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转变教育发展方式 全面提升临沧教育现代化水平

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全面提升临沧教育现代化水平

——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共临沧市委书记杨洪波

( 2011 年 7 月 7 日)

同志们:

去年 7 月,中央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今年 5 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白恩培书记、秦光荣省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中央、省领导的讲话明确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目标任务。国家和省颁布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勾画了未来 10 年全国、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市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临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和其他各种形式的会议,专题研究我市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实施意见。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总结回顾我市“十一五”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讨论制定《临沧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切实转

变教育发展方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为推动临沧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教育现代化是加快临沧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兴临的必然选择。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始终把教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市覆盖城乡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学前教育较快发展,幼儿在园(班)人数迅速扩大;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两基”目标全面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持续发展,初步完成了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的任务;高等教育稳步发展,实现了临沧教育学院向临沧师专的体制转轨;农村教育得到明显加强,政策、资源向农村倾斜的力度不断加大;民族教育、特殊教育、民办教育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和支持。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育改革逐步深化,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为全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生改善和边疆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临沧教育成绩的取得,是省教育厅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辛勤付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给予临沧教育事业指导和帮助的省教育厅,以及关心支持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在教育战线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市的教育发展水平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教育发展滞后。教育观念、体制机制、基础条件等还不能适应加快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发展不均衡,县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上还有较大差距;优质教育资源缺乏,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教育投入与教育发展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依然存在。二是人才短缺。主要表现在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实用技术人才尤其是工业经济管理人才匮乏,不能满足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三是人口素质低下。目前,我市每 10 万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人口 3618 人,比全省平均水平少2160 人;具有高中程度的 5705 人,比全省平均水平少 2671 人;具有初中程度的 21428 人,比全省平均水平少 6052 人;具有小学程度的 52497 人,比全省平均水平高 9109 人;全市 15 周岁以上人口文盲率为 7.86% ,高于全省 1.83 个百分点;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 6.9 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 8 年,受过

高等教育的比例仅为 7.3% ,受过高中阶段及以上教育的比例仅为50% 。这些主要指标与全省相比都有较大差距,表明我市的人口素质整体偏低。

临沧作为欠发达地区,要顺利实现“十二五”目标任务,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为推动临沧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二、全面提升临沧教育现代化水平

未来 10 年,全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确保我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基本达到人力资源强市的要求,使临沧教育与全国、全省共同发展。

主要目标任务是: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 95%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 70% ;扫除青壮年文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 95%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力争达到 90%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比例达 1:1.5 ;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毛入学率力争达到 40%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 11 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 13.5 年。力争到 2015 年建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 200 所(中学 80 所、小学 120 所),到 2020 年所有义务教

育学校基本达到标准化学校要求。到 2015 年,建成省一级完中 7 所;到 2020 年建成省一级完中 11 所。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机制。

(一)更新教育理念,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前提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先导,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质量观,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更加注重道德教育,更加注重能力培养,更加注重全面发展。

一要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教育实践,用统筹兼顾的方法促进教育发展,使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核心内容。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生为本,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把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更多的还给学生,着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激活学生的主体创造潜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二是以师为本,就是要关心重视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保障教师权益,增强教师的教书育人积极性,让教师成为教育改革发展能动的、自觉的创造者,并在创造性的工作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丰富的教育智慧。三是以民为本,

就是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把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落到实处,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二要树立优先发展理念。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不动摇,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三要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把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重点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着力培养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知识是基础,没有知识,能力与素质就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能力和素质是活的,要改变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积累、能力增强和素质提高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想特别强调的是,在素质教育中一定要同时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既要有精致、缜密的科学思维能力,又要养成包容、尊重、公正和坦诚的人文精神,让学

生具有更多的思想智慧和文化素养,而不是成为书本的奴隶,考试的机器。

四要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要以终身学习理念引领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发展,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打牢基础。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机制,优化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构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努力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 ) 促进教育公平,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收入不公影响人的一时,教育不公影响人的一生。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作为促进社会公平的主要基础性任务。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在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市教育所面对的最大挑战,一是更加公平的教育;二是更高质量的教育,既要加快实现“有学上”、“有书读”,又要满足“上好学”、“读好书”的需求,这是推动我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两大重点。

