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升本政治考点汇总精编版

成人高考升本政治考点汇总精编版
成人高考升本政治考点汇总精编版

1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常考点汇总

一、选择题(单选)

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2.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5.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6.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7.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2种不同属性。 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 9.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0.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1.自由王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

12.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5.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17.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国民党一大

18.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

19.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0.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

2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2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是在:党的十六大

2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8.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29.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30.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1.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33.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核心是:发展 34.“一国两制”构想的起初提出,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3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36.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关系

39.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

40.一个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41.感觉、知觉和表象,这是: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42.不属于生产力实体性要素的是:科学技术

43.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这一范畴是指:推动社会进步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

4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46.社会进步的含义指: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建的民主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50.在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

工农联盟

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52.我党提出把工作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七届二中全会

53.新民主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

55.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我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57.“一五”计划确定的优先发展的重点是:重工业

58.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要求是: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

59.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60.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1.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改革

62.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63.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中心环节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64.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动方式

65.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被确立下来是在:党的“十五大”

6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取决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67.坚持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放在首位的应该是: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

68.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69.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70.党的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7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72.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73.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作为物质普遍属性的客观实在性

74.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证明了:物质是意识产生的基础

75.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76.认识的本质在于:能动反映

77.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78.生产关系范畴所反映的是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物质经济关系

79.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80.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81.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途径在于:在社会实践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82.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五四运动中

83.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

84.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85.标志中国革命由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

转变的会议是:遵义会议

86.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一文中所说的中产阶级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

87.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范畴

88.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是:领导权问题

89.解放战争时期,揭开战略决战序幕的是:济南战役

90.毛泽东明确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任务的会议是:六届六中全会

91.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92.毛泽东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的文章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9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9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9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

96.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7.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98.我国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是:我国初级阶段的国

9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00.个体劳动者的主要收入属于:劳动收入

101.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性质属于:集体经济

10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1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104.“一国两制”构想,在实践中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105.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是因为: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基本的主力军

106.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

107.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108.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109.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或状态

110.唯物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后者是以唯心主义为基础的

111.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112.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是: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13.与剩余价值理论一起并称为马克思一生两大贡献的是:唯物史观

114.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是:加速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115.下列不正确的是:无产阶级领袖是历史的主人

116.人的本质:是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117.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得到真正的传播是在:十月革命

118.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

2

3

七大

119.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120.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政权问题上的基本主张是建立:工农民主政权

122.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125.标志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反动政权覆灭的历史事件是:解放南京

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27.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我国发展科学、艺术的基本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28.从1978年至1982年是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 12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 130.三个有利于标准有明确的针对性,是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姓“资”姓“社”问题

131.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32.我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是:梯次推进

体系

134.国家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给予物质保证的社会安全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

135.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实施形式 13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37.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140.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 14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142.意识能动作用最重要的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14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是指: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44.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4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46.列宁说“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14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148.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内的劳动群众

149.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据: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150.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说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具有多样性

151.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应依据他:对社会的贡献

152.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土地革命战争前的中期 153.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 154.毛泽东在哪次会议上对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作了具体分析: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55.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是: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

156.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57.“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反映的战略战术思想

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158.针对抗战胜利后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中共中央制定的基本方针是: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159.为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工农红军的领导,明确提出“支部建在连上”是在:三湾改编

160.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理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关系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163.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1987年当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

16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

167.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68.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169.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70.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7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72.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指:把“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想和精神支柱

174.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175.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17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最主要区别是:创立了唯物辩证

178.“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和经验来塑造鬼神的”,这个论断的哲学依据是:各种意识形式都是物质的反映

179.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要求人们用整体的观点去认识事务。

180.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181.认识的主体是指: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一个

183.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的水平

184.国家的本质是: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

185.阶级斗争诸形式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政治斗争

186.人的本质归根到底是受:社会物质关系决定的

187.毛泽东思想被正式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七大

主主义共和国

190.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191.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9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

194.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96.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观点的是:陈云

