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散文赏析

高二语文散文赏析
高二语文散文赏析

散文赏析

阅读下文,回答1~6题

济南的秋天

老舍

。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红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便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做了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部给了济南。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色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影是镶着各色绦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也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滚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全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吻着水皮,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功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的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选自《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1.第1自然段应填入的句子是()

A.济南的秋天是静谧的 B.济南的秋天是温柔的

C.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D.济南的秋天是虚幻的

2.作者幻想中的济南的特征是什么样?

答:(不超过8个字)

3.对第2自然段划线句子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春天西湖的景色和夏天瑞士艳丽景色与济南的秋天作比,衬托出济南秋天之美;用上帝馈赠秋冬两季,反衬出济南之好。

B.作者用春天西湖的景色和夏天瑞士的艳丽景色与济南的秋天作比,烘托出济南秋天之美;用上帝馈赠秋冬两季,衬托出济南的独特。

C.作者用春天西湖的景色,夏天瑞士蹬风光和上帝馈赠秋冬两季与济南的秋天作比,反衬出济南秋天的独特性。

D.作者用春天西湖的景色和夏天瑞士的风光与济南的秋天作比。

4.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是感叹句,它具体赞美的是()

A.赞美了天的蓝,蓝得要变绿了。

B.赞美山顶的颜色随太阳的转移而不同。

C.赞美塔在蓝天的映衬和阳光照耀下,更高了些,棱角曲线更真、更分明。

D.赞美塔被轻轻地扶上了一层各色俱全面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5.第四自然段中“它们知道他们那点绿的心事”一句两个“它们”各指代的是什么?答:。

6.对下列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山脚是镶着各色绦子的。

②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

③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

④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

A.暗喻排比反问拟人

B.暗喻排比反复拟人

C.借喻排比反问反问

D.明喻排比反问比喻

参考答案:

C2. D

C6.A

优美散文摘抄-100篇名家经典散文摘抄

优美散文摘抄:100篇名家经典散文摘抄【素材及写作指导】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以下是本站分享的优美散文摘抄:100篇名家经典散文摘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优美散文摘抄:100篇名家经典散文摘抄 夏至,气温逐渐升高,一出门就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就连在屋里也难逃热暑。几月前新置的一盆文竹此时也早已停止了生长,并且还不停地黄叶、掉叶,毕竟它的适温在十几度,我怕它会死掉,但也只能一边喷雾降温,一边默默祈祷。 荷之夭夭,灼灼其华,夏天是荷花开放的季节,但却不是文竹生长的时候,大自然早已把万物生长一致调节,每一样生命都有它”绽放”的时节,各领风骚,该来的拿不走,该走的也留不住。春来桃而去雪,夏来荷而去寒,秋来菊而去暑,冬来梅而去叶,我曾一度以为文竹是留不住的雪,酷夏一来它便要走。

太阳依旧高悬,高温一度不降,令我忧喜参半,忧的是汗流浃背,喜的是文竹未死,它还在坚守。这时我知道花草树木是不会轻易枯倒的,不榨干土壤中的最后一丝养分,不干死组织中的每一个细胞,它不会甘心死去。 也许是我的文竹进入了休眠期,近一个半月它也未曾冒过新芽,毕竟万物生长下,按自然规则它也该”休养生息”了,人也是如此,休息时是不干任何事情的。我曾以为我于这些中读懂了一颗文竹,也就”触摸”了生命的轮廓,然而,生命的悸动却将我得揣测击得粉碎。 因为考场的布置,我与文竹作别了两日,这几天,我把它放在了教室的角落里,谁曾想,它却在生活的角落里迸发出生命的光芒,在炎热的压迫下爆发出生命的力量,在逆境的折磨中破芽生长。 当我感受到那十几处嫩芽的翠绿时,我才明白,生命是不甘于寂寞的,它遇到一点养分,便汲取一点养分,它听见花开的声音,便念想一片芬芳,当它嗅到了生长的气息,便扯开身子跳跃。其实它在生长之前,梦想之花的暗香早已飘飞十里,只怪我愚钝,未曾闻到,也就错过了与它壮美而

