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常规之欧阳家百创编

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常规之欧阳家百创编
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常规之欧阳家百创编

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常规

欧阳家百(2021.03.07)

【概念】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伴咀嚼受阻为特征。

【病因】腮腺炎病毒属副粘液病毒,是单股核糖核酸病毒,呈圆形,直径为100~200nm。

【临床表现】

1、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

2、⑴前驱期: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

⑵发病1-2天后:颧骨或耳部疼痛,唾液腺肿大、体温上

升,腮腺一侧肿大后2-4天累及对侧。肿大特点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使下颌骨边缘不清。腮腺下的皮下软组织水肿,局部皮肤发亮,疼痛明显。唾液腺管的阻塞使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

3、脑膜炎:头痛、嗜睡、脑膜刺激症

4、睾丸炎:常见于腮腺肿大开始消退时病人又出现发热,睾丸

明显肿胀和疼痛,单侧、持续3-5天,10天内好转。

5、卵巢炎:5%成年妇女,出现下腹疼痛。

6、胰腺炎:腮腺炎合并胰腺炎的发病率小于10%。

【辅助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记数正常或稍有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血、尿淀粉酶测定:90%患者血清淀粉酶有轻、中度增高。

3、脑脊液:白细胞增高。

4、抗体、抗原检查。

5、病毒分离。

【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卧床,进流食,避免进食酸性饮料。

2、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5-7天。

3、对症:镇痛药。

4、肾上腺皮质激素:重症5-10毫克地塞米松5-7天。

【护理要点】

1、注意口腔卫生,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

2、卧床休息,给予流质饮食,避免酸性饮料。

3、疼痛严重者,帮助其进行腮肿局部冷敷。

4、给予富有营养,易于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如稀饭、面条

等。

5、实行呼吸道隔离,隔离期自发病开始到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

止,一般不少于10天。

【护理问题】1疼痛:头疼与病毒感染有关。

2体温过高:与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腮腺炎症有关。

3有传播感染的危险:抵抗力低下有关。

【健康指导】

1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有关腮腺炎的症状:发热、腮腺非

化脓性炎症性肿大、疼痛、流行特点。传染源为早期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自腮肿发生前7天至肿大后9天

均有传染性。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以冬、春季多见。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儿童常并发脑膜炎,成人常并发

睾丸炎及卵巢炎等。

发现病人,立即采取呼吸道隔离,隔离期自发病开始

到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一般不少于10天。

2 饮食宜给予易消化的半流食或软食,富有营养,如稀

饭、面汤、面条等。避免酸辣甜及硬而干燥的食物。

防止腺体肿胀加剧。

3要保持口腔卫生,防止继发细菌感染。指导和协助病

人经常用生理盐水或复方硼酸水漱口,多饮水,以利

于降温。

4流行期间不串门,外出戴口罩。

5对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及污染物应进行消毒处理。

6一旦出现并发症,应立即住院治疗。

7如病人出现睾丸炎并发症时,应用丁字带将睾丸托起。

预防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知识宣传单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我国中医称痄腮,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2岁以下、 40岁以上很少发病。腮腺炎在冬春季发病较多,但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和新兵中暴发。大约每2年发生一次流行。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 腮腺炎由患者和健康带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易感者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本病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患者受感染后,大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同时肿大,2-3日内达高峰,面部一侧或双侧因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过敏,开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含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颔下腺。舌下腺及颈部淋巴结。腮腺肿大可持续5日左右,以后逐日减退,全部病程约7一12日。青春期男性患者有时并发睾丸炎,发生率平均为20%。青春期女性患者仅5%可并发卵巢炎。腮腺炎并发脑炎的神经症状常在腮腺炎高峰时出现,开始常为脑膜炎,有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如侵及脑实质,可出现嗜睡,甚至昏迷等症状。腮腺炎病毒引发的脑炎约占病毒性脑炎中10%左右。腮腺炎病毒脑炎症状一般较轻,预后良好,多在2周内恢复正常,无后遗症。 对腮腺炎患者,应注意口腔清洁,清淡饮食,忌酸性食物,多饮水。对高热、头痛、呕吐者,应给予解热止痛,脱水剂等对症治疗。中药治疗多用清热解毒,软坚消痛等制剂口服,局部敷用消肿止痛药。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与控制首先是传染源的管理,早期发现患者,早期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一般认为应从起病到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约三周左右。由于腮腺炎病毒对外界的各种物理因素抵抗力较低,故不需终未消毒,被患者污染的饮、食具仍需煮沸消毒,合理使用口罩,也可作为切断传染途径的有效办法。对一般接触者可不检疫,但对集体儿童、学校、部队的接触者应检疫三周。腮腺炎病毒灭活疫苗对儿童有保护作用。孕妇应避免与腮腺炎病人接触,在腮腺炎流行季节应注意隔离。如孕妇在临产期或围产期患腮腺炎,婴儿应隔离,并停止哺乳。

流行性腮腺炎预防知识讲座

流行性腮腺炎预防知识讲座 包钢二小主讲人:芦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于2岁到15岁的儿童。病初会出现畏寒、发热、头痛、咽喉痛,不想吃东西、恶心、呕吐和全身疼痛等症状。一两天后,常生在一侧耳垂下方,肿大、疼痛,而且症状在说话或咀嚼食物时加重,有时还会出现张口困难、流口水等。部分病人患病3~4天后,对侧的腮腺也会发生肿大,甚至波及颈部及前胸上部,给患儿带来很大痛苦。如治疗不及时,还可能并发睾丸炎或卵巢炎,影响生育能力。因此,对腮腺炎切不可大意。 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强,专家指出,一旦发现孩子患了腮腺炎,应立即与健康人分开居住,为了您孩子和其他孩子的健康,要重视流行性腮腺炎。 一、预防: 1、隔离患儿直至腮肿消退为止,易感者在流行期间,可用板蓝根30克,水煎服,连续3天。还可对易感者采用腮腺炎病毒减毒活疫苗作喷喉或气雾进行主动免疫。 2、口服板蓝根冲剂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少吃一些辛、辣、煎炒的食品。 4、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以上,室内人口密集处可用食用醋熏蒸。 二、防治 1、居室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其生活用品、玩具、文具等采取煮沸或曝晒等方式进行消毒。

