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九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生物与环境》测试题浙教版

春九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生物与环境》测试题浙教版
春九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生物与环境》测试题浙教版

第 2 章 生物与环境

检测题

本检测题满分: 100 分,时间: 60 分钟

一、选 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分。)

1. ( 2013·黑龙江大庆) “人间 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你认为影响山上桃花迟开 的因素是什么?( )

A. 光

B. 温度

C. 水分

D. 土壤

2. ( 2013·黑龙江大庆)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很大的一类生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绿色植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B. 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C. 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氧和水等物质的循环发挥重要作用

D.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影响氧循环,通过呼吸作用参与水循环

C.湖中的鲤鱼、鲫鱼

D. 照射到湖中的阳光

4. ( 2014·广东)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相互联系

B .生态系统多样并且相互联系

C .各类生态系 统共用阳光、空气等

D .各种生物都能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存在

5. 微山湖是江北最大的淡水湖,有“日进斗金”的美誉。下列关于微山湖的描述中 ,属于生 态系统的是( )

A. 微山湖中的水

B. 微山湖中的荷花

C.微山湖中的全部鲤鱼

D. 微山湖

6. ( 2013·湖北黄石)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 .草→兔→狐 B .泥→小虾→小鱼→大鱼

C .蝉→螳螂→黄雀

D .田鼠→猫头鹰

7.

(2014·湖南益阳) 下列有关生物圈、 生态系统以及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生物圈包括全部的大气圈、岩石圈和水圈

B. 外界干扰超出了一定范围,生态系统可能被破坏

C. 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D. 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3. 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城的清风湖经过综合治

理, 开放。下列属于清风湖生态系统中的生产

者的是( A. 湖中的细菌、真菌

B. 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 已正式向市民

8. 右图中的动物③与动物②之间的关系是( )

A. 捕食

B. 竞争

C.合作

D. 互不影响

9. 人类作为生物 圈中的重要一员, 其

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 越大。那么,人类在生物圈中扮演的角色是( ) A.生产者

B. 消费者

C.分解者

D. 生产者和消费者

10.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甲、乙、丙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

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B.乙是生产者,甲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C.丙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

D.甲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

11. 有关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与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是单向的

B.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上的生物获得的能量越少

C.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越多,第三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少

D.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越多

12. 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有这样一条食物链:青草→昆虫→蛙→蛇。请说出该食物链中流入哪一种生物体内的能量最少?()

A.青草

C.蛙

B. 昆虫

D. 蛇

13.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①表示动物体内能量流向植物

B.③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C.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

D.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14.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

定。下图体现了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②表示呼吸作用

B.乙固定能量的多少决定丙、丁的数量多少

C.乙、丙、丁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

D.能量沿食物链流动,在丁这一级积累最多

15.森林生态系统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较,森林生态系统()

A.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

B.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简单

C.动植物种类和营养结构单一

D.动植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复杂

16.下列四组生物中,能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的是()

A.高粱和大豆

C.莲花和紫菜

B. 猎豹和猕猴

D. 丹顶鹤和仙人掌

17.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在一定地域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及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D. 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所以生态系统不会遭到破坏

18. 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 19. (2014·安徽)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非生物成分

20. 下列措施能增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的是( )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 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

C. 增加生物的种类

D. 减少生物的种类

21. ( 2013 ·江苏南通)农药可以杀灭害虫,但某些农药不易降解,容易在生物体内积 累。农药逐级富集主要是通过( ) A.水 B. 空气 C. 食物链

D. 土壤 22.

2014福建泉州)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豆田里杂草丛生影响豆的产量,草与 豆苗之间的关系属于(

) A.捕食

B. 共生

C. 寄生

D. 竞争 23.

广东) 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 ) A .食物链、食物网 B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 .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D .阳光、空气、

水分等 24. ( 2014·湖南湘潭)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最终把生物部分的有机物还原成自然环境中无 机物的是(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不能确定

25. ( 2014·湖南益阳)沼泽属于下列哪一类生态系统?( )