高中语文 高考文学类作品阅读:散文阅读精选练习

【散文阅读练习1】 人在草木间 周晓枫 茶这个字,拆开笔画就是:人在草木间。 每天的日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最后一个是茶,微妙地超越其他。如果是生活需要,水就够了。文人喜欢诗酒茶:诗是对文字的奢侈,酒是对粮食的奢侈,茶是对清水的奢侈。正因为茶是高于生存需要的水,所以象征精神的部分。是啊,对生存来说,精神就是奢侈——可正因有了这些奢侈,我们才不枉此生。 茶是现实中既平凡又堪称伟大的植物。福建安溪,以铁观音闻名,茶香似乎弥散在这里的空气里……香,是气味的奢侈;铁观音,是茶里的奢侈。 这观音托梦所赐的母本茶树,就生长在安溪打石坑的岩缝间。铁观音母株瘦小,每发新芽,每生新枝,收取的手就会到来。它的芽叶幼嫩时就被采摘,它的枝条被不停折断,用以扦插育苗——就是这样一棵被限制、被切割、被剥夺的茶树,守着承诺般,守着它叶片的独特形貌:紫芽斜尾,缘齿疏钝,上面有着拇指按压般的神迹印痕。 茶有近乎神迹之处。折断枝条,插土就能活——万能地再生。你摧毁,它报以辽阔的丰收,甚至更为勇敢。母株压条繁育时,经过扭转和压扁的伤枝,反而有利更好更多地生根;如果小心呵护的,却事倍功半。一万次酷刑,意味着一万次的繁茂,十万、百万、千万次的慷慨。茶叶制造的过程也是这样。摇青时,芽叶相互摩擦、碰撞,受损的茶青反而分泌香气。每片茶叶,都死于离枝,死于炒制,死于滚水……然后,它们又从滚水中复活,将自己的清香与甘醇,灌注到每一滴水里。从伤害里汲取成长力量的茶,就这样,涓滴灌溉,帮助我们清除体内的毒素。 茶,看似羸弱,却隐藏柔韧而惊人的力量。站在这株古茶树旁边,我观察它厚实的叶片,陈旧的花瓣。 我以前觉得,交通的便捷,瓶装水的储存,空调系统的温控,使今人很难体会古人曾经的乡愁。我们可以在全球化的环境里,共享无差别的水土。但是在这棵茶树面前,我改变了看法。也许我们能保留自己所适应的饮食习惯、所乐于交流的乡音,以及那蓄意维持的心理时差。植物,替我们凝结着乡愁:土壤里的酸碱度,空气中的含水量,海拔和温差,云雾雨雪,都在其中。活着的茶,在冷水里浇着,根系沉默的一切;死了的茶,在滚汤里沏着,重新活过,在袅袅升腾的丰沛水汽里,还你故乡的云雾缭绕。 形如铁、色如铁、重如铁……庄重,就在这一盏琥珀色的铁观音茶中。它是由土生长出的木,经过火上的铁锅炒制,最后水让它复活。一盏茶里,汇聚金木水火土……我们人生的五行,尽在其味,尽在不言之中。茶作,是人与植物的灵魂交流,就这样日月天地,就这样草木山水。 茶,经历水火,是树叶的前世今生。最初,它被揉搓,被携带,在更久的日子里不死。茶,折叠自己,它在自己的抱缩里藏好往昔的春秋。最后,神秘收拢的叶脉打开了,像一个人慢慢摊开手心里的掌纹。铺满刻痕的线条,记载它活过的风雨。制茶时,水分被蒸发,年少青春的饱满汁液消失。茶,是变成老年的树叶,暮色沧桑。的确,茶,是一片树叶的回忆;但这回忆里,饱含变化。是昨天的自己,又不是昨天的自己;是昨天的复活,又不是昨天的复活……浸泡缓慢,体会悠长,如是,恍兮惚兮。

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字音字形成语整理

1 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字音字形整理 麇(jūn) 庶(shù) 撇(piě) 屦(jù) 蘸(zhàn) 磉(sǎng) 诌(zhōu) 夥(huǒ) 煨(wēi) 摽(biào) 擤(xǐng) 恁(nan) 聒(guō) 囿(y?u) 觑(qù) 攫(ju?) 箍(gū) 幔(màn) 蹇(jiǎn) 毳(cuì) 嘬(zuō) 铰(jiǎo) 棹(zhào) 耨(n?u) 佃.户(diàn) 描摹.(m?) 锁匙..(suǒ chí) 眼翳.(yì) 棱.角(l?ng) 轮廓. (ku?) 油渍.(zì) 按捺.(nà) 敷衍..(fū yǎn) 玉箸.(zhù) 鼾.声(hān) 宣泄. (xia) 朴拙.(zhuō) 强悍.(hàn) 蹂躏..(r?ulìn) 拓.片(tà) 晌.午(shǎng ) 偌. 大(ru?) 纤.弱(xiān) 煽.情(shān) 肘腋..(zhǒuya) 凛.然(lǐn ) 麾.下(huī) 挑. 灯(tiǎo) 悲怆.(chuàng) 媲.美(pì) 遥岑.(c?n) 整饬.(chì) 金瓯.(ōu) 淬. 火(cuì) 遒劲..(qiújìng) 荷.薪(ha) 迥.然(jiǒng) 贫瘠.(jí) 炽.热(chì) 佝偻.. (gōul?u) 窣.窣(sū) 蛰.居(zh?) 磨蹭.(ceng) 山坳.(ào) 乜.视(miē) 埋. 怨(mán) 肩胛.(jiǎ) 搔.痒(sāo) 浩淼.(miǎo) 树墩.(dūn) 冗.长(rǒng) 谛. 听(dì) 窥.知(kuī) 调.剂(tiáo) 寒碜.(chen) 闾.巷(lǘ) 俚.俗(lǐ) 熏炙. (zhì) 蹊跷..(qī qiāo ) 心悸.(jì) 铙钹..(náob?) 发怵.(chù) 暗忖.(cǔn) 瑕疵. (cī) 咂.摸(zāmo) 洼.地(wā) 喷嚏..(pēntì) 黄檗.(b?) 青苔.(tāi) 耙. 子(pá) 惬.意(qia) 绛.紫(jiàng) 潺.潺(chán) 馥.郁(fù) 伫.立(zhù) 馈. 赠(kuì) 庇佑..(bìy?u) 浸濡.(rú) 圪坨..(gē tu?) 长嗥.(háo) 取缔.(dì) 摇曳. (ya) 温驯.(xùn) 岌.岌(jí) 婆娑..(p?suō) 山罅.(xià) 箭镞.(zú) 訇. 然(hōng) 苔藓..(táixiǎn) 夯.土(hāng) 枷锁..(jiāsuǒ) 翌.晨(yì) 诡.异(guǐ) 摩挲.. (m? suō) 疮瘢..(chuāng bān)船坞.(wù)恹.恹(yān) 寒暄.(xuān) 开拓.(kāitu?) 遐. 想(xiá) 憎恶..(zēngwù) 讹诈..(?zhà) 狰狞..(zhēngníng) 麂.子(jǐzǐ) 璀璨.(càn) 枝蔓. (màn) 锚索..(máo) 驾驭.(yù) 眩晕..(xuànyūn) 窸窣..(xī sū)麇.集(jūn) 脚踵. (zhǒng) 龌龊..(w?chu?) 喧嚣.(xiāo) 缱绻..(qiǎnquǎn) 牛蒡.(bàng) 绚.丽(xuàn) 衣袂. (mai) 啃噬..(kěnshì) 颔.首(hàn ) 参差..(cēncī) 西泠.(líng) 烹茶.(pēng) 霁. 雪(jì) 沆砀..(hàngdàng)密迩.(ěr) 欹.斜(qī) 陈蒿.(hāo) 繁遽.(jù) 静谧. (mì) 窖藏..(jiàocáng)廊椽.(chuán ) 堆垛.(du?) 壁龛.(kān) 盥.洗(guàn) 馋痨. (láo) 柴爿.(cháipán) 饭镬.(hu?) 饭粢.(zī) 供.奉(g?ng) 垂涎.(xián) 鸱. 吻(chī) 砻糠..(l?ngkāng)白垩.(a) 窗棂.(líng) 商贾.(gǔ) 休憩.(qì) 杂俎. (zǔ) 歙.县(sha) 赀.财(zī) 囊橐.(tu?) 僭.越(jiàn ) 楹.联(yíng) 风靡. (m ǐ) 兵燹.(xiǎn) 编纂.(zuǎn) 缙绅..(jìnshēn) 绮.丽(qǐ) 黟.县(yī) 倾欹. (qī) 甬.道(yǒng ) 癫.狂(diān ) 嗜好..(shìhào) 繁缛.(rù) 不靖.(jìng) 蠲. 免(juān) 恪.守(ka) 揿.钮(qìn ) 蜾蠃..(guǒluǒ) 鞘.翅(qiào ) 褶.纹(zhě) 樊. 篱(fánlí) 确凿.(záo) 窠臼..(kējiù) 滂沱..(pāngtu?) 愤懑.(man) 阿谀..(ēyú) 磕绊.. (kēbàn) 葳蕤..(wēiruí) 螟蛉..(mínglíng) 木樨.花(xī) 迷迭.香(di?)菅.芒花(jiān) 保俶. 塔(chù) 气咻.咻(xiū) 黑黢.黢(qū) 文绉绉..(zhōu) 卷帙. 浩繁(zhì) 浅尝辄.止(zh?) 苦心孤诣.(yì) 惟妙惟肖.(xiào) 掷.地有声(zhì) 声誉鹊. 起(qua) 振聋发聩.(kuì) 沸反盈.天(yíng) 鹬蚌..相争(yùbàng)不瘟.不火(wēn) 大相径. 庭(jìng) 缠绵悱恻..(fěica) 一鳞半爪.(zhǎo) 不寒而栗.(lì) 直言不讳.(huì) 摩戛. 有声(jiá) 韬光养晦.(huì) 烟熏火燎.(liáo) 唱棹.转榖.(zhào gǔ) 鳞次栉.比(zhì) 胼.手胝.足(pián zhī) 《现代散文选读》成语 整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二语文试题附答案

