:24~36m B.机场长度1200~1800m;翼展:24~36m C.机场长度1200~1800m;翼展:15~24m D.机场长度>1800m;翼展:52-65m 参考答案:B

精选-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选题 1、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是(C )。 A.由于人类劳动的大分工B.农业和牧业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大分工C.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的分离D.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 2、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标志是(B )。 A.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B.商业、手工业与农牧业的分工 C.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D.手工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3、城市与农村社会的区别主要是( D )的不同。 A.人口规模B.空间规模C.居住形式D.产业结构 4、一般把( A )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A.发明蒸汽机B.汽车的出现 C.空想社会主义开始 D.机器制造业、冶金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5、在中国城市化的道路上被称为"温州模式" 的城市化,也可称为( A )。A.市场推动型B.地方推动型C.辐射扩散型D.外资促进型 6、以下四项中,( D )项不是城市化。 A.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B.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的集中过程C.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结果 D.城市人口增多导致城市空间规模增大的过程7、城市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即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对应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B )。 A.20%;35%;50% B.30%;30%~70%;70%一90% C.25%;40%;60% D.40%;40%~80%;80%~95% 8、(B)是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激发因素,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第四产业 9、通常我们把(B )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把(B )称为第二次产业革命。A.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农业的产生与发展B.农业的产生与发展;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C.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D.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智力教育业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一、单选题 1、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在公元前5世纪,当时的主要建筑,如广场和公共建筑体现了( B ) A.帝王宣扬功绩的思想B.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 C.欧洲教会势力的强大 D.帝王贪图享受的思想 2、以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为标志的现代城市规划出现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反映他这一思想的是(C)。 ①奠基于社会改革的理想,直接从空想社会主义出发而建构其体系 ②规划体系更多地体现出人文的关怀和对社会经济的关注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试卷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 试卷B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个 分,共 分) 、城市规划——一 、地基承载力—— 、居住用地—— 、环境容量—— 、城市总体布局——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分,共 分) 1、城市产生于( )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奴隶向封建过渡时期 、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 下列关于居住用地选择,错误的是 。 .用地数量与形态应考虑其适用性 .注意与工业等就业区的相对关系 .布置在较繁荣的城市中心地段 .尽可能布置在自然风景优美的地段 、《马丘比丘宪章》的主要贡献是 。 强调物质空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突出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作用 提出建立生态城市的思想 、按照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范规定,盲人学校属于 。 .体育类 .医疗卫生类 .大专院校、科研设计类 .行政办公类 、居住区的用地组成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 .居住建筑用地 .公共建筑用地 .公用设施用地 .绿地 、唐长安城较为完整的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中最具影响力的典型格局,其特征中不包换( ) 、中轴线对称 、大套方城、宫城居中 、规整的方格路网 、居住区采用里坊制 、雨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采用同一种管渠混合后汇集后,全部送至污水厂处理后再排放的排水系统,指的是( ) 、直泄式合流制 、截流式合流制 、全处理式合流式 、完全分流制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包括 。 规划文本和附件 图纸和附件 图纸和专题研究报告 文字说明、图纸和专题研究报告 、( )是我国目前道路上所普遍采用的断面形式。 、一块板 、二块板 、三块板 、四块板 、下列关于仓库规划布局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油库应靠近重要的交通枢纽布置 供应仓库可布置在使用仓库的地区内或附近地段

2008年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原理》全真模拟试题(5)

