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初中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初中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初中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一、现状

近年来,在一些专家学者的推动下,养成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各地纷纷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养成教育探索和实践,不过从家长和社会的反馈来看,效果不尽如人意,“重文轻习”的传统教育习俗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青少年优良习惯的养成依然任重而道远。

前面提到,很多地方和学校积极响应专家学者的号召展开了养成教育的探索和实践,这和过去相比是有进步的,至少说明他们意识到养成教育的严重意义,并且也在一定水准上推动了养成教育观点的普及。

不过为什么在学生身上的表现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某校长要求全校班主任在学期初就告知各自班级的学生,周一统一着校服参加升国旗仪式,没有做到的学生将在校园广播上点名批评。因为种种原因,大都这样的规定不可能坚持到学期结束,而离开了批评的提醒方式,不穿校服的学生越来越多,着校服参加严肃的升旗仪式的习惯也不可能成为全体学生的安定表现。类似的现象不胜枚举,究其原因就是作为养成教育的组织者,主管部门、学校和家长自身的教育素质参差不齐,习惯训练活动流于形式、走过场,到了学生那里自然不会重视。

2、学生的接受水平无限

进入初中阶段,尤其是生理的一系列变化使他们感到自己已经是大人了,但多数时候仅仅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在自我评价方面普遍偏高,往往夸大自己的品质和水平。初中生在发现和探索自我、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等方面都增强了,开始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但其发展还很不完善,简易毫无根据地争论,钻牛角尖,看问题鼓励偏激,好走极端;在对立环境作用下,极易出现缺乏自制的行为;对积极的意志品质与消极的意志品质的界限理解含混。他们的情绪情感易冲动不清静,不善于自制和自控,遇到批评易焦急。二、对策分析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

是否融洽,直接影响着养成教育的效果。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是对养成教育有力的呢?人格同等、互相尊崇,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最能让学生接受,是实施养成教育的保证。中国教育有句古训: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学生从心里上抗拒和老师接触,那么任何教育目标都难以真正实现。教师对待初中学生要尽可能的耐烦、细密,为学生创设阻抑的学习环境和提问的氛围,减轻学生的恐惧感和距离感。

2、适量逐步增加抽象思维训练

初中生的认知特点体现在自我意识是从抽象思维层面上的(自我的)理想社会和(非我的)现实社会不分,逐渐走向能够区分,即第四次自我中心化去自我中心化。这个时期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实行抽象思维的训练,能协助学生转变学习观点,克服被动学习的心态,进而养成优良的思维习惯。在具体实施中,教学刚开始的内容能够相对安排少一点,教师讲得慢一些,多重复几次,放慢语速,增加一些生动直观的教学案例等。

3、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优良的校园环境,不但仅指优良的硬件环境和强健的师资队伍,更严重的是,形成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共同的价值观点、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最终会成为全体师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校园文化的形成不是自发的,也不能靠命令来落实,必须在全体教育者的参与引导下,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形成。当学生们自觉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去,培养起共同的学习观点、生活观点,这样的校园就是好的教育环境了。

4、家校合力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活动最经常的两个场所,也是对学生习惯养成影响最大的因素。初中生因为自身的局限,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强,家长的言行态度对学生的转变发挥着极其严重的作用。把学生的所有问题交给学校去解决是家庭教育的误区,必定导致养成教育的失败。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学校应该主动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比如举办家长学校、家长会、各类讲座,节日活动等方式向学生家长宣传学校的养成教育理念,统一教育目标,教师还能够通过定期的家

访、随时的电话与家长实行即时的沟通。家长也要增强责任感,平时和校方保持联系,获取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交往范围,遇事主动向校方反馈、交流。

5、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巩固教育的效果

脱离社会现实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教育。家校要学会利用并创造条件协助学生从社会上吸取有益的养分,丰盛的体验会激发学生剧烈的情感体验,记忆保持长久,加速学生优良习惯的形成。活动的形式要避免简单重复,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邀请驻地的部队组织军训,参加社区卫生大清扫,慰问空巢老人等等。