2、卧床休息,病情轻者或退热后可适当活动。 3、科学合理安排饮食,多吃些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半流食或软食,不要吃酸、辣、甜味及干硬食品,以免刺激唾液腺使之分泌增多,加重肿痛。另外,要多喝水,以利于毒素的排出。 4、经常用温盐水漱口,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如果发热超过39℃,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擦浴等方法,或在医生指导下服退热止痛药等。 5、应注意口腔清洁,多饮开水,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避免咀嚼,禁食辛辣食物,保证营养。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预防流行性腮腺 炎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流行腮腺炎(又称"痄腮")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 道传染病,且多在冬、春季流行。 2、教育幼儿消除恐惧心理,认识腮腺炎并不可怕,只要认真预防,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就能达到防病的目的。 活动过程: 1、导入故事导入:冬冬清晨起来就感觉自己的头昏昏的,耳底疼,腮帮子也疼,并且好像还有一点点发烧似的,他以为自己感冒了。他 的一边腮部又红又肿,疼得什么东西都不能吃,因为嘴巴已张不开了。妈妈发现冬冬病了,急忙带他去医院。医生表扬了冬冬不怕苦、爱学 习的精神,但也告诉他,得了这种流行性传染病,是不能到集体中去的,以免传染给别人。 师: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冬冬患的这种流行性传染病是什么病吗? 它对人体有哪些危害?怎样预防和治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 的知识。 2.了解腮腺炎及其传播途径。 师:腮腺炎就是人们常说的"痄腮",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 传染病。得了腮腺炎很痛苦,不仅腮部肿胀不能吃东西,而且会引起 头痛、耳底疼痛等。哪位小朋友得过这种病?能说说当时的感受吗? (2)幼儿讨论、教师总结。 (3):得过一次腮腺炎就可以终身免疫,也就是不会再患此病。腮 腺炎是怎样传播的呢?它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腮腺炎病毒

会藏在唾液里,唾液飞到哪儿,病毒就传播到哪儿,因此它传播的速度很快,范围也很大。 ①腮腺炎病人→飞沫在空中飘荡→被健康人吸人→患病。 ②在腮腺炎病人的家里→健康人去探视→吸人含有病毒的空气或触摸器具和吃东西→患病。 ③提问:你知道腮腺炎是怎样传播的吗? (4)讨沦:如果我们班里有一位小朋友得了腮腺炎,那么周围的小朋友会受到什么影响?为什么? (5)小结:腮腺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如果一个小朋友得了腮腺炎,那么其他小朋友也极容易患病。 3、认识、了解腮腺炎的症状及危害。 (1)、描述腮腺炎的症状。 (2)、讲述:腮腺炎的危害。患了腮腺炎的小朋友除了两腮红肿一碰就疼外,同时还伴有发烧、头痛、不想吃东西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起其他并发症。 (3)讨论:腮腺炎除了影响病人的进食,令人疼痛不已.发烧,呕吐之外,还能引起其他疾病,你们知道吗? (4)讲述:儿童患腮腺炎时的常见并发症是脑膜脑炎。预防、治疗腮腺炎的方法。 4、谈话:我们已知道腮腺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那么应当怎样进行预防和治疗呢? (2)讨论:根据腮腺炎病毒的传播方式,我们怎样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讨论,畅说)(5)明理导行。加深对冬、春两季流行病的认识和了解,知道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教育并指导儿童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的侵害(包括SARS)。患了腮腺炎(或其他流行病)虽然很痛苦,但不能惧怕它,而应以积极的态度配合医生治疗,卧床休息,多喝开水,采用少吃多餐的方式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腮腺炎一般经过7一12天的治疗与休息就会好的。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 病因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由腮腺炎病毒引起。传染源为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症状] 起病急,有发热、畏寒、头痛等感染中毒症状。一侧或双侧腮腺非化脓性肿痛,以耳垂为中心,触之有弹性感及轻度压痛,腮腺管口红肿。 可并发颌下腺炎、舌下腺炎、睾丸炎、脑膜脑炎、胰腺炎等。 不典型病例可无腮腺肿胀,而仅出现脑膜脑炎、睾丸炎、颌下腺炎或舌下腺炎。 [检查诊断] 冬春季节,当地有本病流行;或于病前2~3周内有与流腮患者接触史。 [治疗] 一般治疗。重症应卧床休息,直到体温正常,腮腺肿消。予半流质或软食,避免吃酸性食物。常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药物治疗。干扰素有抗病毒功效。本病一般不用抗菌素,在高热、头痛及腮腺疼痛厉害时,可在医生治到下口服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等。 [外敷疗法] 鲜蒲公英一把,捣烂后用鸡蛋清调匀敷患处。 绿豆粉研细,用蛋清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每日数次,可治腮腺炎,一般4天左右可愈。 马铃薯1个,以醋磨汁擦患处,干后再擦,不间断。 仙人掌外贴法。取新鲜仙人掌用针剖开,以切面或捣泥外敷患处。每日更换1次。 [预防与调理] 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可采用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肌注预防。对易感者采用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做喷喉或气雾吸入,保护率可达100%。有接触史的儿童,可用板蓝根15~30克煎服,或板蓝根冲剂冲服,连服3~5天。 发现儿童患病应及时隔离治疗,至腮肿消退5天左右为止。对患者要尽快隔离,并限制活动量,嘱其卧床休息。要多喝白开水。经常用淡盐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 患病期间要吃流质及软食,如绿豆粥、绿豆汤或大米粥、菜粥等。避免酸性食物和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油腻食品尽量少吃或不吃,如巧克力、冰淇淋、油炸食品等。