2008年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原理》全真模拟试题(五) 单项选择题 1.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 A.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B.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提纲,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主线 C.确定区域规划中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作用 D.论证城市在区域空间发展中的地位 2.下列关于工业革命后的城市问题,提出的有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理论正确的对应关系是()。①索里亚·玛塔(SofiaYmata);②西谛(CamilloSitte);③戈涅(TonyGarnler);④格迪斯(PattickGeddes);⑤工业城市;⑥城市形态研究;⑦线形城市; ⑧现代城市演进学说。 A.①—⑥;②—⑧;③—⑦;④—⑤ B.①—⑧;②—⑦;③—⑤;④—⑥ C.②—⑥;①—⑧;③—⑤;④—⑦ D.①—⑦;②—⑥;③—⑤;④—⑧ 3.地块控制性指标分为规定性和指导性两类,属于指导性指标的为()。 A.人口容量、建筑形式 B.用地面积、性质 C.容积率 D.建筑密度 4.衡量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与用地规划结合的程度,很重要的一条标准,是看其是否最大程度()。 A.减少居民出行次数 B.减少货物的周转周期 C.减少交通 D.减少道路长度 5.下列关于城市分散发展理论的陈述错误的是()。 A.城市分散发展理论的基础在于经济活动的聚集

D.城市分散发展理论包括了田国城市、卫星城和新城的思想、有机疏散理论等 C.城市分散发展理论是建立在通过小城市来分散大城市的基础之上的 D.城市发展理论认为,卫星城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 6.索里亚·码塔的线形城市以()为前提。 A.城市运输 B.城市工作 C.城市居住 D.城市道路 7.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交通行为的运作是指()。 A.城市运输系统 B.城市道路系统 C.城市交通管理系统 D.城市对外交通系统 8.我国公路根据其性质和作用,及其在国家公路网中的位置,可分为()。 A.国道、省道、县道 B.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 C.国道、省道、市道、县道 D.国道、省道、市道 9.青岛市的城市职能有:外贸、海港、纺织机械工业、国防、疗养、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可见青岛的城市性质是()城市。 A.港口 B.轻工业 C.疗养 D.海洋科学研究 10.机场的选址应()。 A.使跑道轴线方向最好与城市侧面平行或相切,且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 B.使跑道轴线方向最好与城市侧面平行或相切,且与城市主导风向垂直

城市规划原理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城市规划原理真题及答 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010年度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试卷城市规划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与乡村的主要区别?( ) A.空间要素集聚的差异 B.生产力结构的差异 C.社会职能的差异 D.义务教育制度的差异 答案:D,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主要有6点:集聚规模的差异(空间要素的集中程度)、生产效率的差异、生产力结构的差异、职能的差异、物资形态的差异、文化观念的差异。 2. 关于我国城乡差异的表述,下列哪项是不准确的?( ) A.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B.优势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集中 C.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严重失衡 D.随着“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方针政策的落实,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将很快得以根本消除 答案:D,我国城乡差异的基本现状有4个现象:城乡结构“二元化”、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优势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集中、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严重失衡。 3. 关于城市发展阶段的表述,下列哪项是不准确的?( ) A.在农业社会中,城市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军事、宗教和经济中心 B.工业化导致了原有城市空间与职能的巨大重组

C.在工业社会中,城市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 D.在后工业社会,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将逐步得以强化 答案:A,城市发展的3个阶段特征为:1、农业社会,城市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军事或宗教中心,没有起到经济中心的作用;2、工业城市,工业化导致了原有城市空间与职能的巨大重组,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形态和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3、后工业社会,城市的性质由生产功能转向服务功能,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向“生态时代”迈进。 4. 下列哪项不是城镇化的表现?( ) A.城镇数量的增加与规模的扩大 B.城市生活方式向周边乡村区域的扩散 C.村镇环境整治 D.农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 答案:C,城镇化包括有形的城镇化和无形的城镇化,有形的城镇化包括3个方面:人口的集中(城镇密度的加大与规模的扩大)、空间形态的改变、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变);无形的城镇化包括3个方面: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为的过程,农村居民逐渐脱离固有的乡土式生活态度、方式,采取城市生活态度、方式的过程。 5. 关于城市与区域的关系,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 A.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 B.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C.城市腹地的大小与城市的功能和规模并无直接的关联

深圳大学——城市规划原理真题(含答案)04-12

深圳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之城市规划原理 一、填空: 1.现代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的意义。 2. 3.田园城市理论由霍华德提出。 4.卫星城镇理论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卫星城 5. 6.1977年12。 7.20世纪20 8. 9.有机疏散理论是 生态系统 16.有机疏散理论是由沙里宁提出的。 17.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是由查尔斯?摩尔设计的。