初中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浅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浅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克东二中刘丹丹 “养成教育”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一种经过反复练习、反复强化、长期积累而养成的定型行为,是一种心理需要。习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发性,时间越久,习惯越难改变。因此,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学德育的重要任务。 那么,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的好习惯。“做人”要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做事”要遵守规则、讲究效益、友善合作、合理消费;“学习”要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一个人的学生时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阵地。那么,如何抓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行习惯呢?结合当前的教育实际,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在养成教育中做到人格育人 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亲其师,信其道”,做好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人格修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当教师的人,一定要讲究修养,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如果教师自身不健全、不和谐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试想,如果教师的思想和心理不阳光、习惯用阴冷的眼光看社会,学生怎能做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教师本身自私自利,学生怎能做到无私奉献、承担责任?教师上班懒懒散散,学生怎能刻苦攻读、专心致志?教师仪表仪容不端庄、衣着不得体,学生怎能仪表端庄、朴素大方?教师备课不认真、授课不精彩,学生怎会兴趣浓厚、勤于钻研?教师上课板书混乱、潦草、甚至还有错别字,学生的书写又怎能工整规范?教师知识阅历浅显,举止粗俗,学生的素质怎能全面提高?教师做事没计划、不守规矩、工作拖拉,学生又怎能知行统一,严于律已、创先争优?教师在校园内随意吞云吐雾,学生又怎能拒绝烟害、从我做起?“有渚己而后求渚人,无渚己而后非渚人。”说明只有自己做到的,才能够要求别人做到;自己没有这样的缺点,才有资格批评别人的缺点。教师只有自己在品德上诚实守信、善于思考,在习惯上勤俭节约、乐于学习、遵规守纪,才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能时时处处成为学业生的表率。在养成教育中,教师要“言教”更要“身教”。“身教”就是以身作则,教师自己作出榜样来,让学生自动仿效,收到的效果要比光凭口说真切得多。所以,教师要时时审视自己,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将“爱、实、严、勤、细”的作风切实落实到处。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重塑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养成教育要在教学活动中引导渗透

小学生1--6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程内容安排知识分享

小学生1--6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程 内容安排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程内容 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一年级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自己起床,自己吃饭。 (2)自己整理自己的课桌、书包等。 (3)自己做作业。 (4)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5)主题活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1)勤洗手,勤剪指甲。 (2)勤洗澡,勤换衣服和袜子。 (3)注意口腔卫生。 (4)爱护环境卫生。 (5)主题活动:“干净每一天”。 3.按规则行动。 (1)限时看电视,玩电脑。 (2)遵守学校纪律和学生守则。 (3)遵守交通等社会规则。 (4)遵守游戏规则。 (5)主题活动:“按规则行动”。 4.讲文明、讲礼貌。 1)主动问好。 2)说到做到。 3)注意社交仪表。 4)不乱动别人东西,不给别人添麻烦。 5)主题活动:“讲文明,讲礼貌”。 5.勤俭节约。 (1)不浪费食物。 (2)爱惜文具。 (3)不乱花钱。 (4)节约资源。 (5)主题活动:“勤俭节约”。 6.兴趣浓、爱学习。 (1)背诵、朗读与复述。 (2)认真写字。 (3)细致观察。 (4)专心听讲,积极提问。 (5)主题活动:“我们爱学习”。

1.自己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1)固定摆放物品。 (2)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 (3)爱惜公物。 (4)用完公共物品应该放回原位。 (5)主题活动:“东西不乱放”。 2.乐于助人。 (1)及时感谢他人帮助。 (2)关爱身边的人和事。 (3)定期参与公益活动。 (4)爱护小动物。 (5)主题活动:“助人为乐数第一”。 3.今日事今日毕。 (1)不浪费时间。 (2)严格遵守作息时间。 (3)每天有计划。 (4)专心致志做好每件事。 (5)主题活动:《明日歌》、《今日诗》、《昨日谣》。4.言必行,行必果。 (1)为自己找一个诚实守信的榜样。 (2)不随意许诺。 (3)遵守和他人的约定。 (4)遵守关于时间的约定。 (5)主题活动:“诚信歌”。 5.孝敬父母。 (1)认真听父母的话。 (2)了解父母工作的情况。 (3)体谅父母的难处。 (4)在特殊的日子里给父母送上祝福。 (5)主题活动:“孝悌故事会”。 6.热爱学习求上进。 (1)课前做好准备。 (2)认真听讲,积极发言。 (3)独立完成作业。 (4)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5)主题活动:“爱学习故事会”。