197.20世纪60年代初,最先支持和提倡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

198.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是: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200.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中,体现生产关系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201.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02.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20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204.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稳定

20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政治保证

20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207.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必须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8.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立场是:独立自主

209.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

210.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211.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是: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212.所有唯物主义都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213.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唯心论

21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15.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

216.认识的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17.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218.在全部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

219.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220.关于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下列错误的是: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21.人的价值是贡献与满足的统一,这是指: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222.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约80年间中国人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

223.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是:南昌起义

224.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反对本本主义》

225.大革命失败后建立的南京国民党政权的性质是:城市合办和乡村豪绅阶级政权

226.国民党反动政权存在的基础是:官僚垄断资本主义

227.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也是其区别于旧军队的根本标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28.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的大会是:中共四大

229.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30.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在当时的战略和策略是:不要四面出击

231.1953年至1956年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23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讲话中,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233.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是:继承和发展关系

234.坚持与时俱进,最重要的是:要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富于创造性

235.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结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3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社会主义改造基本

4

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237.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地区经济梯次推进

238.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3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4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41.我国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242.现价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43.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

244.“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45.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民族团结和合作

246.辩证法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世界的状况是怎样的问题

247.把物质说成一种或者几种可直接感知的有形实体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248.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249.事物的肯定方面是指:事物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250.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251.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252.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合

253.上层建筑的两个方面组成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254.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5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它所遵循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256.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上升过程

257.近代中国之所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主义的入侵

258.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在以下哪篇文章中首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将革命进行到底》

259.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

260.“工农武装割据”就是: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紧密结合

261.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的大会是:中共四大262.直接影响到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大法宝作用发挥的是:党的建设

263.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谈判斗争的焦点是:军队和政权的问题

264.把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的文件是:《五四指示》

265.毛泽东在1941年精辟论述“实事求是”原则的著作是:《改造我们的学习》

266.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67.被毛泽东誉为“鞍钢宪法”的鞍钢企业管理制度是:“两参一改三结合”制度

268.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和平与发展

269.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27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

27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272.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27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能够: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74.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状况

275.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

27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们服务

277.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扩大出口

278.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外国人占据和统治中国领土的历史彻底结束

279.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

280.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

二、简答题:

1、简述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及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答: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的,二者是绝对与相对的关系,即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二者相互区别,不可混淆。

另一方面,运动与静止的统一表现在,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即动中有静,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静中有动,相对静止中包含绝对运动;运动和静止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承认相对静止有重要意义;

第一、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

第二、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区别、利用事物的首要条件。

第三、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度量尺度。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及其实现条件。

答:具体表现在: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影响作用

d)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实现条件:

第一、必须掌握和遵循客观规律。

第二、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手段。

5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根本分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辩证法用连续的观点看问题,反之,形而上学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辩证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辩证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辩证法承认矛盾的客观性,肯定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形而上学否认矛盾的客观性,这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二者对立的根本和焦点。

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根本内容就是矛盾双方即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就在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全部理论的关键。

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第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5、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的需要决定认识的产生,也就是说,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需要产生了认识世界的需要。其次,实践出真知。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供解决新课题的经验材料。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手段和物质条件。不断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的唯一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正确认识世界是为了有效改造世界。

6、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亦称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识离不开客体,人的认识根本上是由客体决定的。

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能动的,认识也离不开主体,人的认识要受到主体的生理状况和精神状况的制约。

7、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第二、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表现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即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首先,社会意识的产生、变化与发展都根源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其次,社会意识的内容无论其具体形式和水平如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再次,社会意识的阶级属性是对社会存在的中阶级关系的反映。

8、怎样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第一、相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尽管有其特殊性,但它们本质上都是客观的物质体系。

第二、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相似,都是由其内部固有的矛盾推动,存在一个辩证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三、对人类社会同样可以用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精确地进行考察和研究

最后、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同是客观发展过程,但也有区别。特殊形式,作为主体的人的实践性和自觉创造性。社会历史的自然历史过程和人的自觉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9、社会进步的科学内涵。