18.带型城市的设想是由西班牙工程师索利亚?马塔提出的。 19.霍华德撰写的《明天: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对现代城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0.拉·德方斯位于法国巴黎的西北。 21.我国现行规范规定的中等城市人口规模 22.古希腊城邦时期的希波丹姆,提出了 城市布局模式。 23. 划。 24. 25. 26. 27. 详细规划。 35.苏州在宋代曾是平江府府。 36.战国时代,有一本著作打破了城市单一的周制布局,提出功能分区,发展城

市商业与手工业,是一部革命性的重要著作,书名管子。 37.1964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威尼斯宪章,这是关于保护文物建 筑的第一个宪章。 38.1898年,Ebenezer Howard 卫星城城市规划思想就是起源于此理论。 39.居住用地分为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40. 50-200米。 41.1986年国务院审批的设市条件:应满足以下( C ) A.非农人口10000人以上的镇,年国民生产总值10亿以上的镇 B.非农人口10000人以上的镇,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以上的镇 C.非农人口60000人以上的镇,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以上的镇 D.非农人口60000人以上的镇,年国民生产总值10亿以上的镇 42.第三代新城是独立的卫星城,其代表城市是( B ) A.Vallinby,Harlow B.Milton-Keynes,日本多摩新城 C. Vallinby, Milton-Keynes D. Harlow,日本多摩新城 43.城市规划各个阶段对城市以定性为主要规划目标的是:( B ) 1)城市规划纲要 2)总体规划 3)控制性详细规划 4)分区规划5)修建性详细规划 A.1),3) B.1),2) C.1),5) D.2),5) 44.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 ) A.居住用地:18.0-28.0m2∕人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试卷A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试卷A 一、名词解释(5分*5个= 25) 1.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2.城市环境容量:在城市特定区域内,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即城市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或为保持某种生态环境标准所允许的污染物排放总量。 3.城市职能 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4.城市环境容量:在城市特定区域内,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即城市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或为保持某种生态环境标准所允许的污染物排放总量。 5..户室比 户室比又叫户型比,它是指各种户型在总户数中所占的百分比,反映到住宅设计上,就是体现在一定数量住宅建筑中,各种不同套型住宅总套数的比重 二、单项选择题(4*8=32) 1.城市道路应分为(B )。 A.主干路、次干路、次路 B.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C.货运道路、客运道路、综合道路、生活道路 D.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居住区道路、居住小区道路、组团路、宅前宅后小路 1.城市经济基础理论把城市产业分成(A)。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大部类 B.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部类 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大部类 D.基本经济和从属经济两大部类 3.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服务半径指( b )。 A.居住区外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B.居住区内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c.居住区外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小步行距离 D.居住区内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小步行距离 4.城市各项活动的外部性经济效果总量在( )递增,而在( )逐渐减弱。 A A.城市地域向中心;城市外围 B.城市外围;城市域向中心

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模拟试题

1 在下列城市中有“十里青山半入城”之称是(C) A 南京B苏州C 常熟D 扬州 2现代城市交通的灵魂是(B) A 经济 B 速度C规范D秩序 3历史地段土地使用调整的途径:(A) ①保持原用途②恢复原用途③纳入部分其他用途④改为新的用途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以下什么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核心和保障(A) A.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 B.城市规划 C.历史沿革 D.城市居民的认知 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将城市用地划分为(C)大类 A.46 B.68 C.10 D.73 6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示意图的比例尺一般为(C) A、1/20000---1/5000 B、1/10000---1/5000 C、1/10000---1/2000 D、1/30000---1/2000 7某消防站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有车五辆,则该消防站为(B) A、一级消防站 B、二级消防站 C、三级消防站 D、四级消防站 8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国内外很多专家的经验认为(C )层住宅无论从建筑造价和节约用地来看都是比较经济的。 A 4 B 5 C 6 D 7 9下面哪个类型是内廊式住宅和外廊式住宅的变形式,一般用于高层住宅。(C) A 并联式 B 梯间式 C 跃廊式 D 内天井式