和硕一中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期末试卷)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句是谁对谁的评论?() A、钟嵘对陶渊明 B、苏轼对王维 C、欧阳修对李白 D、王国维对苏轼 2、“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是那两位诗人的自况?() A、孟郊、李白 B、贺知章、杜甫 C、贾岛、杜甫 D、孟郊、陆游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杜甫的“三吏”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包括《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B、“唐宋八大家”指“三苏”(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韩愈、柳宗元。 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骚”指《楚辞》,它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D、《史记》按体列可分为本纪、世家、列传;《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事本末体体列的史书。 4、下列叙述正确的两项是(3分)() A、巴尔扎克(1799—1850),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其代表作品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羊脂球》等等。 B、《家》:觉新因为与同学们一道向督军请愿,被高老太爷训斥了一顿,不许再出门……觉慧常常吹箫,那种声音,似乎是直接从心灵深处发出来地婉转地哀诉,使得空气里充满了悲哀。原来他得知梅从宜宾回省城来了。 C、《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它以一个贵族家庭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图景,社会的各阶级和阶层都得到了生动的描写。 D、《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是英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虽然是一个

名家散文优美段落摘抄

名家散文优美段落摘抄 导读:导语: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习语文更加如此,阅读文章的时候,遇到优美的段落不妨摘抄下来吧! 《要做“一品百姓”》 半个多世纪前,陶行知从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出发,提出做人要做到“一品百姓”的口号。他毕生以此自勉勉人,“想老百姓,做老百姓,爱老百姓,学老百姓”,是光彩耀人,彪炳历史,比那些一品大员、一品高官、一品诰命都要高大得多的“一品百姓”。 “一品百姓”,是百姓之佼佼者,平民之精英,居之不易,体现在一流的德行、一流的襟怀、一流的爱心上。 《敬畏生命》 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脚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看弘一法师的传记,读到这个细节,总是为弘一法师对于生命深彻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动。 法国思想家史怀泽在非洲行医时,有天黄昏看到河马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成了他今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

《断崖》 石头很小,山群很大,生命繁忙。 时间在头顶上的云层上空飘逝,断崖坐落在一个地方,从来没有移动过。 朴素的断崖远离了灯火的辉煌,坚强的断崖支撑着深情的凝视。 我的呼吸在灯光的波纹里,遥遥地望着村庄边畔的断崖,断崖仍然在它的世界里。断崖的形象在我的意念里。我为它在我的思维里安排了一个位置,支撑起我的信念,滤得我的目光越来越纯净。 《恪守心灵的绿色》 在城市的绿色和乡村的绿色之外,还有一块心灵的绿色,它茂盛地长在每个人的心灵沃土上。它不以美丽的外表示人,它独自体现着生命的本质,既承受阳光雨露,呕经历电闪雷鸣。它无形却胜过有形,因为一个人的心灵如果失去了绿色,也就失去了善意,失去了真诚,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生命只有宽度,没有长度,只有在宽度里发挥弹性,才能保证生命的质量。 恪守心灵的绿色,就是恪守我们的精神家园,恪守我们的生命。这,应是我们必须坚定地绵延的一种信念! 《胡杨祭》 走一路,寻索一路。每有胡杨树,我必仔细浏览,驻足长久,如急于兑现一个久远的梦。