流行性腮腺炎教案

流行性腮腺炎培训教案 教学内容:病因及发病机制、护理、治疗及预防 教学目标:掌握:腮腺炎的病因、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熟悉:腮腺炎的治疗和预后;了解:腮腺炎的发病机制。 概念: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腮腺的非化脓性炎症性肿胀、疼痛、发热等。除此以外,常可累计其他腺体组织或脏器及神经系统,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大多预后良好,极少死亡。 一、病源学腮腺炎病毒属副粘病毒科。单股RNA病毒。对腺体和神经组织有亲和性。本病毒抵抗力弱,不耐热,一般室温下,经2-3天其传染性消失。对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敏感。强紫外线下仅活半分钟,甲醛溶液、30%来苏尔、75%乙醇等接触2~5分钟灭活,但耐寒。人是唯一的病毒宿主。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腮肿前7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腮腺炎表现,仅有其它器官受累者,唾液及尿亦可检出病毒。 2.传播途径:本病毒在唾液、鼻咽分泌物中通过飞沫传播。亦可接触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流产的发生率也增加。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90%病例发生于1~15岁,尤其5~9岁的儿童。1岁以内婴儿很少患病。成人中80%曾患过显性或隐性感染。儿童患者无性别差异,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 4.流行特征:本病分布全球,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为主。可呈流行或散发。在儿童集体机构、部队以及卫生条件不良的拥挤人群中易造成暴发流行。 三、发病机制 在腮腺肿胀前7天至肿胀出现后9天均有传染性。传播途径主要为通过唾液飞沫吸入,侵入口腔和鼻粘膜,在上呼吸道上皮组织内繁殖,形成病毒血症,再侵犯腮腺、颌下腺、舌下腺、胰腺、性腺等腺体,也可涉及神经组织及其他器官。 病理:为非化脓性炎症改变。腮腺腺体及其周围组织充血、肿胀及水肿,被膜上可见点狀出血,腺泡细胞呈混浊肿胀或坏死碎解,腺体间质有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腮腺管水肿,管腔中有脱落的坏死上皮细胞堆积,阻碍了唾液的排出,使其滞留在腺体内,致使唾液内的淀粉酶经淋巴系统流入血液,故而血液中的淀粉酶含量增高,并从尿中排出。受病毒侵犯的睾丸曲细精管上皮充血、出血和淋巴细胞浸润,间质有水肿及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物。胰腺充血、水肿,胰岛可见轻度退化及脂肪性坏死改变。脑部的病变白质较灰质为重,神经细胞变性等。 四、临床表现 (一)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多数无前驱症状,少数病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知识讲座精选版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知 识讲座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流行性腮腺炎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2013年3月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常识紧急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以5—15岁患者多见,2岁以下,40岁以上很少发病。 腮腺炎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尤其在春季发病较为集中。但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常在学校、幼儿园中爆发。 腮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传播。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和感染了腮腺炎病毒但未发病的隐性感染者。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的唾液中有大量的腮腺炎病毒,腮腺炎病毒随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的唾液排出体外后,散播在空气中,吸进了含有腮腺炎病毒的空气的人,如果抵抗腮腺炎病毒的能力不强,就有可能患腮腺炎。 本病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后,大约半个月发病,这种病起病较急,前驱期较短,有畏寒、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状,此期持续数小时至两天后,腮腺开始肿胀,同时伴有发热、头痛及食欲不佳等全身症状。患者的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畏寒、咽痛、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一般三天左右达到高峰。高峰时一侧或两侧腮腺部肿胀,腮腺肿胀以耳垂为中心逐渐向四周扩大,局部疼痛、过敏,吃干硬或酸性食物使唾液大量分泌时,肿胀疼痛更为明显,腮腺肿胀全过程约7——12日。可影响吃饭,该病严重时可引发脑膜炎,脑炎,导致瘫痪,癫痫。如青春期发育后感染腮腺炎病毒也可能伴发卵巢炎或睾丸炎,并可能导致患者成年后不孕,不育。 人群对腮腺炎病毒具有普遍的易感性,一次感染后可获得持久性的免疫,很少有二次感染者。

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常规之欧阳家百创编

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常规 欧阳家百(2021.03.07) 【概念】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伴咀嚼受阻为特征。 【病因】腮腺炎病毒属副粘液病毒,是单股核糖核酸病毒,呈圆形,直径为100~200nm。 【临床表现】 1、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 2、⑴前驱期: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 ⑵发病1-2天后:颧骨或耳部疼痛,唾液腺肿大、体温上 升,腮腺一侧肿大后2-4天累及对侧。肿大特点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使下颌骨边缘不清。腮腺下的皮下软组织水肿,局部皮肤发亮,疼痛明显。唾液腺管的阻塞使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 3、脑膜炎:头痛、嗜睡、脑膜刺激症 4、睾丸炎:常见于腮腺肿大开始消退时病人又出现发热,睾丸 明显肿胀和疼痛,单侧、持续3-5天,10天内好转。 5、卵巢炎:5%成年妇女,出现下腹疼痛。 6、胰腺炎:腮腺炎合并胰腺炎的发病率小于10%。 【辅助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记数正常或稍有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血、尿淀粉酶测定:90%患者血清淀粉酶有轻、中度增高。 3、脑脊液:白细胞增高。 4、抗体、抗原检查。 5、病毒分离。 【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卧床,进流食,避免进食酸性饮料。 2、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5-7天。 3、对症:镇痛药。 4、肾上腺皮质激素:重症5-10毫克地塞米松5-7天。 【护理要点】 1、注意口腔卫生,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 2、卧床休息,给予流质饮食,避免酸性饮料。 3、疼痛严重者,帮助其进行腮肿局部冷敷。 4、给予富有营养,易于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如稀饭、面条 等。 5、实行呼吸道隔离,隔离期自发病开始到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 止,一般不少于10天。 【护理问题】1疼痛:头疼与病毒感染有关。 2体温过高:与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腮腺炎症有关。 3有传播感染的危险:抵抗力低下有关。 【健康指导】 1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有关腮腺炎的症状:发热、腮腺非