10(C)的道路交通系统是居住区内最常见的居住区交通组织方式,这种方式在私人小汽车数量不多的国家和地区比较适合,我国目前大部分城市基本都是用这种方式。 A.人车交通分行 B.人车共存 C.人车混行 D.人车部分分行 11仓储用地是指城市中专门用作储存物资的用地,以下属于它的有(C) A 商业服务内部的 B 对外交通设施内部的 C 包装加工车间的 D 工业企业内部的 12郊区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包括:(A) A疏散一些不适宜在城市中心区发展的工业企业 B.大城市建成区的蔓延 C城郊防护林待遭到破坏 D农田蔬菜地遭受蚕食 13建设部制定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明确指出:“城市规划的总体期限一般为(B)年,同时应当对城市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 A.10 B。20 C。30 D。50 14广场四周的建筑高度、体量应与(A)相协调。 A 广场尺度 B 广场布局 C 广场规模 D 广场功能 15居住区级的公共服务设施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一般为:(A) A 800~1000m B400~500m C 150~200m D50~100m 16混合通道时,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约为(C) A.300辆/时 B.350辆/时 C.400辆/时 D.450辆/时 17在影响和决定城市发展的诸多因素中,(B)是其中最为重要和最为显著的因素之一。

城市规划原理历年试卷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城市规划原理(2005.04)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 本大题共10分) 1.确定道路车行道宽度、人行道宽度和横断面组成的主要依据是( C) A. 干道网间距 B. 干道网密度 C. 交通量 D. 道路网密度 2.“G22”代码表示(D) A. 公共设施用地中第二个中类里的第二小类 B. 公共设施用地中第三个中类 C. 绿地中的第二个中类 D. 绿地中第二个中类里的第二小类 3.一般要求在冬至日中午前后至少有2小时的连续日照时间为( A ) A. 日照标准 B. 日照间距 C. 日照质量 D. 日照时数 4.下列关于城市规划任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A. 城市规划的任务是确定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B. 城市规划的任务是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 C. 城市规划的任务是合理利用城市土地 D. 城市规划的任务是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安排 5.城市中的公共绿地面积平均每人不得小于( B ) A. 5㎡ B. 7㎡ C. 10㎡ D. 15㎡ 6. 公路分为( A )三类。 A.国道、省道、市郊公路 B.主干道、次干道、支路 C.交通性、生活性、地区性 D.一级、二级、三级 7. 自然环境条件主要是指( A )等几个方面。 A. 地质、水文、气候、地形 B. 地质、水文及水文地质 C. 建筑基地、地震和矿藏 D. 太阳辐射、风象及温度、湿度 8. 铁路客运站的位置在大城市必须深入城市,宜布置在( D ) A. 城市边缘 B. 距城市边缘2~3公里处 C. 市中心内 D. 市中心边缘 9. 机场的选址应使( A ) A.跑道轴线方向最好与城市侧面平行或相切,且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 B.跑道轴线方向最好与城市侧面平行或相切,且与城市主导风向垂直 C.跑道轴线方向尽量避免穿越市区,且与城市主导风向垂直 D.跑道轴线方向最好与城市侧面垂直,且与城市主导风向垂直 10. 城市设计的含义可以概括为( B ) A.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设计 B.对城市形体及三维空间环境的设计 C.对区域规划的实施设计 D.对详细规划的具体设计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被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正确 答案未选全或选错,该小题无分。(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10分) 11.城市规划的阶段包括( CE) A.城市战略规划 B.城市规划纲要 C.城市总体规划 D.城市分区规划 E.详细规划 12.工业区在城市总体布局中的布局中的方式有(BC) A.包围城市式布置 B.与其他用地交叉式布置 C.组团式布置 D.群体组合式布置 E.中心式布置 13.城市道路交通的主要特征包括( ABC ) A.运输对象可以分为客流和货物流两类 B.各类交通的流动路线和流量随时间变化,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C.城市交通是城市化过程的必备条件 D.由于交通工具的不同,而对交通系统提出的要求不同 E.道路交通交叉组织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的重点 14.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有(ACD ) A.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B.以商业和服务区为中心组织居住区 C.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D.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E.以大型企业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15.城市设计的内容包括( BCDE )设计。 A.城市总体规划 B.土地利用 C.交通和停车系统 D.建筑的体量和形式 E.开敞空间的环境