A. 淡水生态系统

B. 海洋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 湿地生态系统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50分。) 26. (7 分)(2013·江苏南通)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 分看,水稻属于 ,青蛙属于 。除了图中表示出 的成分外,该生态系统还应有 、非生物的物质 和能量。

(2)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它们相互交错形成 。请写出图中最短的一 条食物链: 。

3)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干扰时,各种生物的数量及比例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说

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27.(10分)2011年4 月,莱芜市雪野旅游区发生山林大火,大量树木、杂草被毁,林间生活的松毛虫、食虫鸟、猫头鹰、鼠、蛇、野兔等死伤无数。雪野旅游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工作任重道远。

(1)雪野旅游区森林生态系统由和两部分组成。

(2)树木和杂草等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固定太阳能。松毛虫、食虫鸟等动物属于该森林生态系统的。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一条由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

(3 )树木燃烧后的灰烬能为绿色植物的生长提供;生态系统中的[来也可将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

(4)雪野旅游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人人有责,我们中学生也不例外。请为恢复重建工作提出一条可行性建议。https://www.360docs.net/doc/1c13800865.html,

28.(12 分)前些年,我国西部的一些地区由于急于发展,过度开采资源,超载放牧牲畜,

使得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引起了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现在,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西部地区面临的最紧迫、最现实的问题。下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有条食物链。

(2)在牧草→鼠→狐狸→鹰这条食物链中,获得能量最少的生物是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草原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相对较弱的原因是。

(4)草原生态系统由于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的影响而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

(5)下图表示上图中某条食物链的各生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相对含量,请分析当乙的数量减少时,受到危害最严重的生物是。

A. 甲

B. 丙

C. 丁

D.

29.(9 分)以下是某水库中甲、乙、丙三种生物在某一时间段内相对

数量的关系图。三种生物之间能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请分析回答:

(1)写出上述三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若

要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应包含。

(2)若水库内第三营养级的生物获得15 千焦的能量,则最多要消

耗含千焦能量的第一营养级生物。

3)因某种因素造成水库中乙生物短期内数量骤减,一段时间内丙生物

将发生的数量变化

(4)调查发现,可能由于水库A 区水质变坏导致鱼类大量死亡。以下是为验证调查结果所做的相关实验,请帮助完善有关过程:

①取甲、乙两个相同的养鱼盆,甲盆放入适量的取自水库A 区的水,乙盆放入作对

照。

②准备同种大小相近的健康鱼若干条,随机取适量放入甲盆中,再取放入乙盆中,在相同条件下养殖一段时间后观察。

③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30.(20 分)生态学家对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植物、鼠类和食鼠动物的生物数量进行较长时间的跟踪调查后,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生物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植物属于,鼠类属于。除了图中

表示出的成分外,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有和非生物成分。

(2)图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它们相互交错形成的网状联系称为。

(3)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当草原鼠类数量由A 发展到B时,植物数量会,从而限制鼠群数量的继续增长;同时,食鼠动物的数量会,使鼠

群数量由B 变化到C,从而使草原植被逐渐得到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4)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去分析,图示三类生物中,储存能量最多的是储存能量最少的是。

第2 章生物与环境

参考答案

1.B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

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得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故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K] 2.D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的过程,叫做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氧和水等物质的循环发挥了重要作用。绿色植物还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碳—氧循环,通过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综上所述,A、B、C项叙述正确,

D 项叙述错误。

3.B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湖中的细菌、真菌是分解者;水草、睡莲是绿

色植物,属于生产者;鲤鱼、鲫鱼为动物,属于消费者;而照射到湖中的阳光属于非生物成分。

4.D 解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和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物圈中的

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生态系统的类型多样,生活在其中的生物不同,各个生态系统是相互联系的。阳光和空气等是每个生态系统都需要的非生物成分,且地球上只有一个太阳和大气层。

5.D 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无机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它包括生物成分

和非生物成分。微山湖中的水是非生物成分,微山湖中的荷花和全部鲤鱼只是生物成分,而微山湖中既有非生物成分,又有生物成分。

6.A 解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书写食物链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