最新小学预防流行性腮腺炎主题班会教案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预防流行性腮腺炎主题班会教案 授课班级:四(4)班授课教师:陈义凤2018年10月8日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流行腮腺炎(又称"痄腮")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且多在冬、春季流行。 2、教育学生消除恐惧心理,认识腮腺炎并不可怕,只要认真预防,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就能达到防病的目的。 活动过程: 1、导入故事导入:冬冬清晨起来就感觉自己的头昏昏的,耳底疼,腮帮子也疼,并且好像还有一点点发烧似的,他以为自己感冒了。他的一边腮部又红又肿,疼得什么东西都不能吃,因为嘴巴已张不开了。妈妈发现冬冬病了,急忙带他去医院。医生表扬了冬冬不怕苦、爱学习的精神,但也告诉他,得了这种流行性传染病,是不能到集体中去的,以免传染给别人。 师: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冬冬患的这种流行性传染病是什么病吗?它对人体有哪些危害?怎样预防和治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2.了解腮腺炎及其传播途径。 师:腮腺炎就是人们常说的"痄腮",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得了腮腺炎很痛苦,不仅腮部肿胀不能吃东西,而且会引起头痛、耳底疼痛等。哪位小朋友得过这种病?能说说当时的感受吗? (2)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3):得过一次腮腺炎就可以终身免疫,也就是不会再患此病。腮腺炎是怎样传播的呢?它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腮腺炎病毒会藏在唾液里,唾液飞到哪儿,病毒就传播到哪儿,因此它传播的速度很快,范围也很大。 ①腮腺炎病人→飞沫在空中飘荡→被健康人吸人→患病。 ②在腮腺炎病人的家里→健康人去探视→吸人含有病毒的空气或触摸器具和吃东西→患病。 ③提问:你知道腮腺炎是怎样传播的吗? (4)讨沦:如果我们班里有一位小朋友得了腮腺炎,那么周围的小朋友会受到什么影响?为什么? (5)小结:腮腺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如果一个小朋友得了腮腺炎,那么其他小朋友也极容易患病。 3、认识、了解腮腺炎的症状及危害。 (1)、描述腮腺炎的症状。 (2)、讲述:腮腺炎的危害。患了腮腺炎的小朋友除了两腮红肿一碰就疼外,同时还伴有发烧、头痛、不想吃东西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起其他并发症。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常识紧急预防(优.选)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常识紧急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以5—15岁患者多见,2岁以下,40岁以上很少发病。 腮腺炎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尤其在春季发病较为集中。但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常在学校、幼儿园中爆发。 腮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传播。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和感染了腮腺炎病毒但未发病的隐性感染者。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的唾液中有大量的腮腺炎病毒,腮腺炎病毒随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的唾液排出体外后,散播在空气中,吸进了含有腮腺炎病毒的空气的人,如果抵抗腮腺炎病毒的能力不强,就有可能患腮腺炎。 本病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后,大约半个月发病,这种病起病较急,前驱期较短,有畏寒、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状,此期持续数小时至两天后,腮腺开始肿胀,同时伴有发热、头痛及食欲不佳等全身症状。患者的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畏寒、咽痛、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一般三天左右达到高峰。高峰时一侧或两侧腮腺部肿胀,腮腺肿胀以耳垂为中心逐渐向四周扩大,局部疼痛、过敏,吃干硬或酸性食物使唾液大量分泌时,肿胀疼痛更为明显,腮腺肿胀全过程约7——12日。可影响吃饭,该病严重时可引发脑膜炎,脑炎,导致瘫

痪,癫痫。如青春期发育后感染腮腺炎病毒也可能伴发卵巢炎或睾丸炎,并可能导致患者成年后不孕,不育。 人群对腮腺炎病毒具有普遍的易感性,一次感染后可获得持久性的免疫,很少有二次感染者。 由于腮腺炎的流行速度不如流感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强烈,临床表现较轻,病死率低,常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在首例腮腺炎发病后,由于缺乏积极的防治措施而造成流行,而控制流腮的传播流行是需要卫生部门、学校、家长和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 为了防止流腮的传播流行,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一、高度警惕,发现流腮患者,要详细登记传染病卡片,在12小时内完成上报工作。 二、疾病控制科接到疫情报告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指导患者的隔离措施。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三、在冬春季节要坚持教室的通风、空气消毒;要保证餐饮具和玩具的消毒,密切观察孩子出勤情况。 四、患了腮腺炎应尽快请医生作隔离治疗,患病期暂时不要去上学,在家里或医院接受隔离治疗。患者可以口服板兰根,主意保持口腔卫生,多饮水,吃容易消化的半流质食