浅谈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正稿)

浅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一种经过反复练习、反复强化、长期积累而养成的定型行为,是一种心理需要。习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发性,时间越久,习惯越难改变。因此,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学德育的重要任务。 那么,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的好习惯。“做人”要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做事”要遵守规则、讲究效益、友善合作、合理消费;“学习”要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一个人的学生时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阵地。那么,如何抓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行习惯呢?结合当前的教育实际,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在养成教育中做到人格育人 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亲其师,信其道”,做好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人格修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当教师的人,一定要讲究

修养,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如果教师自身不健全、不和谐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试想,如果教师的思想和心理不阳光、习惯用阴冷的眼光看社会,学生怎能做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教师本身自私自利,学生怎能做到无私奉献、承担责任?教师上班懒懒散散,学生怎能刻苦攻读、专心致志?教师仪表仪容不端庄、衣着不得体,学生怎能仪表端庄、朴素大方?教师备课不认真、授课不精彩,学生怎会兴趣浓厚、勤于钻研?教师上课板书混乱、潦草、甚至还有错别字,学生的书写又怎能工整规范?教师知识阅历浅显,举止粗俗,学生的素质怎能全面提高?教师做事没计划、不守规矩、工作拖拉,学生又怎能知行统一,严于律已、创先争优?教师在校园内随意吞云吐雾,学生又怎能拒绝烟害、从我做起?“有渚己而后求渚人,无渚己而后非渚人。”说明只有自己做到的,才能够要求别人做到;自己没有这样的缺点,才有资格批评别人的缺点。教师只有自己在品德上诚实守信、善于思考,在习惯上勤俭节约、乐于学习、遵规守纪,才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能时时处处成为学业生的表率。在养成教育中,教师要“言教”更要“身教”。“身教”就是以身作则,教师自己作出榜样来,让学生自动仿效,收到的效果要比光凭口说真切得多。所以,教师要时时审视自己,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将“爱、实、严、勤、细”的作风切实落实到处。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重塑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浅谈中学生在家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高中生在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一种经过反复练习、反复强化、长期积累而养成的定型行为,是一种心理需要。习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发性,时间越久,习惯越难改变。因此,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学德育的重要任务。 那么,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的好习惯。“做人”要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做事”要遵守规则、讲究效益、友善合作、合理消费;“学习”要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一个人的学生时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阵地。那么,如何抓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行习惯呢?结合当前的教育实际,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在养成教育中做到人格育人 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亲其师,信其道”,做好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人格修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当教师的人,一定要讲究