土木工程类城市规划原理模拟13模拟试题与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模拟13模拟试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集中、集聚、集约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A.集中是前提,集聚是方式,集约是结果 B.集中是空间的有序集中,集聚是产业的有组织集聚,集约是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 C.集中是人口的集中,集聚是具有关联性产业的集聚,集约是最大限度地节约 D.集中是为了节约土地,集聚是为了形成产业链,集约是为了保护生态 答案:B 2. 下列关于城镇化内涵的表述和理解,准确的是。 A.城镇化是近代工业革命以后才开始的 B.城镇化是外来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C.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D.城镇化包含了城市生活与意识形态向农村扩散的过程 答案:C 3. 在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时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A.优区位应优先开发 B.沿着交通轴线延伸发展 C.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应与区域内其他城镇的发展方向相呼应 D.考虑城市有利的发展空间及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制约因素 答案:D 4.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指标体系,不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A.采掘业 B.物流仓储业 — 1/26 — — 1/26 —

C.建筑业 D.煤气的生产与供应业 答案:B 5. 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下列受区域因素影响最大的是。 A.城市性质与规模 B.城市用地布局结构 C.城市用地功能组织 D.城市人口的劳动构成 答案:A 6. 古希腊时期雅典卫城空间布局的最重要特征是。 A.建筑布置规模 B.以宫殿为核心 C.以广场为核心 D.以神庙为核心 答案:D 7. 《马丘比丘宪章》的主要贡献是。 A.强调物质空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B.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C.突出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作用 D.提出建立生态城市的思想 答案:B 8. 下列有关《雅典宪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功能分区对解决当时的城市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B.功能分区是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里程碑 C.功能分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思想基础之上的 D.功能分区解决了城市和区域的有机联系 答案:D 9.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都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唐长安城的居住采用里坊制 — 2/26 —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复习题.docx

1防护绿地:城市屮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化用地。 2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圉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3服务半径: 4城市性质:是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 5道路宽度:在城市规划中是指:只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宽度,不包括人行道外侧只沿街的城市绿化 等用地宽度,主要由交通量来决定。 6日照间距: 7居住绿地8 CBD:屮央商务区,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9城市流动人口 10路幅宽度:在建筑设计及其城市规划中是指:路幅宽度是指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 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 1简述下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 2根据功能要求和居住区规模的大小,居住区道路可分几级?其道路的宽度分别为多少 米? 3旧居住区道路沿线改建要考虑哪些方面? 4据设计对象的用地范围和功能特征,城市设计可分为几类? 据设计对象的用地范闱和功能特征,城市设计可以分为下列类型:城市总体空间设计;城市开发区设计;城市中心设计;城市广场设计;城市干道和商业街设计;城市居住区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设计;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城市旧区保护与更新设计;大学校园及科技研究园设计;博览中心设计;建设项目的细部空间设计。 5从工程建设方面着手,改善旧城道路系统可采取哪些措施? 6简述下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 7从城市用地布局考虑,改善旧城道路系统可采取哪些措施? 8简述城市用地选择的原则?