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常规之令狐文艳创作

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常规 令狐文艳 【概念】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伴咀嚼受阻为特征。 【病因】腮腺炎病毒属副粘液病毒,是单股核糖核酸病毒,呈圆形,直径为100~200nm。 【临床表现】 1、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 2、⑴前驱期: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 ⑵发病1-2天后:颧骨或耳部疼痛,唾液腺肿大、体温 上升,腮腺一侧肿大后2-4天累及对侧。肿大特点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使下颌骨边缘不清。腮腺下的皮下软组织水肿,局部皮肤发亮,疼痛明显。唾液腺管的阻塞使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 3、脑膜炎:头痛、嗜睡、脑膜刺激症 4、睾丸炎:常见于腮腺肿大开始消退时病人又出现发热, 睾丸明显肿胀和疼痛,单侧、持续3-5天,10天内好转。 5、卵巢炎:5%成年妇女,出现下腹疼痛。 6、胰腺炎:腮腺炎合并胰腺炎的发病率小于10%。 【辅助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记数正常或稍有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

多。 2、血、尿淀粉酶测定:90%患者血清淀粉酶有轻、中度增 高。 3、脑脊液:白细胞增高。 4、抗体、抗原检查。 5、病毒分离。 【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卧床,进流食,避免进食酸性饮料。 2、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5-7天。 3、对症:镇痛药。 4、肾上腺皮质激素:重症5-10毫克地塞米松5-7天。【护理要点】 1、注意口腔卫生,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 2、卧床休息,给予流质饮食,避免酸性饮料。 3、疼痛严重者,帮助其进行腮肿局部冷敷。 4、给予富有营养,易于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如稀饭、面 条等。 5、实行呼吸道隔离,隔离期自发病开始到腮腺肿大完全消 退为止,一般不少于10天。 【护理问题】1疼痛:头疼与病毒感染有关。 2体温过高:与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腮腺炎症有 关。 3有传播感染的危险:抵抗力低下有关。

最新2020--2020年学校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应急预案

2020--2020年学校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应急预案 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应急预案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也可发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病征,病毒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因此,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症状.为进一步做好我校2018年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工作,降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2012年省卫生厅下发的《陕西省流行性腮腺炎检测方案》及鸡疾控发〔2013〕6号《关于加强二〇一三年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经校长授权,校委会成员讨论研究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做好流行性腮腺炎病的防控工作,以科学的观点,人本的意识,和谐的主题为中心,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管理和应急机制,切实做到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二、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学校是人群聚集的地方,一旦发生流行性腮腺炎,将会给学校带来严重的恶果,给家长、社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高度认识做好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校园板报、小广播、班会、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真正使每一位师生对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有高度的认识,上下一致,齐心协力,严防流行性腮腺炎传染病在学校发生和流行.加强领导,把管理落到实处,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学校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玖塔 职责:负责具体日常工作及全校流行性腮腺炎事件卫生应急处理的领导和指挥协调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应急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副组长:罗世雄甫果官却力智王志孝李加杨本仁轻王志军

流行性腮腺炎

模块五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任务4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护理 【案例】 小儿,5岁,双侧腮腺肿大,表面不红,有触痛,患病3天后,小儿出现高热不退, T:39.5℃,头痛,频繁呕吐,呕吐呈喷射状,前囟隆起,骨缝裂开。 临床诊断:流行性腮腺炎, 思考: 1.此小儿最可能出现了哪种并发症? 2.首优的护理诊断是什么?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职业能力:掌握对流行性腮腺炎小儿肿大腮腺及睾丸护理的能力。 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3.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流行性腮腺炎小儿病情评估的能力,传染病管理方案制定的 能力;与小儿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备为流行性腮腺炎小儿制定健康指导方案的能力。 【新课讲解】 一、概念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腮腺的非化脓性炎症性肿胀、疼痛、发热等。除此以外,常可累计其他腺体组织或脏器及神经系统,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大多预后良好,极少死亡。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腮腺炎病毒属副粘病毒科。单股RNA病毒。对腺体和神经组织有亲和性。本病毒抵抗力弱,不耐热,一般室温下,经2~3天其传染性消失。对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敏感。强紫外线下仅活半分钟,甲醛溶液、30%来苏尔、75%乙醇等接触2~5分钟灭活,但耐寒。人是 唯一的病毒宿主。 病理:为非化脓性炎症改变。腮腺腺体及其周围组织充血、肿胀及水肿,被膜上可见点狀出血,腺泡细胞呈混浊肿胀或坏死碎解,腺体间质有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腮腺管水肿,管腔中有脱落的坏死上皮细胞堆积,阻碍了唾液的排出,使其滞留在腺体内,致使唾液内的淀粉酶经淋巴系统流入血液,故而血液中的淀粉酶含量增高,并从尿中排出。受病毒侵犯的睾丸曲细精管上皮充血、出血和淋巴细胞浸润,