修养,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如果教师自身不健全、不和谐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试想,如果教师的思想和心理不阳光、习惯用阴冷的眼光看社会,学生怎能做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教师本身自私自利,学生怎能做到无私奉献、承担责任?教师上班懒懒散散,学生怎能刻苦攻读、专心致志?教师仪表仪容不端庄、衣着不得体,学生怎能仪表端庄、朴素大方?教师备课不认真、授课不精彩,学生怎会兴趣浓厚、勤于钻研?教师上课板书混乱、潦草、甚至还有错别字,学生的书写又怎能工整规范?教师知识阅历浅显,举止粗俗,学生的素质怎能全面提高?教师做事没计划、不守规矩、工作拖拉,学生又怎能知行统一,严于律已、创先争优?教师在校园内随意吞云吐雾,学生又怎能拒绝烟害、从我做起?“有渚己而后求渚人,无渚己而后非渚人。”说明只有自己做到的,才能够要求别人做到;自己没有这样的缺点,才有资格批评别人的缺点。教师只有自己在品德上诚实守信、善于思考,在习惯上勤俭节约、乐于学习、遵规守纪,才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能时时处处成为学业生的表率。在养成教育中,教师要“言教”更要“身教”。“身教”就是以身作则,教师自己作出榜样来,让学生自动仿效,收到的效果要比光凭口说真切得多。所以,教师要时时审视自己,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将“爱、实、严、勤、细”的作风切实落实到处。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重塑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初中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初中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一、现状 近年来,在一些专家学者的推动下,养成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各地纷纷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养成教育探索和实践,不过从家长和社会的反馈来看,效果不尽如人意,“重文轻习”的传统教育习俗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青少年优良习惯的养成依然任重而道远。 前面提到,很多地方和学校积极响应专家学者的号召展开了养成教育的探索和实践,这和过去相比是有进步的,至少说明他们意识到养成教育的严重意义,并且也在一定水准上推动了养成教育观点的普及。 不过为什么在学生身上的表现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某校长要求全校班主任在学期初就告知各自班级的学生,周一统一着校服参加升国旗仪式,没有做到的学生将在校园广播上点名批评。因为种种原因,大都这样的规定不可能坚持到学期结束,而离开了批评的提醒方式,不穿校服的学生越来越多,着校服参加严肃的升旗仪式的习惯也不可能成为全体学生的安定表现。类似的现象不胜枚举,究其原因就是作为养成教育的组织者,主管部门、学校和家长自身的教育素质参差不齐,习惯训练活动流于形式、走过场,到了学生那里自然不会重视。 2、学生的接受水平无限 进入初中阶段,尤其是生理的一系列变化使他们感到自己已经是大人了,但多数时候仅仅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在自我评价方面普遍偏高,往往夸大自己的品质和水平。初中生在发现和探索自我、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等方面都增强了,开始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但其发展还很不完善,简易毫无根据地争论,钻牛角尖,看问题鼓励偏激,好走极端;在对立环境作用下,极易出现缺乏自制的行为;对积极的意志品质与消极的意志品质的界限理解含混。他们的情绪情感易冲动不清静,不善于自制和自控,遇到批评易焦急。二、对策分析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

浅谈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浅谈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结合我校“三、四、五、六”养成教育。 一、指导思想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和节俭习惯,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学习“三管稳”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管稳口、管稳手、管稳脚能力。 2、通过学习“四步走”教育,使学生养成教室里面慢慢走、走廊上面轻轻走、上下楼梯靠右走、就餐放学排队走能力。 3、通过学习“五做好”教育,使学生养成课堂学习纪律好、课间休息秩序好、校园集会做操好、仪容仪表卫生好、遇见客人礼貌好。 4、通过学习“六节约”教育,培养学生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节约一粒米、节约一张纸、节约一支笔、节约一角钱,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三、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学。通过学《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八荣八耻”观、校纪班规,学校行为习惯要求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