散文阅读专项训练

散文阅读专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天湖 海桀 ①走进西部,你不可以不去看湖,看那高天大地上独有的液态的翡翠,看那独属于世界第三极的纯粹的原始,看那浑古苍茫中的生命的鲜活。 ②那是可以触摸到的真实的梦啊!视觉里,湖天一色,长云横空。倒映在湖中的雪山冰肌玉骨,水面莹波荡漾。满眼都是湿漉漉的清逸,一如天然的水墨。 ③你向她走去。 ④天地安详,净若装饰,却又毫不虚玄,那实实在在的鲜美质感,那青春弥漫的天灵之光,使人在茫茫然然、浩渺无涯的醺然里充满生命的自豪。心灵里清辉熠熠,通明如澈。恍恍惚惚间,似有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在洒满光斑的湖面上诱惑着,浮迤着——它伸向太阳,伸向尽头,伸向谜一般的深处,却又分分明明铺展在脚下…… ⑤地球上的喜马拉雅海消失了。而这片湖水却更加年轻,更加美丽,更加温情,像一位默默无语的仙女,静静偎依在雪山的怀抱;又像是一轮永远皎洁、永远安宁的满月,在那幽远而又孤独的清澈里,在那只会消失不会变老的诗意中,守望着那个终极的谶语…… ⑥天湖的独异举世无双。她的周围没有亭台,没有飞檐,没有园艺,没有楼阁;不见帆影,不见闹嚷,不见气象万千的云雾缠绵,连最最普通的一棵小树都不长……所有的只是云,只是雪,只是湖,只是草显示出的坦然。所有的只是自然叠积出的圣洁的山,仙灵的水。 ⑦无限静卧于斯。面对这样的境域,你生命的孤独,本能的渴望,会就此蜕变。距离消失了,坦途历历。 ⑧你只想再看一眼真切的雪山、冰川、草原;你只想再领略一次三伏的清凉,超凡的意味,归宿的自然;你只想在荒野的深处,看着瀚海落日的苍凉,走向真朴,走向纯粹……继而,在突如其来的孤寂中,在恍如隔世的空寂里,在幽梦般的清逸和爱悦般的境界中,忘记尘世的喧嚣和魅惑,忘记所有的烦闷和苦恼。心啊,如汪洋中的船,高扬着鼓胀的帆,全部的目的和向往都只会是那可以真正落脚的弥漫着人烟和爱意的村庄与大地。 ⑨然而,像日落后星辰的闪耀一样,当你回到都市,回到那个被欲念之力旋转不已的尘世的轨道上,你会在楼群的挤压中、酸雨的雾霭中、烦嚣的昏冥中、应酬的喟叹和无常之苦的缘分中想起这片美如理想的蓝色,想起她乳汁般的纯净;想起她超拔的仙姿,恍然间,别梦依稀,心里充满空寥的忧伤。 ⑩于是,你在自我的影子里结识安慰,在人生的沉浮中呼唤真情,在迷惘的苦痛中虚拟现实,在无序的回味里吟诵自然……既而,怀着稽首的肃穆,怀着洗礼的庄严,怀着对阴柔的向往,怀着对挚情的依恋,思念那西部的奇伟浩瀚,思念那独属于荒野的纯净,思念那原

100篇名家经典散文摘抄 [美文欣赏]

100篇名家经典散文摘抄 [美文欣赏] 母亲的坚守 唐厚梅 自懂事起,三个姐姐都告诉我,母亲太傻。 当年,父亲与母亲已经有了我们四个女儿,她却主动放走了他。 父亲是北京来的大学生,下放在母亲所在的偏远小村。母亲是村里唯一的高中生,村小的代课老师兼扫盲班的老师。父亲来了之后,经常帮她,成了她的老师,爱情就不知不觉地降临了。 结婚后,父亲成了村里第一个钓鱼的人。其实,沿河的人家都在河堤边架着渔网,想吃鱼,网一撒就有,可父亲总爱在河边,执着一根鱼竿。母亲总是看着父亲笑,由着他钓,饭熟了也只低低地轻唤他,生怕惊跑了他的鱼儿。 父亲被调回北京之前,彻夜流着泪。母亲却无忧无虑的样子,说:“回去吧,安顿好了来接我们!”然后就打起了呼噜,睡得很熟的样子。然而我们都知道,母亲是从不打呼噜的。 初回北京的父亲,情况并不如预想那样好。他提出过接我们过去,却被母亲拒绝了,让他先安心顾好自己。 两年后,父亲再婚了。自然,先与母亲离了婚,我们四个女儿也都跟着母亲。

二十多年一晃而过,我们一个个从母亲身边飞走,她依然独自一人,沿河住着。 母亲不会钓鱼,却喜欢在河边坐着,呆呆地盯着水,看那水里的鱼虾快活地游来游去,她似乎也快活起来。 久而久之,村里的人都开始说母亲傻。 母亲是村里最俊的女子,却守着活寡。父亲离开了再婚了,她却始终不肯再嫁,只是坚守着老屋,拉扯着我们四个孩子。最困难的时候她卖过血,和男人一样去建筑工地抬过砖。直到代课教师转正,她的日子才稍稍轻松一点,可生活已偷走了她的青春,一点不剩。 那么多年,父亲居然没回来看过我们一次。连大姐都记不清父亲的模样了,恨恨地对我们三个妹妹说:“我们的爸爸早死了,要记住,我们只有妈妈!” 谁也没有料到,在母亲七十岁那年,父亲却回来了。 送父亲回来的是他后来的儿子,也就是我们的小弟。小弟歉疚地告诉我母亲:“阿姨,本不该再打扰您宁静的生活,可是父亲退休不久就开始迷糊了,老年痴呆。他不认识儿子,不记得自己是谁,出了门就不清楚回家的路。可是,却记得您,对着我妈的遗像,叫的却是您的名字,然后闹着要找您,偷偷跑出门,不是邻居发现得及时,可能早就跑丢了。迫于无奈,我只好带他来见您!” 父亲对着母亲傻笑,很显然,他不认识面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母亲叫父亲的名字,他的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他竟然也喊出了