是最高级消费者。(2 )要注意箭头的方向,应该从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3)一条食物链中的生物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一般一条食物链不超过 5 种生物。(4)食物链描述的是生物之间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所以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不参与构成食物链。A 项符合食物链的书写方法。 B 项中,泥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参与

构成食物链。C、D项中缺少生产者。

7.B 解析: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A 项错误;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外界的干扰超出了一定的范围,生态系统就有可能受到破坏,B 项正确;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土壤和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C 项错误;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由于相互争夺食物、配偶、巢穴等,所以会发生竞争关系;但是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也有合作关系,如蜜蜂、蚂蚁、狒狒、猕猴等。因此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既有竞争关系又有合作互助关系等,D 项错误。

8.A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是生产者,②和③是消费者,④是分解者。其中③以②为食,

所以③与②之间的关系是捕食。

9.B 解析:人类自身不能合成有机物,需要以生产者或其他消费者为食,因此人类应

属于消费者。

10. B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其他生

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故乙为生产者;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故甲为消费者;丙将乙、甲的遗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又被生产者所利用,所以丙为分解者。11. C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依次流动的,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

点。因此,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上的生物获得的能量越少。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越复杂,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越多。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越多,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也越多。

12. D 解析: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上一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营养级级别越高,获得的能量就越少。

13. A 解析:由图示分析可知:①表示植物体内的能量流向动物,而不是由动物流向植

物,因为生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最初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贮存在它制造的有机物中。

14. D 解析:乙既有二氧化碳的吸入也有二氧化碳的排出,可以判断乙为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固定能量的多少决定了消费者丙、丁的数量。乙、丙、丁之间形成的食物链可以表示为乙→丙→丁,能量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故丁积累的能量最少。过程①吸收二氧化碳,表示光合作用;②③放出二氧化碳,表示的是呼吸作用。

15. A 解析: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动植物种类繁多,

其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适应于森林环境;营养结构复杂,能够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而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由于干旱少雨,动植物种类较少,动物类群常发生剧烈变化。

16. A 解析:地球上的生态系

统是多种多样的,各个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各种不同的生物类群,这些生物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如果改变了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就不能生存下去。例如,森林中的猕猴不能像猎豹一样生活在草原上,淡水中的莲花不能生活在海水中,在沼泽中生活的丹顶鹤不适应沙漠环境。但是高粱和大豆都是农作物,它们都能够生活在农田内。

17. C 解析: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A 项错误;在一定地域内,所有的生物构成群落,生态系统是由一定地域中的生物及其无机环境构成的,B 项错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及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C 项正确;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

动调节能力,但如果外界干扰超过其自动调节能力的范围,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D项错误。

18. C 解析: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若将青蛙杀光,蝗虫会因为失去天敌的控制

而数量大增,蝗虫数量增加会导致生产者水稻大量减产甚至绝产,这样蝗虫又会因为食物的不足而数量急剧下降。

19. C 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

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的有机物,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因此真菌和细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0. C 解析:一个生态系统之所以能保持稳定,就是因为具有自动调节能力。而生态系统

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也就越强。增加生物的种类也就增大了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

21. C 解析: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流经食物链的有害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在生物体内逐渐积累而不易排出。随着营养级的升高,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的浓度增

大,因此受到危害最大的是食物链中的最高级消费者。

22.D 解析:草盛,即草多了,草吸收的水、无机盐就多;草还挤占豆苗的生存空间,遮挡

阳光影响豆苗的光合作用,导致豆苗生长缓慢,因此才有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景象。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故

D 项正确。

23.C 解析: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生态系统。从生态

系统的概念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土壤和水等。

24.C 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植

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A 项不符合题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B 项不符合题意;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C 项符合题意。

25. D 解析:湿地生态系统是在

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 、“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 。