社会进步是指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合乎规律的前进性、上升性运动,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进步和发展。之所以是对社会发展的总概括,是因为社会进步是指:

第一、是一个有方向的概念

第二、是一个整体概念

10、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一、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第二、既然人的本质在其实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的社会关系又是发展变化的,因此也就不存在什么永恒不变的一般的人的本质。

第三、由于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人们的社会关系不同,本质也就不同。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人的社会关系中,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为我们正确地认识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11、人们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

首先,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其次,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再次,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但是,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首先,受到现实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状况的制约

其次,创造历史活动的性质、内容和发展方向受此一时代的生产方式的制约。再次,自觉程度不同,特别是科学文化水平不同,制约着历史的创造。

12、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谬误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歪曲反映

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真理和谬误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另一方面,相互依存,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特定条件和范围;发展的;全面的

6

谬误也是具体的有特定的条件和范围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更加深刻的认识真理,自觉地完善和发展真理

总之,在人类认识的过程中,真理与谬误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这是人类认识发展,当然也是真理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

13、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内容。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包括: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把群众观点贯彻到具体工作中去,就形成了群众路线。

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领导方法,它的主要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事物发展的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同一性的作用: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是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第二、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第三、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斗争性的作用:

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

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发展。

15、何谓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有何区别。

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它通过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而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我否定而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发展。

第二、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第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是杨弃。

形而上学否定观与辩证否定观是根本对立的。首先,它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及其变化,认为否定不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而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是主观任意的否定;其次,形而上学否定观把否定看作是发展和联系的中断,是绝对的否定,是对原有事物的彻底抛弃,简单的消灭;再次,否定观否认客观事物自身是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因而孤立地、绝对地看待肯定和否定。

16、国体和政体的含义和两者的关系。

国家的类型亦称国体,指的是国家的阶级内容,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国家的形式亦称为政体,指的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统治。

国体与政体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使国体得以实现。

1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首先,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其次,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再次,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

还有,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

18、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

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必须遵循一下原则

(1)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政治体制改革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2)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要根据我国自己的实践、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改革的内容和步骤。

(3)必须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

19、为什么说反对****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1)****从本质上说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同任何****现象根本不相容的。

(2)****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党,葬送人民的政权,葬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3)****现象的滋生蔓延严重影响党群关系,干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0、简述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关系。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中,生产力目标与价值目标二者是互为条件的。

(1)生产力目标是价值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只是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消除了产生两极分化的根源,但要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发展生产力。人们只能在生产力所决定的允许的范围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可见,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价值目标的物质基础。

(2)价值目标又是生产力目标的条件。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但是我们只能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因为这是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不坚持社会主义,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生产力既得不到解放,也得不到发展。

21、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主要原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动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由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

(1)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分配结构。

(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实

7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8 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4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8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 A.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B. 世界有无统一性的问题 C. 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 D. 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 2. 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这是一种() 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 形而上学的观点 C.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 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3.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 A. 实质 B. 总特征 C. 核心 D. 总规律 4.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 A. 绝对同一

B. 相互分离 C. 相互依存 D. 绝对排斥 5.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与唯心主义认识路线的对立表现为() A. 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 B.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C.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 能动反映论与直观反映论的对立 6.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 A. 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点 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7. 社会存在指的是 A. 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B. 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 C. 社会的物质财富 D.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8. 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容,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 产品分配关系 B.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C. 产品交换关系

D.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9. 上层建筑的两个组成部分是() A. 意识形态和政治上层建筑 B. 意识形态和观念上层建筑 C.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 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10. 社会革命和改革都根源于() A. 新理念和传统观念的矛盾 B. 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11. 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 A. 决定论和非决定论 B. 宿命论和唯意志论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 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 12. 鸦片战争后,中国贫穷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是() A. 帝国主义的压迫 B. 封建主义的压迫 C.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D. 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 13. 新主义革命与旧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革命的()