第二阶段:做。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指导学生行为,通过各种活动,强化训练。通过自查互纠,共同进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管。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 四、教育内容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八荣八耻”观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四方面,正面引导和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1、礼仪习惯 ①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②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③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④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⑤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⑥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⑦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⑧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⑨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一种习惯.一个阶级,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一样的,特别是对于一个人的生活.生于一个人,每个人都需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良好的习惯是帮助我们建立成功人生的. 好习惯是终身财富.习惯是一个人的资本,你有一个好习惯,你对你的生活有无限的兴趣,你有不良的习惯,你有一笔你一辈子都买不起的债. 你可以控制自己,你是习惯的主人,你无法控制自己,你是习惯的奴隶,你是主人或奴隶;一切都在你自己的选择.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格,品格决定命运.可以看出,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学习习惯是什么 所谓的习惯是通过反复练习巩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学习习惯是在不间断的学习实践中培养的自成一体的学习习惯. 一旦学习习惯得到发展,它就会以一种无法控制和意想不到的方式继续下去,就像物理学中的惯性力量一样.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有意识的学习行为,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中学生必须学习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1.尊重并欣赏老师的习惯 亲吻老师并相信它.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同时面对各种各样的老师. 因此,学生应该学好.除了我们的教师努力提高他们的能力和适应学生,学生必须尊重教师,适应教师,并学会欣赏他们的老师.不同层次的教师,学生以不同的方式适应,眼睛向内,自我完善,与老师一起进步.从现在 起适应老师,我从小适应社会.不要在没有一点小心的情况下抱怨环境. 2,自学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一个指导,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解决它. 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材,您可以独立地理解知识,掌握概念的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的联系,反复提炼,理解教科书,加深知识,形成能力.学习水平越高,自学的意义就越重要.目前,的高考是对有潜力学习的学生的高要求. 预读是培养自学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准备 教科书,自己查找信息,研究新知识的关键点,发现问题,然后专注于在 课堂上解决问题,掌握讲座的主动性,并使讲座成为目标. 3,专心于上课的习惯 教学和学习应该是同步的,应该是和谐的.因此,学生应该专注于课堂,专心听老师,认真听同学,把握关键点,困难和疑惑,并在积极思考的

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及培养心得

初中新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心得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一直以来,每一个班主任都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重点,把贯彻道德规范同进一步落实《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起来,做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许多的成绩。我个人也有几点不成熟的做法,下面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多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建立班规,树立正气,形成良好的班风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苗圃。新组建的班级,集体成员的行为习惯毕竟会不同,必然会不利于班主任的协调与管理。为此,我在每学年开始都会根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提炼出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内容,制定班规。班规的内容不要求过多,但一定要可行,符合本班学生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制定出班训,如我们1301班的班训是:愉快学习,健康成长!目标是:共同打造一个团结、进步、和谐、发展的新型班级。然后通过班规约束班级的整体行为,初步使班级形成目标明确、奋发向上的氛围。制定完成后,将班训、班规及时下发到学生手中,要求学生在熟记的基础上,不断对照自己的言行反省自己。同学之间互相提醒,互相监督,遵守得好的,及时表扬。故意违反的,严厉批评,指出其危害,以树立正气,形成良好的开端。 二、重视小事,防微杜渐,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些所谓的小事,既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渠道,又是检验学生是否有良好习惯的试金石。抓住身边的一些小事。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每一位班主任都很重视的教育方法。 1、利用警句的鞭策作用 名言、警句具有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能发挥良好的警策作用,教育效果不可低估。如何使学生在感悟中明白甚至于接受“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可以从政治、语文课本和经典读本中搜集了一些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古语、名言、警句,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等,把这些名言警句带进德育教育的课堂,引导学生把握它们的意义,领悟其中的内涵,在日常生活实践其中的真理。 2、发挥班主任本身的示范作用和督导作用 班主任的言行对学生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班主任要从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如提前进教室、弯腰捡垃圾等,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通过表扬和批评、量化公布等手段,增强了学生讲卫生、争文明的积极性。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的“伸伸手、猫猫腰”捡垃圾活动,班主任也积极参加,教室讲台前的粉笔头及时捡到粉笔盒里,废纸、脏物及时捡到垃圾筐中。由于我们班主任注意了身边小事的示范作用,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不论在教室、宿舍还是校园都受到良好的影响。 我们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这一特殊职能就决定了与学生的广泛接触与相处,正确发挥班主任的督导作用,是促使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推动力。为了达到利用小事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目的,我觉得我们班主任应做到“四勤”:一是“腿勤”班主任上班坚持“教室——办公室——宿舍——清洁区”这条路线,及时发现各区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二是“眼勤”,勤观察并善于观察,捕捉苗头性的东西,使一些小事变成教育引导学生的素材,如我发现个别学生盲目追求时髦,偷偷染发,穿耳洞,就教育学生说我们是花季般的年纪,青春、