一要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务是确保所有适龄人口都能接受义务教育,完成普及义务教育的任务,才能在入学机会上实现公平,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打好基础。首先,要解决学生“进得来”的问题。要加大投入,加快实施校安工程、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配足配齐教学设备,把容量的问题解决好;其次,要解决“留得住”的问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性,关爱每一名学生,用爱生教育理念管理学校,营造和谐、民主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学校、班级的吸引力;再次,要解决好“学得好”的问题。要不断加强学校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师素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教学互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二要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学校布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结构变化和人口流动的影响,学校总量下降,学校向城镇集中构成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基本特征,优化以县镇为核心枢纽的学校布局结构,加大对中心城市和县镇教育投资力度,通过新建、扩建学校,提高中心城市和县镇教育资源供给容量,是当前学校布局调整的重点,要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均衡配置、合理布局和县(区)办高中、乡(镇)办初中、行政村办小学的原则,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要通过“十二五”的努力,将全市 1698 所普通中小学,调整优化到1200 所左右。要大力推行“代建制”,不断加大中小学校舍改造力度,到 2013 年,全面拆除中小学 D 级危房,改造旧校舍 150 万平方

米。要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标准,合理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加快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三要努力增加优质教育资源。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重点办好一批示范性优质学校,充分发挥示范性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促进教育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要分层分段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到 2015 年建成标准化学校 200 所,到 2020 年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基本达到标准化学校要求。要着力加强省一级完中建设,到 2015 年,建成省一级完中 7 所,到 2020 年,建成省一级完中 11 所。要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将临沧市职教中心建设成为临沧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人才培养基地,将凤庆职教中心建设成为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将临沧卫校、临沧技校建设成为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和优质特色学校,将云县、永德职教中心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四要以制度为保障维护教育公平。要着力促进教育制度公平,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坚持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积极推进教育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制度,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健全完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

(三)深化教育改革,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要求,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切实转变职能,实现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从单纯管公办学校向管全社会教育转变。教育主管部门要转变职能,在教育工作管理上,要从管办不分向管办分离转变,从管项目审批、资金拨付、教师流动等微观事项向管规划、管资格、管方向等宏观管理转变。

二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要建立起“政府投入为主 , 社会共同分担”的多元化教育投资体制。坚持有利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 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原则 , 鼓励社会力量办学。要改革教育投入的方式,坚持教育投入的多元化,多渠道筹措资金 , 坚持财政投入保基础、保基本,不断加快薄弱学校建设进程 , 普遍改善办学条件 , 提高教育整体办学水平。要积极探索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 , 政府与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办学新体制 , 推进教育健康发展。

三要深化教育质量评价改革。转变单纯以升学率、发展规模、发展速度衡量教育质量和工作成绩的评价导向,树立全面发展、个性突出、人人成才的人才培养观念,建立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工作评价体系和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种评价形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四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完善初中就近免试入学的具体措施,努力消除“择校热”和“大班额”现象。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在充分尊重学生、家长意愿的前提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与优质生源的有机统一。

五要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建立健全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完善校务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家长委员会会议制度,不断完善学校科学民主决策和评价机制,推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

(四)增加教育投入,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教育投入是支撑科学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投资,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教育投入,但由于总量少、基数小,投入与需求矛盾突出。因此,必须不断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确保法定增长要求,加大教育投入。各级政府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要体现教育经费法定增长,保证财政教育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保证生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落实企业和个人教育费附加制度,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实际缴纳税额的 3% 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实际缴纳税额的 2% ,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从以招标、拍卖、挂牌或协议方式

出让国家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土地出让收入中,按照扣除征地和拆迁补偿、土地开发等支出后余额 10% 的比例,计提教育资金,专项用于教育事业发展。进一步调整政府教育支出结构,经费投入重点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民族学校、特殊学校倾斜,保证校舍安全工程、实验室、教育信息化和寄宿制学校配套设施等建设资金需求。要以“代建制”为主要方式,创新投融资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教育投入。要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予以资助。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扩大补助面。建立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体,学校减免学费等为补充,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全面落实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完善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贷款机制,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确保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五)提高教育质量,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任务

教育的质量其实就是人才的质量,因此,我们必须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任务,摆在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促进临沧教育的内涵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要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的重点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努力构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要改革课程内容,使之具有时代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要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要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力度,实施“ 校校通” 和“ 班班通” 工程,使所有普通高中、初中、完全小学建成卫星接收或宽带接入的多媒体教室,所有农村中小学教学班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进一步提高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管理资源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现代化,努力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六)统筹协调各类教育,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构成国民教育,国民教育和继续教育构成了终身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特殊教育、民族教育贯穿整个体系,是国民教育的薄弱环节。每一类教育都很重要,就临沧教育现状而言,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是重点。

在未来 10 年的教育工作中,要突出“高”、“快”、“大”、“重”四个字。“高”就是要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义务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虽然我们已经基本普及义务教育,但仅仅是低层次的普及,义务教育发展质量不高、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依然突出,必须以普及