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

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 发表时间:2014-05-26T10:34:45.0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6期供稿作者:黄金文[导读]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期一种常见的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病变,以腮腺非化脓性肿痛为主要特征,其他唾液腺亦可累及。 黄金文(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 163712)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6-0215-01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期一种常见的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病变,以腮腺非化脓性肿痛为主要特征,其他唾液腺亦可累及。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从2011年7月~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18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中男性患儿12例,女性患儿6例。年龄在5~1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8岁。血象检查白细胞数大多正常或稍增高,分类可见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血清及尿淀粉酶活力与腮腺肿胀程度平行,一般2周左右恢复正常。约90%的病人血、尿淀粉酶轻至中度增高。病原免疫学检查,患者唾液、脑脊液、尿或血中可分离出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特异性IgM阳性提示近期感染。 1.2方法说结果: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主要为对症处理。急性期避免刺激性食物,多饮水,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和半流质饮食。早期可试用利巴韦林15mg/(kg?d)静脉滴注,疗程5~7天,并发脑膜脑炎者给予镇静、降颅压等治疗,并发睾丸炎时应局部冰敷并用阴囊托将睾丸抬高减轻疼痛,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治疗3~7天。结果:18例患儿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预后良好。 2 护理措施 2.1减轻疼痛给予患儿半流质、软食,保证充足营养及液量供给。避免酸、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继发感染。腮腺局部可予冷敷或中药涂敷,或采用氦氖激光局部照射减轻局部症状。 2.2降低体温注意休息,多饮水,高热患儿给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温水或酒精擦浴或小剂量退热剂应用,注意监测体温。 2.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变化,有无呕吐、头痛、烦躁、颈项强直等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注意观察睾丸有无肿大、触痛,邻近皮肤水肿、发红。并发睾丸炎可给予局部冰敷并用阴囊托将睾丸抬高减轻疼痛,或遵医嘱采用药物治疗。 2.4预防感染传播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对其呼吸道的分泌物及其污染物应进行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集体机构可采用紫外线消毒。对易感儿童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流行期间给予腮腺炎高价免疫球蛋白。 2.5健康教育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无并发症时可在家隔离治疗,指导家长做好隔离、用药、饮食、退热及局部护理和病情观察,若有异常情况出现应及时就诊。 3 讨论 询问本地区有无流行性腮腺炎流行及发病前有无与腮腺炎患儿接触史和疫苗接种史。评估腮腺肿痛特点,其疼痛与进食和咀嚼是否有关,局部皮肤是否发红、感觉过敏,有无胀痛和压痛,腮腺导管开口处有无红肿,压之有无脓性分泌物等。腮腺炎可伴多腺体受累,注意检查颌下腺、睾丸有无肿大,有无神经系统体征和发热情况。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传染病,好发于学龄儿童。本病预后良好,伴有脑炎、肾炎、心肌炎者偶有死亡,应积极预防。应注意评估家长对疼痛的认识及护理能力。目前部分地区在小儿生后14个月常规给予减毒腮腺炎活疫苗或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MMR),99%可产生抗体,已获满意效果。潜伏期12~25天,平均18天。前驱期,一般较轻,可有发热、头痛、肌痛(特别是颈部)、厌食、不适和呕吐。病儿可诉“耳痛”,咀嚼时加剧。此期很短,数小时至1~2天。腮腺肿胀期,腮腺逐渐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大,边缘不清,表面皮肤不红,触之有弹性感,有疼痛及触痛,张口和咀嚼特别是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腮腺导管开口红肿,通常一侧腮腺先肿大,数日内对侧肿大。腮腺肿大1~3天达高峰,4~5天后腮腺逐渐缩小,整个过程6~10天。此期患儿仍可有中度发热。颌下腺、舌下腺、颈淋巴结可同时受累。神经系统并发症,腮腺炎病毒是嗜神经组织病毒,脑膜脑炎是腮腺炎最常见的并发症。常发生于腮腺炎后3~10天,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少数患儿可发生惊厥。预后良好,偶见死亡及神经系统后遗症者。生殖系统,睾丸炎是男孩常见的并发症,青春前期少见,症状出现在腮腺炎肿胀4~8天,临床症状为发热、寒战、头痛、恶心、下腹痛,睾丸肿痛和变硬,邻近皮肤水肿、发红,大多数病例有附睾受累。病程3~7天。7%青春后期女性患者可并发卵巢炎,有发热、呕吐、下腹疼痛及压痛,但不影响日后生育功能。腮腺炎病毒属副黏液病毒,基因组为单股副链RNA病毒,该病毒仅有1个血清型,自然界中人是本病毒唯一宿主。腮腺炎病毒在外界抵抗力弱,福尔马林或紫外线均能将其杀灭,加热至55~60℃20min或乙醇2~3min失去感染性,但耐低温。腮腺炎病毒经口鼻侵入机体后,在上呼吸道上皮细胞内繁殖,引起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如淋巴细胞浸润、血管通透性增加及IgA分泌等。然后侵入血液,引起病毒血症,播散人不同器官,如腮腺、舌下腺、颌下腺、生殖腺、中枢神经系统等;病理改变是腮腺非化脓性炎症,包括间质水肿、点状出血、淋巴细胞浸润和腺泡坏死等。因腮腺导管阻塞,唾液淀粉酶排出受阻而血和尿中淀粉酶增高,睾丸、胰腺等亦可发生非化脓性炎症改变。流行性腮腺炎呈全球性分布,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节多见。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病人在腮腺肿大前7天至腮腺肿大后9天可从唾液中排出病毒,隐性感染者排毒时间与病人一样。病毒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污染物传播。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具有持久免疫。 参考文献 [1]罗钻弟,罗月华,刘全妹.流行性腮腺炎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3. [2]崔焱.儿科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10