中学生养成教育方案

实验中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和节俭习惯,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中学生的文明水平。 二、活动主题: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 三、活动时间 三月至十一月 四、工作目标 1、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辨是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掌握交往的技巧和策略,增强交往意识,提供交往水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同学间的矛盾与纠纷。 2、通过“生活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3、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节俭习惯”教育,露头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三、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学。通过学《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校纪班规,学校行为习惯要求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 第二阶段:做。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指导学生行为,通过学习各种活动,强经训练。通过自查互纠,共同进步。通过激励评优树立典型,带动进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管。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 五、活动内容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从防止学生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入手,要防微杜渐,从早从小抓起。 从早抓起,就是在教育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不良行为苗头,见微知著,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帮抚教育,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从小抓起,就是在教育工作中不要放过学生的任何一个不良行为及时教育,“勿以恶小而为之”,防止小错酿成大错。 (二)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要循序渐进,注重反复,强化训练。 根据不同的年龄,制定不同的养成目标,使学生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养成做人、做事、健体、讲卫生、爱护环境、文明礼貌等良好习惯,为此我校特制定了“一周一个好习惯”,学校主要抓以下几点: 1、积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强化环境育人。学校领导、教师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让诚实、守信像阳光般洒满校园,让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热爱学生成为每位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2、分级管理,强化自我养成教育,加强领导,成立领导小组。由学校大队部具体落实,建立成完善的监督网络。同时设立好习惯宣传栏,时时处处提醒学生“我该怎么做”。同时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让学生对每天的行为进行总结,找出不足,认真改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辅助活动,巩固、深化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比如开展“校园是我家,人人爱护她”,“多一份爱心,少一份污染”,“时时讲礼貌,处处讲文明”等签名、演讲等活动,开展“好习惯之星”评选活动,调动学生培养习惯的热情。 (三)劳动创造财富,从小教育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正确的劳动观念。 1、切实上好劳动课,按质、按量开足课时,师生均有劳动课本。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正确观念,掌握劳动技能,认识劳动安全常识。 2、注重劳动实践活动。在校内、校园卫生、教室卫生均由学生自觉主动地打扫,保持校园教室内的环境干净、整洁。在校外要求学生回到家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劳动,高年级学生应经常参加社区劳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3、了解社会,提倡节约,珍惜劳动成果。 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各行各业中人们的工作,使之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比如开展浪费现象调查,从中使学生领悟到爱惜劳动果实是一种美德,

中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中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中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搞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点工程.多年来,我校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重点,把贯彻道德规范同进一步落实《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起来,在以下几方面做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一、建立班规,树立正气,形成良好的班风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苗圃.新组建的班级,集体成员的行为习惯毕竟会不同,势必不利于班主任的协调与管理.为此,学校在每学年开始都责令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根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提炼出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内容,制定班规.班规的内容不要求过多,但一定要可行,符合本班学生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制定出班训,以此约束班级的整体行为,初步使班级形成目标明确、奋发向上的氛围.制定完成后,班主任将班训、班规及时下发到学生手中,在熟记的基础上,不断对照自己的言行反省自己.班主任以班规为标尺,时时处处、方方面面监督学生、警示学生,遵守得好的,及时表扬.故意违反班规校纪的,严厉批评,指出其危害,以树立正气,形成良好的开端. 二、重视小事,防微杜渐,促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些所谓的小事,既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渠道,又是检验学生是否有良好习惯的试金石.抓住身边的一些小事.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我校长期以来重视、研究和实验的一个课题. 1、警句的鞭策作用 名言、警句具有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能发挥良好的警策作用,教育效果不可低估.如何使学生在感悟中明白甚至于接受“从小事做

小学生养成教育内容

小学生养成教育内容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1、学会倾听的习惯 (1)上课时不做小动作,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2)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 (3)并给予积极的评价 (4)仔细倾听老师讲解。 (5)能按要求认真练习。 2、善于思考的习惯 (6)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能积极发言。 (7)善于发现,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8)课前能预习,不明白的问题能做好标记。 3、敢于提问的习惯 (9)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 (10)发言时,身站直,口齿清,能用普通话,声音洪亮。(11)对不懂的问题能主动向教师请教。 4、与人合作的习惯 (12)能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13)与同学交流时,能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14)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5、自主读书的习惯 (15)边读边想、圈点勾画。