赏析散文的语言

赏析散文的语言 赏析散文的语言 散文文体知识 一、散文概念 散文,常用来抒写作者的见闻和感受。它通过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手法,表达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感受或发现。叙事、抒情、议论常常自然融合在一起,读起来,像走进作者敞开的心扉,听他倾诉衷肠。 二、散文的特点 1、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真) 形式上(行散): (1)表达方式多样: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

(2)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3)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托物言志等;(4)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 (5)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综合以上两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2、意境深邃,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叫美丽),生动活

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 常见题型 根据语境,写出某某词的含义。 某某词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某某词具体指(代指)什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试题

新课标高中语文散文阅读试题 命制人: 【复习目标】 结合做过的典型散文阅读题目,熟记散文阅读的思路以及答题方法。 【复习时数】一课时 【散文阅读知识与答题思路】 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的重点和难点。要想做好题目,读懂文章是关键。这就要求考生在做题时候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学会从整体入手,注意理清文章内部的相互关系,即理清文章的思路,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在阅读时,一定要牢记下面规律和方法。 1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 2、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 3,要找寻文章中关键的词句,就是要找出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的概括性词语。 4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过渡句、抒情议论的句子。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理清了文章思路、把握了文章主旨之后再去做题就比较简单了。散文阅读的考查题目很多,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总结概括类 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必须要对多方面的信息或对象进行辨别并加以选择,然后对筛选出的信息或对象进行重组、概括并将他们融为一体。 【常见的命题形式】 1.文中写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或画面)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角度、阶段来写的,怎样写的,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等。 3.为什么……?请分条概括(或说明) 4.概括文章的主旨 【具体步骤】 1、首先根据题干明确答题区间,是全篇,还是某几个段落(某层),还是某段。 2、对答题区域进行简明的分层,分层不可过粗,也不可太细,具体依据应该以分值多少来判断,当然主要的判断依据还应该是文章或文段的内容层次。 3、回头继续审读题干,找出题目要求的关键词、重点词。 4、根据题干中的这些重点词语的提示,到答题区域找相关的关键词——问什么,找什么词语。 (关键词、重点词语一般是:显示文章或段落脉络层次的词,关联词,多次重复出现的词,对象或者主体的词,表示特点的词语等) 5、依据题干要求摘取、概括或组合,形成答案并代入检验。 【对文章中心意思(主旨)的概括】 对文章中心意思的概括,必须进行整体阅读。所谓整体阅读,是说通过阅读,能从整体上把握语料。阅读文学作品,首先要弄清作品的体裁特点,然后弄清作品写了什么人(事),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如何评价这些人(或事)等。主要方法是: 1、研究标题与头尾。 2、注意文章的中心句。 3、分别概括每段的大意,然后进行归纳与整合。 4、注意侧重点:以记人为主的文章,要侧重抓人物形象的意义;以记事为主的文章,要侧重分析事件所蕴含的本质意义;以说理为主的文章,要抓住文章的中心、作者的观点、写作意图等,尤其要关注抒情句、议论句、段落起始句和总结句、段落中心句、篇末点题句等。 二、疑难语句类 【疑难语句的种类】 所谓疑难语句,它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 (1)结构比较复杂,抽象词语较多,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 (2)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等。 (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等; (4)统摄全篇,即人们常说的文眼或者是揭示文章主旨、情感的句子。 【常见的命题形式】 1、句子含意理解 2、句子的作用 3、对句子进行赏析 4、句子的比较 【具体步骤】 1、句子含意理解类: (1)注意句子所在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2)对句子的语法进行分析,了解句子的主干与枝叶成分,尤其要注意枝叶部分。注意本句子与上下文的句子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句子间的相互关系有:指代(复指)、总分(分总)、说明、扩展(含阐述、解说)、比较、呼应等。如果是复句,其一般强调的重点是后半部分,那么就应该在此处着重揣摩。 (3)抓出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即句眼进行解释。句眼通常是表达比较形象的词、高度抽象概括的词、指代词等。所谓形象化的词语或语句主要指那些具有比喻(包括通感)、借代、拟人、夸张等修辞格的语言,或者描写生动细致(常用移用修辞)的语言。尤其是借代、借喻语句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找到它的本体。抽象概括的语言主要是这写语言的具体内容通俗地解说出来。含有指代内同的词则要根据上下文的联系,在具体语境当中找到它的具体所指。 (4)回扣段意和主旨进行解说。句子的表意既离不开段落,又与文章或段落的内容密切相关,尤其是它们的首尾句、文眼句、哲理句,更具有这种意义。 2、句子的作用类: (1)回答内容上的作用。这句话本身是什么含意,是否突出(强调)上下文的什么内容或者揭示段意,和文章的主旨有什么联系,是引出主题、暗示主题还是揭示主题。 (2)回答结构上的作用。句子在文章中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同,是引出下文,还是承上启下,或者是总结上文。 3、句子的赏析类: (1)从内容上考虑,结合句子本身的含意以及和主旨、作者的感情的联系进行说明。 (2)从形式上考虑,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何种表现手法,何种修辞手法,再联系这种手法的本质特点,分析其表达效果,注意要与内容结合起来谈。 (3)从结构上考虑,是总领句,总结句,还是过渡句,或者文眼句、观点句,说明它在整个文章中结构上的作用。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整理版)