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知识宣传单

流行性腮腺炎预防宣传 腮腺炎的特有症状:首先是腮腺肿大,一般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一般持续7-10天,常一侧先肿大2-3天后,另一侧也出现肿大,并伴有疼痛和热感。在张口及咀嚼时疼痛加重。肿痛约一周后消退。腮腺肿大时大部分有3-5天的发烧。腮腺肿大后,一定要严格隔离。直到腮腺肿大完全消失3天后才可以解除隔离。 1、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腮腺炎表现而有其它器官如脑或睾丸等症状者则唾液及尿亦可检出病毒。 2、传播途径:本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其传染力较麻疹水痘为弱。另外有些人感染后有轻型症状或无症状属隐性感染者也同样具有传染性。 3、易感性:普遍易感,其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 流行性腮腺炎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介绍: 腮腺炎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 在家庭护理方面,提醒患儿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孩子患了腮腺炎后,要与健康儿童隔离,暂停上学,隔离休息,以免传染。要隔离至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病儿用过的食具、毛巾等可煮沸消毒,病儿的居室经常通风换气,这样既能使居室内空气新鲜,又可以达到消毒目的。 2、卧床休息。重症病儿因高热,精神及体力都很差,应当卧床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有助于康复。轻症的病儿,常常不能引起家长的重视,不注意对他们进行隔离与护理,任其自由活动,造成疾病传播。病儿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容易导致发生并发症。 3、合理的饮食。应给病儿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或软食,不要给病儿吃酸、辣、甜味过浓及干硬食物,因为这些食品易刺激腮腺使腮腺分泌增加,刺激已红肿的腮腺管口,使疼痛加剧。 4、发热及腮肿局部的护理。对于发热39℃以上的病儿,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的方法退热,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和清热解毒的中药。在腮肿的早期,可用冷毛巾局部冷敷,使局部血管收缩,从而减轻炎症充血的程度,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在这里我们要告诉家长们的是,流行性腮腺炎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接种腮腺炎疫苗(或含腮腺炎成分的联合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另外,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锻炼,增强体质等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家长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多的地方去,更不要到腮腺炎病人家串门;对接触过腮腺患儿的孩子要密切观察,口服板蓝根冲剂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对儿童活动较密集的场所用食醋熏蒸或每天打开窗户让空气对流半小时。

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常规

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常规 【概念】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伴咀嚼受阻为特征。 【病因】腮腺炎病毒属副粘液病毒,是单股核糖核酸病毒,呈圆形,直径为100~200nm。 【临床表现】 1、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 2、⑴前驱期: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 ⑵发病1-2天后:颧骨或耳部疼痛,唾液腺肿大、体温上升,腮腺一侧 肿大后2-4天累及对侧。肿大特点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使下颌骨边缘不清。腮腺下的皮下软组织水肿,局部皮肤发亮,疼痛明显。唾液腺管的阻塞使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 3、脑膜炎:头痛、嗜睡、脑膜刺激症 4、睾丸炎:常见于腮腺肿大开始消退时病人又出现发热,睾丸明显肿胀和 疼痛,单侧、持续3-5天,10天内好转。 5、卵巢炎:5%成年妇女,出现下腹疼痛。 6、胰腺炎:腮腺炎合并胰腺炎的发病率小于10%。 【辅助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记数正常或稍有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血、尿淀粉酶测定:90%患者血清淀粉酶有轻、中度增高。 3、脑脊液:白细胞增高。 4、抗体、抗原检查。 5、病毒分离。 【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卧床,进流食,避免进食酸性饮料。 2、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5-7天。 3、对症:镇痛药。 4、肾上腺皮质激素:重症5-10毫克地塞米松5-7天。 【护理要点】 1、注意口腔卫生,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 2、卧床休息,给予流质饮食,避免酸性饮料。 3、疼痛严重者,帮助其进行腮肿局部冷敷。 4、给予富有营养,易于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如稀饭、面条等。 5、实行呼吸道隔离,隔离期自发病开始到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一般不 少于10天。 【护理问题】1疼痛:头疼与病毒感染有关。 2体温过高:与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腮腺炎症有关。 3有传播感染的危险:抵抗力低下有关。

学校关于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实施方案

阳平镇第二九年制学校 关于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实施方案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早期病人和隐形感染者,通过飞沫吸入进行传播,一般接触传染源2-3周发病,临床以腮腺的急性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常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呈半球形,可伴发脑膜炎、胰腺炎及睾丸炎等。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流行性腮腺炎传染病,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组织,明确责任 成立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工作任务,分层管理,分级负责,提前做好预防、宣传教育工作。 组长:赵键 副组长:刘明刚 成员:周红宝张春良杨雪静各班主任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本 学校腮腺炎传染病的防控,立足于预防为主,防控结合,抓早、抓小,强化信息收集,力争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班主任老师为各班疫情报告责任人,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及时上报给学校政教处,并配合做好教室的消毒等工作。 三、疫情报告 (一)、报告内容及时限 1、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烧、呼吸急促等症状时,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联系家长带孩子就诊,并将情况报告校政教处;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一周内同一班级有2名及以上,或者学校出现5名及以上学生患腮腺炎,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二)报告方式 当出现符合报告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快捷的通讯

方式(电话、传真等)向阳平镇教育组、疾控中心、教体局报告。 四、疫情处置。 (一)散发腮腺炎疫情处置 1、对于无并发症单个病例可以居家隔离治疗者,要求患病学生必须每天到医疗机构接受医学观察和必要的治疗,观察、治疗期间每天上、下午检测体温。 2、复课的程序:待腮腺炎痊愈(腮腺肿胀10天)后由就诊医疗机构签写复课证明,如无异常可复课。 (二)腮腺炎聚集性发病处置 当发生腮腺炎聚集性发病、暴发或流行时,学校应及时向疾控中心报告,并依据应急预案和操作技术规范组织人员与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展防控工作。 1、控制传染源 (1)、安排腮腺炎发病学生立即进行隔离治疗,防止蔓延扩散,,给家长讲清利害关系,必须等学生痊愈后(发病之日起10天)方可复课。 (2)、可根据疾控中心的疫情处理意见,上报教体局后对集中发病的班级或全校停课,在停课期结束时由疾控中心评估疫情后决定是否复课。 (3)、加强晨检和午检工作,每日认真做好筛查工作,凡发现有腮腺炎可疑症状的学生,要求其立即到医院就诊治疗。并将结果每日报疾控中心和教体局,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报。 2、切断传播途径 (1)、消毒 化学消毒:使用“84”消毒液和过氧乙酸进行消毒处理。地面、墙壁、门窗消毒:使用“84”消毒液配制成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擦拭或喷洒,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天不少于2次。空气消毒可用2%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作用30min---60min. 熏艾条消毒。 (2)、减少感染机会 教室在上课期间,可将逆风向侧的窗户半开(冬季一般为北方,