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全国统一考试试卷真题及答案

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全国统一考试试卷真题及答案

2012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政治 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 2、有哲学家认为,万物瞬息万变,没有相对静止,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A、形而上学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3、长期脱离人群,在狼群中长大的“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A、意识是生物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发展的产物 D、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4、下列选项中,包含着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乘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最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

B、唯物论的观点 C、可知论的观点 D、辩证法的观点 6、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认识-实践-认识 B、实践-认识-实践 C、感觉-知觉-表象 D、概念-判断-推理 7、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态度的哲学基础是()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的原理 C、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原理 D、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 8、在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血缘亲族关系 B、地缘政治关系 C、物质生产关系 D、思想文化关系 9、在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诸因素中,属于渗透性因素的是()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自然科学 D、经营管理 10、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另一对是() A、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矛盾 B、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 C、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预测试题及答案(1)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预测试题及答案(1) 1.哲学是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C.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2.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A.阶级性 B.革命性 C.科学性 D.实践性 3.物质的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 B.可知性 C.可变性 D.广延性 4.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A.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B.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C.强调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作用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统一的观点 B.矛盾的观点 C.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观点 D.内因论的观点 6.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事物的外部矛盾 D.事物的内部矛盾 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B.对立统一规律 C.联系与发展的观点 D.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8.辩证唯物主义理解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物质第一性的观点 B.普遍联系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9.感性理解的特点是 A.问接性、抽象性 B.直接性、形象性 C.真实性、可靠性 D.深刻性、逻辑性 10.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B.社会的政治制度 C.国家政权的性质, D.社会精神文明的水平 11.国家实质上是 A.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 B.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机关 C.社会平等与正义的象征 D.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 12.经济基础是指 A.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C.一切生产资料的总和 D.社会生产力的总和 13.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制约条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适应于物质 B.意识决定物质,物质随意识的变化而变化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也决定物质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3.抽象的可能性是指( ) A.永远不能实现的东西 B.实质上是一种不可能性 C.在现实中有充分根据的东西 D.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东西 4.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 ) A.抽象的不变的统一 B.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绝对的永恒的统一 D.相对的暂时的统一

5.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 A.阶级斗争发展史 B.政治制度演变史 C.生产劳动发展史 D.宗教信仰变迁史 6.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 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7.人的本质是() A.永恒不变的 B.随主观意志的变化而变化的 C.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D.随个性的变化而变化 8.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最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不容许 B.封建主义不容许 C.无产阶级不容许 D.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软弱性 9.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强调了( ) A.工人运动的重要性 B.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C.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性 D.城市工作的重要性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3)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3)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3.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4.”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个诗句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5.度是 A.关节点 B.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C.质与量的统一 D.事物的根本性质 6.肯定与否定的关系是 ( ) A.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B.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关系 C.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D.支持与反对、准确与错误的关系 7.割裂本质与现象的关系会导致 ( ) A.唯心论 B.机械唯物论 C.二元论 D.不可知论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是 ( ) A.将唯物论引入理解论 B.将辩证法引入理解论

C.将实践引入理解论 D.将现代科学引入理解论 9.生产实践处理的是 ( )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社会的关系 C.人与自然的关系 D.人与物质产品的关系 10.“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 ( ) A.辩证法的观点 B.诡辩论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不可知论的观点 11.阶级起源于 ( ) A.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暴力镇压 B.劳动产品分配不均 C.社会分工不同 D.剩余产品和私有制 12.划分阶级的根本标志是 ( ) A.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以及由此造成的不同经济地位 B.人们的不同政治态度和阶级立场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重点复习资料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重点复习资料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重点复习资料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序论哲学一、定义1.本质:哲学与世界观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也是世界观,但世界观并不都可以称为哲学,只有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才可称为哲学 2.功能:哲学与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用这种理论去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就是方法论。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二、基本问题 1.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一个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内容:何者第一性\\有无同一性两个方面: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即精神与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亦即谁决定谁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精神(意识)和物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3.论据:不能回避\\ 前提基础\\斗争焦点\\实践问题四条论据: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做出明确回答的问题;②如何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③思维和丰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史上各派斗争的焦点,从而成为划分哲学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社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三、主要派别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基本派别) ⑴定义: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区分哲学基本派别唯一的科学的标准。依据哲学家们如何回答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哲学区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