为前提,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打牢国民教育基础。“快”就是要加快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的普及、发展。当前,我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仅66% ,这就意味着读完初中后,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这与建设人力资源强市的要求差距较大,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已成为制约我市教育发展的瓶颈,普及的任务十分繁重,必须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使之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相互衔接、有机统一、协调发展。“大”就是要把高等教育做强做大。目前,我市仅有一所专科层次的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不足 6000 人,这与建设人力资源强市的要求极不适应。要做大师专,完成“专升本”工作,力争到 2020 年建成综合性本科大学。到 2015 年把市职教中心打造成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到 2020 年,建设成为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全市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力争达 40% 。“重”就是要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发展。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既是我市教育的薄弱环节,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在临沧这样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必须加强对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大对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切实解决两类教育的特殊困难和问题,提升民族教育、特殊教育水平。

(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一要着力提高师德修养。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忠诚教育事业和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启迪人类心智、点燃人类智慧的使者,更是

人格修养的楷模。广大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重要内容,形成师德教育和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

二要加大教师培训培养力度。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健全和完善市、县(区)和学校三级教师培训网络,整合各类资源,加强教师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和省级培训,全面开展市、县、校三级教师培训,使所有教师都参加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训,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提高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三要努力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校长队伍。校长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要倡导教育家办学,让真正懂教育的人来办教育,让热爱教育、尊重教育规律、扎根教学第一线的人来当校长。要拓宽校长公开选聘的渠道和方式,采取自我推荐、民主推荐、公开选聘、组织考察、公推直选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选拔校长。严格校长任职资格,加强校长培训,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校长继续教育,提高其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促进校长专业化,更好地适应学校办学、育人以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四要切实维护教师权益。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或者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并逐步提高。改革学校用人和分配机制,

落实教师绩效工资。设立专项经费,对长期在边远、民族、山区及农村地区从教、贡献突出的教师给予专项补助,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实施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改善农村教师住宿条件。落实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住房优惠等社会保障政策,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八)扩大国际合作,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国家支持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等重大历史机遇,大力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要进一步抓住我市建设面向缅甸开放先行试验区的机遇,抓好教育先行试点工作。要发挥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华文教育基地优势,加大与缅甸及南亚、东南亚国家大学的交流合作,打造华文教育品牌。要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职业学校招收周边国家学生,采取“送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各级各类学校要有计划的安排教师或教育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和交流任职、任教,聘请海外优秀专家学者和研究团队到我市开展教学科研,为我市广大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在推进教育国际化方面,去年,临沧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在省教育厅干部培训中心的帮助下,顺利实施了“中国教育行动”项目,引进了 45 名中外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临翔区、云县、凤庆 12 所中小学支教,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项目的实施,拓

宽了教育国际合作领域,缓解了部分农村学校学科教师紧缺的困难,优化了师资队伍和学科结构,有效推动了项目学校教育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推动了学校特色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同时提升了学校的对外开放水平。

三、努力优化加快推进临沧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环境

加快推进临沧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一项长期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全社会要关心支持,努力为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一)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作为重要职责,作为一把手工程,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把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作为各级党委、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各级政府要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报告教育工作情况。要建立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学校制度。要发挥教育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教育、发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编制、财政、规划、建设、公安、国土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统筹、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

(二 ) 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振兴,全民有责。教育涉及面大、影响面广,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做优先发展教育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重视、关心、支持教育事业。要最大限度地动员各方面力量,把全社会重视和关心教育的热情进一步激发起来,把全社会参与和支持教育的积极性进一步调动起来,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动教育现代化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加强作风建设,加快职能转变和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各部门支持发展教育的职能作用,紧密结合教育改革发展实际,不断提高服务发展现代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 三 ) 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要大力宣传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和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大力宣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让广大干部群众知晓并依法履行教育方面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大力宣传教育改革发展中涌现的重教、兴教、支教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人物,大力宣传忠诚教育、敬业奉献、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党委重教、政府兴教、人民支教的良好氛围。

(四)认真落实《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一要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各级党委、政府要做好规划目标任务的分解、细化,对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任务、改革重点实施目标管理,确保发展目标的高效

率、高质量完成。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学习贯彻规划纲要,落实教书育人职责,扎实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二要制定实施方案,完善配套措施。各地要围绕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研究制定本地区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措施,分阶段、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配套政策,尽快出台并组织实施。三要完善考核办法,加强监督检查。要把规划纲要的实施纳入目标责任制管理,建立实施情况的监督、评估、问责与奖惩制度。要做好规划纲要及相关信息的公开工作,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问计于民,服务于民。实施规划纲要的成功经验要及时推广,先进事迹要予以表彰,对执行不力的要追究责任。四要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环境。规划纲要是指导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要广泛宣传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广泛宣传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市的重要性、紧迫性,动员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规划纲要的实施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同志们,临沧兴旺,系于教育,临沧希望,寄于教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加快推进临沧教育现代化发展步伐,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谋教育、坚定信心办教育、精诚团结抓教育 , 努力提升临沧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为加快临沧科学发展、转型实践而努力奋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