(16)和书交朋友,广泛阅读。 (17)不读不健康书籍,不看不健康光盘,不浏览不健康网站。(18)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 (19)早晨到校后自学在教室早读。 (20)常写读书笔记,注重知识的积累。 6、认真书写的习惯 (21)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执笔处离笔尖一寸。 (22)书写工整,作业、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23)文字和符号规范,格式美观,符合老师的要求。 7、自评互评的习惯 (24)在学习过程中,能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鼓励自己与他人。 8、搜集资料的习惯 (25)能利用查阅图书、上网浏览、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渠道主动搜集与学习相关的材料,拓宽自身的知识面。 (26)对搜集的各种资料能进行分析、归类、整合。 9、动手实践的习惯 (27)能积极、主动地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28)工具准备充分,不丢三落四。 (29)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30)在校时能完成作业再去玩,对作业中的错误能即时订正。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杨集二中习惯养成工作计划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结合本校作实际,特制定以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和节俭习惯,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中学生的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标 1、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2、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三、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学。通过学《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中学阶段应养成十个重要习惯》、校纪班规,学校行为习惯要求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

第二阶段:做。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指导学生行为,通过各种活动,强化训练。通过自查互纠,共同进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管。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 四、教育内容 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中学阶段应养成十个重要习惯》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四方面,正面引导和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1、礼仪习惯 ①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②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③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④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⑤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⑥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礼貌用语; ⑦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⑧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⑨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浅谈中学生的养成教育

浅谈中学生的养成教育 星城中学张竞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自己二十余年的从教经验,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浅谈一下中学生的养成教育。 一、教师要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 我们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作为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毋庸置疑,教师本人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教师要用自己的良好的素质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塑造学生。 (一)用良好的思想影响学生的思想。中学生处于不稳定的青春期,思想波动很大,很容易被不良的思想所占领,所左右。因此我们要用正确的思想影响学生。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帮助学生分辩真善美与假恶丑。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品行端正,作风正派,做人大度,没有不良嗜好。教师应多阅读一些有思想有深度的书籍,使自己的思想豁达。对待学生要友善关心,宽严相济。 (二)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行为。有了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二十年如一日,我上课凭良心,凭道德。从未迟到早退过,总是按时到或提前到,为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批阅学生的作业总是全批全改,雷厉风行,从不拖拉。我不乱扔纸片,不随地吐痰,在课堂上不说脏话。有事针对某一学生说总是轻移步,走到学生近前,再轻声细语,不影响其他学生。我经常见到这样的老师,一件小事就大喊大叫,引起所有学生的注意。其实这样做,不光打搅了大家的工作和学习,而且在学生中失去威信,造成不良的负面影响。如果每个教师都能用负责任的言行去无声的影响学生,这种教育恐怕比一百万次的苦口婆心更有效果。 (三)“影响”学生的学习。现代社会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更应该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在办公室里,分心的你看到同事们一个个安安静静的坐在办公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 (一)举止文明的习惯 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细化目标: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 8、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9、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 (二)诚实守信的习惯 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 细化目标: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三)尊重他人的习惯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与受人尊重一样, 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 细化目标: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四)守时惜时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从小懂得“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从小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 细化目标: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五)懂得感恩的习惯 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 懂得感恩是责任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 细化目标: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2、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六)勤俭节约的习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刻不容缓。 细化目标: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