别。所谓唯物主义就是主张物质(存在)第一性、意思(思维)第二性,物质决定意思、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的哲学派别。所谓唯心主义,就是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的哲学派别。⑵形态:首先,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以及在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大体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或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一个历史形态是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三个历史形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次,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哲学史上出现过许多唯心主义哲学流派,但归结起来不外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式。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万事万物之前,先有一种神秘的\客观精神\它是万事万物的本原,物质世界只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

201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练习四

201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练习四 一、选择题:l~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 A.对于自然现象的基本观点 B.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C.对于人生意义的独特见解 D.对于社会问题的具体看法 2.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 A.是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C.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 D.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 3.建筑单位总是先设计图纸,再依据图纸施工,盖成大楼。这说明()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创造物质 C.意识离不开物质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种观点是() A.客观唯心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唯意志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5.下列选项中,比喻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的是() A.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沉舟侧胖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6.度是指() A.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B.事物保持自己数量的质的限度 C.事物内部各要素的总和 D.事物的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 7.客观真理是指() A.客观存在的事物和客观规律 B.认识的客体

C.人的认识中符合客观事物的内容 D.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8.承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坚持了() A.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B.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C.认识中的经验论 D.认识论中的唯理论 9.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如何回答()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D.领袖和群众的关系问题 10.有人说:伟大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这种观点属于() A.重视伟大人物的思想意识作用的正确观点 B.重视历史必然性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C.片面夸大个人历史作用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D.否认偶然性在历史上作用的机械论观点 11.人的本质是() A.永恒不变的 B.随主观意志的变化而变化 C.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D.随个性的变化而变化 12.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是指人的() A.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B.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c.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D.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 13.毛泽东全面阐述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著作是()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整顿党的作风》 C.《反对党八股》 D.《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 A.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B.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成考专升本政治复习备考资料(政治)

核心考点: 依法治国坚持原则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主要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价值追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价值遵循) (二)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所在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2、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需要 3、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5、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一国两制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简述“一国两制”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他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基本内容: (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2)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港澳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 (3)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 (4)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民主专政作为我国的国体,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 (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种制度既不同于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也不同于一党制。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真题及答案(高清打印版)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真题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世界观是( ) A.人们对人生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B.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C.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D.人们对社会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内容是( ) A.自然和社会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B.时间和空间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C.物质和运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3.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客观实在性 B.空间广延性 C.无限多样性 D.客观规律性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C.现象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5.一切认识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这说明( ) A.认识归根到底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B.每个人的认识都依赖于直接经验 C.书本知识并不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6.在认识论上,一切唯物主义都坚持( ) A.实践论 B.反映论 C.矛盾论 D.先验论 7.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 ) A.客观性、无限性 B.客观性、一元性 C.有条件性、有用性 D.有条件性、有限性 8.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地理环境

B.人口数量 C.生产方式 D.人口素质 9.社会形态是(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10.阶级斗争是( ) A.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 C.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D.阶级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 11.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是( )

2018年(专升本)成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2018年成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专升本) 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2.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5.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6.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7.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2种不同属性。 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 9.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0.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1.自由王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 12.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5.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17.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国民党一大 18.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 19.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0.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21.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 22.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 2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2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 25.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 28.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29.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30.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成考专升本政治试题附答案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 1、在物质和意识关系的问题上,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是( )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B.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D.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参考答案:C 2、唯物主义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是世界的本原问题 C.精神是世界的本原问题 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参考答案:B 3、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 ) A.技术引进从重视硬件发展到重视软件 B.从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从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国际劳务合作与跨国经营 D.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参考答案:D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 C.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D.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参考答案:C 5、感觉、知觉和表象,这是( ) A.反映论的三种形式 B.意识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参考答案:C 6、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不变论 D.相对主义诡辩论 参考答案:D 7、党提出把工作重点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中共六大 C.七届二中全会