1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相关法律中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定 2新城选址或各种开发区选址既要满足建设空间与环境的需要,同时要为将来进一步%考试大%发展预留余地与方向;旧城扩建用地选择,要结合旧区的布局结构考虑城市扩展重构城市功能布局的合理性;要充分利用旧城的设施基础,节省建设投资。 3用地选择应对用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科学的评估,要结合城市不同功能地域对用地的不同空间与坏境质量要求,尽可能减少用地的工程准备费用。同时做到地尽其利,地尽其利,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4注意保护环境的生态结构,原有的自然资源和水系脉络。要注意保护地域的文化遗产 9简述矿山城市的规划布局的基本特点? (1)矿山生产不同于一般工业生产,矿区资源条件是矿区工业布局的自然基础; (2)矿区生产需有频繁的交通运输、大量的动力用电和生产用水; (3)矿区工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矿区居民点布局的形式; (4)由于矿区大多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带和地质构造比较复杂的地方,因此矿区的规划布局要很好的考虑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 (5)由于矿区与农村的联系较为密切,在进行矿区总体布局的同时,应尽可能结合考虑矿区所在地区的工农业基本建设,把矿区的开发与农田基本建设、大工业与乡镇企业、矿区公路与农村规划道路、矿区供电和农村用电统一考虑; (6)不同的矿产性质和种类的矿业城市在规划布局上也会有不同的特点与要求。 10简述确定公共设施指标的影响因素及方法? 11阐述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并结合中区新公寓的道路规划现状说明其优缺 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2根据所学知识阐述住宅群体平面组合中行列布置形式及其优缺点,并请用简图说明住 宅群体平面组合中行列布置形式的几种布置手法? 13居住用地的选择一般考虑哪几方面要求? 居住区用地的选择一般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选择自然环境优良的地区,这些地区有着适于建筑的地形与物质条件,避免选择易受洪水、地震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真题(带答案)

2008年度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试卷 城市规划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 个最符合题意) 1.集中、集聚、集约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A.集中是前提,集聚是方式,集约是结果 B.集中是空间的有序集中,集聚是产业的有组织集聚,集约是资源的高效开发 与利用 C.集中是人口的集中,集聚是具有关联性产业的集聚,集约是最大限度地节约 D.集中是为了节约土地,集聚是为了形成产业链,集约是为了保护生态 2.下列关于城镇化内涵的表述和理解,准确的是( )。 A.城镇化是近代工业革命以后才开始的 B.城镇化是外来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C.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D.城镇化包含了城市生活与意识形态向农村扩散的过程 3.在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时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 A.优区位应优先开发 B.沿着交通轴线延伸发展 C.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应与区域内其他城镇的发展方向相呼应 D.考虑城市有利的发展空间及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制约因素 4.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指标体系,不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 A.采掘业 B.物流仓储业 C.建筑业 D.煤气的生产与供应业 5. 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下列受区域因素影响最大的是( )。 A.城市性质与规模 B.城市用地布局结构 C.城市用地功能组织 D.城市人口的劳动构成

6.古希腊时期雅典卫城空间布局的最重要特征是( )。 A.建筑布置规模 B.以宫殿为核心 C以广场为核心 D.以神庙为核心 7.《马丘比丘宪章》的主要贡献是( )。 A.强调物质空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B.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C.突出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作用 D.提出建立生态城市的思想 8.下列有关《雅典宪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功能分区对解决当时的城市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B.功能分区是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里程碑 C.功能分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思想基础之上的 D.功能分区解决了城市和区域的有机联系 9.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都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唐长安城的居住采用里坊制 B.唐长安城的皇城位于城的北部 C.元大都城的皇城居于城的正中 D.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位于明清北京内城之外 10.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描述,不确切的是( )。 A.可持续发展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 B.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C.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保护好城市的生态环境 D.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为了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11.豪斯曼的巴黎改造规划与建设的特点是( )。 A.以政府直接组织与管理为主的大规模城市更新活动 B.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引导的新城(区)建设运动 C.以街道景观整治与建设为主的美化运动 D.以增加公共空间的面积与配置为主的“公园运动” 12.下列哪项不是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 ( )