中学生养成教育演讲稿4篇

中学生养成教育演讲稿一:中学生社会公德与养成教育讲座讲稿 各位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学生社会公德与养成教育方面的知识。提起中学生社会公德和养成教育这个概念,有好多同学还不清楚,下面我就首先对这个概念给同学们解释一下。 所谓社会公德就是指人们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与“私德”相对。公德指与组织、集体、民族、社会有关的道德,私德指个人品德、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私生活中的道德。社会公德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根据共同生活的需要而形成的,如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讲礼貌、诚实守信、救死扶伤等。 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通过训练、严格管理等种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养成教育虽然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人要是各种好习惯都养成了,我们的教育目的就达到了,如学习上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上有良好的劳动习惯,道德上有良好的道德习惯,生活上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这个孩子就是一个好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中小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 下面是广大同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 1、习惯影响。不少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上学之前形成的某些不良习惯,如顺口说粗话、大声喊叫、见人爱动手动脚等,虽然经过老师提出要求,知道必须遵守行为规范,但是由于旧习惯的影响,对新的要求还不适应,在一定情境下,旧习惯会不知不觉地表现出来。生活上,睡懒觉、不叠被子、抽烟喝酒、攀木折花、随地乱扔垃圾;物质上,搞攀比、高消费等,思想空虚,意志脆弱。 2、观念模糊。例如有些同学把遵守纪律看成是软弱怯懦,把尊敬老师看成是溜须拍马,把损坏公共财物看成是英雄行为,把帮助同学打架看作是“行侠仗义”,对同伴好友的违纪行为不加劝阻而提供方便。这些都是是非观念不明,爱憎情感不强的具体表现。 3、任性执拗。有些同学在家长的过分溺爱下,娇生惯养,一不顺心便用大声哭叫、摔打东西、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 (一)举止文明的习惯 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细化目标: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 8、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9、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 (二)诚实守信的习惯 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 细化目标: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三)尊重他人的习惯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与受人尊重一样,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 细化目标: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四)守时惜时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从小懂得“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从小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 细化目标: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4、做事

中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3篇

中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3篇 (二)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搞好学习的前提。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主动积极地学习,并且愿意搞好学习。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素养高低的前提。一个人的举止言谈就能看出这个人教养如何,如说话有礼貌,不在严肃的场合说笑、随地吐痰扔垃圾,不出口污言秽语,主动学习,主动做好分内之事,助人为乐等等,这样的人是品德高尚的人,是受人们欢迎的人。 (三)警句的鞭策作用 如何使学生在感悟中明白甚至于接受“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从政治、语文课本中搜集了一些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古语、名言、警句,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大堤,溃于蚁穴”、“针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风”等,把他们请到德育教育的课堂,引导学生把握它们的意旨,领悟其中的内涵,牢记它们说明的道理,实践其中的真理。名言、警句具有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能发挥良好的警策作用,教育效果不可低估。 (四)养成课前预习习惯 培养了学生的预习习惯。我认为学生的预习习惯在和其它习惯比起来,它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良好的预习习惯,特别是对于学习语文、数学等学科来说麻烦更大。比如说一篇课文,学生要是没有提前预习的话,那就对课文一点不熟悉,字音读不准,句子读不通,文章的主要内容更是不了解。老师在安排的课时内进行教学活动的话会费时费力,效果也不佳。学生的预习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预习时有不懂的可以标注,等到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共同探讨,予以解决。 (五)多元化教学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育管理也是如此,要坚持软、硬兼施的原则,既要“硬落实”又得“软管理”。比如:通过组织“谈理想”和“小法庭”班会、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竞争意识强的特点引导到有意义的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精神。 总之,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正确引导。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管理和培养。作为学生老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用自己对工作的忠心,对学生的爱心,对生活的热心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行为的转变。 中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范文2 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然而,社会、家庭、学校三者之中,学校或者教师却应该承担起龙头作用。老师--儿童灵魂的铸造者,应该有习惯意识,本着坚持“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的理念,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 我认为: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从小抓起。进入独生子女年代的小学生,在家长溺爱下自理能力较差,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作业写完了,本子、书放在书包里都是家长代劳的。造成学生做事动作磨蹭,有始无终,丢三落四的坏习惯。面对现状,学校要不断提高养成教育的质量,仅靠单纯的几个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让社会、家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