D.十二月会议 参考答案:C 8、党的十六大提出了( ) A.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B.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奋斗目标 C.社会主义小康水平的奋斗目标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参考答案:D 9、在认识活动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 ) A.满足和被满足的关系 B.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C.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D.观赏和被观赏的关系 参考答案:B 10、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被确立下来是在( ) A.党的十四大 B.党的十五大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参考答案:B 11、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我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 )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题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是统一的 B、世界的本子是物质 C、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D、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2、有哲学家认为,世界的本子是原子,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单位。这是一种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 A、否认物质决定意识 B、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C、否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4、下列选项中,包含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是 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B、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最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 B、反映论的观点 C、可知论的观点 D、一元论的观点 6、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A、认识---实践 B、实践---认识 C、知觉---表象 D、判断---推理 7、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生产方式 D、风俗习惯 8、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 A、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B、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C、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D、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人类的客观内容 9、下列选项中,属于生产力中独立的实体性因素的是 A、自然科学 B、教育 C、劳动资料 D、经营管理 1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国家的政权属于 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社会生产力系统 C、社会经济基础 D、社会上层建筑 11、把社会形态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据是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生产关系的性质 C、国家政权的性质 D、社会道德的状况 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中大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邓小平理论 13、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 A、开始萌芽 B、基本形成 C、走向成熟 D、继续发展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知识点归类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知识点归类(1)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2.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3.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5.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6. 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7.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2种不同属性。 8.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 9. 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0. 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1. 自由王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 12.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动考察报告》 13.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 “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5.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 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17. 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一大 18.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 19. 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0.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知识点归类(2) 1. 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 2. 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 3.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4.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 5.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6.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 8. 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9. 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10. 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真题与答案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 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有无统一性的问题 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 D.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 2.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这是一种()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3.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 A.实质 B.总特征 C.核心 D.总规律 4.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 A.绝对同一 B.相互分离 C.相互依存 D.绝对排斥 5.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与唯心主义认识路线的对立表现为() A.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 B.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能动反映论与直观反映论的对立 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 A.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点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7.社会存在指的是 A.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B.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

C.社会的物质财富 D.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8.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容,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产品分配关系 B.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C.产品交换关系 D.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9.上层建筑的两个组成部分是() A.意识形态和政治上层建筑 B.意识形态和观念上层建筑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10.社会革命和改革都根源于() A.新理念和传统观念的矛盾 B.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11.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 A.决定论和非决定论 B.宿命论和唯意志论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 12.鸦片战争后,中国贫穷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是() A.帝国主义的压迫 B.封建主义的压迫 C.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D.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 1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革命的() A.对象不同 B.领导权不同 C.动力不同 D.前途不同 14.毛泽东指出:“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这段话旨在强调() A.人民群众是革命的力量源泉 B.武装斗争是革命的主要形式 C.统一战线是革命的重要武器 D.党的领导是胜利的根本保证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相关复习资料全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相关复习资料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 1.什么叫马克思主义哲学? 答: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2.什么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它们有哪些历史形态? 答:凡是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精神是由物质派生的,都属于唯物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在历史上存在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反,凡是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物质由精神派生的,都属于唯心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哲学还分为把世界归结为主观精神的主观唯心主义和把世界归结为客观精神力量的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态。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区别有哪些? 答:辩证法的观点:它把世界看作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一切事物都是由内部矛盾推动而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形而上学的观点:它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把世界的各种现象看作是各自孤立、静止不变的东西,认为世界是没有矛盾的,是不会发展的,即使有变化也只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