26.(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2)5 食物网水稻→鼠→猫头鹰(3)自动

调节解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

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的细菌和真

菌),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消费者是鼠、鸟、蝗虫、青蛙、蛇、猫头鹰。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还应有分解者(细菌、真菌)和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和水等)

(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时要从生产者开始,求出每个分支上所有食物链条数的和。由图可知,该食物网中有5 条食物链:水稻→鼠→猫头鹰、水稻→鼠→蛇→猫头鹰、水稻→鸟→蛇→猫头鹰、水稻→蝗虫→鸟→蛇→猫头鹰、水稻→蝗虫→青蛙→蛇→猫头鹰,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水稻→鼠→猫头鹰。

(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27.(1)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2)光合消费者植物→鼠→蛇→猫头鹰(或植物→松毛

虫→食虫鸟→猫头鹰)(3)无机盐分解者(或细菌、真菌等)(4)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人为增加生物多样性等。(答案合理即可)解析:雪野旅游区森林生态系统和其他生态系统一样,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构成,其中绿色植物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固定太阳能,动物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是消费

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构成食物链,如植物→鼠→蛇→猫头鹰或植物→松毛虫→食虫鸟→猫头鹰等。树木燃烧后的灰烬主要是无机盐,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生态系统中还存在分解者,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28.(1)4 (2)鹰(3)结构简单(或生物种类较少)(4)生物影响环境(5)

C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

(1)图中有4 条食物链:牧草→人工放养的牲畜→人;牧草→昆虫→食虫鸟→鹰;牧草→鼠→鹰;牧草→鼠→狐狸→鹰。

(2)能量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递减,鹰位于食物链的最顶端,获得能量最少。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其调节能力的大小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的多少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其调节能力越强。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比森林生态系统少,故草原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

(4)生物的生活要适应环境,同时生物也影响着环境,草原生态系统由于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的影响而出现荒漠化,是生物的活动改变了环境状况,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5)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能量递减,故各生物体内有机物总量减少,该图示的食物链可表示为:丙→甲→乙→丁,当乙的数量减少时,丁没有食物来源,受到的危害最大。

29.(1)甲→丙→乙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2)1 500 (3)先增加后减少(最

后趋于平衡)(其他合理答案亦可得分)(4)①取自水库其他地方的优质水②等量的鱼③若甲盆中鱼大量死亡,则说明调查结果正确,否则调查结果不正确(其他合理叙述亦可得分)

解析:(1)根据甲、乙、丙三种生物在某一时间段内的数量关系,可以得出三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甲→丙→乙。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成分有阳光、空气和水等。本题中只是指出了构成食物链的三种生物,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若水库内

第三营养级的生物获得15 千焦的能量,则最多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15 ÷10%

÷ 10%=1 500 千焦能量。

(3)甲、乙、丙构成的食物链是甲→丙→乙,当因某种因素造成水库中乙生物短期内数量骤减时,丙生物将因捕食者数量的减少而迅速增加,但是因为空间和食物(甲)等的制约,数量又会减少,最终趋于平衡。

(4)设计实验时要注意围绕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

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本题是研究水库A区水质对鱼类的影响,所以,乙盆应放入取自水库其他地方的优质水。在实验中要保证无关变量保持一致且适宜,如本实验中甲盆与乙盆中鱼的数量要保持相同,同时还要注意实验材料不能过少,避免因偶然性而导致实验误差。

30.(l)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2)食物链食物网(3)减少增加自动调节

(4)植物食鼠动物解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的植物是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图中的食鼠动物和鼠类是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此图中没有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等生

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2)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它们之间存有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网是由许多条食物链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

3)这个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维持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状态,鼠类取食草,而鼠被食鼠动物吃,所以影响鼠生活的生物因素有草和食鼠动物,如果大量、持续捕杀食鼠动物,短期内鼠因天敌减少而数量会增加,草的数量会减少;所以要保持该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而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4)在生态系统中,物质是不断循环的;而生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最终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所以图示三类生物中,植物是食物链中的初始部分,最高营养级是食鼠动物。储存能量最多的是植物,储存能量最少的是食鼠动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