小学预防流行性腮腺炎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流行性腮腺炎主题班会教案 授课班级:四(4)班授课教师:陈义凤2018年10月8日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流行腮腺炎(又称"痄腮")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且多在冬、春季流行。 2、教育学生消除恐惧心理,认识腮腺炎并不可怕,只要认真预防,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就能达到防病的目的。 活动过程: 1、导入故事导入:冬冬清晨起来就感觉自己的头昏昏的,耳底疼,腮帮子也疼,并且好像还有一点点发烧似的,他以为自己感冒了。他的一边腮部又红又肿,疼得什么东西都不能吃,因为嘴巴已张不开了。妈妈发现冬冬病了,急忙带他去医院。医生表扬了冬冬不怕苦、爱学习的精神,但也告诉他,得了这种流行性传染病,是不能到集体中去的,以免传染给别人。 师: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冬冬患的这种流行性传染病是什么病吗?它对人体有哪些危害?怎样预防和治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2.了解腮腺炎及其传播途径。 师:腮腺炎就是人们常说的"痄腮",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得了腮腺炎很痛苦,不仅腮部肿胀不能吃东西,而且会引起头痛、耳底疼痛等。哪位小朋友得过这种病?能说说当时的感受吗? (2)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3):得过一次腮腺炎就可以终身免疫,也就是不会再患此病。腮腺炎是怎样传播的呢?它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腮腺炎病毒会藏在唾液里,唾液飞到哪儿,病毒就传播到哪儿,因此它传播的速度很快,范围也很大。 ①腮腺炎病人→飞沫在空中飘荡→被健康人吸人→患病。 ②在腮腺炎病人的家里→健康人去探视→吸人含有病毒的空气或触摸器具和吃东西→患病。 ③提问:你知道腮腺炎是怎样传播的吗? (4)讨沦:如果我们班里有一位小朋友得了腮腺炎,那么周围的小朋友会受到什么影响?为什么? (5)小结:腮腺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如果一个小朋友得了腮腺炎,那么其他小朋友也极容易患病。 3、认识、了解腮腺炎的症状及危害。 (1)、描述腮腺炎的症状。 (2)、讲述:腮腺炎的危害。患了腮腺炎的小朋友除了两腮红肿一碰就疼外,同时还伴有发烧、头痛、不想吃东西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起其他并发症。 (3)讨论:腮腺炎除了影响病人的进食,令人疼痛不已.发烧,呕吐之外,还能引起其他疾病,你们知道吗? (4)讲述:儿童患腮腺炎时的常见并发症是脑膜脑炎。预防、治疗腮腺炎的方法。 4、谈话:我们已知道腮腺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那么应当怎样进行预防和治疗呢? (2)讨论:根据腮腺炎病毒的传播方式,我们怎样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讨论,畅说) 5、明理导行。加深对冬、春两季流行病的认识和了解,知道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教育并指导儿童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的侵害(包括SARS)。患了腮腺炎(或其他流行病)虽然很痛苦,但不能惧怕它,而应以积极的态度配合医生治疗,卧床休息,多喝开水,采用少吃多餐的方式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腮腺炎一般经过7一12天的治疗与休息就会好的。在流行病多发的季节里,小朋友们要尽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因为许多呼吸道传染病都有潜伏期,往往看似健康的人,实际上已是病毒携带者了。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护理练习题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护理 一、A1 1、对无并发症的急性腮腺炎患儿,正确的隔离方式是 A、保护性隔离 B、接触隔离 C、血液隔离 D、消化道隔离 E、家中隔离 2、对于接触过流行性腮腺炎的易感儿童,应对其观察的时间是 A、1周 B、2周 C、3周 D、4周 E、5周 二、A2 1、患儿女,7岁,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护士指导家长为女儿选择饮食正确的是 A、鼓励患儿多饮水 B、可每日给适量干果 C、可选择高纤维食品 D、可选择高热量的牛肉 E、选择刺激唾液分泌的酸味食物 2、患儿,6岁,高热2天,腮腺肿大2天。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其血清特异性抗体增高的是 A、SIgA B、抗核抗体 C、IgE D、IgG E、IgM 3、患儿女,6岁,患流行性腮腺炎第3天,高热不退,头痛,呕吐。护士考虑该患儿可能并发了 A、喉炎 B、胰腺炎 C、心肌炎 D、脑膜脑炎 E、支气管炎 4、患儿男,7岁,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护士给予健康指导不正确的是 A、鼓励患儿多饮水 B、睾丸肿痛时可用丁字带 C、忌酸、辣、硬而干燥的食物 D、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无特殊疗法 E、如合并脑膜脑炎,则应长期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 三、A3/A4

1、患儿男,6岁。发热伴右耳下疼痛3天,腹痛半天,入院,查体:体温40℃,右腮腺肿胀压痛明显,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 <1> 、护士考虑该患儿可能是 A、腮腺炎并发脑膜炎 B、腮腺炎并发胰腺炎 C、腮腺炎并发睾丸炎 D、腮腺炎并发卵巢炎 E、腮腺炎并发胃肠炎 <2> 、为进一步诊断应立即协助医生做的检查是 A、尿常规 B、血常规 C、血、尿淀粉酶 D、便常规 E、脑脊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