而且认为这种变化纯粹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第二章物质和意识 4.说明物质观发展的三个阶段: 答: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物质观。它对世界穷根究底,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构成的,这种“原初物质”就是世界的本质。 第二阶段,是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物质观。它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质,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第三阶段,是当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它认为世界统一的基础和构成世界本原的物质是客观实在。 5.说明运动及其本质,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答:所谓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基本运动形式有五种: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物质离不开运动、无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运动也离不开物质,任何运动都有物质主体,都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因此,既不能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也不能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6.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什么关系? 答:所谓相对静止,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暂时的、相对的稳定,这是相对于事物的显著变动状态来说的。事物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四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无限和有限的关系 B.-般和特殊的关系 C.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D.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 2.运动是物质的( ) A.根本属性 B.唯一特性 C.外部现象 D.内部本质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 A.是否整体性地看问题 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 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是否承认事物的变化不仅有量的增减而且有质的变化 4.辩证法所要求回答的是( ) A.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C.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 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一 5.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是( ) A.内部矛盾 B.外部矛盾 C.主要矛盾 D.特殊矛盾 6.感觉、知觉、表象是( ) A.反映论的三种形式 B.意识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7.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实践是指( ) A.人们的一切活动 B.人们的日常活动

C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D人们的精神活动、 8.相对真理是指( ) A.不包含绝对性的真理 B.相对谬误 C.基本上正确,包含有谬误的成分 D.正确认识,在广度和深度上有待于进一步精确和完善 9.经济基础是指(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B.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C.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D.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 ) A.全部自然界 B.人口 C.地理环境 D.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诸要素的总和 11.自然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 ) A.不属于上层建筑 B.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C.属于特定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D.属于上层建筑中没有阶级性的社会意识形式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4)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4)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选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 ) A.存有就是被感知 B.理在事先 C.心外无物 D.物是感觉的复合 2.辩证法思想发展的近代形态是 ( ) A.朴素辩证法 B.自然辩证法 C.唯物辩证法 D.唯心辩证法 3.《诗经》上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就是说,高的堤岸能够变为深谷,深谷也能够变成丘陵。这是一种 ( )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观点 C.朴素辩证法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4.“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的观点是( )

A.相对主义诡辩论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不变论 D.主观唯心主义 5.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范畴是 ( ) A.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B.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C.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D.相对与绝对的关系 6.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分歧的焦点是 ( ) A.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B.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 C.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 D.矛盾观点和否认矛盾观点的对立 7.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 ( ) A.真理是发展的 B.真理中包含着错误 C.真理来源于客观世界 D.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理解的本质是。 ( ) A.主体对客体的自由选择’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创造 D.主体对客体的科学评价 9.历史唯心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 ) A.承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B.承认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看不到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和人民群众的作用 D.承认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10.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 A.地理环境 B.物资资料的生产方式 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人口因素 11.历史唯物主义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它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 ( ) A.创造者 B.参与者 C.旁观者 D.追随者 12.下列各项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是 ( ) A.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2019年成考专升本政治知识点汇总

2019年专升本政治必背知识点整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2.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5.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6.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7.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2种不同属性。 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 9.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0.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1.自由王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 12.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5.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17.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国民党一大 18.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 19.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0.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21.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 22.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 2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2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 25.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选择题训练及答案(4)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选择题训练及答案(4) 6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因为( ) A.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 B.生产力是热与自然之间,生产关系则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生产力是原本的、第一性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派生的、第二因素 D.生产力是具有能动性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消极被动的关系 62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看它是( ) A. 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B. 促动社会生产力发展还是防碍生产力发展 C. 社会话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 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 6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生产力具有自我增殖水平的原理 D.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64.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 A.根本动力

B.动力 C.最终动力 D.直接动力 65.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 ) A.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 占统治地位的各社会关系的总和 66.上层建筑有两绝大部分组成,它们是( ) A.政治制度的法律制度 B.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C.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 D.政治上层建筑和观点上层建筑 67.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志是各种社会集团( ) A.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不同 B.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 C.在劳动组织中的作用不同 D.取得劳动产品的多寡不同 68阶级斗争根源与不同阶级( ) A.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 B.在思想观点上的根本对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