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 题型一:“词语或句子的含意是什么?或有什么意蕴? 解题方法: 考查词句含意的往往是: 1、生动、形象、含蓄的句子; 2、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3、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 解题时要先从词句的表层含意理解,再联系前后文,看看段意,就可以得出答案。 「规范答题」1.标明句子出处。2.找出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3.去掉喻体成分,概括为平实准确的语言即可。 抓关键词+分解句子+整合答案(结合主旨) 题型二:人称类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A.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小说除外——小说中“我”未必就是作者本人,一些散文也是如此),加强见闻和感受的真实性。 B.第二人称:以对面交流的形式,加强了互动效果,亲切(有亲和力),强化了抒情作用,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 C.第三人称:作者从旁叙述,增强了客观性,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题型三:分析作品结构 语段在文中的结构作用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从全文看,××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分析作品结构,考查某句(段)话或某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方法:结构作用(专用术语): (1)文首: ①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情感; ③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2)文中: 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照应后文。 (3)文末: ①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 ②收缩全文(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题型四:鉴赏艺术手法类。 题型表述方式通常为:1.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2.作者是如何写“……”?3.“……”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妙处)? 4.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的艺术手法和作用或表达效果。 5.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 答题模式:手法+分析+艺术效果(注意叠词:)+表达感情

最新名家经典散文摘抄

《要做“一品百姓”》 半个多世纪前,陶行知从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出发,提出做人要做到“一品百姓”的口号。他毕生以此自勉勉人,“想老百姓,做老百姓,爱老百姓,学老百姓”,是光彩耀人,彪炳历史,比那些一品大员、一品高官、一品诰命都要高大得多的“一品百姓”。 “一品百姓”,是百姓之佼佼者,平民之精英,居之不易,体现在一流的德行、一流的襟怀、一流的爱心上。 《敬畏生命》 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脚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看弘一法师的传记,读到这个细节,总是为弘一法师对于生命深彻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动。 法国思想家史怀泽在非洲行医时,有天黄昏看到河马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成了他今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 《断崖》 石头很小,山群很大,生命繁忙。 时间在头顶上的云层上空飘逝,断崖坐落在一个地方,从来没有移动过。 朴素的断崖远离了灯火的辉煌,坚强的断崖支撑着深情的凝视。 我的呼吸在灯光的波纹里,遥遥地望着村庄边畔的断崖,断崖仍然在它的世界里。断崖的形象在我的意念里。我为它在我的思维里安排了一个位置,支撑起我的信念,滤得我的目光越来越纯净。 《恪守心灵的绿色》 在城市的绿色和乡村的绿色之外,还有一块心灵的绿色,它茂盛地长在每个人的心灵沃土上。它不以美丽的外表示人,它独自体现着生命的本质,既承受阳光雨露,呕经历电闪雷鸣。它无形却胜过有形,因为一个人的心灵如果失去了绿色,也就失去了善意,失去了真诚,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生命只有宽度,没有长度,只有在宽度里发挥弹性,才能保证生命的质量。

现代散文选读《父亲》

《父亲》教学设计 岳巍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选取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2、通过读来品味文章的语言,从平平常常的语言中挖掘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3、体会父爱的无私和伟大。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刘和刚的《父亲》) 百度音乐https://www.360docs.net/doc/1c14192228.html,/song/484171?fm=altg3 同学们,在这深情的歌声当中,我们更加体会到了父爱的无私与伟大。正如歌词中所唱:不知不觉你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你眼角上添了皱纹;有老有小您手里捧着笑声,再苦再累您脸上挂着温馨。这就是我们的父亲。今天我们就随作家刘鸿伏一起走进他的情感世界,看一看他心目中的父亲。 (二)作者介绍 刘鸿伏:1963年生,湖南安化人,中国现代作家,湖南某报的负责人之一。主要作品:《绝妙人生》、《雅奏》、《遥远的绝唱》。(让学生一起来回答)百度百科https://www.360docs.net/doc/1c14192228.html,/view/1387230.htm (三)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 在课前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就是读课文,最少要读三遍,解决字词,理解文章大意。 提问:你读这篇课文的总体感受是什么?(也就是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提示:感动、淡淡的忧伤、伟大的父爱。 2、写作手法赏析 这样的事情,这样的情感,很多人都有,但却未能如本文表达得这样深厚,

这样隽永,那么,这篇文章的感人的力量究竟何在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材料:生活琐事 语言:朴实与诗化的结合(朴素的叙述与清丽的抒情) 感情:真挚 (1)材料赏析: 你认为他选取的那些细节最为感人?把它读出来,并说说为什么? 提示: ※“那一夜,父亲喝得大醉,看我的时候,一脸的愧色。”(既有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有自责与内疚。) ※“从未出过远门,在泥土里劳作了一生的老父亲终于决定送我去千里之外的高等学府。——父亲要送我,并不是因为我是那个山乡解放后几十年来第一名大学生,仅仅因为我是他的儿子,仅仅因为16岁的我连县城也没有去过。”(大爱无言) ※“回旅店的时候,我发现父亲的两眼红红的,正和一位中年服务员说着什么,服务员真诚地安慰着父亲。我想父亲一定是哭了,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是从来没有流过泪的,我的心陡然沉重起来。”(父亲的爱是沉默的,是不愿意让儿女看到的,但更让人觉得深重。) ※就在车子启动的那一刹那,父亲猛地转过身来,深深地看了我一眼。啊,父亲,他在流泪!我分明看见两道晶亮的泪泉从父亲古铜色的脸上流过!不流泪的父亲流泪了,不时因为悲哀。(在这里又写道了父亲流泪,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作者看到父亲的眼泪,压抑已久的父爱终于爆发了。) ※到校门口,父亲不让再送了,临上公共汽车的时候,父亲忽然站住,用颤抖的手解开外衣纽扣,从贴肉的衬衣里撕开密密缝住的小口袋,那里藏着五十元钱,父亲抽出三十元,说:“崽,家里穷,这点钱你拿着,莫饿坏肚子。”(父亲虽然贫穷,但一心想要做儿子的保护神。) (2)语言品味: 如果说材料是文章的骨架,那么,语言就是文章的血肉,让我们再来品位