武汉大学《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库

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 资料见第二页 封 面 第1页

复习题 客观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集中、集聚、集约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A.集中是前提,集聚是方式,集约是结果 B.集中是空间的有序集中,集聚是产业的有组织集聚,集约是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 C.集中是人口的集中,集聚是具有关联性产业的集聚,集约是最大限度地节约 D.集中是为了节约土地,集聚是为了形成产业链,集约是为了保护生态 2.下列关于城镇化内涵的表述和理解,准确的是()。 A.城镇化是近代工业革命以后才开始的 B.城镇化是外来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C.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D.城镇化包含了城市生活与意识形态向农村扩散的过程 3.在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时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A.优区位应优先开发 B.沿着交通轴线延伸发展 C.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应与区域内其他城镇的发展方向相呼应 D.考虑城市有利的发展空间及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制约因素 4.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指标体系,不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A.采掘业 B.物流仓储业 C.建筑业 D.煤气的生产与供应业 5.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下列受区域因素影响最大的是()。 A.城市性质与规模 B.城市用地布局结构 C.城市用地功能组织 D.城市人口的劳动构成

6.古希腊时期雅典卫城空间布局的最重要特征是()。 A.建筑布置规模B.以宫殿为核心 C以广场为核心D.以神庙为核心 7.《马丘比丘宪章》的主要贡献是()。 A.强调物质空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B.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C.突出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作用 D.提出建立生态城市的思想 8.下列有关《雅典宪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功能分区对解决当时的城市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B.功能分区是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里程碑 C.功能分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思想基础之上的 D.功能分区解决了城市和区域的有机联系 9.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都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唐长安城的居住采用里坊制 B.唐长安城的皇城位于城的北部 C.元大都城的皇城居于城的正中 D.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位于明清北京内城之外 10.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描述,不确切的是()。 A.可持续发展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 B.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C.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保护好城市的生态环境 D.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为了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11.豪斯曼的巴黎改造规划与建设的特点是()。

城市规划原理考研试题

参考书目:《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白皮)――三(正文中代号)、全国注册规划师执业考试应试指南(黑皮)――注、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蓝皮)――周、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经济学原理(紫蓝皮)――赵。 2004城规原理 一、简答题(200字以内,每题10分) 1.居住区各用地的界线划定的一般原则(周p197) 2.居住区规划设计可以有哪些生态考虑(周p19) 3.城市主导产业的特点(赵p215) 4.城市总体布局的一般原则(三p201) 5.城镇体系和区域中对城市建设条件的评价的内容 6.区域增长极核理论及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借鉴 7.元大都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周理?考工记》(注p23) 8.简述中世纪意大利城市的主要特征(注p14) 9.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的关系(三p201) 二、论述题(500字以内,每题20分) 1. 从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分析现在住宅区规划与建设的负面影响 2. 结合实例论述如何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景控制的关系(三p237) 3. 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结构及其特征(注p46) 2003城规原理 一、简答题(200字以内,每题10分) 1. 简述居住区生活环境质量与居住区规划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的关系(周p207) 2. 工业用地布局主要原则(三p107) 3. 图示城市形态的几种主要类型及其形成原因(注p79) 4. 马丘比丘宪章比雅典宪章在思想上的进步(注p35) 5. 区域增长极核产生条件(注p6) 6. 以图示方式城市土地极差地租理论分析城市土地同心圆模式(赵p280) 7. 隋唐长安规划要点(注p22) 8. 城与廓的概念(三p14) 9.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层次及主要内容 二、论述题(500字以内,每题20分) 1. 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规划设计目标是什么,可通过那些规划设计途径来提高它的品质(三p491) 2. 目前城市总体规划中近期规划内容、方式、作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善 3. 论述城市开发控制的各种作用机制及其相互关系(三p579) 2002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试题 1.《周礼考工记》对古代都市规划的影响(此题2001年也考过) 2.划定历史保护街区的条件(注p189) 3.区域空间结构演变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4.都市区规划的基本概念 5.城市规划实施的管理体制 6.土地使用开发强度的考虑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