摘抄名家散文精彩段落

摘抄名家散文精彩段落 【篇一:摘抄名家散文精彩段落】 名家经典散文片段大全 1) 虽然你现在还只是一株稚嫩的幼苗。然而只要坚韧不拔,终会成 为参天大树;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 抱大海;虽然你现在只是一只雏鹰,然而只要心存高远,跌几个跟头 之后,终会占有蓝天。 2)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 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 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 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 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3) 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冰)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刚刚起步的时候,用 我们无悔的付出,去浇灌那刚刚萌芽的种子。 4) 坚持的昨天叫立足,坚持的今天叫进取,坚持的明天叫成功。 5) 流逝的日子像一片片凋零的枯叶与花瓣,渐去渐远的是青春的纯 情与浪漫。不记得曾有多少雨飘在胸前风响在耳畔,只知道沧桑早 已漫进了我的心爬上了我的脸。当一个人与追求同行,便坎坷是伴,磨难也是伴。 6) 你不来我不敢老去:单位的花坛里,栽种着几棵很高大的,之所 以对它们印象深刻,倒不是因为它们的美丽,而是因为它们的不合 时宜。在这个阳光明媚,繁花似锦的季节里,它们的枝头却顶着去 年开败后犹不肯凋零的残花,尽管已经被严冬风干,也失去了昔日 光鲜亮丽的颜色,却还心有不甘地挂在枝头,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 节里,显得格外地丑陋。尽管如此,可是这残败的干花却会在枝头 长久地守望,直到秋天来到,新的花蕾长出,它们才会在一夜之间 凋落。似乎,只是为了等待,想要在新长成的花蕾中探究自己曾经 的美丽,又或许是和新的花蕾有着前世今生的约定:我等你,永不 背弃:你不来,我不敢老去觉得这简单生长的植物多像一位痴情的 女子,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不变的是自己的等待。嗯,我默守着

高二语文散文阅读题

高二语文散文阅读题 一 早在巴黎时期,凡·高就爱上了向日葵。1888年初,他南下阿罗,定居不久,便邀高敢从西北部的布列塔尼去阿罗同住。这正是凡·高的黄色时期,更为了欢迎好用鲜黄的高 敢去黄屋同住,他有意在十二块画板上画下亮黄的向日葵,作为室内的装饰。 1888年8月底,凡·高去阿罗半年之后,写信给弟弟说:“我正在努力作画,起劲得像马赛人吃鱼羹一样;要是你知道我是在画几幅大向日葵,就不会奇怪了。我手头正画着 三幅油画……。所以这一幅是浅色衬着浅色,希望是最好的一幅。既然我盼望跟高敢同住 在自己的画室里,我就要把画室装潢起来。除了大向日葵,什么也不要……整组画将是蓝 色和黄色的交响曲。每天早晨我都乘日出就动笔,因为向日葵谢得很快,所以要做到一气 呵成。” 过了两个月,高敢就去阿罗和凡·高同住了。不久两位画家因为艺术观点相异,屡起 争执。耶诞前两天,他的狂疾初发。耶诞后两天,高敢匆匆回去了巴黎。凡·高住院两周,又恢复作画,直到182月4日,才再度发作,又卧病两周。1月23日,在两次发 作之间,他写给弟弟的一封长信,显示他对自己的这些向日葵颇为看重,而对高敢的友情 和见解仍然珍视。 他说:如果你高兴,你可以展出这两幅向日葵。高敢会乐于要一幅的,我也很愿意让 高敢大乐一下。所以这两幅里他要哪一幅都行,无论是哪一幅,我都可以再画一张。你看 得出来,这些画该都抢眼。我倒要劝你自己收藏起来。这种画的格调会变的,你看得愈久,它就愈显得丰富。何况,你也知道,这些画高敢非常喜欢。他对我说来说去,有一句是:那……正是……这种花。你知道,芍药属于简宁Jeannin,蜀葵归于郭司特Quost,可是 向日葵多少该归我。 足见凡·高对自己的向日葵信心颇坚,简直是当仁不让,非他莫属。这些光华照人的 向日葵,后世知音之多,可证凡·高的预言不谬。在同一封信里,他甚至这么说:如果我 们所藏的蒙提且利那丛花值得收藏家出五百法郎,说真的也真值,则我敢对你发誓,我画 的向日葵也值得那些苏格兰人或美国人出五百法郎。 凡·高真是太谦虚了。五百法郎当时只值一百美金,他说这话,是在1888年。几乎 整整一百年后,在1987年的3月,其中的一幅向日葵在伦敦拍卖所得,竟是画家当年自 估的三十九万八千五百倍。要是凡·高知道了,会有什么感想呢?要是他知道,那幅《鸢 尾花圃》售价竞高过《向日葵》,又会怎么说呢? 1890年2月,布鲁塞尔举办了一个二十人展。主办人邀请凡·高参展。凡·高寄了六张画去,《向日葵》也在其中,足见他对此画的自信。结果卖掉的一张不是《向日葵》, 而是《红葡萄园》。非但如此,《向日葵》在那场画展中还受到屈辱。参展的画家里有一 位专画宗教题材的,叫做德格鲁士,坚决不肯把自己的画和那盆不堪的向日葵一同展出。

2021高二语文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散文类文本阅读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丰子恺是以其漫画的。他的漫画虽离今天的时代很远了,却依然常读常新。 丰子恺从小就喜欢绘画,尤其爱临摹《芥子园画谱》,深深地影响着他的艺术道路,他在成年后的画风流露出纯真、质朴的特点。加之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人世间的美好事物,逐渐形成了他的漫画风格。 丰子恺是个童心很重的人,他善于和儿童交流,常醉心于儿童的世界中,那些的儿童生活场景,在他眼中都充满了趣味,他通过细腻观察将之一一融于画作中。看见孩子们搭积木,他画《建筑的起源》;捕捉到孩子们的好奇心,他画《尝试》;感受到孩子们的喜怒哀乐,他画《花生米不满足》……一幅幅漫画,虽画面简洁,却,只撷取生活中极平常的场景,题上精心提炼的具有文学素养的句子,便传达出了儿童天真、可爱的品质。丰子恺自己曾这样说道:“我作这些画的时候,是一个已有两三个孩子的二十七八岁的青年。我同一般青年父亲一样,疼爱我的孩子。我真心地爱他们:他们笑了,我觉得比我自己笑更快活;他们哭了,我觉得比我自己哭更悲伤;他们吃东西,我觉得比我自己吃更美味;他们跌一跤,我觉得比我自己跌一跤更痛。”确实,(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闻名于世独具匠心熟视无睹惟妙惟肖 B.闻名遐迩独具匠心司空见惯栩栩如生 C.闻名于世独树一帜司空见惯栩栩如生 D.闻名遐迩独树一帜熟视无睹惟妙惟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处,闻名于世:全世界都知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形容非常著名。闻名遐迩:远近都有名声,形容名声大。对于著名画家丰子恺来说,应选用“闻名于世”。第二处,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独具匠心:指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语境中说的是形成了丰子恺自己的漫画风格,所以应选用“独树一帜”。第三处,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指对应该关心的事物漠不关心。语境中强调的是“常见”,所以应选用“司空见惯”。第四处,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栩栩如生:形容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惟妙惟肖”和“栩栩如生”都含有相似、逼真的意思,但“惟妙惟肖”偏重于精妙肖似,而“栩栩如生”则偏重于像活的一样。根据语境应选用“栩栩如生”。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深深地影响着他的艺术道路,他在成年后的画风流露出质朴、纯真的特点

名家名篇散文经典摘抄

名家名篇散文经典摘抄 【篇一:名家名篇散文经典摘抄】 12篇必读名家经典美文,20088字 浏阳三中高三语文组整理(2008年11月晨读资料) 1、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2、夏夜晚风 3、听听那冷雨※余光中 4、心愿※张爱玲 5、暴风雨——大自然的启示 6、避免失败人生的八个思考角度 7、尊严※陈漫 8、流浪的二胡※陈荣利 9、感动是一种养分 10、给人生算帐 11、假如我有九条命※余光中 12、人生真相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我要如何利用这最后、最宝贵的一天呢?首先,我要把一天的时间 珍藏好,不让一分一秒的时间滴漏。我不为昨日的不幸叹息,过去 的已够不幸,不要再陪上今日的运道。 时光会倒流吗?太阳会西升东落吗?我可以纠正昨天的错误吗?我 能抚平昨日的创伤吗?我能比昨天年轻吗?一句出口的恶言,一记 挥出的拳头,一切造成的痛,能收回吗? 不能!过去的永远过去了,我不再去想它。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我该怎么办?忘记昨天,也不要痴想明天。明天是一个未知数,为 什么要把今天的精力浪费在未知的事上?想着明天的种种,今天的 时光也白白流失了。祈盼今早的太阳再次升起,太阳已经落山。走 在今天的路上,能做明天的事吗?我能把明天的金币放进今天的钱 袋吗?明日瓜熟,今日能蒂落吗?明天的死亡能将今天的欢乐蒙上 阴影吗?我能杞人忧天吗?明天和明天一样被我埋葬。我不再想它。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这是我仅有的一天,是现实的永恒。我像被赦免死刑的囚犯,用喜 悦的泪水拥抱新生的太阳。我举起双手,感谢这无与伦比的一天。 当我想到昨天和我一起迎接日出的朋友,今天已不复存在时,我为 自己的幸存,感激上苍。我是无比幸运的人,今天的时光是额外的 奖赏。许多强者都先我而去,为什么我得到这额外的一天?是不是 因为他们已大功告成,而我尚在旅途跋涉?如果这样,这是不是成 就我的一次机会,让我功德圆满?造物主的安排是否别具匠心? 今天是不是我超越他人的机会?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生命只有一次,而人生也不过是时间的累积。我若让今天的时光白 白流失,就等于毁掉人生最后一页。因此,我珍惜今天的一分一秒,因为他们将一去不复返。我无法把今天存入银行,明天再来取用。 时间像风一样不可捕捉。每一分一秒,我要用双手捧住,用爱心抚摸,因为他们如此宝贵。垂死的人用毕生的钱财都无法换得一口生气。我无法计算时间的价值,它们是无价之宝! 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我憎恨那些浪费时间的行为。我要摧毁拖延的习性。我要以真诚埋 葬怀疑,用信心驱赶恐惧。我不听闲话,不游手好闲,不与不务正 业的人来往。我终于醒悟到,若是懒惰,无异于从我所爱之人手中 窃取食物和衣裳。我不是贼,我有爱心,今天是我最后的机会,我 要证明我的爱心和伟大。 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今日事今日毕。今天我要趁孩子还小的时侯,多加爱护,明天他们 将离我而去,我也会离开。今天我要深 情地拥抱我的妻子,给她甜蜜的热吻,明天她会离去,我也是。今 天我要帮助落难的朋友,明天他不再求援,我也听不到他的哀求。 我要乐于奉献,因为明天我无法给予,也没有人来领受了。 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如果这是我的末日,那么它就是不朽的纪念日。我把它当成最美好 的日子。我要把每分每秒化为甘露,一口一口,细细品尝,满怀感激。我要每一分钟都有价值。我要加倍努力,直到精疲力竭。即使 这样,我还要继续努力。今天的每一分钟都胜过昨天的每一小时, 最后的也是最好的。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如果不是的话,我要跪倒在上苍面前,深深致谢。 《夏夜晚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